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我的活动我做主》有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我的活动我做主》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书就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园自主性的发展这一实践课题提出并解决了以下五个问题:为什么要自主、在哪里自主、什么是自主、怎么来自主、怎么样评价自主。这本书让我找到了方向,自主活动是优质教育的灵魂和载体,即自主不仅是一种活动形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这四种缺乏型需要,以及“求知、审美、自我实现”这三种成长型需要。只有实施了自主性活动,才能能做到不仅关注幼儿的缺乏型需要,还能关注幼儿的自我实现这种成长型的管需要。
01
“为什么要自主”:自主来自于幼儿发展的各种需要,如幼儿和谐发展的需要,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幼儿自然发展的需要、幼儿近发展的需要、幼儿终身发展的需要,等等。
02
“什么是自主”:自我意识是自主活动的基础、自立自为是自我意识的特征。幼儿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的过程,是自主行活动的自为性的重要特征。
03
“在哪里自主”:书中提出了“教育超市”这一环境创设理念,并从内容设置、空间利用、材料投放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创设好“教育超市”。
04
“怎样来自主”:本书讲了很多,从区角游戏、生活活动、户外锻炼等几个大方面入手。文中一句话让我深思良久:“教师要养成向儿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的习惯,不要只问那些是或否的封闭性问题,这样更容易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何提开放性的问题呢?
05
“怎样评价自主”:作者提出,要让评价功能发展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语言多样化、评价实施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做到评价与知道并行,教评合一,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教育,是不需要跟风的。从儿童的发展需要出发,是教育永远的起点和永恒的话题。童年,是自由快乐的。童年的学习,特别是幼儿园的学习,最应该自由快乐。
像书中所说的:自主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理念。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探究,有效地强化了“儿童是学习主体”的意识, 促使教师实现了四个转变:从 关注自己的“教”转向关注儿童的“学”,从关注“文本”转向关注“生活”,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经验”,从关注“传递”转向关注“互动”。这些转变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强化了教师实施科学教育行方为的自觉心、责任心和恒心,同时还改造了幼儿园的课程实施环境,提升了课程的适宜性,丰富了教育活动的形式……让我们一起努力,在自主性的一日 活动中去观察和了解幼儿、支持和满足幼儿、引导和服务幼儿、鼓励和欣赏幼儿,促进每个幼儿向着更高水平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