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好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一拿到这本书就如饥似渴的看了起来。
这本书的主人公海伦·凯勒是一位美国著名的残障教育家。可不幸的是在她才十九个月的时候得了急性脑充血,从此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可海伦·凯勒并没有被困难压垮,而是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去领略这个世界的美景。
海伦·凯勒有一位家教老师,她就是莎利文小姐。在她的教育和帮助下,海伦·凯勒克服了沟通的障碍。1900年秋天,海伦·凯勒顺利进入了美国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学习,1904年以优异的成绩荣誉毕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海伦·凯勒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角度,劝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看他们的善良、淳朴与友谊是她的生活值得一过。我要长久的凝视我的老师,看看她的嘴巴和鼻子,以及身上的一切。第二天,我要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日落,看看太阳是怎么落下去的,它要奔向何方。第三天,我还要看日出。因为,这将是我能见到光明的最后一天。看完日出,我想去探究与研究。我将奔向城市,看看那些有名的艺术馆。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世界。”这就是海伦·凯勒想看到的东西。
同学们,为什么要到失去时才去珍惜,才去叹息,才会觉得光明实在太宝贵呢?连海伦·凯勒都可以在黑暗中探求光明,摸索寻找正确的人生道路,我们这些正常人又何尝不可呢?让我们学习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品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