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婚姻生活手册《呼吸课》读后感

时间:2021-08-13 10:01:3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婚姻生活手册《呼吸课》读后感

  【文章导读】这便是平庸生活的真相。这真相沉闷难看,扑倒所有身处平庸境地的普通人。这里述说着婚姻、家庭、青春和衰老,装满我们的过去、现在、或者将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呼吸课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婚姻生活手册《呼吸课》读后感

  【篇一】呼吸课读后感

  这似乎是每一个家庭都会碰到的细碎琐事。只要某件事一旦发生,那它将永远刻在每一日的家庭生活中。一有口角之争,便被翻出来反复争执。爱情和婚姻也许便在这日复一日的琐碎中给磨灭了。

  安•泰勒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更是写婚姻、家庭关系的好手,擅长还原日常细节,成功塑造普通人的形象。《呼吸课》一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从玛吉去参加闺蜜塞琳娜丈夫的葬礼为基点,开篇就塑造出玛吉迷糊大意与艾勒理智冷静的鲜明对比,以此引发两人之间的矛盾直至扩大到家庭层面。路途中穿插的回忆以及关于儿子杰西和儿媳妇菲奥娜的争论,形象生动的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以及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直试图让儿子与儿媳妇复合的玛吉,总是自欺欺人,作茧自缚,正如艾勒所说,“她觉得改变别人的生活没什么不对。她喜欢谁,就把他们想得太好,接着就会去做安排做调整,把事情变得符合她心里的样子。”但是,很可惜,没有一个人愿意让自己被摆布,已经做奶奶的玛吉,却一直不肯放手孩子们的生活,一意孤行的按自己的想法走着,最后,终于还是被现实打败。家庭中,孩子们一点点长大,一点点的有了自己的思想,父母就该一点点的放手,尽管这个放手是那么痛苦。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果断放手,做他们坚强的后盾就好。玛吉的性格决定了她的放不了手,也让我们看到我们自己在书中人物身上的投影。

  书中每个人物好似都能让我们联想到身边的人甚至自己,原来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这样的,斤斤计较于每一件小事,耿耿于怀不肯放开,最终困住的只有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甚至于最后在这样的琐碎中忘记了自己是爱着他的。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我们终日计较着,只不过是想找到最初的那份爱恋的感觉,却忘记了这爱就如呼吸,其实一直萦绕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却没发现,急于寻找以致错失。

  随他们去吧,不管愿不愿意,统统剪下扔掉。不肯放手只是对自己生命的'浪费。我们要把那些全部扔掉,只要记得爱。

  因为,“28年里,他们也重复着同样的玩笑,同样的情话,默契到只要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心照不宣地传达支持和安慰。”

  【篇二】呼吸课读后感

  有一种婚姻叫玛吉和艾勒,安·泰勒笔下的玛吉和艾勒是一对有着多年婚姻的平凡夫妻,一双儿女,缺乏激情的工作,琐碎乏味的生活, 如同大多数旧照片没什么两样。激情褪了色,瑕疵和不满便纷纷从角落里窜了出来,日子就跟一号公路上的景色一般,单调且令人焦躁。

  《呼吸课》正是从一号公路开始。玛吉和艾勒要去参加赛琳娜丈夫的葬礼,上路伊始,准确的说是从上路之前的准备开始,二人间就磕碰不断,叫人的神经绷成一根弦,生怕一个不注意,那弦就断了。纸张交替,故事铺开,情节极其简单,但是安·泰勒用了大量笔墨描写细节与琐事,并以插入的方式带出回忆,背景、前情、现状因此丰满起来,让读者了解了他俩的婚姻生活状态——何时相遇,如何相爱,又如何在疲惫中老去,当爱人相对变成了左手摸右手,是否成了相看两相厌?婚姻最后就只能这么着,扯着拖着嫌弃着走下去吗?

  玛吉熟悉艾勒的一言一行,从这个内向、厌恶交际的丈夫口中哼唱的小调就可以知道此刻他的心理活动和想法;艾勒也熟悉玛吉的喜怒哀乐,并对她一贯的毛毛躁躁、过分外向热情(至少在艾勒看起来如此)以及无法理解的掌控和偏执报以不赞同的包容。在读者看来他们互相抱怨、不满,多数时候更像凑合在一起生活,但依然各过各的,而这,是不是挺像呼吸的?呼吸,呼,失去,吸,得到,作者以呼吸二字凝尽婚姻精髓。不知是谁说的,婚姻就是把爱情变成亲情,当爱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对你来说如同呼吸一般习以为常,甚至常常被忽略掉的时候,爱情和婚姻是否还担的起珍视这个词?恰如呼吸,这是人类肌体的本能,因为其与生俱来且不耗精力,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呼吸,反而是注意着外在的一切和呼吸比起来都那么微不足道的事,可有可无的顾客,不再粘人的孩子,渐渐疏远的老友……作者对于女性心理描写和生活的描写真实到位,写实的让人有些心生绝望,却又会在适当的时候代入一些提点,令人心怀希望。

  激情、爱情、亲情即是婚姻所走的道路,也是人生拥有的财富,心境和环境在不停变换,我们所尝试所拥有的体验也不可能只有积极的或是只有消极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感情、不同的方式,人类试图证明自己的个性和能动性,而悲哀的是我们不得不遵从那些自然界的、生物界的客观规律,其实原也无需不服气或是认命,只要坦然面对,坦然就好。事物具有两面性,既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打击;人亦如此,渴望依赖又向往独立;婚姻亦如此,卑微如同呼吸,珍贵如同呼吸。

  【篇三】呼吸课读后感

  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事物却总是被无视,比如说头上的蓝天和呼吸的空气,只有在雾霾的时候我们才会怀念蓝天,只有在胸闷的时候才会想起氧气。来自美国的安·泰勒的《呼吸课》想要讲述的也是这样一个重要到会被我们忽视的问题——婚姻的困境和出路。

  书名和封面很有诱惑力,封面上绿意莹莹的树林间矗立着红黄相间的美式独栋小别墅,蓝色的家用轿车正准备缓缓入库,一个生机勃勃、清新活泼的四人家庭立刻浮现眼前,配以《呼吸课》的名称,你差点以为这是一部家庭郊游的欢乐情景剧。然而,事实总是打脸的。

  就像憧憬爱情的少女总是哂笑“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是中年人的爱情墓志铭,中年人也同样怀疑年少时的自己何来的自信和勇敢。关于爱、关于婚姻、关于夫妻,家庭这个社会最小单位的组合总能像万花筒一样给你无穷的烦恼和启示。《呼吸课》就像是一根针,深深的刺入夫妻间看似平静的日常,以身试毒的去查验肌理深层究竟是爱浓于水还是已经病入膏肓。

  年纪轻轻已经当上爷爷奶奶的墨兰夫妇决定远行去参加朋友丈夫的葬礼,全部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前后不到三天的往返行程中。钱钟书在《围城》说“旅行时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朋友……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因为旅行的过程几乎是全域生活的一个缩影,如果你够细心,对方的处事能力、应变能力、耐心程度等等都会一览无余。选取这样一个短程旅行作为标本,是作者的聪明之处,但如何在繁琐的细节中突出重围、扩张成书,也是不小的考验。

  墨兰夫妇的性格配对十分典型,丈夫艾勒是典型的直男癌,直接、易怒、讨厌一切麻烦的事物,妻子玛吉掌控欲望强烈、情绪化、冒失、唠叨、爱子如命。是的,并不是只有中国母亲才会溺爱孩子,美国妈妈也不总是对待孩子都像是理性的法官一样总能适时适度,母亲的通病没有国界。甫一上路,因为玛吉的冒失撞车和忘带地图,夫妻俩之间的气氛就剑拔弩张起来,这样的场景简直不能更熟悉,它就像我们周身的每个毛孔,任何一点点的刺激都会引起痛痒。事实上,尽管多数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情绪化,但我们也并不想任由生活坠入情绪的深渊,而这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总是像针尖一样一点点的深入直到戳痛你的神经。在婚姻生活中,长年累月、日复一日的重复下,没有一件小事会真正过去,每个新的小事就像是日记本中的索引,能迅速指引你找到发生过的类似事情。在这种情形下,是绝望还是前行呢?就像玛吉费尽心力把出走的儿媳妇和孙女接回家以期她们与儿子重修旧好,最终却不欢而散时意识到的那样“玛吉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个圈,它周而复始、不断重复,没有出头之日。”

  说到“出头之日”,学者吴飞在其著作《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中曾做过一次有趣的家庭政治解读,

  即家庭成员围绕着获取“道德资本”的方式对权力资本展开争夺,以此获得更大的发言权,或至少得到更多的尊重。这样的解读看似无意义,把小问题复杂化,但正是这种复杂化让人们看清,让我们烦恼的婚姻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当爱情归于寂静,是什么在操纵和维系着家庭这个团体的运转?坦白说,家庭政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不论你喜欢或是讨厌,长期的共同生活已经让对方和他的优缺点像呼吸一样深入你的每个毛孔成为你自身不可脱离的一部分。“同样的争吵,同样的指责,同样的玩笑,同样的情话,……同样的怨恨年复一年的被翻出来,没有一样能够真正忘记。”但也同样的“没有第二个人能通过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心照不宣的传达支持和安慰”。这,大概就是婚姻的真谛。

【婚姻生活手册《呼吸课》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婚姻手册-《呼吸课》读?后感06-27

呼吸课读后感04-03

美国小说《呼吸课》读后感06-27

读《呼吸课》有感04-03

读呼吸课有感06-26

夫妻生活法则《呼吸课》读后感06-27

读安·泰勒 《呼吸课》有感06-27

朗读手册读后感02-25

安全手册读后感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