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01》有感
本来看完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一直对清末民初的历史有些抗拒的我忽然很想了解这段不同于中国古代史,也不同于五四之后革命史的过渡期。
其实我相信很多大学生和我一样,不喜欢去读那些中华民族已经结疤的伤痕,总觉得那段历史太过沉重,太过辛酸,压抑得让我们透不过气。我们喜欢读汉朝、唐朝、清朝的前期,那些金碧辉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帝国豪情,英雄血女儿情,那样似乎才像我们的先辈,我们的炎黄子孙。
就像面对自己的懦弱和耻辱一样,我们逃避着那一段悲凉的历史,它像一个衣衫褴褛,瘦弱不堪,拖着辫子的老人,眼神空洞绝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让人看都不忍看一眼。真的,会有这种感觉。
我却在看完《北京法源寺》之后疯狂地想知道那段站在苍凉中辛酸史,我随了这样难得的冲动,在网上找寻这类书籍,终于找到了王树增的《1901年》。
王树增,军旅作家,军人的眼光势必和文人有所不同,军人的角度应该冷静客观,文人难免会有情感的倾向性,我尝试着去理解体会不同的角度,借他们的视角去理解那个老人。
《1901》年的笔调诙谐却处处冷峻,透着彻骨的阴冷,这与《北》中的深刻禅理和隐秘的激情太不一样,王似乎要把这个老人赤露在世人面前,一种残忍的清醒让我有些痛得有些迷糊。
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从前在教科书上获取的观念,立体了所有的平面人物,具体了很多的历史事件(也许会有夸张)。
慈喜太后有着和那个年代一样的愚昧倔强,也有政客的高超手腕,凶狠毒辣,可还存在着普通女人的委屈和温柔。
光绪有着振兴帝国的大志,却无大勇,他也有抗争,可是这种抗争却还救不了他心爱的女人。
康有为,中国的一个先知,却死守着行将就木的王朝,想象着将我们民族移民巴西的荒唐计划。
李鸿章,帝国的支柱,在列强中的强大的军事威胁中极力地周旋,为帝国争取少得可怜的尊严,在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混乱了中国的北方时,他却和南方的封疆大吏们一起“抗旨”,保护了南方的经济,维护着南方的平静。
……
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帝国的危难时刻纷纷彰显着自私、懦弱、愚昧、无畏、投机等等,人性的复杂性让人很难再单纯地判断善恶。
太平天国到底是不是值得赞扬的农民起义;义和团运动对我们民族自己造成的伤害似乎远远大于对洋人的伤害,包括聂士成的死,很多帝国的有为志士都是因为这场愚昧到不可想象的农民运动而梦断北方;而帝国的最高宗亲们出于什么令人发指的目的令义和团的无辜农民和无数正规军遭到涂炭;为什么那么松散,不足1万的八国联军会那么容易地攻破一个帝国的首都;我们景仰的戊戌六君子并不是我们想的从容就义;八旗的贵族们在联军攻破北京时,竞赛似地自杀……
所有的一切化成一声沉重的叹息随风远去,“新鬼烦冤旧鬼哭”的沉痛也渐渐消失,可是总是越是艰难的岁月,越能看出一个民族的生命力,他所有的缺陷和光荣会在不同的'人身上折射地一清二楚。
我们总是在批判着满清统治的无能,却不难发现如此风雨飘摇的政权在最后还能苟延残喘那么长时间,我们天生恋旧,不舍得舍弃旧的东西,破了补补,再补补,康有为们就是想在这条破船上再打几个补丁也不愿再造新船,他们说毕竟200多年的政权有着太深的根基,中国的人们又民智未开,他们希望光绪成为彼的大帝,实行“开明的****”,可是美好的遐想落空,谭嗣同高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以自己横尸法场告诉人们维新之路不通,梁启超懂了改变了,康有为不懂,成为了“保皇派”。
历史不能假如,可是如果有如果,光绪独掌大权,康有为回国,维新成功,中国又会如何?可惜是,中华民族的守旧惯性总是那么强大,泱泱大国不比日本变的灵巧,自己的越文明越会变得保守。
我始终点不破其中的逻辑,只能想到这里。那个年代文人们的思想一定很混乱,摈弃几千年来的文化信仰是多么痛苦的事,西方的宗教和文化又有武力最为强有力的后盾而横冲直撞。
混乱,我都替他们混乱。
先有义和团的笼统排外,又有“五四”的否定一切传统,中国总是在苦苦追寻着救亡图存,最后******终于用传统的农民力量,西方的先进思想完成了革命,这里交织着的是几代人的经验和教训。这是后话了。
读着《1901年》,眼前虽然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但我毕竟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肯定有着偏激和不解,望见谅。
【读《1901》有感】相关文章:
读》有感12-29
读》有感11-29
读》有感12-29
读》有感11-29
读《露珠》的读有感04-25
读《童年》的读有感04-23
读《读山》有感05-11
读《舐读》有感03-22
读有感作文:读高贵的灵魂有感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