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留德十年读后感

时间:2021-11-24 08:14:5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留德十年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留德十年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留德十年读后感

留德十年读后感1

  在开学前几日我看完了季羡林老师的这本回忆录,讲述了他留德的缘起,在德国生活与学习,归国。十年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他经过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季羡林,在我的记忆中是位研究梵文的大学者,他是我尊敬的老师和长辈,是一位我只能远远倾羡的文化名人。这本回忆录拉近了我和心目中这位老人的距离,让我认识了更为真实的季羡林老师,他是如此的朴实和蔼,专注认真。

  留德那年,季羡林老师才23岁,与此刻的我同岁。在留学之前他迫于生计去学校教书,机会总是垂青努力的人,因在清华四年成绩都非常优秀而获得公费留学的机会(但费用并不多)。于是,老师不舍国内的老母妻儿奔向了德国。“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阴错阳差,季羡林到了哥廷根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季羡林是一位坚持又有韧性的好学生。在专业选择上老师也迷茫过很长一段时间,在文中也有提到。季老师最终选择了梵文作为主修课,并用一生的时间来践行当时的诺言。季羡林在文中写道:“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我从此找到了我真正想走的道路”,“从那以后,我每天到研究所来,学习一整天”,“但是,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学习,就必然要把它征服。在这两年内,我曾多次暗下决心:一定要跳过这个龙门。”读到这里给了我深的感动。人必将走过青年,也必定会有迷茫,对于未来,谁又能有实足的把握呢?季羡林老师在选择自己道路时也犹豫不决,多番尝试最终才得以找到自己的方向。记得前几日同学聚会,大家言谈中都表示对研究生生活充满了不安与期待,对毕业后是否会坚持找本专业相关工作也心存疑虑。结合自身来看,既来之则安之,青年人都会有迷茫,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走下去认真对待。

  季老在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人要想精通本国语和外国语,必须付出极大的劳动;穷一生之经历,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达到一般交际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简单。”我也是学语言的人,对于这段话也是非常认同的。季老的学习经验也不断鞭策着我,鼓励着我。

  季老又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爱国青年。二战期间,他流落在异国他乡,但时时牵挂着祖国母亲和家中亲人。时常夜不能寐,书中也摘录了好几段季老当时写的日记,字字饱含深情,无不挂念远方的祖国。战争结束后,季老心中虽有不舍,那些自己跟随多年的老师和愉快相处的朋友终究是要挥手一别的。最终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归祖国,不远万里舟车劳顿一路颠簸,从德国到瑞士到法国到西贡到香港最终回到祖国怀抱。可以想象当时回到祖国的喜悦心情。

  季羡林也是一位重情重义多情善感的老人。人至耄耋,难免回忆起自己所走过的岁月。这本回忆录用4周写了一份初稿,然后于91年花了四个月清稿。回忆留德十年的点点滴滴,那些人那些事老人根据自己的日记认真回忆记录,文中也时常流露出一丝丝淡淡的伤感。这句杜甫的诗“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季老几次引用,我想这也是老师人生的经验之谈。千里凉棚,哪里会有不散的筵席呢?无论如何,人和事终有一别。在德遇见的朋友,如章用跟随学习的老师冯。格林、西格等、还有房东,那些人儿依依在老师心中重新活过一遍。老师在文中这样记录着:“每次回忆就感到一阵凄清中的温暖,成为我回忆的‘保留节目’。然而至今已时移境迁,当时认为是细微小事,今生今世却决无可能重演了。”当感叹世事遥远,人物模糊,老师总会衷心祝福那些遥远的朋友幸福安康。可见,老师也是极重情义的人儿。还有一件事,二战结束后,作为盟国一员的中国,季羡林可以领取牛肉罐头和米、糖,这在当时是极其精贵的物品。季羡林会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德国朋友房东和老师,不忘恩情。这一幕幕让人心里暖暖的,这些事情是多么的有人情味儿。

  季羡林老师也是为谦逊而平凡的人。虽然是国内有名的学者,但他一直刻苦努力地勤奋耕耘。书中讲到,他必要获得博士学位也因自己是平凡人,不能喜欢那位漂亮美丽的朋友,也只因自己是平凡人,有各种心情情绪也都只因自己是平凡人。平凡是伟大的,这种平凡踏实而厚重,有血有肉那么真实。

留德十年读后感2

  细细的读完了季羡林大师的《留德十年》,阅读期间,整个人完全陶醉于季老的文字之中,读到风趣之事会会心微笑,读到感人之处亦会鼻子发酸。这是一部只写事实的自传,一部只有Wahrheit(真)而无Dichtung(诗)的作品,或许没有歌德的Dichtung und Wahrheit那般办波澜壮阔,但细细的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集聚起来也是是震撼人心的,起码我读了以后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聚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之意境吧。全书给予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三个片断:对出国热的描述,在火车上邂逅的波兰女孩儿Wala,在哥廷根与女房东以及数位德国教授深厚的友谊。

  文章开篇便是对上世纪30年代出国热的描述,让我这样的80后很有被带入感,因为一切情景和当今社会一般不二,富裕家庭的孩子自费出国,普通家庭的孩子力争拿奖学金出国,念个洋博士回来会很吃香,出国的竞争相当激烈等等,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新东方学校门口那永恒汹涌的人潮。想起思思那句话:中国的许多事情,是不随着年代而改变的。作者花了很大笔墨描写他和一众中国留学生在从北平前往柏林的火车上的趣闻轶事,漫长旅途虽然枯燥,却也不乏五味杂陈,满洲国警—察的惊悚,火车上如厕喝水的不便,与俄—国人沟通的困难。最为打动我的是季老对波兰女孩儿Wala的描写。那是一个活泼,开朗,会说德语的漂亮姑娘,他给火车上的七个中国小伙子带来了莫大的愉悦,虽然它们之间只能用作者当时并不流利的德语勉强沟通,但是彼此间已经处的相当愉快了。后来Wala在作者睡觉之际下了车,自此天涯两隔再未相见,虽然相处时间屈指可数,但作者在数十年后仍然能回忆起Wala当时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真可谓知音莫要论短长,一旦相别思断肠碍…我想,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愉快的邂逅实乃福气,许多人一生都不会有这样的`快乐!

  全书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在哥廷根的生活,那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小城,一个干净到极致的小城,每家的女主人都会每天将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地板擦得光光亮亮,甚至门前的马路都会用肥皂水仔细清洗,哥廷根的马路纵使你在上面打滚也不会沾染一丝尘土,这一切的描写让我想起了我去过的另一座德国小城海德堡,尽管光阴交错了70余年,但那份德意志民族特有的洁净与古朴是一直未变的!作者在哥廷根的女房东,十年来一直像慈母一样照顾着作者,每日备好晚餐,铺好被褥,将作者的皮鞋擦得锃亮,作者也像儿子一样照顾着老房东,陪着她一起为死去的丈夫扫墓,一起上山伐木取暖,一起分享难得的牛肉。当作者要离开德国回国时,老房东号啕大哭,这种别离之伤让人看了不免凄凄于心。哥廷根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拥有一所世界闻名的名校,作者就是在这所学校里从一个德语张不开嘴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一代印度学宗师的。十年间作者和许多德国老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可敬的德国学者即使在战火纷飞,物质匮乏的年代仍然醉心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书中对这方面细节的描写让我读后深感敬佩,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执着的学者,德国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学术大国。

  与作者感情最深的西克教授和施密特教授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作者,在生活上也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象着作者搀扶着年逾古稀的西克教授步行横穿整个哥廷根,边走边探讨学术的场景,给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梦幻。数十年后,已然年过古稀作者重返哥廷根,与施密特教授重逢于养老院时,那种相逢时的激动与分离时的伤感我想任何人读了都会动容。人生如梦,弹指一挥间,几十年的光阴一晃就会过去,我这样细致的读这本书,边读边在思考,何为人生的意义呢?

  都说乱世出英雄,但是我看到即使在二次大战这样的环境下,在德国的一个小城有着这样一群人仍然在不闻窗外事的做着自己的学术,过着自己洁净而高贵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或许是平淡的,席卷世界的二次大战在他们眼里不过是毫无知觉的来,毫无知觉的走罢了,但是这种平淡带给我的却是深深地震撼,能淡的人们必定会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不是吗?

【留德十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留德十年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06-29

十年700字12-24

十年的散文11-07

五十年同学情谊散文02-28

十年一图励志故事11-14

成功不怕晚十年励志文章11-28

浅谈十年间散文02-06

二十年同学聚会活动方案01-22

关于十年的年会主持稿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