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昆虫记》有感

时间:2023-09-06 13:02: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昆虫记》有感(通用)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昆虫记》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昆虫记》有感1

  暑假里,我沉浸于《昆虫记》中。只要打开《昆虫记》,我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笨拙的屎壳郎,刽子手螳螂,美丽又鲜艳的小阔条纹蝶等等。我感到自己已经完全进入了大自然里,并正面对着那些快乐自由的小生灵。同时,我也了解到了许多有趣的昆虫知识:蝉是靠什么从土里爬出来的;螳螂是怎样捕食的;绿蚱蜢为什么食肉成嗜;金步甲如何奇特的婚俗……我尽情体味着其中的新奇、乐趣、美妙。哈哈!那些昆虫,那些小生命是多么可爱啊!捉一些昆虫来养,脑海里自然而然就蹦出了这样一个念头。

  说干就干!

  第二天,我在邻家的废墟里捉到了一只蟋蟀。这只蟋蟀身躯铁青,翅膀是翠绿色的,一对大牙利得好象能把人的手指咬下———好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

  开头几天,它常常吵得我睡不着觉,气得我火冒三丈。说来也怪,又过了几天,我渐渐感受到了蟋蟀的叫声中竟然蕴含着一种大自然原始纯粹的气息:蟋蟀靠着它的双翅摩擦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瞿瞿、瞿瞿瞿',这也许就是最原始的‘音乐'吧!后来,几乎每一夜,我都得听着这美妙的‘大自然小夜曲'才能甜甜入睡,只是小夜曲的作曲者不是莫扎特和萧邦,而是小蟋蟀,哈哈!

  八月的天气是多么的炎热,蟋蟀的叫声没过几天便嘶哑了。我心想:蟋蟀也许是饿了吧!可是蟋蟀又该吃些什么呢?我没有这方面的常识。我怕这只蟋蟀会因为突然饿死而离开我,急得团团转。妈妈告诉我:蟋蟀是一种杂食性昆虫,无论荤素它都爱吃。植物的根、茎、叶、果实都是它们的家常便饭。于是,我每天都用煮熟的饭粒喂养蟋蟀。起初几天,蟋蟀对我怀有敌意,放进的食物总是视而不见,等我走了才偷偷吃上一点,还有一次,蟋蟀竟然用牙狠狠地咬我。更可恶的是有几天还来了个'绝食抗议'。唉!真是拿它没辙。

  一日三餐的美食伺候,日复一日,这只蟋蟀终于'接受'了我这个小主人。每当我给它喂食时,它便友好地把头伸出来,狼吞虎咽之后,来一首悦耳的歌儿以示报答,那些日子,我简直是如同喝了蜂蜜般的'甜蜜。就这样,慢慢的,我与我的昆虫朋友蟋蟀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这只蟋蟀渐渐失去了以往的强壮态势,慢慢变得垂头丧气,萎靡不振,我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我猜想着,并且最终痛苦的意识到:也许,蟋蟀是想家了吧!这里再好,毕竟不是它最终的生命家园啊!它也许在思念自己的蟋蟀父母,想念蟋蟀小伙伴们……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我终于作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这只蟋蟀是属于大自然的,而不属于我自己,我要给它真正的家园———大自然。于是在一个凉爽的夜晚,我依依不舍的把蟋蟀放回到了美丽而自由的大自然的怀抱中,看着蟋蟀蹦蹦跳跳离开的身影,我在心中暗自祈祷:愿你,我的昆虫朋友,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生活的快乐而幸福!再见,蟋蟀,我将永远记得我们之间的情谊,我们之间的故事,永远!

  与这只蟋蟀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学到了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也懂事了。

读《昆虫记》有感2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昆虫记》的书,它是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法布尔的一部著作,这是一部充满生趣和无穷魅力的作品。

  在这本书里,法布尔带我走近了奇妙的昆虫世界,里面讲了一些昆虫的习性、爱吃什么东西、有什么特点等等,我在里面还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比如金步甲和螳螂会吃自己的同类,红蚂蚁会把黑蚂蚁的卵偷来,等小蚂蚁出生了,就成了它们的'奴隶,天牛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很差……

  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数萤火虫了。别看它很小,但它可是食肉动物呢!主要的食物是蜗牛,萤火虫在吃掉蜗牛之前先要给它打几针“麻醉剂”,它的麻醉工具非常小,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等麻醉完了,就会飞来很多萤火虫,它们向蜗牛体内注入一些液体,不一会蜗牛就变成“肉粥”了。

  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走进了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了解了许多有趣的昆虫知识,同时也懂得了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才能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同时我也觉得,一个人在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其实也来源于兴趣爱好,不是吗?正是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和热爱,才诞生了《昆虫记》这本妙趣横生,让很多小朋友都爱不释手的著作。

读《昆虫记》有感3

  观察昆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观察者需要细心认真观察做好笔记,蚂蚁是如何搬家的;萤火虫为什么发光;蜘蛛为什么会结出美丽实用的网呢?早在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就做到了,他在《昆虫记》这本书中,栩栩如生给我们描写了奇妙的昆虫世界。一个个未经修整的花园,一块块黑漆漆的.鹅卵石,一颗颗大树……这些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总是能让我们感觉到大自然无尽的美好,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在《昆虫记》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辛勤劳作的蜜蜂等等。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从小就喜欢昆虫,他15岁就被阿威尼翁市的师范学校录取。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然后开始了他的文学梦,他的代表作有《昆虫记》和《自然科学编年史》。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就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耐心仔细,就能发现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奥秘。正如大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对这本书真是爱不释手,因为法布尔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句给我们描绘了昆虫的神秘世界。

  让我们一起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探索更大的世界。

读《昆虫记》有感4

  集昆虫学和文学于一身,融毕生研究成果与人生感悟为一炉,这就是昆虫学家法布尔用毕生心血书写出的《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了一座富含知识、趣味和思想的宝藏。

  这本书行文生动有趣,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法布尔的.笔下,书上的文字似乎动了起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布尔笔下的蟋蟀。一开始文章吸引我的就是那标题“意大利蟋蟀”中的“蟋蟀”二字,因为我在小时候有过捉蟋蟀、养蟋蟀的经历,对蟋蟀有很深的感情,在读完又发现文章对于蟋蟀描写的特别细致。真是“尽美矣,又尽善也”!

  法布尔的《昆虫记》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的土地、浩瀚的星辰还有虫子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似乎虫子们一个一个地围拢过来。每每读《昆虫记》的时候我很想仰起我的头,每在这个时刻我才能够感受到我与法布尔一起生活在这片浩瀚星辰之下,我在和法布尔一起观察他所看到的昆虫,我在和法布尔一起彻夜长谈。

  《昆虫记》这一本书,就像是大自然为我们打开的一扇窗户,让我们更加了解大自然,更加喜欢大自然。

读《昆虫记》有感5

  今年夏天,我路过江苏路那一大片民国建筑群,那里整齐的院落加上浓密的法国梧桐,感觉格外的宁静。咦?夏日里叫的最响的知了那里去了?怎么不叫了啊?暑假里老师让我们读一些课外书,其中就推荐了一本《昆虫记》。我终于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蝉卵孵化成蛴螬,蛴螬孵化出来以后是倒挂在树枝上,忽然来了一丝风,蛴螬左右摇摆了几下就掉在地上。这时蛴螬的身体很小,就像一个跳蚤一样,而且身体很柔弱,要是不幸砸在石头上,或者掉进脏水里或者沙漠中,那小命不保。最要紧的事情是先找个藏身之处。蛴螬很明白自己的处境,所以在线上悬着时,它们就要选择好那些土质松软的地方,这样它们才能钻进去,它们只有马上钻入地下才能够活命,可是也有一些不幸的蛴螬在没有找到松软的泥土前就已经丧命了。”“蛴螬钻入地下以后,就开始了4年的地下生活,初夏时在能被太阳照射到的地上会出现很多圆孔,这些圆孔和地面相平,孔的大小刚好可以伸进一根手指。这些圆孔蛴螬从地里钻出来的出口。”

  通过书里的知识我终于知道了,这到处都是乌亮的柏油路和一块块整齐的地砖,每棵大树下只露出很小的一块硬硬的泥土。蝉的幼虫没有机会钻到泥土里。就算极少数钻进了泥土里,也没有能钻出来的地方。这自然就没有了知了的叫声了。还看到报纸上报道,因为人们大量的.砍伐紫金山上的荆棘和灌木,种上了观赏型的植物,了珍惜的中华虎凤蝶没有赖以产卵的灌木,导致了这种美丽的生命几乎面临灭绝。现在面临灭亡的是虎凤蝶,将来在城市文明中消失的也许还要包括蝉这位夏日的歌唱家了吧。

读《昆虫记》有感6

  《昆虫记》是一部法布尔创作的传世佳作,也是一部揭秘整个昆虫世界的科普书籍,更是一部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昆虫史诗。

  法布尔在完成他这部空前绝后的昆虫记时,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他用他那细腻的文笔将我们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如果沙砾耙起来很费力,黄足飞蝗泥蜂便猛地一用劲,发出一声高腔,令人想到伐木工挥起斧头时喊出的‘嗨哟’声”。能把昆虫描写得如此形象逼真的恐怕只有法布尔了。他的这部经典文学作品已经广受读者喜爱,我也被深深地吸引。

  罗斯丹曾赞誉法布尔“像哲学家一般地想,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我原先觉得昆虫特别恶心,一看见它们就害怕。现在,我饲养蜗牛已一个多月了,我发现它居然能勇敢无畏地在刀刃上爬行。自从读了《昆虫记》,我对昆虫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全新的改变。这位“无与伦比的观察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昆虫奇妙世界的大门。

  我以前遇到虫子,从来不会仔细看一眼,甚至还会绕着走。而读了《昆虫记》之后,我便会放慢脚步或蹲下来,细细观察它们奇特的世界。我发现,昆虫的世界也是那样的多姿多彩。

  法布尔被罗曼罗兰赞誉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我想: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成为新时代的“小小法布尔”,为世界作出更多的贡献。

读《昆虫记》有感7

  打开书本,一股浓浓的书香味顿时弥漫开了。这是法国让—亨利·法布尔的作品:《昆虫记》。记得在五年级上半学期时,我们学过了一篇名叫《装满昆虫的衣袋》的课文。这篇课文是讲作者法布尔小时候非常喜爱昆虫,鼓鼓的口袋里各种各样的小虫应有尽有,就算是回家后被父母责备也还是经常观察昆虫。当时,我就被法布尔那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感动了。现在,终于有机会好好品味一下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了!

  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写得非常好,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萤火虫》这一篇。因为我们昆山这里没有萤火虫,所以我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真正的萤火虫。萤火虫是怎么样发光的呢?在我的幻想中,萤火虫是那在夜空中翩翩起舞,一闪一闪发光的小精灵。累了,就停在草坪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吃点比它小的虫子;渴了,就喝点清澈的溪水。但看了这篇文章过后,我知道了原来萤火虫体内一种称作虫萤光素酶的化学物质与氧气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的光亮。这种被称作虫萤光素酶的化学物质像开关一样启动这种反应,当萤火虫产生虫萤光素酶的时候,这种反应就开始了,萤火虫便会发出一闪一闪的光亮。发现了现实中的`萤火虫和我想象中的截然不同,更让我难以置信的是,萤火虫的幼虫居然吃蜗牛、田螺和贝类。萤火虫的幼虫个儿很小,可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这都是因为它有一套独门“武功”。当幼虫找到蜗牛以后,先用它那针头一样的嘴巴在蜗牛身上扎几下。干什么?原来在给蜗牛打“麻醉针”——喷出一种毒素,把蜗牛麻翻。接着,它又会给蜗牛注射一种消化液——酶,直到把蜗牛肉化成稀稀的鲜美肉汁。这时它便唤来同伴们,围在蜗牛四周,一齐把针管般的嘴巴插进蜗牛的肉内,吸起肉汁来。

  《昆虫记》是一本好书,它可以让你懂得很多知识。大家都来看看吧!

读《昆虫记》有感8

  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而书店则是我最理想的栖息地。在“书海”,我发现每本书都是那么”迷人”,顿时我眼前一亮:昆虫记!我饿狼扑食般“咀嚼“起来。昆虫记是法兰西杰出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法布尔,历经40多年心血完成的名著。从“神圣的甲虫”——蜣螂到凶残的螳螂、从横着走路的蟹蛛到衣冠齐整的被管虫。一切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美妙!把我带到了一个真实的昆虫世界!“无与伦比的观察家”——达尔文“昆虫学的荷马“——雨果“在这些天才式的`观察中,融合热情与毅力,简直就是艺术品的杰作,令人感动不已。”——罗曼“现在中国十分需要像法布尔的昆虫记那样的作品。”——矛盾。

  昆虫记为人们鉴照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昆虫世界,在昆虫世界里,最让我欣赏的,是被管虫。那些被管虫是最称职的“母亲”。虽然她的外表丑陋不堪,但她的精神是最美的!母被管虫放弃了蛾类所有的美丽。她把自己唯一的“大衣”给了她的后代子孙,再用身体做屏障。经过激烈的震动以后,她倒下了,为了下一代,她无怨无悔!这就是爱,多么伟大的母爱。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如此!在这里,我要真挚的说一声:“谢谢!”作者法布尔让我知道了蝉怎样唱歌,松毛虫喜爱的松叶,还有蚂蚁的团结,蟹蛛的坚持。作者小时候有许多伙伴,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老师,为什么法布尔成为了昆虫学家呢?正是他对昆虫的痴迷,执着的追求,以及他那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小学生所需要的。同样是昆虫,我们见的也不少,为什么我们不能得到它们的秘密,为什么我们不能写出昆虫记呢?还是观察的问题啊!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方法只是观察,“观察”是这种最简单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用心血写成的老公成果——昆虫记!就这样,我一边读着,一边反思着,不知不觉,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

读《昆虫记》有感9

  “昆虫”这个可能过于科学化的名词,虽然人们不经常接触,但它对于任何人来说并不陌生:勤劳的蜜蜂,可怕的蜘蛛甚至还有无处不在的苍蝇,昆虫的数量是人类的几千万倍,然而人们往往会熟视无睹,认为他们很渺小,他们真的那么渺小吗?

  ——题记

  法布尔以他精彩的文笔写成了《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世界自然科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是法布尔把毕生的心血从事昆虫研究,把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他“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和书写”把昆虫的生活与人文精神和以它独特的眼光对人生的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 法布尔对《昆虫记》的写作,不是机械式的论文式的写作,而是由情感交流的散文化写作。这就使《昆虫记》既有了自然科学上的价值,又有了文学上的价值,两种价值共存共生。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是属空前绝后。可以说没有哪位昆虫学家有法布尔那么高的文学修养,没有哪位文学家有法布尔那么高的昆虫学造诣。《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第一次读《昆虫记》,发现这是一部法布尔以他鲜活的语言,幽默的笔调描述昆虫们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真实的感受,让人惊叹……法布尔的《昆虫记》,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奇妙的昆虫带给我的好奇心是无法相比的。让我在一个神奇而生动的昆虫世界里徜徉。

  接下来在读的过程中,我了解了许许多多的昆虫,他们虽然看起来渺小,但在法布尔的笔下它们却成了一笔思想宝藏,这些宝藏以它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无疑丢失了许许多多的财富,环保的重要性毫无遮蔽的展现,通过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继续读下去,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蝉虫的蜕变,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塔蓝图拉毒蛛,我看到他反复的观察和实验,寻找大量例证,反复推敲,一步一步推断舍腰峰的窠巢的制作材料,萤的捕食过程和捕蝇峰的捕食过程,蜜蜂的超人的记忆力……一次实验失败了,他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科学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工作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神的内涵。

  《昆虫记》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一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将昆虫世界化做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法布尔为人间留下一座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言松诙谐,充满了情趣。在其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巨著如优美的散文,人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法布尔以文学家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生命宏大的诗篇,被鲁迅先生称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一毕生之力写出的著作《昆虫记》不仅仅渗透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就是求真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那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树上将少一个智慧之果。现在法布尔的精神已经烛照一个世纪多了,我们能透过《昆虫记》领悟法布尔精神之精髓,从中领悟到真正的求真精神。他以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巨著。

  《昆虫记》不仅仅局限于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关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他对昆虫融入的感情深刻而真实,融入了自己毕生的心血,被当时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真理而投入毕生心血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世界的神奇和美妙,又让我感受到了法布尔超人的毅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昆虫记》以它独特的看待问题的角度,理解问题的深度,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我想如果再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肯定会读出又一种滋味,读出又一种感想,发现又一种精神。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人们称赞它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是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是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迈向新世纪的大门,地球迎来的生物学,时代的转折点,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法布尔凭借着广博的知识、诙谐的趣味以及精彩的文笔告诉我们昆虫并不渺小,而是缺乏发现的眼睛。

  ——后记

读《昆虫记》有感10

  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这是一个只属于昆虫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就藏在一本书中,这本书就是《昆虫记》。

  《昆虫记》是一部世界名著,出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之手,他将他毕生对的昆虫研究的成果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让人们学会各种有关昆虫的知识。

  在法国 ,有一本关于动物寓言故事的书,其中有一篇《蝉和蚂蚁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故事中的蝉真是太懒了,光顾着唱歌也不先储存一些粮食,最后只能向其它昆虫乞讨了。但蚂蚁虽然只有一点点大,但是它却非常勤劳,总会先吃些苦去搬一些粮食储存起来,好过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们要像蚂蚁学习,做一个勤奋的好孩子。

  可当读了《昆虫记》后,发现真正的答案简直出乎我的意料,原来这和我想的正相反:事实上,肆无忌惮、厚颜无耻的`掠夺者是蚂蚁,而憨厚老实、勤恳工作的是蝉。蝉从来不会需要别人的帮助,反而是蚂蚁,为了不断地寻找粮食过冬,有时也充当一位掠夺者。

  在干燥少雨的季节,地面上会出现一些裂缝,动物们疲惫无力地寻找着食物。即使这样,蝉还是非常轻松悠闲地使用它那长长的吸管,扎进树枝那无尽的甘泉中,一边放声歌唱,一边从树上吸取香甜的汁液。当汁液的香味从洞口飘溢出来,四处寻找食物的昆虫就会被立刻招来,大胡蜂、苍蝇等很多的昆虫,但最多的就是蚂蚁。蚂蚁为了接近泉水而钻到蝉的身子下面。善良的蝉就会抬起身体,让这些不速之客穿过,和它共享着甜美的泉水。让其它昆虫从旁边绕过来,享受这顿免费的食品。在这里它们也会你挤我抢,毫不客气。其中蚂蚁的脸皮最厚,它们会用各种无赖的手段霸占这个地方,让这个地方成为它们的地盘。

  而且当蝉唱了两三个星期的歌后生命就会结束,当蝉的躯体枯干后,就会一点不剩地运到巢穴中,连它们的同伴也会有一样的结果。

  看来我们要做一个勤奋的好孩子是没错,但不要像蚂蚁一样,成为一个掠夺者。要像蝉一样,成为一个宽容大度、不小气的人。这就是《昆虫记》这本书给我的启示。

读《昆虫记》有感11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原则,让中国读者首次领略《昆虫记》的真实面目。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是不能不说是奇迹了;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作者对生活世事所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相连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和《昆虫札记》。

  《昆虫记》这本书有很强的可读性。它的行文生动,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年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的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难怪鲁迅生生将《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会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是给懒汉。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读《昆虫记》有感12

  我从未想过虫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每天,我们来来去去,可曾注意过这些小小的东西?答案多是否定的。可有一个人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天天都在观察它们呢。他是谁?他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我之前从未读过它,直到xx岁的一个午后,我才第一次拿起它。那天的阳光很暖和,照在我和书上。不知是不是因为这样,我感觉书中的文字也是暖暖的。我感觉它把我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我们平时从未注意过的虫子竟有这样的秘密,毫不起眼的它们竟有如此神奇的技能。

  随着阳光和法布尔,我进入了昆虫的世界,目睹了一个个神奇的故事。我见过了红蚂蚁的行军、蝉的悲哀、蟋蟀的住宅、漫天飞舞的大孔雀蝶和小条纹蝶、致命的'蜘蛛和张牙舞爪的蝎子……我很惊讶,也很兴奋,我从不知道它们的世界也是这么丰富多彩。直到夕阳西下,我才合上了这本有趣的书。脑子里全是书中的情节。

  这个暑假,我又读了一遍《昆虫记》,一样的书,却读出了不一样的感觉。一个人能用一生的时间来观察和研究昆虫,已属不易,而又将观察到的现象写出一本著作,更不能不说是奇迹。《昆虫记》反映了法布尔对自然界的无限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昆虫记》不仅是一本描写昆虫的著作,更是一本描写得生动有趣的故事书。

  “不,它仍然没有停止劳动,它还在用它微薄的余力守护着这个家,它已经不能再做母亲了,可是它依然能够为家人守门,抵挡不速之客。”这是书中的一段文字,这是一段科学的描写,也是一段故事啊。

  这是一本科学的故事书。

读《昆虫记》有感13

  狼蛛悄悄蹲在洞穴中,守株待兔,灰蝗虫连飞带跳,从一丛灌木到另一丛灌木;蟹蛛在花丛中,大口大口咀嚼着“硕大”的蜜蜂;蝎子们在玻璃箱里秀恩爱。

  虫子旁,且听虫吟。

  蝉和蚂蚁的故事有了一个正确的结果,蝉冬天向蚂蚁乞讨米粒是莫须有的事,但它却为人们所传颂,连我家黄硕都有这本书。真实的情况是:蝉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在树干上打了一品井,却为强盗蚂蚁们所占用,每开凿出一口井,便有一群蚂蚁前来抢井水喝,蝉一再避让,蚂蚁却愈发气焰嚣经。以至于爬上蝉的背,咬蝉的腿,践踏蝉的.翅膀,连让蝉寿终正寝的机会都没有,法布尔就发现许多蚂蚁还在撕扯着微微抽搐着的蝉肉。但似乎没一个个谈论蚂蚁的荒淫无度,提到蚂蚁,人们想到的总是勤劳肯干,吃苦耐劳,但人们从来觉得蝉是懒惰的,它只会抱怨。毫无生气可言。

  惊人相似的一幕在我眼前浮现: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利用李成梁对他的培养为资本,起兵反明,所到之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却有许多历史学家说他为冲击腐败明朝,解放广大人民作出重大的贡献,加快历史发展云云。我不说通晓古今,常识还是有的,马队所到之处没有gdP的提高,没有生产技术的发展,只有平民变为奴隶,沃土变为荒田,这也是一幕蝉和蚂蚁的故事吗?

  螳螂虽不及蚂蚁一般无赖,却乖戾暴躁。纤细的腰,长长的双手,倒三角形的脑袋,花色艳丽的外衣,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位神秘的巫师在跳大神,或是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实则不然。事实上,雄螳螂当上新郎时也意味着死神正在召唤他回去,如果昆虫有仪式的话,大可将雄螳螂红白事一块儿办,无论哪一只雄螳螂都难逃雌螳螂的大刀,甚至一次发春期,死在雌螳螂大刀下的就有七只雄螳螂,其贪婪可见一斑。

  我想知道,当我悲悯地看着虫时,是否有一个更高级的生命在悲悯地看着我?

读《昆虫记》有感14

  夏夜,星光闪烁。灯下,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闻窗外虫鸣,阅手中书卷。恍然间,似乎穿越进了《昆虫记》中,与法布尔一同看霜草苍苍,闻鸣虫切切。

  在大自然这个绿色的世界里,有一群生生不息的可爱小生灵。而有这么一个人,耗尽一生心血研究这群小生物,并编写成十卷本科普巨著,为我们打开昆虫世界的奇妙大门,他,就是法布尔。让我们一起跟随达尔文口中那位“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法布尔的生花妙笔,聆听昆虫的浅吟低唱吧......

  法布尔观察的细致入微,实验的认真严谨,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阅读《昆虫记》的过程中,我看到他虔诚仔细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地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结果。千百遍地尝试,他不放弃,废寝忘食,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进行下一次尝试。

  所谓“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而在法布尔的笔下,小昆虫同样有自己的感情天性,也经历着各种悲欢离合,生死暌隔。这里有一生以寻求配偶为唯一追求的孔雀蛾,有遇到敌人会“假死”的蝎子,有大自然的“清道夫”粪金龟......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当属蝈蝈。它们是狂热的“狩猎者”,它们浑身嫩绿,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叫声急促清脆。它们和睦共居,从不争吵,却在吃东西时显露出了自私个性。它们常沦为人类的“阶下囚”,但在自然界可谓是战力满满,最痴迷的追踪对象便是蝉。和捕捉云雀的老鹰不同,别人是“恃强凌弱”,它们却正好相反,热衷于进攻比自己强壮庞大的敌人,几乎总能把俘虏开膛破肚,任其哀鸣踢蹬。

  正如法布尔所言,“应该接受质询的不是动物本身,而是我们自己那充满各式各样先入为主观念的头脑”。他以人性化的目光关照虫性,发现各种昆虫不为人知的习性。譬如通过研究观察,让我们知道了厚颜无耻的掠夺者是蚂蚁,而勤恳工作的是蝉。这出乎了我的意料,在我们从小阅读的故事中,对它们评判是完全相反的,而法布尔带着实验结果,强烈地控诉着蚂蚁的“罪行”,言辞凛然,不容反驳,让人在大吃一惊的同时又眼前一亮。

  这本书中,也是频出金句。“好运总是要先捉弄一番,然后才向着坚忍不拔者微笑的”让我记忆犹新。是啊,总有人会将失败归结于运气不佳,但他们却忘记了其实问题往往是出现在自己身上。就像在一片沙漠中前行,大多数人都是行至半途,便缴械投降,放弃了生的希望,却全然不知翻过眼前这座山丘,就是绿洲。我们在经历种种得意,遗憾,厄运时,不要灰心,不要烦恼,一切的`坚守的折磨,在你的乐观的看似荒唐的执着下,终将化为一句“值得”的感慨。就像法布尔在千百遍的实验后得出准确结果,露出了真挚笑容。

  法布尔穷尽一生深入昆虫世界,让我们看尽这群小生灵的百态人生。

  恰如罗曼·罗兰所言,法布尔是“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他以人性化的目光关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百态。在这本书中,他用通俗生动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小小昆虫的生活情态,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他不仅真实记录昆虫生活,还透过昆虫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等折射出社会和人生的诸多形态。鲁迅先生指出,《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它既传播了昆虫学的科学知识,又表现出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热爱,还体现了作者坚持不懈追求科学,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

  已是夜深,虫鸣未歇。我愿穿越时空,与法布尔在那荒石园中看那霜草苍苍,闻那鸣虫切切。

读《昆虫记》有感15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昆虫记》的书。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被书中有趣的动物迷住了,原来我生活的周围,有着如此多熟悉又陌生的小生命。

  每年的夏天,我们都能听到一阵阵蝉的鸣叫声,他们不知疲倦,提醒着人们夏天的炎热。原来我知道蝉会歌唱,但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歌唱的。这本书上告诉我,蝉的身上长有发音器,也叫做音盖。蝉的音盖是两块坚硬的'盖片,镶嵌的十分牢固,只有靠腹部的骨气和收缩,才使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我还知道了蝉有听觉,但他们不怕炮声,那是因为他们的听觉器官接收不到炮声的频率,所以他们听不到。

  通过这本书,我也了解到,作者法布尔坚持不懈使我很敬佩他,因为他不怕困难,不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要捉到活着的昆虫来观察,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一定要向法布尔那样,努力、坚持不懈,我们的成绩一定会更好的!

【读《昆虫记》有感】相关文章:

读《昆虫记》有感09-02

读昆虫记有感09-01

(精选)读《昆虫记》有感08-24

读昆虫记有感09-01

读《昆虫记》有感09-02

【精选】读昆虫记有感09-02

读《昆虫记》有感(精华)08-24

【优选】读《昆虫记》有感09-08

读《昆虫记》有感(热)09-10

读《昆虫记》有感[集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