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时间:2023-04-29 13:24: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1

  《捕捉儿童敏感期》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的编著的书,本书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就如书中所说:“了解了敏感期,父母就可以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破译儿童内心的秘密,帮助孩子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并释放内在的新的生命力。”所以“这是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

  《捕捉儿童敏感期》是一次在网上给单位买书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好评如潮便给自己下了订单,买回来后从7月到9月一直搁置在书架上,直到顺利搬家完。10月用了四个周末的女儿上辅导班的时间阅读完。这是自己今年最认真阅读的一本书,每看完一个篇章就做了标注和写下关键词,以便提醒自己再次回看的时候能够抓住重点,再此也特别推荐给家有小宝贝的妈妈们。

  本书有8个篇章,在第一章,作者通过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从婴儿吃手、脚丫、玩具等用口来感知世界,了解外在,建构自我,说明孩子从出生敏感期就开始了,这也是口的敏感期;孩子之间交换,在成人看来属于不等价,而在交换背后却藏着孩子的秘密和感觉,有着他们的喜悦;在秩序敏感期,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做事,如果大人破坏规则他们会要求不断的重新来,她也会要求大人或者小伙伴们按照自己摆放玩具的要求放好,这也是儿童的“直线式思维”,到了“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孩子对绘画和音乐有着天然的直觉,在这一时期,如果被家长们发现和抓住,为孩子提供艺术环境,那么就能很好的进行“潜力开发”。读完第一章,让读者对敏感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读者对探索孩子有了兴趣,因此,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者分别从0—2岁、4—5岁、5—6岁和6岁以上儿童发展中的敏感期做说明,每个阶段通过孩子与家长、老师的故事进行阐明各个敏感期。

  什么是敏感期呢?书中给出的定义是: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本书作者在介绍敏感期的时候,也给我们介绍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美好——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和爱的环境,让孩子们保持天性自由发展。

  读完敏感期,让我再次重新认识女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比如:刚出生下来为什么总是爱吃手和脚丫子,很多次把脚丫子放入口中,被我制止逗她玩,而她还吃得津津有味;家里的玩具和书也是被她咬,总是担心她把细菌或者不能吃的物品吃进去掐住;不喜欢照顾她的奶奶穿黑色的衣服,奶奶穿了黑色的衣服她就哭,就让奶奶脱;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不让别人动她的玩具,如果玩了玩具必须是放在她的.地方,放错了她就大哭,让人觉得孩子不可理喻太自私了;爱美是人的天性,小女孩经常踩着我的高跟鞋,拿着我的化妆品给自己涂涂抹抹——很多的为什么,也让我在这本书找到了答案。读完此书,让我们认真的面对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陪伴她成长。

  每个敏感期的到来都是短暂的,也会是转瞬即逝的,如果在敏感期我们没有好好“保护”它,在12岁之前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自由,也是可以弥补的。作者说:“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勇敢、坚定、乐观、充满自信,拥有这样一个孩子,幸福会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2

  断断续续花了好长的时间终于读完了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对我而言,理论知识太多,一时难以消化,以后还要多翻阅学习。

  全书的主题是孩子的各个敏感期出现时,家长和老师要给与足够的爱和自由,帮助孩子平稳度过每一个敏感期。

  等等两岁生日时,发生了一件小事。等等在客厅玩耍,因为里屋开了空调,干爹从阳台进来后就随手关门了。突然只听到等等嚎啕大哭,大家立刻去哄他,也哄不好,还是歇斯底里的哭。我猜测,干爹进来后自己关门了,没有让他关。把他抱过来,问他是不是这个原因而哭。他点点头。立马打开门,喊他去关。他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笑着跑去关门,然后就不哭了。因为之前,每次我们从阳台进来,都是他去关门。他已经到了这个秩序敏感期,这个事是让他来做,那么别人就不许做,必须等他来做。即使到现在2岁5个月了,我们从外面进来,如果他在家,必须喊他来开门,如果你用钥匙开门进来,他立马就会哭,喊着:“让我来”。家里还有一些事情也必须让他来,比如爸爸的烟灰缸必须让他来倒,即使他倒不好,每次搞得到处都是。他的这秩序个敏感期持续时间挺长了,但是对于我们家人的生活没有影响,我们也都由着他,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两岁半以前的敏感期有很多,比如走——从最初的'要成人拉着手跳,到独立行走,到要上下坡、爬楼梯,到专门爱走不平的路。现在细细回想起来,等等这一些都经历过。他还不到1岁就能独立自己行走了,不要我们牵他,自己像只小企鹅一样,左摇右摆的走路,还特别喜欢去追比他走得快的大孩子。大一点后,喜欢走楼梯,大热天里我陪着他在小区入口的楼梯处每天走好几趟,为了导入数学兴趣,一边走,我还一边数数,他走一级台阶,我数一个数。小区的花园里有好多一块块的石板小道,不是平坦的,而且还隐藏在灌木丛中。一岁8个月左右,因为妹妹出生了,他每天都是由阿姨带着出去玩,每天都带着阿姨走那些凹凸不平的小路,而且每次路线都还不一样,阿姨必须跟在他后面走。两岁4个月时,大姑和姨奶奶来长沙玩,我们一起去爬岳麓山,我们都走在大路上,他一个人走在路旁的干水沟里,我们让他上来,不肯,还走得特别开心,一个个的叫我们回头看他。进入模仿额敏感期时,简直就是鹦鹉学舌,我们说什么,他也跟着说。我问他:“你吃苹果吗?”他说:“你吃苹果吗?”“妈妈是问你,你吃不吃苹果?”“你吃不吃苹果?”还能怎么沟通呢?

  诺诺现在已经9个多月了,但是对吃手还是乐此不疲,。她在用口腔探索世界,也是在用口腔寻找安全感,安慰自己。6个月以前是经常吃,一根根手指轮着来,或者是整个手指都赛进嘴里,或者是攥成小拳头塞进去。现在是只吃食指,想要睡觉了就会吃,半夜醒来也会吃。平常拿到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不让她吃立马就哭了,一还给她,眼泪马上收住,塞进嘴里,望着你笑。她的口腔敏感期还没有过,平常不会阻止她,但是也会引导她发展其它感官,比如听觉,用工具发出不同的声音;训练视觉,用玩具吸引她追视;给她不同材质的玩具,让她摸,捏,以此来训练触觉。

  对于孩子,我们总是以自己的固有思维去看待他,其实孩子有自己的发展历程,他到了什么年龄,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我们不能揠苗助长,也不必忧虑,给予足够的爱和自由,静待花开。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3

  这个假期,为了教育女儿,阅读了一本书《捕捉儿童敏感期》,发现又学到不少东西,理论联系实际,很多知识和她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了解一些关于孩子的敏感期,帮助她顺利按时度过每个敏感期,对她的智力水平发展是很有好处的。以下是我摘抄了一些典型的观点,给大家分享一下: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1、儿童都有喜欢旋转的时期,科学家的研究也同样证明,旋转对大脑发育很重要,它提高平衡感和协调性,对写作、阅读也有帮助。

  2、细小事物——对极小而精致的事物感兴趣,八九个月的孩子就非常喜欢抓捏软的物体,手的活动不只是简单的动作,而是有智性的目标。成人常常因为无知剥夺了幼儿用手的自由,也剥夺了他认识世界的机会。童年锻炼用手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成年人不会用手或者很笨拙,不会拿筷子,不会点钞……和他们童年这方面的发展受到障碍有关。

  3、儿童的执拗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在建构秩序感这个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过分需求往往被认为是“任性”和“胡闹”。很多家长难以理解儿童的执拗。当成人不能保证儿童的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时,儿童必定受挫。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执拗的敏感期过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接踵而来。

  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有时大人也不能完全依着儿童的某些“执拗”。希望摸小洞洞,肯定是这个时候孩子的一大特性,电源插座成了最大的危险,这时候,也许就需要变通一下了。买了几个电源插座盖,大人费点劲儿可以把盖子拔下,小朋友怎么抠都拿不下来的。这样既满足她的探索,又保证了安全,等她发现毫无收获,就再也对那儿没兴趣了。

  4、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给不给别人自己有决定权;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这是儿童交往的主要原则。儿童的物品应归他自己所有,不能强迫他放弃自己的东西,“分享”不适用于5岁之前的孩子。我们可以提供分享的机会,有的孩子正处于“我的”占有敏感期,他要靠拥有自己的东西将“我”于“他人”区分开来。如果强制这个时期的儿童分享他的东西,会给她造成巨大的恐惧感和危机感。等孩子到了4、5岁时必然会愿意分享,因为他的心理已经发展到了另一个层面。赠送、交换也是儿童交往得到物品的方法,平时要给儿童一些玩具、食品,使他们拥有赠送和交换的条件。

  这时期的孩子对敏感的对象因为感兴趣而投入,因为投入而专一、持久。成人千万不要打断孩子,而是应该先观察再判断,否则会扼杀孩子敏感期的萌芽。虽说孩子失去的敏感期有些可以弥补回来,但毕竟有缺憾。希望老师一定要细心观察,要多给孩子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更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

  这本书会让我更爱我的孩子,我也会把我的爱传递给我遇到的每个孩子。我呼吁所有父母不要光用嘴说爱孩子,要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吧: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多观察孩子,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多关注并捕捉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让我们的孩子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4

  古人云:“开卷有益”,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让我们的头脑有知,明智而知不足,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辛燕研修共同体每周推送成员读书笔记一篇,使成员之间形成追赶超越积极读书,读好书的读书氛围!

  有多少父母知道,婴幼儿喝了糖水后为什么拒绝再喝白开水?他们为什么爱吃手,还对非常微小的东西感兴趣?让他听磁带,他的兴趣为什么不在听上,而是在来回装卸磁带上......

  在读了资深幼儿教育学家孙瑞雪编著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后,我才了解,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这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通俗易懂,孙瑞雪老师针对每个不同案例都作了点评,她认为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引领我们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让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

  敏感期是培养孩子的性格、兴趣、思维能力和独立能力的最佳时期。它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期而至。成长中的儿童有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但很多父母、老师都不太了解,一直用自己的思维成人的价值观来判断孩子的行为。他们强制性的介入不但侵占了儿童每个敏感期的独特发展时机,还会使儿童对强制灌输的内容产生恐惧,严重破坏了孩子自我发展的探索行为。有问题的儿童,如多动、自闭症的儿童,正是他们的探索活动被严重阻碍而造成的。因此,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晰、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至深:“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特质。除了观察、了解外,我们还应该给幼儿充分的爱和自由

  在这本书中,有大量孩子敏感期的照片:从口的敏感期到手的敏感期,再到空间敏感期、人际敏感期等,使我一下子对敏感期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全书的述说对儿童种种发展都充满了由衷的赞叹和崇拜,言语中充满了爱和包容,尤其对儿童某些“恶劣”的行为和言语的冲撞,都能那么宽大的包容和理解。这也是我们每一名老师要做到的。

  在读这本书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儿童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期和生命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认识到教师重要的品质是会观察,不去干扰孩子,充分给孩子爱和自由的空间。学会捕捉儿童的敏感期,如何在关键时刻给予孩子科学的教育和关注是如此重要。不但可以在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还可以在家长提出的疑问的时候给予正确的与指导,让孩子在充满爱、充满快乐自由的环境。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5

  寒假里,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孙瑞雪老师编著的《捕捉儿童的敏感期》这本书。之前只听说过青春期,更年期等,对于儿童敏感期还是第一次了解。原来儿童的成长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构成的,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就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而敏感期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孩子能否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优秀的人。

  回忆女儿的成长经历,我恍然大悟。以下是我根据此书对女儿的成长经历回忆和刚刚一岁的儿子处于儿童敏感期的一些案例分享。

  进入口腔敏感期时,潼潼喜欢在床上抱着大可乐瓶翻滚,并尝试用嘴咬开瓶盖。当时她还不到一岁,做这个动作有些费劲,但她并不气馁,可以持续做十几分钟,时常把自己累得气喘吁吁;潼潼有一只黄色的小熊,每次给她小熊,她都会去咬小熊的鼻子。去超市看到娃娃时,也是抓过来咬一通;有一次,家里的地上放了一袋芒果,潼潼抓起来就往嘴里送,芒果皮的味道可不好吃,她马上做出难受的表情,迅速的'把嘴里的东西往外吐。但是当时自己是没有儿童敏感期这一概念,总觉得有些不耐烦,觉得这孩子挺调皮的。哈哈哈,现在我知道了,小家伙口的功能已经建立并独立起来,正在用口来认识世界呢!

  儿子现在已经一岁了,恰好家里的沙发破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洞,他发现了,便开始用手指去抠。小洞被抠大了,棉絮露了出来,他便把棉絮往外掏,于是那段时间他总是专注于这份工作,乐此不疲。总结潼潼的成长经历,我知道这是孩子的手敏感期到来了,接下来我发现他对纸箱子很感兴趣,于是便把他放到纸箱子里,他时而蹲下,时而站起,有时还会扶着箱子不停地摇晃,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一不留神,箱子摇晃得太厉害了,他就面朝地板摔了个大马趴,继而哇哇大哭。无奈,我开始为他留心更安全的地方。然后我发现,每次打开洗衣机时,他都喜欢往洗衣机里扒拉,但是他个子够不着,什么也看不到。于是我把他抱进去,当然我事先拔掉了电插头。进入这个空间,他有时手舞足蹈,有时又安静得出奇,他可以自己在里面玩上30,40分钟。很显然,他对这个空间很满意,这种状况持续了一个星期左右吧。当时,我只是想带他的时候省些力气,没想到恰好满足了他在空间敏感期时对空间探索的要求。

  以上是我对潼潼处于部分敏感期的一些记忆,但是当时自己是没有儿童敏感期这一概念的。完全是处于保护孩子爱好的心理。因为,小时候,妈妈总是限制我做这做那。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多痛苦,我不会忘记。所以,我不希望女儿、儿子和我一样,在没有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于是,我会尽量满足她的想法和要求,这么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弥补自己儿童时期的遗憾。

  很感恩能读到这本书,使自己有机会探索儿童成长的秘密。从前不明白女儿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沙子?不明白儿子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水?更不明白表哥的儿子为什么每天早晨起床都要看同一集奥特曼?现在总算是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了。当然这些都不足以让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去指导处在敏感期的孩子做些什么。但至少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有更多的宽容和爱意去善待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最终长成正常的,快乐的人,感恩!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6

  一直在读一本《捕捉幼儿敏感期》的书,最近刚刚读完,这本书收录了一百多个孩子敏感期的真实案例,通俗易懂,而且作家还针对每个不同个案均作了点评,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让我们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从而使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让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儿童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期于生命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这样关键的时期给予孩子科学的教育和关注,让儿童的心智水平从一个层面顺利上升到另一个层面,这就需要家长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做一名智慧型家长。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教育同时也是一个大智慧!结合孙老师的一个个关于幼儿敏感期的教育案例,对照自己以往的教学,我认识到需要家长在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研究、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形成,拥有智慧才能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我在感觉到幼儿成长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当幼儿出现可能引爆他们思维火花的兴趣点时,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当幼儿的探索四处碰壁、走入“死胡同”时,不知道如何挖掘;当幼儿闪出烟花般灿烂而又短暂的智慧时,却未能及时捕捉……在这些教育的面前,就需要拥有一种智慧,一种能及时把握、及时反应、有效生成、有效实施的智慧,而这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并及时捕捉幼儿敏感期的智慧。

  如何用智慧捕捉儿童的敏感期,结合孙老师的案例,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握教育的价值。我们每天在生活中都会发生一些小事,大部份的我都会流于形式简单地进行处理,如果能抓住有价值的.教育时机,采用智慧的策略,使本来看似平常的事件从中引发出有价值的教育行为。作为家长,善于观察,知道在事件来临时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最适合的。及时把握教育的机会,突出教育的价值。

  二是平等的关爱教育。教育是一种帮助,一种平等的关爱。这些我深有体会,因为有了平等的土壤,帮助和关爱才能产生神奇的效果。家长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情是什么?家长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要给孩子自信,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重要,知道自己可以有所作为。所以家长处理事情时要先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或是直接下判断,不同的事情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其实,在生活的每一种处理方法的背后,隐藏着的都是对孩子的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放手、帮助、提醒和约束……不是吗?“洗耳恭听”,让我们学会倾听孩子;“袖手旁观"是让我们学会放手;“雪中送炭”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自食其果”是让孩子学会承担…… 三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善于和孩子进行艺术的交流。 孙老师通过几个案例记录,特别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中阐述给予孩子足够自由空间的重要,因为孩子的思维和成人的思维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家长要时时处处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们的行为,听他们的语言。当他们的言行超出成人认为“正确”范畴的时候,不要激动,千万先沉住气,想想为什么?给孩子充分的发言权就是教育智慧之一。 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或许听完他们的解释,家长的怨气会立刻全消,取而代之的是你的捧腹大笑。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7

  这本书我很喜欢,之前看过电子版,但觉得看电子版书没有买书回来看感觉好,买书回来读不仅家人可以共读而且想拿到那里读都可以,不用总盯着电脑眼睛也会觉得舒服很多。

  燃宝真的长大了,自可以一个人玩,发现一样东西就可以反复玩很久,晚上他做在椅子上画画,我就坐在一边看这本书,喜欢读这么书,这里可以看到最真实、最可爱的孩子,在这里可以看到燃宝的身影,在这里可以找到乐趣,尤其谈到孩子到了语言敏感期的时候,孩子会反复应用、不分场合的应用学来的语汇,而且说的都很雷人,很有趣,也很真实,孩子就是这个样子。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他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敏感期,只是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到来的都不一样,有的早有的晚。当读到孩子秩序感敏感期的时候,我和作者有同样的体会,家里谁的东西就是谁的,爸爸的手机只能爸爸拿,妈妈的枕头只能妈妈枕,妈妈的鞋只可以妈妈穿,有朋友来家里穿了我平时穿的拖鞋,小家伙都会不悦并要求换过来,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孩子,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儿童敏感期,并且在孩子敏感期到来的时候给他提供帮助。

  以前曾和朋友们狂言说自己不会结婚不会要孩子,结果在朋友圈里我是结婚较早的,有了孩子之后是最喜欢孩子的,有时候人真的很奇怪。我真的特别感恩上天赐给我这样一个可爱的燃宝,有了燃宝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偶尔会写写日志写写博客,现在的我会常常写,记录自己和燃宝的故事,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为自己积累财富,也是为燃燃积累财富。我特别感谢新浪育儿圈和新浪亲子圈的每一位圈友,感谢妈眯沙龙,感谢这些育儿专家写的这么多这么好的书,让我一个从不了解孩子不喜欢孩子不知道如何带孩子的人变成了喜欢孩子开始了解孩子知道自己应该要怎么带孩子,当然,有时也会茫然,有时也会失控,我们大家常聚在一起谈自己的`育儿经,谈自己的想法和作法,在这一个又一个的学习过程和交流过程中,我也会不断的为自己展开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如何给孩子“爱和自由”,如何做好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我还需要学习和努力。

  在这里推荐我的朋友们和我一起读这本书,还有该作者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李跃儿,谈到李跃儿,她是北京效区巴学园(幼儿园的名字)的园长,导演张同道在该园秘呆三年拍摄的纪录片《小人国》,真实的反映了2至6岁孩子的生活并透过孩子的视角,展现成人的世界,小人国这部电影一直很想看,可惜只看过北京教育台的对话节目放过片花,很感人很真实,仅看了片花我哭了,看到园里的孩子有的打人有的被打的时候触动了我的心,是啊,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小的社会,这里有强弱之分,在父母保护下成长的孩子进了园之后还是要自己去面对和处理孩子们自己的事情的,这里有用武力处理的也有用智谋去处理的,远不差与成人世界。该片今年十月份在北京上映的,但在网上都找不到,这里的电影院没有买这部片子,咳,挺遗憾的,生活在大城市还是好啊,可以最早最快的分享各种资讯,真幸福。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8

  阅读了《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的案例和孙瑞雪老师对案例的深入点评,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想起了以前在迎宾幼儿园时发生的一些和书中案例相似的事情,那时都会错误地理解孩子的一些做法,甚至扼杀了孩子的某个敏感期。

  本学期构建区角,小朋友带了自己的玩具来幼儿园。有的小朋友,老师通知家长多次,但都没有把玩具带来,后来经询问才知道孩子坚决不让带。每次妈妈想偷偷带来,孩子发现后都会大哭大闹一场,妈妈还说孩子很小气,怕东西带来后别的小朋友玩,他从不让别人玩他的玩具,就算是他不喜欢的也不行,真拿他没办法,也许是独生子吧,特自私。”我认同了孩子妈妈的话,同意“孩子很自私”的说法。

  现在我明白了,这个时候的孩子跟自私毫无关系,而是自我意识逐步形成。此时的父母和老师应满足儿童的需求,不要谴责孩子的行为。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因为这是儿童建构自我的开端。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总喜欢拾地上的小东西,把它当成宝贝一样捧在手心,或装进口袋,被我发现后,告诉孩子们不许捡地上的东西,它不卫生,并要求孩子把它扔掉,看着孩子们扔东西时依依不舍的样子,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做法太残忍了。如今阅读了《捕捉儿童敏感期》,便知道了一些正确的做法,那就是给幼儿自我发展的空间,给他充分的自由。

  婴儿从一出生进入了第一个敏感期:口的`敏感期,现在我明白了婴儿最初是用口感知世界的,首先用口唤醒了自己的手,用手去探索。以前不知道孩子们专心反复地做他喜欢的事时是他的某个敏感期到来了。自从阅读了《捕捉儿童敏感期》,我特别喜欢去捕捉班上幼儿的敏感期和书中对照深刻体会一下。

  一天,孩子们喝完水后送水杯,把水杯摆回杯架后,其他小朋友都回座位了,只有琦琦小朋友站在杯架前边看边说。原来杯架上的数字吸引了她,想起近几天她总是喜欢问我一些字的事,我知道她认识数字的敏感期到了。她边读边问:“老师,这是‘8’吗?那是‘19’吗?这是什么?”我依次告诉她,并一一读给她听,她边听边小声跟读,我放慢速度把每个数字读清,生怕她听不清楚读错了。

  这时期的孩子对敏感的对象因为感兴趣而投入,因为投入而专一、持久。成人千万不要打断孩子,而是应该先观察再判断,否则会扼杀孩子敏感期的萌芽。虽说孩子失去的敏感期有些可以弥补回来,但毕竟有缺憾。希望老师一定要细心观察,为幼儿的敏感期多做准备。班上已经有明显的教具:班上的物品和门窗都贴着相应的词语,还有识字家园。也可以在发作业时让识字敏感期中的幼儿对应着小朋友的名字去识字。让儿童把文字和语言与它对应的对象在自己的生活中联系起来,以便孩子能深刻地记住并理解地识字。成人要多给幼儿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更要给幼儿充分的爱和自由。

  我非常感谢王老师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有幸阅读了《捕捉儿童敏感期》,我感到非常幸福。这本书会让我更爱我的孩子,我也会把我的爱传递给我遇到的每个孩子。我呼吁所有父母不要光用嘴说爱孩子,要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吧: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多观察孩子,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多关注并捕捉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让我们的孩子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9

  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大学的时候,音乐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孙瑞雪的这本书《捕捉儿童的敏感期》,她说很遗憾是在她女儿快3岁的时候才接触了这本书,错过了很多她家宝贝的成长时刻,这本书很适合幼儿教师、家长们阅读,因为书中详细的例子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每一个敏感期的不同表现,通俗易懂。而且还有对于每个案例的点评,深入的揭示了孩子成长的规律。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敏感期是培养孩子性格、兴趣、思维能力和独立能力的最佳时期,只有敏感期得到发展了,这个孩子才会头脑清晰、思维开阔、安全感强等。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们每天都会不断地听到孩子们的“告状声”,“老师,XX打了XX小朋友”“XX拿了别人的东西”……曾经我为这些“告状声”苦恼,也曾经为这些“告状声”应付。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儿童和成人不同,成人都有别人闲事不管的心理。而孩子天生就有内在的秩序感,他喜欢遵守规则。只有孩子和一些保持了这份美德的成人,才会把规则融入生命。如果孩子内在的秩序以及外在环境的秩序被权威替代,那么决定孩子内心的就是成人。孩子就会产生惧怕的感觉,这种无序的环境是孩子丧失了安全感,最终,这种环境会培养和滋生出懂得丛林规则的孩子,人格就会沦落。

  正如韩寒的《后会无期》里有一句话说: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们只看利弊。其实真正的小孩子连对错也不分的,他们只重感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个小孩分一个蛋黄派,一个孩子拿到大的那块,一个孩子拿到小的那块,拿到小块的孩子不乐意,拿到大块的孩子就说,你等我先吃一口你再吃,这样你的就比我的`大一点了。于是他们这样做了,两个人都很开心。

  书中说的秩序敏感期是在2岁半左右,执拗敏感期被认为是在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被破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我认为这两个时期可以在一起谈感想。小朋友有自己的内在秩序,需要你的尊重。小时候,我最不喜欢听的两个字是:听话。所以,我理解为孩子需要被尊重,他的内在秩序被尊重了,被发展了,才会和你认为的秩序或者规则配对。你单纯的强调听话,他不懂自己为什么要听话,为什么要遵守某些规矩。孩子自己的秩序都没有被尊重,如何叫他遵守环境秩序,也就是所谓的规则?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任性的孩子,很多都是因为自己的内在秩序被破坏,被误读为任性固执,如果用暴力制止的话,他会混乱的,以后所有的秩序对他来说都是无用的。秩序敏感期是最容易被误读,被破坏的,在孩子处于这个敏感期时,要多理解,多尊重,并尽力创造好的有秩序的外部环境。

  对于孩子,我们始终要记住这三个词:耐心、宽容、正面引导。耐心是指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对于未知世界,孩子需要花时间去适应、学习。对于教师家长来说,理解他们、耐心的等待他们是最好的支持。宽容,人们获得经验都是不断的尝试、犯错、再次尝试。允许孩子犯错,不要限制他们的行为,更不要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批评纠正。正面引导,我们需要以身作则,用合适的语言正确的行为当孩子的榜样。对于孩子们的小问题,正面回应。对于孩子不当的行为和言语,正面引导。尊重孩子,尊重个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最美的存在。我们只需慢慢等,静待花开。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相关文章:

《捕捉儿童敏感期》心得体会03-14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04-08

读捕捉儿童敏感期有感05-11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范文03-15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精选6篇)04-21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读后感(通用23篇)11-07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06-01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心得(通用5篇)01-24

《捕捉儿童敏感期》初中的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