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永不抵达的列车》有感

时间:2021-05-27 13:24: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永不抵达的列车》有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永不抵达的列车》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永不抵达的列车》有感与读书笔记 篇1

  《永不抵达的列车》是2010到2011年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特稿精选里的一篇文章,同时这本书也以这篇特稿的名字命名。冰点致力于讲有温度的故事,读过之后我发现尽管这些特稿的题材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无论是稿子的哪一处,作者都在巧妙的表达来呼应主题。尤其是在细节的运用上,这些细节给人的感受就像小伙子见到暗恋的姑娘,无论过了多久,当时那个心跳的感觉还在。

  稿子里面有句话写的很棒。作者在写故事的主角朱平已经到达温州内还没发生事故前,给室友发了一条短信:“我终于到家了,好开心。”接着作者另起一段写了这样一句话:“这或许是她年轻生命中最后一条短信”十分钟后撞车事故发生。我觉得“或许”这两个字用的太好了,其实想想从记者后来搜集的资料来看,这就是她的亲人朋友截止到事故前收到的最后一条短信。完全可以写成:“这是她年轻生命中的最后一条短信。”那为什么还要用“或许”?就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可能在临去世之前,她还想给亲人们发个短信,只不过已经没有机会让她发送出去。

  还有在稿子最后作者写到事故发生的22时左右,朱平曾经给家里打过电话。原文这样写:“你到了?”母亲兴奋地问。没听到女儿的回答,听筒里只传来一点极其轻微的声响。这个以为马上就能见到女儿的母亲以为,那只是手机信号出了问题。后来第二遍看时我才注意到“极其轻微”这四个字,其实读到这我们知道朱平其实是已经没有机会再和自己的妈妈说上一句告别的.话。但是按照常理来讲,电话掉到地上另一面的听筒应该是有很大的声响的,就算不大也不应该是极其轻微的。作者把这个细节加入其中就使读者脑海里产生这样一副画面:临死之前的朱平或许想给家里打个电话,她不知什么姿势躺在地上,把电话拿到耳边后用尽力气拨通了电话,却再也没有说话的力气了,然后电话从耳边倒了下去,听筒那边发出极其轻微的声响。仿佛一个词就把当时的情景给还原了出来。

  这两处细节只是这本书里很多细节的一小部分,这些细节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把真实的信息赋予了文学的美。寥寥数语就使读者感同身受,我觉得在写稿子的时候学会细化处理细节问题,一定会使稿子更具体更真实,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读《永不抵达的列车》有感与读书笔记 篇2

  昨天在图书馆意外看到了《永不抵达的列车》,于是用强硬的态度安利给寝室三个舍友,小朋友们也艰难地吞下了这颗良心安利。

  然后我突然又想到了那些年看这本书的心境。

  看的第一篇就是书的同名新闻《永不抵达的列车》,讲的是温州动车事故。文章没有说为什么动车发生了这样的事故,也没有说事故责任,他用很大的篇幅描写了两个普通大学生的生活,人物生动活泼充满年轻的朝气,就像你我身边这些普通的同学,缓缓的叙述突然出现了敏感的词汇——温州,两个年轻人在命定的日子踏上了回家的动车。读者已经屏息凝气,感受到悲伤蓄势而发的压抑。文章的讲述依旧是波澜不惊,她们和同学联系约定聚会计划,她们在社交网络发动态,表明到达家乡的喜悦。像极了你我。

  她们,没有到家。

  这篇文章的结尾精简有力,当年一度看得我在教室里潸然泪下。到现在提起来还是想落泪。这样悲惨的事故之后,留下的就是无助的父母家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简直不堪想象。

  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影响也很深。从那时起,我坚定了一个看法:事故报道中的伤亡人数不应该用数字来表达。数字是冷冰冰的,正如温州动车事故遇难39人。

  人们的预期如果是100人,当他们看到39这个数字时,内心的想法是很扭曲的:这么少啊?他们对39条鲜活的生命,39个破碎的家庭的感受就会肤浅很多。这个事故就不能被人们真正重视,舆论就不能尽全力为她们的家庭争取权利。

  死亡30万人要反思,要申诉,要默哀!死亡1个人也要反思,要申诉、要默哀!一个人遇难所意味着的悲伤并不是100人的百分之一,数字太冷漠了。为什么感动中国能感动你我,就是把一个群体的故事凝集到一个人身上讲述,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不过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也有家庭有生活,我们才理解才会动容……

  遇难的39个人中并不是只有他们两个生动,也不是只有他们两个的死亡让人充满了唏嘘感喟,每一个遇难者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故事,他们的家中也有翘首等待的亲人。天灾、人祸、疾病——事故发生时还会选择让谁承受吗?

  可见世事无常。于是比以前更宽容,所有不愉快都希望在分别之前和解,不再因为赌气吝啬一句“再见”。每一次告别都不能保证还有再见。就当做一次小小的祝福吧。

  这本书不仅文笔好,内容也很新颖,有逃港、北大荒知青、搬迁户…看了长见识。

  我是觉得一个人读书,书再好都是读者和作者两个人的交流,有些书适合这种读法,这本不是,新闻类更适合众所周知的交流讨论,本来就是写给大众的东西嘛。所以想让周边人的人都看看。尤其是玲玲,玲玲思想比较单纯,做事情也不会想太多,不是心眼很多顾虑很多的人,这样的人虽然实在,但是看东西也很简单,缺少点悲天悯人的情怀。换言之,对别人不善良。现在很少用这个形容词了。

  他不太明白很多人无法逃离的命运之艰苦,很多人受生存环境桎梏,一辈子踏不出穷苦潦倒的故乡,很多人为生存背井离乡,远离幼子老父外出打工的无奈……这本书大概会让他有点改变,因为我们会发现自己也是国家大政实践的个体,自己的故事在后来人看来或许也是幼稚可笑,无足轻重。好比独生子女政策,好比应试教育。我们也苦,只不过所有人一起苦,我们就忘了这些事情根本上的不合理和非人。

【读《永不抵达的列车》有感】相关文章:

读《争论》有感12-24

读《父亲》有感08-31

读逃离有感07-29

读《永远的琥珀》有感10-26

读《执着的力量》有感,09-28

读《教育的威力》有感09-22

读名人的故事有感09-22

读《左手沉思录右手智慧书》有感(直面人生永不言弃)07-24

读《匆匆》有感【精】12-31

读《杜甫传记》有感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