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文章导读: 对一个人的全部希望来源他生命的存在,对一个人的完全割舍是因为他生命的消失。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的《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祝您生活愉快
【篇一】《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严格来说,《沉睡的人鱼之家》并不算是一本推理小说。但你却无法否认东野圭吾的伟大,他在贡献了极其精彩的本格推理后,又找到了另一条探究社会问题、治愈人们心灵的小说之路。《沉睡的人鱼之家》便是盛放在这条路上的绚丽之花。
当父母老了,意识不在清醒,生活不能自理,活着甚至已经成了一种折磨的时候,你会放弃他们吗?我想我和绝大多数的人都一样,我们无法做到绝对的理智,即便明知活着毫无意义与质量,但却依然无法割舍亲情与血脉的最后联系。对于父母我们如此选择,对于因为意外事故被判定为脑死亡的子女呢?我们是否能够保有理智,还是依然抱着一线希望,等待无望的奇迹?
面对这种人生中的大不幸,无论如何选择,都无可厚非,因为放手不是地狱,不放手也并非天堂。这是一个你不曾涉足便无法理解的世界,外面的人永远是隔岸观火,里面的人五内俱焚却也无可奈何。
《沉睡的人鱼之家》讨论的就是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熏子的女儿瑞穗因为意外溺水被医生判定接近脑死亡,熏子和本已打算离婚的老公和昌痛彻心扉但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就在他们即将接受女儿已经死亡,决定捐献器官与女儿做最后道别的时候,瑞穗的手突然动了。因为女儿的这一反应,熏子终究还是无法放弃女儿能够康复的希望。
但故事并未局限在展现熏子的痛苦和无望上,在东野圭吾的设计安排下,利用先进的大脑接口技术,瑞穗实现了自主呼吸。为了防止肌肉的萎缩,瑞穗在由脊髓为主要反射区的电极片的刺激下,能够实现简单的肢体动作。瑞穗一天天好了起来,不在需要接插大量的管子,对于药物也逐渐摆脱依赖,她就像是睡着了一样,好似在明天就能够醒过来。
但这只是熏子的一厢情愿,甚至于熏子在这个过程中也因为别人的反应而有了动摇与怀疑。因为特别教师的一个故事,熏子认为她在影射自己应该尽早放手。于是她假借老师的名字走上街头,为一名需要心脏移植的孩子进行募捐。募捐不过是一种想要接近患儿父母的手段,熏子唯一的目的还是想要知道她的行为是否能够被人理解。
“ 我和我太太也曾经讨论过,即使已经筹到了款项,决定要出国接受移植,也不能期待捐赠者出现,至少不能说出口。因为当有捐赠者出现,就代表有孩子去世,会有很多人为此感到难过。我们认为移植手术是接受善意的施予,绝对不能要求或是期待。同样,我们也无意对无法接受脑死、持续照顾病人的人说三道四。因为对那些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还活着。既然这样,就是一条宝贵的生命。我是这么认为的。”
这是来自东野圭吾的温暖,温暖了熏子的同时,也温暖了我的心。同样,瑞穗何以能够一直牵动着我,无他,亦是因为瑞穗给予了同样的温暖。在商议捐献瑞穗器官的时候,熏子说,如果瑞穗能够做出决定她一定会选择捐献器官。
“之前在公园的时候,瑞穗发现了幸运草,四片叶子的幸运草,是她自己发现的。她对我说,妈妈,只有这个有四片叶子。于是我对她说,哇,太厉害了,发现幸运草的人可以得到幸福,那就带回家吧。结果你知道她说什么了”熏子问话的同时,把头转向和昌。不知道"和昌摇了摇头。“她说她很幸福,所以不需要了,要把幸运草留给别人,然后就留在那里,她说希望她不认识的那个人,能够得到幸福”
因为这样的对话,因为这样的善良,我一直希望瑞穗能够真正的好起来,一直抱着现代技术可以创造奇迹的信念。但在康复的道路上,波折并非仅仅这一点。
虽然这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小说,但东野圭吾在写作的过程中,还是有意无意的加入了一些推理的片段。例如星野对熏子的痴迷,以及熏子对星野的利用,会不会有一段错乱的感情发生?新章房子老师对瑞穗和熏子表现出来的善意是真实的吗?那个走上街头的新章究竟想要做什么?她会伤害瑞穗吗?
但这些疑问与推理都不及瑞穗的生死来的紧要,这也是东野圭吾在推理小说之路上的一大突破。他放弃了自己所擅长的悬疑设置,而将更多的笔墨用在探讨对亲人生死的选择上。生死不仅只关乎那个躺在病床的人,生死的考量更多的存于需要作出选择的那一颗心,对于熏子来说,她执意挽留瑞穗究竟只是她一厢情愿的自私,还是真正的在拯救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疑问和摇摆一直存在她的心中。煎熬在所难免,但救赎同样孕育其中。而这也正是本书的主题,永不放弃的爱,永不熄灭的善,这些永远温暖着我们的灵魂。
【篇二】《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34届直木奖得主东野圭吾是当前亚洲的推理小说天王,他的名字已经成为推理小说的代名词了。这归因于他天马行空的叙事技巧和人性主题。他的小说大多写日本社会心与心之间关系冷漠,社会的炎凉,人性、情感是永恒的主题,不分国界,人性的缺失需要救赎,东野圭吾在小说中展现人性的阴暗面,通过自身改变,从而实现精神的救赎,救赎意识显得尤其难能可贵。尽管《沉睡的`人鱼之家》并不是一部推理小说,但却依旧是一部充满救赎意义的治愈系温情小说。
熏子和丈夫和昌是一对貌合神离、分居两三年的夫妻。在他们即将决定离婚的前夕,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六岁的女儿瑞穗溺水,急救无效被医院判定为脑死亡——而决定放弃离婚,共同照顾女儿。夫妻二人日夜照料瑞穗,和昌更是利用自己公司的最新医疗科技,尽力维持着瑞穗的生命迹象。他们为瑞穗装上呼吸器,使她可以自主呼吸,并利用对神经的刺激使她会笑会动,然而这一切只是“看上去”而已。
然而,熏子心里的瑞穗是个可爱的宝贝,在別人眼中却是个骇人的怪物。在别人看来,瑞穗尽管还保留呼吸,但实际上已经死了,熏子却想不通:瑞穗明明还活着,他们为什么说她死了呢?无意中看到家庭教师新章房子背包里的一张器官捐献单,使熏子的想法发生了变化,瑞穗的死亡究竟需要怎样判定,她又能否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活在世间呢?
死亡意向表达历来都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都可以明显体现这一点。东野圭吾作品中的死亡表达更是在描述当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困境。在《沉睡的人鱼之家》中,东野圭吾描绘了一幅笼罩在“死亡”阴霾下的家庭图景,并在其中表现最真实的人性。他塑造了熏子这样一个非理性的母亲形象。母亲熏子无法接受女儿瑞穗脑死亡的现状,执意要利用现代化科技技术使瑞穗看上去“活着”。在科技的帮助下,已经脑死亡的瑞穗会与人打招呼、会笑、会听故事、会成长、会大便……尽管常常会吓人一跳,但熏子依然固执地用这种方式将女儿强留在身边。
但这又是一个普通母亲都能理解的行为,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会愿意拼尽全力、使用千方百计把孩子留在身边,留在这个世界上。然而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知乎上有人说,《沉睡的人鱼之家》这部作品包含了对伦理学以及医学方面的争论和思考,死亡在这里并不是一张死亡证明书就能决定的,但同时让一具没有意识的躯体以某种方式呼吸进食成长就算作活着吗?相信每个读者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界限太模糊了,法律医学甚至情感都无法做出一个正确而合理的解释。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被医学判定脑死亡的人,是否真的代表没有意识复苏的可能性了?会不会有奇迹出现的一天?捐献器官固然是伟大的,但面对一个仍有呼吸的亲人,捐献器官就意味着终结其生命,扼杀掉最后一线希望,难道就不算是杀人吗?
这个世界上,什么最能撕碎人的心?那便是看着亲人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而无能为力。什么最让人绝望?那便是眼睁睁看着亲人一点点被死神夺去生命而束手无策。人类在享受着爱的同时,总是不可避免地要承受不期而遇的离别和痛苦。人的一生要求很多,但其中两个最根本的要求却怎样也得不到满足,那就是“生不生”和“如何死”。每个人从母腹中赤身裸体地来到人世间,都是攥紧着拳头大哭着。而一旦来到这世间,又大多不肯离去。如何尊严地面对和走向死亡,这是人在人世上的最后一个要求。因此,《沉睡的人鱼之家》的另一个伟大意义,便在于讲述了一个人死亡的权利。而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经历了死亡才会觉悟到死亡的含义,也才能够对人生有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
《沉睡的人鱼之家》就是这样一部关于亲情、生命、死亡与仁慈的作品。东野圭吾洞察人心,对人与生命都有着深刻的见解,讲述了一场关于妥协和救赎的艰难战争,也讲述了一个探讨生命中最深奥秘密的温馨故事,娓娓道来,却微言大义,默默讲述着无价的亲情。使读者在合上书卷的时候感到融融的暖意,同时又会陷入深深的思索,在金钱化的现实中,我们真的需要停下来,认真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聆听一下内心的声音。
在这部作品中,东野圭吾以他的人文情怀捕捉到了凡俗生命中人性的善与爱,以及普通家庭在患难与共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伦理亲情。虽并不十分崇高热烈,甚至也会消弭于苦难的间歇,然而正是这种朴素而本真,才得以在别离不断汹涌袭击的时候,作为最具人性的力量,慰藉支撑着普通人的生存。
【篇三】《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想象中,我们很难定义死亡是什么?是一个瞬间?一个过程?还是某些人一辈子都无法逃脱的束缚?在现实中,有为了情爱而服毒自杀,有因为生活拮据而跳楼自杀,也有因仇恨、因金钱被熟悉或陌生的人他杀。而百度百科也只能告诉我们一句机械的定义:“死亡,是生命消失,对象一般是有生命的事物”。但不管是想象中、现实中、还是机械定义中,死亡便是终结,便是划上句号,可你遇到过看似死亡却又不是死亡的她吗?
绝望的守护。熏子和丈夫和昌是这一对本已分居多年的夫妻,在即将放弃婚姻的情形下因遇到了他们此生最大的“变故”——6岁女儿因意外溺水抢救无效,被医院判定为脑死亡而停滞,而在这场变故背后,又因仿佛感受到的那微微一动,让夫妻双方无法承认一生的脑死亡诊断,更使得丈夫和昌利用自己公司最新的医疗科技,去艰难维持着瑞穗微弱的生命特征。我只是在做为人父母的守护,也许我们可以遗忘初见时候的爱慕、丢掉多年相濡以沫的习惯,可只有孩子,他(她)连接着我们的血肉与心灵,承载着我们的思想与希望。一句:他(她)死了,真的不足以让我放弃守护,陷入绝望。
遥远的念想。在她心里,这是他们的小可爱,虽然她无法喊一声爸爸、妈妈,无法在父母去工作时央求着不要走,无法在父母回家时欣喜奔跑而来,也无法在他们面前唱歌跳舞、闪动那古灵精怪的小眼睛。但是她活着啊,她真的活着啊,她不是还在呼吸吗?他们为什么要说她已经死了,他们为什么要说我再玩弄一个死去的人,他们为什么把她当做一个骇人的怪物,他们为什么……为什么?我只是在做一个春天复苏的美梦,也许这个梦瑕疵太多、太过虚幻、无比遥远,但是孩子,只有孩子,我无法不继续逼着自己做这个梦、进入这个梦,希望着这一丝念想能传递到他(她)的手掌、心中、脑中,然后,睁开那紧闭了如此之久的眼睛。一句:他(她)死了,依然无法让我放弃念想,离开此地。
无尽的挣扎。那背包里隐隐的器官捐献单,在这个时刻无意中所见,是否预示着另一个结局?熏子日复一日的挣扎由此发生了微小改变,而这个改变小圈渐渐变大。那些个无尽的日日夜夜,那些个无法承受的痛苦,那些个拒绝承认的信念,就这么,被一张纸轻轻划破。瑞穗死了,终究是死了,可她的死能否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活在世间?她的死能否让我以其他方式继续守护、继续念想?一句:他(她)死了,现今让我摆脱了挣扎,在另一个男孩身上看到了她的影子。
想象中,我们很难定义死亡是什么?现实中,它对于每一个人有着不同的影响和意义。不管是有高产出的134届直木奖得主东野圭吾,书中经历了失去-痛苦-挣扎-释怀一系列过程的熏子和丈夫和昌,还是现在仍生存着的你和我。是顿号、是逗号、还是句号?我们都不愿做它们任何一个,只愿能化作省略号留存于人世之间……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沉睡的人鱼之家》有感06-29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600字01-11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3篇04-08
沉睡的思绪读后感04-10
沉睡12-10
沉睡04-24
《贵族之家》的读后感01-18
沉睡的老屋10-27
美人鱼读后感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