- 相关推荐
读《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有感:也谈“教是为了不教”
特级教师王崧舟曾铿锵有力地说:“不读《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无以为语文教师。”的确,对于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因此,《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成了摆在我案头的一本重要书籍,仿佛是漫漫长夜里一盏明灯,使迷茫在语文教学路途上的我认清了方向,对我的专业成长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本书中,叶老不仅对语文教育上的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还对教育上的众多问题作了深切详明的阐述,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叶老先生非常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文中常常提到“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知识,乃是教学生学”;“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先生通过这些言论,苦口婆心地告诉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要做到为了不教而教。其实,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境界。
叶老虽已离开我们多年,但他的教育思想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教育正是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人的素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试想,如果教师仅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成了知识的容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丝毫没有创新思想,绝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
“教是为了不教”,强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简言之,“不教而教”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叶老讲“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这就是引导他们自学。我以为惟有能这样做的教师够得上称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539页)。这并不是减轻教师的负担,放任学生不管,而是新课程目标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或是不自觉地怠慢,冷落学生,教学形式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当下也有相当多的糊涂和错误观念。有人认为讲得越多越好,管得越细越好。而新课程则强调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因此,把教学定位为交往,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与此相适应,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既注重师生间的交往,也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往。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要求学生预习,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发起对课文的讨论(主要指语文方面,不是内容方面),予以有效的启发;对学生的作文只给些评论和指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如何修改。教师在预设和教学时,要做到不能“告诉学生什么”,即使不能不“告诉”,也要做到越少越好。其次是教学的预设,必须是大块的,宜粗不宜细,不要太满,要留白,兼顾到教学的基本走向和目标的基本位置就行了。其三,教学的进程,要让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学,要激发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学习教材、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去发现问题、获取新知。其四,教学的步骤、环节,最好都从学生中来,问题从学生中来,学习方法从学生中来,结论也从学生的探索、讨论中来,而不是教师强加给课堂、强加给学生,更不是代替学生思维。其五,学生探究的结论,不必强求跟教师的预设完全一致,在保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允许多元解读、多元表述。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才是摆脱传统教育的一剂良药,也是开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把“金钥匙”。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例如,我上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我在课文导入中介绍了《少年闰土》选自小说《故乡》,并突出强调这篇小说在鲁迅心目中的地位以及这篇小说在读者中引起的反响。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急于要读这篇课文的冲动,然后要求学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下小说中主人翁的形象。学生读过课文都知道作者塑造了一个聪明能干的少年形象,那么作者是如何塑造出这一形象的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去探究文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对文中内容以及文章的结构提出自己的质疑,学生细读课文后质疑。有的学生提到,小说开始用了很长的篇幅写祭祀祖宗,是否偏离主题?还有的学生提:“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有什么象征意义?…….通过学生质疑的问题可以看出他们都在认真地阅读课文,积极思考问题。而且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是文章中关键的问题,涉及到小说的主题以及小说的布局问题,我及时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以肯定和鼓励,并和学生一起探讨,把学生质疑的问题整理归类。学生便能带着整理好的问题再次深入读文,从文中寻求答案,无需教师过多的讲解。
事实上,学生的知识有限,理解能力有限,而文章表现思想不象图片,不是十分确定和明了的,一时发现不了问题或是解决不了问题都很正常,教师要理解和宽容。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红楼梦》,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因此教师不能对问题的答案画框画圈,更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此外,还应给学生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将学习过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具体情境中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可使学生有更好体验的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习绝对不能局限于书本,而要参与真正的生活。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是学生体验的重要阵地。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设计利用好课余时间,要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体验空间。
作为语文教师,学生的作文能力与作文水平一直是我们比较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进入高年级以后,一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学生缺少写作兴趣,为了完成作文任务而虚构事实的现象还很严重,作文内容与生活脱节,缺少生活气息。学生普遍有畏难情绪,首先难在没有什么事情可写,每每提起笔来,脑袋里空空如也,没有几句要写的话。如何引导学生从抄袭虚构走向学会表达,从敷衍塞责变得兴趣索然,读了《叶圣陶语文教育教育论集》一书后,我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发现存在着以下问题:我的潜意识里希望学生的作文能向作文书中的范文看齐,也就是目标过高,忽视了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以“作家”的标准要求学生,从而使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少对学生真实生活的关注,没有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作文教学重技巧轻观察,学生不明白写作是表达的需要,为了贪大求好进行虚构。针对作文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进行了以下思考。“要学生文章写得像个样儿,应该在拿起笔之前多做准备功夫。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的纯技术的准备,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的流淌了。”于是,在每次作文前,我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作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链接其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话来写。这样,学生便能在老师不教而教的艺术点拨中,兴致盎然地拿起手中笔,抒写其内心。
“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艺术展现的是教育者导演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在无形无像,但有声有色的无为教育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会大大增强,身心健康水平、智慧和悟性都会有新的提高!
【读《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有感:也谈“教是为了不教”】相关文章:
人教语文教学反思01-31
读《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有感02-20
也谈“写作”08-05
也谈责任07-16
外教笑了07-17
我的外教08-19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瞒真相教案08-26
《乐教语文》读后感02-18
人教语文教学反思15篇02-01
人教语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