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向海洋》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向海洋》读后感1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在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的地球上,海洋面积约占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0.8%啊!海洋给了我们丰富的物产由于海水污染和海洋开发再加上人类肆无忌惮的猎杀,地球生病了!
大海雀,一种不大会飞的水鸟,曾广泛的生活在大西洋的各个岛屿上。由于人类任意捕杀和对其栖息地大面积的开发,大海雀最终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纽芬兰渔场曾经为欧洲的渔民提供取之不竭的鳕鱼,但是如今鳕鱼的.数量只有3.3万吨了。
当餐桌上出现了山珍海味,我们可曾想过,这些鱼虾全是从大海中捕回来的呢?当我们正在品尝着鱼翅时,可曾想过那些渔家是从鲨鱼身上割下来的,每条鲨鱼只有几个鱼翅,不是要捕杀很多条鲨鱼呀!当鱼翅从鲨鱼身上割下来,鲨鱼是不会当即死亡的,而是向吃的慢性毒药慢慢死去的。
保护海洋,人人有责。我们不应该大量捕杀海洋动物,应该保护海洋动物,让他们永远生存在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游耍。难道海啸只是自然灾害吗?正是我们不停的破坏海洋,海啸是对我们的警告啊!
我们应该知道,海洋不仅仅是一种资源,更应该是人类的家园,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走向海洋》读后感2
《走向海洋》是一本让我们长知识的书。
同学们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中国的领土有多大?你们一定说有960万平方千米。你们错了,你们忘了计算海洋的面积了!在这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里,就有许多秘密。
你们知道吗?海洋是人类母亲,她为人类提供了生物资源,和最大的淡水库。当宇航员杨利伟告诉我:他看到的地球并不是一个土黄色、混沌的星球,而恰恰相反,那是一个碧蓝色、晶莹剔透的.球体。人们才开始去了解海洋。人类先是对海洋是崇拜,是敬畏,慢慢的人们开始去探索,去了解海洋了。
书上还为我们讲述了好几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分别是郑和、郑成功、魏源、等人。郑和七下西洋率船远航,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大西洋和非洲东岸,途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废除了荷兰殖民者的剥削制度,开辟田园从事生产,设立学校,发展文化,发展生产,促使台湾社会迅速发展。主席对人民海军的成长壮大倾注了大量心血。
海洋,文明的起源;海洋,蓝色的宝库;海洋是未来巨大的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海洋,让海洋永远碧蓝!
《走向海洋》读后感3
通过读“走向海洋”这本书,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米,而海洋的面积约占3。61亿平方米,为地球表面积的70。8%,不仅面积大她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从古希腊神话的海神波塞冬到中国的四海海神、南海观世音菩萨再到妈祖等等,所有种种无不体现着她的文明之源,同时也引发了海洋的探险和争斗,正因为此也诞生了像郑和、郑成功、魏源和毛泽东等海洋历险家和革命伟人。
而海事兴,万事兴,民族兴这三句话给我的感触最深!中国已经再是鸦片战争年月任谁都能捏的软柿子,当年英国舰队可以从海上肆意入侵践踏中国长期霸占香港,而如今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不正是凭借的`是我们的海洋实力吗?
我们做为祖国的未来,做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只有从现在起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探索出更多的海洋奥秘,才能有能力更好保护我们的海洋!让我们共同携起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而努力!
《走向海洋》读后感4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起源,是蓝色的宝藏,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海洋,关系着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灭亡!可是,却有那么多人不知道海洋,不了解海洋……
《走向海洋》这本书中讲述了许多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海洋丰富的`矿物资源,告诉我们中国悠远的历史。它呼吁人们:走向海洋,向海洋进军!
可是,海洋究竟是什么呢?爸爸说:海洋是蓝色的宝藏。海洋里有全天下80%的生物;有全天下90%的淡水——南极、北极冰山;有全天下70%的石油和天然气,现知的可采储量就有3000亿吨。可见,海洋的资源是多么丰富!妈妈说:海洋是文明的起源。明朝初期,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这不仅打开了海外贸易这一新篇章,还促进了我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便有着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虽然中间饱含着辛酸,但是,这些都过去了,中国人站起来了!自古以来,中国出现了许多爱国将士,他们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上留下了永垂不朽的形象。是的,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又强大起来了!
全球的海洋是相通的,人类的利益是共同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高歌,走向海洋!
《走向海洋》读后感5
我阅读了《走向海洋》后深深的感觉海洋是地球的心脏,正因为有了海洋,地球才有植物,动物。地球离不开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他为生命的进化与繁衍提供了条件;海洋是风雨的故乡,他在控制和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海洋是资源的宝库,他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无穷尽的资源;海洋是交通的'要道,他为人类从事海上交通,提供了经济便捷的运输途径;海洋是现代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基地他为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了空间。
人类离不开海洋,如果人类离开海洋,人类将无法存活;人类离不开海洋,如果人类离开海洋,人类将永远欣赏不了海洋那美丽的风景了;人类离不开海洋,如果人类离开海洋,航海事业也将会作废;人类离不开海洋,如果人类离开海洋,这个地球将不会在拥有宝石蓝色;人类离不开海洋,如果人类离开海洋,这个地球将不再美丽。
生灵万物受惠于海洋,现在我们要调整目光,重新来看待我们脚下的地球,保护海洋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走向海洋》读后感6
这些天,我读了一本十分好的书,书名叫《走向海洋》,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知识。
这本书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海洋的各种知识。其中,有一个章节叫“海洋是个大药房”,这个章节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世纪德国一个宰相俾斯麦得了重病,面临死亡,一位医生建议他每天吃沙丁鱼,没想到他的病两年后就痊愈了,还活到83岁;1960年,日本医生利用海带来治疗高血压病,也卓有成效……可见,海洋对人类是多么有用!当然我们探究到的'还只是一部分,也许海洋中还有生物可以治愈人类的难题,比如癌症什么的。也许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能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想想我们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但很多方面都比较落后,还需要我们去壮大。比如在军事方面,有些西方国家的海军事业强大,就算领土比我们少,但还是比我们强大,所以心急呀。我希望我的国家更大更强。
所以我要好好学习,长大能为国家作贡献,挖掘更多的海洋蓝色的宝藏!
《走向海洋》读后感7
这个星期,我阅读了《走向海洋》这本讲海洋历史的书。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许许多多有关海洋历史的知识。首先,书的开头就把大家引进了一个海洋的世界里。我为祖国有着960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和两缕流水:长江、黄河。感到骄傲。然而又对有很多中华人民不知道中国还有300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而感到惋惜。然后我知道了地球表面占5。1平方米,海洋占3。16平方米,为地球表面的97。2‰。哇!我看到后面写了一句“打个比方,喜马拉雅山最高峰,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一旦投入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立刻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因此,可以说,覆盖地球表面的不是土地,而是一望无际的海水……”随后,我看到了旁边的图片,深黑色的'是土地,白色的是海洋,这是我才知道,海洋比地面多。
读到最后,我又为中国用一个核潜艇玩具而产生了第一艘“长征1号”核潜艇。还有国家海洋局仅仅用时28个月,耗资为250万元造出了一艘调查船,还有海洋里……
我们的海洋只有一个,让我们一起携手保护海洋, 让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更加努力学习!
《走向海洋》读后感8
通过读《走向海洋》这本书,让我对向往已久的蓝色王国——海洋,有了进一步认识。
大家都知道,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可谁知道我国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海洋呢?海洋的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成。难怪杨利伟叔叔说:地球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是个土黄色的、浑浊的星球。恰恰相反,它看起来更像一个湛蓝色的、晶莹剔透的“水球”。
海洋里不但有丰富的生物、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有占全球90的淡水资源和几万只沉船中的'宝藏。
在这本书里,我还认识了中国历史上许多的著名人物,如郑和、郑成功、魏源、毛泽东,他们对祖国的海洋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海事兴,万事兴,民族兴这三句话,给我的感触最深!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海洋里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探索的东西。我们只有从现在开始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探索出更多的海洋奥秘!长大了才能更好的保护海洋,保护我们的家园 !
《走向海洋》读后感9
读完了《走向海洋》这本书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祖国还有三百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海洋,然而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她。
这三百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虽然只是我国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一,但是,她里面蕴藏的可用能源却是陆地含量的几十万倍,这足以让海洋成为祖国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可是,人们并不重视海洋。在我国的领海中,外国的钻井比我们自己的还多。作为一个中国人,是该警醒的时候了,要知道每一寸海洋国土都是海军战士用鲜血打拼出来的。
我们有在海洋上的光荣历史,郑和七次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他们是中国人的骄傲。
但是,我们也有悲摧的时候。清朝时,鸦片大量涌入中国,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了灾难性伤害,神州大地“床前红灯人影瘦,枕边烟里鬼风寒”,清朝政府派人查禁鸦片,宣布取缔鸦片贸易,迎来是外国武力的入侵。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都以割地、赔款而结束。这正是中国固步自封、不重视海防的结果。
如今,尽管我们的海军不断地强大,但海洋利益之争也不断增多。
因此,我要大声呼吁,重视海洋国土、保卫海洋国土。
《走向海洋》读后感10
当我看完走向海洋的第一章中的第一篇——海洋——生命的摇篮后,我觉得我对“生命”这两个字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海洋是一滩又苦又咸的一大滩盐水,但在这其中,藏有许许多多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是使海水不能达到饮用的标准。
在这滩盐水中曾有许多无机物的胚胎。这些胚胎在海洋中经过漫长的时间,孕育出了原始的.生命,随后,这些原始生命慢慢演变,进化,就出现了原始植物和原始动物。有无颈椎动物变成了有颈椎动物。在这有颈椎动物的门类中,出现了颈椎动物中不断进化而变成的高等级腐乳动物——人类。
从这里可以看出生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可有些人呢?谋杀,自杀·············什么都有。因为一次考试考得不好而跳楼,因为情感问题而谋杀,自杀,这个样子很好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比得上“生命”珍贵。爱护生命,爱护自己。
《走向海洋》读后感11
《走向海洋》这本书只要写了海洋与人类、海洋与中华民族、海洋与未来,有40多个介绍。
海洋,为地球球面面积的70.8%,占地球土地面积约3.61亿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3729米,总体积为13.75亿立方米,水量大约占地球水圈中总水量的97.2%。打个比方,喜马拉雅山最高峰,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一旦投入大海,会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由此可见,海洋是特别大的。
那么,从宇宙往地球上看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一个土黄色的星球?不,恰恰相反,那是一个湛蓝的球体。因此,有好多人怀疑“地球”这个名字起错了,应该叫“水球”。但是问题又来了,即然叫“水”,那我们又是怎么来的呢?有的人会说:是猴吧。
想起“海”这个字,我们会联想到“五湖四海”这个成语。那么“四海”到底是什么海呢?那就是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那这“四海”的未来式什么样的呢?那就要靠我们的举手之劳来创造了!
让我们与海洋同行吧!
《走向海洋》读后感12
地球上生物来自何方?新的生物物种在哪里最多?最大动物又是什么呢?通过阅读《走向海洋》,我们都可以找到答案,海底世界揭开了一个角。
最早生物出现在海底,真让人有点令人费解?噢,原来最初陆地上不适合生物生长,有许多紫外线、温度高等等。通过海洋吸收大量紫外线,在海底形成一个适合生物生长的环境。生物渐渐地向海洋浅处,逐渐到了陆地上来发展壮大。
海洋中有许多动物、植物、微生物。生物种类相当丰富。你若想发现一种新物种?到海底找一找,成功的机会还相当大的。特别在火山口有许多耐高温的生物物种。海洋中生物也还是比较脆弱,也需要人类的`呵护。大量捕杀鲸鱼,导致海底生物数量大起大落变化。人类将大量有毒的物质排入海底,导致动物大量灭绝死亡。人类发明先进的捕捞工具,连小鱼儿都捕捞。海洋渔业资源大大减少。
上海海底世界让我们看到海底生物滨纷的世界,这么美的情境让大家多么羡慕啊!要自然界的海底也有这样美丽的景象,那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减少向海洋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合理捕捞禁止过度捕捞海洋鱼类。
《走向海洋》读后感13
从太空鸟瞰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蓝汪汪的一片,那是大海。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0%,水在人体中占60%。可见,人离不开水,离不开海洋。
中国的国土是由960万平方千米陆地和300万平方千米海洋领土组成的,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赖以生存的家园。 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航海史。最有名的自然是郑和七下西洋了。他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先后到过暹罗、苏门答腊、锡兰山等三十余国家。他传播了中国文化,让东南亚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促进了各国与我国的友好往来。 后来,由于清朝的.腐败,我们的海防越来越弱,清朝水师不足六万,舟不过九百,规模仅是元朝水师的十分之一,导致多次战争,最让人丢脸的是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竟将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还赔款2。3亿白银,并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新中国成立了,国家领导人决定大力发展航海事业,现在我国有了航母、核潜艇……我国人民海军为执行海上国防,保障海洋科学考察和试验、护航护渔、海上搜救等任务,航行在祖国的万里海疆,在维护我国“海洋国土”权益和保障,在世界和平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走向海洋》读后感14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叫《走向海洋》。顾名思义,这本书是关于海洋的。这本书的作者是崔京生,这个人肯定很喜欢海洋。
你知道吗?海洋是个大“药房”,海带可以治疗高血压;珊瑚可以修复人骨;沙丁鱼可以降低胆固醇、血压、血液粘度,防治动脉硬化和心肌梗死等生理作用……
海底分布着富饶的油气田。大家都知道石油有“工业血液”之称。到目前为止,探明的'海洋石油可开采储量约3000亿吨,是不是很惊讶?要不是看了这本书我也不知道呢!
海洋对于我们多么重要!我们人类要保护海洋,可实际上人们保护海洋了吗?没有!有些人杀害海洋生物,不仅如此,还有人喜欢向海里扔垃圾,排脏水……如果有一天,海洋变脏了,还会有海带、珊瑚、沙丁鱼……这些海洋生物吗?大药房还有吗?海洋的资源是无限的吗?当然不是!知道这个,为什么还在掠夺海洋资源呢?
我们要保护她,让她不被污染!
《走向海洋》读后感15
乘风破浪,任重道远。
在蔚蓝的大海中,两只海豚追逐嬉戏,溅起朵朵浪花;远处,一艘帆船迎风起航;空中,海鸥勇敢地飞翔。这是《走向海洋》一书的封面画,它激起了我对海洋的无限遐想与向往。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海洋文化”,鉴真东渡徐福出海、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这些由华夏儿女创造的航海奇迹为人类航海史竖起了一座座里程碑。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国的海洋探索之路更是越走越远。
人们之所以要开发海洋,是因为海洋里蕴藏着宝藏。据估计,海洋中的石油蕴藏量约为900亿吨,仅北冰洋的石油储量就可供全世界用上50年。科学家发现,在同等面积中,海洋养殖的产量要比陆地种植高出100倍。如今,在海底建造牧场和庄园已不是幻想。人类将在海底大量种植海藻和海草等“海洋作物”,制成喂养牛猪羊等家畜的饲料。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来海上”。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海洋环境,这样才不会导致海洋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海洋才不会变成人类生存的杀手。
乘风破浪,任重道远!全球的海洋是相通的,人类的利益也是共同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高歌,与海洋同行!
【《走向海洋》读后感】相关文章:
走向海洋读后感04-29
读《走向海洋》有感06-01
【热】读《走向海洋》有感02-28
走向成功的励志话语|励志 走向成功 电影07-05
走向深处作文04-04
走向成熟作文03-20
走向挫折_作文07-06
走向远方作文05-12
走向曲径作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