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帆的孤独啊》有感

时间:2021-08-09 16:15: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帆的孤独啊》有感

  【小编有话说】“人生一闪而过,还来不及注意就已经结束”这是真的,我现在处在l类似于他的第四个阶段吧,珍惜珍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帆的孤独啊》读后感 ,供大家参考。

  【篇一】《帆的孤独啊》读后感

  我喜欢的书我哥不一定喜欢,但是他喜欢的书我一定会去看看的。喜欢讲故事得人也爱讲故事,爱听故事的人也喜欢看故事。这本书绝对开头一句话就把我吸引进去了。

  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明信片。看完整本书,看着明信片那一幅幅画面就像印在脑子里一样。从他一个人乘船到澳洲,在船上遇到马蒂,和马蒂一起被带到农场,在那里遭受非人待遇,艾达太太对他们的帮助以及关怀,尤其在艾达也遭受同等对待的情况下。他们一起出逃遇到丛林里的人被逮到梅格思阿姨那里,在那里过的很开心,以至于即使病危那段美好的记忆都历历在目。

  我算经常一个人出去旅行吧,都会有很多担心,每次看到这类型的书都会给我很大的鼓励,消灭我的不安。

  在费来迪他和马蒂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似乎很美好。经济萧条,船厂越来越不好,他和马蒂之间出现的问题,马蒂的不言语和逃避最后丧命,他一个人重新回到梅格思阿姨的家,把马蒂和最后年老的梅格思阿姨葬在马蒂之山。

  那份友谊,虽然说没有相同的两颗心,没有一样的两个人,但他们的默契信任,一直都在鼓励我。

  亚瑟在医院醒来,邂逅他的妻子,陪伴一生。

  在旅行中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你在哪里做什么,也许早上你还在登山,下山时碰到一起的人,吃了顿早餐,结伴玩了一天,或者你正好想去看电影了,或者到达了另外一个城市的旅舍。

  艾丽带着那枚特殊的钥匙,乘着凯蒂四号去实现父亲的梦想。一半是实现父亲的愿望,一半也是她自己喜欢的事情。

  实现梦想的路固然难走,但如果停滞不前,梦想终究只是梦中想想。

  生命就像个圆圈,以钥匙为线索贯穿全为在以钥匙结束。

  钥匙最终找到了他的锁,《伦敦大桥垮下来》再次响起。

  兜兜转转,以起点开始,在起点结束。

  【篇二】《帆的孤独啊》读后感

  麦克 莫波洛的书永远都是这么悲伤却美好,个人的命运隐在历史大事件背后,衬托出个人在时代背景下的孤独命运,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孤独的,所以对于孤独便总是有着深刻的感受,当我们读他们的故事时,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孤独的孩子,随着他漂泊的一生起起伏伏。

  《帆的孤独啊》,很少有书肯把名字起得如此引人叹息,所以未读便先知这定又是一个让人唏嘘的故事,只是什么样的帆会承受孤独?

  我们都是有根的人,只是很多人在生命的最初被放逐了,从此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主人公亚瑟便是这样。英国在1947至1967年间放逐大量儿童到澳大利亚,政府认为这是为了他们好,但殊不知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对生命是一种多么残忍的剥离。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离开了记忆,一生都像是那次远航飘飘荡荡。

  亚瑟留给自己真实记忆的只有脖子上的一把钥匙,和一支永远也不能忘却的歌谣,而多年后他甚至不知道这两者是出于自己的想像还是出于什么。当生命渐消逝,她的女儿决定完成父亲的心愿,孤帆回程,找寻他的亲人。

  书分两部分,前者是亚瑟的回忆,后者是女儿在海上的日记,人的一生恰像一叶孤帆,但是有时命运的不能把握,更加重了这种孤单的印迹。恰像上一次读到的作者另一本书《奔向荒野》一般,小人物与大时代完美的结合,将故事讲述得淋漓尽致,让人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但这本书却有一个很大的重复点,上一个故事讲述主人公在荒野中迷路,一直走一直走,最后被一个爱护动物的女士收留,这个女士仿佛世外桃源般的神秘人物一样,而这本书中,作者显然也是沿用了这一路数,将主人公的逃离也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两个相同的手法,倒让人产生了一种突兀的感觉,觉得他们的逃离必得有这么一个人的出现才能解决,所以故事最怕重复,一重复就让人觉得都是安排出来的,而不是故事自然生长出来的。

  所以尽管这本书总体上读来承袭了作者“最会讲故事”的风格,我却觉得稍逊《奔向荒野》那本一点儿,那本书简直给人惊叹,让人知道故事原来可以这么写。而另一本书《柑桔与柠檬啊》光名字就让人心生向往,我想那本应该也非常棒。但总得来说,作者的确是会写故事的人,他的视角非常独特,写作手法总是出人意料,最大的'特点便是结合引人关注的时代背景,将个人的命运里的悲伤无奈与转折道尽,让人赞叹。

  【篇三】《帆的孤独啊》读后感

  《帆的孤独啊》,是我读的第三部麦克·莫波格作品,所读的前两部是《柑橘与柠檬啊》和《孤岛上的红毛猩猩》。三部作品,一部比一部感人至深。

  麦克·莫波格,英国儿童文学作家,“桂冠作家”,作品百余部,得奖无数。由于他的杰出讲故事和写作能力,被冠以“天生的说书人”、“最会讲故事的人”等美誉。

  莫波格的创作充满想象力,他的每部作品都来自于真实事件,是故事却又不仅仅是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或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或有着一个非凡不同的人物,故事在他真挚深刻的情感和流畅浅显的文字下,变得那样动人。这部《帆的孤独啊》就是取材于“二战”背景,讲述了“二战”背景下一个小男孩命运波折的故事。

  故事从六岁的亚瑟和姐姐凯蒂分离的情景开始描写。男孩亚瑟手中握着一把幸运钥匙,那是他在这个世上还有一个亲人——姐姐的唯一物证,如果那不是亚瑟的幻想,而是真实存在的记忆的话。但是姐姐在哪里,如何找到她,他不知道。男孩孤独存在于世上。

  然后,这孤独跨越了国界,经历了流离,承受了体罚——他被送往澳大利亚,被送进一家农场,成为童工,被虐待,被凌辱。这段故事的背后有着一段真实的、悲惨的历史——在1947年至1967年间,约有7000至11000名英国儿童被独自送往澳大利亚,这些一无所有的孩子被放逐到陌生的国度,经历着虐待、凌辱和剥削,用一颗破碎的心,过着破碎的生活。

  终有一天,柳暗花明,亚瑟的生命第一次出现可喜的转机,他被人收留且善待,学习独自工作和独立生活,直到长大成人。但是此刻,他依然倍感孤独,孤独一人,孤独一心,生命的天空依然灰暗和阴霾。

  直到他遇到改变和重新书写他人生的妻子,他才重识对生活的信心和热忱,从孤独中渐渐走出来。我能从莫波格先生入微的描写中感受到亚瑟心中那份极致的孤独,而此刻,我终于放下心来,因着那个重燃生活信心的亚瑟。那个水手远航的梦啊,那个萦绕在心间多年寻找失散姐姐的心愿啊,在岳父、妻子、女儿和众人的支持下,终于开始准备。虽然终究没能成行,但有家庭、有梦想、有触手可及的梦想的亚瑟,已然不再孤独。最重要的,女儿代替父亲亚瑟完成了这一使命,和姑姑凯蒂、亚瑟失散多年的姐姐得以团聚。而那把幸运钥匙,也终于和它的锁相遇,音乐盒被打开,心中那首《伦敦大桥垮下来》再次响起来。

  这样完美、温暖的结局,是一个人从孤独到不再孤独的归途,是人生所有不幸和磨难转折后的幸福花开。那片孤独的海上之帆,人生之帆,是可以走出孤独的。相信生活,好好活着。

【读《帆的孤独啊》有感】相关文章:

帆的孤独啊读后感05-31

《帆的孤独啊》读后感05-31

《帆的孤独啊》– 读后感05-31

英国小说《帆的孤独啊》读后感05-31

麦克·莫波格《帆的孤独啊》读后感06-01

励志书籍《帆的孤独啊》读后感06-01

读《喧嚣与孤独》有感05-16

读《孤独者》有感04-06

读《孤独的小狼》有感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