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秋思》有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秋思》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秋思》有感 1
今天我读了一篇短文,它描绘出了秋的美。这篇短文名叫——《秋思》。从这篇短文中我体会到秋天有她自己特殊的美,会引起人们的遐思。然而我今天读的关于秋的短文和其他的关于秋的短文是不一样的。这篇短文对秋的描写是很富有激情的文字抒写了作者所见闻的秋实、秋色和秋声。
短文写的两首诗。一首是马致远写过的《秋思》,另一首是《红楼梦》中林黛玉写过的《秋窗风雨夕》。然而,诞生于不同时代与环境的'“秋思”与《秋窗风雨夕》所带给我们的截然不同的情景与格调。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作者在秋天时,来到了盛产苹果的南口农场,吃了南口农场的苹果,不禁感慨不觉。作者听着秋雨的声音,想起了林黛玉写过的《秋窗风雨夕》。作者早上起床,远处的黛青色的群山,朦朦胧胧,看不分明;空中已没有了乌云;那绿色缀红的苹果林,被朝霞所笼罩。
作者愿我们的祖国像着金秋一样美丽吧。这篇短文最能突出现在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如果马致远到现在,一定会重新谱写“秋思”的。林黛玉要也到现在这里的“八大关”,肯定会不禁感慨万分,因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从这篇短文中,主要是讲了作者所见闻写的秋实、秋色和秋声。秋天是收获过是最佳季节,它会让劳动人们硕果累累,金钱万挂。秋天的景色也是最美的。
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让人们踩上去心里像兔子一样,开心得不得了,也让们有点不忍心。听,听,秋风把大树的“孩子”吹乐了,它们开心的一边“沙沙”的叫着,一边飘下来落在地上,人们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地声音。那些收获,那些美景,那些希望,组成了秋的诗,秋的画。一切都是那样美好。现在已进秋,我一定要到大自然去,亲自领略一番金秋时光。
读《秋思》有感 2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据元人盛如梓《老学丛谈》记载,马致远的《天净沙》实有三首,以上摘录的是其中的第二首。与《天净沙 秋思》相比,虽然也都写的是秋景,都写出了七八种以上的景物,文字精炼之极,像战国时期的宋玉形容美女身量恰到好处说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文字简约到不能再增或再减一字的程度。但第二首有景无人,高下分明。
《秋思》除最后一句外,全部都是景语,却字字扣着“人”扣着“情”来写的。仅用28个字就生动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首小令极其出色的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一个秋天的黄昏,夕阳即将西下,余晖给小桥流水涂抹上淡淡的金黄色,桥头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小孩儿在门口玩耍,屋里隐隐传出父母慈爱的呼唤。而抒情主人公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风尘仆仆地疲惫憔悴地在古道上踽踽独行,迎着裹挟落叶、尘土的`冷飕飕的西风。道旁是缠着枯藤的老树,归巢的暮鸦在树梢盘旋,不时凄厉的啼叫几声。看到别人正准备着晚餐,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想到自己漂泊至今,暮色渐浓却不知投宿何方?不禁悲从中来,感慨自己是沦落天涯的断肠人,心情何等孤寂愁苦,乡愁何等浓重。
这归功于映衬得法。动与静的映衬,如流水与小桥人家,映衬出幽静;西风与古道,映衬出苍凉。明与亮的映衬,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西风中的灰暗,古道中游子的悲愁,一面是小桥流水人家在余晖中的温暖安适。背景与主体的映衬,前四句把背景写充分了,成为游子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
最重要的是前面提到了的寄情于物,用有形表现无形,当诗人把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与小桥、流水、人家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认识和感受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人的感情色彩,笼罩了一层悲凉的气氛。我不由想到李煜《相见欢》里的诗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还有陆游《卜算子咏梅》里的诗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何尝不是“凡景语,皆情语”?何尝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读《秋思》有感 3
唐代大诗人张籍曾写过一首流传千古的《秋思》,其中所流露出的对家乡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不知打动了多少人。每当读到这首诗,我总是会不由得想起我的舅太公。
舅太公是我太婆唯一的亲弟弟,定居在台湾,年事已高,我并没有见过他。听妈妈说,舅太公年轻的时候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壮丁,强迫去当兵,一走就是几十年没有音讯,家里人都以为他早已经死了,太婆也不知为他哭过多少次。后来收到他的辗转来信,才知道他随战败的国民党军队去了台湾。在台湾生活的日子里,舅太公无时无刻不想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可当时海峡两岸还没有通航,他只能苦苦压抑自己的思乡之情。后来,两岸关系缓和,舅太公不顾自己多病的身体和儿子的劝阻,孤身一人返回故乡。他满心盼望着能和自己的姐姐再续亲情,可迎接他的.却是一座冰冷的坟墓,当年的分别已成为永别!在坟前,舅太公像孩子一样哭得撕心裂肺,妈妈他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在古代,人们与亲人的分离大多是因为交通不便;而在现代,骨肉同胞的割舍却是由人为造成的。难怪台湾诗人余光中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同为炎黄子孙,我们衷心盼望团聚那天的到来!
【读《秋思》有感】相关文章: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作文08-05
秋思作文04-16
秋思的作文04-29
改编《秋思》03-21
秋思读后感02-13
秋思教学设计05-30
《天净沙秋思》原文10-24
《天净沙秋思》赏析12-02
《天净沙·秋思》翻译09-08
《秋思》的诗词赏析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