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集合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读后感1
对宁波天一阁,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间藏书楼上,但对于其藏书的艰辛,我直到读了《风雨天一阁》之后才解一、二,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情节便是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在弥留之际做的有些荒唐的遗产分配。
范钦将遗产分成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一楼藏书。让两房在其中挑选。这是一个在很多人看来极其不公平的决定。万两白银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笔巨额财富,它可以让选择白银的一房一夜暴富,但一楼藏书从收益上来看便仿佛一个代代相传的负担,甚至可以说是只赔不赚,入不敷出的,范钦的这个分配可以说是将范氏沉重的义务——一种对文化的传承这种精神上的遗产和范氏巨大的权利——一种对财富的继承这种物质上的遗产分割得十分彻底。
面对这两个一看便知道应该选择后者——这个在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便可以取得权力稳赚不赔的选项,范钦的大儿子范大冲立即开了口,就在我刚想着他抢得了先机占得了便宜并且嘲笑二房的犹豫时,下面的一段文字却立刻让我对之前心中所想的一切感到羞愧不已,令人吃惊的是范大冲不但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藏书楼,而且决定拨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来充当保养费,甚至开始了一场没完没了的接力赛!
他这个毫无犹豫的选择令我佩服不已,有谁会真正为了一楼藏书而放弃万贯家财?有谁会真正做到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甚至在深深体会到父亲藏书之艰难后给自己的后代都戴上一份沉重的枷锁并且让其代代相传?这不仅让我想到了守陵人,他们一代复一代地赔上整个家族、所有子孙去看守、坚守一座冰冷的帝王陵墓,与其说是工作、义务还不如说是一种信念一种坚持,范氏家族也是如此,不过是从守陵人变成守书人罢了。那是一种不顾旁人的不解与嘲笑,不顾财富上的巨大开支,不顾岁月的流逝,不顾王朝的兴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时间的意志力。在他们的眼中藏书楼这时不是一个单纯的收藏着珍本、孤本的知识储蓄所,而是一个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他们藏书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范氏家族,更不是为了某一个王朝,而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他们是为了用一本本书籍使我们长期处于散乱状态和自发状态的精神天地变得整齐连贯充满凝聚力。可以说他们的行为是中国文化保存与流传艰辛历程的一个缩影。也正是由千千万万个如范氏一样的家族、机构组成了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
其实,我们也能在心中拥有一个天一阁,也能象范氏家族一般做一番保存流传中国文化的事业。
也许我们没有天一阁中那种称得上是文物的书籍,但是唐诗、宋词、元曲这些流传至今、记载着各个王朝的兴衰历程的作品,它们的文化价值也决不输于藏书楼中的孤本、珍本;也许我们无法象范大冲一样义无反顾地放弃万两白银而选择藏书楼,但是背诵那些名篇名段并深入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和继承;也许我们无法象范氏一样世世代代忍耐着痛苦、寂寞执着地传承着繁华的文化遗产,但是我们将自己喜爱的古文古诗等与他人分享、交流,那么也是在传承并发扬我们的中华文化!
读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触很多。想抓住什么,伸手却握了满手空气,只有淡淡的哀愁与丝丝的寂寞弥散在周围,一如余秋雨先生行走时孤寂的背影。
一路行行止止,一路的思索。从黄沙漫天的大漠边塞到温婉细腻的江南水乡,从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中国再到远离国土的异乡—新加坡。一路走来,一路的见闻,都记录在这一本小册子中,它凝聚的是思想的升华,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风景。
文化,在我看来是一个沉重而又艰涩的字眼。上下五千年的积累,使文化的沉积愈加深厚。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代表着这个民族最为珍重的事物。如果一个民族连文化都不存在了,那么便不足以被称为一个民族。评味文化,余秋雨在文化中行走,又在行走中思索。
站在莫高窟的石洞前,看石洞依然壮观,观壁画依旧不言。他静默地站在石壁前,如同它们曾经静默地看着敦煌千年之间的变迁。当千年前的无心第一刀划下,便已预示了当千年后,莫高窟的开启会是怎样的一种壮丽。即使它曾经遭遇巨大的劫难: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守住了千年的敦煌,流落到了不安好心的外人的手里。但是,令人痛心的是,本应该守护它的正统的炎黄子孙却将这美丽而珍贵的艺术瑰宝弃而不顾。那伫立千年的石窟默默地看着那一马车、又一马车的艺术珍宝源源不断地输往外国,流失在为人的手中,不知该有多么地悲伤啊!直到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才终于得到了它本应得到的重视和地位。它的价值,并不在于它那炫丽的外表,而是在于它所代表的意义。它是一种仪式,一种宗教,一种信仰,一种人性。它的隐藏在深处的底蕴,我们看得到,却又看不到。它的美,既是宗教的体现,也是人性中对美的向往的体现。它是承载着中国千年历史的标本,是炎黄子孙千年的艺术的结晶。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交换,他依旧是无价之宝。
愈是思索这路途,思索这文化,愈是觉得文化的艰涩。蔓延在空气中的苦涩,无处不在,压在心口,漫上胸膛。遥想余先生当年,是否亦是如此感觉?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一个偌大世界的僻静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就像那句话一样“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当我看到沙原隐泉中“水面之下,飞舞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的时候,我似乎听到了水鸭带动湖水时清脆的声音,自己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要想真正的了解历史,了解我们撒发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那就去读《文化苦旅》吧。它会让你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一种不一样的文化气息。相信古代的天一阁是由一个范氏家族所支撑的,但现代的天一阁可以由我们共同支撑。
《文化苦旅》读后感2
我今天介绍的这本书,最适合静静的夜,一盏孤灯,一杯浓茶,细细地去品味。它就是余秋雨先生写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不仅仅是穿梭在各种名胜古迹,田园山水的空间的旅行,更是一种穿越千年,探索中国历史文化与文化灵魂的时间之旅。之所以是苦旅,是因为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正在逐渐的沦陷和丧失,余秋雨先生在感概和惋惜之余,也将自己满腔的悲愤和不满寄于笔下。在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流失的批判和思索中,重拾人类精神文明发展所缺失的东西。从一个毫不起眼却能兴风作浪的小人看见了历史的暗流涌动;从一个诗人(柳宗元)探索古代文人的悲哀;从一个道士(王圆箓)目睹中华文明的泣血历史;从几位文人(嵇康、阮籍)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纷争与悲哀……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显然,读书与行路需同时进行,学识与见识需同时增长。然而,我在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之时,惊奇地发现,一本书就足够了。一书在手,“足迹”竟也能遍布千山万水!
就是这样,我阅读《文化苦旅》,仿佛经历了一场苦涩的文化旅程。自己那颗似乎是虚幻的灵魂,游走在余秋雨先生所勾画的真实世界和历史空间里,既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鲜明生动,如此珍贵可爱,又感觉到好象我也是历史的过客之一。甚至有时会觉得我就是秋雨先生本人,站在历史的某一个点上,或回溯,或展望。站在那儿,为未曾得到的惆怅,为已经失去的神伤。
如《风雨天一阁》写了一座经历数百年风雨沧桑的普通的楼阁,被一代代人世代保护着,却终被强盗偷窃所骚扰,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其悲怆的文化奇迹”。天一阁承载的文明与历史太多太多。天一阁的命运正是当时中华文化的命运,中华的许多许多文化宝藏在静静地经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之后,竟未为人所敬,不为人所珍,最终落入虎口。而当其几近灭亡时,人们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寻回几粒残碎不堪文化碎片,叹息不已,可惜已晚了。
文化苦旅整本书所要批判的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从一开始的.《道士塔》《莫高窟》到《废墟》《笔墨祭》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写人类的精神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人类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并没有给精神文明提供更好的土壤和环境,反而会破坏精神文明原有的物质基础,使之不断的流失、散落,甚至走向灭亡。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蚕食,就如王道士对敦煌文化的破坏那样,进程缓慢,却极具破坏性。作者把毫不起眼的道士塔列为全书的第一篇,其实在告诫我们,中国文化正在被许多像王道士一样不起眼的人吞噬着,破坏着!
遗忘,也许也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破坏吧,就如余秋雨《柳侯祠》中写的“几个少年抬起头看了一会石碑,他们读不懂那些碑文。石碑固执的怆然肃立,少年们放轻脚步,离它们远去”,顿然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无知的少年。去过了许多地方,基本上都是下车照相,上车睡觉……或许有许多人也会和我一样,以为旅行的意义只是为了放松自己,去追求视觉味觉听觉的赏心悦目,却往往忽略了其中内在的文化内涵。也许是我们的无知,也许是我们的浮华,已经将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给遗忘,殊不知遗忘却是对中国文化最大的破坏。我们都已经不知不觉地沦为王道士!
对我而言,读余秋雨先生的书有时会觉得有点困难;在品读完一篇又一篇后只觉得里面的寓意太多太深厚,总得要好好地细想一番,才能了解一些道理。完全地了解个中道理,可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为反复不断的阅读。他不单单只是写景,或者写一段什么历史,文章总在细细诉说的一段又一段的长远历史中,蕴含着超越历史的感慨和思考。甚至对于人生,也不无补益。就像《沙原隐泉》中写到的:“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沙山的顶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
“我站立峰巅,它委身山底;向着它的峰坡,陡峭如削,此时此刻,刚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
在人生的追求过程中,要达成一个目标,就尽管爬吧!别管终点在哪里,只要努力的朝目标前进,终究你会发现,原来你也走了一段不短的路,而终点就在眼前。但是,上天总是安排些戏剧性的演出,当你到达最高处时,常会不自觉的发现“高处不胜寒”!总要经历过才会知道,再崇高的终点,原来终究也不能久留。所以,文中后来又说道:
“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这本书给了我许多对生命的领悟和对文化感悟,让我对中国文化,中国文人和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重新燃起我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热爱。有人曾经说过“你知道的东西越多,活得越累”,沉重的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或许会将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就像余秋雨先生所说的“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人生沦丧感”。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这本书给人一种超越精神,超越年代的期盼,当读到道士塔,莫高窟,柳宗元等等,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哀伤,总有着一股想哭的冲动,如果能早生一个世纪,我想去牵住运满经书的马车;想去阻止士兵乱涂乱画;如果能穿越到唐朝,我想去一趟柳州,去陪柳宗元说说话告诉他有很多人关心他,一切都会好的。
在山水中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的翻开这样的一本书。再去品味书中对人生、灵魂以及人性的感悟。当然会感慨万千……
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3
首先是题目,《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进行贴地考察的实践成果,它集作者肢体行动与内心思考与一体,因而无形又有形的文化被赋予了实践精神,在这流行于纸上空谈文化的时代里,实为空谷足音。不仅如此,余先生舍去了以人文为主,将自然生态文明作为基奠,去探索在其之上繁衍的其它文明。至于“苦旅”,这蕴含的不仅是探寻之路上焚膏继晷的艰难辛劳,更是一种对文化执着的追求与不舍的信念。文化,要苦想、苦思、苦寻,而与终于获得精髓那刻的隆重欢喜相比,这“苦”便不值一提了。
在读完此书后,我深为自己曾因稍触文化之皮毛,而沾沾自喜的行为感到羞愧,因为这实在是管窥蠡测。但随之而来的,便是远远超出我羞愧感的震撼。其实文化是常常给我带来震撼的,而中华文化更是如此,以至于有时我身体的每个毛孔都在极力收张。而在这震撼之中,有惊喜也有悲愁。
寺庙长久以来润物细无声的慈悲,以及对人灵魂的洗涤感化,是惊是喜;为大河文明的民族赖以生存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千百年来沿用至今,且被后人奉为圭臬,是惊是喜;水网稠密、风光秀丽且汇集佳人才子的杭州,曾默默牵动着十五世纪远行航海家内心的罗盘,是惊是喜;狂沙蔓延的大漠之中一汪明丽宁静的清泉给人一种“造化钟神秀”之感,又使人顿悟人生与世界,是惊是喜。
而悲愁呢?是山西晋商背井离乡数十载、妻儿不认的劳苦经营,为中国历史创造出的庞大财富,最终销声匿迹于历史长河中;是宁古塔下映射的君王那“株连”的残忍与快感,“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的悲剧,就算是蛮荒之地那终年的刺骨寒风也吹不尽、吹不散;是阳关外的盾持缨动的烽烟萦带,一将功成万骨枯……
那些文化的惊喜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或永驻史册,或消散在了历史的尘烟里,而这些种种、种种的悲愁之中,却分明有一把刀,重重地砍在了我心头的血肉上,便是那在长久的纷争战乱中,遭受的侵略与迫害的中华文化!
面对中华文化,我有着与生俱来的向往与热衷。在此处更是与作者产生了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共鸣,我们拥有着同样一颗因民族文化遭受外来侵略,而被狠狠动摇的愤懑之心。书中的《道士塔》这篇,无疑在这层层波澜里,激起了我内心的钟鸣。战争纷乱,沧海横流,王道士不过是一个愚昧的代表,一根导火线,他目光如豆,没有任何图谋不轨的理由供你去伤害他、消灭他。真正要反思的是那些在国难的时候发财的人,那些“一退六二五”的官员,那些乘人之危的外来侵略者。
其实何止是敦煌石窟,在那些青瓷白釉的国粹被高高举起、重重粉碎于地之时;在那千金难买、曾被西方贵族称为“高贵标志”的丝绸,而今被金发蓝眼的豺狼踩于足下之时;在那斥金银难以计数之下建造的行宫,被熊熊烈火燃成灰烬之时,民族的魂魄就已经遭受了沉重的侵噬。正如那位诗人所写一般,我恨自己为何没能早生一个世纪,去和侵略者来场较量,无论如何,反正不能让他们就这样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然而那个乱世告诉我的是,就算我早生了一个世纪,就算我与敌人决一死战于最后的城门下,富商们茶杯中的袅袅茶香,官员们奔走相送的重重贺礼,都在渐渐瓦解着我脚下最后的土壤;那些在国难的时候发财的人,他们的眼中饱含着珠光宝气的贪婪,哪里还能容得下你苦心的劝说。就这样,官员们[]的弹冠相庆、朝歌夜弦,在国难的时候发财的'人,抱着他们的钱财醉生梦死,而我们的中华文化竟这样被糟蹋,难道我们就只能如此隔着时空的咫尺天涯,痛心的观望着自己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就这样被自己人毁坏、被侵略者拿走吗?回答是“不”。
战火纷飞、硝烟四起,人性在此时暴露无遗,自私、贪婪,背叛民族而苟且偷生……可就是这样的环境下,这样的人性中,总有一股力量,它执着并且生生不息;总有一种声音,它嘹亮并且不穿透人心,决不停息。它用言行证明着民族精神的强大,证明着人性中本应存在的无私与责任。例如那个故意走漏消息的翻译员陈万里,例如那些为保护莫高窟,从十几公里外跑到此处的几十个村民,又例如那些后来从外地赶来莫高窟的学者,在艰苦的条件下,夜以继日的守护与不断刻苦地钻研敦煌文化……
只是,只是,正如陈寅恪先生说的那样,“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终究还是一道伤疤,而伤疤下的原先的血肉,只能从大英博物馆等这些地方找到了。
我时常叹息,叹息着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叹息着民族文化的流亡,叹息着子孙后代是否会生长于没有色彩与音韵的干涸之上。因为中国历朝历代,无论是内战或对外战争,对民族文化来说都是一场浩劫。这场浩劫,小到天一阁里数量庞大的珍贵藏书,几乎一夜之间消散在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的时光里。大到努尔哈赤、皇太极为拓张领地,进入中原后大肆屠杀汉人,许多汉族文化濒临灭绝。再严重的,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等……
历史自有它的规律,这规律从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便有先人总结过,战乱纷争无可避免,就如同《三国演义》开篇那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在战乱中除了当世人饱受摧残之外,便是文化的浩劫。身为后人的我们,对此只得是同余秋雨先生一样,站在当代的城门之上摸索又叹息,哀愁之极也只能是长歌当哭,一些文化的散失,是需要遵从客观实际的。然而面对这些有幸传承至今、供后人学习考究的宝贵的中华文化,我们是否要考虑承担起自己肩上那份文化传承的责任?是否能背起行囊,去进行一场震撼心灵的“文化苦旅”?可能我们的贡献无法与王国维、陈寅恪、梁思成等这样的伟人相比,却也可以是那些为保护敦煌石窟而不远十数里徒步赶来的村民啊。
先人们双手捧起文化的火种,代代相传,到我们后生这里,不应让它熄灭。每种文化的产生都有其自身意义,因此它们理应得到一个归宿。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讲的那样般: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文化苦旅》读后感4
匆匆地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前些时候舆论对该书及作者争端颇多,如今看过并粗略地研究了一下,觉得议论是理所当然的。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余先生似乎对此情有独钟。他好多次都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
或许他认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东西留有回忆就够了,至少蝴蝶来过这世界。他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继续新的轮回。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伫立上几分钟,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悟一会儿人生之真谛,因为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生死间的事,没有人说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径是可以改变的。死可以逆转吗?若有一智者活过百旬,他会做什么?若一个庸人活过百旬,他又会做些什么来?至于一个恶人就更不用说了。推而广之,人口必会猛增,地球要超载了!若这个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减,就太缺乏趣味了,没有推陈出新的人,这个地球岂不停止转动了。我想那些坟应该有其特殊含义。尤其在坟前一种静穆的气氛追忆或沉痛?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萦绕在心头。
古人的坟,秦王陵闻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为风流,多少也给旅游业带来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妇女置于水深火热的贞节牌坊,也不知走过它时应该叹息还是赞叹? "白云飘过来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飘走的。晚霞升起来了,红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还高,黑阴阴的,像要压下来。闭一闭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变成长长的脚,有扁长的头,有狭狭的嘴。一骨碌爬起身来,奔逃回家。"他在书中这样写道。从某种程度上,那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愚昧、守旧,却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无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践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个时代已离我们远去。尽管"生"不算很美,要考虑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鲁迅的伟人们让他们的人生终结在那一刹那,净化了悲剧,同时给人以更深的思索,这样的离别或许更深刻吧。关于坟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就让余先生继续写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体验我远远还没有体验完的人生。
的文化苦旅读后感9
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它有着低徊与感伤的历史氛围,有着散文创作中的戏剧性表现,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写。 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瀚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 这种情感愈来愈深,一旦有机会诉诸于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 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 当他厌倦了枯燥的学术生活,便想着离开案头,换一身远行的装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那样是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是在“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 他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于和历史、文化进行对话。 余秋雨的远行不愿意去找旅行社,写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游观感的文章,他觉得,那种扬旗排队的队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决定了他这次的文化旅行活动成了一种“苦旅”。 当他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访“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故谓之“文化苦旅”。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文化苦旅》读后感5
对宁波天一阁,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间藏书楼上,但对于其藏书的艰辛,我直到读了《风雨天一阁》之后才解一、二,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情节便是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在弥留之际做的有些荒唐的遗产分配。
范钦将遗产分成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一楼藏书。让两房在其中挑选。这是一个在许多人看来极其不公平的决定。万两白银在当时能够说是一笔巨额财富,它能够让选择白银的一房一夜暴富,但一楼藏书从收益上来看便仿佛一个代代相传的负担,甚至能够说是只赔不赚,入不敷出的,范钦的这个分配能够说是将范氏沉重的义务——一种对文化的传承这种精神上的遗产和范氏巨大的权利——一种对财富的继承这种物质上的遗产分割得十分彻底。
面对这两个一看便知道应该选择后者——这个在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便能够取得权力稳赚不赔的选项,范钦的大儿子范大冲立即开了口,就在我刚想着他抢得了先机占得了便宜并且嘲笑二房的犹豫时,下面的一段文字却立刻让我对之前心中所想的一切感到羞愧不已,令人吃惊的是范大冲不但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藏书楼,而且决定拨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来充当保养费,甚至开始了一场没完没了的接力赛!
他这个毫无犹豫的选择令我佩服不已,有谁会真正为了一楼藏书而放弃万贯家财?有谁会真正做到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甚至在深深体会到父亲藏书之艰难后给自己的后代都戴上一份沉重的枷锁并且让其代代相传?这不仅让我想到了守陵人,他们一代复一代地赔上整个家族、所有子孙去看守、坚守一座冰冷的帝王陵墓,与其说是工作、义务还不如说是一种信念一种坚持,范氏家族也是如此,不过是从守陵人变成守书人罢了。那是一种不顾旁人的不解与嘲笑,不顾财富上的巨大开支,不顾岁月的流逝,不顾王朝的兴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时间的意志力。在他们的眼中藏书楼这时不是一个单纯的收藏着珍本、孤本的知识储蓄所,而是一个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
他们藏书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范氏家族,更不是为了某一个王朝,而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他们是为了用一本本书籍使我们长期处于散乱状态和自发状态的精神天地变得整齐连贯充满凝聚力。能够说他们的行为是中国文化保存与流传艰辛历程的一个缩影。也正是由千千万万个如范氏一样的家族、机构组成了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
其实,我们也能在心中拥有一个天一阁,也能象范氏家族一般做一番保存流传中国文化的事业。
也许我们没有天一阁中那种称得上是文物的书籍,但是唐诗、宋词、元曲这些流传至今、记载着各个王朝的兴衰历程的作品,它们的文化价值也决不输于藏书楼中的孤本、珍本;也许我们无法象范大冲一样义无反顾地放弃万两白银而选择藏书楼,但是背诵那些名篇名段并深入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和继承;也许我们无法象范氏一样世世代代忍耐着痛苦、寂寞执着地传承着繁华的文化遗产,但是我们将自己喜爱的古文古诗等与他人分享、交流,那么也是在传承并发扬我们的中华文化!
读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触许多。想抓住什么,伸手却握了满手空气,只有淡淡的哀愁与丝丝的寂寞弥散在周围,一如余秋雨先生行走时孤寂的背影。
一路行行止止,一路的思索。从黄沙漫天的大漠边塞到温婉细腻的江南水乡,从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中国再到远离国土的异乡—新加坡。一路走来,一路的见闻,都记录在这一本小册子中,它凝聚的是思想的升华,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风景。
文化,在我看来是一个沉重而又艰涩的字眼。上下五千年的积累,使文化的沉积愈加深厚。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代表着这个民族最为珍重的事物。假如一个民族连文化都不存在了,那么便不足以被称为一个民族。评味文化,余秋雨在文化中行走,又在行走中思索。
站在莫高窟的石洞前,看石洞依然壮观,观壁画依旧不言。他静默地站在石壁前,如同它们之前静默地看着敦煌千年之间的变迁。当千年前的无心第一刀划下,便已预示了当千年后,莫高窟的开启会是怎样的一种壮丽。即使它之前遭遇巨大的劫难: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守住了千年的敦煌,流落到了不安好心的外人的手里。但是,令人痛心的'是,本应该守护它的正统的炎黄子孙却将这美丽而珍贵的艺术瑰宝弃而不顾。
那伫立千年的石窟默默地看着那一马车、又一马车的艺术珍宝源源不断地输往外国,流失在为人的手中,不知该有多么地悲伤啊!直到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才终于得到了它本应得到的重视和地位。它的价值,并不在于它那炫丽的外表,而是在于它所代表的意义。它是一种仪式,一种宗教,一种信仰,一种人性。它的隐藏在深处的底蕴,我们看得到,却又看不到。它的美,既是宗教的体现,也是人性中对美的向往的体现。它是承载着中国千年历史的标本,是炎黄子孙千年的艺术的结晶。纵使它之前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交换,他依旧是无价之宝。
愈是思索这路途,思索这文化,愈是觉得文化的艰涩。蔓延在空气中的苦涩,无处不在,压在心口,漫上胸膛。遥想余先生当年,是否亦是如此感觉?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一个偌大世界的僻静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就像那句话一样“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当我看到沙原隐泉中“水面之下,飞舞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的时候,我似乎听到了水鸭带动湖水时清脆的声音,自己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要想真正的了解历史,了解我们撒发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那就去读《文化苦旅》吧。它会让你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一种不一样的文化气息。相信古代的天一阁是由一个范氏家族所支撑的,但现代的天一阁能够由我们共同支撑。
《文化苦旅》读后感6
《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使我国著名美学家和作家,艺术家,中国文化史学者。现任上海戏剧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文化苦旅》是一部很好的书,是值得细细品味和体悟的书,这本书先后获上海市文协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看了这部书我想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文化苦旅》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主要是从描写文化景点入手,他从祖国的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一直到大西南四川,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到境外南洋——新加坡一路上写下了《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江南小镇》、《家住龙华》、《华语情结》、等37个文化景点,共记载文章37篇。每篇文章文辞雍容典雅,在每一个景点故事淡淡的叙述中又蕴涵着浓浓的抒情意味,每篇文章都耐人寻味,也可以说都成了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我感到作者这趟旅程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于和历史、文化进行对话,不是单纯描写名胜古迹而是带着探索挖掘历史文化的决心而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探访“人文山水”,是想通过山水风物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中国文化的人格构成。那一篇篇文章即表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即展示了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
二、看了这部书后犹如伴随着作者的足迹再次游览一遍祖国大江南北文化景点,领略了一个个令人称奇的名胜古迹,还有那一个个饱含沧桑历史背后的那一份无奈、失落、彷徨、感动甚至于骄傲。这部书可以说带领我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制高点上,认识了那浮华尘世中的起伏盛衰,也是对拥有着太多苦难的中华民族更多了一份热爱与敬畏。
三、这部书何谓《文化苦旅》,我感到可以从许多方面去解读,但由于水平有限只能从最浮浅的角度去理解我感到有二个含义。
一是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时空去理解。在这部书中作者这样写道:“中国文化历史本身就有太多苦难,所经历的天灾人祸、沧海桑田,岂是言语所能说尽”,在很多章节里都可以看得到。譬如敦煌的《道士塔》中的文物被王道士当废品一样卖给洋人,当时的衙门官僚们也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文物被洋人运往国外。在这篇文章里这样描写着:“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再譬如莫高窟的壁画遭到无知道士的毁坏时这样写着“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仅这两个例子就说明了作者对中国历史文物的遭遇表现出一种无奈,惊叹,震撼,惋惜的心情。我感到作者看得多对历史的感悟也比较多,在与历史的对话中他写到:“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的沧桑感更能引发出人生沧桑感,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便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体验与回忆”。(这就是文人一种感悟)。所以作者在《文化苦旅》自序中最有感悟的一句话这样描写的:“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这是作者写完《文化苦旅》后对文化沧桑感提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思想感受。我感到作者如数家珍般的历史描写与山水文化临摹中,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伤感的气息,这种伤感来自于对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清理和总结,从而有了一种悲剧的味道。读了这部书也使我联想到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有些历史文物能够保存到今天确实不容易,经历了太多的沧海桑田。举例说:如果大家有去台湾旅游能够看到台湾的“故宫博物馆”,里面展出的历史文物都是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退到台湾时从北京“故宫博物馆”中挑出3790箱历史宝物运到台湾,这也是战争带来的浩劫。好在这些文物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的手里,只不过暂时与大陆分隔开来。但也使我联想到如果当时战争有现代这样的先进导弹武器很可能这些宝物弄不好就葬身海底。要是那样的话,那真是文物的一场灾难。还有联想到““”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多少历史文物在人为的浩劫中毁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就如作者前面说过那样:“中国文化历史本身就有太多苦难,所经历的天灾人祸、沧海桑田,岂是言语所能说尽”。
第二种含义就是作者本身写《文化苦旅》这本书的苦涩的经历。作者在后记中记载:《文化苦旅》一开始兆头不坏,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出版社都寄来过出版约请,但不知怎么一来,我竟然被一位专程远道而来的组稿编辑特别谦恭忠厚的口气所感动,把文稿交给了他所在的外省的一家小出版社。结果是,半年后来信说部分稿件在“审阅”过程中被丢失要我补写,补写稿寄去整整一年多之后他们又发现我的文章并不都是轻松的游记,很难成为在每个旅游点兜售的小册子,因此决定大幅度删改后付印,并把这个消息兴高采烈地写信告诉我。当时我远在国外讲学,幸亏单位的同事急忙去电话强令他们停止付印,把原稿全部退回。但寄回来的原稿已被改划得不成样子,难以卒读,我几次想把它投入火炉,又幸亏知识出版社同行都有心救活它,最后重新清理抄写使之恢复原样,才使这本书死里逃生。一本书的出版就象一个人的成长一样,都得经历七灾八难。这也是《文化苦旅》的又一种含义。
《文化苦旅》读后感7
路,就是书。以足迹为笔,以学识为墨,以大地为纸,以山河为砚。去做一个行者,一个旅途上的行者,历史轨迹上的行者,人生路上的行者,还愁无处可达吗?
——题记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一时火遍大江南北,正是因为它道出了无数人心中的愿望。而我此时,在读了《文化苦旅》之后,真想冲出家门,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去寻一寻那沉甸甸的历史,即便再“苦”,也义无反顾。而现在的我做不到,只能无尽地想象,想象都江堰那“壮丽的驯顺”;想象拦下车队时血色的残阳,诉尽历史的凄凉;想象陋室的老尼孤守沙原隐泉,秋雨先生的曲折领悟;想象凌厉荒原,王维温厚倾诉友人的阳关古址;想象荒无人烟的喀什雪峰之上的人烟;想象“废井的冷眼”;想象疏浚西湖的伟业……我的灵魂在冲撞,在突破,终于它找到了《文化苦旅》,找到了这扇门,它更加激动,攻势愈发猛烈,想要带上我的身体,撞破路的桎梏,不顾一切地去往那些地方!门终于被撞开,我的灵魂还在不顾一切地痴痴冲撞,突的没了阻拦,它以令人咂舌的速度冲了出去,仿佛一道看不见的光,它得偿所愿,终于在那些地方好一番游览,好一番惊叹,却惊奇地发现,我的身体还在门边遥遥张望,而我的灵魂只是与秋雨先生一番共视罢了。我这才顿悟,行者无疆,即便只是灵魂。
那个黄昏,无尽的冗长,那抹晚霞,无尽的凄艳,“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到底,是怎样的伤痛,以至于血染天边,我一眼望去,只剩下触目惊心。
那个不惑之年的秋雨先生,背对着如血的晚霞,伸出双臂拦下了他们的车队,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是那样的无奈。他苦苦辩论,终于,斯坦因在他的说服下留下了车队,那一行人离去了,却一次次的回头,终于消失在了黛褐色的山丘后面,其实他们也看出了秋雨先生的难处,我不知道那是否带着一种嘲笑的怜悯,我只知道这一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一批象征民族自信的经文,注定要历经一场千年后的劫难,它的发现就是一个悲剧。我作为一个行者的“脚步”延伸回溯,仿佛看到了那千年后的人们永远无缘目睹的场景,玄奘运回经文的途中,部分经文不幸落水,玄奘不分日夜地抢救补抄,终于有了这个藏经洞的一切,然而,却在千年后被一个愚蠢无知的守护者和两个连哄带骗的小偷把这批文物统统拔离了原生的土地,构成一场掠夺。可怜秋雨先生,就连他在希冀中好不容易拦下了偷运经文的车队,处处混战的中国也没有一座城、一个人能够保留他们,只剩下了觊觎和亵渎。最后,换来的,只有沙漠里的痛哭,仿佛受伤的狼最后的挣扎、哀鸣,他在哭诉什么?是这个民族的伤痛吗?
我好像在这里初尝了“苦”,历史明晃晃摊在你的眼前,“苦”得理所当然。
秋雨先生的文字何其犀利,他甚至未有言明,却一语道破了这些行窃者的秘密。全书像这样对历史遗留下的深深伤痛而发出的愤懑并不仅仅只这一处。我细细思量,是啊,中国是一片多么辽阔的土地,它的历史又是多么厚重,这里的苦,岂是轻易便能尝完的?秋雨先生用他最难放下的笔,脚下永未停息的路,和从未有遗忘的历史遗留,发出了最犀利的泣诉,句句直指人心,甚至可以说是口无遮拦,但凡是他认定的历史罪人,便逃不出承受唾骂的结果,他写到王圆箓,写到斯因坦,写到蒋孝琬,它是在一点一点撕破他们千奇百怪却始终带着罪恶的嘴脸,甚至不着痕迹的表达了对蒋孝琬所做之事的厌恶,又进而提升到对他本人的不屑;他写到乌台诗案,更是对其中所涉及的人物爱憎分明,也在其他篇章中多次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敬仰,就更突出了那一伙告状的人是多么的好笑善妒。
当然,并不仅仅只有历史的沉痛是苦涩的,那些丰功伟绩,那些美丽的文化背后也有着隐隐的苦涩。多少人的'放弃与执着才成就马克·波罗眼中杭州称甲的美景;被流放的文化人再多么悲哀煎熬的岁月里熬尽了希望,苦苦做工,终于发现了历史遗迹却因时日无多而无法深入探究……秋雨先生的笔触写到这些伟大的人们,好像替他们抒发了胸中苦闷,这苦闷是我们对于他们的苦而形成的悲伤,其实他们一直豁达开朗,心甘情愿,就像白居易、苏东坡,他们甚至放弃诗文而投身西湖的疏浚,更有钱镠放弃了政治上的建树,一心一意造福西湖;而流放的文人心知没有明日的光芒,此时能找到遗迹并写在笔记里留给后世,便已知足。这便使我们更加感怀。
豁达背后的苦,“苦”得如泣如诉。
秋雨先生在这场近乎宏伟的旅途中找到了历史与文化的苦涩,那是作为一个行者的价值实现,秋雨先生脚下的路,心中的路,都汇聚成眼前的这本《文化苦旅》。多久以前,我还是不明白这苦的。
想要明白历史与文化种种的苦,似乎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来一场这样宏伟的文化苦旅,深切体会;一条,让心灵在文字中顿悟。而秋雨先生是文化苦旅的鼻祖,任何只有行走而没有慨叹的旅行都不算是真正走上过旅途,而无病呻吟的慨叹是滥竽充数的天马行空。是他,给予我们灵魂的“文化苦旅”。
我的脚步,穿行于大江南北,穿行于历史,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无疆的境界,就是在秋雨先生的书中,不仅仅局限于土地的无疆,更是时空的无疆,思想的无疆,思想的无疆是多么的豪迈与奔放,是最遥远、最广袤的无疆。“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唯有行走,唯有思想,才能带给你无疆的未来。
土地的无疆让我们领略时空的更迭变换;时空的无疆带给我们独立的思想;而思想的无疆让我们忘却了他们只是存在于历史中的人们,与我们毫无关联,功臣也罢,罪人也罢。当我们有幸能够得见那些历史的遗迹一眼,就好像来到了他们身边。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总有一个,要去体悟行者无疆的境界。如果你此时正被年龄禁锢,没有办法来一场需要无限学识和勇气的文化苦旅,那么,你便放空自己,在局促的房间也好,辽阔的山野也好,只要你翻开《文化苦旅》,你便成为了行者,能够领悟无疆之境界。
秋雨先生是真正的行者。他在不惑之年受到了一位美国教授的影响,便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走出书斋,踏上了旅途,开始了文化苦旅。最开始的黑白照片里的秋雨先生,发丝微乱,眼神中是沉重的向往、思索与追寻。我在他的眼里找到了一枚厚重的灵魂。
行者拥有无疆的灵魂。
《文化苦旅》读后感8
一:文化的哀鸣
不管你见或不见,我都在那里。——题记
悲凉。这是我看到这本书的第一行时,最多的感觉。
道士塔、阳关雪、废墟……路,你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飞。看着王道士将一箱箱国宝以廉价易走,欲呼无声的悲伤。在沙山顶端望着山脚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复杂!阳关外飘飞的白雪,你可记得古人的足迹;圆明园啊,你可想念当时的辉煌!
仅仅只有悲凉吗?不还有那无绪的愁。
新加坡的一片荒凉之地,埋葬着无数生命;青云谱中,朱耷的恍惚与凄落,哭之,笑之;庐山上,新建的台阶与平整的车道夺走了庐山对人的考验,也夺走了那份无价的意境;都江堰水中三座巨人石雕,微笑地看这沧桑的世界;三峡边的树与林呐!你可曾记得李白行船的踪迹?
苏州与江南的小桥与流水,凄异而婉转;柳公柌的美景尽收眼底;洞庭湖边,岳阳楼上,古今诗人共咏愁诗;白莲洞中的古人们,完成了第一次征服,举起了胜利的手臂;莫高窟中的飞天,微笑看着这世界……
倾听!为了文化中的秘谛;倾听!为了文化的复兴;倾听!为了文人的秉性;倾听!为中华文化为我们所遗留的永恒闪耀。
二:另一种感受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会离去的终将离去。——题记
我曾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当时,我对《家住龙华》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然而几天前,我又想起这篇文章,便又找出书,读了一遍,却读出了一种独特的共鸣。一定会有人说:“我读过,是一篇很凄凉的文章,你一个学生,能有什么共鸣?”不要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是啊,我并没有感受过那种与同仁阴阳两隔的感觉。可是就是这样,我生出了一种发自心底的赞同。我想,这种苦涩我也曾有过吧。我在他乡,坐在草坪上,仰望星空,在浠沥的小雨中吐露自己的内心,自言自语的说出来,苦笑着,便有苦涩。临行前,要回乡了,望了望身后即将离开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有过一段美好回忆的地方,却是又有一些苦涩,一些冷清。
在生命的几十年里,总有一些自己所悲伤的吧?朋友,知己,却如那熟悉的陌生人,莞尔一笑便闪过了,生命是独自走来又独自走去的。正如他所说,“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飘然而来,溘然而逝。”
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一生会与十万余人相遇,与数万人打招呼,与数以千计的人成为朋友,与数百个人成为知音,与几个人亲近,可到了最后,只有你一个人。
我希望,告别不会痛苦,因为弱势的我不能承受如此的悲伤,我更希望,没有告别。他是教授,我是学生。有如此共鸣是我的荣幸。我想灵魂不一定归于冷清与沉潜,希望他们归于内心的平静吧……
“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是一种奢望。”
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本书的自序中说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游历国内“文化山水”之人,他的希望即是笔下的的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而我的确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这人文山水所留给他的苦涩与释然。
道士塔·苦涩后的回味
敦煌石窟之旅,无疑是苦涩的。夕阳下,破落的塔群显得悲凉,而那座略为完整的塔,却是文化的碎片,由于无知而被肢解成德文化的残骸。那位被称为“主人”的王道士,为了自己能得到微薄的“酬金”,竟让外国的冒险家们将一车车的,“不值几个钱”的古籍、画卷以及文化,分割得支离破碎,运往世界。日后的中国学者们,只能“屈辱地购买敦煌文明的微缩胶卷,窥探着先人遗留下的文明。”
但我们要如何责备他?巨大的文化悲剧、民族悲剧中,王道士只是一个小丑,换做李道士、张道士又如何?结果还是会相同吧。假设被官员们拦住又如何?能享受奢华生活的官员们,就是“无法”筹出运费;就算运往京城,它们也只是屈身于破落的草席中,沿途被当地权贵们抓走几把,然后破破烂烂地抵达京城。
“这样的话,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余秋雨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好恨,好苦!
但是,历史已经无法改变,留给我们的只有彻骨的教训:我们的文明,不要再给别人分走一杯羹了。
柳侯祠·冥思后的放松
柳州的名声,有一半是因为柳宗元。
余先生客寓柳侯祠旁,在梦中竟觉得“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伤。”于是第二天一早,先生便去了年代久远的祠。
柳侯祠是古朴、宁静的,正如柳宗元本人,静听脚步,从漫漶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回漫漶,渐行渐远。
而后便介绍柳宗元的点滴。跃然纸上的,是一位不羁的中国文人。从永州返回长安时,喜气笼罩着他——毕竟从前,价值对他来说还是未知数;而世俗则让他选择了功名。当皇上阴惨一笑,一笔将他拨到柳州。
凄楚烦懑,令他自嘲:“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他不知,这儿会成为他的祭祀,被后人敬仰千年——只因他留下一札皱巴巴的诗文。
官贬柳州,也无所谓,亦是无所畏——有什么要怕?不是官场上的提线木偶,而是有血有肉的文化人格,创造出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小天地,挥洒笔墨,泼出一份宁静、淡泊……
“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裎。”
这就是让我们冥想的文化,我仿佛看见了陶渊明弃了京都的嘈杂,在乡间吟诵“采菊东篱下”的闲情;我仿佛看见了林和靖隐居山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吟咏这“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释然。这就是喧嚣后的宁静,才气涌入心灵,蔚成方圆。
时代的扭曲与不公未能改变他们——这些才学之士的品格,与他们构筑成的灿烂的文化。
这便是冥想后,得到的放松吧。
结末·苍老与新生
读罢《文化苦旅》一书从古到今的文化从脑中飞快地闪过。有知名大家的文化,也有小老百姓带来的市井文化。交织在一起后,一幅苍老却年轻的画卷便铺开来。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辉煌。苍老的画卷已经被先人描绘,这本书只是其中小小一部分的剪影;然而新生的文化,却是由我们编织出来的。
我们的文化,能让后人再撰一部《文化苦旅》吗?
不得而知。
《文化苦旅》读后感9
《道士塔》不知道这是第几次读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觉却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个字:“我好恨!”恨愚昧无知、愚蠢透顶的王道士;恨数不清的贪婪官员污吏,把珍贵的文物随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们尽情地、冠冕堂皇地把书卷、画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们为什么不把密室得再隐蔽些、再牢固些,让文物过一百年再重见天日,让我国的研究者们好好地钻研。
但无论如何,那满满实实的一洞古物,已绝不再全属中国了。属于中国的,只有高价买回的微缩胶卷。《道士塔》在写作手法上也极为优秀,讽刺、反语恰到好处,抒发感情时喷薄有力。一声憨厚的笑、一具无知的身躯、一方惨白的石屋、一缕尖锐的炊烟、一支载着一个文明古国文化的车队、一抹凄艳的晚霞、一片颤抖的清单,还有一群为了敦煌文献倾入一生心血的专家。?或许是想和王道士有个鲜明的对比,乐樽和尚仅仅因为那一道金光灿烂,就要筑窟造像,而且过了千百年,这里真的成了佛教圣地,或者说文化胜地。各朝各代的文化精华都肆意在一樽樽精美的塑像上,于是汇成了色彩的长河、历史的长河。再于是就散成了一种聚会、一种感召、一种狂欢、一种释放、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
而现在在莫高窟,成千上万的游客是否只把莫高窟当成一处名胜、一处由前人开凿后人欣赏的艺术殿堂,然后就轻飘飘地走过那10华里,丝毫不觉得劳累,对于历朝历代沉重的文化视而不见,那么就把那些石像当成泥土堆好了。
《阳关雪》,“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其实哪有什么法术,如果一定要说个答案,那我看两字足矣:文化。这是人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崇敬的表现。
那一座坍了大半的土墩,若不是因为王维潇洒地挥笔写下了《渭城曲》,说不定早已溶解在时间里,无影无踪了。也就是因为这一曲渭城,才使无数文人迎着寒雪烈日,来寻找土墩,寻找那个千年前穿过阳关的人,寻找千年后仍持之以恒却不得不失落的唐朝文化。
这便是大唐,能包含一切美与丑、繁荣与衰败。所以有了唐朝诗人的洒脱、肆意。但可惜唐朝是会结束的,于是经历了五代的纷乱后,一切全变了。
“风雨天一阁”的藏书令人称奇。在这里我知道了天一阁是一个藏书楼,但实际上它已经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范钦一生的心血需要他的子孙后代们用无私和奉献来延续,需要他们有人义无返顾、别无他求地承担起这艰苦的藏书事业,要么只能让一切都随自己的生命烟消云散,这本身就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捍卫,这不由得不让我们对此苍老的屋宇和庭园倍加注目了。
在余秋雨“西湖梦”一文中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西湖另外一个不被我所知的一面,林和靖这位以梅为妻、以鹤为子隐居孤山二十年,远避官场与市嚣看透一切的机智、狡黠的文人,一句“流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绝唱,然而,春去秋来,梅凋鹤老,剩下一堆梅瓣、鹤羽、象书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
从他的“上海人”一文中,让我们更加佩服他的生活和文化阅历,他用大量的篇幅从各方面描写了上海人,尖锐地刻画了上海人的那种无法自拔、中国近代史开始以来的最尴尬的'一群,并引人思考撞出这种上海文明的契机。上海人、上海人的生活环境、上海的地理优势是各具特色。上海文明,首先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特征,而对实际效益的精神估算却又是另一心理品性,还有就是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他们已经倾听过来自黄土高原的悲怆壮歌,也已经领略过来自南疆海滨的轻快步履,将整个城市陷入思索之中,继而又很深刻地指出如果要继写上海新历史,关键是重朔新的上海人,“如果人们能够从地理、空间上发现时间的意义,那就不难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国,他就失落了一个时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X从那篇《五城记》,我更加了解了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的开封和《清明上河图》;只需六朝金粉就足以垂名千古的《石头城》南京,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展望气可吞天的未来;还有群山密布的西南边躲藏着一个“怕不辣”的成都,中国历史文化的丰盈偏仓,茶馆小吃与历史一起细细咀嚼品尝,等待着从深厚走向宽广;风韵浓厚与清甜,座落在黄河上游边的狭长古城,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牛肉面与白兰瓜,也在兰州民风中回荡,我们穿越千年无奈的高原时也会浮起一丝自豪;最后说的是广州的花市,不管潮涨潮退、云起云落,始终悠悠然地把庆祝打扮得最为诚实、最为透彻,这些都让我耳目一新,久久不忍合上我的书页。
作品是作者以一个文化人的身份,站到时代的角度上,发现生活和挖掘文化的极点!最大限度地批判了民族文化的微软之处,我觉得现在的作品很多都难以做到这一点了!这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地方,我一直认为作品的作用就是要让读者看到自己的意图和真实所在!在这部作品真的把那些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愧为文学的经典!
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与心灵的挣扎,作者运用沉重的笔调阐释演绎了生命之歌。如歌如泣,如怨如诉,让人荡气回肠,读后久久回味不已。
文章的细腻,感觉的独特,也让人佩服之至。
作者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这部《文化苦旅》的三十七篇文章文字优美,见解独到,是一部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书。它记录了大半个中国的人文故里、风土渊源,从莫高窟到江南小镇,从唐朝走到宋代,涉足当今,纵横交错,在这里我知道了好多好多的“人文山水”领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人文。
通读完了这部“文化苦旅”,才真的有些了解到其中的一些文化渊源,关键词也就落在了这个“苦”字上,用余秋雨自己的话说:“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和古代文化和人文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的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这种文化内涵的奔泻便有了“写文章的冲动”,只是“没料到的是我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我就是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旅舍的小桌子涂涂抹抹……”
从余秋雨的书我们能够读出他的人,他的文笔、睿智和探求人文的足迹都让我望尘莫及。苦旅,不仅仅在人文。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处处都要有这种勇于探求的精神,我们行走在苦旅中。
《文化苦旅》读后感10
对宁波天一阁,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间藏书楼上,但对于其藏书的艰辛,我直到读了《风雨天一阁》之后才解一、二,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情节便是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在弥留之际做的有些荒唐的遗产分配。
范钦将遗产分成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一楼藏书。让两房在其中挑选。这是一个在很多人看来极其不公平的决定。万两白银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笔巨额财富,她可以让选择白银的一房一夜暴富,但一楼藏书从收益上来看便仿佛一个代代相传的负担,甚至可以说是只赔不赚,入不敷出的,范钦的这个分配可以说是将范氏沉重的义务——一种对文化的传承这种精神上的遗产和范氏巨大的权利——一种对财富的继承这种物质上的遗产分割得十分彻底。
面对这两个一看便知道应该选择后者——这个在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便可以取得权力稳赚不赔的选项,范钦的大儿子范大冲立即开了口,就在我刚想着他抢得了先机占得了便宜并且嘲笑二房的犹豫时,下面的一段文字却立刻让我对之前心中所想的一切感到羞愧不已,令人吃惊的是范大冲不但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藏书楼,而且决定拨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来充当保养费,甚至开始了一场没完没了的接力赛!
他这个毫无犹豫的选择令我佩服不已,有谁会真正为了一楼藏书而放弃万贯家财?有谁会真正做到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甚至在深深体会到父亲藏书之艰难后给自己的后代都戴上一份沉重的枷锁并且让其代代相传?这不仅让我想到了守陵人,他们一代复一代地赔上整个家族、所有子孙去看守、坚守一座冰冷的帝王陵墓,与其说是工作、义务还不如说是一种信念一种坚持,范氏家族也是如此,不过是从守陵人变成守书人罢了。那是一种不顾旁人的不解与嘲笑,不顾财富上的巨大开支,不顾岁月的流逝,不顾王朝的兴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时间的意志力。在他们的眼中藏书楼这时不是一个单纯的收藏着珍本、孤本的知识储蓄所,而是一个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他们藏书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范氏家族,更不是为了某一个王朝,而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他们是为了用一本本书籍使我们长期处于散乱状态和自发状态的精神天地变得整齐连贯充满凝聚力。可以说他们的行为是中国文化保存与流传艰辛历程的一个缩影。也正是由千千万万个如范氏一样的家族、机构组成了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
其实,我们也能在心中拥有一个天一阁,也能象范氏家族一般做一番保存流传中国文化的事业。
也许我们没有天一阁中那种称得上是文物的书籍,但是唐诗、宋词、元曲这些流传至今、记载着各个王朝的兴衰历程的作品,她们的文化价值也决不输于藏书楼中的孤本、珍本;也许我们无法象范大冲一样义无反顾地放弃万两白银而选择藏书楼,但是背诵那些名篇名段并深入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和继承;也许我们无法象范氏一样世世代代忍耐着痛苦、寂寞执着地传承着繁华的文化遗产,但是我们将自己喜爱的古文古诗等与他人分享、交流,那么也是在传承并发扬我们的中华文化!
读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触很多。想抓住什么,伸手却握了满手空气,只有淡淡的哀愁与丝丝的.寂寞弥散在周围,一如余秋雨先生行走时孤寂的背影。
一路行行止止,一路的思索。从黄沙漫天的大漠边塞到温婉细腻的江南水乡,从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中国再到远离国土的异乡—新加坡。一路走来,一路的见闻,都记录在这一本小册子中,她凝聚的是思想的升华,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风景。
文化,在我看来是一个沉重而又艰涩的字眼。上下五千年的积累,使文化的沉积愈加深厚。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代表着这个民族最为珍重的事物。如果一个民族连文化都不存在了,那么便不足以被称为一个民族。评味文化,余秋雨在文化中行走,又在行走中思索。
站在莫高窟的石洞前,看石洞依然壮观,观壁画依旧不言。他静默地站在石壁前,如同她们曾经静默地看着敦煌千年之间的变迁。当千年前的无心第一刀划下,便已预示了当千年后,莫高窟的开启会是怎样的一种壮丽。即使她曾经遭遇巨大的劫难: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守住了千年的敦煌,流落到了不安好心的外人的手里。但是,令人痛心的是,本应该守护她的正统的炎黄子孙却将这美丽而珍贵的艺术瑰宝弃而不顾。那伫立千年的石窟默默地看着那一马车、又一马车的艺术珍宝源源不断地输往外国,流失在为人的手中,不知该有多么地悲伤啊!直到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才终于得到了她本应得到的重视和地位。她的价值,并不在于她那炫丽的外表,而是在于她所代表的意义。她是一种仪式,一种宗教,一种信仰,一种人性。她的隐藏在深处的底蕴,我们看得到,却又看不到。她的美,既是宗教的体现,也是人性中对美的向往的体现。她是承载着中国千年历史的标本,是炎黄子孙千年的艺术的结晶。纵使她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交换,他依旧是无价之宝。
愈是思索这路途,思索这文化,愈是觉得文化的艰涩。蔓延在空气中的苦涩,无处不在,压在心口,漫上胸膛。遥想余先生当年,是否亦是如此感觉?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一个偌大世界的僻静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就像那句话一样“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当我看到沙原隐泉中“水面之下,飞舞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的时候,我似乎听到了水鸭带动湖水时清脆的声音,自己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要想真正的了解历史,了解我们撒发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那就去读《文化苦旅》吧。她会让你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一种不一样的文化气息。相信古代的天一阁是由一个范氏家族所支撑的,但现代的天一阁可以由我们共同支撑。
《文化苦旅》读后感11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进行贴地考察的实践成果,它集作者肢体行动与内心思考与一体,因而无形又有形的文化被赋予了实践精神,在这流行于纸上空谈文化的时代里,实为空谷足音。不仅仅如此,余先生舍去了以人文为主,将自然生态礼貌作为基奠,去探索在其之上繁衍的其它礼貌。至于“苦旅”,这蕴含的不仅仅是探寻之路上焚膏继晷的艰难辛劳,更是一种对文化执着的追求与不舍的信念。文化,要苦想、苦思、苦寻,而与最终获得精髓那刻的隆重欢喜相比,这“苦”便不值一提了。
在读完此书后,我深为自我曾因稍触文化之皮毛,而沾沾自喜的行为感到羞愧,因为这实在是管窥蠡测。但随之而来的,便是远远超出我羞愧感的震撼。其实文化是常常给我带来震撼的,而中华文化更是如此,以至于有时我身体的每个毛孔都在极力收张。而在这震撼之中,有惊喜也有悲愁。
寺庙长久以来润物细无声的慈悲,以及对人灵魂的洗涤感化,是惊是喜;为大河礼貌的民族赖以生存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千百年来沿用至今,且被后人奉为圭臬,是惊是喜;水网稠密、风光秀丽且汇集佳人才子的杭州,曾默默牵动着十五世纪远行航海家内心的罗盘,是惊是喜;狂沙蔓延的大漠之中一汪明丽宁静的清泉给人一种“造化钟神秀”之感,又使人顿悟人生与世界,是惊是喜。
而悲愁呢?是山西晋商背井离乡数十载、妻儿不认的劳苦经营,为中国历史创造出的庞大财富,最终销声匿迹于历史长河中;是宁古塔下映射的君王那“株连”的残忍与快感,“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的杯具,就算是蛮荒之地那终年的刺骨寒风也吹不尽、吹不散;是阳关外的盾持缨动的烽烟萦带,一将功成万骨枯……
那些文化的惊喜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或永驻史册,或消散在了历史的尘烟里,而这些种种、种种的悲愁之中,却分明有一把刀,重重地砍在了我心头的血肉上,便是那在长久的纷争战乱中,遭受的侵略与迫害的中华文化!
应对中华文化,我有着与生俱来的向往与热衷。在此处更是与作者产生了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共鸣,我们拥有着同样一颗因民族文化遭受外来侵略,而被狠狠动摇的愤懑之心。书中的《道士塔》这篇,无疑在这层层波澜里,激起了我内心的钟鸣。战争纷乱,沧海横流,王道士可是是一个愚昧的代表,一根导火线,他目光如豆,没有任何图谋不轨的理由供你去伤害他、消灭他。真正要反思的是那些人,那些“一退六二五”的官员,那些乘人之危的外来侵略者。
其实何止是敦煌石窟,在那些青瓷白釉的国粹被高高举起、重重粉碎于地之时;在那千金难买、曾被西方贵族称为“高贵标志”的.丝绸,而今被金发蓝眼的豺狼踩于足下之时;在那斥金银难以计数之下建造的行宫,被熊熊烈火燃成灰烬之时,民族的魂魄就已经遭受了沉重的侵噬。正如那位诗人所写一般,我恨自我为何没能早生一个世纪,去和侵略者来场较量,无论如何,反正不能让他们就这样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然而那个乱世告诉我的是,就算我早生了一个世纪,就算我与敌人决一死战于最终的城门下,富商们茶杯中的袅袅茶香,官员们奔走相送的重重贺礼,都在渐渐瓦解着我脚下最终的土壤;那些人,他们的眼中饱含着珠光宝气的贪婪,哪里还能容得下你苦心的劝说。就这样,官员们的弹冠相庆、朝歌夜弦,抱着他们的钱财醉生梦死,而我们的中华文化竟这样被糟蹋,难道我们就只能如此隔着时空的咫尺天涯,痛心的观望着自我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就这样被自我人毁坏、被侵略者拿走吗?回答是“不”。
战火纷飞、硝烟四起,人性在此时暴露无遗,自私、贪婪,背叛民族而苟且偷生……可就是这样的环境下,这样的人性中,总有一股力量,它执着并且生生不息;总有一种声音,它嘹亮并且不穿透人心,决不停息。它用言行证明着民族精神的强大,证明着人性中本应存在的无私与职责。例如那个故意走漏消息的翻译员陈万里,例如那些为保护莫高窟,从十几公里外跑到此处的几十个村民,又例如那些之后从外地赶来莫高窟的学者,在艰苦的条件下,夜以继日的守护与不断刻苦地钻研敦煌文化……
只是,只是,正如陈寅恪先生说的那样,“敦煌者,吾国学术之悲痛史也”。终究还是一道伤疤,而伤疤下的原先的血肉,只能从大英博物馆等这些地方找到了。
我时常叹息,叹息着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叹息着民族文化的流亡,叹息着子孙后代是否会生长于没有色彩与音韵的干涸之上。因为中国历朝历代,无论是内战或对外战争,对民族文化来说都是一场浩劫。这场浩劫,小到天一阁里数量庞大的珍贵藏书,几乎一夜之间消散在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的时光里。大到努尔哈赤、皇太极为拓张领地,进入中原后大肆屠杀汉人,许多汉族文化濒临灭绝。再严重的,就是之后众所周知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等……
历史自有它的规律,这规律从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便有先人总结过,战乱纷争无可避免,就如同《三国演义》开篇那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在战乱中除了当世人饱受摧残之外,便是文化的浩劫。身为后人的我们,对此只得是同余秋雨先生一样,站在当代的城门之上摸索又叹息,哀愁之极也只能是长歌当哭,一些文化的散失,是需要遵从客观实际的。然而应对这些有幸传承至今、供后人学习考究的宝贵的中华文化,我们是否要研究承担起自我肩上那份文化传承的职责?是否能背起行囊,去进行一场震撼心灵的“文化苦旅”?可能我们的贡献无法与王国维、陈寅恪、梁思成等这样的伟人相比,却也能够是那些为保护敦煌石窟而不远十数里徒步赶来的村民啊。
先人们双手捧起文化的火种,代代相传,到我们后生那里,不应让它熄灭。每种文化的产生都有其自身意义,所以它们理应得到一个归宿。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讲的那样般: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文化苦旅》读后感12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前些时候舆论对该书及作者争端颇多,如今看过并粗略地研究了一下,觉得议论是理所当然的。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
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余先生似乎对此情有独钟。他好多次都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
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
或许他认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东西留有回忆就够了,至少蝴蝶来过这世界。他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继续新的轮回。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伫立上几分钟,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悟一会儿人生之真谛,因为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
生死间的事,没有人说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径是可以改变的。死可以逆转吗?若有一智者活过百旬,他会做什么?若一个庸人活过百旬,他又会做些什么来?至于一个恶人就更不用说了。推而广之,人口必会猛增,地球要超载了!若这个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减,就太缺乏趣味了,没有推陈出新的人,这个地球岂不停止转动了。
“感觉良好”不仅对大人重要,对孩子更重要。父母多让孩子在正面事物上“感觉良好”,孩子就容易对正面事物感兴趣。想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调整为“在昨天的基础上前进”,真心地为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喝彩就行了。孩子的心灵舒展,才能形成最具发展潜力的好个性,才有机会创建自己的幸福人生。
书中还提到周弘先生的《赏识你的孩子》是教育孩子的一剂良药。周弘先生不仅让先天耳聋的女儿学会了说话,还把她培养成了少年大学生、留美博士生,他的秘诀就是:用教婴儿学走路、学说话的耐心和信心对待学习落后的孩子,把“你不行”变成“你能行!”一份10题9错的答卷,在他嘴里竟能变成:“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做对了一道……比爸爸当年强多了,再努努力,说不定还能多做对几道呢!”我想,做父母的做老师的若能这样赏识激励孩子,再加上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辅导,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一定能一步一步实实在在地向前进!
我想那些坟应该有其特殊含义。尤其在坟前一种静穆的气氛追忆或沉痛?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萦绕在心头。古人的坟,秦王陵闻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为风流,多少也给旅游业带来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妇女置于水深火热的贞节牌坊,也不知走过它时应该叹息还是赞叹?“白云飘过来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飘走的。晚霞升起来了,红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还高,黑阴阴的,像要压下来。闭一闭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变成长长的脚,有扁长的头,有狭狭的嘴。一骨碌爬起身来,奔逃回家。”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从某种程度上,那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愚昧、守旧,却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无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践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个时代已离我们远去。尽管“生”不算很美,要考虑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鲁迅的伟人们让他们的人生终结在那一刹那,净化了悲剧,同时给人以更深的思索,这样的离别或许更深刻吧。
关于坟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就让余先生继续写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体验我远远还没有体验完的人生。
《文化苦旅》读后感13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写的一本从古代跨越现代的长篇小说。书虽是以散文的形式,写的十分轻松潇洒,但仔细一读,却发现是对历史的批判、嘲笑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他独特的观察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历史。
读着余秋雨写的文章,我才发现,自己虽然是一个内心坚强的人,但读着读着也会不知不觉地被这本书所吸引,所震撼。有时,那些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令我佩服不已。他用他优美的文笔,给我们带来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走进书中静静地思考。在几百年前,莫高窟是一个神秘的世界,终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虽然它曾经是记录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记录点,可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让其流落在外人手里。江南的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因此江南才会如此吸引文人墨客。或许,也是被江南的这种粉墙黛瓦的奇特风格所吸引吧!这本书似乎没有把很多的笔墨用在了名胜古迹上而是集中在了他的文化背景以及各个所附有文化气息的角落上。它可以是街头小巷,或是一条不知名的清澈小河。这些在他的笔下都可以成为书中的闪光点。这让我们更贴近历史,感受那个年代的氛围,是我们更了解它。虽然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深厚底蕴,从物质上到精神上的,那样的辉煌,那样的丰富,书中写的.每一处都是我们的骄傲。他把“人、历史、自然”都交融在了一起,表达了对祖国伟大的自豪。
《文化苦旅》写的虽是历史,但它与现实交融,使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历史文物所经历的那些风霜雨雪,也是我为他们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刚刚看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觉不错,推荐。以前没看过他的文章,对人也不大了解。但看完这书感觉这人文字功夫非常厉害,有思想,有深度,也睿智,在艺术和文学方面造诣都很深,最关键的是,当时已经是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厅级干部,而且仕途上再上升的机会也比较大,但他毅然辞职放弃一切,走上孤独之旅,去探寻古代文化、外国文化的历史奇迹。在这个浮躁喧哗的社会,能静下心来做研究的学者已是寥寥无几,我们应该向这样的大师致敬!
这书主要分三个部分: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中国之旅印象深的是记录了古代官府非常重视杭州的水利,才有了今天杭州的妩媚与风情,离开了水,杭州会失去灵气,没了自然生态之美,自然也就没了文化。还讲了19世纪之前很长时间内,山西是全国的首富,文章分析了晋商的没落。世界之旅打动我的是一对潜水夫妻,只要世界上哪里有良好的潜水点,会立即赶过去,他们天天生死相依,没有房子,没有孩子,终身漂泊,没有一定的信仰和情怀是坚持不下来的。人生之旅带给我的确是震撼,也是收获最大的地方。
中国之旅就提到过苏东坡被小人陷害时的各种沧桑、世态炎凉及人性丑陋的一面。这部分又提到了巴金、黄佐临被排挤、打压、报复时受过的磨难,还有作者本人被媒体诬陷时的法律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能够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期望庇佑着余秋雨先生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亲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那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就应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方。
这是一本令人思考的书,这是一本历史厚重的书,这更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这就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它伴随了我已五年的时间,五年,近两千个日子里,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但是最爱不释手的仍然是这本《文化苦旅》。
开篇的《道士塔》,就将我们带入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盛衰之中,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一页一页的细翻开来,在一行行的字句段落中间,随着余秋雨的思绪,情感,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纸面上的文化苦旅。仿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隧道,中国历史的一幕幕在重现,各色的人物正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有居庙堂之高的君主,也有处江湖之远的百姓;有文人墨客,也有无名小卒。他们的故事,或令人倾佩,或令人振奋,或令人伤感,或令人悲哀,但是无一例外的全都留给了后人,也留下了思索警训和更多的怀念之情。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经过了岁月的沉淀积累,终酿成了一份难得的精神食粮。
余秋雨的文字,不仅有叙述的优美和悲悯的情怀,更重要的是在文字里加入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读书中的文字,仿佛穿越了时间空间,穿越了我们的心灵。字里行间蕴藏着最多的是对事件的剖析,正确和公正的总结。历史已远,当用另一种目光回望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思索,一份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文化苦旅》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字,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从十年前的结缘到今天,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读这本书了。但是每当随意的翻开书中的任何一页,心情仍然会象最初时的激动,每读一遍,理解则又多了一分,思考则又沉重了一分。
从远古到现代,从异国到他乡,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文化苦旅》指引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别具一格的旅行。我想,未来的日子里,如果有可能,我会带着《文化苦旅》一起,按图索骥,身临其境的真实的去感受,以一种敬畏之情,沿着历史的足迹,去寻访那些曾经的沧桑往事。
《文化苦旅》读后感14
第一次接触《文化苦旅》是在同学的课桌上,翻了前言,感觉很趣味。最开始买的精装版,之后又买了一本简装的。
那时还是高中,但《文化苦旅》我断断续续看了接近两年,学业的繁忙,诸事的不顺,让我对人生有一张慢慢颓废的感觉。
但与此同时我也没有放弃阅读《文化苦旅》,在阅读途中渐从中感受到与此刻世界所不一样的东西。
一种学者对文化的诚恳,一种前人对文化的赤诚,一种从不放弃对自我内心所渴求的力量。反映到现实世界,其实也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
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
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经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大漠荒荒,黄河礼貌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
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形神俱佳地表现了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
经过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忆,展示了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以及文化的走向。
杭州,这座钟灵毓秀的城市,在普通人眼里无非是西湖美景、三潭映月、断桥残雪,以及灵隐的幽静,雷峰塔与白娘子的传说。
因为看了这篇文章,我还专程到杭州西湖边走了一走。
走在苏堤上,慢慢的回味这着杭州西湖的发展历程,无处不笼罩着文化熏染的气息。
在余秋雨先生的《杭州宣言》中并没有重复常人的思维,而是冷静思考,用一种看似水利专家的.眼光,静静的述说杭州西湖建设的历史脉络。
在文章里,大诗人白居易、苏东坡变成了水利专家,利用当时有限的政治权利维护着西湖的生态环境,为西湖为杭州的人文历史创造着基础条件。
他们是博学多才的大家,也是有文化有信仰的旅客。
他们在西湖建设,亦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
它让我看到一种同席慕蓉所说的那样“中国人向来是一种坚韧的生物,他们在最深的泥土里翻滚,他们用自我的骨血和肉体来换回一个新中国”。
在这些大爱中,我逐渐的感觉到了我身上所拥抱的小爱的不足之处。
它让我反思、让我羞愧,让我看到这个世界还有不一样的一面,还有更加不一样的一面。
这都是阅读所带来的一段历史它反映的不仅仅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状况,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社会之间人与人的相处一种人性和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这才是历史发生的意义,我们挖掘历史的意义。
当然,从文化苦旅中我们也能更多的了解它的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中国人教版的科教书中,我们所理解的余秋雨先生是一位名声大噪的散文家。
他最令人熟知《都江堰》让人感觉到的是对老祖宗的敬畏和感恩,对完美事物的留恋和赞颂。
都江堰是这样讲的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
长城的礼貌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礼貌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它,就是都江堰。
从中我们能够看到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热枕,一位文人对文化的温柔,这其实也是他对文化苦旅的态度。
而《文化苦旅》它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一种以“文化大散文”的新的写作潮流。
阅读《文化苦旅》,抛却阅读本身能带给你的平静与积累之外,他在书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背后的思考更是必读的理由。
直到此刻还记得文化苦旅的一些片段,回味时也常常湿润了眼眶。那种热爱将会传递给你,让你思考,感慨,重新唤起对文化的赞叹。
它会让你从内心里骄傲于五千年历史的深邃,也会感慨时代的终结。
而文化苦旅的苦并不是浅意上风餐露宿之苦,它真正苦在看到礼貌的衰败而无力拯救,内心所承受的巨大悲痛。
这场旅途不仅仅是余秋雨的科考之旅,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中华礼貌的再一次追溯之旅,各处腹地历尽之后,方才展现给我们一个由远及近的中华礼貌之旅。
我们容易被这本书的厚重震撼,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旅行的过程中,正是感受文化的最好契机。
余秋雨先生在旅途中,体味各地文化,将各地文化糅合在文字中,为我们带来一场别致的文化盛宴,让我们由衷产生一种对文化的敬畏和信仰。
《文化苦旅》的灵魂在于一个“苦”字。
这个苦不是旅途中收到的苦累,而是指“中国文化历史”像一个苦命的老者,经历风雨,苦行至今。
中国文化体现一种“苦涩”的承载,一种艰苦的传承。这种苦最能激发每个国人深爱中国文化,敬爱中国文化,宣扬中国文化的职责感和使命感。
文化是滋养一个民族灵魂的源泉,文化始终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质的纽带。
中国文化经历千年时间的洗礼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已受到不一样程度的破坏,甚至灭亡。
我们惋惜的同时,余秋雨先生经过此书告知文化的沧桑和唤醒传统文化重建苦难意识。
余秋雨先生在最末文曾说“可能会有那么一天,可我等不到了”。和他散文集中“我等不到了”感触是一样的。
但彼时,我为了更加深刻了解文化苦旅以及余秋雨先生而在网上查询了一些资料。
有些言论,对余秋雨先生确实很不公平。否认了余秋雨先生的人品,以及对文化苦旅书中那些华丽的藻的批判。
我在想,人必须是要遵循自我最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在没有这些对余秋雨先生不利的言论中,我从文化苦旅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和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热忱。
我相信一个能写出如此文章的人也必须不是一位心胸狭窄,只爱卖弄才华的人。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总而言之,余秋雨先生的才华值得敬佩,《文化苦旅》也绝对值得一阅。
《文化苦旅》读后感15
第一次接触《文化苦旅》是在同学的课桌上,翻了前言,感觉很有趣。最开始买的精装版,后来又买了一本简装的。
那时还是高中,但《文化苦旅》我断断续续看了接近两年,学业的繁忙,诸事的不顺,让我对人生有一张慢慢颓废的感觉。但与此同时我也没有放弃阅读《文化苦旅》,在阅读途中渐从中感受到与现在世界所不同的东西。一种学者对文化的诚恳,一种前人对文化的赤诚,一种从不放弃对自己内心所渴求的力量。反映到现实世界,其实也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大漠荒荒,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形神俱佳地表现了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通过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忆,展示了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以及文化的走向。杭州,这座钟灵毓秀的城市,在普通人眼里无非是西湖美景、三潭映月、断桥残雪,以及灵隐的幽静,雷峰塔与白娘子的传说。
因为看了这篇文章,我还专程到杭州西湖边走了一走。走在苏堤上,慢慢的回味这着杭州西湖的发展历程,无处不笼罩着文化熏染的气息。在余秋雨先生的《杭州宣言》中并没有重复常人的思维,而是冷静思考,用一种看似水利专家的眼光,静静的述说杭州西湖建设的历史脉络。在文章里,大诗人白居易、苏东坡变成了水利专家,利用当时有限的政治权利维护着西湖的生态环境,为西湖为杭州的人文历史创造着基础条件。他们是博学多才的大家,也是有文化有信仰的旅客。他们在西湖建设,亦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
它让我看到一种同席慕蓉所说的那样“中国人向来是一种坚韧的生物,他们在最深的泥土里翻滚,他们用自己的骨血和肉体来换回一个新中国”。在这些大爱中,我逐渐的感觉到了我身上所拥抱的小爱的不足之处。它让我反思、让我羞愧,让我看到这个世界还有不同的一面,还有更加不同的一面。这都是阅读所带来的一段历史它反映的不仅仅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状况,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社会之间人与人的相处一种人性和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这才是历史发生的意义,我们挖掘历史的意义。
当然,从文化苦旅中我们也能更多的了解它的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中国人教版的科教书中,我们所理解的余秋雨先生是一位名声大噪的散文家。他最令人熟知《都江堰》让人感觉到的是对老祖宗的敬畏和感恩,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赞颂。都江堰是这样讲的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它,就是都江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热枕,一位文人对文化的温柔,这其实也是他对文化苦旅的态度。而《文化苦旅》它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一种以“文化大散文”的新的`写作潮流。阅读《文化苦旅》,抛却阅读本身能带给你的平静与积累之外,他在书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背后的思考更是必读的理由。
直到现在还记得文化苦旅的一些片段,回味时也常常湿润了眼眶。那种热爱将会传递给你,让你思考,感慨,重新唤起对文化的赞叹。它会让你从内心里骄傲于五千年历史的深邃,也会感慨时代的终结。而文化苦旅的苦并不是浅意上风餐露宿之苦,它真正苦在看到文明的衰败而无力拯救,内心所承受的巨大悲痛。这场旅途不仅是余秋雨的科考之旅,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中华文明的再一次追溯之旅,各处腹地历尽之后,方才展现给我们一个由远及近的中华文明之旅。我们容易被这本书的厚重震撼,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旅行的过程中,正是感受文化的最好契机。余秋雨先生在旅途中,体味各地文化,将各地文化糅合在文字中,为我们带来一场别致的文化盛宴,让我们由衷产生一种对文化的敬畏和信仰。
《文化苦旅》的灵魂在于一个“苦”字。这个苦不是旅途中收到的苦累,而是指“中国文化历史”像一个苦命的老者,经历风雨,苦行至今。中国文化体现一种“苦涩”的承载,一种艰苦的传承。这种苦最能激发每个国人深爱中国文化,敬爱中国文化,宣扬中国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化是滋养一个民族灵魂的源泉,文化始终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质的纽带。中国文化经历千年时间的洗礼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灭亡。
我们惋惜的同时,余秋雨先生通过此书告知文化的沧桑和唤醒传统文化重建苦难意识。余秋雨先生在最末文曾说“可能会有那么一天,可我等不到了”。和他散文集中“我等不到了”感触是一样的。但彼时,我为了更加深刻了解文化苦旅以及余秋雨先生而在网上查询了一些资料。有些言论,对余秋雨先生确实很不公平。否认了余秋雨先生的人品,以及对文化苦旅书中那些华丽的藻?的批判。我在想,人一定是要遵循自己最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在没有这些对余秋雨先生不利的言论中,我从文化苦旅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和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热忱。我相信一个能写出如此文章的人也一定不是一位心胸狭窄,只爱卖弄才华的人。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总而言之,余秋雨先生的才华值得敬佩,《文化苦旅》也绝对值得一阅。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文化苦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作文04-03
《文化苦旅》好词好句集锦01-14
读文化苦旅阅读心得04-03
文化苦旅好词好句好段01-14
文化苦旅的好词好句好段01-14
《文化苦旅》经典语录(精选70句)01-17
《文化苦旅》心得体会04-27
文化苦旅心得体会04-17
文化苦旅读后心得03-14
文化苦旅文化之痛读后感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