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语文课,我听到一篇散文《我的世界下雪了》,作者是迟子建,所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看她的《额尔古纳河的右岸》。
作者开篇写:“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看老了。”看到这,我想迟子建真爱雪。故事讲的是一个鄂温克女人的一生,她目睹了无数人的生生死死,最后一无所有,只能守着大山,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神灵。
看完后,我不能忘掉那个民族的迁移,那段时代的悲歌。具体是什么时代呢?这段故事发生在中日抗战时期,日本人开始搜捕俄罗斯人时,注定了鄂温克民族的悲剧。
伊凡的妻子是俄罗斯人,在日本人逐渐深入中国腹地的时候,她带着两个孩子逃回了俄罗斯,人们要去找她,但伊凡说:“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
自此之后,日本人断了鄂温克人的贸易,抓鄂温克男人当兵,伊凡因为对妻子的思念连夜逃跑,他去了俄罗斯,却没有家人的踪影,几十年过后,他又回到了鄂温克,他看着人们又说了一句:“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
当我看到这一段,仿佛看到了一个高大的,善良的,勇敢的人,也许在鄂温克没人能瞧得上他,但是他仍然把每个月的'工资寄给鄂温克的亲戚。
“我”的姨妈伊芙琳心直口快,说话尖酸刻薄,又是一个歪鼻子,乌力楞里没人喜欢她。她的嘴害死了“我”母亲和大伯,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害死了自己唯一的朋友。她的丈夫瞧不上她,而她心知肚明,无可奈何。
她是一个可怜的人,只对“我”敞开过心扉,“我”也不理解她,甚至鄙视她,说她做的嫁衣谁穿谁没有好下场。“我”恨她说母亲,恨她害死表哥, “我”气愤过,难以理解过,但是当伊芙琳去世,被风葬,“我“还是哭了,伊芙琳帮”我“助产,伊芙琳为”我“讲故事,伊芙琳为“我”缝衣服……
伊芙琳死了,再也没有像母亲一样的人能让“我“依偎了。
这是此书中两个最让我感慨的人,他们的结局并不好,人生也是最不如意,他们不坚强,但他们却是最典型的鄂温克人。
结尾,那些离开布苏的人回来了,“我“心满意足,决定撒手而去。鄂温克的人们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乌力楞和部落。”我“也一样,所以最后待在山上,静静地等着神灵把自己收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
用作者“我”的自述,“我”的第一段爱情是饥饿为媒。
因去寻找逃走的娜杰什卡、吉兰特而意外迷路,在躲避黑熊追踪中跑进一片丛林,遇到一个悬在树杈上的靠老宝,靠老宝是鄂温克游猎民族搬迁时留下的“储存室”,不方便带走的食物和用品存放在两米高的树杈上,方便需要时回来取,也方便路过需要的猎民补给。
此时的我裸着上半身(因为姑姑曾告诉我她遇到熊攻击时露出乳房,熊就不会攻击自己。我用这一招躲过了黑熊的第一次攻击,却也因此落下了自己的上衣。)正巧撞见来取东西的拉吉达,狂乱中晕倒在他的怀抱里。
热血帅小伙拉吉达接住了半裸的个姑娘,也决定要接住她的人生。这就是“我”与第一任丈夫拉吉达的爱情。
“我把头埋进拉吉达的怀里,告诉他我从来没有觉得这么温暖过。拉吉达对我说,他会让这种温暖永远伴随我。他亲吻着我的乳房,称他们一个是他的.太阳,一个是他的月亮,他们会给他带来永远的光明。”
美好的爱情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营造爱、体验爱、沐浴爱。直到有一天,拉吉达外出寻找丢失的驯鹿时,因为太累在马背上睡着,在睡梦中被冻死了。我体验了母亲失去父亲那般的痛苦。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3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国女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该长篇小说20xx年出版,20xx年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而且被公认为茅盾文学奖中排名前十的优秀作品,20xx年还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豆瓣评分高达9.0分。作者迟子建出生在黑龙江漠河市,现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其他代表作还有《群山之巅》、《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等,她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90岁鄂温克老人的自述形式,讲述二十世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该小说很具迟子建作品的特色,文中对自然的描写非常唯美,让人印象深刻;小说反映游猎民族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体现作者对自然的思考、对少数民族的同情;小说中有大量与死亡有关的故事,借以反映人性的善恶和生存之不易。按照作者自己在“后记(跋)”中的表述,该小说创作的“种子”是少数民族人身上所体现的那种人性巨大的包容和温暖。
小说中描写了许多人物,一代又一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部落的'两位萨满(相当于巫师,有很强的神力):尼都萨满和妮浩萨满。为了部落的利益、为了亲情,他们都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尼都萨满是主人公的伯伯,他终生未娶,常年女性打扮,一直深爱着主人公的母亲,但受限于氏族规定,主人公父亲去世后也不能娶她的母亲。妮浩萨满是主人公的弟媳,为了救死扶伤,自己的6个儿女先后死了4个。
小说中描写了许多死亡事件。在大自然面前,游猎民族的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包括恶劣的天气、野生动物的攻击、伤病的困扰,也难怪他们会极度崇拜自然的力量、相信神灵、相信因果报应。主人公的父亲死于雷电,一个姐姐死于风寒,姐姐列娜是在部落迁徙时冻死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也是冻死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则死于熊掌,小儿子安道尔被误杀,大儿子维克特死于酗酒,几乎没一人是善终的。
游猎民族人数很少,一个乌力楞(部落)里就二、三十人,大家都是亲人,会很亲密也很容易产生冲突,由于缺少缓冲和解决手段,有些看似不严重的冲突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或对人造成严重心理问题。比如书中描写的依芙琳(主人公的姑姑),她口毒蛮横,说话经常得罪人,她吓跑过娜杰什卡,气坏了玛利亚,逼死了自己的儿子金得。又比如,拉吉米由于意外事故失去生育能力,一直闷闷不乐。后来他领养了汉族女孩马伊堪,他担心失去女儿,直到30岁都不让女儿结婚,结果导致女儿自杀。
读完这本小说,我就在想,到底像鄂温克这样的游猎民族,最终该走向何方,才是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共存。继续保持原状,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存环境并不如人意;改为定居生活,势必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与驯鹿都不适应。也许这世上就很难有两全其美的完美答案!可是,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势头无法阻挡,人类有了更强的能力,很难不向自然索取更多,人类看到了新的可能,很难不去寻求改变。只希望,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尽可能多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多兼顾其他生物的生存问题,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控制欲望、回馈自然。
由于体例的问题,这部作品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并不太出彩,个性突出丰满的人物并不多;作品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多是人与自然,有些人与人的冲突情节略显突兀,有些情节太过离奇,比如老达西对尼都的奚落,老达西死后玛利亚突然就怀孕了。虽然有这些不足,但我仍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无论是其文学性,还是立意高度,都值得我们认真反复鉴赏。首先它立意很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与现代的冲突、对生命的思索,一直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其次,作者的文字功底很高,尤其表现在对自然的描写,非常具有诗意;再次,少数民族、最后一个游猎民族这样的选题也非常吸引人,能充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总之,强烈推荐大家去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4
合上书,充满坚韧、温暖和爱的故事如同燃烧的火把,在大自然辽阔的天地间释放着光和热,用那无限的能量,给人以安定的勇气去生活、去奋斗、去坦然面对这原本平凡的世界。
静下心来聆听茫茫林海中生灵的呼吸,安下心来静静体会纯白雪原上天空的宁静,自然与人依旧密不可分。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时,正是20xx年的秋天,人们从田地里收获粮食,干枯的秸秆安静回归大地怀抱的时节。书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汇成丰盈、光亮的额尔古纳河,在我的面前静静流淌,竟比我眼前这收获的景色更加生动、饱满。
作者采用自述的形式,以简约温婉的语言描述了一群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用壮阔如史诗般的场景勾画了一幅少数民族艰难生存又饱含深情的华丽画卷。作者笔下的鄂温克人以纯朴的感情深沉地热爱着这片森林、爱人、孩童,以及林中的驯鹿,并且用生命让这民族的精神如月光般皎洁,如乐章般源远流长。
生命的敬畏
在他们的眼中,驯鹿如同孩子般珍贵。作者用“白色的驯鹿在我眼中就是飘拂在大地上的白色云朵”来形容驯鹿,甚至说“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连一头驯鹿,都同样受到尊重,这充分显示出鄂温克人对生命的敬畏。对待死去的婴儿:“我和瓦罗加再一次提起白布口袋,去埋藏鲁尼和妮浩的骨肉。在我们眼中,他就像一粒种子一样,还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妮浩在离开母亲的风藏之地时说:“她的骨头有一天会从树上落下来——落到土里的骨头也会发芽的”。也许你会认为这有些荒谬,可恰恰是这种荒谬和固执的举动,彰显出他们对生命的虔诚。这种纯朴的平等观念更像是弥足珍贵的火种,从容抵达人们纯净的心灵世界,在这方净土中蔓延、传承。每一个生命,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值得人们去珍视、爱护。哪怕是树枝上的一枚叶子,也拥有它绿色的闪着明亮光芒的生命。
生命的奉献
妮浩作为萨满,通过舞蹈的形式为族人沟通天地、达成愿望,在挽救其他生命的同时,必须以牺牲自己的孩子为代价。尽管她心伤、凄凉、泪流满面,但仍坚守原则,遵守她即将成为萨满时承诺的“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赋予的能力保护氏族”。妮浩懂得“天要那个孩子去,我把他留下来了,我的孩子就要顶替他去那里”。为了挽救何宝林得了重病的儿子,儿子果格力从松树上跌落;为了挽救被熊骨卡住喉咙的马粪包,女儿交库坎托被马蜂蛰死;为了挽救偷鹿少年的生命,无奈失去肚子里的孩子;为了祈雨救火,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她在不断的失去中,灵魂高度愈加上升,精神生命渐次充盈。还有很多人物,也为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这种在自身利益的释然中净化的.纯洁灵魂正如林中的白雪,在天地间浩浩荡荡、无怨无悔。
生命的传承
小说中,一个个生动的人物陆续走向死亡,新生命不断降生,蕴含“生生不息”的深刻寓意。在如此原始的生活环境中,自然条件恶劣。“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为了给大家寻找驯鹿而冻死在马背上,瓦罗加为了保护放映员被熊揭开了头盖骨,齐格达误入捕兽的陷阱而摔死。太多的死亡,太多的失去,每一次都棰心泣血、悲恸不已,然而更多的,是一个个新生命的降生。作者用“它看上去就像落在大地上的一朵祥云”来形容白色小鹿的降生,维克特、安草儿的轮廓更是氏族命脉的缩影,仿佛大树的根系,日益盘结、蓬勃成长,为氏族注入鲜活的血液,让永恒的精神在动荡中依旧流传不息。
生命的坚韧
令小说如同史诗般壮阔的最重要原因,便是书中人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勇往直前。季节变换、野兽袭击,都是他们面临生存考验的艰难时节,可是很少有人因为惧怕生活的艰难而退缩不前,更多的是,迎着风雪挑战。作者没有运用过多的笔墨描写斗争场景,可对生命执著追求的信念却从质朴而无华的语句中晕染开来。让人们体会到在茫茫雪原和纵横交错的林间山路中,追求生命质朴之美的那种沧桑与豪迈。
生命的回归
书的结尾部分,作者写到:“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忽然,那条路的尽头闪现出一团模糊的灰白的影子。接着,我听见了隐隐约约的鹿铃声,那团灰白的影子离我们的营地越来越近。安草儿惊叫道,‘阿贴,木库莲回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文中的“我”对驯鹿抱有特殊的感情,在经历了一世风风雨雨之后,白色驯鹿在某个夜晚寻“我”而来,体现出“我”对生命本质的探究。究竟是辽远如明月,还是实在如“我”心中至爱的白色驯鹿;抑或是坚贞纯美如月光,还是跳跃活泼如鹿铃,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结局。
也许人就是自然,而自然又赋予人力量。那些过往历史的尘埃依旧会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成为我们心中宽厚的基石,让我们善待生命、尊重自然、博爱人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5
橘子洲头的千年一叹,塞纳河畔的巴黎倩影,泰晤士河的帝国余辉。河流记录着时代的轨迹,与人类相守共荣,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他们静静地流淌,向人类诠释着永恒……
《额尔古纳河右岸》记录着一代代人的冷暖与离合。迟子建把这悲欢离合汇聚在一起,写成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篇小说是卷帙浩繁的当代长篇小说文库中的翘楚文作。文字朴实无华,却在无声处勾着心弦,文章娓娓道来,写出了鄂温克人的春花秋月,诗酒风雪,写出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的独特魅力。在她的笔下,驯鹿活泼灵动鄂温克人真诚善良,一草一木都是如此的珊珊可爱。不同于世界本有的驳杂,这片草地上洋溢着热情,像个孩子,香培玉琢十分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我爱你——鄂温克的日月星辰。
“茅草屋顶下住着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黄金下栖息的奴隶”。日光温和,月华如雪听着微风在呢喃私语,注视着天边晚霞下盘旋的飞鸟,透着希愣柱的排烟孔看星空的微光,这是向而未往的生活,也是鄂温克人的生活。他们从自然中把身上沾染的世俗贪婪之气,虚荣之气和浮躁之气,一点一点地洗刷干净。正应了庄子的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便是永恒与自由的境界,我爱你——鄂温克的天地万物。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年了,雨雪看我老,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雨雪带给老人精神世界的子逸。她和雨雪共同成长,他深爱的这片草地和她的驯鹿。她守着那团火,她相信那样的火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这团伙从未熄灭过像她那颗跳动的心,我深深地爱着你——鄂温克的人民。
这本书有悲伤,有欢欣,有死亡的痛苦,也有新生的喜悦,每一个鄂温克人都有故事,尼都萨马为了林克,放弃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儿;善良的妮浩和鲁尼为了救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伊莲娜在这片土地间寻找创作的灵感,伊芙琳用甘泉驱散对世俗的倦怠,用花朵的芬芳洗净身体的污秽。命运对一些人是严酷的,但自然和驯鹿赐予他们拥抱生活的热忱,让他们有勇气走进未知的翠林和未照面的川泽。
本书末尾,老人听见了木库莲的声音了,亦远亦近,亦急亦缓,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在木库莲之后,还有你达吉亚娜。达西,他们都回来陪着老人,陪着高山和川泽。
纵使举世皆浊,众生迷醉,还会有这片洁净的土地,因为时间改变而万物之美的永恒。我爱这片土地,更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6
这是一个90岁的鄂温克女人的自述,她近百年的人生经历,折射出鄂温克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在森林中生活,信奉萨满,因驯鹿觅食而搬迁、游猎。他们在自然的恩惠与折磨下生存,他们遭遇了日侵,他们经历了—,最后,在所谓先进文明的“侵袭”下,他们不得不在游牧与定居之间游荡。不过,这是一部女人的书,似乎应该荡气回肠的历史,在迟子建的笔下,在“我”的口中,是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自然、生动、诗意、悲情……
人与自然
故事由“我”的诞生开始,“我”出生在寒冬,有一个姐姐也出生在严冬,但因狂风掀了母亲生产用的希楞柱,姐姐受了风寒,出生两天后就死了。自然赋予鄂温克人一切,也会不时残酷地收回它的恩惠,“我”的父亲林克死于雷电,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风雪中永远地睡眠,第二任丈夫瓦罗加被熊揭开了脑壳。
即使自然很无情,但鄂温克人并不愿意离开森林。可是现代文明在“侵袭”,伐木工进驻森林,铁路公路伸进深山,动物四处逃散。鄂温克人下山定居,依旧的游牧生活又将他们带回森林,定居点激流乡最终成为一座空城。只是人心开始浮躁,有的年轻人甚至走上歧途,如孙子沙合力因盗伐天然林被判刑三年;外孙女索玛不停地与不同的男人幽会,然后不停地流产,无法出嫁。为了孩子们,女儿达吉亚娜筹建了新的定居点布苏,可是“我”觉得他们终有一天还是会回到山林里。
人与人
在人与自然的大主题下,人与人的故事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有数段美丽的爱情。如母亲达玛拉,在年轻时与兄弟俩相遇,兄弟俩都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以射箭一决胜负,最终林克成了达玛拉的丈夫,而伯父尼都萨满孤独终生。在林克去世后,尼都萨满再次追求达玛拉,可是弟媳不能嫁哥哥这一族规,扼杀了两人的爱情,也让两人的生命日渐枯萎。
而姑姑依芙琳的爱情则是一场悲剧。她嫁给了不爱她的坤德,怨恨充斥其一生,她甚至讨厌自己的儿子金得,认为金得如坤德般懦弱。她为儿子安排了一场婚事,金得反抗不得,上吊自杀了。坤德令依芙琳再次怀孕,可是依芙琳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流产了。
人与神
鄂温克人信奉萨满。在小说中,萨满确实具有神力,能呼风唤雨,救人性命。可是萨满也为身上的神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妮浩继承了尼都萨满的衣钵,可是妮浩每救一个人,就要失去自己一个孩子。但是身为萨满,她的职责就是救命,即使是有罪的“马粪包”和偷吃驯鹿的少年,她也要穿上神衣,跳神救之。最后,妮浩为祈雨救火而死。
茅盾文学奖如此评价此书: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7
嗨,你好,我是小米,很高兴通过文字与你相遇~
这是一篇完全由书中情绪引导所写的读后感受,难得让人一气写就,全然因为这本书,让人读后难掩情思。
合上《额尔古纳河右岸》,没有一口气读完的酣畅淋漓,更多是一种悲凉,仿佛亲眼看着一个民族消亡,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传统氏族部落文明湮灭,一点一点走向尽头。
作者描绘了生活在我国东北部大兴安岭深处,额尔古纳河沿岸的最后一支狩猎部落(驯鹿部落)鄂温克族的故事。他们狩猎为生,和放养的驯鹿为伴,独特构造的房屋希楞柱让他们方便迁徙,储藏物品的“靠老保”是他们迁徙的保障,神奇的萨满为他们治病救人,传统的丧葬、婚礼、生育文化延续着独属部落的文明。
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我”,暮年的老人,回首生命中过往的人事,始终围绕着活在自己的氏族部落,这是全部的“我”所认知的世界。年少时的好奇朝气,为人妻时的坚韧柔情,为人母后的坚强沉静,“我”和乌力愣一起成长,当我行至暮年时,我的乌力愣也在文明的发展中消散,“我”能做些什么呢?只留回忆和讲述罢了。
生命中依次出现过的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父母、亲人、爱人、朋友、儿女、孙辈,在原始的传统生活中,渐行渐远,部落一点点没落,人生在不断失去旧人和迎接新生命中成长,岁月的长河里重复着死亡与新生,接替中奔流向前,流淌在那片遥远的、神秘的原野……
当读完这个故事,合上书后反复咀嚼体味,这本书带给我的个中滋味,我该如何形容表达,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两个词最为贴切:苍凉悲壮、沉郁悲凉。
一种平静处起波澜,于静寂中直击人心的美与悲。
董宇辉形容这本书带给他一种平静的美,他曾这样介绍《额尔古纳河右岸》——
“驯鹿逐苔藓而栖,人们在森林中相遇,也在森林中分离;人们在自然中获得,也在自然中失去。我们就如自然的精灵一样。你看到水鸟从湖面上飞起,你牵爱人的手,在山巅看漫山红叶;架起了篝火,月光下,萨满起舞,人们饮酒纵歌,直至天亮。”多么美好的图画,多么让人动容,又是多么让人向往。
美好的画面,如今读来却觉悲凉。鄂温克族的`故事该怎样继续上演?森林植被的破坏,驯鹿可食的苔藓越来越少,老一辈人对新定居点的不适应,游猎民族的明天会走向哪里?《额尔古纳河右岸》有多美,读后的感受就有多么悲。
随着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的离世,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民族,迟子建以此为原型写下这本动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们该庆幸,有更多人看到,还有人、还有文字能记录描绘属于这个民族的美,让更多人看见。
最近,用这篇读后感做了一次读书分享,其实当自己读出来后发现了许多遣词造句问题,但仍然想以最初写成的文字推送出来,只因这是完全随所思所想流露而来……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8
灵气的驯鹿奔跑在山峦溪流间,自然馈赠的森林在广袤的土地上恣意生长,大气磅礴的日出夕阳亦或宁静的繁星点点共同勾勒出一派清新自然,与现实的浮躁截然不同。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看似苍凉的开篇,实则透着力量和平静的娓娓道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长骨子里的坚毅和内心的充盈充分展现。这应该是感受过大灾大爱,看透生死的人才能独有的淡然。书中对万物有灵的尊重、舍己为人的精神、面对生死的坦然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全书对大兴安岭未开采前景色的描述,让读者心旷神怡。鄂温克族崇敬自然,相信万物有灵,所以驯鹿是他们的亲人,火塘里的火种都拥有了生命。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让大兴安岭的上空变得日益空旷,被砍伐的树木变成了房子,用作了生产,却唯独不再为族人遮挡风雨,不再阻断与外界的联系。联想到今年的极端天气,自我有认知以来感受到的最热夏天,下乡途中看到因为干旱空落落的大豆,瘪粒的玉米,世界各地不是这里干旱就是那里汛涝,冰川的融化,每天都有生物逐渐退出历史进化的舞台……这些算不算自然的报复?于自然而言,我们都是如恐龙一般的过客,我们试图改造它的时候,已然遭到它的反噬,如果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渺小如我们,又会消失在自然发展的哪一个阶段呢?如果认识到个人的渺小,我们能不能多一份谦卑?社会进而多一份和谐?
尼都萨满和妮浩,鄂温克族最后两个萨满,因为天赋使命,用不完满的一生书写出什么是大爱。我一直在想,尼都萨满和林克用射箭的输赢,决定谁迎娶达玛拉的那一刻,是真的失误还是不想看到弟弟失望的样子,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他是天选成为萨满的人,这样的人,不都有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品质吗?所以他用自己孤苦的一生成全了弟弟幸福的一生。妮浩无论是敌是友亦或陌生人,她都选择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换取了他人生命,连自己最后的牺牲都是为了灭山火。她每一次的跳神都让人心疼,身为母亲,选择用麝香避孕,用不要孩子的方法,去避免再次经受丧子之痛,独自承受失去和痛苦,只因为那句“我是萨满”。而族人感念他们的付出,所以在玛克辛姆有成为萨满征兆前,人为隔绝了那股神秘而苍凉的气息,这是一个民族的温柔。
书中另一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他们与生死相处的态度,因为有出生就有死亡,有忧愁就有喜悦,所以不忌讳婚礼和葬礼同时举行,书中的人如走马灯,陆续出现又逐一逝去,留下孤独长寿的酋长,这样的宿命早已被看透,所以她能释然接受生命给予的一切。让孤独的.人单独待着,至少还能有美好的回忆相伴,强行让孤独的人和欢乐的人在一起,他们反而更加孤独。
很多人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像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但我不这样认为。虽然两书都笼罩了孤独和死亡气息,但《百年孤独》中死亡是终结,孤独是主线,贯穿了一生;《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死亡是生命自然的更迭,孤独只是生命中小小的一部分。为了方便对比,下期就选材《百年孤独》。
仿佛冥冥之中的安排,20xx年8月20日,差不多是我第一次读完这本书的时间,故事的原型,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玛丽亚索逝世,在她钟爱的驯鹿身边,享年101岁。感谢她教会我又一种生活态度。人生是什么样子,从来都是自己过出来的,日子怎么过下去,靠的都是自己的探索和坚守,且做一个内心丰饶坚韧的人,去过好这不长却也不短的一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9
近期利用一周的时间读了两遍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深深的被其诗意的语言和深沉的人文关怀所打动。这部作品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的生活变迁,以及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又不得不面对现代文明冲击的独特历史。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习俗都如此独特,让我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之中。
首先,小说展现了鄂温克族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他们在森林中游牧狩猎,遵从自然的节奏生活,这种原始而淳朴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迟子建通过对季节变化、动物生态的细腻描绘,赋予了故事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逐驯鹿喜爱食物而搬迁,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他们的信仰——萨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萨满作为他们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不仅给予他们力量,也给予了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智慧。
其次,小说通过描述鄂温克族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起伏,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时的矛盾与困惑。鄂温克人的生活方式、信仰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失,作者对此表现出深深的惋惜,同时也寄寓着对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深度思考。
再者,对人物塑造鲜活生动,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暗淡,尤其是主人公面对生活的坚韧不屈与对族群的深深眷恋,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总的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反思的作品,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对于保护和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
在我国的最北端,一条名叫额尔古纳的河流,正静静地淌在鲜有人烟的山林中。河的右岸,一个神秘的民族正顽强地延续着已有千年的民族故事。他们的故事,如神话般传奇。
透过《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仿佛看见了那个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正用自己一生的经历来讲述部落的兴衰与变迁。她是那样的平静,凝视窗外的眼神显得如此遥远。滴滴答答雨声中,记忆的闸门正一点点被打开。那是鄂温克族——草原上最古老的民族。他们远离世界的喧嚣,质朴且坚韧。从出生起,便长于自然,生活于自然,即使是死后,也归于自然,可谓一生都在与自然交手。驯鹿是他们可靠的友人;树木建造的希愣柱下有他们与星空的秘密;炽热且从未熄灭的火种是他们对神的敬畏。伴着璀璨的星空度过静谧的黑夜,听着流水般的鹿铃声度过寒冬,采过沾有露水的花朵,迁徙部落只为寻找苔藓给驯鹿充饥。那黑色的夜晚下,哗哗响的树林中,低头是火塘里跳动的火焰,侧耳听的是鸟兽鱼虫的窃窃私语,抚慰心灵的是柔软亲切的泥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用一生去探索自然的奥秘,用最虔诚的心,依靠自然、敬畏生命。他们是那片土地的儿女,有着对自然最深的热爱。
神秘的萨满,体现的是生命与敬畏。萨满在部落里扮演着医生的角色,他们穿上承重的神衣,用“嚓啦嚓啦”的鼓声与神灵沟通。宰杀驯鹿,手持神棍,跳舞歌唱,医治疾病,起死回生。但每一次妙手回春的背后,都会伴随着另一个生命结束。书中的妮浩是用自己孩子的生命换回他人的起死回生。她的一生,悲壮且凄美。但她的故事却也像极了平凡人梦想与现实的矛盾。拿起梦想,却难以填饱肚子,回归现实,却又不得不放下远方。救人是她作为萨满的天职,可身为母亲她又充满了无奈与悲痛。每一次义无反顾地选择医治,都是在经历人性的炼狱,都展现了她坚韧的大爱。她有着伟大的胸怀和善良,她的悲悯之心使她达到了超越残忍现实的境地。落泪于一命抵一命的牺牲奉献,感动于每场“跳神”的勇敢果断,她的身上闪烁着慈爱与宽容的光。不禁回想到疫情时期,无数披上白色战衣的勇士,义无反顾地前往生死未卜的战场,果断坚决地放下怀中熟睡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救援。他们也有着坚韧且无私的大爱啊,那也饱含着对生命无尽的敬畏啊!
人生的末端,体现的是坚韧。在书中,无论是死亡或是疾病都不必过度抱怨,因为死亡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场仪式,是在给诗意的生活画上壮美的句号。温温柔柔的风儿会轻轻带走他们去天上,向阳的山坡上会是一个个白色的口袋,他们会庇佑众生。“轰隆轰隆”的雷声是父亲的叮嘱,小小的镜子隐藏着列娜的微笑,离去的人们会化作各样的物件继续永生。他们选择接受自然的命运,尊重自然的选择,继续坚强地带领族人生存。悲痛会化作前行的勇气,思念会化作前行的力量,这是坚韧,是坚强的`鄂温克族。
代代的爱恨情仇,代代的生死轮回,代代的坎坷生存。他们经历过严寒,战胜过野兽,在瘟疫下艰难繁衍,在日军的铁蹄下勉强度日,哪怕是现在,他们也在种种现代化文明的挤压下生存。民族的未来在时代的折磨下波澜起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无声地叹息。他们不惧严寒,不畏离去,这使你感受到一个民族顽强的生命力。
他们也曾试图走下山,越过无尽的森林触摸世界的喧闹。但刻在骨子里的天性使他们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新生活。我不认为“彻底地放下枪的民族才是文明的民族”,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刻在骨子里,淌在血液里。那质朴,坚韧的品质一旦脱离了静谧的森林,便难以适应喧嚣的日子。天光渐渐,溪水潺潺,铜铃清脆,古老的曲调划过林间,抚慰人们的心尖。他们从出生到死亡是平淡的,也是传奇的,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有着对生命的渴望与敬畏。他们应当活在自然里,继续书写民族的传奇。
作者用真挚澄澈的心,温柔诗意的描写讲述了一个鲜有认知的民族。她展现的不止是鄂温克人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她对自然的尊重。通读全书,除了对生命无限的敬畏外。不禁思考,我们在向自然不断获取时是否破坏了其他民族本就安静平和的日子,我们是否破坏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我们是否打扰了他人传承千年的民族繁衍与生存。我想答案应当是肯定的。本不用适应这个陌生世界的他们却因为土地的减少,驯鹿难以觅食而下山。而我们又是否意识到,这片土地的主人,本就是他们。却在我们不断地打扰与干涉下,沦为了现代社会的边缘人,只能用梦,守护遥远的铜铃声,用落日下喝酒聊天的回忆填饱精神的饥饿。一根根倒下的树木,一场场看不见踪迹的大雪,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一圈圈围建起来的鹿圈,埋藏的是他们回不去的家园。
“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结尾的。”书中鄂温克人的结局并不都是圆满的,但,现实中的我们,应当以真诚的心,守护这个正在衰落的民族,守护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秘密世界,守护他们最后的家园,还他们一份宁静与圆满。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1
借读了一本叫《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书,大概是由于迟子建女士在我们的心中的地位不够或是其他什么原因,那几本崭新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仍然保持着它的青春,我曾经问过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有没有读过这本书,知道不知道迟子建这个人,他们一致的回答是不知道,没读过。果不其然,幸好我读了。它的内容、它的形制、它的文化、它的内涵、它的现实性,深深地打动了我。自那以后,我开始爱上了她的作品。所以,在我看来并不一定是那些一直在我们口口相传的人的作品才是不朽的作品,或是某些年代某些事件中的才是珍品,而这些当代人的作品也一样,只要它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现实、或是有着深刻的令人反思的、或是让你喜爱的作品并在你的传播下得到大家认可的,因此,不论是什么时代,是什么人的作品,即使是现在无名无姓的人的,都应成为“经典”。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但是有多少人了解这些民族的文化,试问一下,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你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多少,如果你们都不知道,或是仅仅是一点点皮毛,那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汉人呢。在试问一下,咱们汉人又对自己的文化了解多少。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了解、不珍重自己的文化,它就已经相当于从世界上消失了,它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甚至是人民以及他们的思想。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2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迟子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文笔,以回忆录的方式,呈现了以“我”(最后酋长的女人)为时间轴上溯到父母(林克和达玛拉)等父辈和祖辈的岁月静好,和“我”和两任丈夫(拉吉达)、弟弟(鲁尼)和同伴等的生离死别,下到自己的子女(维克特、安道尔、达吉亚娜)孙子孙女(九月、安草儿、伊莲娜)等后辈在时代的潮流中各自的分散。
书中以平缓的笔调述说了鄂温克人对生与死、爱与恨、快乐与悲伤、聪明和愚昧等的见解。相对于余华的《活着》和萧红的《生死场》,作者的定位较为含糊。作者隐藏在叙述者的后边,用较为华丽的语言呈现鄂温克人生存环境的“美”,对鄂温克人的“悲”似乎集中于现代文明的“胁迫”下的伤春悲秋,忽略了鄂温克人在自然环境(严寒、猛兽、瘟疫等)的“压迫”下平淡看待生存死亡更是一种“悲”。文后的跋似乎也强调了这一点,似乎鄂温克人就应该保持渔猎、萨满和驯鹿,以满足所谓的“传统情怀”,不应该被请出山林,不应该被现代化,从而在内心保持一种文化高地对文化低地的“怜悯”。
额尔古纳河自西南向东北流,汇入黑龙江,现代版的地图是以北为参照,作为中俄两国的天然分界线。但是古代地图多为上南下北,作者真的想追寻传统的话,建议改为“额尔古纳河以东”会好一些。
文中描写了太多的死亡,有夭折的孩子,被装在布袋里,放在向阳的坡上,照着阳光,贴近土地和花朵;还有成年人的逝去,有因尊严而自杀的人,也有因为情感而绝望的人,更有为救人而舍命的人,还用被野兽伤害、被疾病夺去生命的人。
如维克特在列斯元科山因鹿哨而误杀自己“愚钝”的弟弟安道尔,最终难过自己心里的那一关,酗酒身亡。用书中人物伊万那句话:“他们逃走了。你们不要去找,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生命就是这样,对于死,鄂温克人似乎早已在自然的驯服下变得“习以为常”。鄂温克族人他们在丛林中生活,生于丛林,死后风葬,又还归于丛林。
婚礼与葬礼
鄂温克人对于成年人的死亡采取风葬,即找出四棵相对平行的松树,把人放在上边,以此安葬。但对于夭折的孩子,通常用白布袋装起来,安葬在向阳坡。
婚礼通常需要萨满主持,同时两个人的父母同意。相对较为自由,一般以驯鹿为嫁妆。
书中唯一一个婚礼和葬礼合二为一的人是金得(反对父母包办的婚姻自杀)。作者把一些人的逝去通常安排在婚礼上,比如达玛拉的死亡是在儿子鲁尼的婚礼上,人的离开没有痛苦,在一片热闹中悄然离去。
传统与现代(变与不变)
鄂温克族人日常以驯鹿为骑,以桦树为器,以枯木为火,以山野为食,信奉玛鲁神,医病救人依靠萨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力量悄然介入,正如书中所说:“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伊莲娜从丛林到现代社会再到丛林的矛盾心理就是证明。
正是因为:“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才有画家伊莲娜最终在无法调节心理状态下,走向以我的毁灭(回归自然)。
自然与科学
文中自述者说:“我的一生能健康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萨满对鄂温克族人来说是治愈一切的。尼都萨满让日本人吉田伤口愈合,战马死亡。妮浩萨满每救一个人,自己的孩子就会死亡一个,即使这样她也义无反顾。面对科学,部落族人一开始是排斥的`,从一开始去漂流乡定居,再到去布苏定居。然而,一些人也选择相信了科学。但作者对于想得到孩子的那对夫妇(达西和杰芙琳娜)去医院检查治疗持一种怀疑态度。
善与恶
书中人物都是善良的,即使是一开始有瑕疵后边也都会改邪归正(如马粪包、偷盗者、伊芙琳)。
面对母亲(伊芙琳)强行安排的婚礼,金得竭力反对(最后婚礼当天晚上自杀),小达西却坚持去娶了这个歪嘴的寡妇。另外还有安道尔娶了瓦霞(说谎霸道),当想为他们解除婚约时,他一口否决了。安道尔说:“瓦霞高兴了要挠人,她还爱撒谎,我把她放走了,她又会去害别的男人!就像一条狼,我知道它吃人,还要放走它,我就是有罪的!我要留着她,看着她,不让她吃人!”
书中虽无完人,但是人人都闪耀着“圣母玛利亚”的光辉。既然是鄂温克人面对自然的丛林法则,也就有族人自己的残酷现实,显然作者没有着墨。甚至连日本侵略者都是相对温和善良,但是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作者倒是颇有微词,接近揶揄,伤痕文学的遗风。
尾声(总结)
所有的恩恩怨怨都会在岁月的长河中随风而逝,西班想为鄂温克族人创造文字,想记录下那如林间清风轻拂般的历史。萨满从尼都到妮浩再到后来的部族分散,个人的群体的恩恩怨怨都消失在丛林和缓缓的河水中。
这些是是非非有对自由的追求但无奈束缚于时代和自然,事件极尽浪漫主义色彩,生活又单调危险。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和阿来的《尘埃落定》一样,都是一部家族自述史,书中记述的鄂温克族在自然和现代化的浪潮中的坚守,展现了民族生存的磨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文中记述文化较单一,前半部分对游猎、日常劳动等的描写相对生动,后半部分主要集中于事件;人物描写也较为单一,在阅读中无法看清楚和区分人物的“脸”,但环境描写相对丰富,值得学习。
有些把本书与《百年孤独》并列,显然不敢苟同。当然,读者角度不一样,体悟也不一。以上言论也仅是一家之言。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3
第一次知道《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是在最近爆火的东方甄选的直播间里,主播董宇辉特别自豪地说:“我一定要死后,在我的墓上刻一句话:我把一本非常好的书卖出150万本。”所以很好奇这一本让他热血澎湃,疯狂推荐的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马上网上下单读起来。
故事是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诉说经历开始。书中介绍了一群鄂温克族人,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世代与驯鹿相依为命。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处迁徙游猎,仿佛身处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当时主播介绍的时候也说过,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然而,美丽而神秘的大森林里,却隐藏着无处不在的危机。族人们与猛兽殊死搏斗,跟恶劣环境百般周旋,依旧无法阻止亲人的离去和民族的衰落。从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死亡,一次次无可奈何的失去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坚韧和人性的顽强。
整本书被分为被“清晨”“正午”和“黄昏”三个部分。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是一天的希望,这个时期的鄂温克族充满了生机,部落中富有色彩的人物陆续登场,有精干瘦朗爱着妻子的林克,勤劳爱美善舞的达玛拉,温厚隐忍却很孤独的尼都萨满,勇敢健壮的鲁尼以及美丽不幸的.拉吉达等等,每个角色都色彩饱满让人印象深刻。这时候的色彩是清新欢快的,不断有人结婚,不断有新生命降临到这个部落。正午是一天的顶点,也是这个部落的辉煌时期,主要人物都正值壮年,他们肆意挥霍着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为了部落的生存,和雪灾、瘟疫、战争做着艰苦的斗争。黄昏进入了一天的尾声,鄂温克族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衰落,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原始森林遭到乱砍滥伐,这个古老的游猎民族被迫下山定居。
一本书读下来,我了解到那个古老的民族,那个民族的族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他们热爱那片神秘的大森林,感受着他们为了生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会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和充满爱恨情仇的真挚感情,不由得为一个弱小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百年沧桑和时代变迁而深深感慨。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4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它以历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家族的故事,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和民族命运。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深受感动。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纠葛,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例如,主人公瓦霞是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她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而依芙林则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性形象,她对待感情真挚而执着,但最终却被命运所摧残。这些人物的形象深入人心,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小说中的历史背景也让我深感震撼。作者通过对额尔古纳河畔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苦难和挑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无奈,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例如,小说中的瓦家虽然历经沧桑,但始终保持着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维护;而依芙林则在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之后,仍然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这些情节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历史的残酷。
最后,小说中的语言表达也非常优美动人。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诗意和韵律感。同时,小说中还融入了许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元素,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地方气息和文化魅力。
总之,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深深地被其情节所吸引、被其人物所感动、被其语言所感染。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人生经验和精神财富。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在喷薄而出的故事欲来临之前,我想先说说书底作者写的跋——《从山峦到海洋》。我同往常一样从书本的第一页开始沉浸,于故事的结尾处久久沉思。但书底厚厚11页的跋却带我终结故事散场的悲凉,走进更为广阔的文学原野。迟子建先生在跋中的第一句话写到“一部作品的诞生,就像一棵树生长一样,是需要机缘的。”从种子萌芽,到最终成稿,迟先生写了半年,但我想,其实她用尽了一生。从一份报纸中记叙的鄂温克族画家柳芭的命运开始,到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市与土著人一起生活,再到古老的爱尔兰,一幕幕情景终究会在作家的脑海里连成一段历史,绘成一幅画卷。回到祖国后,废寝忘食地资料研究和最终点燃的创作激情,孕育了一个民族的百年变迁,一个关于天和地、太阳和月亮、驯鹿和森林、希楞柱与篝火、生与死的故事。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看老了。”苍凉的开篇第一句,一瞬间带我们走进了深冬的森林,看见了白雪、篝火、一个讲故事的老人。额尔古纳河就在中俄边界,左岸便是俄罗斯,右岸则居住着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族人。他们信奉萨满,逐着驯鹿,随着季节与食物的索取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他们与猛兽殊死搏斗,跟恶劣的环境百般周旋,依旧无法阻止亲人的离去和民族的衰落。一场场或惊心动魄,或曲终人散式的生命消亡,让我们得以窥见生命之坚韧和人性之顽强。
01生命,是薄冰筑起的城墙
一头陌生驯鹿的到来,带来了一场可怕的瘟疫;一阵迁徙途中的困意,便在雪中永远埋葬一个生命;善意的拯救,却用自己的孩子向神祭礼……故事中,有太多生命的消逝。人们的出生大同小异,死亡却各有各的走法。在神秘的森林里,人类和黑熊、雄鹰、驯鹿一样,接受自然的馈赠,也在痛苦中接纳自然的夺取。他们扎根在这片森林,便有了一份面对失去的坦然。与其被恐惧与不安耗尽生命,不如珍惜和善待所有平凡的日常。在自然面前,所有生命抵达死亡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虽然生命有时很顽强,在流血中挣扎,在思念中困顿,在失去中迷茫,但实际上如同薄冰筑起的城墙,遇火则化,一推即倒。
02生和死,不过轮回一场
“冬天从这里夺走的,春天都会交还给你。”所有撕心裂肺的'别离,都预示着新的开始,生生不息,轮回更替,既是颠扑不破的自然真理,更是人们最终学会的人生哲理。山一样的丈夫拉吉达的死去,上天赠与“我”一个温情的瓦罗加;尼都萨满一生都在守望他从未得到的达玛拉;失去生育能力的拉吉米用一生爱护上天赐予的女儿马伊堪,却因这份窒息的爱逃离,最终又以生命的延续还给拉吉米活下去的勇气;妮浩接替了尼都萨满,用她的孩子以命换命;狼夺走了达西的腿,达西、猎鹰与狼的殊死搏斗;达西死去,小达西的到来……作者在书中将一个个生命像玻璃一样摔碎在自然之间,也摔碎在了我们的面前,又同时诞生着一个个生命。所有的失去与得到,都在诉说着,那些离开的,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因此不必为所得狂喜,也不必为所失而忧虑,付出都会有回应,希望也总会被传递。
03历史的尘埃,激荡百年不衰
九旬老人,在微微炉火前,平静地回忆与讲述一个部落几代人的命运起落,读者可读到的,是一个民族的兴衰与巨变。从清末到侵华战争,从内战到文革,从开发大兴安岭到下山定居,历史的尘埃,落在每个人的头上,都是一座山。历史的巨变,只会晚些来到森林,但不可挽留地带走它的安宁,时代的变迁,压在部落每个人的肩上,流淌在每个人的命运里。就像达玛拉——“我”——达吉亚娜——伊莲娜这祖孙四代,代表着对深林的信仰、坚守、淡忘与逃离,用长长的生命延续应和着历史的变迁,也用每个短暂的生命去寻找自己民族的意义。
《额尔古纳河右岸》充盈着丰厚的生态意蕴: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生灵的关爱与体贴,对天性的礼赞与颂扬,对宇宙平衡的企盼与畅想,爱与恨的交织,神性与人性的碰撞,生与死的轮回,这是一部中国式驯鹿民族的《百年孤独》,每一次读,都能沉浸其中,在迟子建笔下的山川湖海里躲一场心灵的荒难。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相关文章: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2-18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实用)02-18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读后感(精选11篇)06-28
额尔古纳河右岸优秀读后感(精选16篇)05-26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通用14篇)10-14
河与岸的战争故事09-11
河·两岸05-26
河与岸的战争益智故事09-21
岸07-06
靴子左左和右右的故事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