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时间:2024-06-08 09:17:3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必备【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必备【1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

  《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我对哲学没兴趣,我原以为我不懂哲学。看完这本简史后,我才发现原来里面的东西80%的我都略懂。文中提到的孔子、老子、墨子、佛教、道教、儒家这些我其实也都读过一些东西。庄子的《逍遥游》、《大学》提出的在明明德这些有时候我还会拿来反复抄写,可我怎么从来没有把它们和哲学联系起来?我想是从来没有系统的上过哲学方面课程的原因吧。也许还是自己对这个没有兴趣,从来没有去理清楚基本的概念。

  这本简史对初入哲学的人是很有帮助的。对我这种似懂非懂的人也是很有帮助的。但终究我是兴趣不大,总的来说快速阅读了一遍,里面的内容初步梳理了一下,也给类似于我这样的人提个醒,理个大纲。

  我大学同学小燕说:所谓哲学,不过是吃饱了的文人的胡思乱想,自以为是,正过来反过来,好像都有道理,其实没道理。我是不懂的。

  小燕说的挺好的也挺对的。她甚至说她最近对孙子兵法有了新的见解,所谓36计其实个个是阴招。小燕说的真的挺好的。为她开心。

  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读到博士,我也常常自诩读了很多书,却唯独对哲学类兴趣不大,不甚研究。当我读完这本简史之后,我立刻就很清楚的认识到这本书的.知识比我教学生的《建筑环境学》《燃气供应》课程更有价值。远~远~远~远超过了我教授的课程的价值。当你对哲学有兴趣的时候,恭喜你!这说明你基本上已经超越了柴米油盐、一地鸡毛、鸡飞狗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层次,你已经开始对人生进行反思,也就是超越了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进入了道德境界,这时候的人在精神上会获得更多的满足,人生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哲学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我们的老子、孟子、孔子等圣人们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学大师们已经对这些东西反思的很透彻了。他们的哲学思想其实,其实我们也都懂。比如佛说:谁伤害了你,谁来渡你。再比如佛又说:放下,你就赢了。但真正做到就太难了。这使我想起了前几年一个女同事跳楼自杀。她也读到博士,我想这些哲学的东西她应该都懂。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我们都是凡人。只能说可能她懂得,但还没悟到吧。

  我又想到了在重庆读研究生时的一个政治老师,他原本和我一个专业,后来是自己对哲学方面的东西非常有兴趣,然后就转去搞这些了。他给我们上课的情形我至今仍有印象,先是操着川普讲,后来对我们说不行他必须有川话讲,否则他觉得讲的不透彻。然后他就在讲台前用四川话呱里呱啦地讲的神采飞扬,你可以感受到他眼里放出的光。虽然其实我对他讲的也不怎么感兴趣。但现在想起来他能与哲学打交道且乐在其中,真心为他高兴。

  书中提到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我就在想这个名字为什么这么熟悉。查了资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莲说》的周敦颐。一般来说哲学家就是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所以有远大抱负之人宜早接触哲学,学校也应尽早开设关于哲学的基本课程,这样应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机帮助其树立远大的志向,帮助其学习治道之法,利于国家人才的培养。

  关于冯友兰,有闻其名。读完此书后查阅了其简介,方知乃河南南阳人士(1895-1990),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佩服之至。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

  我们从何而来?将归于何处?目光所及处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正是这些超出我们可靠解释范围的问题产生了宗教和哲学。《中国哲学简史》认为在千年历史中,三大教派的盛行唯独略过了中国的原因正是哲学在中国替代了宗教,很好地解释了这些超出认知范围的问题,这些中国历史上产生的朴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目不识丁的农民而言是实践中的经验也是口口相传的教训。

  冯先生从历史的角度以时间顺序简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以司马谈将先秦学派所分为的六家,讲述了中国古代哲学流派的起源及其思想。周王室统治涣散时,官员流散民间,不同类别的官员在民间讲学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史官形成的儒家恪守礼教尊重历史,武官流落民间变成隐士其兼爱非攻的精神成为了道家的主要精神。由这些学派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哲学思想的根源,寻根溯源,正确地理解与使用这些哲学思想在任何时代都富有意义。

  我们说哲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问,人生时时面对的选择都会对命运产生影响。正如儒家入世而道家出世一样,在面对社会的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时,孔子会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而早期道家甚至不愿以身上一汗毛以济天下,主张保全自己的身体健全和道德高尚拒绝同流合污。你看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学派以自己的精神作为根据地据理力争,其中衍生的哲学思想对后人有无限的启示。

  我们今天所流行的一些思想在古代也有论述,虽然不算是主流的思想,但依然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名家所辩名实之说,衍生了很多的例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的思辨和“白马非马”的辩驳。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在西方哲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可见人类的智慧是共通的,在今天这些思考依然有其魅力,很多人承前人所究在这些问题上继续钻研。

  这本书作为中国哲学史的一个简洁的论述,引起人们对于哲学的兴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冯友兰先生简洁却深远的文字给予我对中国哲学的初步认识,使我意识到学习哲学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开拓我思想的深度与广度。学习哲学,了解中国哲学史将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

  从孔子开始,儒家将实行仁的方法称为“忠恕之道”。“尽己为人”即为“忠”,这是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为“恕”,这是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孔子由“推己及人”的正否方面推论出上述道理,这说明忠恕之道的本源便是在探讨“人己关系”。

  对孔子而言,他对于人己关系的探索多是建立在“道德价值”的基础之上的。他强调心中之“仁道”,以此对人的道德生活作出约束,通过行仁来履行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孔子希望通过道德准则使人们对彼此身体动作背后的动机达成共识,进而在互相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达到人己关系的和谐。在孔子的观念里,他并没有明晰地将人、己看作两个分别独立的个体,而是站在社会群体的宏观角度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而这种社会状态需要人己双方的配合来实现。

  在儒家学派的另一位领头人孟子这里,人己关系已然有了新的解释。孟子认为天地万物都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因此他将人己关系着重解释为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自身“存心养气”,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的历程。孟子强调的“天人合一”也是说一个人要完善自我,妥当地顺应天地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与天地真正地融为一体。

  于此,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便出现了交集。《论语·子罕》中说:“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从孔子这四个“绝学”中,我们可以显然地看到,他也不会被一成不变的理论概念束缚,从而可以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从孟子开始,中国哲学的政治功能变淡了些许,哲人们开始强调人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哲学逐渐偏离了完全的政治工具。

  然而,在道家这里,人己关系又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因为道家的“人己关系”算得上是在“物我关系”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所以在庄子的阐述中,人己关系的图式已基本有了完善的体系。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他认为,在人己关系中,我们必须先充实自己,才有余暇去纠正他人的行为。很明显,这与孔子的理论有着本质的差别。孔子从意欲出发,以形式化规范达到天下大同;而庄子从利他出发,强调人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为人际交往的实践提出思路。综上,孔子的思想更像一种政治理念,而庄子则以为世人提供处世之道见长。

  无论儒道,我们都可以看出,千百年前的智慧哲人们就已经将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置于社会群体的大环境中探讨处世之道了。人己关系无疑是比物我关系更实在的哲学议题,在当今方法论大行其道的哲学环境中,我们是否应重新沉下心来讨论哲学实践的可能性,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4

  最近我阅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部专著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凡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它是你进入中国文化的捷径和地图。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难懂的典籍中晕头转向就能清楚了解,那些令我们景仰的圣人曾经是怎样思想的,他们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发展或是被利用的。

  书名虽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史,因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那是中国人的根子,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那里,中国几千年来就浸淫其中,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因此说此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并不为过。这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禅宗。甚至利用前两章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大背景,这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及中国现代年轻人尤其有帮助。当然这只是冯友兰的读书笔记,提纲挈领地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人的理解。读冯友兰先生的书,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很多观点我深以为然,比如: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渴望:在这点看事物,也就意味着取消自我。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通过对该书的认真阅读和认真思考总结,让我对廉政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认识。首先,是以人为本。自从《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民本思想之后,历代进步的思想家和比较开明的统治者都能坚持民本与爱民的思想传统,并在统治制度与政策的设计上有所体现。民本与爱民,既是中国廉政史的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次,是如何处理德治和法治关系的经验。在中国政治史上,出现过德法并举、单纯法制、无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模式。比较起来,还是儒法结合的“德法并举”模式更加符合统治阶级需要。但廉政而言,无论是“德法并举”还是“德本法用”的想,对中国的廉政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再次,是严于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任何时代的廉政,都与执政官员的道德品质和和行政作风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国的主流思想家总是把“修己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

  以上是从哲学的角度归纳出关于廉政的一些想法,《中国哲学简史》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作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

  孟子曰:“扬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句话是孟子对杨朱的评价,也侧面体现了杨朱的基本思想之一:“轻物重生”。那么,我们是否要做到轻物重生呢?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我们得讨论一下“物”与“生”。“物”即为物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物质的影子,如:金钱、名利、地位、珍贵的物品等,他们都是物质。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能否行驶更大的权力,能否满足自我的虚荣心等这些都与物质息息相关。假设说,物质消失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寸步难行。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生”。“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们的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没了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鱼,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见,“生”的确比“物”更重要。那么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是从何而来了。只是,我对此仍有点异议。我认为,还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顾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还有比生命更贵重的东西,所以有些灾祸我不躲避。这里孟子所说的比生更贵重的东西,就是指“义”。“义”的解释繁杂多样,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尽相同,但肯定会有相同的一点——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假使让一位有“义”的人去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违背他们内心的事,那么他们一定会觉得生不如死。故此,在这种情形中,“义”更重于生。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都应该是心中的道德底线。国家的耻辱,灭亡,使得屈原纵身投入汨罗江,这也是屈原“义”的体现。所以,我对于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并不认同。

  当“生”与“物”出现了碰撞时,“生”比“物”更加贵重,那些因钱财的短暂失去,偏激之下自杀了断的人,死的并不值得;而当“生”与“义”擦出了火花,那么“义”要更领先于“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质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灵魂的人,也不值得!

  我们应该做到“轻物重生”,但更应该做到“轻生重义”!这就是我的观点。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6

  中国哲学中非常常见的议题之一便是“命”。各家学派对“命”的阐述各有不同,甚至连对这个字眼的释义都有很大区别。

  孔子或许是最早对“命”的概念提出阐释的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在这里,孔子首次提出了“知命”的概念。他认为,“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而“知命”则是这在人已经做好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不可避免的东西。这是一种对“不可为”之事的妥协,结合孔子的其他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在他的时代中所提出的思想理论多强调结果而忽略过程。

  而墨家对“命”的认识则大有不同。墨子认为“命”即是“前定的命运”,并认为不应提倡有关“命”说法,因为过于相信前定的命运会造成人们的懒惰,轻易把自己委于命运,这并不利于个人发展。不可否认,墨家此种说法主要是为了对抗儒家而提出的,且基于墨家学派有“天志”“明鬼”的思想存在,他们对于“命”的解释似乎局限了一些。

  到了孟子这里,“命”又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意味。孟子引入了“性”的概念来补充阐释“命”,君子所不确认的性,即自然本性,就被孟子归为“命”。他呼吁人以“性”这一内在道德力量突破“命”,通往正确的价值导向。孟子认为,人不断将内在的“性”充分发展,即会逐渐认识到自身所完成的“配义与道”其实就是对天命的延伸。在这前提下,人所努力进行的道德发展,就与“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一种神圣的境界中转化为了天命的意义。

  在孟子的理论中熠熠生辉的是他强烈的生命关怀思想,这也可以从他的政治观念中看出。他主张“施仁政”、“谨庠序之效”、“民贵君轻”都巧妙地将“王道”和“仁”结合在一起。孟子总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立足于使人民得到更好地生活条件,发展“爱人”的思想,进而达到“护生”的目的。究其根源,这种生命关怀也是关于“命”的阐释和教诲。

  孟子在维护人民生存权利,保障人民生命质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出人类对生命的感情。孟子试图用“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纯良,从而引发人民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从此开始,中国哲学的历史上闪烁起了人性的光辉。在一代代伟大哲人的深思中,中国哲学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才筑起了现今看来如此辉煌的哲学帝国。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7

  看《中国哲学简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说能读到什么,有什么领悟,能把这本书大致浏览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这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在这书之前,应该对百家各自的书籍有过涉猎,不然只是看对百家的归纳总结和评论,会让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灵都饱受折磨。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对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点,是当年高考奠定的基础,为了高考,对《论语》、《孟子》、《庄子》的内容都有较为认真的学习,所以读这些的时候,感觉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书之后,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没有将儒家作为一个体系去理解那些内容,更多的只是从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个是从面到点的分析,一个是从点到面的.探索,两个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来的深意当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以前理解的小人,会跟现今社会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为一谈,虽然知道这两个小人肯定不是一个意思,但我猜想现在通俗理解的小人,应该很大缘由是从这引申过去的。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理解了这小人的含义已经此话的缘由。在儒家体系,遵循的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关系,而各阶级有有不同等级的,按照士、农、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这序列以内的,他们没有获得教育的资源,不知道深明大义为何物,唯利益而趋,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说,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喜欢冯老对哲学的态度。一直以来都觉得高深莫测,哲学是可以给人新的知识的。但冯老说,哲学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而是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这样,我感觉我对哲学可以更加大胆一些,应该不会将其束之高阁。

  看完这本书,感觉更多的是对中国各种文化的一种解析、概括,而这些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的所思所想、处世哲学,有人认可儒家克己复礼,有人喜欢道家洒脱随心,有人喜欢名家善于辩论,也有人崇拜心学内圣外王。不同的思想会造就不同的人生,哪个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学就会往那个方向多靠一些。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

  如果你在夏天凝望过夜空,就会感到这个季节的夜幕仿佛格外的高。纵使地面万家灯火,远方仍是一片深沉,这种没有一只星星的黑暗令人慌神。

  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同一片夜幕下感到茫然。人们无比渴望知晓那个遥不可及的存在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于是人们学会了思考。漫漫长夜,恐惧与萧索中,冥想无疑是打发时光的最好方式。千百年中,人们一刻不停地思量自己和头顶天空、脚下土地的关系,我们不断寻觅,逐渐摸索到哲学的纪元。

  千百年后,站在夜空下,我们不禁深思,这到底是怎样一种开天辟地的力量,以宇宙之名,降于人世,在哲学中孕育,蓬勃生长成震撼人心的思想。

  中国哲学带着满满的烟火气。它是从田地耕耙中生出来的,混着乡音,沾满泥土,费尽气力爬将出来,来到中国人面前,带来至真实至淳朴的人生智慧和处世之道。于是它先教人怎样存活,再教人怎样生活,最后教人在出世与入世间权衡,教人做“内圣外王”之人。

  中国的哲学家都是直觉至上的哲人。无论是有意建立思维逻辑的孟子、荀子,还是单纯凭借超高灵感彻悟人生的老子、庄子,他们的文字中都充满了生活实例、延展结论。但这结论却大多数是依凭着可以称之为天赋的直觉总结而出的,于是便缺少了推论的过程。

  中国的哲学家们偏爱把他们的哲学观念寄托在一些宏大又虚无的东西上,这与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譬如,道家哲学讲究一个“道”。“道可道,非常道”,我们说不清这“道”究竟是什么,但天地万物又都依凭它而存在。这是一个过于宏观的概念,我们无法触碰它,但却知道“道”引领着人生价值和哲学意义的正确方向。这缘起于中国哲学的发源。中国人或许是最先有感于苍穹深奥天地旷远的群体,我们在崇拜中逐渐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将天地万物的规律应用到人的生活中,对人的思想作出规范,这便成了哲学。

  与西方哲学强烈的`理性与逻辑不同,中国哲学没有那么多艰涩难懂的定义,因此它尤显得更加“亲民”。如果说西方哲学史起源于自然科学的思维科学,那么中国哲学就是起源于人文科学的思维科学。相比于西方各类学者身份的固化,哲学传播范围的有限,中国哲学的面对大众给它带来了更多生存的可能。也许这种相对模糊的发源使中国哲学不能以思辨性见长,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功能性,它的确是真正踏踏实实,匍匐在地,不断供给中国人经验智慧的学术。

  在一切都处于未知的朦胧状态时,就有这样一群有超感灵感天赋的哲人,自信而勇敢地呼喊出自己的思想,并存留千百年直至今日,仍在源源不断地给予人们启迪。这便是中国哲学最优秀的过人之处,它竟是我们的祖先运用自己的直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全过程纪实,是真正来自自然的神奇伟力。再没有一个民族能够对天地自然理解得如此深厚了,即便基于“自然为尊”的认知上说出这番话,我仍确信这才是能够满足一个民族超道德价值,打通人与精神事物交流的哲学最深层的底色。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9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虽然没有看过几本,呵呵~)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中国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国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平,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

  哲学一词,源自于希腊语,意为“热爱智慧”。人们总会认为哲学是个晦涩难懂的概念,但是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我却真切地体会到了哲学的魅力所在。

  在书中,作者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或是游走于各国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儒家、道家的很多学问思想,我们至今仍在沿用。比如《论语》中的许多道理,为一代又一代的人提供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无论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恳态度,“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处事方法,亦或是初中语文课本中提到的几则关于读书的言论,都为我们的人生指引了道路。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受那一时期的影响。

  当然,冯先生提到的不只是《论语》,也不只是儒法道三家的理论,他按照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将各个时期的哲学脉络编制成了一张巨大的知识网。

  书中关于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的章节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书中说,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于是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理推理,为发展商业奠定下了基础。也因为他们是商人的缘故,他们有较多的'机会见识到不同民族的人,于是他们惯于变化,不怕新奇,不断地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为了使货物更加畅销,沿海国家不断地改革创新,作为其中之一的英国率先发动了工业革命。我想,世间万物必有其自然的因果规律。海洋国家因为沿海,所以发展商业。因为发展商业,所以发明数学,所以发动工业革命。这一连串的过程都应该归功与哲学。同样的,中国人过去是农,思想较为落后,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动工业革命,没有率先进入工业化的现代世界。中国人也有许多著名的发明创造,四大发明也传入世界各国。但是更多的中国人归于纯朴自然,很容易满足,因为农的生活方式就是顺乎自然的。中国人不想变化,也无从想象变化。当其他的国家逐渐开始兴起发达,中国人才开始觉醒,开始追赶。我想,是哲学让人类拥有了缜密的思维,一步一步地成就了繁荣的今天。

  哲学家并非先天就拥有智慧,而是在不断地热爱并追求着智慧。正如作者所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事实上它就蕴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想,我们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1

  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先生对于宗教的认识是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即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等。可以看出任意一个伟大的宗教内核必定有一个哲学体系的加持。现实中对于宗教的贬低化应该是片面地只看到了宗教的迷信层面而未注意到它的教义、礼仪和体制。

  因此冯先生描述哲学的两大特点:其一是系统性,其二是具有反思性的。人作为思考主体进行思考的时候,经常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限制和影响,特定的生活中,体悟生活和生命便会有特定的方式。所以在哲学中会有一定的强调、一定的省略,组成了哲学的特点。而中国的哲学之所以发展至今日,与其中国的背景因素不无关系。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地理、经济背景,冯先生在第二章开篇引用了《论语》(《雍也》第二十一章)里的孔子的一段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冯先生引用此话将中国文明与两希文明(希腊和希伯来)做对比,希腊文明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身处于地中海,扼守连接欧洲和小亚细亚的咽喉。因此从古希腊从开始至雅典时代,对于商业十分看重,除了有北面的山区,其中有马其顿人、色雷斯人,雅典的城邦面临大海,有着海洋民族的特性。而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只有一面靠海,而且从古至今中国人下远洋的次数并不多,例如徐福东渡到日本为秦始皇求丹药,还有作为中国远洋团队上的创举郑和下西洋。因此东亚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国是土地式文明,而非海洋式文明。开篇的山和水是不是有可能分别暗指的便是中华文明比做乐山,更为静态,西方的动态的海洋文明比做乐水,更为动态。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因此在古代的中国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在中文里,“普天之下”和“四海之内”都是表示“世界”。但是对于希腊人,一直处于海洋国家会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内”(比如说,住在克里特岛上),怎么就是住在“普天之下”。从孔子的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到海上冒险的经历。但是用现代的角度来看孔子和孟子所住的地方都离海很近,孔子住在鲁国,而孟子所在的邹国也在山东境内。但是在《论语》里,孔子只有一次提到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公冶长》第六节)因此,海在孔子心中是个未知、遁世之处,人迹罕至之处。而这是只有自己的道不行,才会去的地方。而仲由作为孔子的七十二贤之一,一直是以勇气出名。据说,仲由听到孔子的这句话,非常高兴。但是孔子却并没有因仲由的过分热心而感到特别满意,他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意思说,仲由虽然勇敢,可惜不能裁度事理。)

  而孟子提到海的话很简短。他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将海和圣人的思想相比,展现了更多不可知不叹的一面。(《孟子·尽心章句上》)看着孔子和孟子对于海洋的未知和惊叹。对比之下,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国家,漫游列岛的经历和感悟和孔孟又是多么不同。

  而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们不仅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之中,还生活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之中。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在冯友兰先生那个时期,中国的参与农业生产的全体人口中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比如周朝井田制、明代的摊丁入亩、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中共领导人在革命中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口号,土地公有制度和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

  冯先生表达了在一个农业国家里,无论和平时期或战争时期,农业都同样重要。中国历史上,公元前480至前222年是战国时期和今日世界在很多方面都颇为相似。当时中国分裂为许多封建的小王国。每个小国都把“耕战之术”作为国家的要务。最后,“七雄”中的秦国,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占优势,得以战胜其他六国,从而使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政治统一。因此中国哲学家们的社会经济思想都强调要区别“本”和“末”,农业生产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商业则被看为是立国之末端,因为经济生产主要靠农业,而商业只关系到产品的交换。商品的交换终究要以生产为前提,在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里,农产品是主要的产品,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各种社会、经济的理论和政策都重农抑商。

  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商人不受到重视。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把民众按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等,士和农这两种行业受到社会的尊重,士通常是来自地主阶级,农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因此家庭中若是“耕读世家”,往往是引以为傲,例如安徽的皖南黄山下的宏村都会有牌匾写着“耕读世家”,不仅要读书还要耕作,一方面了解格物之理,一方面读圣贤书。还有如湖南也有很重的乡绅文化。

  学者一般出身于地主家庭,不需亲自耕地,而农民一般被称作佃农,租用别人的土地进行耕种,但是家庭的兴衰和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联系在一起:农业收成好,他们受益;农业收成坏,他们也受连累。因此,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都主要反映了农民的思想。而加上这批学者受过教育,使他们得以表达农民自己没法表达的思想,这种表达在中国就采取了哲学、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因此中国的哲学艺术中有许多耕读的传统。目前有谈及中国人民的信仰危机也有类似观点,中国的乡土文化扎根之深,并非轻松可以撼动,当把这种农业文明抽身而走的时候,似乎并未为这些空隙填入新的超道德价值观。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2

  一、为什么读哲学史?

  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了解一个事物需要看他形成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才能更透彻地了解他的现在。现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今年暑假选读了一本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二、介绍冯友兰。

  冯友兰,世界公认的中国现代哲学家。六十多年前,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大学开讲座,向西方人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其英文讲稿整理后写成《中国哲学简史》。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简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可以说是历久弥新。

  这本书用二十余万字的篇幅讲述几千年中国哲学史,选材精当,文笔精妙,深入浅出,以有限的篇幅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正如冯先生自己所说“小景之中,形神自足”。所以说,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学习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史的最好选择之一。

  现在本书被列入北大学生应读书目,同时还被确定为“语文新课标深阅读丛书”之一。与《傅雷家书》、《美的历程》并称为“学生三书”。

  三、现在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读书所得。

  (一)哲学的作用

  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以前我们都学过,他教我们世界观方法论,让人感觉到它正确的无懈可击,很高深,也很枯燥,离我们的距离很远。再加上现代社会专业知识日益精确化,专家们对越来越少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多,而哲学家对越来越多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哲学还有用吗?

  关于哲学的功用是什么,冯友兰先生有这样的见解:“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穷。可是它能够给人一种观点,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这种“无用之用”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成为理想的人而不是成为不得已而羁绊于某种职业的人。

  (二)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

  1、地理环境

  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因此古人常说“普天之下”“四海之内”。从孔子的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海上冒险的'经历。对比之下,而海洋国家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国家,漫游列岛。其思想肯定与中国思想家有不同。

  大陆国家的人们,生活方式容易倾向于顺乎自然,他们爱慕自然,谴责人为,不喜欢变革。而海洋国家的人们,情况则迥然不同。他们有根多的机会见到语言、风俗都不同的人们。他们习惯于变化,对新奇事物并不惧怕。

  2、经济环境

  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向来依靠农业维持生存,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以前我们都把“耕种之术”作为国家的要务。中国古代哲学家也都强调农业是立国之本,商业则被看作立国之末端,所以咱们国家以前一般是重农轻商。

  但海洋国家靠贸易维持繁荣,他们首先是商人。商人要和账目的抽象数字打交道,所以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学思维,因此他们使用的语言非常明晰。而中国哲学家则习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举例来说理,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想象余地。

  3、家族制度

  农民只有靠士地为生,土地是不能移动的,这就是说,由于经济的原因,一家几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家族制度,它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组织得很好的制度之一。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家族制度的理想化。比如说重亲情,重血缘关系等。

  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他们根本上是商人。商人也就是城里人。他们的活动需要他们在城里住在一起。所以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不是以家族共同利益为基础,而是以城市共同利益为基础。由于这个原故,希腊人就围绕着城邦而组织其社会,与中国社会制度形成对照,中国社会制度可以叫做家邦,因为在这种制度之下,邦是用家来理解的。在一个城邦里,社会组织不是独裁的,因为在同一个市民阶级之内,没有任何道德上的有理由认为某个人应当比别人重要,或高于别人。但是在一个家邦里,社会组织就是独裁的,分等级的,因为在一家之内,父亲的权威天然地高于儿子的权威。

  4、反者道之动。

  即咱们所说的“物极必反”。中国人深信这一理论,因此经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既使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要失望。抗日战争时期、内战时期的电影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黑暗即将过去,黎明马上来临。”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刻“等。正是这种信仰形成的意志,帮助中国人民度过了这场战争。

  5、对自然的理想化。

  农民时刻和自然打交道,他们爱慕自然,谴责人为,道家最后将这种思想发展到极致,即主张“天人合一”。

  以上就是冯先生所总结的中国哲学产生的主要背景。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了孔、孟、老、庄、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大思想家。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的发展已经战胜了地理的限制,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封闭的“四海之内”。中国的经济基础也发生了变化,已经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所以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除一部分具有持久的价值以外,很多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中国哲学史必会抛弃许多过去的意识形态,形成自己新的哲学思想。

  (三)境界说的意义

  冯先生认为人的各种行动带来了人生的各种意义,这些意义的总体构成了他所说的“人生境界”。它们从低到高的层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社会风俗习惯而生活。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所做的并没有什么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为了自己的好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做事为义不为利的境界,他们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这种人生境界即为道德境界。

  超越世俗,自同与大全的境界是天地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圣人。

  在这四种人生境界中,前两种是人的自然状态,后两种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前两种境界来自天然,后两种境界则是人的心灵所创造的。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为了帮助人达到后两种人生境界。

  通过境界学说的阐述,冯先生指明了中国儒家哲学主要倡导和期望的是升华人心灵的境界,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理想。冯先生一再强调哲学的功用就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其最理想的高度就是“天地境界”。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在读这本书时,虽然很多地方反复读好几遍,也不得要领。但我时时会有捡拾散落珍珠的感觉,处处受到启发,所以最后我郑重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中国哲学简史》。作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3

  作为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无从回避的重要人物,冯友兰先生一生于哲学上的研究不可不谓之一波三折,单就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的青年,都应当去拜读冯友兰先生的著作一二。李慎之先生亦曾言:“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冯友兰先生曾经书写一副对联以叙生平,联曰“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三史”即《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则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贞元之际”所著的六本书。从时间上来看,《中国哲学简史》成书于“贞元六书”之后,冯友兰的“新理学”、“新儒学”体系已经完成,而又在冯先生经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动乱迫害之前,可以说是其一生哲学研究成就的巅峰时期。因而《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也理所当然成为了冯友兰先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中国哲学简史》原译名《中国哲学小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时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出版,先后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并且迅速成为各大学中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统了解中国哲学的重要途径。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涂又光第一次根据

  英文本译成中文出版。应该说,这本书既是了解中国哲学、进入中国文化的地图,也是触摸冯友兰先生哲学体系的一条捷径。

  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就已经指出:“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史册上,是没有“哲学”二字的。既然要作“哲学史”,自然需要首先明确什么是“哲学”,然后才有“哲学史”。

  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回答说:“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先生亦曾言“今欲求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由此可以看出,冯友兰走的是以西释中的道路,即以西方哲学为框架——知识论,认识论和宇宙论——叙述中国哲学史。

  然而从全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冯友兰和撰写《中国哲学史》二册时的认知已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对儒道释法等百家的.阐叙更多的是从基于中国文化的氛围,亦即“中国哲学的精神”这一核心命题展开的,而放弃了在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所沿用的“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的强硬划分。

  出于这种以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为基础的哲学史观,冯友兰在对先秦道家的发展进行概括时比《中国哲学史》显得更进一步,明确的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隐者”阶段的杨朱,以“避”为其核心;以老子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尝试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再到以庄子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宇宙为我,我亦宇宙”。

  中国哲学的精神与问题

  对于什么是中国哲学和核心观念,冯友兰先生在第一章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以冯友兰的观点来看,中国哲学中一直是两种传统所并行的,即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正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探寻一种平衡,完善了中国人和精神内核:

  “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从这个关于中国哲学精神核心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此时的冯友兰已经完成了他本人新儒学思想的构建。表面上看,这个表述是基于贯穿中国思想史历程的儒道两家的互补作出的综合评价,然而冯友兰随后提到。

  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这里提到的宋代的新儒家,恰恰是冯友兰自身“新理学”体系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对于“入世”和“出世”和平和与统一的追求,既是中国哲学精神的核心,更是冯友兰先生在将程朱理学继承改造之后对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内圣外王”终极追求的演进。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哲学简史》对于中国哲学的认知和表达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同情之了解”(陈寅恪审查《中国哲学史》时所作的评价),而是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融于其自身“新理学”的体系中后作出的风格更趋统一的再现。

  人生的境界

  在全书的最后一章“中国哲学在当代世界”中,冯友兰先生提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经典论述: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冯友兰先生对于人生境界的划分来自于“觉解”。“觉”就是自觉,“解”则是了解。这种自觉的了解首先是知识的。在这里,哲学的三条主线——即认识论、知识论和宇宙论被统一到了一种自我了解和反思的层次中去,这恰恰和开篇第一章中所提出的核心哲学观相对应,即“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中国哲学的作用或任务就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冯先生看来人的精神境界有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暇思一二

  读完《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仿佛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思想海洋中畅游了一番。耳边时时回荡着先哲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与表述,或睿智机辩,或大巧不工,无不展示了在漫漫时间长河中中国人的思考与追求,引人遐思。

  陈寅恪先生在审查《中国哲学史》两卷时曾言,“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对于著史之人来说如此,对于读史之人又何尝不是?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4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享誉中外、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哲学名著。它是根据一代哲人冯友兰在美国的演讲稿整理而成的,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广泛流传。它把中国的哲学发展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来,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审视,让读者感悟到中国文化在当今的重大意义,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的文化经典。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实话说,笔者对中国哲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个非常肤浅的水平。但在阅读了冯友兰老师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后,笔者对中国哲学有了新的认识,哲学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而是有条理、系统化的了。下面,就列举一些阅读过程中摘录的句子以及我的理解,作为我的收获吧。

  著者在第四章中提到“对于《六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不是编者。”由此,著者进一步得出一个推论 ,那就是“孔子只是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一位私人著作家。”看到这里,笔者想到了之前的“孔子热”现象。社会曾经大肆炒作与孔子相关的种种事物,然而炒作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孔子的思想呢?在这里,笔者不是想否认孔子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笔者觉得,对孔子的盲目炒作,只会造成孔子形象的虚高,以至于最后,人们凡是遇到与文化相关的东西就把孔子抬出来,这未免有点不伦不类。

  著者在第九章中提到“‘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他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任意为之。”这让笔者想到了以前在政治课本上看到的一个概念,即“服务型政府、有限型政府”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意思,是指政府要在职责范围内作为,做到不越界,尽力服务人民。然而,当下社会,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官商的勾结,他们不是“无为”,而是“无所不为”,这恰恰是哲学中所批判的。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如果让贪污和腐败继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如何规范政府工作,让政府做到“无为而治”,则是我们应该关心的话题。

  书本的第十五章,主要是围绕《易传》展开的,这一章很有趣,讲得都是关于的卦象之类的理论。之前只听说过最著名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说法,但并无深刻认识,这次阅读后,尽管对里面提到的六十四卦等内容仍是一知半解,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儒家形上学中的调和的理论。新儒家提倡的是“中和”。“中”是指调和那些处理不好就会引起混乱、不和的食物,而“中”的作用,则是达到“和”。这里的“和”正正是我们最最熟悉的和谐。由此可见,一方面,“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另一方面,古人的智慧也可见一斑。他们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而这直到现在,仍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

  最后一个,是著者在第二十七章提到的一个观点“中国人民族主义意识的发展历来是重在文化上,不重在政治上。”这让我联想到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切糕”现象。一块“切糕”背后是有目共睹的强买强卖行为,这样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当今社会的法律法规。然而,执法人员却很少去管理,最终才会引发后续的争端。也许,执法人员认为,新疆的人民是少数民族应该要加以照顾。但笔者认为,我们提倡的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该是思想、文化上的平等,是立法上的平等,这种平等的'政治色彩不应被过度强化。盲目过度的政策倾斜,只能是重在政治上的,歪曲的民族主义。否则,法律的尊严会受到损害,其他民族的权益也将受到侵犯。这样,又谈何各民族一律平等呢?

  收获之余,也有些许疑惑,在此分享,愿与各位探讨:

  首先,中国哲学如此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当下的社会越来越少人会关注它呢?大多数人宁可学习西方哲学,都不愿意了解中国的哲学,难道说中国哲学就比西方哲学差吗?根据这次的阅读,不见得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其次,中国哲学中其实蕴含了不少为人处世,乃至治国的智慧,那我们应该如何把它加以利用,让它更好地作为社会科学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智慧呢?中国哲学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又在哪里呢?

  上面的问题,并非一时半刻就能想清楚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哲学能获得应有的重视与发展,在人类史上再次留下辉煌灿烂的财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5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后来的历史学家尝试对“百家”进行分类,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将那些哲学家们分为六个主要学派,再后来的刘歆根据各家的历史起源,分为十家。但无论怎么分墨家都是其中的一个大学派。虽然后来儒家更符合统治者在思想上统治人民的要求,道家更满足统治者长生不老的愿望,都成为主流的学派,但我认为墨家与他们有着一样重要的地位。

  墨家的首领被称为巨子,而墨子墨翟就是第一任巨子。墨家的门徒自称墨者,在巨子的.领导下,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墨客们大多为“侠”,即武士,也是战争艺术专家。儒与侠都源于依附贵族的“家”,但到了后来,儒大多出身于中上层,而侠多出身于下层,所以他们对待事物的观点自然有不同。这种不同发展成了墨家对儒家的批评,这种批评加上他们对本阶级的职业道德的发挥与辩护,就构成了墨家哲学的核心。

  墨子是孔子的反对者。孔子认为正当合理的西周的传统制度,礼乐文献,在墨子看来都是不正当的。墨子主要在四个方面批评了儒家思想。

  (1)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

  (2)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

  (3)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

  (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墨子持有下层人民的观点,为了让人民接受墨家思想,墨家是信鬼神的。然而墨家信鬼神却反对厚葬,这似乎有一点自相矛盾,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不然,墨家信鬼神只是为了推广自己的学说,而反对厚葬,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才是真正的墨家哲学——兼爱。

  墨客们大多是武士,都有职业自带的那种侠义精神,再加上墨家组织的特殊性。墨家便成为了一个能进行军事活动的团体,这是有助于他们实践与执行“兼爱”“非攻”思想的。《公输》所记载的墨家帮宋国抵抗楚国入侵,墨子只身深入敌营劝说楚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也体现出墨家与游侠们的不同。一是墨家不会为了酬劳而参加战争。他们强烈反对“不义”的战争,所以他们只愿意参加“正义”的反侵略战争。这也是为什么墨家注重研究守御之术而不是攻城之术。二是墨家不仅仅有侠义精神,他还详细阐述的这种道德精神的合理与正当,并将其发展成一个学派。

  关于墨家的兼爱,很多人让为这是一种无条件付出,过于理想化的爱。实际上不完全是这样。兼爱最早出现在侠这个团体内,侠客之间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是兼爱。后来墨子把这一概念延伸到人民上,即天下每一个人都应该无差别地、无条件地爱别的一切人。墨子认为是否对国家人民有利是这一价值判断的标准。

  墨子所致力于实现的兼爱,是他对理想世界追求的体现。也许理想世界无法实现,但墨子的努力也会让天下多一点爱,这才是他令人尊重的地方,这也是我认为墨家同儒家、道家一样重要的原因。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09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02-28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2-09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08-13

《中国哲学简史》的1500字读后感05-15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02-28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共8篇】12-21

《中国散文简史》读书笔记08-03

《中国古代散文简史》阅读理解09-13

关于《中国散文简史》的读书笔记600字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