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

时间:2022-12-26 17:44:4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通用10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通用10篇)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 篇1

  前一阵子一口气从花市书店买了10几本书,其中只有一本人物传记——《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这是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曾子墨的自传。“曾子的曾,孔子的子,墨子的墨”,就是因为这句话让我对曾子墨有了深刻的印象,从而让我产生了对她传奇经历的好奇,从而买了下这本《墨迹》。

  再没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就看到很多名人的推荐:

  继林徽因之后最正的范儿。——王朔

  曾子墨的经历让人叹服。尤其是有关摩根斯坦利顶级世界投资银行的故事,精彩之至。曾子墨的求职历程可以说是部职场教科书,她的很多应聘经历完全可以被学习、复制。希望她的成功可以带给更多学子们好运。——白岩松

  然而我看过之后,却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一、曾的经历在她笔下显得特别轻松,仿佛是受到了命运女神的眷顾,高中,人大金融,长青藤大学,摩根史坦利投资银行,凤凰卫视一路绿灯。虽然不是同龄人,但是让任何人看来就是一个神话。

  二、她的聪明,务实和进取是成功的要素,可是我从书里看不到她所受到的挫折,困惑挣扎和抉择。谁都知道投资银行分析员的生活会是多么的劳顿辛苦和枯燥,然而,曾笔下的投行生涯都是在明星团队,都是接手几十亿美金的并购,都是老板们的称赞,就是电影也会有些波澜吧。

  三、原先我并没有注意过《财经点对点》中的美女主持,只是朋友一句戏言,我开始注意她。如今曾小姐的出境率大为增加,但是我个人对她的风格不敢恭维--总是让我想起“呆若木鸡”这个成语,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珠一动不动,毫无表情,看不出个人的喜怒哀乐。

  四、最后就是曾小姐不断强调Armani套装,刚上班就立刻买Gucci的高跟鞋,自己是CD,JimmyChoo的铁杆粉丝,我只是想,投行和凤凰该是多高薪水的工作啊,可是看长了心理有些逆反:难道黑乎乎的西服就一定非是Armani么,肥肥大大的腰身来的不如ZARA性感和时尚,年纪轻轻的靓女只是套在保守却价格不菲的套装,我真有些同情她了。

  五、最后就是,这么一个美女,厚厚的一本经历自传,却看不到她个人感情的描写,哪怕是一丝感触都没有,排除不便透露个人隐私的原因,我真是不能理解30多岁的青春年华,难道没有爱的滋润?

  总之,30多岁写自传,底子确实薄了些,不过传奇般的经历和鹤立独行的性格,不失为这本书的亮点,并不后悔读完这本书。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 篇2

  利用长长的假期,我读完了《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一书,感触颇深。书中那个美丽的、坚定的、有着巨大能量的女孩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她的同学正为高考焦头烂额,她已因“总分永远第一”获得了保送中国人民大学的资格;当梦想留学美国的本科生、硕士生们向托福600分冲刺时,18岁的她以660分的骄人成绩获得了北京市第一;当同窗们还在忍受着枯燥的课程,她已持全额奖学金踏入美国常春藤名校;当哈佛女孩刘亦婷还在哈佛门口徘徊,她已当之无愧成为华尔街的明星;当在摩根斯坦利的事业似乎已达到顶峰,她又毅然决定投身凤凰卫视追寻梦想的真正生活;“我不想用自己的生命,去点亮别人照在我头上的光环”是她留给我们的耐人寻味的话语……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的自传,真实地记录了这个初谙世事的中国女孩由懵懂无知到学富五车、由文静懦弱到大方自信的成长历程,还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她四年的达特茅斯大学生活。清新秀丽的词藻使人读来感到美不胜收,精彩的情节环环相扣,读着,读着,我就像是进入了一种超自然的平和的环境中,感受不到一丝尘世的喧嚣,我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吧。正因为曾子墨的书让我读来觉得十分亲切,毫无一丝距离感,所以我亲热地称呼曾子墨为姐姐。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子墨姐姐考“托福”的那段经历。报名时,所有工作人员都不信,这样一个皮肤黝黑、小巧玲珑的女孩,会有勇气参加“托福”的考试,其中一个身着蓝色工作服的更是趾高气昂:“现在的小孩真不得了!没事儿别在这儿凑热闹!”强忍着不满的子墨姐姐报名后,从书店抱回一堆有关托福的书,还给自己制定了周密的“60”天计划。非常不巧,一场突如其来的腮腺炎却使她一病不起,脸颊肿得像馒头。在她饱受了高烧和疼痛的煎熬、等到痊愈可以开始复习时,计划中的60天只剩30天了。一半的时间,相同的工作量,意味着她要比别人多付出一倍的精力。但子墨姐姐没有气馁,她本来就是怀着轻松的心态参加考试的,再说,备考时间的减少,并不代表你已经失败!于是,子墨姐姐奋起直追,用认真踏实的态度和100%的效率弥补客观原因所造成的不足。从此,在人大图书馆的研究生阅读室里,多了一个勤劳的小“托派”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18岁的她以660分的骄人成绩获得了北京第一!看到这里,我对子墨姐姐的喜爱首次转化为了敬佩和仰慕。敬佩她的锲而不舍、孜孜不倦,仰慕她的.勤奋刻苦、聪颖好学!

  而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蓝衣服’眼里,我第一次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尊重。这让我的内心在平静之余,多了一些成就感和满足感。不过,那时的我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个仅仅是为了练习英语而无意间取得的分数,竟然让我在短短的一年之后,就远赴异国他乡,开始了甘苦交织的留学生活。”是啊,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其他人的成见,这样取得的胜利一定是别有意义、有滋有味的。对别人世俗的偏见充耳不闻,将其当作前进的动力,做一个自尊、自强、奋进的人,也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在你第一次以自己的方式让那流言蜚语自生自灭、不攻自破时,多年后再来细细回忆,一定别有情趣吧?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 篇3

  封面上,那个自信的微笑,那身贴身的职业装,让人不禁疑问:这本书究竟应该界定为明星还是成功人士的自传呢?前者太轻浮,后者太深沉,曾子墨大概可被认为是两者的结合体:既有银幕上光鲜照人的形象,更有跨商界与影视界的丰富经历。如果辨证的来分析这个年仅三十的成功职场女士的思维方式,就会发现其实曾子墨的思维很经济,充斥着某种“好学生”的标准模式。

  曾子墨的倔强、好强、不服输以及锐意进取的精神在平实无华的叙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人生是某种“好学生”的道路,但是选择这种道路必须要极高的条件:第一是很高的IQ,第二是明确的理想以及目标,第三是永不动摇的,经济的价值观。或者成为某种功利的价值观。

  在她的成长轨迹中,从高中、大学、再到留学美国,直至后来进入了华尔街的著名投行摩根斯坦利,这一路走来,都很成功,貌似就没有失利的时候。我觉得这主要源自于她的自信。考托福的时候,她那么小的年纪,却能以北京市总分第一的骄人成绩,摘得了桂冠,在签证的时候,由于别人的不信任,却让她执意的要求回家取“证”,以示自己的能力。

  当在她申请达特茅斯大学时,对于“义工”事情,她采取的却是诚实,于是给校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她顺利申请到了奖学金,进入了该校学习。而所有这些,都是源自于她个人自身的独特魅力,与她的家庭应该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吧!书中讲述了自己在校打工的经历,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他人广泛的认可,从她那里,我们学习到了,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做好自己则是最基本的。

  其间,也讲述了她为何选择华尔街,选择摩根斯坦利,这应该也是来源于她的自信,还记得她说的一句话,哪里最好,她便要去哪里。而在面试过程,她也为自己做了充分的准备,而达到了有备无患,顺利地进入了,她理想中的企业,而工作的努力与自信,让她成为了一个“明星分析师”。

  当她与签证官有矛盾时,她的倔强是一种表象,其深处其实是对于自身能力的一种绝对自信,同时以一种玩味的心态来期待签证官的屈服,某种成就感在她心中便油然而生。这种成就感必然伴随着诸多的准备,于是将我们的视线引入了她对于留学的坚定的决心以及充足的准备。因此我们知道,每个梦想都需要有某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持,但是在有精神力量的同时,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做好每一件可以成为成功的垫脚石的小事。今天曾子墨的成功是在商界的、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但是,要坚定地相信,无论梦想多么卑微,它都值得你坚持,并为之而奋斗。她应对自如的出色表现中,我们不但再一次重温了她的价值观,同时也能够从她的面试经历中切身体会到此类面试的侧重点以及面试官希望看到的面试者身上体现出的特性。国外的面试官看来是要被打动的,每个面试其实都是如此,我们的曾子墨小姐是足够聪明的,正如她所言,左右逢源。

  至于加入凤凰,则是一次完全由她自己作主的选择。在投行枯燥重复的工作中,曾子墨失去了热情与新鲜感,于是选择离开华尔街。这一选择也让我领悟:不管做什么,热情是最重要的,失去了兴趣,在别人看来再理想的职业都是味如鸡肋。在我为上华师还是深大而苦恼时,子墨的选择给了我启迪。

  事业上的打拼经历又是一大亮点,她凭借自身实力和顽强的奋斗,获得了美国同行的认可,而且无论在投行还是在电视台,做得都很出色。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仰望的地方,要相信任何事情,只要你认真地为它付出一切努力,终将收获回报,这是一个老套的真理,总是很正确。

  曾子墨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可模仿的。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其实她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有些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我也曾经崇拜这些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幸运儿们。但想一想,人之一生,做得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和平凡起点就行了。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而当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之时,生命的价值,是平等的,无差异的。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 篇4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书籍,我们认知了未知世界,学到了科学知识,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我看过很多书,它们给我稚嫩的生命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营养。其中一本叫《墨迹》的书,我反复看了多遍,它带给我的感悟只能用一个“憾”字来形容!

  这本书是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的自传。这个不凡女孩远渡重洋留学,通过不懈的努力,陌生而包容的美国文化接纳了她,由于在世界顶级投资银行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而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看了这本书后,我彻底地喜欢上了这个高贵优雅、外柔内刚,聪明机智的女孩。

  当初曾子墨以优异的成绩被直接保送进北大,可是她却令人匪夷所思地拒绝了,毅然选择了人大金融系。由于偶然因素,这个初谙世事的女孩却又踏上了出国留学的路程。她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终于登上了人生的巅峰。看完这本书,我不禁两颊发热感到惭愧。曾子墨在人生中面临着那么多的压力和抉择,却依然能快乐而坚强地生活,而我却只要遇到学习上的小问题、小麻烦,就会发脾气、畏缩不前,放弃理想。

  曾子墨说过一句话:“我不想用自己的生命去点亮别人照在我身上的光环。”是啊,人是为自己而活着,而不是为别人活着。我们就应该把握自己的命运,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自己的幸福,勇敢地去探索人生的道路。而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坎坷的,如果一遇到困难就停止前进和探索的步履,那么人生将会失去它耀眼的光芒。如果我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克服困难,那么等待我们的将会是光明的未来和美好的前程。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彷徨,勇敢地跨过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障碍,就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在这过程中,让我们痛并快乐着!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 篇5

  看了曾子墨的自传《墨迹》,让我感觉最深的就是她的激情,从小聪慧,清秀可人,学习优秀,轻轻松松托福考个近满分(673的满分,考660分),出国留学特达茅斯大学,以几乎全A的高分毕业,摩根斯坦利的成功面试进入投行业,事业顶峰之际却跳槽到凤凰,永远都是不畏任何困难永往直前,不达到目的不罢休。非凡人所能及,不愧是"才女中的美女,美女中的才女"。

  她的激情大半来自她的争强好胜,比如她的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为了一笔奖学金居然愿意再考一次高考;在留学期间战胜了重重困难,从语言到生活,从学习到打工,在应聘和工作期间她也是做得非常漂亮,原因之一就是"她想做个顶级的分析师"让她在工作中孜孜不断的学习、成长。可以讲,该书告诉了我们:成功就是来自更多的付出,更勤奋的工作,更多的汗水,更少的抱怨,更多的苦头和更积极的心态。

  她很美,她的美混合了知性和感性。从她报送到无意去考托福到美国去留学到投行工作,这段历程都非常精彩。上天好像真的特别恩爱她,但机会出现的时候,又有谁能够好好地抓住它?像子墨那样勇敢,聪明,机智,有所准备,不怕失败呢?在投行工作的四年里,她每天工作十小时,真的非常艰辛。一个外貌有着长长头发,眼睛大大的她看起来弱不紧风的弱女子,每次我看到她插图的时候,都会被她的魅力所吸引。

  书中大篇幅的介绍了她在美国的生活和工作,书中有两句话另我很受震撼一是"看似大大咧咧粗线条的美国人,在关乎人品道德的细节上,却讲究原则,容不得丝毫的马虎";二是"诚信和荣誉远比成绩更值得珍惜和维护"。她在摩根斯坦利工作时她曾写道公司中很多人都是美国政要、名人的子女,但是在公司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父辈的名誉,工作的甚至比平常人更辛苦、更努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正的靠实力生存的公平社会,一个国家之所以强大是有它必然的原因的。相比之下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有太多的特权与不平等。曾子墨没有象一些出国留学的中国人一样鞭笞自己的国家,相反她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着这个社会、理解着周围的人。

  她放弃投行而去凤凰,居然是因为一本书一段文字。这里的子墨给人不再是神奇,不再是遥远的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她能够深入艾滋村暴露社会阴暗的一面,游离世界名胜顺便报道社会现象这就是寄娱乐于工作,她害怕会虫子,还有她朝圣的西藏,一切一切使得她更加可爱。有害怕也有勇敢,有爱心也有同情心……她告诉我们: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无论英语,写作,都要把它当作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巧。

  曾子墨的自传我就不详细说了,我想她的成功可以归功于她来自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文化氛围很好的家庭,父母亲都是北大的老师。自小就受到宠爱和父母的文化教育,自然比别人多了很多先天的优势。假如没有父亲改的名字,你想:曾子墨就是曾子的曾,孔子的子,墨子的墨,是战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三子,名字充满文墨香味;如果没有父亲看似"随意"的说叫她去考托福,她也不会得到660的高分。假如没有母亲以前影响,她也写不出那篇赚取老美眼泪的美文,也就不能申请得到达特茅斯的全额奖学金,也就没有了在华尔街光辉的历程。所以说,子墨的幸运归根到底是她父母亲精心安排杰作。其实现实生活中,一个富裕的家庭,一个文化氛围好的家庭,他们的子女都是很出色的。环境可以造就人也会毁了人。自己努力也很重要。

  《墨迹》很值得一看,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老天怎么能对一个人如此的眷顾,但是老天对每一个人也都是公平的,她付出了必然有收获,即便没有收获我相信以她的心态也会泰然处之。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 篇6

  在妈妈推荐下,我读了《墨迹》这本书。

  《墨迹》是现任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的一本自传,叙述了她在美国长春藤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毕业后转入美国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在事业最辉煌时又辞职加盟凤凰卫视的传奇故事。

  从金融到媒体,从华尔街到凤凰卫视,这巨大的转变让我匪疑所思,觉得曾子墨真是有点傻,居然放弃了那个在常人看来比登天还难的职业,而惟一的理由只是不喜欢。

  我苦苦思索着,希望可以找出问题的答案,但终未如愿,直到遇见了她。

  她,是我阿姨旧时的挚友。她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一心想在退休时让她接替自己的位置,那是一个让无数人可望而不可求的。那一年,就在人们认为她要继位时,她却同样因为不喜欢而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去非洲做志愿者。这一点似乎与曾子墨有些相似,因此,我试图从她身上找出答案。

  当听了我的疑问后,她只是淡淡一笑,说“从小,我就被灌输着这样的观念:在家里要做好孩子,在学校要做好学生,长大以后要接替父亲的岗位。我的命运似乎是被安排好的,但我却从未真正动脑筋去想一想什么才是‘好’?是别人都认为好的才算‘好’?不,只有能让自己快乐的才好。如果你的工作只让你苦恼,那干吗还要再做下去,工作不只是因为想要创造幸福吗?”

  在那一刻,我大彻大悟,我终于明白曾子墨为什么要转入凤凰,也明白了她为何要去那充满了苦难的非洲。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 篇7

  《墨迹》,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的书。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这本书。

  曾子墨的骨子里有不服输的劲儿。她学习刻苦,小小年纪就在托福中考得高分,顺利进入美国常青藤学院之一——达特茅斯学院。毕业之后,她又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后来加盟凤凰卫视担任主持人。

  她努力征服了座座高峰,却又随着自己的心意投身进了全新的领域。我十分喜欢她这种不羁、自由、机灵、勇敢的性格,更敬佩她自我、独立、不服输的精神。她在书中说过一句极为经典的话:“我不想用自己的生命,去点亮别人罩在我头上的光环。”正是这样,她在各个领域都做得很好。

  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我们难道不应该像曾子墨那样面对挑战吗?

  记得第一次卖报纸的时候,我很是拘谨,看到路人也不敢上前叫卖、询问,眼看着伙伴们手中的报纸一份份都卖了出去,我却一无所获。怎么办啊?这时,前方出现了一位老爷爷。我立马跑上前,鼓起勇气说道:“爷爷,买份报纸吧!”没想到,他不仅不买,反倒数落起我来:“你这孩子,不好好学习,跑出来卖报纸干吗?”我尴尬极了,差点哭起来,转念一想:我应该像曾子墨一样面对挑战!

  我开始在大街小巷四处询问,在太阳下跑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最后,我手中的报纸变成了一张张钞票。面对困难并战胜它,这种喜悦是多么与众不同!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 篇8

  有人说女子是天生的弱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总是最容易被先淘汰掉的。即使有成功的那些也是凤毛麟角。可是,我们不乏看到许多成功的典范啊,我相信,只要不放弃,只要努力,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女强人。女生当自强,女生绝不是弱者。同时也是我看《墨迹》这本书的感受。

  这本书是目前香港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曾子墨的自传,介绍了这个平凡女孩的不平凡经历。

  当她的同学正为高考焦头烂额时,她已因“总分永远第一”获得了保送中国人民大学的资格;当梦想留学美国的本科生、硕士生们向托福600分冲刺时,18岁的她以660分的骄人成绩夺得北京市第一;当同窗们还在忍受着枯燥的课程,她已持全额奖学金踏入美国常春藤名校;当哈佛女孩刘亦婷还在大学门口徘徊,她已当之无愧成为华尔街的明星;当在摩根斯坦利的事业似乎已达到顶峰,她又毅然决然投身凤凰卫视追寻梦想的真正生活……

  她,就是曾子墨,一个美丽的,坚定的,有着巨大能量的女孩。日前,她将自己的成长历程结集成书,作品《墨迹》,清晰展现了一个女孩梦想照进现实的道路,励志传奇,激动人心。

  《墨迹》回溯了曾子墨在华尔街从事投资银行的巨大成功,不无幽默地展现了一个中国女孩的努力和智慧。

  曾子墨从华尔街走向凤凰卫视,我并没有书中提到的某些人的惋惜和感叹。因为不了解华尔街,不了解摩根斯坦利,当然也想象不到金融和投资的压力和诱惑。我只是佩服她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的魄力。更是佩服她的为人,可以展现出让人相信到让一个外行直接把她送入直播现场的能力。也许处境有些相近,她从国内到美国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求学,从投资银行到电视传媒开始新的事业。

  “这是我的选择,我没有退路,伤心难过,艰辛不易,无论等待我的是什么,我只能义无反顾,一步一步往前走”。这怕是一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因为它太贴切太受用了。

  成功的结局有千千万万种,但成功的品质总是一样的。曾子墨身上所拥有的优秀品质就是渴望成功的人要学习的。

  努力。她付出了比别人多的多的努力,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生,苦练英语。在达特茅斯更是加倍努力,常常要一个晚上读完300多页的课本;要穿着短裙丝袜行走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里。从普通的分析员到摩根斯坦利唯一的中国分析师,一步一脚印。

  毅力。六个月的连续高压式工作,每天工作到深夜或天亮,往往长达十几个小时,这种疯狂的生活是常人无法接受的。而曾子墨却坚持下来。

  行动力。曾子墨在参加任何项目时都是说到做到,并且总是提前完成,令合作伙伴刮目相看之。她有高人一等的智慧,更有快人一步的行动,她有优秀的执行力。

  自信。自信不是自大或自负。自信源于自我了解和定位。她不服气地问签证官为什么拿不到签证,她不服气地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上层指令。她自信那些她可以出色完成的事情,却也不自卑于某些失败。她自信的同时也会自省。

  自省。做了经理后,她开始问自己:这些是我真正想要的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在采访失败后自省哪里做错了。竹子每长高一段,就会给自己做一次小结,人也如此。子墨虽总是处于成功的风口浪尖上,但并未因此失去了方向。她审视自己,判断自己。就像胡茵梦放弃了日进斗金的学艺作生活而清风明灯相伴。真实的虚幻的都是人生。

  自我。在申请时,因为她的诚实,老师感动着;在工作中,因为她的魅力,同事敬佩着;在生活中,因为她的真诚,朋友欣赏着;在书中,因为她的真实,我喜爱着。子墨就是这样一样女子,属于她自己的一个女子。

  《墨迹》就是曾子墨的青春印迹,就是一幅精妙绝伦的书法,就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我驻足观赏,心生羡慕,在一个普通读者的心中,早就因为她的种种,开始思考着……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 篇9

  对曾子墨最早的认识是看了凤凰卫视的《社会能见度》,看到电视屏幕上的她,已经被她的才能和智慧深深折服了,看了她的自传《墨迹》后,更佩服曾子墨那么流光溢彩的传奇经历。

  从中国人民大学的报送生到美国达特茅斯(常青藤盟校之一),从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到凤凰卫视主持人,她的每一步都那么光彩耀人,对常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到达的高峰,而曾子墨对此只是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太幸运”了。

  看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曾子墨在华尔街求职中遇到的一件小事,在她披荆斩棘到达摩根士丹利最后一轮面试时,在子墨完美地回答完关于两种工资的支付选择时,面试官突然闻到了到时的实际利率是多少,这个问题子墨并不懂,但她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很诚实的回答自己并不知道,如果有需要的话会回去查到后再告诉他,我想这份真诚是吸引面试官德一个重要因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保持着真诚。

  此外,曾子墨在华尔街做的风生水起时却毅然选择了放弃这份别人求之不得的高薪,体面的工作,因为她认为“我不想用自己的生命,去点亮别人罩在我头上的光环。”人面对选择是可谓是艰难的,这份果断不禁让人起敬,因为放弃后我们都不知道以后我们面对的会是什么,会不会后悔。很明显曾子墨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加入凤凰卫视开始了她另一段崭新又精彩的旅程。

  看完了这本自传,觉得人与人之间其实是有很大距离的,也许周边的环境也起了些少作用,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每个人手中的。尽管也沮丧过我们的起点已经相差太远,但每次重温这本书,但是受了很大的鼓励,一直能给我力量去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 篇10

  国庆放假期间,我用了两天的时间,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墨迹》这本221页的书。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奇怪的书名呢?因为书的作者是一个年轻人,叫曾子墨,书中记录的是她留在记忆中的真实的足迹。这本书语言平实流畅,内容自然清新,读来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特别值得青年人一读。

  曾子墨,一个出生在北京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孩,高中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入学后不久,她便远涉重洋,到美国求学,而后求职。陌生、包容的美国文化接纳了她也改变了她,而她也在世界顶级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的工作表现中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女孩的看法。她参与完成了大约700亿美元的并购和融资项目,其中包括我们都知道的新浪上市。六年后,正当她的事业似乎已在世界顶峰时,她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毅然辞职。理由是"我不想用自己的生命,去点亮别人罩在我头上的光环"。2000年,她又加盟凤凰卫视担任主持人,先后主持过《财经点对点》《凤凰正点播报》等节目,现担任《社会能见度》的主持人。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曾子墨是一个聪明、漂亮,不仅媚雅,而且媚俗,贪图享受,而又勇于进取的一个了不起的现代女孩。

  我们不缺乏曾子墨的头脑,也不缺乏她的刻苦和努力,当然缺乏她的基础,但更缺乏的是她那美国式的自信,敢于推销自己,敢于展示自己的优点,敢于迎接各种各样挑战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对新时代的人又是多么的重要。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相关文章:

留在记忆中的笑容06-29

留在记忆中的风景05-26

他深深的留在我记忆中01-16

他深深的留在我记忆中11-04

她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中02-14

他深深的留在我记忆中01-16

她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01-23

她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中08-10

留在记忆中的那灿烂的微笑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