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暑假读书《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面对青涩

时间:2021-08-17 17:30: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暑假读书《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面对青涩

  导语:《十八岁出门远行》选取的故事是一个十八岁的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写了成长中的挫折与收获。它表达了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的道理。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暑假读书《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面对青涩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1:

  这个暑假我了一本叫做《十八岁出门远行》,读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脸上的眼泪夹杂着欢笑始终在内心流淌。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讲讲吧!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我”在起伏不止的柏油马路上寻找旅店时的一个迷茫的过程。小说通过“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和人性遭摧残,人们愚味,对现实状况以及未来迷茫的青年人,在小说中多次提到“旅店”。其实,那仅仅指的是“我”的精神的寄存处,物质的寄存处,面对司机老乡的不理不睬,面对那些野蛮的农民们和本应该善良可爱的孩子们,我更加的沮丧了,我再次深深的进入了一个迷茫的过程。

  知道那个司机把“我”的背包抢走了,还朝“我”哈哈大笑时,我绝望了,又饥又冷的我什么都没有了。现在遍体鳞伤的“我”已经没有任何力气了,就像遍体鳞伤的汽车一样。还好,汽车的座椅没有被抢走,这让“我”心里有了稍稍的安慰,躺在座椅上的“我”渐渐的开始暖和一点了,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的心窝还是健全的,温暖的,原来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旅店,这个旅店竟然在这里!我不禁为这个远行者感叹!

  没有经历过十八岁的人,希望你们好好为自己的十八岁做准备。有经历过十八岁的人,不知有没有好好利用这个十八岁呢?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些挫折,让我们的心变得更坚强,让我们在挫折中学会更多

  这个青少年的心,深深打动了我,我一定要好好珍惜我未来的十八岁。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2:

  青春当下,等待我们的是泱泱未卜的大世界。我们在一片混沌中喘息着,摸不到生命的脉络,旁人嘴里吐着迷惑人的话语像违法的黑厂房往洁净的空气中排放污浊。这条路,越往前走,越无知。莽撞,闯不出自己的`小宇宙,只能沿着父辈为我们燃起的星星希望之火往前摸索。我想我陷入了一个困境,我需要灵魂上的支援。

  荒芜的心田被风吹着扬起烟煤,焦灼还在继续。直到那天,我翻开了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主人公拥有如此完美的十八岁——独自一人,徒步旅行。他和所有十八岁的少年一样懵然无知,他和所有十八岁的少年一样血气方刚,他和所有十八岁的少年一样涉世未深、无所畏惧。所以当他的肩头负上十八岁应负的红背包时,他并没有丝毫的紧张感,而是义无反顾地向前奔跑。

  在我看来,他的人生之旅,从十八岁启程,在十八岁里经受磨砺,最后于十八岁完成他的蜕变。

  启程,怀着满腔热血,他像一匹兴高采烈的小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他是一个毛头孩子正在告别童年。从清晨走进下午,他寻不到一家旅店。他固执地想,旅途中怎可缺了旅店,正如人生缺不了理想。刚踏足社会,这是他萌芽的理智,幼稚却不失道理。诚然,这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理想就像盖茨比的绿灯,我们总向它伸出手去,却只触到它的光。但人生的海洋上,理想是必不可少的帆。

  沿途,他成了一只船。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他颠簸着,心心念念的,依然是不见踪影的旅店。然而他以为自己找到了希望,他搭上了一辆车,即使它那么破,好像随时都会散架。但他不在乎。但轻信他人是要付出代价的,为着他的无知,他什么都没有了。其实我们都是这样的,嘴上口口声声说着有不变的信念可以为其赴汤蹈火,一旦遇上了可取代的物质,原本绷着的精神就被安逸拖垮了。这条路那么长,坚定信念没那么容易,贪图一时欢快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终点,他卧在泣血的残阳里,那么舒适,夜色从远处赶来,吞没了他。像参透了一般,原来一直要找的旅店,竟一直在这里。兜兜转转,命运那么荒唐,跟我们开一个又一个玩笑,遍体鳞伤过后,我们发现其实生活就是那么简单,但它被我们过得那么复杂。俯首抬眉间我们跨过了时光的裂缝,世界仍转动着,终于能跟上步伐。洗去青,直面责任。

  轻描淡写的却刻骨铭心。沙丘连绵着,掩埋他的原本在黄沙中鲜红刺目的背包,正如悠悠岁月洗濯他的青涩。十八岁需要旅行,十八岁需要被放逐。流浪着,淌过海水再裹上黄沙。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3:

  被题目所吸引,但习惯了中规中矩的文字,起初对于余华这种有些随心所欲的文字并无好感。

  十八岁一个朝气蓬勃的年纪,沉醉于小我的世界,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且饱含探索欲,出门远行正是十八岁时乐于做的,一路上的风土人情感染着我,远行中使人逐渐成长,慢慢超越十八岁。这是我初看题目时所萌生的想法,我对文章有这样的设想,显然作者应当也有这样的想法。

  初看这篇小说,脑袋里留下了一个荒唐的映像,简直是不可思议。当代文坛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莫言说得极是。小说荒诞得恰似一个离奇的梦。

  远行中的“我”,在起伏不止的柏油路上,已经走了整整一天,却一点也不累,所有陌生的山和云却使“我”联想起熟悉的人,路上遇到不少人,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此时“我”觉得自己应该为旅店操心,但是起初却还没为旅店操心,因而搭车是因为觉得了不起,追车是为了高兴,一切随性潇洒。是啊,这就是十八岁,生活起居永远不是重点。

  黄昏来临,仍不见旅店,于是心头有些焦虑,于是真想搭车却不得,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过程,因此,退而求其次,没有旅店“我”便需要汽车,一辆载着苹果的汽车满足了“我”,一支烟的讨好,“我”心安理得的坐上汽车,汽车尔后又抛锚在半途,旅店又重回“我”的大脑于是才有了后头那一段奋不顾身保卫他人苹果的经历,明明苹果的主人是司机,他却冷眼旁观,甚至嘲笑“我”这位奋不顾身捍卫他苹果的“朋友”,甚至在最后抢走了“我”的红色背包,也就是“我”的所有家当,旁观的我忍不住怀疑司机和那些抢苹果的“强盗”是一伙的。“我”和汽车仿佛成为了小说中仅有的受害者。

  小说不会甘于单纯讲这么一件荒唐的事,往往其中有着特殊的寓意,于是反复地去揣摩,我对于这篇小说有了些新的想法,且不说正误,能自圆其说罢了。

  旅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至始至终都牵引着文章的走向与发展。“我”对于旅店的态度变化是这样的:

  “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我觉得他们说的太好了,我确实是在走过去看。可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我觉得自己应该为旅店操心。

  现在我真想搭车,因为黄昏就要来了,可旅店还在它妈肚子里。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

  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我在想着旅店和旅店。

  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旅店象征着归宿,在人生的远行中,乐在其中的青年往往会在最初时忽视了它,挂念着却不操心,一路好风景,一路好心情,只是远行中,没人会为你指路,没人知晓前方到底有什么,归宿到底在何方不得而知,苦恼、焦虑、彷徨、恍然大悟都是应有的心情。

  汽车算是小说中的导火索,抛锚的汽车使得强盗们有机可乘,可汽车却是我最后的归宿。汽车就像是不期而遇的机会,起初不以为然,尔后却如救命的稻草一般。对汽车的描写充满人情味,“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调侃似的轻俏。“那汽车的模样真是惨极了,它遍体鳞伤地趴在那里,我知道自己也是遍体鳞伤了”。汽油味“像是我身内流出的血液的气味”。“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汽车仿佛成了和“我”并肩作战的勇士,同病相怜,相依为命。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

  其实小说中的出现的人物都觊觎车上箩筐中的东西,无论是“我”还是后来出现的野蛮“强盗”。只是“我”想象高于行动,“我”还想着要是香蕉就好了,结果偏偏是苹果,“我”想着驾驶室里应该也有,可偏偏却没有;而那些抢苹果的人行动力十足,想要于是便抢了,还呼朋唤友,招蜂引蝶似的招来一批又一批的人。好像在上演一场弱肉强食的戏码。

  抢苹果的有大汉有小孩,“所有人都像蛤蟆似地蹲着捡苹果”。蛤蟆似的,不难看出作者的憎恶,对于人们贪婪的欲望、丑陋的内心,作者嗤之以鼻。“这些使我愤怒极顶的一切”,作者如是说道。

  远行,却是漫无目的,仿佛只为了寻找旅店,找寻一个归宿。

  十八岁,出门远行,在乎的不是远近,而是涉世的深浅,一种探索社会与人性的勇气。单纯的18岁,邂逅一路的不可思议,直面人生的惨淡与凶狠。

  从前我只喜欢沈从文,喜欢他文字中透着的气息,喜欢他的湘西世界。喜欢一种风格的文字无可厚非,但是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曾这样写道: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余华的这篇小说给了我全新的感受,小说表达的是作者的意志,只是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余华的叙述中有一种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幽默感,同时也不乏深意,这是我所喜欢的。

  “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

  这是出场时,对主人公唯一的外貌描写,“迎风飘飘”,这第一批定居的胡须,是“我”逐渐成熟的标志,内心稚嫩的少年总是格外注意外表所营造的成熟,这是一种骄傲,如此珍重这第一批胡须,即是“我”对自我成长的珍重,这一份成熟给我带来一种莫名的自豪感。

  “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

  “这时他才使了使劲,将头从里面拔出来”。

  “塞”“拔”等动词是对陌生人机械的认识,这些动词通常用来写物,用来描写人别有一种玩味,从这些不带感情色彩的机械动词中,我们隐约能察觉到丝丝距离感。

  “像死猪那样突然不动了”。

  对于抛锚的汽车,作者这样描写,好似爱之深责之切的味道,恨铁不成钢。

  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我”的情绪与感受,无须更多无谓的说明。

  短篇小说更难以解读和把握,在有限的篇幅内却浓缩着作者无限的思想,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心设计,每一个词语可以说都是细细斟酌后的产物,若想要彻底理解它对我而言几乎是不可能,但我觉得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更有价值,透过这篇小说,我的思考于我而言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外面的世界,在寻找中去感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暑假读书《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面对青涩】相关文章: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书心得05-30

十八岁出门远行08-21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06-20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读后感03-15

十八岁出门远行散文04-08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书心得(精选10篇)11-12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03-17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书心得范文五篇05-28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书心得范文(精选10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