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影》读后感
无善无恶是圣人;善多恶少是贤者;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有善无恶是仙佛。
【心得】
去庸趋贤
以善恶论人,是不是张潮睿智的表现?因为人是最复杂的动物,往往无法简单界定其属性。按善恶多寡,圣贤庸小仙佛各自成列,于是一目了然;也不禁扪心自问:我是什么人?
圣贤仙佛,众生仰望,总有遥不可及之感,却也没有谁愿意把自己归入小人。俗世中自是庸人为多,细究起来,也可分类:或在庸碌中沉沦而不自知,或在庸者之列而心有不甘。不甘者会抬起头来,向上寻找自己可能的位置。
圣人无善无恶,仙佛有善无恶,都不是凡夫俗子的修炼可以进入的行列。当年孙猴子向如来要帝位,如来就曾痛斥:“他(指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虽说贤者之名也是响亮而伟大的,但多善少恶到底是可能的,那么就努力去做一个贤者吧。
贤,写作繁体“賢”,更容易看懂字义,从贝,取臤(qiān)声。“臤”是一个会意字,“臣”即臣属,“又”指右手,合起来意为“把臣属掌握在手里”;“贝”在古代指钱财,所以“贤”的本义是“掌握钱财的人”。后来衍生更多的意思:有才能、有才德的人、美好……所以,贤者也各有不同:尧富而不骄,贵而不舒是贤者,舜孝顺仁厚是贤者,许由淡泊名利是贤者,颜回安贫乐享是贤者,严光高风亮节是贤者……
“庸”字的义项之一是“佣”,先秦时用作对某些地位较低的劳动者的一种称呼,如今“庸”有平常、平凡之意就是从这里来的。庸人即平庸之人,没有什么才德。从庸到贤,需要修炼。
人性善恶之论,古已有之。孟子说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荀子说人性本恶,“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也。”善恶之论未必是观点的争锋相对,或许只是对人性的信仰不同。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社会属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来自后天的锻炼和培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可以作为一个极好的例证。善“我固有之”也好,恶与生俱来也好,都存于人之一心。为恶为善,关乎人生追求,庸人贤者,自然泾渭分明。
仙佛虽不可求,善恶却自可修,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不要强求成为贤者,能够一直走在去庸趋贤的路上就足够了。
【《幽梦影》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幽梦影》有感05-16
读幽梦影有感作文04-20
我读《幽梦影》散文欣赏04-20
《古典幽梦》的读后感03-10
幽梦02-17
潇湘幽梦09-04
水乡幽梦11-11
时光幽梦09-21
潇湘幽梦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