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有感

时间:2021-03-10 15:48: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有感2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有感2篇

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有感1

  “一个人到学校里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揭示了教育的真谛。

  曾几何时,我们的学校教育变成了机器生产的工厂,我们这些教师就是批量生产同一产品的加工者。别说学生,连我们自己都快没有了思考。为了应付考试、检查,我们像过筛子一样要求学生背书、背试题、背讲义、背作文…… 一切考试要考的东西都拿来背。然后就来比一比,哪个学生背的多、背的好,哪个学生就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就会上好的学校;比那个老师逼学生背的多、背的好,教师就会出名、获得荣誉、升职、晋级。可若干年后,我们会发现令我们自己都惊讶的现象,许多“背的好”的学生并没有出人头地,而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竟然在社会上混得一鸣惊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会思考才会拥有真正的智慧。回头想一想,我们上学时死记硬背的知识现在还记得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是死记硬背得来的吗?

  当然,这里并不是就全盘否定识记和背诵,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据第二位。有些东西可以拿来背,比如好的文学篇章、外语单词、历史知识等等,这些知识不但要背,而且背得越多越好,甚至不需要理解,找到记忆的窍门就可以。但作文不能背,有的老师给学生指导一、两篇文章之后,就让他们背下来。然后以不变应万变,长此以往学生就丧失了写作的能力。理科的习题更不能背,背的结果就直接导致他们思考能力的'下降。

  怎样让学生学会思考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课堂上我们要做两件事:

  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这很好理解,一定范围的知识是学生思考的根基。这也很好做,我们每天也都在做这样的事情。

  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首先我们要把自己培养成为思考者。让自己感受到思考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智力活动。去享受最美好、最深刻的探索奥秘的感觉,享受那种在心灵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带来的快活。只有这样他才能把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思考作为自己教学的追求,也才有能力为自己的追求去付诸行动。

  其次,课堂上我们不要机械地把事实和规则从教师的头脑里搬运到学生的头脑里。如今,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或资料搜集等学习方式下自己去思考、去再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这样习来的知识是一眼清泉,滋润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的乐趣。

  再次,学生要善于思考,他的生活和思想要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开他在课堂上所学的那些东西。事实上,只有开展与课堂上所学的东西没有直接联系的丰富的思维活动,才能为在课堂上的顺利学习打好基础。比如:我校开展的“科技节”,“我爱北京。20xx”系列活动就是很好地丰富学生思维的活动。如能长此以往,并且让家长也能主动的带领孩子进行一些有益的类似活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比兴趣班、特长班,要获益百倍。

  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让学生学会思考,使他们感受到发现的乐趣,让他们具有活的灵魂,那才是我们工作之根本。

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有感2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的第209页说:“有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学生坐在课桌后面而无所事事,每天6小时无所事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无所事事。这样会使一个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败下去。无论是学生生产队也好,教学工厂也好,学校试验园地也好,无论什么都无法弥补在一个主要领域里荒废了的东西。这个主要领域就是思考,人应当首先在思考领域里成为劳动者。”

  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大师的这段话后,针对——《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个话题,作为教师的我,时常在深思这个问题。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里成为“思考领域里的劳动者”。我怎样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不但需要教师有高深地教学艺术之外,还需要教师与家长长期耐心的共同合作、交流、探讨,共同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课堂上所学的教科书,还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学行为,我们关注的一般是学生掌握的课本知识,对那些不经常交作业和不听话的学生,采取的方式一般是教育或批评,教育和批评的次数多了不见效果,最多也就是打电话或请家长来学校,很少深入学生的心灵中去探究原因,更谈不上让他们做到“思考领域里的劳动者”。心想只要他们在学校里不出安全事故就可以了,殊不知,作为教师的我,这种想法是多么可怕呀!一旦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很难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作为教师的我,不!现在的有些教师们想过这个问题么?这——应该是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教师,必须思考的严肃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强调:“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去,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会变成不堪忍受的负担,并由此而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怎样才能使思考的活动在学校里占据统治地位,怎样才能使思考、认识、发现、理解和求知的需要,成为一个人的最主要的精神需要呢?这里就需要使用教师的智慧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在这样的条件下,首先要教师把自己培养成思考者,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经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只有那种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里保持肃静,使儿童特别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良心和羞耻心,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大师的话语多么刚强有力!是呀,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聪明!这——就需要教师多读书,多思考!

  老师们:我们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经的心灵。我们的思考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我们的思考才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愿我们的教师多读书,多读有用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