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鼠疫》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鼠疫》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鼠疫》读后感1
用一天时间看完了《鼠疫》,加缪的慢热让我有些不耐烦,但终究也没有让我失望。
这并非一个描述苦难中人们如何奋勇斗争的故事。或许在我们土地上,我们习惯于灾难发生地流传出来充满正能量的故事,给人以心灵上的安慰,就好像我们十分缺少这些东西一样。但是在里厄医生的日记里,对抗疾病的勇气是和消极、逃避共存的,责任,爱情,亲情,友谊,它们首先是弱小的、微不足道的。
不,这还远远不是全部。塔鲁在对抗疫病时和医生们并肩战斗,但他心里想的却是更大的问题。即使不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大家也全都是鼠疫患者——整个社会都生病了。塔鲁发现大多数人——包括他之前最尊敬的父亲——都会为了一些“正当的理由”赞同了千万个人的死亡,就和他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样。是的,人们为了一些大道理,为了爱国,为了正义就赞同杀人,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但是他们都默认了自己的选择。塔鲁想要在鼠疫错过他们的短暂时间里做些什么,可他还是死在疫病消失的前夜。死前他说,“我输了”。
他真的输了么?那些幸存者们互相拥抱着的时候,得到了许多天以来不曾体会到的欢乐,然而那些有所向往的'人却发现战胜了鼠疫却一无所获。除了塔鲁。塔鲁获得了安宁,一种无意义的安宁,而代价是死亡。那些希求着什么的人们之所以最后觉得即使幸存自己也是一无所获,那是因为他们在渴求着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物。
我妄自猜测着,却不愿把它说出来,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在这种时候每个人面对加缪都会有不同的话要说。
面对苦难时,人不必去装什么英雄。任何时候人都不应该去装什么英雄。人应该实事求是。而选择了实事求是并不意味着就要和城里的居民共进退。朗贝尔的实事求是就是悄悄地离开此地,去坚守自己的爱情,而里厄医生却只能在孤独中度过这难熬的岁月,隔着一片虚无“等待”自己病重的妻子死去。个人的命运是何其微不足道,死去的人终于无名无姓,而活下来的人也终将无名无姓,因为结尾也说了,鼠疫病菌依然存在,也许某一天就会再次爆发。当然,不止是这个原因。
不再有揪心、曲折的情节,不再有动人心魄的故事,也不再有感人至深的爱情。这些其实我们都不需要。我们也和鼠疫中的人一样,最终只能获得我们力所能及的一切。当我们还在把自己投进那些刻意编排的故事里时,自然不会想到那些其实都是不可能的。然而在鼠疫里发生的这一切,都是可能的。我们究竟是更爱不可能还是可能呢?或许是前者吧。我们总爱想着我们不需要的东西,忽视了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对于这平凡的世界究竟还要付出多少才可以让它变得更理想化,更浪漫化呢?究竟要过多久我们内心所渴求的世界才会降临呢?
永远不可能的。当你亲手去揭开那面纱时,你自然会发现。这就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我们无法生活在别的地方,无论那会是多么理所应当,我们只能存在在这里,这个鼠疫潜藏的世界里。
《鼠疫》读后感2
《鼠疫》是法国作家加缪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以里厄医生为代表的奥兰市居民,面对突如其来的瘟疫和死亡的威胁,同仇敌忾、勇敢反抗的故事。书中以丰富的细节,生动展现了小城中鲜活的日常生活,也清晰刻画了鼠疫爆发之时普通人的挣扎与抗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的真正勇者不绝望、不颓丧、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精神。
读书心语:“但鼠疫是怎么一回事呢?不过是生活罢了。”它只是普通人平常生活中逃不掉的磨难,也许它的到来和离去并没有特别的原因,甚至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但我们仍然直面它,与它抗争,在这个过程中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知——而这个过程,也就是生活了。
作者虚构了一个鼠疫肆虐、人的生存环境面临极大威胁的城市,深化了他对荒诞世界的理解,他说:“我试图通过鼠疫来表现我们所遭受以及所承受的威胁着人、将人流放的环境。”对于作者来说,鼠疫象征的不仅是当时的二战,也象征着其他大规模的灾害(如瘟疫、灾荒、战争等),而受害者们则是灾害所及地区、民族乃至全人类。作者通过他笔下主人公的选择向我们说明:在这些灾害来临时,我们唯一的选择是站在受害者一边,用最单纯的责任感和最真实的正义感与这些灾害作斗争。
鼠疫初发期,无人在意细小的.变化。街上和屋子里不断出现死老鼠,虽然有老鼠成群结队死去,有人因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生命垂危,但是这座城表面上却毫无变化,街上熙熙攘攘,还是同样的人群在电影院门前排起长队,关于疾病的传言并没有影响到市民们的心情。直到死去的人越来越多,里厄医生说出了“鼠疫”这个词,人们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政府不得不公开消息,采取了公布感染人数、消毒、隔离等一系列措施来控制鼠疫的发展。
鼠疫盛行下,人心浮躁下的世间乱象。因鼠疫被封控的人们面对这一灾难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普通民众由恐慌到麻木接受;咖啡店张贴“纯葡萄酒可以杀灭细菌”的广告来招揽顾客;醉汉柯塔尔酗酒、颓废、逃避一切……而另一些人则做出了其他的选择:志愿者塔鲁一直在防疫一线,肩负起奥兰城的防疫工作;神父帕纳卢坚定信仰,始终怀揣灾难是命运安排的信仰者这一理念;医生里厄一直在瘟疫期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竭尽所能救助更多患者。对于这些不同的选择,作者写道“即使世界荒芜如瘟疫笼罩下的小城奥兰,只要有一丝温情尚在,绝望就不至于吞噬人心。”
鼠疫结束时,既欢欣鼓舞也惴惴不安。在这本书的结尾,鼠疫如同它来临时一样突然地结束了,经历了鼠疫的人们喜出望外,却没有立刻去兴奋狂欢。经过这几个月时间,人人都渴望解脱,可是又都学会了谨慎。人世间经历过多少次鼠疫和战争,两者的次数不分轩轾,然而无论面对鼠疫还是面对战争,人们都同样措手不及。
人生中存在着太多荒诞的不确定性因素,就像鼠疫不知何时会降临,何时又会结束一样。我们不需要赋予生活太多的理想与意义,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行事就好,我们在认清荒诞人生的本质后也更不应该走向虚无主义,而是应该勇敢地面对苦难,义无反顾地拥抱生活、反抗生活、走向幸福。
《鼠疫》读后感3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是呀,书籍就是一片浩瀚的宇宙,里面的知识多如天上明星。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本书,一本叫《鼠疫》书。
读过书的人大多都知道,鼠疫是一种很糟糕的病,是由老鼠传播的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十几鼠疫风波,死亡人数高达一亿……故事发生在奥兰城,它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一天,里厄医生在医院发现了一只死老鼠,没人在意。过了几日,全城都发现了很多死老鼠。人们最开始还以为是有人在做恶作剧,现在竟开始恐慌起来。一天,里厄医生的朋友米歇尔生病啦。可是,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病。没过几天,米歇尔死了。过了几天,全程也有几十个人得了和米希尔一样的病,都不治而死。得病的人越来越多,里厄医生才意识到这并不是普通的病,而是一场大瘟疫。后来得知,这是他带来的一次灾难,它是——鼠疫。
这是一个无比恐怖的名字,他在许多地方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今日,却降临在了他们身上,尽管人们怎么去努力?可是,鼠疫带来的灾难却没有一点减少,反而更多了。几周后奥兰城终于封城了。大家几乎全部绝望,街上再也没有人在走动了,大家都在家里安静的等死……。里厄医生并不绝望,他想尽一切办法对付鼠疫。他想让鼠疫离开,让那些在外地工作的亲人回到人们身边。
鼠疫几乎吞去了一切,包括人民的希望和对生的.追求,以及对亲人的爱。生病并不可怕,而这些才是最可怕的。里厄医生在医院里目睹着病人一个个死去,那样的心痛和无奈只有他才体会得到。每天,都有人被送进公墓和火葬场,留下的只有那一份对亲人爱和对鼠疫的憎恨永远留在人间。里厄医生四处寻找血清,想要救人们。一天,他用血清在一个得鼠疫的小孩身上试了,很成功,但不幸的是小孩还是死了。
不知是不是他的努力感动了上帝?一天,一名鼠疫的病人被医好了。这跟里厄医生和全城一日丝希望。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好了,鼠疫终于离开了。城中起了礼花,里厄医生静静的想。他和兄弟和爱的人离开了人世,都被遗忘了。书本上写着:鼠疫不死不灭,它能在家具和衣服中沉睡几十年,能在房间、地窖、皮箱、手帕和废纸堆中耐心潜伏守候,也许有一天,瘟神会再次发动它的鼠群,驱使他们选择一座幸福的城市,作为它们的葬身之地。而那时,人们就将再次遭受不止一次经历过的厄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发生了什么痛苦的事情,上帝都会留下一丝希望,而那些希望并不是送来的,而是那些坚守爱与希望的人去争取的。书中的里厄医生,他坚强,不会被这些痛苦所击倒,他就是去争取希望的人,非常值得人们去学习。
我有一回一点都不像里厄医生那样争取希望。我参加了CCTV英语风采大赛,前两次还平稳,可决赛的时候准备的时间太少了。我还要一边上课,一边学英语,太忙了。这时我几乎放弃了,每次练习都懒懒散散的,有时还不想再练习下去。当比赛时,我终究是考了一个不太理想的成绩。如果《鼠疫》这本书也是这样,那么,瘟神不是就永远的控制住奥兰城了吗?如果里厄医生也像我这样,那么奥兰城还有救吗?我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我要去寻找雾霾中的一丝光。
《鼠疫》这本书的介绍就此结束了,欢迎去书店购买。
《鼠疫》读后感4
书读多了的一个好处是,对书的品味比原来包容些,各种类型的书,像各式各样的食物都能欣然接受了。绝不只吃那些自己最爱的吃的忽略了其他,而是要合理搭配、均衡营养。读书也一样,各种口味的都尝一尝,也许会发现原来以为自己不爱吃的,竟是如此美味。《鼠疫》就是这样一本书。
是在读过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后读的。搁在其他时候,我不会这样一口气读完,或者读不下去丢在一边也说不定。不过偏偏就是在读过一本霍乱时期的故事之后才读到它。这还得感谢我的舍友的推荐,所以才会在我去图书馆所借的另一本书(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旁边发现了它。
如果问我《鼠疫》是个什么样的故事,我只能回答“不过是一场鼠疫悄然来到阿赫兰这座城市,肆虐了几个月后又悄无声息地消退的故事”。重要的反倒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书中仅有的几个面目清晰的角色:里厄医生、他的妻子和母亲、外乡人塔鲁、公务员格朗、记者朗贝尔、神甫帕纳鲁、法官和科塔尔,还有一个哮喘病人。其他人都是面目模糊的,湮没在鼠疫肆虐的烟幕之下。这几个面目清楚的人物,无论鼠疫之前他们扮演的是什么社会角色,也无论鼠疫刚来袭时候他们是怎样的应对反应,在鼠疫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加入到与鼠疫正面抗争的队伍中来。
当一个外乡人塔鲁向里厄医生提议要组建一个“志愿者防疫队”的时候,里厄医生说“这工作可能有生命危险,这一点您很清楚。无论如何我都有必要提醒您。您仔细想过吗?”塔鲁没有正面回答,却问大夫如何看待神甫的布道。里厄回答说“只要看到鼠疫给人们带来的不幸和痛苦,只有疯子、瞎子和懦夫才会放弃斗争”。“您相信上帝吗,大夫?”“不相信。但这能说明什么呢?”“既然您不相信上帝,为什么您自己还表现出那样的献身精神?您的回答也许能帮助我回答您的问题”。
再后来,一心想逃出城去的'记者朗贝尔选择留下来,“我不走了,我要留下来和你们在一起。”因为如果他真一走了之,他会感到羞愧,这会妨碍他热爱自己留在那边的亲人。塔鲁如当初大夫提醒他一般提醒朗贝尔,假如他有意要和大家同甘共苦,那他就可能不再有时间去享受爱情,必须作出选择。“你们也都很清楚这个道理!否则你们到这个医院做什么?那么你们是否也作了选择,是否也放弃了幸福?”
最后,鼠疫终于如同它来时的悄无声息一般消退了,身体虚弱的朗格迈过了死亡的门槛,一直抗争的塔鲁却在胜利前夕被瘟神带走了。朗贝尔最终回到巴黎,与他的爱人相见,而里厄医生的妻子却在远在几百公里外的疗养院去世。
“那扇窗户面朝宁静的街道,每到傍晚,她都坐在窗户后面,略微挺直身体,双手平平稳稳,目光十分专注,就这样一直做到暮色袭如她的房间,把她的黑影从灰色的光线里衬托出来,灰色光线渐渐变成黑色,于是她那一动不动的剪影便融入黑暗里。”
《鼠疫》读后感5
书中通过一场鼠疫,描写了一个社会的荒谬,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人们面对灾难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态。有人惶惶不安,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有人不敢公布疫情,善用精妙政治谎言欺骗民众;有人借机发财,争夺利益;有人消极度日,把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宗教信仰上;有人积极应对,投入到和鼠疫的战斗中……人性百态尽现,就像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各种人。面对苦痛和灾难时,我们表现出来的和上面这些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通过里厄客观冷静的叙述,仿佛也能读懂点什么。里厄是这个城市的医生,在灾难来临时,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在第一线,每天都和死亡打交道,疲惫不堪。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几乎看不见他的表情,在和朋友聊天时,在母亲拥抱他时,在小男孩死时,在朋友塔鲁死时,几乎都没有任何情绪,他就好像是站这个事件的旁边,看着一切开始、结束。但他也不是全然客观,他在和疫情战斗,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在这期间,本来一开始想要迫切逃离的朗贝尔也放弃掉可以见自己爱人的机会,决意留在阿赫兰。明知留下来的结果是最坏的,明知一切的抗争可能都是无效的,却还是选择留下来,这一种勇气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当然值得人尊敬。
有一个场景我很喜欢,说的是一个老人闲时会对着窗外的猫吐口水,后来鼠疫发生,外面没有猫可供他打发时间,这让他十分苦恼。这个动作似乎无聊,可这是自己掌控时间的一种自由,我也十分羡慕像塔鲁说的那样“在时间的漫长中体验时间”,无所谓浪费,自己的时间,应该是想怎么挥霍就怎么挥霍。
小说最后,里厄给一位老病人看病时,老人说了一句“可鼠疫究竟是怎么回事?那就是生活,如此而已。”这时我才明白,这一场鼠疫就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它的荒诞性就在于,每个人所做的事情都是徒劳无功的',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命定的,都是像鼠疫一般想来便来、想走便走的,半点由不得人。
多么没有意义的事情,最终都是走上一样的路。无论过得是名利双收、荣华富贵,还是默默无闻、一生贫穷,最终都是踏入虚空。我们就是一粒尘埃,不值一提,这世界又乱七八糟,没有拯救的希望。我也会常常问自己:“会好吗?”内心的答案永远只会是:“不会的,只会更烂。”
可就是这么一个不抱任何幻想的加缪,看清所处世界的荒诞、冷漠、丑恶,却仍然对自己的存在充满了强烈的热情。用消极悲观的想法去乐观勇敢地活着,这是对生活、对死亡最好的反抗,这也才算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作家和读者是很奇妙的关系,非得心神契合,才能做真正的知己。当然,加缪不懂我,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懂我,但是,无所谓,我能懂他一点点,就已算是我的幸运了。认识他之后,才有了更多对生活的希望,才会想要努力去创造一些东西,以便能多少留点曾经存在的痕迹。
这是我最真诚的反抗,这也是我最大的勇敢。
要好好爱呀,要努力生活呀,因为加缪说:“人的内心里值得赞赏的东西总归比应该唾弃的东西多。”
《鼠疫》读后感6
不同于《局外人》的晦涩难懂,也不同于《霍乱时期的爱情》那般浪漫。作为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鼠疫》,就是在描写生活。什么是鼠疫呢?鼠疫就是生活。鼠疫杆菌总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随时可能派出一群老鼠出来夺走一座城市的幸福。生活也是一样的,随时可能出现的横祸,也将让人上堕入痛苦的深渊。鼠疫能够夺走人的生命,就像是塔鲁所说的建立在死刑基础上的社会。灾难出英雄,英雄到底是不是必要的?谁会一辈子对一个英雄感恩戴德?就好比一个人患了鼠疫要被救他的医生隔离,医生却遭到家属的唾骂与憎恨。但是灾难会出现像里厄医生和塔鲁等这样的接近圣人的人出现,他们的出现也不能阻止鼠疫的蔓延,但是他们在与鼠疫不懈抗争过后,如果还活着,那么经验与回忆就是他们唯一的战利品。塔鲁一直追求的宁静,也只在他死亡的前一刻,而像里厄医生这样的英雄在灾难的最后能干些什么?也只能默默的追忆曾经的美好生活。
《鼠疫》真的是一部很伟大的作品,他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像人性的光辉与阴暗,英雄主义,生活本质,命运轮回。有人说,加缪的思想是不能拆分的,即使试图去拆分也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加缪的作品都不是用一根筋完成的,就像他亲身经历过鼠疫,才完成了《鼠疫》一样。
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发生瘟疫,突如其来的瘟疫让人不知所措。政客狂妄无知,掩饰诿过,甚至想利用灾难来获取利益;原来过着委靡不振生活的小人物,凭著黑市门路,为人民带来各种禁品,突然成为了城中的风云人物;小百姓恐慌无助、自私贪婪,每天都只是过著颓废生活。瘟疫城市被重重封锁,无人能够自由进出。被困在城中的人民,朝思暮想着住在城外的亲朋好友。一位到城公干的记者被迫过著无亲无友的生活,只有寄望参与自愿队消磨时间。主角里厄医师这时挺身而出救助病人,与一些同道成了莫逆之交。不过,他的妻子却远在疗养院,生死未卜。
最终鼠疫退却了,然而尽管喧天的`锣鼓冲淡了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可是奥兰人永远不会忘记鼠疫曾给他们带来的梦魇。
《鼠疫》创作思想开始酝酿的时期,是在1940年巴黎被德国法西斯占领以后。加缪当时已打算用寓言的形式,刻画出法西斯像鼠疫病菌那样吞噬着千万人生命的“恐怖时代”,像19世纪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那样,通过一条大鲸鱼的凶恶,写出时代的灾难。
加缪在1942年11月11日的日记中,曾把当时横行无忌的德军比为“像老鼠一样”。在另一篇日记中,他这样记下当时的情况:“全国人民在忍受着一种处于绝望之中的沉默的生活,可是仍然在期待……”。值得注意的是,加缪在小说中用细致的笔触写出了他的同代人在面临一场大屠杀时的恐惧、焦虑、痛苦、挣扎和斗争之际,特别是刻划了法国资产阶级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浩劫的过程中,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发生的巨大而深切的震撼。尽管加缪按照习惯,避免直接描写法国社会,假借北非地中海滨海城市奥兰作为发生鼠疫的地点,但读者从这座商业昌盛、物质文明发达、市民精神空虚、以寻欢作乐来消磨人生的城市,不难看出这是法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鼠疫》读后感7
鼠疫就是生活。
2020年春节,“武汉肺炎”出现并传染性扩大,1月23日,武汉封城。紧接着确诊病例一天天增长,因家妹在武汉读书,18日放假返乡,直至今天社区、乡政府、派出所轮番打电话,测温度、消毒、禁外出成了我们的过年。
报道一万人都比不上亲自经历一个人。去年12月,有八人提出疑似SARS而被列为造谣者,这是谁的问题?定性并发布公告仍需要层层上级审批,也不是某个人说了算,某个人不作为,这是谁的问题?封城之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了,随着春运,武汉500万人出城回家、旅行、出国,与之而来的是谩骂、诋毁、偏见,这是谁的问题?各地纷纷响应,上飞机回国的武汉人,竟然是国人不允许自己的同胞乘坐,这是谁的问题?如果说一个国家的人都包容仁爱,素质提高,那么还会有人想要长生不老欲求不满吃野味,那这又是谁的问题?
假使穿越到一个月之前,你努力告诉所有人这是传染性肺炎,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你仍然成为了第九个造谣的人。该如何自处?如何解释?
自消息发出以来,我家人一步都没有出过门,然而亲戚们打来电话关心安慰,也有长辈竟然斥责为什么从武汉要回来。哑口无言。我看到了莫名其妙的武汉人回不了家回不了国,我看到网络上攻击武汉人、武汉政府的肮脏不堪的污言秽语,我看到给医生吐痰并说谁也别好过的病患,我看到逃离武汉的携带者肆意的笑,我看到手机前一个个丑陋的嘴脸凝视着这一切。
如果没有医生护士来拯救这一切,如果没有国家的力量来调控这一切,如果没有全体人民的意志来抵抗这一切,那么占据统治地位的不是细菌就是病毒。我为奋战一线的他们热泪盈眶,我为毅然请战的他们潸然泪下,我为善良平凡无惧的他们泪流满面。那天,我看到那张图,上面写着“我的城市病了,我们会治好她,等春暖花开时,欢迎你们再来”。止不住的泪泛滥啊,谁不是无辜无奈却仍然拼死拼活?太多太多的人啊如蝼蚁生活在生活里,存在本身又那么毫无意义。
话说回来,《鼠疫》是一场现实的鼠疫,死亡恐怖笼罩全城,尸体堆积,整车整车拉出去火化或掩埋,城门关闭,患者被隔离等待死亡,亲人离散,人们几乎失去所有;以此,更是一场人性的疫病,世界上每个人都是鼠疫患者,都可能给人伤害或致人死亡。神父给人以上帝,而信仰是生活帮助建立的。在艰难的岁月里,人才看清生活和世界的真相,才会在见证美好与历史时保持批判的力量。同时,对物与文化的.世界保持超然的敏感,并形成独立强大的自我。
加缪并不苛责人性的弱点,他温柔地理解个体的困境。鼠疫是我们每个人,是每个人身上的妥协与软弱。书中提到,和鼠疫斗争的唯一方式是诚实。若诚实让你无法加入喧嚣,那么就写下让你哑默的东西;若诚实让你在希望与失望之间两难,那么就袒露你徘徊的脚印;若诚实让你将要开口便觉空虚,那就让虚空自己说话。对未来某个时刻将要经历“鼠疫”的人群来说,诚实的记录总是有用的。
书中,神父是他,觉悟者是他,志愿者是他,医生是他,那个患哮喘病的、被认为疯了的老人也是他。鼠疫究竟是什么呢?鼠疫就是生活,不过如此。
【《鼠疫》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后感获奖_获奖读后感03-31
高二读后感:雷雨的读后感09-19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读后感09-20
《论语》读后感 读《论语》读后感11-08
艺术读后感《什么是艺术》读后感10-09
励志的读后感有关励志的读后感09-27
英文读后感之哈利波特读后感09-02
初二简爱读后感《简爱》读后感09-16
高一读后感:《简爱》读后感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