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1
近日看了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感触颇多。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学生,我认为规划最核心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利益的公平分配。规划不是我们常做的大规划,形象工程;不是一叠漂亮的图纸,不是官员的政绩。
简·雅各布斯并不是一名建筑师或一名规划师。她从1952年起,开始在《建筑论坛》(Architectural Forum)担任助理编辑。此后她开始设计城市设计的写作。1959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1961年《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问世。
简·雅各布斯探寻城市设计问题并没有空大套的去寻找问题,而是从一些普通的平常的事情中去思考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街道是安全的,什么样的不是;为什么有的城市花园赏心悦目,而有的则是藏污纳垢之地和死亡陷阱;为什么有的贫民区无法改变,而有的则是在缺乏资金和政府规划不利的双重压力下完成自我更新;为什么城市的中心会衰落。解决这些问题要了解城市改造中,依据什么原则或规律,自发地或由政府主导的改造为什么获得成功,又为什么失败。
简·雅各布斯认为金钱并不能改变贫民区,并不能改变地区之间的差距。在她看来,城市要有生机,而规划改造的贫民区往往缺少生机,变得死气沉沉,然后成为少年犯罪、蓄意破坏和普遍社会失望情绪的中心。这些住宅区甚至比一个有生机的贫民区更糟糕。快车道分割了城市,它割裂了城市的联系。在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面前,他们仅仅关注城市简单的外部印象,给汽车贴上“坏蛋”的标签,认为它要为城市的弊病和城市规划给人带来的失望和无效负责。简·雅各布斯提到了波士顿北端的一个地区,这是一个房租低廉的老城区,延伸进入河边的重工业区。在官方的看法中,这是一个破败的邪恶的地方,它需要改造。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规划和建筑专业学生经常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地方改造成为一个有着超级街区和公园的一个规规整整温文尔雅的地区。
但实际上呢?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很幸福,它们街道狭窄,但洋溢着活泼友好和健康的气氛,这里整齐干净,生机勃勃,这里是少年犯罪和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街区,在规划者眼中却是贫民区。在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政府带头新建高档住宅区,开发商业,新建更多的高速路来面对越来越多的汽车。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拥挤,汽车与人的冲突加剧。在政府或是服务于政府的.规划者眼中,只要是破旧的就需要拆除。这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拆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黑色灰色收入,地方政府,政府官员从中获得了收益;二是所谓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这是由于中国地方官员任期较短这一国情所决定的。这些说明了城市改造在中国存在很大问题,很多规划改造并不是从公众的利益出发,二是剥夺了公众利益。这些问题从现在新闻常有强拆的报道可见一斑。
简·雅各布斯认为现行的改造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政府或是规划师认为居住在贫民区的人们需要一大块草坪,然后就实施了。但是居民们需要的是一个喝咖啡或看报纸或借五美分的地方,而不是一大块空荡荡的草坪。
在中国现实的规划管理法规中已经逐步提到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但现实中一是公共参与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政府及规划者并没有深入地探寻民众的需求,规划很浮躁。现行的规划并不是民众需要什么,而是政府和规划者认为民众需要什么。
简·雅各布斯在书中提到的另一个关注点就是街道的安全。城市中的街道不仅仅承当着交通功能,它还是城市的第一印象。人们出行,在道路上第一个关注的问题是安全。简·雅各布斯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安全感。她观察得出结论,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邻居(包括孩子)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而获得安全感。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则会感到来自邻居的目光监督。简·雅各布斯据此发展了所谓“街道眼”的理论,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道和街道上的小店铺,用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
“街道眼”理论一出现,就引起了美国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人士的关注。一些人乐此不疲的试图将之引为实践标准,甚至还产生了一个专门的产业和专业领域。
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安全问题频发。在夜间行走在街道上的居民经常有受到伤害的,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城市发展中,以高层小区逐步代替了保有邻里关系的低层居住区。人与人的关系变得陌生,人们对街道不再有安全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中提到城市要努力保持多样化,只有保持多样化的城市才有生机与活力。简·雅各布斯提出了四点来保持城市的多样化:一是城市主要用途混合的必要性;二是小尺度的街道是必须的;三是老的建筑是必要的;四是一定的密度是需要的。
现阶段中国城市规划走集中式发展道路,建立集中的开发区,商业区等等。在起到了集聚效应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的多样性降低,不利于城市持续发展。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中介绍了城市的衰退与更新,简·雅各布斯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释:一是多样性的自我毁灭,二是交界真空带的危害,三是非贫民区和贫民区化,四是渐次性资金和急剧性资金。
书中也介绍了解决美国城市问题的四个策略:一是对住宅的资助,二是对汽车限制,三是维持视觉和次序,四是拯救和利用廉租住宅。
仔细思量中国现行规划政策,一是加大还迁房建设,二是对部分城市实施汽车管制,三是对重要地段城市立面进行重点城市设计,四是加大廉租房建设。这与简·雅各布斯的想法相一致。
总结全文,简·雅各布斯的城市理论是:人口应该高密度聚集,因为密度意味着安全;城市不应该分区,这样人们可以在工作的地点附近居住;人行道一定要足够宽敞,让孩子在其中自有玩耍。在书中,她提倡将人口和各种活动聚集起来,共同组成一幕欢愉自在的城市生活。她提倡城市“多中心化”,强调要珍惜城市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元性与混合性。作为一名城市规划的学生,要沉下心去了解规划的本质。规划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得到保障,而不是规划本身。规划不是画图,而是一种信念,一种行之有效的城市发展计划。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2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规划者总是幻想着中心辐射的花园城市。这里既没有贫民区,也没有蜿蜒杂乱的街道。一切都按照规划者的意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严谨的功能布局,整齐的街区划分,还有足够面积的大片绿地。
然而这一切在雅各布斯眼中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真正的城市却是密集多样的。作为一名记者,雅各布斯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凭借细腻的情感,她关注的不仅局限于建筑、街道、绿地这些基本的城市组成元素,她更加注重的是作为人在城市中的感受,比如孩子们是否安全、商店生意是否兴隆、居住工作是否便利抛开城市的外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才是城市服务的首要对象。为着城市中的人们之真正所需,雅各布斯提倡增加城市人口的多样性,让人和各种活动聚集在一起,把城市变得更密,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混乱。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街道眼”的概念。雅各布斯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安全感时观察到,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邻居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从而获得安全感,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则会感到来自邻居的目光监督。因此保持小尺度的街区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就会增强街道的安全感。
就这点来看我个人可以说深有感触。从我所居住的小区到离学校,抄近路只需要穿过一条小路。这条路位于旧城保护的老住宅区内,路边是成片的平房和杂木。其实这条路给人的感觉是极为不安全的,不仅岔路多,而且夜间照明也不佳,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街道边时常有居民聊天、打牌,夏天甚至还有人吃饭、纳凉,经过这里自然也就不会有危险了。
这让我不禁想起,在书中,雅各布斯将人们与活动、活动的背景——街道交织起来,展示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画面。为了阐明她的“城市生态学”,雅各布勾画了人们之间各种复杂的交互活动:孩子们在公共空间中嬉戏玩耍、邻居们在街边店铺前散步聊天,街坊们在上班途中会意地点头问候等等。她将这些活动称为“街道芭蕾”,而这与芒福德的“城市戏剧”观念、W·怀特强调公共广场的重要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城市的街道承载着保证安全性、提供交往场所、教育孩子的多重责任,然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城市的多样性才是关键。
要产生多样性,需要地区内的首要用途的多样,以此来吸引人流、短小灵活的街段,借此使街道融合、新老建筑并存,满足不同用途所需,还有最不可或缺的——密集的人群,来实现多样性。
主要用途的混合在于地区内部的主要功能必须多于一个,最好多于两个。有两种形式的多样性,一种是首要用途的多样性,把人群引到一个地方;第二种多样性是指为了首要用途而发展起来的商业,服务于被首要用途吸引来的人群。以我所在的城市南通为例,老城区发展到一定时期,兴建了新城区,但是新城区却总是缺乏人群,除了少数正在使用的写字楼,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去新城区。但是新建购物商场以后,情况就有了好转,一部分人群被从老城区的中心商务区吸引过来,由此周围的餐饮服务业也发展了起来。随着人流增加,相邻购物中心不远又兴建了游乐场,并发展成为新的首要用途,多样性开始萌发生机。
小街段的用途体现在化解长街段的沉闷单调。冗长的街段往往给人郁闷压抑的感觉,要么是因为它过长而又少有人涉足,常年无人导致了过分的冷清,要么是因为临街空间本身缺乏的街区挤满了店家,拥挤到令人压抑的境界。二者都是发展的败笔。鲜有人来往的街段除了浪费资源,更不符合街道安全的需要,成为“灰色地带”,拥挤过度的街段又不利于功能的合理发挥,产生压力。与此相较而言,小街段的优势在于它将长街道融合,多处转角又可以获得较多经济效益,同时也是人们交流沟通的最佳场所。
新老建筑交织或许在早期城市规划中不为看好。似乎推倒重建才能获得理想中的花园城市。然而新建筑成本昂贵,适合经济效益突出的活动,而老建筑相对成本较低,可以满足低成本的需要,二者相互融合或许才是最佳选择。上海世博会中,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多个案例均有关旧城保护,以巴塞罗那案例馆为例,巴塞罗那老城区中心有很多哥特式建筑。在旧城保护和利用过程中,这些古老的建筑或被严格保留原样,或适当添建与改建,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图书馆、酒吧。新城区则规划一个完全不同于老城的棋盘式路网,通过林荫大街与老城中心区相连,对老建筑的灵活运用成功保持了旧城的风貌。
在人口密度的'需要上,可能不仅仅局限于人口数量上多,不能忽略的是人口的多样性。“如果我们拥有足够的金钱,就一定可以把城市建设好。”忽略居民进行非贫民化的能力,一味投入大量资金消灭贫民区的做法在本书中受到了强烈批判:耗费巨资却贡献不大、并未真正减少贫民窟,而仅仅是将贫民窟移动到别处,造就新的贫民窟、使资金更多更容易地流失到投机市场中,给城市经济带来不良影响。
60年代初正是美国大规模旧城更新计划甚嚣尘上的时期,这其中显现出的问题正是当今中国所面临的,大量资金投入城市建设却使城市失去特色,而呈现千城一面的趋势。不可不提的还有城市交通问题。汽车霸占的空间越来越多,留给自行车、行人的活动空间则越来越少,正如雅各布斯预言的那样,城市将被越来越宽的道路逐渐蚕食。人们需要的或许是集城市的各种功能于一体的小区域,它为人们提供生活工作的场所,而不是带来严重的城市污染和大幅降低的工作效率。或许小不见得一定能代表多样,但其揭露的现实问题却发人深思。
当《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来到中国,有人说,它来得太晚了;更多的人说,它来得很及时。当人们咀嚼着这位妇人的唠叨时,会发现我们的很多城市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正是美国当年所经历的。城市是由建筑和人组成的,人才是城市的主角。以城市中的人的视角规划城市才是一个规划师应有的责任。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死?生?07-07
死?生?07-08
生——死04-22
生·死·阳光08-14
生和死06-11
诗歌散文:生亦死09-11
含有“生、死”字的成语及解释110个06-14
千生万死的成语解释06-08
千生万死成语解释06-08
关于“死”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