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常用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目送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目送读后感1
朋友?父母?有些路真的只能自己走
“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两个人曾好的几乎粘到一起,无论做什么都形影不离,到了后来,见的机会越来越少,然后干脆不见,友谊大多终将走上陌路。相识,相知,相守,最终带着几分欷歔,各走天涯路。回首在看,背影早已远去。
人生大抵便是在这世上走上一遭,不同的只是路上的风景,只是身边的人。路必定要你自己走的,有时走道狭窄处,会感到压抑;路上的人渐少了,又会感到孤独。突然碰到了一堵墙,是回头,亦或是求助你的同路人。这便有了朋友,有了父母,亲人。他们不一定形影不离,只是时而疏远,时而靠近。
朋友离开,有时觉得整个世界尚已颠倒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太阳照常升起,只是生活里少了些什么。父母总会贴的很紧,让你感到多少的.不自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其实那是母亲们,略显些自负的爱和不知如何表达的情。有时候,坐下想想,那时真是聪明的过分,总觉得母亲有时做的不合时宜,对于夹过来的虾,对于递来的雨披,总有理由推辞。渐渐大了才能理解,这只是她小小的任性,真觉着母亲也想个小孩子,需要你的照顾,需要你的关怀。这便就是母子一场,相互依靠,互相为伴。
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母亲或许会一遍遍的问起你的名,会对着你憨憨的笑。终有一天父母会成为背影,只是永远不将回头。在行到中途,定会面临种种尴尬,有时无比苍凉,想倾泻什么,却又彷徨无奈,倒是什么也说不出。
平常人的命运,即使命运千差万别,总有很多相同相似之处,大时代,小人物,每一个个体,也是群体的印证。家国天下,最终,不也还是落实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一错手,就是一辈子,这样的悲剧,谁又说以后不会发生呢?世事多变,裹挟在茫茫人海,宛如漫天的征蓬,随风飘远。
到头想想看,身边的朋友,亲人只会是匆匆的过客,他们为你留下或许是美好的一瞥,或许是华丽转身后的神秘,亦或只是地平线上黢黑的剪影。有了他们,路可能不再单调,可能不再崎岖。但他们终会离去,只是留你目送他的离去。必定“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人生之间的单独私会。”
目送读后感2
龙应台女士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喜欢他叙事的方式、很细密的用语、以及文章中缜密的心思,读它的书总让我有无限的想法,总让我灵魂在心灵深处摆汤,一面读著书,也一面思考,是否有哪里和我的生活中相同? 所以这次选了很喜欢的龙应台的作品—目送,为我的阅读主题。
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得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心的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一开始觉得要批判这本书实在很难,母子的亲情哪有批判的馀地? 後来,当我在一次的仔细阅读,很惊讶的发现,这一次的阅读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以前的这本书,在心中是惊不起多大的波澜的,而现在,读完这本书,种种思绪却纷纷如潮水涌入。上了大学之後,离乡背景之後,对於一切的观感都变了,对父母的爱也不再认为是理所当然,很珍惜回家的时光,对於父母,总觉得对他们亏欠许多。
其实这本书中常常说的是父母对子女离去的叹息,可是,子女也和不是如此感叹?因为有自己的命运,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我们身为子女也是如此失落,常常在夜半人生尽绝时,默默的流下思乡的眼泪,每一次回家,都觉得父母为何以如此衰老?为何父母也是如此的`渐渐离去? 总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让他们觉得自己过得很好,游子在它乡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总是在告别时微笑的说再见,在上车时独自在心中流泪。
想讨论的第一点,这本书可能是叙述著父母的情感,以她有个倔强的青春期孩子做对比,却总忘了,世上多少孩子,有多少人是如此的目送父妈妈的离去,对於孩子,那更是痛苦,又有多少人曾如此公开的表明孩子的想法? 我知道有一些书有类似的想法,但是通常被归类为心理教育用途去了。相信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每次回家,最不忍心去面对的是父母又更白了的头发,而父亲因为工作产生了无尽皱纹的双手,每一次回去总是担心,是否他已渐渐垂下的肩膀也洩漏了她的苍老。
每一次返家总是仔细的为他涂上层层的护手霜,因为平常的他总觉得,手已经有了厚厚的皮涂上去也是没用,所以我只是默默的希望,至少在我回家的时候,他辛劳的双手可以不因冻伤龟裂,其实我一直明白,我们常常在目送著他人远去,可最不舍的也是自己的家人,子女总是知道父母对目送自己的背影感到不舍,父母却总是不知道,目送著他们渐渐老去的子女,心中也有著不少於父母的不舍,子女离乡了,总会有回来的一天,而父母老去了呢? 却是再也换不回的了,所以既然名为目送,龙应台女士想必也曾经目送著自己的父母目送自己离去,是否,是否这种感觉已经随著年龄增长而渐渐消失了?
目送读后感3
暑假,我细细品味了龙应台的《目送》。书的封面是深深浅浅的绿,我饶有兴致的打开扉页,上面写着: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我想这本书也许是表达亲情的吧。我粗略地翻看了这本书,发现几乎每一篇散文都配有插图,但是每幅图都不像专业摄影师的作品。我很快就在龙应台的个人简介中找到了答案,原来龙应台最流连最爱做的事就是带着相机在大街小巷中上一个人的摄影课。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在这一章中,作者描写了龙应台和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代沟越来越深。华安上小学,和她分别时,不断地回头,她看着儿子消失在门里。十六岁时,华安到美国做交换生,她送儿子到机场,告别时,她在外面看着华安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华安闪入一道门,倏忽不见了,他一次也没有回头。她意识到,所谓父子母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在作者和母亲的电话交谈中,年老的母亲越来越呆滞,搞不清是女儿打来电话,旁边附了一张照片,是龙应台的母亲,照片中的母亲微笑着,她的眼神迷离,时空飘忽。
这一章中,使我最有感触的一篇散文,是“(不)相信”。作者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开头便写到,她曾经相信过爱国,但后来明白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作者还指出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真相,那些所谓的文明的力量,所谓的正义,所谓的.爱情,其实都不一定可信。但是当我读到后面,却使我十分惊讶,作者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那些不相信的事你也必须得相信。然后,作者又谈到: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呢?有。那些父母老师经常教导的道理,曾经不相信,现在却有点信了。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令人沉吟。
龙应台经历过的,我们也一定会经历,等到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会像华安一样与我们渐行渐远。现在,我们正是像书中的华安一样是个孩子,我们也会和父母产生代沟,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如书中龙应台所想的一样,我们会在成长中慢慢懂得许多人生感悟,慢慢地变得成熟。
《目送》是一部温暖心灵的散文集,书中的故事带着作者细腻真挚的情感,它可以使你泪水横流。书中的语言十分质朴,没有丝毫华丽刻意地展现她的情感,我十分推荐这本书。
目送读后感4
龙应台的文字向来都是细腻动人,富有人生哲理的。她的文字总能给我带来心灵上的纯化,宛如一场春雨洗涤我的灵魂。
“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都被我采下,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美感真的是稍纵即逝。有时它来自于大自然的某一处。许是一片落叶翩翩落下的瞬间,许是一只母狗哺育自己儿女,每个片刻都稍纵即逝。可是,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与龙应台一样。善于发现美,摘录美。而我也被自己列为了忙碌奔波的一族。每天清晨面对这蓬勃的朝阳,睁开那朦胧的睡眼,醒了,叮铃铃,又放学了,周而复始。经常抱怨着人生为何如此平凡无聊,生活是那么无趣。
龙应台的这段文字给当时的我无非是一个很沉重的启示,那时的我是那么无知浮躁,甚至于连“美”都不常发现。其实当我们走在上学的`人行道时,棵棵绿树挺拔直立,片片绿叶儿互相推攘,风儿刮过耳边的沙沙声,无疑是一种美。当在马路上看见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牵着手,散着步,这无疑是一种白头偕老,相濡以沫的美。野草在夹缝中顽强求生,努力生长着,这无疑是一种不懈奋斗的美。生活中不乏美的身影,只是浮躁的我们被蒙住了双眼,让这种种稍纵即逝的美逃离我们。我们要懂得发现美,享受美,温暖美。
我们生存在这浩瀚的宇宙中,生活在这温暖的行星中,生活在我们热爱的土地上,度过这我们的一生。可是又何尝有多少人懂得生命的真谛。21世纪是一个新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浮躁而忙碌的时代。想想,当我们坐地铁时,看见的都是什么?是一排排拿着手机刷微博上网的一颗颗迷茫的心。当我们知晓“3。01昆明”惨案发生,看到的又是一颗颗无知愚昧的心,他们许是为了钱财伤人性命,许是为了他们那可笑的信仰。他们在追求些什么?寻找着些什么?执著些什么?我不懂。人的一生何其漫长,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着。可是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为了什么而追求。而我也不全都知晓,只是单纯的懂得了一小部分生命的意义。也许便是“爱着,懂着,真正地追求着。”正如龙应台所说:“难的是,你如何辨识寻找和放手的时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
在这世间到处都是“尘埃”,遮蔽着我们的双眼,我们应该学会透过这层层迷雾看懂“什么”,知晓“何为活着。”
龙应台曾在序中这样写道:“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得到不一样的“明白”。而我来到这“花”前,感悟了人生,感受生命的真谛,感受到了从前未曾有过的宁静,只因它的文字温暖而深沉。
目送读后感5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龙应台在她最近出版的一部书《目送》中的一段。龙应台,这支亚洲最犀利的一支笔,也会有最柔软和难以言尽的时候。在此之前我读过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都是用尽了深沉和喜悦的笔锋,写尽了一个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惊叹和感慨。而《目送》却是思考着生与死的人生大问题,在写父亲的逝去、母亲的垂老、儿子的远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进的同时还写失意、失败、脆弱和放手,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其实,《目送》只是这本书中的开篇。开头作者是写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学时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头地走进校门,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再到孩子十六岁时在机场目送他离开;当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愿意和父母齐头并进的时候,这个做母亲的人,慢慢地独自咀嚼着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现了另一个背影,这个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泪水湿润而模糊了的视线里,我们都看到了那个背影,是被长大了的我们无意时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们从不打搅我们,总是在离我们十步之遥的`地方缓慢前行,是为了看我们是否安全,是确保我们在无助的时候能第一个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在看到我们欢乐时他们也能偷着乐。是的,养儿方知父母恩。在我们目送着孩子远离了自己的视野时,才知道这样的滋味父母已经尝过了很多遍。
于是,我读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话。一下子,眼泪就像决堤了一样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读着这段话,那“不必追”三个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灿烂的未来,而那个背影要去的地方却是无尽的黑暗。我知道,花开总有花落的时候,但,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却没有了最亲的人,庭前花开却失去了驻足欣赏的人,你的喜悦再也无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你额前的伤疤出自何时来自何处,你,可以这样想象吗?
感谢龙应台的《目送》,让我们下定决心再对父母好一点,再好一点。穷尽我所有,爱他们,因为我们是爸妈最亲爱最疼爱的孩子!
目送读后感6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是作者写的让我永难忘怀一句话。但这短短的一句话里,又包含着多少,让作者流泪,难过的辛酸故事呢?作者对亲情,友情又是怎么诠释的呢?在这本书中,我们都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目送》就好像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由68篇感人至深的散文组成,在这几十篇的散文里,作者写了对逝世的父亲的不舍,对日益苍老的母亲的心疼,对执意离开自己的儿子的无助,对昔日挚友的牵挂……
对于父母,无疑是作者的羁绊,在这个世界上,我想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我们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细心的照料我们,直到我们长大,而他们所留下的,只有一头银发,和流失的岁月。
作者一直细致入微的照料她的父亲,直到父亲疾病缠身,最终逝世。这是件很残忍的事情,作者眼睁睁地目送着自己的亲人一步一步的走向时间的'尽头,而自己能做的,只是默默的陪着他,走过他人生的最后这段路。这就是无常的人生啊!但是作者,并不后悔,恐惧,或是逃避,而是从容面对。因为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对于自己的孩子,是作者除父母之外,又一个重要的羁绊,从孩子呱呱坠地,到孩子出国留学,这期间,作者早已将孩子,归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无法离开。但是,孩子总是一味地想离开她,而作者只能选择,放手。
对于朋友,作者想起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同伴,形影不离的挚友,志同道合的知音,但是,时间早已为他们染上了白发,画上了皱纹,有些,已经成了照片里的人,再也回不来了。谁也不能保证可以和你一起共同老去,面对死亡。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即使在另一个世界,我们依然会彼此凝望。
在这本书中,作者写下了她所经历的,无论是,失败和脆弱或是失落和放手,这些都包含着作者的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这种真情的流露,不禁使我潸然泪下……
在这条宽阔无边的生命长跑中,也许我们会经历很多很多,让你流泪,让你欢笑的事,伴随着获得与失去,但是到了最后的终点,你会发现,时间早已将过往的泪水风干,将伤口愈合,当我们从回忆的缠绵迷宫抽身而出,会发现人生也就是目送别人,和被别人目送着渐行渐远罢……
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目送读后感7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每次读到龙应台的《目送》中这一段话时,我内心总有一些触动,像是听到一首老歌,读到一首动人的诗歌,串起了心中的千丝万缕。
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还是在练习册上,当时只关注到文章的情节——简单又温馨。文中父母与孩子间的亲情平凡而又熟悉,像你也像我。
再次重读这篇文章是一个月后,我的目光被最后这段话紧紧的吸引,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巧的描写,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朴实的语言,细微的小事和沉淀的情感,却能给人带来情感上的波动,心灵上的触动。
其实,细细想来当父母在转角说出“不必追”时,心里应该非常的心酸。人生在世,有些事不想做,有些事却又不得不做。当人被冠以“父母”的称呼时,好像就必须为了孩子做些什么。好比他们一方面舍不得孩子离开自己,一方面又害怕因为自己短浅的目光耽误了孩子的远大前程,不能走的更远飞的更高。为了孩子,他们只能硬起心肠说“不必追”。
送别总是令人感伤的,看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身影,却又无力阻止,或者说不能阻止的父母应该会更伤心。对说出“不必追”的父母来说,这时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孩子开口说一句“我留下”更动听的语言了。虽然这话也许只是说说而已,也许只是一种暂时的触动,但却能给父母带来无限的欣慰,它告诉了天下的父母原来在他们舍不得离开孩子的同时,孩子也舍不得离开他们,它告诉孤独的父母自己仍然是被需要的,它告诉目送的父母不必担心爱就在心间,这也许才是爱的传递,亲情的延续。
然而更多的人,选择留给父母一个坚定的背影,一颗决绝的心,一间空荡荡的房子,没有那句“我留下”,没有离别的不舍,没有眼中含情。这个时候父母的眼中除了不舍,除了担心,会不会多了点凉意呢?或许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但是只要父母还在,亲情还在,爱还在,又有何惧?爱不止是父母对孩子才有的感情,孩子对父母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呢?是不是也要适当的表达出来?
那些离家的孩子,下次出远门的时候能不能回头看看,看看那对逐渐年迈的身影,对他们说一句“回去吧,别担心”或者“我留下”?
目送读后感8
“修行”是蒋勋说《红楼梦》时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大概就是,从不明白到明白,从不习惯于到疲于,从被人横刀夺爱的痛彻心扉到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从刚开始简简单单的对生的喜悦到日后对活的慎重。看龙应台的人生三书时,从《孩子你慢慢来》到《目送》皆是修行,龙应台一个人的修行。
初次看这三本书时,最喜欢的是《孩子你慢慢来》,“一个越是幸福的人对幸福就越容易体察”,这是《目送》中的一句话。这也大概是我喜欢《孩子你慢慢来》的原因,后来渐渐的对《亲爱的安德烈》越读越有感触。不知什么时候也会爱上目送呢?因此,这本书会被我埋在书堆里,等未来的某一天,一个阳光像往常一样落满肩头的午后,收拾东西的时候,我又再次寻找这本书,开始翻读,那时我会是目光深邃地品读呢,还是抱着它泣不成声呢?也想把这篇读书笔记打印在纸上,日后还能回忆当时的`青涩想法。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宁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我们总在被教育如何不跌到,跌倒有多可怕。但其实可怕的是跌倒后就以为失去了一切,再也没有了站起来的勇气。
书中的龙应台扮演着很多角色,两个离家求学的孩子忧心忡忡的母亲,两个迟暮老人的雨儿,台湾文坛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领袖,在生活中修行的懵懂孩子。
可修行的路必然是孤独的,因为智慧来源于孤独的启发。书的封面是一个略显驼背的中年女人推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像是在回望着什么。单薄的背影,让人觉得有些心酸。看完全书,除了感动,也有对生命的无奈,总有几个人对你才是最重要的,以为过不去的坎忘不掉的人,多年后再提起也会愣一愣。“写出了失败与脆弱,失落与放手,写出了缠绵不绝和绝然的虚无”。这是书最后一页的读者评价,用优美的文字道出了我内心的想法。
华枝春满,悲欣交集。
目送读后感9
我是一个爱好文学的小女生,曾经沉迷于沈石溪的动物世界,曾经徜徉于杨红樱的校园生活,也曾为了何马的《藏地密码》手不释卷,但总的来说,我涉猎的图书实在算不上广泛。有一天,我突然觉得如果要实现自己当作家的理想,应该让自己阅读的书籍内容更丰富些、种类更多一些。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决定去书店买几本文学大家的书。
经过几次筛选,我挑选出了龙应台的《目送》。选择此书的原因,一是龙应台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二是这本书占据了各大销售排行榜的重要位置,我想深入学习文学大家是如何形成的。
翻开这本书,扉页上一行小小的文字“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一股亲情就这样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觉暖暖的。全书共由74篇散文组成,都是一些情感性、亲情类的文章,书中,龙应台写出对父亲的怜惜和体恤,写出与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出与儿子的离别之情、对朋友的'牵挂……最让我记忆深刻、感触良深的就是那篇《目送》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看着这篇文字,我眼前就浮现出这样一些画面,爷爷送我上学校的时候,妈妈会站在阳台上,一直和我招手,直到爷爷背我的车转过拐角,她看不到为止;有时妈妈送我上学的时候,我背着书包下车,她仍然是目送我进校门,直到拐进楼梯口;晚上睡觉的时候,妈妈也总是在我额头亲一下,道声“晚安”才离开我的房间……似乎在我的生活中,每分每秒都离不开妈妈关爱的目光。我上课时,认真听讲,开一次小差耳边就会响起妈妈的叮嘱;做题时,我不畏难题,因为妈妈说过难题就是纸老虎,会者不难;跑步时,我抬头挺胸,妈妈说过女孩重要的是气质……可是,当我时时处处在妈妈的关爱中成长的时候,我却嫌妈妈唠叨,嫌她的嗓门大,嫌她管的事多,可以说我当时看《目送》有多感动,我当时就有多后悔,后悔我的少不更事,后悔我的任性妄为,后悔我对妈妈的爱远没有她对我的爱多……我要大声把对妈妈的爱说出来,更要用实际行动做出来!妈妈,我们之间不会渐行渐远,因为——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目送》,深邃、忧伤、美丽的文字会让你体会到亲情的伟大、人性的真善美,值得静心品味!
目送读后感10
“你要一向往前走,不好回头,不好做那个只能目送的人。”
放下手中的青花瓷碗,眼前蒙起一阵水雾,模糊的视线中恍惚出现了一个身材矮小的老者,蹒跚着步伐。却看不清面容,只是佝偻着背,很低很低。
视线渐渐清晰,转移到了那本摊开着的,龙应台写的《目送》,全文充斥着的,是淡淡的忧愁,没有过多的神态体现,却能让人体会到那种在背后目送的心酸,就像一只小虫,在你心上撕开一道口子,痒痒的,痒痒的,却说不清那种痛楚。
文中的母亲看着自我的儿子一天天长高长大,自我却一天天的老去,原本总绕着自我转的小蜜蜂似得儿子开始走远,一点一点走远,最后消失在天边的晨曦中。可自我却无能为力,就如作者所说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lz13)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想到了外婆,我轻轻摩挲着那只有无数细小裂痕的青花瓷碗,碗底烫着一个“福”字,小时候,每次我去,外婆总会用这只碗给我煮手擀面。上初中以来,我几乎没见过外婆,手擀面的味道,早就忘了,只清晰的记得,是外婆身上的味道,暖呼呼的,让人有安全感的味道。
这天早上,外婆竟来了,她踩着她生了锈的自开车,给咱们送来了自我种的菜,母亲下楼拿菜,我就站在窗口傻傻得看,外婆老了啊,背越来越弯,想起小时候,外婆在地里种我爱吃的玉米,她的手上满是茧子,走起路来直挺挺的,健步如飞。看着外婆有点吃力的`爬上自开车,我好像懂了,“啊,原来是外婆老了啊。”对啊,我长大了,外婆老了,我目送着外婆骑着自开车慢吞吞的走了。想起六年级那个暑假,离开外婆家的情景。
“你要一向往前走,不好回头,别做那个看别人背影的人。”我向外婆要了那个青花瓷碗,紧紧握在手里,在小村黑黑的街道中,对着外婆重重的点头,要上车的时候,终是回头看了一眼,没想,外婆却也持续着刚才的那个姿势,看着我的,街道路灯坏了,看不见他的表情,只是见到他看到我回头愣了一下,笑着对我挥挥手。
外婆消失在小区的路口,半晌,我才收回目光,成长就像一个人总要拔光毛毛虫满身自卫的倒刺时,毛毛虫的感觉吧。像书里写的那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目送读后感11
寒假回家重新拿起了《目送》,想起当初是不是太衝动,将它买回家却没怎麽仔细去看看,或者是看了一点觉得乏味,搁置一边;又或是看过之后记得不清,又忘记了。都有可能吧!再次翻开这本书,不知道为什麽突然有种说不出的伤感,一种悲凉又带著无波的感觉。或许我已经开始明白龙应台在书中写的一话了吧。像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著,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亲身经历过一遍了。那天的我不正是这洋送走爸爸;那天的妈妈不正是这洋送我离开。拿起一支笔,想了想,在书的扉页上写下:“虽然记不住什麽,但是会好好的去看。”可能只是一时的感触让我一时兴起。
昨天,我,回家了。在学校的最后几天,一直在想,回去之后,怎麽和隔开很久的同学,朋友见见,聚聚;怎麽玩好;怎麽开开心心把所有的心情都给这个假期。在回家的车上,很无聊,很难耐,不知道是我在失望什麽。终于在四个小时之后,我打开了那扇隔别数月的门,看看没什麽变化的家,原本激动的心情像是被什麽轻轻的静静地抚平了一般,很平静。看著妈妈上来问了句“吃点什麽”,拎过行李,原本想了很多的.我,却只想好好吃点妈妈烧的东西,好好在自己的浴室洗个澡,好好地在椅子上坐著和妈妈聊聊天。
或许洗过澡之后,人变得清醒许多,我有点失落,有点后悔,有点不开心。只是对自己的不满。果然,家才是自己最好的归宿,爸爸妈妈才是自己最好的依靠。没有特别的欢迎会,没有特别的热情似火,就像是平常地一件小事,真的很平常。
龙应台曾陪著母亲聊天,其实不算聊天吧,只能算是回答母亲的问题,一遍一遍又一遍,好像很幸福。她也曾和儿子在英国游玩,不是崭露顽态,和儿子一起走过,让儿子说说自己,好像很幸福。让人羡慕,其实不必。我,我们不都已经在幸福之中!不想什麽伟大,盛容,繁华,惊心的才是幸福,幸福一直就在这洋平凡地呆在你我的身边。
将《目送》轻轻放下,看著封面上的那对母子,想著想著,是不是有很多感觉,却又表达不了。
以下摘录一些句段:
她曾经是个多麽沉溺于美的女人啊。六十岁的她和三十岁的我,曾经一起站在梳妆镜前,她说:“小晶,女人,就是要漂亮。”。
当他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无故人。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撤: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闯;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有时候,我们用眼睛看得见的“坏”去量时间。
三四个人。开始谈起自己亲身碰触的经验。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死亡至深处不无魂魄。
目送读后感12
据说,人慢慢变老是从爱回忆过去开始的。近来的我,闲下来的时候,总爱一个人坐着发呆,想着那些往事,想着那些往事里的人。
小时候,最迷恋的是父亲那宽阔的肩膀,母亲那温暖的怀抱。无数次被他们拥在怀中,扛上肩头,就是最幸福最甜蜜的时光;上学之后,我的生活中心不再是爸爸妈妈,开始结交朋友,和他们在一起,开始有了父母都不知道的小秘密;再大一点,开始嫌弃他们的唠叨,向往远离没有他们羁绊的生活。于是,有了无数次的逃离与反叛,只留给他们任性倔强的背影。那时候,总觉得人生很长,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挥霍,直到有一天,我也成为了母亲,才发现生命终究是一场轮回,每个人都曾经是某个人的孩子。
看着儿子呱呱坠地,牙牙学语,直到他慢慢长大,我总习惯牵着他的手,舍不得放开。直到第一天上学,当我看着他小小的背影迈入校门的那一刻,纵然有万般牵挂,也只能微笑着目送他开启自己的人生。渐渐地,他越长越大,开始厌倦我的千叮万嘱,忽略了我的不舍与牵挂,只留下一道道头也不回的背影给目送他的我。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也没有。就象那年的我一样,一次次在父母的目送里头也不回,总觉得那份可以依靠的爱可以一直坚实地存在下去。
而岁月是个神偷,它偷走了父母的青春年华,偷走了父母的骄傲,也偷走了他们的健康,我只能看着他们渐渐变老,渐渐蹒跚笨拙,渐渐忘记往事,他们再也不能守在时光里,目送我远去。而在走过磕磕绊绊的路,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世上除了父母会义无反顾地爱你,再不会有人无条件地信任你,那样的目送,不仅仅因为深藏着今生的厚爱而枯目望穿,更因这份无私的守望而成永恒的,是家的情感。
也许每一个人都要走很长的路,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突其来的繁华和苍凉才会变得成熟。就象曾经的我,爱读三毛,爱读金庸,只觉得轰轰烈烈、浪漫多情才是人生,潇潇洒洒、刀光剑影才是江湖。而今,人生行到中途,所谓人到中年,尝尽世间百味,顿觉苍凉。此时,读起龙应台的《目送》,只觉得那些深邃、忧伤、美丽的文字道尽了亲情的依恋和人生的无奈,一字一句,一点一滴,莫不动人。
她娓娓地诉说,诉说生命的悲欢离合,诉说亲情的血浓于水。一阵风,一场雨,一部电话,一辆公交,这些简简单单的布景里,写父母,子女,兄弟的日常生活,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用那些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去讲诉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生活与生命的本真不过是“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是永别。”
目送读后感13
上井归来在家时,偶然在妻子的书桌上发现了一本书——《目送》,信手翻阅书序《你来看此花时》,一段契合心境的文字顿时跃入眼帘,让我难以释手。
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作者叙写自己送儿子去上学,幼时手牵着手穿过几条街,母亲看着儿子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儿子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待到儿子十六岁赴美去做交换生,却已是很明显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作者一直等候儿子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没有,一次都没有;再往后,儿子就读她任教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乘母亲的车。此种落寞,让她回忆起自己当年由父亲送去任教大学报到,直到小货车转弯不见,
她还站在原地。
或许是自己还年轻,作者传达出的某些情感我尚不能彻底体悟,但我在心底早已深深地感激龙应台能用冷静、隐忍的笔触,以真挚、朴素的方式,展现自己曲折的心路,分享并表达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
的感情、最刻骨铭心的伤痛。即使龙应台说了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但我依然感激于他的分享。
《目送》关注的是作者自己的人生亲情感悟,收录的73篇散文,写父亲的离逝、母亲的衰老、儿子的成长、朋友的牵挂、兄弟的同行、失败与脆弱、失落和放手,不见刀光剑影,唯感清风拂面、动人心弦,处处都有我们
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皆是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书中还插有作者“走在路上凝望时间”的自拍照片,温馨有味,情趣盎然。
文章两次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及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让身为子女的我们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
“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即将成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龙应台告诉我们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是啊,在这世上,路终归要一个人走,只是希望我们今世的缘分能
够更长一些、希望我们此生的凝望能再久一点……谁也赢不了和时间的比赛,谁也输不掉曾经付出过的爱,再多的“伤逝”与“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在幻变的岁月中我们唯有心怀感恩坚定前行,学会懂得花满春枝的悲
欢,学会珍惜身边至亲的眷念,学会目送自己的时光和故事,学会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目送读后感14
我不知怎么评价一个人的文笔,我只是觉得龙应台的文章很和我口味。她的文章没有华丽的修辞,没有绚烂的比喻。却像坐在院子里享受阳光的沐浴一般温暖。给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清澈,我认为这种文章就应该坐在书桌前慢慢品味,伴上一杯清茶,慢慢享受心灵的旅程。
目送,是父母看着孩子长大,孩子看着父母老去。可悲的是被目送的人往往明白的太晚。父母看着我们长大,可我们长大了才明白他们的目送,只能暗暗惋惜自己没有回头去满足父母的目送。当我们目送父母老去,他们却已经没有机会去看我们的目送了。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交替父母目送我们,我们再目送父母。我们目送着那个背影,那人却用背影告诉我们: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是龙应台在《目送》中的一句话。回想起来在一次次的目送中我与父母的距离竟越走越远了。从幼儿园时的`哭哭啼啼的道别,到小学的三步一回头,现在却顶多是一声再见,有时甚至连这句最后的底线也没有。不知何时起我就习惯走在父母的前头,迎着朝阳大步向前,却没有,一次也没有寻着阳光照耀下的阴影回头。如果只是轻轻一瞥就会轻易发现后面还有两个人默默的目送着我的背影,可惜没有,一次也没有。
犹记得读完这篇文章,父亲送我去上补习班。在下车后我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转进那个拐角,我的目光无意识的扫回了刚才他停车的地方。车还在原处,只见父亲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着我若有若无的回头,他的嘴角浮起了不易察觉的微笑。可是这次我看到了,那微笑里包含了许多东西,许多我无法描述的东西。我向他挥挥手,他愣了愣,大概是对于我的挥手感到惊讶,这种表情马上又转化成了微笑,只是这次的微笑全是满足。我的心不经有些苦涩,我从来没有想过只是我的一个回头,带给父亲的却是莫大的满足。
又记起小时候父母出远门时我趴在阳台上,他们总是回头对我招招手,我也和他们招招手。可现在的我们宁愿写微博和陌生人分享心事,也不愿和最亲最亲的父母交流。我们宁愿沉浸在耳机中的音乐,也不愿意听父母讲的故事。宁愿独自坐在自己的房间,也不愿给父母一个温馨的拥抱。我们离父母越来越远,和父母越来越陌生。
其实父母需要的不多,只是你的一句话,一张便条,一个拥抱,一个回眸......
这篇文章写到了结尾我的心情却没有想象中的轻松,也许最后这句话可以稍稍弥补我对父母的歉意吧:
亲爱的爸爸妈妈,对不起,还有谢谢你们这今生对我的目送。
目送读后感15
柔和的橘黄色的灯光自雪白的灯罩中缓缓洒下,合上摩挲的书页,思虑良久,仍不知以何为题,提笔于纸上,方写“目送”。
于我而言,太过悲情的书我是万万看不下去的,但《目送》却成了例外,迄今为止它是唯一一本令我心痛却又不忍放下的书籍。
龙应台描写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但她却可以用不同寻常的态度,写得如此动情。她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她写尽了无数人的痴怨离愁,道尽了无数人的无可奈何,试问在读完书后,我又怎能佯装淡定,置身于外?
“目送”,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情——儿女目送父母容颜的'逝去,父母目送儿女的远去……如今仔细想来,平日里的“目送”竟都是我们忽视的款款深情。我独爱文中的一段话,相信也触动了无数读者,它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成长远去的背影,你不必追,无论你有多么深爱他。
每一个人,都是孤零零的来到这个世界,最终也将会是孤零零地离开。作为父母,清楚地知道自己绝不可能永远地陪伴孩子,所以努力要做的便是在离开之前,教会孩子如何独立,如何生活。尽管有时面对儿女的不解和背影很是无奈,但是也明白着——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日益衰老的背影,你不必追,无论你有多么不舍得。
当我们看到父母头上的银丝,触碰到父母脸上的皱纹,心中都不免伤感着时光的遗失。不知从何处看到的一段话:“父母的头发白了,把满头的黑发给了儿女;父母的脊背弯了,把挺直的脊梁给了儿女;父母的皱纹多了,把年轻的面容给了儿女。”父母和儿女就好像是沙漏的两端,这一端的充实又何尝不是以另一端的流失为代价呢?我们,就是这样目送着他们日益衰老的背影,不断成长着。我们与父母的一段情,因为短暂,所以更美好;因为难得,所以更宝贵;因为失去,所以更珍惜!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终有一天,我们也会为人父母,亲身经历他们的艰辛,如同当初的他们一样,又把自己的一切给了孩子,再目送着孩子们远去,面临即将到来的孤独和死亡,到那时,拜祭,终究也只不过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人生,本就是一场没有回程票的旅程,途中的路人行色匆匆,能够相遇便是缘分,你与某些人产生了或朋友,或夫妻,或亲人的关系。无论情深或是义重,都且行且珍惜吧!
愿世间的每一段感情,都能被温柔以待,所有的“目送”都不再有遗憾。
【目送读后感】相关文章:
目送06-25
目送06-27
目送的作文02-16
目送的好词好句08-29
龙应台《目送》心得04-02
关于目送作文05-24
目送的读后感11-03
目送读后感08-08
《目送》的读后感09-28
目送读后感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