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兵卫与葫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出现问题,往往能从师长身上找到原因。
志贺直哉的短篇小说《清兵卫与葫芦》中,12岁的小学生清兵卫喜欢玩葫芦。他的业余时间全在玩葫芦。每天一放学,他就一个人上街去看葫芦。
玩的时间长了,他的.眼光不知不觉高了起来。人们都说,马琴的葫芦很好很有名,可他一看,就觉得不好。
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一个约5寸高的葫芦,模样虽普通,却感觉很好。他喜欢得什么似的,花了一毛钱买了下来。从此,他片刻也离不开这个葫芦,连上学都要带上。
那天上课,他偷偷地取出那个葫芦玩,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很生气,没收了葫芦,还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
老师很负责任,当天晚上就来家访,把这事告诉了清兵卫的爸妈。
老爸把他狠揍一顿后,将他从前收集的葫芦全部砸碎了。
老师也把课堂上没收的葫芦随手送给了校役。
2个月后,校役因手头紧张,把葫芦卖给了古董店。稍稍谈了谈价,就卖了50块钱。
过了不久,古董店将这个葫芦卖给一个当地的富户,卖了600块。
在这个故事中,孩子由于爱好葫芦,已经练成了一副好眼光。如果师长不加干涉,他很可能会在这方面有大的发展。
可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他从此再也不敢玩葫芦了。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孩子的爱好、特长还没充分发展,就被家长、老师联合起来毁掉了。悲剧在于,孩子本人几乎没有选择。
这样的事一直在发生。清兵卫后来热衷于绘画。可他爸爸对他喜欢绘画的事,也开始嘀咕……
许多孩子的成长环境都与清兵卫差不多:师长只重视文化学习,把孩子的其它爱好、特长视为异端末技,在“为孩子好”的旗号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将孩子天性发展出来的爱好一个个扑灭。
鉴于这种事一再发生,人们最好是在做父母前先培训。
不要等有了孩子后,才拿自己的孩子做实验。那样代价太大。
【《清兵卫与葫芦》读后感】相关文章:
清兵卫——读《清兵卫与葫芦》有感11-21
《清兵卫与葫芦》后续07-10
读《清兵卫与葫芦》有感200字04-17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通用5篇)02-23
《清兵卫与葫芦》续写初三作文08-09
九年级《清兵卫与葫芦》教案03-17
《清兵卫与葫芦》初二续写作文650字08-03
清兵卫与葫芦阅读题一课一练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