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时间之书读后感

时间:2021-04-02 15:01:1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时间之书读后感

  导语: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古典时光,解读中国人千百年来证实的存在与时间!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您整理的时间之书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到您。

时间之书读后感

  时间之书读后感【篇一】

  我们有机器和制度却没有文明,

  我们有复杂的感情却无处归依,

  我们有很多的声音却没有真理。

  ——穆旦•《隐现》

  这首诗是余世存先生在谈及自己文学态度时常常引用的,余世存的名字在中国文化界并不陌生,他是诗人、思想家、学者、自由作家,他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官员、志愿者,还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在他丰富的过往中,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良知近乎偏执的坚守。这种倔强用余世存先生在《重建生活》一书的自序中的话就是:“我更记得鲁迅曾坚定地说,我在生活,我存在着。然而,又有多少人关心生活和存在呢?……我们几乎每天怀揣梦想,放弃了理性、良知、公正、人的自由和尊严,依赖于宏大叙事的许诺度日,我们理解终有一日,我们的所有和生活是尽善尽美的黄金世界,是欲望无限即时满足的人间天堂。一百年的努力使我们伤痛累累,一百年的沧海桑田使我们拥有一切,就是没有拥有过生活。”余世存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最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我们或许有很多愤青,但我们其实更需要鲁迅。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好,这一回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申遗成功了,没有被邻居莫名其妙地占为己有。鉴于以往我们的习惯,余世存先生的《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以下简称《时间之书》)从某种意义上反而应该被看作是一次“为了忘却的纪念”,因为毕竟圣诞节要来了,年底要拼命了,谁还记得,谁还在乎。

  ■ 君记否,谁人走笔刻光阴

  《时间之书》并非是“应景之作”,这本书的缘由是余世存先生应《国家人文历史》杂志之约开了一个专栏,前后写了整整一年,里面是作者一年来结合《易经》等中古哲学著作的研究成果,更是一种深刻的思索。在如今几乎每个人都很清楚什么时候是圣诞节、什么时候是“双十一”,但很少有人能完整地说出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的情况下,人民网称这本书是“第一部全面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国民读本”并不为过。因为《时间之书》的信息量非常大,涉及天文、地理、农学、生物学等方面,古典诗词、现代诗也引用非常多,如穆旦的诗、里尔克的诗等等,余世存先生表示:“如果借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我的这本书就是讲节气与我们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书,节气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存在与时间;如果借用霍金的话来说,我的这本书是讲中国文化眼里的时间简史。”

  根据记载,我国在商周时代就已经知道太阳历的周期,《尚书》明确地指出太阳历是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由于我国古代是采用阴历记载年月的,而阴历和季节、气象没有严格固定的关系,用来掌握农时安排生产活动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的祖先就用测量日影长短和黄昏时北斗星的位置而定出节气来。大约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吕氏春秋》中已记载有八个节气,以后逐渐补充,到二千一百年前的秦、汉时代就完备起来,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一书就已经有了和现在同样的二十四节气了。

  余世存先生在之前的《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中已经对中国古人的时间观进行了全面的思索,而这一次的《时间之书》更是一种进一步的研究和印证。《易经》中的时间有两类观察角度,一类是后人抽象出的义理时间,如人们感慨的“豫之时义大矣哉”、“革之时大矣哉”、“随之时大矣哉”之类的,古人把时间分成豫时、随时、革时这样多维度的时间类型,可惜我们现在一般只知道泰时、否时等少数时间类型和否极泰来一类的现象。另一类观察角度就是余世存先生在《大时间》中曾详细论证过的,古人用现代阳历系统来划分的时间,把一个太阳回归年划分成64段,结合这种划分,《易经》分布了各种卦象。而《时间之书》中进一步指出古人若将一个太阳周期分为春夏秋冬四象,一年就会有四象时空,如分成八卦八节,一年就有八种时空,太极生分得越细,每一时空的功能就越具体,意义越明确,在二十四维时间里,每一维时间都对其中的生命和人提出了要求,我们的祖先对于天时有着超出时代的敏锐感和理解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祖先确实曾经雕刻过时光。

  ■ 那一年,杏花烟雨,草长莺飞

  余世存先生在《时间之书》中将“物道”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古人明白粗放与精细劳作之间的区别,明白农作物有收成多少之别,播种也并非简单地栽下,而分选种、育种和栽种等步骤,一切都必须合乎物道。余世存先生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物道的伟大意义,中国古代农民参与生成了对人类农业影响极为深远的水稻土,一亩小麦可以承载的人口是25人左右,一亩玉米可以承载的人口大概是50人,一亩水稻可以承载的人口则是200人左右。在农民这个职业上,中国古人做到了极致,英国农学家在19世纪初写的调查报告中认为,东方农民对土地的利用达到艺术级,一英亩土地可以养活比在英国多六倍的人口,从套种、燃料、食物利用、施肥循环、土壤保护,都非常了不起……所有这些,与农民对时间的认知精细和潜意识里对物道的理解关系重大。

  这种对物道的理解和深深尊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式精耕规律,天时即是天道,天道即是物道,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对节气中的古代农业生产进行了全景展示,让人不由感慨古人已经将时间和生产定格到人与道相印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立春”表示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开始了,广阔的大地将呈现出一片富有生机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标明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立春”以后的“雨水”和“惊蛰”表示降雨开始增多,开始雷呜,冬眠的昆虫开始苏醒。“春分”以后的“清明”和“谷雨”则表示气温转暖,草木萌动,春天朗景象清彻明朗,雨量渐增,适于谷物生长。“立夏”表示风和日丽的春天已逝,已进入夏季农事繁忙季节。“立夏”以后的“小满”和“芒种”表示农作物生长丰满旺盛。“夏至”以后的“小暑”和“大暑”则表示到了最热的季节,也是夏收夏种等农事活动繁忙紧张的季节。“立秋”表示炎暑已过,天高气爽的秋季开始。“立秋”以后是“处暑”和“白露”,表示暑热消退,露华渐浓,天气转凉。“秋分”以后的“寒露”和“霜降”则进一步表示寒霜将临,是大秋作物收获和越冬作物播种的紧张繁忙季节。“立冬”是冬季的开始,预示农事活动已进入一年之末尾,“立冬”以后的“小雪”和“大雪”,表示开始降雪,冬至以后的“小寒”和“大寒”则表示已进入一年中最寒的季节。

  杏花烟雨,草长莺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古人虽没有享受过如今的发达科技,但他们的生活却也并非乏味,他们有着自己与物道合一的恬淡惬意生活。当年《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相信所有喜欢这部记录片的朋友在被无数美味震撼的同时,都能深深感受到一种带着浓浓历史厚重感的物道,而这种物道正是源自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余世存先生在《时间之书》中引用一句话说:“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感慨我们今天都知道刷存在感,却对时间的流逝并不敏感,人不分古典现代,都跟时间有深刻的联系。

  ■ 这里,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情怀

  余世存先生《时间之书》的序题叫“行夏之时”,孔子说他的为邦之道就是“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余世存先生从孔子的话生发开来,提出了在全球化时代,孔子的“行夏之时”之说,就是采用公历时间,享用各国产品,保留中国元素,怀抱人类情怀,在这个意义上,《时间之书》完成了从传统到现在的融合,这也是此书最令人感服的地方。余世存先生从《非常道》、《中国男》、《小民大国》等一路走来,后转向研究老子、易经等,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种转变是从青春走向中年的必然,跟从热烈的生活退回宁静的书斋没有关系,他的文字不是学院的、书斋的,他的文字仍是战斗的、撄人心的。《时间之书》无疑是其背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知识或思想使命的外延,他在努力给社会提供有效的思想资源,校正、安顿世道人心,试图从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自觉角度进行一次次呐喊。

  因此,我们在《时间之书》中可以看到余世存先生一次次进行着一种推演,如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五天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余世存先生从见微知著出发,阐述了先民立身处世和安身立命的参照原则。一个人了解太阳到了南半球再北返回来,就知道此时北半球的生命一阳来复,不能任意妄为,“出入无疾”,一个人深入体悟这一时空的逻辑,就明白天地之心的深长意味。立春节气是“天下雷行而育万物”,这是提醒人们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植物、动物都生发繁荣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不能伤春的。如果了解到雨水来临,就知道农民和生物界不仅“遇雨则吉”,而且都在思患预防。如果了解到大暑期间河水井水浑浊,天热防暑,此一时空要义不仅在于消夏和获得降温纳凉防暑一类的物资,更在于提高公共认同,“劳民劝相”。当年,咸丰皇帝才智一般,比不上兄弟恭亲王,但他让父亲看重立为太子就是因为他的老师教了他几招,其中一招就是跟众王子一起打猎时他一箭未放,父亲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此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据说道光帝称道他:“此真帝者之言”,可见这种顺天及物的思想早已成为中国人根骨里的道德准则。

  可以这样说,余世存先生在《时间之书》中完成了一次关于中国人情怀方面的完美推理,他认为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节气不仅自成时间坐标,也演化成气节,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有守有为。孔子观察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而后引申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中国源远流长的精神气节,源头正是时间中的节气。《时间之书》的内核问题自此浮出水面:从节气到气节,仍是今天人们生存的重要问题,我们是否把握了时间的节气?我们是否把握了人生的节点?是否在回望来路时无愧于自己守住了天地人生的气节?很遗憾,现在的情况并不如人意,余世存先生感慨:“如果诚实地面对自己,我们应该承认,我们跟天地自然隔绝了,当代人为社会、技术一类的事物裹胁,对生物世界、天时地利等等失去了感觉,几乎无知于道法自然的本质,从而也多失去先人那样的精神,更不用说气节。”

  在这样的基础上,《时间之书》直指现代人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时间感的丧失。余世存先生承认全球化的人类文明的成果之一就是现代人对时间空间的超越,但也明白地指明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忽略了人是此时此地的存在,人的身心仍有生物钟,如果时间感丧失,生物钟紊乱,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就会出问题,时间感对现代人的意义不仅仅是健康方面的,也是人生幸福和意义方面的。我们常说中国文化是时间性的,西方文化是空间性的,而这种时间感的丧失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更具有致命性的伤害。

  海德格尔曾引用荷尔德林的名言:“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土地上”,余世存先生坚守着这样的常识:“知识的富有、智力的优越在节气面前无足称道,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得面对自身”,他热烈地倡议:“在对时间的感受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有过天人相印、自然与人心相合的美好经验,去感受吧,去参悟吧,去歌哭吧。”

  也许,顺天时,尊物道,讲气节,这才是我们最应该有的中国范儿。

  时间之书读后感【篇二】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阐明了宇宙从无序到有序,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远在150亿年前,我们的宇宙还未诞生,虚无缥缈,处于一种没有中心、没有边际的混沌状态,中国的古圣先贤称之为“无极”。相对于宇宙大爆炸理论,无极便是大爆炸之前的状态。在大爆炸的初始,太极由无极而生,是一个体积极小、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奇点,即为天地要开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时的样子。在其后的30万年里,宇宙初生,太极渐渐化生出两仪,我们能感知的与不能感知的所有事物皆有了阴阳两个属性,能量与质量、时间与空间、运动与静止、黑暗与光明等等都是两仪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

  美国艺术家Budassi画笔下的整个宇宙

  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人类眼中的宇宙浩瀚无垠,我们对宇宙边界及其外部的情况一无所知。在已观测到的1250亿个星系中,银河系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棒旋星系。而我们的太阳也只是银河系4000亿颗恒星中的一颗。

  银河系

  古人曾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地球作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一员,从宇宙的宏观尺度上来看是极其渺小的,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则显得更加微不足道了。然而,维系宇宙存在和运动的自然法则,并不会因为观察者的尺度和角度不同而发生改变。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起源于地球北半球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在古代以农立国,达到了人类农耕文明的顶峰。在那些逝去的时空里,传统的中国农民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象造化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虽然没有现代的时间意识,但他们通过观察日月,以及气候、物候的变迁规律,早在公元前8世纪的东周时代就有了日南至(冬至)、日北至(夏至)的概念。战国后期,《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首次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这八卦八节是一年中的八种时空,也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又各自平分了四个季节,它们共同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将一年四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那个以农立国的时代,时间远非生长、收藏那么简单,更非王公贵族、精英阶层、游手好闲者的“优游卒岁”。农民借助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贮藏的循环体系之中,进而将时间与生产、生活升华到人与天道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文人士大夫则跟随四季的歌喉慨当以慷,忧思感喟: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之四季造化,进而由节气参悟出生命的意义以及宇宙的真理。

  中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是儒家思想,其创始人孔子曾经像农民一样,去感受时间和生命的轮回,他在自然界中观察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为此引申,进而得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儒家气节之道。可以说,在中国源远流长的精神气节,源头正是时间中的节气。

  从节气到气节,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世间万物生而自有节气的坐标,而人性更应有气节,这是一个关乎我们何以为人的重要问题。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节气与气节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在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同时,更专注于实际,更倾向于探讨社会和政治层面的问题。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以儒家的核心思想为基础,推行仁政,进而产生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制度。而西方直到19世纪,才出现可与之比肩的德才兼备的官僚体系。

  在如此精密而高效的农业制度下,中国古代的农民对土地的利用达到了艺术级。一个19世纪初的英国农学家在调查报告中写道:东方的农民用相同面积的土地可以养活比英国多六倍的人口,无论是套种、燃料、食物利用、施肥循环,还是土壤保护都做到了极致,非常了不起。所有这些,与农民对时间、对二十四节气的精确认知有关系,也与统治精英和传统士大夫恪守君子之道而展现出的非凡执政能力有关。

  余世存先生的这本《时间之书》相当于中国人的时间简史,因为在他笔下的二十四节气,不但记录了中国人的历史和习俗,还承载了中国人的存在与时间。这些节气就像是一本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不仅跟农业有关,跟养生有关,也跟我们每个人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生、对宇宙的感受、认知有关。普通人只要理解了节气的诸多含义,就能够见微知著,合理调和天人关系,进而提升自己在百年之中的人生价值。

  在传统社会,中国人对天地时空的感受是细腻的,有过天人相印、自然与人心相合的美好经验。然而,在当代我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感官荒漠里,被高科技事物裹胁,作息再无节制和规律,对生物世界、天时地利等等失去了感觉,几乎无知于道法自然的本质,从而也失去了许多古圣先贤的精神和气节。

  诚然,科技是人类探索、研究和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强大工具,也是人类进入天人合一更高境界的不二法门。但是,我们不能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不能迷失在人性的贪欲、懒惰和自私之中,更不能违背君子之道,把科学成果运用到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道德的黑科技中去。

  在科技爆炸式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把握了时间的节气?我们是否把握了人生的节点?是否在回望来路时,无愧于天地人生的气节?幸好,今天有了余世存先生的这本《时间之书》,它不但揭示了时间与节气、气节的奥义,也使我们得以回归自然,重温那一首已经传唱千古的田园牧歌。

【时间之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时间之书》读后感04-16

沙之书读后感03-10

《坟场之书》读后感07-11

《沙之书》读后感05-09

《茶之书》读后感04-10

《失物之书》读后感范文06-17

《丛林之书》读后感范文03-18

《丛林之书》读后感范文04-02

天籁之书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