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大学读后感

时间:2024-03-02 08:03:3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大学读后感【精品13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大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大学读后感【精品13篇】

  读大学读后感 篇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每当看到这句话就想起要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所作为的人。最近又读《大学》,对《大学》的感悟更加深刻。

  《大学》给了我们一个做人的目标: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这三个要求每一项都如大山一样让人望尘莫及,把这些大山作为自己的追求也是未尝不可。对于道德的要求,对于自己每天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要求,对于自己不断完善达到完善的要求,都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对于我来说我特别欣赏:《大学》里引用《盘铭》里的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追求,每天的生活都会稍微变化一点,怎么会有年复一年的别来无恙?把每一天的一点点的出新,都当成礼物一样珍惜收藏。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写下来今天要做的事情,每天晚上回顾一下今天的事情完成了吗?这样我就感觉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很充实,似乎连以前最喜欢的习惯——喜欢评论是非,得理不饶人等一些爱说闲话的习惯,慢慢的改变。因为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感觉到了说着无意义的话就是浪费生命。我就由此改变了这个习惯,也许就是让自己每一天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同时这句话让我也改变了自己,以前总是害怕接受新的事物,也总害怕去改变自己,遇到问题了总是想着求助于他人。读了这句话以后,我再遇到问题,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解决了,不就是“日日新”了吗?别人能够解决的,为何自己不能想办法解决的。也许这句话背后暗含的就是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面对生活的一切。当我们能够心态愉悦的把每一天遇到的纷纷扰扰的俗事能够以“日日新”的态度去处理,也许就没有了牢骚太盛。

  达到至善也是每天不断的完善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至善的人。到达至善之路坎坎坷坷,需要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也许就逐步达到至善的境界了。也就是需要我们:能够确立目标,坚持不懈,不骄不躁平心静气,随处安稳,深思熟虑,最后就有所得。

  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惭愧,好像以前那个无目标,不能坚持,焦躁不安,心神不定的,不三思而行的我又浮现在我眼前,经过岁月的洗礼,我渐渐明白自己的错失。以后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先从每一天开始,确立目标,坚持一天,不骄不躁,慢慢做好,遇到事情能够深思熟虑,减少冲动的决定。然后逐渐再一个月的要求,再一年的坚持,其中坚持以及平心静气真的很难,但是仍然要克服自己思想中的“小我”,慢慢变成一个“大我”。

  也许在坚持的过程会有懈怠,会有迷茫,会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都仍然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一遍遍提醒自己。

  《大学》里面还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普通的我而言,我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几个方面尤为关注。

  格物致知对于我来说就是对于自己从事的职业要能够专精一样,也能博观约取。这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学习。如何格物致知这需要我用一生来回答,因为活到老学到老,我不知道答案在哪里,用一生来探索,也是其乐无穷。

  我尤其看中的就是“正心”,也许长期以来总感觉心无处安放,总感觉自己的心定不下来,也不知道安放在哪里,没有标准,总是言不由衷或者身不由己,也许就是没有正心。

  如何正心?就是不让一些负面情绪(发怒,恐惧,好恶,忧患)左右你,反观自己也是经常被这些情绪所左右,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是怨天尤人,遇到灾祸临头也总是惶恐不安,遇到自己喜欢别人不喜欢的也不能克制自己等,也许长期以来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心逐渐不正了,逐渐被情绪所控制,渐渐的越来越情绪化。做事情要日日新,同时正心也是如此,逐渐把负面情绪渐渐减少,让正心逐渐显露,或许就少了很少言不由衷或是身不由己。

  同时正心还要明白: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每个人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能够时时刻刻用旁观者的眼光来看当局者的人与事,需要的也是正心。不偏不倚,不偏不废也许就是正心最好的解释。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生活开支以及消费,如何让自己的生活不断活水来。读了《大学》就明白:生之者中,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也。也就是让我们能够生产大于消费,间接告诉我们要勤劳致富,不要妄想一夜暴富,不劳而获。

  《大学》里面的精神财富远不止我提到的这些,每个人阅读以后都有不同的体悟,只要能够把这些体悟能够身体力行,让生活日日新,又日新,那么我们的生活就更加美好。当我们每天变化,每个月变化,每年都变化,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许我们就逐渐到了至善的地步,就与凡尘俗世一些负面情绪告别,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清净与平淡。

  读大学读后感 篇2

  现在的区域活动各个幼儿园都相当的重视,重视有重视的原因,区域活动让幼儿有了自主的机会,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的快乐远远要大于在教育活动中的,而且在区域活动中更能发挥孩子的各种潜能,让能力不同的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认为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决定在我们班中一定要好好开展,让区域活动不是一种形式,让孩子真正在区域活动中得到益处,因此我阅读了董旭花教授的《小区域大学问》,读了之后我有了一些感悟,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区域活动的规则不宜太多

  在区域活动中是幼儿自主学习的时间,我们不能给孩子订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样容易束缚孩子的思维,在区域活动中有的老师甚至定出了规矩:不让幼儿说话。这样孩子们根本没办法讨论,区域中有的东西孩子接触的不多,孩子只有在讨论在摆弄在尝试中获得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对于幼儿是最有价值的`。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也应该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矩。这些也不能笼统的说成是规矩,更多的应该说成是孩子做事情的一些好的习惯。我们可以区角活动开始之前让孩子了解一些好的习惯,可以有一些对比,让孩子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有一些小的提示,比如在阅读区中可以写上“脚步轻轻,勿扰他人”等的温馨话语。在区角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拍下一些幼儿活动的图片,分析孩子们玩区角的一些做法,让孩子们来说哪种行为更好一些,为什么,可以让孩子们帮助制定一些规则。

  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宜

  区域活动中有很多老师把它当成了分组指导了,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少一点的参与,孩子对于一些陌生的东西想要摆弄明白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老师不应该着急,认真观察,到了真要指导的时机再出手。我想到了一个例子:有两个孩子在玩喷水枪,玩着玩着没水了,两个孩子都在想办法给喷水枪加水,可是有个家长看着孩子不会就上去帮他,孩子很快就装上了水,可是另一个家长没有上去帮忙,通过孩子自己的探索终于装上了水,孩子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体会到了成就感。这种经验对于幼儿的发展的相当重要的,长此以往,一个孩子可能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一个孩子养成了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对幼儿终身受益。

  区域活动中如果确实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教师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一句指导的话语可能让一个没人喜欢玩的区域变成了一个热门区域,也可能让孩子有了一定的探索的热情,让孩子们举一反三有了更多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最佩服有的老师虽然是指导,可是让孩子看不出指导的痕迹。例如:有的老师看到在娃娃家的小朋友玩的没兴趣的时候,就跑过去当小客人说“谁在家?你们都在干什么呢?我现在肚子有点饿了,能给我做点饭吗?”这样指导着孩子可以再娃娃家中可以做饭,让孩子有东西可玩,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需要老师们去认真的去琢磨,细细的去反思,争取有更多的指导孩子们的好方法。

  三、区域活动要有趣味性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的孩子的年龄特点就决定了他们的这一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东西转移注意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能集中注意玩很长时间,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不愿意去玩。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怎么能让他们感兴趣呢?首先应该做到区域的设置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对于小班幼儿各方面的经验不足,只有对于咱们周围的生活经历的东西比较熟悉,所以在设置小班区域时应该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孩子感兴趣首先让孩子要懂,所以娃娃家就比较适合小班的幼儿。对于中大班的孩子,孩子的竞争意识可能比较强了,可以在区角中设置一些竞争性的东西。例如:看谁摆的快,棋类等。让孩子在竞争中,抓住孩子的兴趣。

  在区域中如果让孩子失去了兴趣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孩子们会觉得玩区角是一个负担,咱们还可以在区角中及时的更换材料,在平时的活动中仔细观察孩子的兴趣取向,为孩子们设置让孩子更敢兴趣的区角活动。

  区域活动也是一门大学问,需要老师们在平时的活动中认真积攒经验,经常阅读此类的书籍,去跟别的幼儿园、老师去学习。咱们老师应该意识到区域活动的重要性,积极的创设更加适合孩子们发展的区域,让孩子在快乐中发展。

  读大学读后感 篇3

  在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之前,我从未真正读过任何一本古代经典著作。若说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那还要追溯到高中时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大学里因为学的是外语专业,所以几乎从未接触过“语文”,也就更别提对于古代经典的学习了。

  参加工作后认识的第一位语文教研员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教师,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对于古代经典名篇可称得上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他曾经给予过我很多鼓励,我在被那些厚重、温暖的语言深深感动的同时,也曾暗下决心,多多诵读经典,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教师。而懒惰又懈怠的我,浑浑噩噩间度过了许多年。有时间玩网络小游戏,却没有精力阅读经典;有时间和朋友东拉西扯,却没有心思让自己沉浸在一本书中。于是,年华枉度,空余嗟叹。其间偶尔也曾零星诵读过些许《大学》《中庸》的名句,如“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终究不成气候,外加疏于复习巩固,也大都遗忘了。

  淄博赵成峰老师和烟台李霞老师对于经典诵读的至诚与坚守让人敬佩,让人自惭形秽。阅读其他叙事者的文章,再对比自己肤浅的文字,也时常感到羞愧。他们的文章总能给人真切而又温婉,清新却又厚重的感觉,而自己写来写去,只不过在原地打转儿,看不见进步与成长。我想,这与缺乏阅读积累、文字修养与文化底蕴有着很大关联。试想,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假性努力,如何与他们的求知若渴、笔耕不辍相提并论?成长的心思始终都有,诵读的意向也算充沛,无奈迟迟不见行动、固步不前。直到开始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似乎再也没有借口拖延与狡辩,那就逼着自己去啃这本“难啃的书”。

  是的,这本书的确难啃——不光是《大学》《中庸》难啃,就连傅佩荣先生所作的注解对于我来说,也很艰涩。他旁征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论语》《孟子》《易经》《大学章句集注》等经典著作来进行注解。对于学识浅薄的我来说,每一章节埋头反复阅读,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译文也读上三五遍,才能与原文相对应,做出粗浅的理解。

  反复诵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朱熹将《大学》重编为“经一章,传十章”,其中“经一章”谈“三纲领”与“八条目”。三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修身”是焦点,位居枢纽角色。修身即是修养言行,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礼仪、礼节与礼貌。“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者,可不慎乎?”言行是外在表现,其根基在于内心的修炼,依次可以追溯到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才算“修身”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与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想,对于教师来说,“修身”大概可以这样理解:端正自己的心思,将“如保赤子”的初心唤醒或是找回;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不妨问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想要守护什么样的教育;明白教育中的“善恶”,做真教育、为孩子成长的远方灌溉给养的则是“善”,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只见眼前分数而忽略孩子一生发展的就是“恶”,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不做兢兢业业的愚蠢的教师”;辨别外在诱惑、荣誉与自我的关系,是追寻现实世界里的“达官显贵”,还是坚守理想之中的诗与远方。当我们厘清以上问题并且开始摸索、践行“心向往之”的`教育,我们才算真正踏上“修身”之路。纵使“修身”之路漫漫其修远,我们也将不改上下求索的步伐。而我们的整个教育人生,就应该“皆以修身为本”。唯有这样才能如李霞老师在讲座中所言,“推动自己,推动教育”,也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行走于教育之路或许艰难,而只要我们做到“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相信,我们亦能“虽愚必能,虽柔必强”。

  一个月的共读时间所剩无几,而我对这本书、或者说对经典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在这段与经典“亲密接触”的时光里,它给予我的远非某一章节的诵读或理解,而是一种召唤和引领。它将曾经隐匿、蛰伏于心底的对于经典的求知与渴望唤醒,召唤着我尝试去开启一段不太一样的、更加丰厚而充盈的生活——这实在是从春天里开启的一段美好的遇见。

  如果要给这份美好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永远。

  读大学读后感 篇4

  欣喜的是大学这几年读了几本书,但遗憾的是没有好好读教材,于是说到学习就只好灰头土脸,一脸懊丧的表情,悔之晚矣,但又恶习难改。这两天在期末考试的重压下又喜欢上了《菜根谭》,于是迅速的取代了我的前一本床头读物,越读越觉得书中妙趣横生,不忍放手,但迫于考试的重棒只好忙里偷闲不能尽兴,《菜根谭》既是一本修生之书,当然只能慢慢读,人生嘛像极了一场“修行”。

  《菜根谭》是一本和处事哲学有关的书,这样的书在中国古代太多了,因为中国人特别是古人特别强调内省,要求“吾日三省吾身”,将做人看得很重要,在浩如烟海的书中,修身养性待人接物的书难以穷尽。如儒家的《中庸》,其实说了半天《中庸》要人不走极端不片面,但也不是老好人,更不是和稀泥。当然也有人喜欢《道德经》,后世的兵法和谋术就是里面发展而来的,书本无好坏,但有人硬要用些阴谋阳谋,视他人为地狱,这样的恐怕也不再少数。那些企业的老板们对这些书奉为珍宝,花着大价钱去国学讲座,就为更好的修身求财。至于有幸曾听了那些贩卖成功学的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解读,难以服人,但还是很多人热情不减,与修身越走越远就不用说了。

  《菜根谭》一书难以说是哪一家之言,糅杂着儒释道三家的东西,里面既可以看到《中庸》的影子,也可以看到《道德经》的影子,同样禅宗的思想也贯穿其间,这样一本书同样有其糟粕,但完全可以去其糟粕慢慢的嚼其菜根之味。

  就处世而言,如读到“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愤而疾之,是以顽济顽。”人都有短处,对于别人的短处要婉转的替别人补救,但人有个毛病往往喜欢拿人家的短处来取乐,一旦有纷争冲突更是互相揭对方的短处,以短攻短一点都不少见。当然人都有顽固的时候,而且在年少的时候和年老的时候尤其如此,年少不经世事,所以容易顽固,等到老了自以为经验很多,也容易顽固,而且越老越容易顽固。一个学生顽固的犯错老师肯定愤怒的责备和批评,至少我曾经那些老师都是这样的,但结果并不理想,善意的引导对顽固的老人和不经世事的少年才是对的。但缝以后有口舌之争,或碰到讲理讲不通的人,暗暗告诉自己不可以短攻短,不可以顽助顽,那才是智慧。

  又如读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者;宁受人之欺,勿逆人之诈,此警伤于察者。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尽管人人都希望时间的人都是善良的,但那时绝对可能的,因此有一颗善良的心,还得有防人之心,毕竟最美美不过人性,最恶恶不过人性。因此善良的人更需要一颗防人之心,因为善良的人更容易上当,而后半句明显有些中庸之道的味道,警觉性高的人,大可不必像书上说的那样宁受人欺骗也不要事先拆穿,泯然一笑不上其当就可以了。

  又如读到:“君子宜净拭冷眼,慎勿轻动刚肠”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需要保持冷静态度细心观察,不要动不动就拍案而起,不然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搭上自家身家姓名。无论社会怎么复杂,一个人心肠是不可少的,但是一双冷眼更不可少。我们要有拍案而起的胆量,还得懂“韧的战斗”,这才是明智之举。

  书中精彩之处不胜枚举,更好的处世是为了更好的人际更好的沟通。但凡一本书内读者自己喜欢部分或觉得警醒的部分,都是暗合读者的性格和修养的,当然就有不同偏好。说道处世,与人打交道,就不该忽略几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人的大多数情绪都产生于需要和被需要当中,当我们需要被满足同时也被需要而且能体验你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容易产生快乐的情绪,而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别人的需要让你觉得很累没有价值拖累了你,那么产生的情绪就是负面的,几乎所有的关系和行为都可以用需要和被需要来解释,因此不吝啬自己掌声和赞美之言,真心为别人的成功鼓掌,《人性优点》几乎整本书都在讲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对于人际关系和谈恋爱都一样使用。

  还有一个道理就是,人的性格不同,只是体现为不同的特点,绝无好坏之分,一个人讨厌你的某一方面可能另外一个人正喜欢你这一点。讨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可以假装,但讨厌不可以,如果有一个人很讨厌你,绝对不是因为你做错了某一件事,有句话叫做在一个不需要你的人哪里,你的呼吸都是多余的,只要不是你周围的人都讨厌你,没有不要去为谁改变,因为你做错了一件事只是讨厌你的人的爆发点,再此之前他已经讨厌你了。当然是你的恶习,比如从不洗澡让人不爽,你你就改洗澡去了。性格只有特点,没有优缺点,但习惯定有好坏之分。就如细心的人多不果断,温柔的人可能偏向于柔弱。自信可能会死在细节上,但是恶习就是恶心习。

  还有一条是,不管是否谈恋爱的人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容易忽略对方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特别是小情侣,往往错误的希望对方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要把对方变成“另外一个自己”,这个时候就大错特错了。

  总之,做人处世这门学问是活一天学一天,既要有性格的自信还要有改掉坏习惯的毅力。

  读大学读后感 篇5

  说到读书心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傲慢与偏见》,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也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傲慢、偏见,这两个毋庸质疑的贬义词,让简。奥斯丁的作品成为精致的象征一时之间闻名遐迩,从而傲慢与偏见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伟大著作。

  简。奥斯丁生于一七七五年,卒于一八一七年。其间英国小说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以范妮。伯尼为代表的感伤派小说和哥特式传奇小说虽然风靡,但终究因苍白无力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此后奥斯丁发表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劝导》等六部小说。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伤感、哥特式小说的矫揉造作,使得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开始启蒙。 《傲慢与偏见》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然而与大多数恋爱小说不同的是,它以男女主角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述了四起姻缘,通过对照与描写提出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问题。

  当我读完这部著作的时候,我为伊丽莎白和达西最终美满的结为伉俪而感到欣慰和满足。是的,是因为他们有傲慢,有偏见,才会有这一切的波折。伊丽莎白是个热情、活泼、却又不乏纯真的乡村少女。她不懂得勾心斗角,不懂得如何区分真实和虚假,因而偏见在她心中产生。达西是一位上流社会的贵族,如此锋芒毕露的显赫地位,怎会使他不在心中拧成一份傲气?他的傲慢正因如此,让人们忽略了他身材魁伟、眉清目秀、举止高雅、一表人才的形象,任凭他财产再多,人们也只会认为他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好逢迎。伊丽莎白也正是因为对达西的偏见,而才使她轻信了威克姆对达西人品的贬低之言。

  可欣的是,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矛盾最终融解了。设想,如果达西没有向伊丽莎白示爱意,或是在遭到拒绝和人格的侮辱后没有澄清,并放弃了对真爱的追求,那结果又会是怎样?会是一个悲剧,也许简与宾利执着的感情也会毁于一旦,莉迪娅的轻狂举动会使贝尔特家庭蒙上羞耻的阴影,名声败坏。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呈现。因为达西用他理性的眼光看到了伊利沙白的纯真,他原谅了她。因为爱她,所以他会不顾祖母凯瑟琳的阻止,毅然选择了她。

  这样起伏跌荡的爱情,仅有真挚爱情的滋润,他们是因为有了"爱"才走到一起,简与宾利、达西与伊丽莎白。他们的爱是纯粹的,而夏洛特与柯林斯的爱情则完完全全建立在金钱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从侧面也折射出了社会中两种不同的人群的对立,反映了当社会中的某种矛盾。在本书中,女性的社会角色是很明显的,即便是有钱的太太、小姐们,充当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妇而已,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严重。比如班纳特家中有6个小姐而没有男孩,因而此班纳特家的财产不得不由班纳特先生的侄子继承。这样致使6位班家小姐的.嫁妆只有从其母亲当年的嫁妆中分得,嫁妆的卑微常常使的年轻的小姐们不得不选择一条像夏绿蒂那样的路,通过婚姻来为自己将来的温饱作打算,自然会将婚姻视为金钱至上的买卖。如书中所描写的,每一位太太在后半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嫁女儿,让她们未来在丈夫资产的庇护下得以生存。因此,郡里一旦来了一位有钱的绅士,母亲们便认定他为自己的准女婿。所以当班纳特太太得知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后十分气愤,责怪女儿不明智。以柯林斯在金钱方面的条件而言,可以保证伊丽莎白将来有安定、温饱的生活,在其母亲看来,放弃这样一棵"摇钱树"简直是无理取闹。在她年轻的时候,也是通过婚姻换来的衣食无忧,现在她更有义务要求女儿们以此获得"幸福",没有原因,这只是一种规律,是英国社会当时的婚姻法则。

  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在当时的金钱社会中得以舒适生存的唯一办法是,出生前就挑个名门旺族,但这仅凭机缘,更多不幸出生于普通家庭的,便只能向生活屈服。可悲的是,她们从不发现这是社会的弊端,而一直认为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是花瓶,等着有一天被一位出手阔绰的人买走,仅凭运气,与爱情无关。 这便是那一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婚姻怪圈只是她金钱至上的一个体现。社会的不平等性注定了那一时代的婚姻结构,享受爱情是一种奢侈。

  《傲慢与偏见》通篇是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可是这种强颜欢笑下,隐藏的却是那一时代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令人羡慕、认可的"幸福"背后,堆砌着的又是什么呢?是金钱、麻木、泪水、悔恨、遗憾,或许还有更多更多。这本书就是给了你一个这样的空间,让你去思考,去感悟。

  读大学读后感 篇6

  最近拜读了吴军博士的一本书《大学之路》。吴军博士于清华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任职于谷歌和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人生是场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学的烫金毕业证书,不过是在马拉松赛跑中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站位而已,人生——这所真正的大学——路途才刚刚开始。看过马拉松的人都知道,在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很拥挤的,但是当1/4赛程过去之后,选手们彼此的距离就拉开了,在起跑时占得的那一点便宜到这时早已荡然无存了。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路并不想想象的那么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作者还提到父母到中年还在一起学习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影响很大,作者和弟弟都是读到拿到美国名校博士学位的人。因为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说法是很假的,如果说有起跑线,那也就是父母让自身努力而达至的高度,父母不断学习的态度,在言传身教中的影响,甚至决定了孩子最终所能取得的成就。

  作者提到,在耶鲁大学,学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很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如果在哈佛和耶鲁没有学到这些内容,就失去了在那里学习的意义。我也走访了很多中国的一流工科大学,发现学生有90%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很准备考试上。这样固然可以得到很好的专业训练,却让年轻人在一生最宝贵的时间里失去了培养优秀品质和综合能力的机会。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情绪控制能力是一个人学习阶段应该努力培养的最高目标,在我读研究生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面对困难时平和的心态、坚韧的斗志、与他人融洽的协作是更更可贵的能力,而大学中所学的东西常常因为缺乏实战应用的环境而让学习过程变的甚为枯燥,如果“学伤了”,那真是得不偿失。所以,我认为一个人从小就应该着重培养那些关键能力,专业的知识学习也应该早早让孩子接触这些应用场景,学有所需,学以致用,学习的过程可以生动许多。一所大学能否让学生生活得开心,并且因此而激发出学生一辈子的学习的热情,是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重要标准。从十七八岁到二十四五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一个年轻人过好这四五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里都能受益于这一段生活。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在大学里“学伤了”,或者对人生产生了负面的看法,则是大学教育的失败。

  对于当年潘石屹捐给哈佛大学1500万美金的事件,当年我觉得嗤之以鼻,结果看了这部书以后,对这件事有了更加深刻清醒的认识。

  捐了钱,子女可以读哈佛,对子女的教育,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个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

  这笔钱是为了中国大陆的学生以后读哈弗的奖学金,对以后中国大陆学生进入哈弗,提供了非常好的物质条件,同时也能扩大亚裔在哈弗的影响力,虽然每年哈弗收到的捐赠是40—50亿美金

  提高亚裔的比例,只有亚裔的成功人士不停地回馈美国的大学,美国的大学才能增加亚裔的招收比例。中国大陆每年进哈弗的都是个位数,类似于20xx年只有2个,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只要成绩好就可以进哈佛,其实远远不是

  最后,哈佛大学的招生规则:

  哈佛培养学生是一种投资,需要一个结果,需要效率。所以,外国政要,亿万富翁的孩子更容易进哈弗,因为想比普通孩子,那些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慷慨捐赠的人,子女更容易进哈佛。比如,川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高中老师都说他成绩差,结果他老爸给哈佛捐了250万美金,结果他成功上了哈佛。所以潘石屹其实捐多了

  学校教师及教职工的子女以及校友的子女,更容易上哈佛。因为哈佛认为这是一个圈层文化,让以外的人不容易进来,里面的人获得更多的资源及优势。比如奥巴马的父亲是肯尼亚哈佛的第一个毕业生,比如我们之前看到的哈佛女生刘亦婷,其实她能进哈佛最核心的是一个哈佛毕业生在成都七中任教,然后写了推荐信,否则她根本进不了哈佛。

  亚裔录取比例本来就少,只有15%,而且还要跟美国国内的竞争,所以大陆的录取率更加低。

  读大学读后感 篇7

  春节放假回家,我们寝室的同学决定读一本路遥的小说。之前就久仰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这部百万字鸿篇巨制使我们重温中国当代西北城乡社会的生活。路遥先生也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路遥先生本名王卫国,路遥是其笔名,是中国当代作家。1988年,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问世了,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质全景式地展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且该书在未完成时就在中央广播电台播报。但是,由于昼夜颠倒专注于创作,路遥已经身体透支,但他仍然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来解答人们对于《平凡的世界》的疑问,他写了一篇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1992年11月17日,或许是积劳成疾,路遥英年早逝,让人们对他的《平凡的世界》更加肃然起敬……

  路遥在用生命诠释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孙少平仿佛是以他为原型,是他的化身,在现实生活中他寅吃卯粮,一直到死也是穷苦潦倒,小说中他却要创造一个理想国度,少安与少平的成功似乎就是他最大的慰藉。

  《平凡的世界》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十年为背景,孙少平、孙少安等主人公都是平凡的,但他们却敢于突破平凡,创造不凡的人生。他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他们有抱负、有理想、有信念、有认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他们白手起家,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迎娶白富美。劳动与爱情、挫折与憧憬、痛苦与欢喜、理想生活与现实社会冲突纠葛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展现作者的.初衷。这部著作的画龙点睛之处就在于它给了当时社会中的人们一个追求,一个理想天国,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

  孙少平,一个来自农村的贫苦青年,然而他却对知识有着无边的渴望与向往,即便是每天只有两个黒馍馍,连一份最便宜的咸菜都买不起,却因为心中有理想而渴望上学。他的生活始终五味杂陈,命运多舛,人生中的第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变了他,生活苦难不断加剧,知识视野不断拓展,每当他想到保尔,他就会坚持下去,“花为了瞬间的辉煌,忍耐了多少暗淡无光的日月。”人生就是无休止的战斗,“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的。”男子汉就该如此,永不言弃,不抱怨生活的苦难,而是为了明天的辉煌向前!

  孙少平的爱情之路虽然充满了挫折,但也真实地展现了他的个性。最初,命运的捉弄使孙少平与郝红梅上演了一段“想爱不能爱,想留不能留”的琼瑶式暗恋,彼此相爱却终不能白首相依,这段姻缘最终破灭。最后他回到了惠英身边。强大的责任感与自我激励,促使他做出抉择。在艰苦的时代,女人们总需要一个肩膀去依靠,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身份的不同,家庭的差异在不断阻挠着他们。面对这来之不易的爱情,有些人坚持着,有些人放弃了,那时候说好的海誓山盟,最终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因此路遥说:“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早晚决定个人命运!”他的精神已令人肃然起敬,“即使心中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

  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在我看来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会帮父亲干农活,因家境困难而选择辍学,打工供弟弟妹妹读书,同时他也不忘证明自己而去参加考试。他与弟弟一样平凡而不平庸,沉稳内敛,知足常乐,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能索取什么。作为家中的栋梁,他要承担的更多,这使他走向成熟,挣脱束缚,成为三好青年,农村变革的先知者。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与孙少平,拥有如此强大的内心,绝非等闲之辈,正如孙少平所说他也想穿一身整齐的衣裳,意气风发地站在同学们面前,他也很想吃一份甲菜,拥有其他同学的“平凡”,他也想在人群中走过,接受人们投来的羡慕的目光,可是一想到现状,只能是无计可施,只能屈服于命运,然后以一种向上的姿态,向善的心态,无论幸福还是苦难,无论光荣还是委屈,都要自己承受,永远积极乐观,努力拼搏,即使是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

  现今的我们,大多数都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衣食住行,与以往三十年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从现在起,不是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苦难,而是正视自己,为自己感到满足,认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别样的光彩!

  如果是一名医生,就做一位救死扶伤的妙手神医,如果是一位警察,就做一个一心为民的人民英雄,如果是一位老师,就做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民教师……

  “那最好的世界,就是平凡的世界。”

  读大学读后感 篇8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四书五经这个东西,千百年来,已经被无数人阐释了无数遍,本无需再狗尾续貂,然而,时代有不同,读者的阅历亦有不同,视角自然有变化,故,依然有东西可写。不妨就写写我这些年读四书的感想吧。

  先从《大学》开始。

  《大学》,非大学。古时学分小学、大学,无中学,一般十五岁入大学。小学学的是识字断句、声律启蒙、遣词作文;大学则教“大人之学”,也就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不可谓不重要。《大学》一书,本出自《礼记》中的一篇,被北宋的二程(程颐、程颢)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重新梳理。到了南宋,又被朱熹做了一番梳理和补写,与《中庸》一起被摘出来单独成书,二者与《论语》、《孟子》并列,是为四书。

  五经是儒家至高无上的经典,四书的地位,有点像五经的导论,或入门书。《大学》是四书之首,篇幅很短,主旨也不是很复杂。正文就更短了,都在第一章,基本上只有数百字,叙述了《大学》的核心思想,后面的文字都是在从不同的侧面阐述和论证核心思想。《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后人子思所作(不确切),其中的文字有不少引用自《尚书》、《诗经》等书,看着朱熹的注释,意思也不难理解,不看注释,自己也能猜出七八分,所以,对于绝大部分人,应该都是没有阅读障碍的`。

  我是20xx或20xx年开始翻看此书,当时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买了一本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看了看。记得很清楚,看到第一篇《大学》,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读晚了。目前看来,大二大三看应该比较合适。中国目前的教育方式,对大部分人来说,中学阶段基本都是忙于升学,决定了学生的时间不大可能去思考一些“治国平天下”的“大学”。真正上了大学之后,又是忙于各种考试,为了就业,考各种证,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一生只为稻粱谋”,已成为了大多数人难以改变的“命运”。《大学》这类书,看早了,没有相应的经历,没有切身感受,很难明白;看晚了,有些事情自己经历过了,也能总结出类似的道理,再看就是复习了;或者看看别人怎么看,看看古人怎么阐发其中的“微言大义”的,玩味一下,也未尝不可。

  所以,当前中国的大学生“治国平天下”的水平,与一千年前的“大学生”相比,未必有什么长进,尽管他们读的“书”很多。

  进入正题。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一文,主要讲的就是“修齐志平”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大部分人都用不着治国平天下,即使如此,读之若能修身齐家也是很不错的。其中的一些话,即便当做名言警句,也是发人深省的,比如,“知其所止”,“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摘几句出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知其所止”。这是一个关于目标选择的问题。此处的“止”,应是终极目标,不是阶段目标。说白了,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的,如果这个问题弄明白了,相信一定会少很多烦恼,人的烦恼大部分都是被周围的环境惹出来的,看到身边的人怎么怎么样了,心里往往会有波澜,可是,如果你如果知道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再去看那些事情,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烦心事儿,一时的得失、高低、成败、荣辱,不过转瞬,对于“所止”之目标,几乎无任何影响,根本不值一提。而人又如何找到自己的“所止”呢?是“立长志”呢?还是“常立志”呢?一个人想要找到值得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并不容易,很不容易。如果一个人只是求温饱而已,那么,只要不在乱世,无大病大灾,自己踏实工作,这个目标应该很快就能实现,实现了之后,又该干点什么呢?把这个“温饱”生活重复一万遍?还是再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挣一个亿什么的?游遍世界?吃尽美食?这种物质上消费型快乐,很可能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而且当一个人老了之后,回忆一生,如果能记起的只是吃了什么好吃的,玩了什么好玩的,岂不有点遗憾?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各有志,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吃喝玩乐过一生,就是最大的终极目标,其他都要靠边站。这种活法对于GDP确实有重大贡献,既然如此,也不错吧。

  读大学读后感 篇9

  这本书中的阿廖沙用苦难的一生和用于拼搏的精神诠释了这个道理。

  阿廖沙那悲惨、令人怜悯,令人感叹,令人同情的童年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阿廖沙自幼丧父,随着父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

  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肮脏和丑恶,那幼小的心灵因受到许多许多次沉重打击而深深震动。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甚至可以说成算是阿廖沙的亲人,保护和支持了阿廖沙……它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阿廖沙深深地体会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丑恶。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和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生活苦难历程。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是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高尔基用真实优美的文笔描述了自已苦难而令人难以置信童年。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那种腐败,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我曾经想过,如果我当时是一个工人,我一定会像高尔基那样,用我这支锋利的笔给沙皇政府当头一棒。我认为,如果我们在这样的好环境中浪费时间是天大的错误。记得鲁迅说过“时间就是生命”和“珍惜时间是我成功的秘诀”。我们现在有如此美好的环境,是非常难得的。这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的鲜血换来的。我看了这本书后,我开始爱惜时间,我认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所以,我开始认认真真地学好每一门课。俗话说的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滴水穿石”也是一天一天慢慢积累而来的。都是要一点一点地克服困难,才能看到黎明的曙光和人生的灿烂。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只要还对光明充满希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无限大,直至洒到每一处阴暗的角落。我想这大概就是高尔基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批判俄国几世纪以来形成的小市民习气,痛斥小市民的卑鄙灵魂,并要让这种卑鄙灵魂消失。

  我想,高尔基要告诉我们的是: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永远以那种积极,勇于拼搏的态度对待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读完书的最后一页,阿廖沙的童年也结束了,等待他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人们却越发变得懦弱了,遇到困难就想要退缩、逃避或者走捷径。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在欢乐中,在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高尔基的童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在他的童年生活中,我发现他的爱,寻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黑暗中的光明。

  高尔基用他充满苦难的童年向我们诠释着一个真理:只要不对任何不堪的现实失去信心,光明总会来临。在人生中总会有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眼前的黑暗总会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只要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光明必会到来。

  读大学读后感 篇10

  不习惯在网页上浏览各种阅读软件和“阅客”们的推书,读书全凭个人喜好,这直接导致我对《追风筝的人》这本好书的认识迟到了20_年。

  青年读书社的书目清单发出来后一眼就看中了《追风筝的人》,当天中午遇到负责人小双就急忙向他借,却不料短短两小时就已经借出去了,而且已经有人预定下一轮,要借的书得等到一个月之后。其实之前没听过这本书,凭的完全是眼缘,死心塌地的认可这本书的精彩,总也舍不得在手机上下载部电子书来草草浏览:在心里对铅字印刷有独一无二的好感,一来二往便深深喜欢上了书中那份墨香,这是快速阅读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的了。

  自预约借书后便一心一意等起来,小双告诉我书还回来了便急着往他座位跑,《追风筝的人》——我惦记了一个多月的情人安静地摆放在桌上,橙色的封面静静流淌着阳光。这本书非常崭新,之前的两任主人想必也跟我怀着同样的心情阅读它,舍不得让纸张的边边角角折起来。那天午饭也不吃了,整个办公室安静下来,几乎是怀着敬仰的心情翻开扉页,为你,千千万万遍。

  书中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少年关于友谊/亲情/背叛和救赎的故事,小说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阿富汗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少年阿米尔和哈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少爷的阿米尔没觉得仆人之子哈桑是自己的朋友,但是他们会一起爬到病玉米之墙上朝邻居的玻璃上射弹弓,一起躺在草地上分享一本书,一起在石榴树上刻下“阿米尔&哈桑”的友谊树,阿米尔是所住社区的风筝斗士,哈桑则是社区追风筝的第一人,不是朋友的他们徜徉在大街小巷,为一年一度的风筝大赛奔跑着。但是,父亲对哈桑的重视又让阿米尔心中不平衡,他认为自己才是这个家的少爷,而哈桑只是仆人的儿子,住在后院一间破败的小屋中,有兔唇的哈桑、善良的哈桑、勇敢的哈桑……哈桑的性格很受阿米尔父亲的喜爱,而阿米尔喜欢读书和写故事,这恰恰不得他父亲认可,阿米尔为此一直忍受着煎熬,终于,阿米尔自导自演了一出戏,把哈桑当成了小偷从家里赶了出去。

  1973年,阿富汗发动政变,在阿富汗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两年之后阿米尔随着父亲远离故土,历尽千辛万苦逃到巴基斯坦白沙瓦,辗转反侧迁到了美国,期间,阿米尔在美国上了大学,成为一名作家,并结识一名同样来自阿富汗的姑娘并组成了家庭,阿米尔的父亲在美国期间仍会提起哈桑,这让阿米尔的愧疚感更深,但他始终没有对父亲承认当年是自己陷害哈桑的.,直到父亲去世。

  20_年,阿米尔和父亲共同的朋友拉辛汗罹患绝症,这位鼓励少年阿米尔从事写作之路的老人从巴基斯坦打来电话,告诉阿米尔哈桑其实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在阿米尔和他父亲离开阿富汗后,拉辛汗去找了哈桑,并让哈桑一家搬进了阿米尔家原来的房子,继续给阿米尔守着他的家业,但是,种族歧视和宗教问题让当政者枪杀了哈桑和他的妻子,哈桑死在了阿米尔的庭院前的马路上,直到临死前的一刻他还在维护主人一家的权益既尊严,哈桑的儿子索赫拉博则被送到了孤儿院。拉辛汗让阿米尔去阿富汗把索赫拉博带回来,说这是让阿米尔“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拉辛汗对阿米尔当年的小把戏一清二楚,现在他希望阿米尔能回到当时的原点,再次成为一位好人。

  时隔二十年,阿米尔再次踏上了阿富汗的土地,当初宁静秀美的故乡如今已被战争摧毁得支离破碎,他和哈桑的所有的记忆,所有的共同拥有只剩下索赫拉博,而在将索赫拉博带往美国的途中又因为不能领养等一系列问题迟迟不能给索赫拉博办理签证,索赫拉博在绝望中自杀了,虽然后来抢救回来了,但这张和哈桑长得一模一样的面孔再也没有绽开过笑颜。在20_年9.11事件后的一个周末,阿米尔带索赫拉博到公园玩风筝,在阿米尔提出要去给索赫拉博追风筝的时候索赫拉博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阿米尔轻轻地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曾经是哈桑对少年时代的阿米尔说过的话,他们都愿意将自己最坦诚的一面交给对方,不同的是,阿米尔比哈桑晚了二十多年。

  追风筝的人,童年时期的风筝是自由的生活,同时又隐喻了阿米尔期盼的父爱,对哈桑的自责;少年时期的风筝比喻了阿米尔的自私/懦弱/背叛的人性特征;中年时期的风筝是阿米尔对自己的一种救赎;他追的不仅是在风筝比赛中的胜利,更是追求一种蓝天中的自由,追求的是赤城的友情、不能放手的亲情。

  读大学读后感 篇11

  我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而又多彩;我们的童年生活是幸福而又充满自由;我们的童年生活是有父母的呵护、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友爱而组成的,因此我们的童年生活是令人难忘的。

  可不是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像我们一样绚丽多彩的。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就没有我们这么幸运。他三岁丧父和母亲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在别人的冷嘲热讽下他没有放弃,没有抱怨,更没有悲伤,而是怀着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在奋勇前进。不堪入口的食物,他也高高兴兴的吃下去;穿着破烂的衣服,他仍然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十岁时高尔基的母亲也去世了,他变成了一个孤儿,可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继续努力着,奋斗着;他也没有逃避这种生活;而是来到“人间”去自谋生计。好像命运特别喜欢捉弄他,在生活的路上他遇到了许多坎坷、挫折和无奈,而他却能在那种环境中,利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原来想上大学的他没有如愿,却在“社会大学”里学到了许多著名大学所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觉悟,终于成长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

  在生活中,多数的人面对歧路会选择望而止步,高尔基却告诉我们,你只有勇往直前才会得到成功的喜悦。是啊,司马迁就是凭着在逆境中搏一搏的精神才写下了《史记》而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小遭人嘲讽、斥责的爱因斯坦就是能在逆境中坚持,所以长大后才被誉为科学界的天才。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既有平原又有险滩。在学习中也没有常胜将军,但是我们只要有足够的拼劲,在逆境中能坦然面对困难,成功之路近在咫尺!

  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埃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了以后,为了将来,为了我们到“人间”的那一天。

  读大学读后感 篇12

  网络、电视等平台的出现,让许多人感受到潮流的魅力。然而,在午后恬静温暖的日光下,细细品味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很多人都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那精彩的画面一幕幕展现,扣人心弦。到了剧场高潮,时常令人赞叹连连,拍案称绝。不得不说,经典的亦或是新拍的《西游记》电视剧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三代人的记忆。当我接触到吴承恩笔下细腻的文字,发现其虽然不像荧屏一般予人视觉激烈的冲撞,但却如行云流水,每一处皆藏着精彩,透着绝妙。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下,朝游峰洞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形象生动的描写把石猴的初始状态刻画得活灵活现,行走跳跃,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仿佛眼前就有这么一只灵动的石猴,予人无限遐想的空间。现在的青年,多半与手机为友,电脑为亲,少有一份闲情任自我思考,体会名作中奇妙的意境。

  无论是粗看还是细读,《西游记》的文字都经得住推敲。于细微处变化无穷,情节精彩处跌宕起伏。当我翻到《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这一章时,很难想到作者竟用如此丹青妙笔将哪吒和悟空的斗法描绘得使人真假难辨。“六臂哪吒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对手,正遇本源流,那一个蒙差来下界,这一个欺心闹斗牛,斩妖宝剑锋芒绝,砍妖刀狠鬼神愁;缚妖索子如飞蟒,降妖大杵似狼头;火轮掣电烘烘艳,往往来来滚绣球。”似乎真有二人决斗眼前,电光火石,刀剑相拼。

  越往后读,越能得到一种用言语无法说出的喜悦。悟空拜师学艺,大闹天宫,直到终于走上正途,随唐僧一道前往西天求取真经。这其中回环曲折,历经艰险,不需我多说,几乎人人耳熟能详。

  品读一部经典名著,自己的心会慢慢沉淀,随着情节发展在不觉中感受文字的妙谛,融入自己思考的空间。《西游记》中的人物折射出的正能量,恰恰是现实所需。

  唐僧在取经途中,诚心向佛,从未改变。而现在有几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能做到像唐僧一样的始终如一呢?又有多少人中途易辙,轻易就动摇了?说唐僧是偏执也好,顽固也罢,逐梦路上我们需要像他一样的坚持,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纵然再多‘妖魔鬼怪’前来阻挡,也抵不住你坚韧的决心,向前的脚步。

  八戒好吃懒做,但却心地善良。浮躁的社会,人们的心里悄悄多了些许恐慌和急迫,少了一份温暖和平静。看着老人摔倒在地,外国人晕倒在座,我们首先不是伸出友好的双手进行帮助,而是在游移不定,我能不能帮?我该不该帮?社会慢慢缺失了信任,抹煞了善良。也许多方面的原因让我们受到了影响,但无论何时,保持一颗像八戒一样的赤子之心,装载善良,心才能确定正确的方向,扬帆起航。

  沙僧略显愚钝,却安于天命。反观当下的求职者有着希望自己如鹰一样高空腾飞的理想,但只有蛇一般爬行的能耐。理想与现实构成了强烈的反差,他们却不甘于认命,眼高手低,永远做着不切实际的梦。安于天命,是一种睿智,一种豁达,勇敢地看待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这才是真正的不平凡。真正的智者安于天命,不被浮华所累。

  孙悟空聪明绝顶,神通广大。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他身上的勇敢正直和乐观自信,但许多人只学到了他的毛毛躁躁,不具耐心。其实悟空知晓天下,睿智过人的能耐才是我们应当践行的,绝不是怀着一颗妄自尊大,好高骛远的骄傲之心。

  读过这些文字,对人物性格才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愈能发现情节的妙趣横生。平凡的文字在作者笔下串成篇篇精华,细腻的笔调下流淌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总是说自己很忙,没有空闲时间放下手头的工作通读一部名家著作。然而,只要是真的有心,手执书卷绝非一件难事,任书页清香在鼻尖萦绕,心无杂念,精神集中在文字所传达的思想上,实在是人生最愉悦身心的事。

  人们总在各种屏幕和霓虹灯下不断奔忙,手指在键盘上翩跹起舞,很少有人醉心于青灯白卷的享受。不知不觉,我们失去了太多,心被大量的琐事占据,却又显得空空落落。这时候,我们仅仅需要在全面放松的状态下,给予自己一个放飞的空间,在流溢的墨香中找寻内心的安稳平静。

  读一本好书,给我的不仅是在阅读中获得的乐趣,更能接触到一种思想,一种名家的思想,启发我去思考,去探索,发掘古籍名著中的妙义,这便是读书的最佳感悟。

  读大学读后感 篇13

  读完李开复的信之后深有感触。走进了大学,猛然间发现,一切才刚刚开始,脚下的路还有很远很远。今天的社会竞争不言而喻,就这样停止,一切都会从你的身边消失,仅仅只能做个对社会无用,对家庭无用,对自己都无用的无用之人。

  在这七封信中,李开复博士在其中分别为我们讲述了:坚守诚信对于社会立足的重要性、从优越到卓越的价值观前进方向,成功、自信、快乐间必然的联系,大学生活我们应当如何充实的度过,我们应当积极主动的与家长、老师一起规划自己的人生,有智慧的选择成功的路线和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七种人才。

  人生一路向前也应有人的指点,李开复的话总能告诉我些东西,可能平时会一时忘记,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去看看,经常去想想,也许会让我们的道路更加平坦。李开复博士说:要从诚信谈起!要从优秀到卓越!要做到成功,自信,快乐!细节决定成败,平时的一举一动最能看清一个人,时时都不能松懈,积极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最好,却一定要努力做更好,不能做到完美,却一定要努力去接近完美!要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要相信自己,努力去拼,努力去博,不畏惧,只是勇敢向前!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只说只想却不做,一切都没用,没有一点意义,行动永远比语言有效果。我也将时时刻刻告诉自己,不做语言上的巨人,更不做行动上的矮子。李开复老师在第一封信中提到的主动,积极的态度我更是深有同感,对于我们读行政管理专业的我来说,积极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品质,每一个年轻人都要拥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心,你必须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为重要的抉择。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要学会选择,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四年的时间可以造就一个人才,也可以造就一个庸才,其关键就在你选择你这四年的时间要怎么去度过。所以必须学会选择。所以我们一定不会浪费青春,要认真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力争全面发张自己,选择对了,加之付出,是顶峰;选择错了,即使付出再多,也是深谷。在第二封信中李开复主要针对个人品质作出了详尽的描述。人要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呢?做一个城实,正直,主动,客观,谦虚的人。具有这写品质要想达到卓越还是还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真诚的以他人相处搞好人际关系。严格的要求自己,宽容的对待他人,设身处地的从他人的角度来想问题办事情。成功,自信,快乐简简单单的三个词却富含这时刻的人生哲理,因为成功而自信,因为成功而快乐;因为自信而成功,因为自信而快乐;因为快乐而成功,因为快乐而自信。成功,自信,快乐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成功里可以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可以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可以得到成功和自信。如何获得成功,如何自信在李开复的信中都已作了详尽叙述,自信+快乐=成功。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人们研究的话题,当代中国人的诚信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由于国人在国外因贪图小利而背信弃义的比比皆是,导致他国人已经对中国人的诚信已经不再"感冒"了。所以无论你的学识如何诚信都是根本,只有做一个诚信的人才能立足于世界否则即便你取得了短暂的成功也必将失败。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恪守"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作为一名学生,没有任何一个理由能让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总结已经过去的大半个学期,确实还有很多的不如意,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学习。没有任何一个理由能让自己在某一小方面松懈。我希望我可以在学习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工作上,我应是个积极主动的人;在生活上,我必须乐观热情。做一个坚守诚信,正直的人,培养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坚信: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李开复的学识、修为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需要向他学习,但我们又不能一味的模仿,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确定自己奋斗的目标。选择一个你真心热爱的事业,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一生过得精彩和充实。珍惜校园生活。我们每个人的大学生活就这短暂的四年,但这四年如果能够很好的把握的话相信这必将使你人生进步最快的时期,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校园生活,这四年我们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规划铺好道路,扎实的打下基础。在机遇稍纵即逝的21世纪里,如果不能抱着乐观的态度主动把握机会,甚至创造机会,机会也许就再也不会降临到你的身边。如果不能主动让别人了解你的能力与才干,你也许就会永远与你心仪的工作无缘。所以,每一个年轻人都要拥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心,你必须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为重要的抉择。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业,没有什么东西像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更能体现你自己的独立人格。我们应该细细的品味这七封信,吸收其中的精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从现在起用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每一天。

【读大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大学》读后感01-10

读大学读后感01-10

读《大学》有感02-02

大学读后感09-20

《大学》读后感09-19

大学的读后感09-19

《大学》读后感01-10

大学读后感受01-08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范文(通用23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