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朗读者》有感:掩卷沉思

时间:2024-04-13 09:58:29 炜亮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朗读者》有感:掩卷沉思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朗读者》有感:掩卷沉思,欢迎大家分享。

读《朗读者》有感:掩卷沉思

  读《朗读者》有感:掩卷沉思 1

  同学给我推荐了一本德国本哈德。施林克的中文译本《朗读者》。读完这本书的感受,用一个简练而准确的词来形容就是“掩卷沉思”。就像看完一场好电影,走出影院,心仍停留在银幕上的某个场景,又或者听完一张唱片,关掉机器,依然余音缭绕一样。合上《朗读者》就是这种感觉。我并未能像书的结尾说到那样——每一个读者都会把它一夜读完,毕竟书中涉及的历史、道德、情欲、伦理等问题很复杂,让人陷入深沉的思考难以自拔。

  故事讲述一个十五岁的中学生米夏因为偶然的原因爱上了三十六岁的汉娜。对于米夏而言,他在汉娜身上发现了一个突然令自己成熟而自信的世界,而汉娜也因为有了米夏的朗读而安静且散发着柔和的光辉。但是,汉娜不久却突然不辞而别。等到再见到汉娜,米夏已是在法庭实习的法学系大学生,而汉娜却是嫌犯之一。汉娜的罪名是在纳粹时期当过看守,在一次空袭中造成了大批犹太人死亡。(战争开始时汉娜曾在西门子任职,本来还有提升的机会,汉娜却令人惊讶地辞职当了纳粹的看守。)在审讯中,别人把当年遭空袭后起草文件的事推在汉娜身上,她却出人意料地承揽了下来,结果被判终身监禁。

  在知道了汉娜越来越多的事情后,米夏发现了汉娜一生最大的秘密:汉娜不识字!正是为了掩盖这一点,汉娜屡屡放弃前程,几年前离开米夏也是为此。但是在法庭上和众人面前,米夏并没有作出任何透露,也没有替汉娜辩护。出于对汉娜的维护,还是对自己的维护呢?我不能理解。

  汉娜的身影一直索绕在米夏心里甚至贯穿于米夏的一生,婚姻失败的米夏在汉娜入狱八年后,开始重新为汉娜朗读名著,并把录音带寄给汉娜。这给狱中艰难生存的汉娜带来了希望,汉娜凭着录音,并从图书馆借到这些书籍,然后逐字逐句同她听到的内容进行对照,那台录音机也为此就要一会儿向前转,一会儿向后倒,一会儿暂停,因为反复退进使录音机坏过无数次。汉娜竟渐渐学会了读写,且开始满怀希望给米夏写信。收到了汉娜写来的信,内心充满喜悦安慰,但内在柔弱犹豫的米夏却始终没有给她回信。

  汉娜可以出狱了,由于没有别的亲人,狱警联系了米夏,他们这才见了尴尬的一面。米夏发现汉娜明显老了,几乎不知道如何面对她。而就在米夏去接汉娜出狱的当天凌晨,汉娜自杀了。

  这部小说,看后给人一种启迪性,那就是让人性的认知和对社会的思考,来洗涤你的灵魂。

  《朗读者》的'作者施林克是柏林洪堡大学法律系教授,同时是法律学家和北威州宪法法官。作家与法律学家的双重身份,使他从人性和历史的角度演绎了一种“畸形恋情”,小说故事曲折,语言自然,构思独特。小说中被历史隔开的两代人,在朗读与倾听、诉说与沉默、罪恶与遗忘、逃避与短兵相接、激情与蓦然惊醒的故事里沉浮,演绎了一个让人无法释怀、无所适从、无能为力的故事。其对人性的挖掘是深刻的,对人的启迪更是多方向的。

  首先,在汉娜被判处终身监禁的过程中,她自己始终坚守沉默,拒绝透露自己不识字但又喜欢文学作品的事实,为了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她不惜沉默和陷入更深的孤独。惟一能够证明她无罪的米夏又因为那难以启齿的恋情而三缄其口,当米夏的自私逃避、其他看守的贪生怕死、甚至法官们的无所作为都不约而同地披着法律、正义以及热爱和平的外衣,手拿屠刀向一个普通、柔弱、无辜的女人挥舞过来的时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缄默和引颈受戮了。

  法律本来是为了维护每个人的利益而存在的,这个故事却告诉我们法律也会因为它所要要维护个人利益而使其公正性受到挑战。这简直就是个悖论。

  从汉娜的个人需求的角度来说,她最关心的不是自己能不能获得自由,也不是别人会不会往她身上泼脏水,而是决不能暴露自己不识字的窘迫,以此来获得与他人的平等,维护自己的尊严,她不愿意在众人面前顶着一个红字去苟且偷生。因此她牺牲了自己的自由与清白,去换生活在狱中的平静。那么面对这样一个执拗而鲜活的个体的顽强抗争,法律只显露了它的苍白乏力与屈服。

  其次,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就是对于历史我们需要怎样解读?

  你不属于那个历史时刻,也不是那一历史时刻的那一人,那么你如何断定在那一时刻能影响着历史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存在,或者会做什么样的思考与抉择?对一个人的审判,根据什么作出?历史又应该如何评判?当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对自己有所隐瞒的时候,谁能了解历史的真实面目?

  通过读书,让我学习了历史,但我认识到的远不是历史的真实。就算是对于汉娜这样一个人在奥斯维辛监狱的举动,人们都不能得知其中真相,更何况对于那一代人和无数的历史事件?从书本中得到了知识,从现实中拿到法律武器的人,自以为也得到了某种生杀予夺的权利,可殊不知也许自己还被完全蒙在鼓里。汉娜在接受审讯的时候曾经问过法官们一句话:“如果在当时,你会怎么办?”在场的人几乎没有人能回答,即使回答了,也只能是对历史的假设,而历史从来是不可以假设的。

  所以我认为小说家凭借这个故事挑战了我们对道德的定义,对于知识获得的定义,对于历史的定义,和对于审判的定义——我们为什么要去审判一个人?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更安全?还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无罪?是抱着什么目的让我们有如此嚣张的气味,使我们在向真相靠近的时候,让他离的越远。

  最后一个值得思考的是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我把它看成是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隐喻。它是男人与女人的、成年人与少年人的、历史的人与现实的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象征。

  一种超越道德但却看似符合人性的关系发生了,它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我们且不论及这种关系对他人的影响,即便是对当事人自己,怕也会是毁灭性的了。道德的力量束缚着人的意识,影响到人的行为,规定着人的情感方向,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它是强大而不可突破的。

  所以米夏自始至终都会隐瞒自己和汉娜的关系,他在少年时期享受的是偷尝禁果的新鲜和刺激,成年之后则品尝着爱与耻带给内心的痛苦和煎熬。他和汉娜之间除了性的交流和朗读这件事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沟通,因而也就不存在真正的爱情,所以当以后的生活成了一场触目惊心的戏剧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就变成了最不应该考虑的因素,因为自由和尊严远比爱情和“性福”重要得多。

  如果说两个人深深相爱却因为现实的阻隔不能相守是悲剧的话,那么人与人交往了却不能真正相互沟通、理解、相爱,则当是更浓重的悲哀!

  汉娜最后的自杀,我认为是出于对公正的看破,对尊严丧失的恐惧,对未来信心的丧失,和对人与人之间爱的失望。借着汉娜这些不能说的秘密,作者无异于在启迪我们:当人类不能完全拥有这些的时候,人类的生存意义也便不复存在。

  很显然,这部小说具有着存在主义的背景,作者力图揭示外部世界的黑暗混沌和人类的自身永恒的孤独,尽管对人的前途看得未免过于黯淡,但却异常深刻,又一次让我们认识到了人类生存的悲壮——人类的精神追求、人的高贵和尊严永远不可能用定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无论我们目前对这些是怎样的依赖,能够拯救人类自身的也许只有汉娜那种与生俱来的对朗读(也即阅读)的最纯净、最执着的追求。

  一本好书,就是一味具有神奇特异功能的药,喝下去,能让你看到自己五脏六腑都是透明的,还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包括美的,丑的,强大的,弱小的,宣读着的,沉默着的,也全都因照透了阳光而无所隐藏。

  读《朗读者》有感:掩卷沉思 2

  《朗读者》不仅是一部令人心醉神迷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次关于文字、情感与人性的深刻探讨。通过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笔触,作者成功构建了一个充满真实与深沉情感的世界,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体验到文字所传递的温暖与力量。

  这部作品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它对朗读这一行为的深刻诠释。朗读,不仅仅是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与共鸣。在书中,主人公通过朗读,将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故事传递给听众,让他们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与作者、与文字建立起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这种联系,既是对文字魅力的展现,也是对人性深处渴望理解与被理解的呼应。

  同时,《朗读者》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字的力量。在书中,文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的载体。它们或温柔细腻,或激昂澎湃,或深沉内敛,或明快活泼,每一种文字都承载着不同的情感与故事。而当我们用心去朗读、去聆听这些文字时,就能感受到它们所传递的深刻情感与内涵,从而与作者、与文字建立起一种独特的情感纽带。

  此外,这部作品还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书中,无论是主人公还是其他角色,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情感。他们或许曾经犯下过错,或许曾经经历过痛苦,但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去追寻幸福与救赎。这种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与展现,让我更加理解人性的复杂与多面,也让我更加珍惜与他人的情感交流。

  在阅读《朗读者》的过程中,我不仅被文字的.魅力所打动,更被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所震撼。这部作品让我认识到,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它们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当我们用心去朗读、去聆听、去感受这些文字与情感时,就能体验到它们所带来的深刻与美好。

  最后,我想说,《朗读者》是一部值得每一个人去阅读的作品。它不仅能够让我们欣赏到文字的美丽与魅力,更能够让我们在情感与人性上得到深刻的启示与感悟。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与情感,体验到文字与情感所带来的无尽魅力与力量。

  读《朗读者》有感:掩卷沉思 3

  读完《朗读者》,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世界。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情感之旅。它用细腻的文字,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生命、爱情、道德和责任时所经历的挣扎与成长。

  书中的主人公们,用朗读的方式,将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故事娓娓道来。这些故事或许平凡,或许震撼,但每一个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它们像一面面镜子,映射出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

  我特别被其中一位主人公的故事所打动。她曾经犯下一个严重的.错误,为此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然而,在朗读的过程中,她逐渐找到了面对过去的勇气,也学会了用爱去弥补曾经的过错。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人生中的错误和遗憾并非无法弥补,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正视它们,去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

  此外,《朗读者》也让我对朗读这种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朗读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通过朗读,我们可以将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意义传达给他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自我疗愈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内心的情感,找到心灵的平静。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不禁反思了自己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情感与经历。有时候,我们或许会选择逃避,不愿面对那些痛苦与遗憾。然而,《朗读者》告诉我,只有勇敢地面对过去,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

  总的来说,《朗读者》是一部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作品。它用细腻的文字和深刻的故事,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找到面对过去的勇气与力量。我相信,这部作品将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陪伴我走过未来的岁月。

  读《朗读者》有感:掩卷沉思 4

  《朗读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与一位成年女子的跨代际的、隐秘而又绝望的爱恋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纯真。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段关于爱情的故事,更是对于人性、道德和罪恶的深刻探讨。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主人公与女子之间那份深沉而又无奈的情感所打动。他们的爱情虽然不为世俗所容,但却在彼此的心中燃烧得如此炽热。这种纯粹而又执着的爱情,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与伟大。同时,我也对主人公在战争时期的所作所为感到惋惜和愤怒。他在年轻时的冲动和无知,导致了他一生的遗憾和悔恨。这也让我深刻反思,我们在面对困境和选择时,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此外,《朗读者》还让我对罪恶与宽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主人公在晚年时努力寻找那个女子,试图为她当年的罪行求得宽恕。这种对于罪恶的反思和对于宽恕的追求,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我们都有犯错的可能,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正视自己的过错,并努力寻求救赎和宽恕。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关于写作和表达的启示。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刻画,让我感受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这也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作品需要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用真实的情感去触动读者的心灵。

  总的来说,《朗读者》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作品。它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纯真,也让我对爱情、道德和罪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相信这部作品会在我未来的生活和写作中继续发挥它的影响力,引导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性。

【读《朗读者》有感:掩卷沉思】相关文章:

沉思10-07

沉思05-01

读《读者》有感06-13

书籍沉思录沉思录卷七读书心得09-22

读《沉思录》有感作文(精选17篇)08-19

长城的沉思04-25

盛夏的沉思08-02

盛夏的沉思08-02

生命的沉思07-08

夜的沉思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