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时间:2023-03-07 17:41:3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把栏杆拍遍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1

  辛公已远,壮志不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残阳如血,沙尘飞扬,辛弃疾手持钢刀利刃在阵前冲锋杀敌,他的胸膛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此时正逢金人入侵,辛弃疾满腹豪情凝聚在了钢刀利剑之上。

  然而,天不遂人愿,自从南宋与金人讲和求得苟安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了一支羊毫软笔,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赴沙场、浴血杀敌,只有将无尽的悲愤融入笔端,留下一声声呐喊与叹息。

  辛弃疾的词不是由笔写成的,而是用利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而写就的。读辛弃疾的词,我们仿佛能够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声声的哭诉,仿佛见到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热泪横流的怅然形象。

  南归之后,辛弃疾内心的爱国之情变得更加浓烈,作为一个亡国浪子,他并不安于苟生,他那颗爱国心把他全身烧得发热,不管他身处何职、身处何地,他心中总不忘国耻与国恨,在这些年间,他忧民情、志复国,但国家却怕他、怨他、忌他、烦他,于是辛弃疾满腔的情怀只能化为泡影。

  统治者的苟安,注定了南宋的灭亡,辛弃疾纵然拍遍栏杆,也无济于事,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岁月无痕,人去楼毁,栏杆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2

  因为是一个慷慨激昂的人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写的散文,所以一气呵成,读起来使人心潮澎湃。辛弃疾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只停留在“料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词句中。

  而今读到梁衡的文字,才了解到辛弃疾那卓越的才气、不同凡响的本领中又蕴含怎样的悲怆与无奈。

  所有人都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在距离战争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时隔千年,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与磅礴之势。那种对国家的热爱与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是时间所不能消磨的。

  然而,天总是妒忌英才,他空有一身本领,满腔热忱,却无施展之地。总是“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人的一生就这样大起大落,大进大退,大忙大闲着。“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在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呐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曾经的金戈铁马,终成为过眼云烟,残留的.只是那报国无门的愤懑。

  我以为经历这样的挫折,他应该自暴自弃,应该消沉低迷,可是他却带着一颗不得志的心,独上高楼,凭栏远眺。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公共那样怒撞不周,他拍栏杆,面向江水,眼泪横流。“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载”,慢慢咀嚼自己的寂寞,体味生命。

  我想梁衡是真正懂辛弃疾的人,或者说是真正能够读懂他诗词的人,正因这样,他才能将辛弃疾的内心展露无遗。甚至可以说,他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已经化身成了稼轩,面朝江海,拍遍栏杆。

  现在的生活很美好,已经不需要再通过拍栏杆来宣泄心中的不快,但我们仍要像辛弃疾咀嚼寂寞那样,去咀嚼我们的生命。

  如果要用诗来形容生命,那我觉得:生命有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般的闲适;有如李清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般的执着;有如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般的美好;也有如孟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般的牵挂;但生命更多的是如平凡人“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一般的精彩。

  生命的宝藏无穷,但需要人们去发掘;生命的情感千丝万缕,但需要人们去咀嚼;生命的精彩无限,但需要人们去创造。生命就像一条小河,表面淡而无味,每当天高气爽,秋天来临,树叶凋零,悠悠落入水中,泛起点点涟漪,给小溪增添了些许色彩,几条游鱼更为它增添了无限活力,看似平平淡淡,却意味无穷。

  生命虽然有限,但我们可以在咀嚼中将其慢慢变长,变得充满韵味。像辛弃疾在凭栏远眺中咀嚼寂寞一样,让自己有事可做,有事可想,有事可以寄托。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3

  前几日,偶然的机会班上的一位同学在课堂上给大家推荐了梁衡先生的文章《把栏杆拍遍》,讲的是辛弃疾坎坷的人生遭遇,以及他至死不忘恢复中原大地的决心,虽然当时我没有看到原文,对于文章不甚了解,可听了他娓娓道来,声情并茂的讲述,心中不免产生共鸣,继而有些悲观的认为,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即使是古代大文豪一生宏图伟志不能实现时他也只好屈服于现实最后无奈的度过惨淡的余生,更何况我们这些如草芥般的小民呢,也只好生如浮萍,弱如海藻吧。不过我课下仔细翻阅了《把栏杆拍遍》,又品味了几番,感觉却已与当日仅仅听同学讲时有所不同,可以说有了自己新的认识。

  辛弃疾从小生长在当时已经沦为金国疆土的宋朝旧都开封,亲眼目睹金人残酷的民族压迫,又受祖父抗金思想的`耳濡目染,自小立下收复河山的大志,为了完成自己的志向,他自小遍每日舞枪弄棍,锻炼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造就出他坚强的意志与战斗精神,为的就是有照一日能统帅千军万马,杀敌为国。在他十五六岁上下,为了对金国的军情政务有深刻,详实的了解,他独自一人潜入大都,去各处军事要地,行政处所查察刺探,然后又绘制成册,藏在身上秘密带回开封,交给祖父。想一想他,真是不佩服不可,对于很多人来说,十五六岁还是个孩子,自己还过得迷迷糊糊的,哪会有什么宏图大志,为国为民呢?几年之后,在二十二岁时,辛弃疾自己筹钱,招兵买马,创立了一支自己的队伍,然后又投奔当时一支最大的抗金武装领导——耿京,二人占山为王,树起抗金大旗,打的当时山东的金军闻风丧胆,好不威风!当时义军之中有人偷了大印,准备献给金军邀功,辛弃疾二话没说,单人提剑,苦追两日,砍下叛徒的人头,拿回大印。为了壮大抗金力量,辛弃疾说服耿京归顺南宋,当他准备带部队南下临安的时候,义军中又出了叛徒,杀了耿京,打算全部投降金人。辛弃疾知道后悲愤不已,率五十骑兵,日夜不停,狂奔千里,杀入金兵大营,横刀立马,立斩叛军,最后带领义军大部,胜利归顺南宋朝廷。可以说少年时的辛弃疾过得是快意恩仇,好不痛快,收复河山指日可待。

  可人生就像山峰一样,有起有伏,只是没有想到他的起伏较常人来说更为波折。他在南宋效力的40余年间大概有一半时间干的是闲置,领一半时间的工作也与他的抗金大业关系甚微,而且频繁的调动,常人的不解,皇帝的不屑,同僚的鄙夷,下属的懈怠等等困难,让他终其一生落得个含恨归田,每日与农人闲聊家常的境地,他心中的闷苦也只好写在一页一页的诗稿上,化做一部一部不朽的篇章,让后人来吊唁这位千年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伟人吧。

  其实,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实属最正常的,从辛弃疾的一生中我看到了一种信仰,一种人应该具有的内核:对自身责任的担当精神。这是支撑他勤学苦练保持贞操的源泉。现代人如果能从这点上体味自身真正人生价值的取向,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终身,哪怕是失败,也失败的荡气回肠,不后悔自己的追求,因为内核的力量足以让他从精神上得到慰藉,我想这就是辛弃疾眼中的人生吧。

  我自问,辛弃疾一生坚持理想,坚持信念,面对几乎整个社会对他的重重阻力,独自坚守着心中那片绿苗,等待着春日阳光的滋润,到头来等到的却是无尽的苦雨。这样值得吗?这样值得吗?我答曰,值得,值得。这个社会正是有千万个像辛弃疾这样的痴心苦命的平凡的人认定守候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即使失败也始终不渝,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社会希望的亮光。即使我现在一无所有,即使我无比失落,即使我被别人看扁,可只要心中有梦,我坚信我定会成功。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4

  南宋的墙上挂着矛和盾,另一张脸在下面走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南宋时期,战争四起,乱世纷争,生与死的扭曲,血与泪的翻滚,终于,翻出了一个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梁秋雨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塑造了一位爱国、凄惨的辛弃疾,揭示了他从爱国志士到爱国诗人的过程。

  读多了繁杂枯燥的'文字,回头来看这篇散文,只觉荡气回肠、酣畅淋漓。原来散文不只有少女执红牙板,还能有好汉唱东流去!我不由得赞叹,这篇一流作者写出的一流文章。

  辛弃疾,在从前的我眼中,不过就是一个怒也笔墨,哀也笔墨的诗人,这五千年中又何缺此等人?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懂,他是辛弃疾,也只能是辛弃疾,他本该一生叱咤战场,却只能将豪情壮志压缩再压缩,滴在诗里。他是一位怀才不遇的战士。王勃、李白、陈子昂,他们将才华投掷于山水,而辛弃疾却一心为国。因此,华夏历史中,属于他的那片土,注定是血红的。

  自古乱世出人才。乱世春秋百家争鸣,安史之乱杜甫蹙眉,而南宋,出了个辛弃疾。如今我们少了昏君,多了和平,却也失了在乱世中看透世俗的伟人,不妨在繁华中想想吧,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像辛弃疾一样站起来,千年以来,浩气永存……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5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说起古代文人,脑海中便出现那些迁客骚人站在譬如黄鹤楼之类的名楼上,或凭栏远眺,或双手背后目光深邃而遥远,或是饮酒对诗,或谈起各自身世,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报国无门痛拍栏杆的场景。栏杆似乎成了他们的发泄口,而栏杆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有过壮志雄心的文人们的悲愤与无奈。“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这次暑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梁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没有华丽虚浮的辞藻,却字字珠玑;他的作品不是清雅流水般的清新,而是其实磅礴的'大海,排山倒海,震撼我们的心灵。然而,在他的散文中,我又最喜欢他的《把栏杆拍遍》,他向我们描述了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梁衡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6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充分体现了一位胸怀大志,欲血洒战袍,为国捐躯,到最后手中却只剩一根羊毫软笔,只能笔走龙蛇的词人——辛弃疾,欲为国战斗,却被国家抛弃的复杂情感。

  辛弃疾,南宋词人,代表作《破阵子》、《水龙吟》等。他不怕小人,只为报国。可是宋主昏庸,有用之时便启用他,没用时便弃之不顾。他的《破阵子》,除了岳飞的《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之外,没有人再能写出这样豪放的诗词。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王昌龄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想象。只有经历过战争,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横刀立马,才能写出有实战经验的诗句。

  有人说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的豪放派词人,可苏轼的.豪放只在“大江东去”,而辛弃疾则是胸怀大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他的词中,我感到了无名的愤恨。还有人说他是婉约派,可李清照、柳永的委婉只在“梧桐更兼细雨”,而辛弃疾无法报国的情感,千言万语说不尽啊!我看到了莫名的心酸。

  南归后40年,他有二十年没有入朝为官,朝廷对他只准旁观,不许插手,不能插嘴。可他还是心系祖国,渴望有一天朝廷又會重用他。回顾他的一生,我们看到一个意气奋发的青年将军,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中年人,一个愤恨而又无奈的白发老人。无奈啊!朝廷为何不用?为何?为何?辛弃疾的诗词与其他文人的并不一样,别人的诗词是用墨写成的,而他是用血和泪写成的。在他的诗词中,我看到了无名的愤恨和无奈,莫名的心酸和无尽的惆怅。

  在南宋的兵荒马乱中,辛弃疾原本该是个天生的将军,可他在命运的操纵下,手中没有了利刃,只剩下一根羊毫软笔;心中没有了报国大志,只剩下无尽的惆怅……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7

  狼烟卷起飞沙,已是兵临池下。当他立于城墙之上,金戈铁马之时,又何曾想到今后的自己,只能执一支羊毫软笔,镌刻往日的狼烟,今世的血泪,来生的寂寥。当混染烟沙的血泪与浸染悲凉的泪各一半,你,又该怎么圈揽?

  望秦淮,昔日刀剑光影重现眼前,不能悲怆地痛拍栏杆;望长安,山河已碎月未圆,看如今铺满宣纸的血泪,只能借酒浇辛酸,含恨轻拍栏杆;斜阳之时望远方,寂寞掩埋浮华,只得登临危楼,斜倚栏杆。木制的栏杆都已经凹陷下去了啊,只是他所待的沙场,所盼的政事,却从未归来过。他便是辛弃疾,词中刻着血和泪的词人。读罢掩卷,我不禁幻想:那些拥有切肤之寂的词句,浸染的到底是何等样的鲜血呢?

  那是混杂着烟沙的血泪吧。小时对战争并无兴趣,也记不得“沙场秋点兵”的萧索,“醉里挑灯看剑”的凛然,更不知道“一将成万骨枯”的沧桑。但我却能读到辛弃疾深埋于词底血泪的飞沙狼烟,感受着它们从耳边响起时,如风般空洞而萧索;在皮肤上掠过时,带着岁月和历史的粗糙的磨砂之感。他的词里堆砌的,是当年沙场上半城的烟沙;而另一半城,则是飘洒的热血,凝结的恨之血。血溶于沙,而烟沙又是自血里流出,缠缠绵绵,生生世世,缠绵出了刚劲,轮回出了悲凉。——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他要痛拍栏杆:再无法以身许国,只得将一腔热血,囿于笔墨之间,血泪之间。

  那也是悲寂的血泪吧。秦淮河边流淌着他的悲切,而远方临安的政坛里,却再无他的身影。退出政坛也好,能求得一份安静;只是世事偏不如人意,顷刻间突然风起云涌:政局变革,烟沙般的迷茫席卷临安;战火重燃,黏稠的血液浸湿祖国的土地。而他只能在一旁“袖手旁观”,毫无用武之地,无处泄悲愤,无处话凄凉。

  那种眼睁睁地看着一切都崩毁于我们眼前,而我们自己却无力出手挽救的局面,恐怕也是懂的。目睹席卷全球的硝烟,听见被战火撕裂,奄奄一息的房屋所发出的微弱叹息与屋内撕心裂肺的哭声;看见包裹着鲜血的黑云,漫溢到天边;闻见空气中混杂着血腥味的.,呛得人直流眼泪的硝烟气味,却只能默默地为自己祈祷,为他们祝福。又听闻祖国哪里发生了地震,惊恐担忧之余,也在懊悔为何不能早发现,为何不能挽救。只得将薄薄一份红纸包裹的钱尽量捐出,以表自己的心意。其实,最通俗的事还不在于此: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叉叉,如同置身于满目疮痍的大地。那些被烙上赤之印记的题无声地哭泣,而那些像血染的乘号似的符号,在对你无声地狰狞地笑着,高昂起头藐视着你。而你这一瞬间仿佛开了窍似的,觉得这些题目似乎都会;可是都会又能怎样呢,你已无力改变镌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法改变已定盘的成绩。是啊,当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悉数崩毁而无力出手相救之时,我们的心就已被那满地的飞沙狼烟所吹打得无处躲藏,只好闭上干涩的双眼无声地喟叹,任凭它们将皮肤划出道道血痕。不过幸运的是,我们还不至于悲寂,我们还有希望。

  而辛弃疾呢?他或许早知道自己命已定盘,不可能在政坛抑或沙场上打出一片天地,亦告诫自己,不要再有徒劳的努力;但在每一个身后藏有漩涡的所谓“希望”面前,又会弃这宿命于不顾,随时准备“冲锋”。最终导致一次次的左迁,无奈只能自我嘲讽。他没有真正的希望,却还信奉着所谓的希望,这恐怕才是他人生最大的悲哀,也是血泪诗篇中,最为沧桑的烟沙。

  那也是溶解了生命的血泪吧,连凝六朝金粉的秦淮河之水,都比不上它的复杂。时代对他的冶炼,春回大地时的忧与寂,身在田间却心在沙场的愁,又有谁能解?

  没有人。那是最深沉的情与思凝成的烟沙,比血还要黏稠。也只有轻拍栏杆才能得到它的理解。

  看见笼罩半城的烟沙,就已经明白了自己一腔热血;金戈铁马,替国争天下之时,就已知晓了今后的宿命。当混染烟沙的血与浸染悲凉的泪各一半,也只有用那些粗糙与沧桑冶炼自己,直到能用唯一可用的羊毫软笔,将那半城的烟沙,浸入到半城的血泪之中去。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8

  读完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我伫立窗前,望向天边的云彩,就看见了报国无门的辛弃疾。

  辛弃疾原是武将出生,天生孔武高大,剑法高超,有着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时的豪情壮志。可天有不测风云,南归之后的辛弃疾便失去了钢刀利剑,失去了沙场上的`越马横刀,失去了为君王赢得胜利的机会。他被迫从文,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辛弃疾登上危楼,想起当年的驰骋沙场,痛拍栏杆,热泪横流,他还没有“了却君王事。”《摸鱼儿》中有言:“玉环飞燕皆尘土。”当时的一代佳人都化作了尘土,他也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可他顾不上争取名利,“闲愁最苦”“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弃疾弃疾,却不是弃自己的疾,而是弃南宋的疾啊!“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时隔千年,品读辛弃疾的诗,我仍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亡国游子的无奈之情。武侯祠前,一对古狮拱卫,这正是祭祀孔明先生的地方。

  先生的《出师表》中有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刘备请先生出山,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八十万曹军灰飞烟灭。先生虽输给了曹魏,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心。先生病死军中,人们无不悲痛,请建祠庙,朝廷驳回请求,30年后民心难拒,才同意建祠。朱椿来拜,见刘备庙前车马稀,心里很不是滋味,便下令废武侯祠,可百姓反把整座庙称为武侯祠。近20xx年后的今天,武侯祠的香火依然旺盛。

  先生虽逝,但他的凛然正气与淡泊明志正印证了他自己所说的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生感化了多少文人骚客、平民百姓、富家子弟,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又有几人能比?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相关文章:

《把栏杆拍遍》好词好句欣赏10-20

把栏杆拍遍为题阅读理解05-02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有答案)08-11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04-09

苏教版选修《把栏杆拍遍》优秀导学案08-11

高二选修《把栏杆拍遍》学案设计08-11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4篇01-28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650字05-05

高中语文选修《把栏杆拍遍》ppt08-15

高二选修《把栏杆拍遍》教案设计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