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杜甫传》读后感

时间:2022-09-22 09:53:0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杜甫传》读后感(通用14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传》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杜甫传》读后感(通用14篇)

  《杜甫传》读后感 篇1

  《杜甫传》,显而易见,记述的就是一代诗圣杜甫的生平。“杜甫”这一名字,如雷贯耳,我们都不陌生。想必大家从小都学了不少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石壕吏》、《卖炭翁》……但我们熟悉的,都只是杜甫的诗歌,对他的生平也并不是很了解。在冯至先生笔下,我看到了一个独立于诗歌之外的杜甫,一个虽然自己尚在苦难中挣扎仍关心民间疾苦的杜甫。

  追溯1000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于是在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圣”的大名。“诗圣”的名号家喻户晓,“诗圣”的诗歌更是被千千万万的后世人诵读和传承。而这一巨大影响的背后是杜甫那坎坷、颠簸的一生。就像屈原纵身一跃汩罗江,让后人记住了那坚毅断绝的身影。杜甫也相类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混乱的时代给予杜甫以痛苦,也以动力,使他创造出众多名流千古的诗文,让后人记住了这么一位心系百姓,博学多才的大文豪。

  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曾为名利谋划、奔波。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他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然对那些权贵极尽奉承之词。在这黑暗混乱的时代,杜甫也不得不随波逐流。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么一个后来的杜甫。逐渐步入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连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依然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中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旰”。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这时的杜甫已经完全融入到百姓中,成为了后世人敬仰的杜甫。

  杜甫在《江汉》中说自己是“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自嘲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但在我心里,杜甫当是身陷泥淖却心系苍生的伟人形象。

  《杜甫传》读后感 篇2

  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穷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得阴暗,因而忧心忡忡,割声凄苦。

  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由于影响大,保存下来的有关他的古迹也就特别多。

  他出生在河南巩县,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期,于是这里有杜甫的故里纪念馆。三十五岁左右他到过长安谋求官职,曾“朝叩富儿门,幕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出潜杯心”(《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而一无所获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几年,陕西长安县于是有纪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乱中,他逃往四川避难,路过甘肃成县时,曾停留一段时间,于是这里也有一座纪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将进四年,这里纪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规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岁时他离开四川,经湖北转入湖南,两年后死在这里,于是湖南平江县这里有纪念他的杜甫墓。

  杜甫在唐代诗名并不大,跟无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时韦编选的《才调集》,选唐诗一千首,里面连杜甫的名字都没有。可见在当时,杜甫还谈不上什么知名度。到封建秩序开始强化的宋代他才变的诗名赫赫,到明、清时期,他才被尊为是圣。

  《杜甫传》读后感 篇3

  他是杜甫,大笔一挥,满纸都是岁月的伤痕。——题记

  人生于他,竟只如一场秋凉。

  他伴着开元盛世诞生,正是因为经历过繁华,才会在落寞时叹息。在人们心中,他一直都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杜甫的夙愿,从来不是独善其身,他想要的,他向往的,第一盖世才华,辅弼天下,赈济苍生。

  为此,他苦苦寻觅,却无奈落得萧索。

  只是,长大后才发现,原来大唐的故事,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平稳。

  如果说,李白的诗是以梦为马,那杜甫就必定是以笔为刀。越是到后来,他看得越清晰,社会的动荡,时局的动荡,朝廷的昏暗,百姓的疾苦,都曾在他的笔下出现。只可惜,他一介布衣,自是人微言轻,下笔再用力,也挽救不了一个时代的暗淡。

  就像,孤灯一盏,照不亮万张乾坤。

  报国无门,济世无路,诗中之词再犀利,也阻挡不了奸佞小人在庙堂之中翻云覆日。

  那份赤诚之心,终究没能被那个王朝真诚安放。

  为了走入庙堂,他投诗干谒,却只落得个“野无遗贤”。

  奸佞之词,还真是讽刺。

  长安,繁华是别人的,喧嚷是别人的,欢颜是别人的,他像个局外人,望着宫阙楼台,默然叹息。

  那段日子,杜甫在命运的轮盘上,彷徨无措。

  长安月冷,一纸凉薄。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在逃亡过程中不幸与家人走散,可即使是这样,他也不忘为国效力。

  只可惜,统治者从盛世的梦中惊醒时,却至万千苍生于不顾。车辕乱撞,那是他们逃跑时的不堪。

  至德二年,杜甫被肃宗授为左拾遗。

  正是那年,杜甫走进了宦海,可是,身为官员的他,做不到左右逢源,学不会虚与委蛇。他没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这是杜甫很难在这个刀光剑影,尸横遍野的地方立足。

  等待他的,是不久后的贬官。

  正是应了那句话——乱世之中,人如秋草。

  杜甫历尽了萧瑟飘零,却依旧不知何处落脚。

  生活这盘棋,并非我们落子。

  五十九年的岁月,杜甫过得足够厚重,虽不艳丽,却足以惊艳世人。

  他是杜甫,记挂苍生,已被苍生记挂。

  他是杜甫,千年岁月,他的名字与故事不曾被磨灭。

  大唐盛世,那个跳出来冷眼旁观的人,叫做杜甫。

  《杜甫传》读后感 篇4

  “你的贫穷在闪烁发光,像一件旧衣裳,就是一丝一缕在人间,也有无穷的神的力量。”这是冯志眼中的杜甫。人们都说杜甫的坚守,少年时不爱,爱时已非年少。而我刚过碧玉年华,仅仅初尝到杜甫的光芒。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几个伟大的诗人里的一个,由于他对祖国与对人民的热爱,写出许多反映现实与批判现实的、不朽的诗篇。在过去,无论在多么黑暗的统治下,这些诗都不曾停止放射他的光芒。他的诗篇与他的人生经历有斩不断的联系。他经历过无数艰苦的过程与矛盾,超越了他阶级的局限,体验到被统治、被剥削的人民的灾难,从而使唐朝的诗歌得到巨大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对杜甫的印象仅限于课本上的《登高》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的悲情呐喊让我觉得杜甫一直都是一个郁郁不得志,忧国忧民,一生穷困潦倒的愁苦“诗圣”。

  然而,杜甫的一生并没有如此刻板。

  他也曾是“庭前八月梨枣树,一日上树能千回”的天真孩童;他也有“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豪壮;他经历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丰实”的盛世确幸;他暮年在草堂定居时,也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闲情雅致。

  读这本书时,“诗圣”杜甫跌宕起伏的一生随着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轨迹,以及他对人生信念的坚守,鲜活的映入我的眼帘。

  杜甫出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虽然他的家庭正在逐渐没落,但杜甫的童年不可谓是不幸运的。杜甫是晋代名将杜预的后人。杜预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子孙后代都以他为荣,杜甫也不例外。他曾多次在诗中对自己的这位祖先推崇备至。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创作的诗歌和宋之问、沈佺期齐名,同为五言律诗形式的奠基者。这样的家学渊源也让杜甫十分热爱诗歌。

  李白曾说:“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像许多的文人志士一样,少年时期的杜甫也踏上了远游的行列。他经历了两次的漫游旅程,相比于为自己找活路的功利心,他更多的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渴望和向望。这两次的经历让他初次接触到了生活。

  在杜甫到长安的十年里,便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原本心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满腔热血,却遭到意外的双重打击。当时的玄宗已经成了一个糊涂天子,朝政大群全落在佞臣李林甫手中,他害怕新上任的文人不受自己控制,他控制了科举竟一个人未录取。视这场考试为唯一出路的杜甫因此备受打击,同时他任职奉天县令的父亲也去世,这给他的经济带来了重创,杜甫在长安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穷困。

  此时的大唐王朝已经危机四伏,时常的暴力征兵让百姓的生活因为这暴虐的统治而苦不堪言。杜甫也在看到凄苦的百姓后写出了第一首为人民发声的诗歌《兵车行》。从此,他便成为了百姓的喉舌,讲述百姓被奴役的故事。

  苦难才刚刚开始。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携着他的家人开始了流亡生活。风餐露宿,栉风沐雨,一路无数的艰辛。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杜甫得到了左拾遗这个职位,然而因为他的刚正不阿得罪了皇上,又被贬官为华州司功参军。一路上杜甫又一次接触到了流亡的百姓,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映像,写下了留名万世的“三吏”“三别”。

  安史之乱后,杜甫流亡成都,他借助朋友的帮助,开辟了一片草地,盖了一间草屋,就是著名的杜甫草堂。这是时常流离失所的杜甫心中净土,正是这里让他过上了一段安宁清净的日子。自己的日子固然清贫,可他也没有忘记关心百姓,他和他当官的朋友说要恪尽职守,爱护人民。

  公元770年冬天,在湘江飘荡的一叶小舟上,杜甫发出他的叹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位一生凄苦飘零的诗人永久的闭上了他疲惫的双眼,生命终结在59岁。

  一位伟大的诗人就此陨落了。

  他的贫困是终日以藜羹度日,他身上的衣服寸寸都是补绽,他的疾病终日缠身,他看他的死期将近却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都没有忘记国家的灾难,他写道“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是怎样坚定又执着的信念,让他一直将自己目光聚向人民,为人明诉苦,为国家担忧。他时刻带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对国家安泰的希冀,对人民富足的憧憬,支撑着他劳苦艰难的一生。

  “这个时代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着,我不在乎结局。”我生活在一个安定繁荣的时代,我可能不会经历杜甫经历过的,但我也会面临困难和迷途,我希望当我走投无路时,可以也有杜甫一样的雄心,也可以像他那么坚定,什么跳涧猛虎金睛猛兽都可以在我坐怀不乱的威风中迎刃而解。

  愿我们裘马轻狂,笑对人间百态。

  《杜甫传》读后感 篇5

  世人回想大唐时的诗人们,最先想起的似乎就是“李杜”二人。一个被誉为“诗仙”,一个被誉为“诗圣”。但似乎更多的人钟爱李白,而不喜欢杜甫,觉得他太古板太灰暗,从来没年轻过,诗里也总是带着暮霭沉沉的死气。那杜甫究竟为何方神圣呢?

  一、热血轻狂的杜甫

  杜甫少年时代可谓是十分肆意,家族中出过名将也出过能臣富贵,自是不用说的。他追求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历览山河家国,心中满腔抱负。鲜衣怒马的少年郎还曾写过“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这类狂放的诗句。在诗中,杜甫豪情万丈,充满自信,狂放傲气。杜甫恰逢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之时,站在高高的泰山顶上,傲视天地,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这也说明,在杜甫的体内曾流着狂放和热血。

  二、挣扎沉浮的杜甫

  二十三岁的杜甫赴洛阳应试,遥想着未来在朝堂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为国家效力。只不过,世事总是不如人愿。应试不第,失败并没有将他打败,他仍然抱着为国效力的真心。然而,再一次的应试中,仍然落榜。想要在朝堂上一展才华的愿望落空。此时已经三十好几的`杜甫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一无是处,是否真的毫无才华。但他仍旧充满热枕,不忍放弃。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尝试了许多他年少时曾不齿的办法,最终当上了一个小官。只不过官职太小,职权太低,他为国家、为人民的抱负无处施展,官场不得志。这个时候的杜甫,又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恰逢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而后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这个时候的杜甫,一定在痛苦着,挣扎着,不甘心就这样郁郁一生。他的世界是苦难深重的。

  三、坚韧不拔的杜甫

  家国沉沦,他的生活条件也从原本的富贵安逸沦落到穷困潦倒。要名气没名气,要地位没地位,要金钱没金钱。似乎他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过,曾经拥有的也已失去。人间所有苦痛,他都尝了一遍,一般人可能就此沉寂无声,自生自灭了,可是,在黑暗中他无数次昂起头,强撑病体,写了1400首诗,3天一更,频率惊人,直到他离开人世,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谈及杜甫,人们永远忘不了他的忧国忧民,忘不了他满头白发依然心怀国家。“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种“艰难苦恨”也许就是人生的艰难和抱负无成的苦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恐怕是他生平最大的愿望了。

  如果说,李白的诗里是狂浪不羁、直冲云霄的奔放。那杜甫的诗里就是在历遍世事的磨难后,依然隐忍着,对家国抱有希望。他是曾年少热血的杜甫,是田园牧歌的杜甫,是以衣换酒的杜甫。虽然朝堂上没有他的位置,但是,唐诗的巅峰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杜甫传》读后感 篇6

  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

  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

  “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

  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杜甫传》读后感 篇7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杜甫传》读后感 篇8

  杜甫,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当代称为“史诗”《杜甫传》的作者冯至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

  《杜甫传》读后感 篇9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与诗仙李白齐名李杜。可他却和李白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世人的印象中,他的诗词主调大多是哀愁,他仿佛也从未年轻过。他在那个时代也许只是个诗人,在现在回望,他却是个圣人。他出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却成功蜕变,从爱家到爱国,从爱己到爱民,从小爱到大爱。

  可他并不是一出生就这样的,他出生在鼎盛的唐朝,见证了这个时代的衰落,他是名仕之后,他也曾年少轻狂过。是那个时代迫使他成长,迫使他蜕变。他少时爱好剑舞,九岁便惯于书写大字。他也曾写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他也曾觉得自己不可一世,将屈原,贾谊,曹植等古人都不放在眼里。青年时代的杜甫就像当代的年轻人一样,有裘有马,能用放荡与轻狂来鄙视人间的庸俗,只因未受过人间疾苦,有理有据却只得纸上谈兵,空有一腔大志,却无真才实学。往往高估自己,认为天下不过如此。那时的杜甫还配不上“诗圣”的名号。

  杜甫始终是一个出生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的人,受到家庭的熏陶,与大多数人一样,执着于功名利禄,也有着自己的政治诉求。但杜甫可能并没有什么官运,在最纵横的年,遇上了一个从精明到糊涂的帝王——唐玄宗。在长安的十年里,他用尽全身力气,却也做不出任何改变,只得孤寂寥落,离开长安。他看见宫室里的华美,不禁想起长安街头的饿殍只得叹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终于开始蜕变,经历过安史之乱,国家破败不堪,再不能享受朱门里的生活,杜甫的生活,落魄了。再失去了李白,那个他一生向往崇拜的男人,他身心俱疲。他从此颠沛流离,于天下游走,见识世间疾苦。

  应他家族的观念,他无可厚非的追逐着功名利禄,而他只剩偏偏与官无缘。皇帝身边尽是奸佞小人,侍奉皇帝也变得如此艰难。国家遍是胡人的侵略,人民饱受胡人的摧残,大地满目疮痍。想要救国家,救人民,杜甫只有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李氏朝廷上,在他的时代,不可能对于帝王制度有任何怀疑,他所拥护的朝廷平时是剥削人民的,到了困难的时候,也不能发动人民抵抗。想救国家,只能征兵役,而人民在兵役在家破人亡。在这当中,一个正直的诗人自然要感到极大的矛盾,若是强调人民的痛苦,反对兵役就无法抵御胡人,但是在人民在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当中,到了难已忍受的地步,他又不能闭上眼睛不看、堵住嘴不说。他所站在人民的立场反对侵略战争,这时他除去替人民诉苦外,还不得不考虑到国家与民族所面临巨大的危机。在这时,杜甫把他今生听到的、经历的作出了这三吏三别,他一生成就中的一所高峰。他的诗已然能成为“诗史”。

  杜甫对这世间的疾苦却又无能为力,他终于是放弃了做官,对当前的政治表示无望。国家不兴诗家行,在任何时候,杜甫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杜甫依然还有满腔的热情,又投入到了诗歌的创作当中,才有了今天所看到的诗圣与诗史。

  杜甫离开了长安,去到了成都。那个谈杜甫都不会忘掉的——杜甫草堂。就是在四川这个地方,杜甫在深山中曾经常说怕死,在途中永远只能被“高人”小视。杜甫说这样的话未免太过忠厚,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小视杜甫,反而是杜甫的肩膀与实际的精神,使一切所谓“高人”都会自惭形秽。杜甫觉得他的一生免于荷役,已经享有特权,也就不辞路途的艰苦吧。杜甫去到了他成都的草堂,结束了他十载长安、四年流徙的生活,在世外桃源中得一栖身之所,清苦但快活。难道杜甫沉醉于自己的生活中,忘记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并没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天下,他从未忘记,他依旧心系天下。他二度出川,无奈这天下实在苦难,最后只落得个悲剧的结局。一生最后,仍不忘北归,终了在湘江一漂浮的小舟中逝去。那年冬天,他五十九岁。

  他是个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是个悲剧。一个正直的诗人,在封建社会里必然的悲剧。他对着社会抱着无限的希望,最后落得极大的失望。他这一生中不乏政治热情与创作热情,他的诗才,也不曾因为生活上的阻碍而枯竭,因为取之不绝的源泉就是生活。

  可能每一个初出江湖的年轻人都曾年少轻狂过,都认为清华北大不在话下,都认为自己定能在这世间闯出一片天地。到真正面临生活的一座座大山,无数人不得翻越时,才有人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无力。杜甫也曾真真正正奋斗过,遭受过无数的打击,最终也放弃了他的政治抱负,但他从未放弃过的,是手中的笔,他抒发内心的武器。一支笔杆撑住他腐朽的身躯,不朽的灵魂。杜甫是站在人民一边的,杜甫仍是符合当今社会主义的诗圣。

  我们现在正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有裘有马,但我们不得猖狂,唯有经历过,才知世间疾苦。也许我们也会不断的经受打击,但请记得,握住了笔,也要握住初心。

  《杜甫传》读后感 篇10

  去成都时特意去了杜甫草堂,可惜我们选的时间不太好,当天大雨倾盆。

  本想着,也许雨天游人会少一些,其实不然。走到草堂遗址处时,游人密密地挤在草屋之中,我有些惊讶于人们的热情,同时也忧虑扰了“诗圣”的清修,只好略带遗憾地远离了草屋。

  759年,48岁的杜甫到达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

  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写杜甫初到成都时的情形:“杜甫在庙里没住多久,便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先开辟了一亩大的地方,在一棵相传二百年的高大的柟树下建起一座并不十分坚固的茅屋。”

  顺带说一句,浣花溪这个名字个人非常喜欢,离开了草屋之后,顺着小溪走了好长一段路。

  几乎每一位国人都是从小就开始接触杜甫诗作的,从《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到《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都时常被后人吟诵。

  李龟年是大唐开元时期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遇李龟年,是在724(开元十二年),这时的杜甫是十几岁的少年郎。几十年后,晚年的杜甫在潭州(长沙)再次偶遇李龟年时,写下了这首《江南逢李龟年》。

  平日里,我们对诗圣杜甫的了解多是因为一首诗作,或者是因为一个传说,非常的片面。读《杜甫传》,可以让我们对杜甫的生平有更加立体的了解。

  20xx年,冯远征导演并领衔主演的话剧《杜甫》在首都剧场首演,得知消息之后,人提前一个月就在网上预定了演出票。

  整部话剧从李白、高适、杜甫三人把酒言欢开始,到三个人各奔东西,再到杜甫流亡途中写下“三吏三别”。最后,话剧落幕在杜甫高声吟诵《春望》,童声背景音让观众们听得潸然泪下。

  《杜甫传》中写,游侠与求仙,在李白的一生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对杜甫来说,这两种生活于他非常遥远。然而,当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因酒后傲慢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离开长安来到洛阳之时,杜甫因倾慕李白,被李白的文采吸引,欣然与李白一同渡黄河来到王屋山道家圣地。

  冯至先生说,这在杜甫的一生里是一段插曲。这段插曲书写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相遇的伟大时刻。

  在这里,杜甫李白与高适相遇,三个朋友度过了一段呼鹰逐鹿的田园生活。

  杜甫与李白、高适两人虽然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之间纯挚的友谊、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令人羡慕,在我看来,李白和高适是杜甫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冯至先生在前记中写:这部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根据,不违背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

  这段话让我由衷钦佩冯至先生,他坚守文人操守,为我们讲述了杜甫真实的人生故事,让我们在吟诵诗圣留下诗篇的同时,也可以走近诗圣杜甫的世界、品读杜甫的人生。

  《杜甫传》读后感 篇11

  杜甫是大家都知道的大诗人,都说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那同样杜甫也是一个特别传奇的人物。

  其实对于历史上的帝王,都有正史记载,而文学家记载的相当少,但是他们留下的作品已经足以证明他们在历史上的成就。我今天看了冯至的《杜甫传》通过部作品我重新认识了杜甫。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几个伟大诗人里面的一个,由于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写出了许多反映与批判现实的、不朽的诗篇。在过去无论多么黑暗的通知下,那些诗都不曾停止放射它们的光芒;杜甫出生在一个属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他是晋代名将杜预的第十三代孙。

  杜甫年轻时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自高自大,夸张甚于实质。当时就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傲慢的言行。他自己常说,他的文章超过屈原、宋玉、他的书法胜过王羲之。在政治上自比稷契,想致君尧舜,在文学上把屈原贾谊、曹植、刘祯都不看在眼里。从这里我能看出来一个放荡不羁,心高气傲的年轻人的张狂。这一点和李白也非常像,李白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而杜甫也有“会当云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杜甫早年成长在唐朝发达的“开元盛世”。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母亲在他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杜甫小时候经常生病,由于身体不好活下来也算是一个奇迹。杜甫七岁开始学诗,九岁开始学书法,他不断地作诗、写字、学习。杜甫出生的地方在洛阳附近,杜甫身受洛阳文化的熏陶,在他常常上树折取梨枣的年龄,已经由于他的诗文在洛阳显露头脚了。

  年轻的杜甫喜欢出门远行,他喜欢结交好友,欣赏祖国的好山好水。杜甫漫游了十年,经历了不少秀丽和雄伟的山川,认识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后来“安史之乱”他看到民不聊生,官吏欺负百姓。这一段时间他改变了自己的风格,他开始关心平民百姓。于是他写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杜甫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他的诗句豪迈洒脱。尽管他一生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他慢慢变得成熟。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不得不说杜甫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得来不易,我们要做一个内心豁达的人。

  《杜甫传》读后感 篇12

  旁人写诗,大都描写风花雪月,只有杜甫,声声呜咽,字字泣血描写这人世间的疾苦哀怨。旁人的诗大多深奥精妙,只有杜甫以诗写史,心忧天下。

  在我看来,杜甫的一生可以用传奇来概括。他前期与后期的生活境况与唐王朝息息相关。他出身士族,家境优渥,足以支撑他游历江南的经历,当时的他有裘马颇清狂的豪迈不羁,他用放荡和轻狂鄙视人世的庸俗。也正是因为家族的影响,杜甫与所有的文人一样,有求取功名的上进心,于是他来到长安渴望凭借诗情与宏图伟志在官场上大展身手。但当时,官场的争斗让他无官可做,他却仍然不死心,困居长安十年之久。十年间政治显露腐败,百姓生活日益艰苦,他心中的矛盾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愈加严重,十年的磨砺让诗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开启了杜甫的流亡生活,他见证了繁华的衰败,经历了百姓的疾苦,他长期处在社会的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士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把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亲人的悲欢离合都写进诗中,把自己的哀叹与对国家的期待融进骨血。晚年的杜甫疾病缠身,穷困潦倒甚至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但他仍然为天下的寒士发声,为贫穷的老妇送去食物,他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担忧,念念不忘国家的危机和民族的命运。公元770年,杜甫在一叶孤独的扁舟上逝世,一颗明星就此陨落。

  杜甫一生拥有数之不尽的朋友,有些引荐他,有些接济他,有些担忧他,却只有一个人杜甫受他影响,仰慕其风采,那人就是李白。这是何等的友情能让后人评价李白与杜甫之间犹如云霓和繁花的相遇,这是何等的友情能让杜甫在听到李白,世人皆欲杀的言论写下不见李久生,佯狂真可哀的诗句。杜甫一生写了15首关于李白的诗,他们的友情像大鹏与鸿雁的相遇,山川共仰,鸿雁不断的为相遇吟鸣,而大鹏已经怀着热情的心翱翔。

  杜甫从世家公子到官场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心系天下的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人民,他没有李白的潇洒,没有陶潜的避世之心,有着屈原式的坚忍却比屈原更坚韧。杜甫的一生虽是不可避免的悲剧,但却可歌可泣令人敬佩。

  《杜甫传》读后感 篇13

  羡慕和向往李白的谪仙风度、洒脱赤诚,但更敬佩杜甫的忧国忧民、大气博爱。

  杜甫的一生是一个悲剧,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我曾想过,倘若杜甫不是出生于一个官僚家族,倘若他没有熟读诗书,而是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市井之家,那么凭着双手辛勤劳动,或许杜甫一生还能多吃上几顿饱饭,晚年也或许不至于那么凄凉吧。可我又想,在那样一个乱世,像杜甫这样的官僚世家子弟,可以免除赋税、徭役,他又是一个有名气的诗人,尚且落魄至此,若是做个普通老百姓,恐怕多半也就是他笔下“三吏三别”中人物的下场,甚至更凄惨吧。

  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无法改变;杜甫就是杜甫,家世、才华和当时的社会共同造就了一个诗圣,一个独一无二的杜子美。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读杜甫的晚年,耳畔仿佛响起了这熟悉的歌词,歌声凄婉,闻之动容。

  流亡天涯,衣食无着,举目无亲,故交不断丧亡。天下之大,竟找不到自己的亲友故交;放眼望去,身在他乡,尽是陌路,我不识你,你不知我。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

  人生在世,无论多么艰难的日子,也会因为有亲人和朋友的存在而变得容易坚持一些。相反,即使富可敌国,却举目无亲,没有一个知心朋友,那再富足,又有何意义呢?当岁月流逝,年华老去,最害怕听到的消息恐怕就是亲朋故旧的死讯了吧。

  56岁的杜甫,一身是病。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不断地缠绕着他,牙齿落了一半,耳朵也聋了,眼也花了,花白的头发也快掉光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

  57岁的杜甫,耳聋了。客人和他谈话时需要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右臂偏枯了,写信需儿子代书。丑陋而衰老的容颜受尽幕府中官僚的冷淡。他有时去拜访他们,扶杖步行,传达不肯通报,想乘轿子,又没钱去雇。

  他人生最后一年半的岁月大部分是在一只小船上度过的,因为陆地上再没有了他的安身之所。最糟的时候,他整整五天没有吃到一点点东西。公元770年的冬天,这个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死在了湘江上的一只小舟中。他死后,家人无力安葬,把他的灵柩厝在岳州。

  读完了杜甫悲剧的一生,心情无比的沉重,眼前仿佛浮现了诗人病卧孤舟的凄凉景象。

  然而就是这个凄惨可怜的人,却留下了珍贵的史诗“三吏三别”,留下来《春望》《赴奉先县咏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名篇。就是这样一个凄惨可怜的人,临死之前仍不忘忧心百姓的疾苦,担心国家的命运。

  杜甫,始终是值得我们景仰的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伟大的灵魂!

  《杜甫传》读后感 篇14

  在泱泱中华光辉灿烂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你不得发出赞叹;在泱泱中华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绿树,高耸入云,你不得不需要仰视;在古往今来异彩纷呈的文化史节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诗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诚拜读!

  带一份崇敬,怀一丝心酸,品读杜甫,就如品读一部诗集,一部写满悲愤,同时也蓬勃着英雄豪情的诗集。

  举世不第,壮志难酬的杜甫,也效仿了李白,云似地飘来飘去,将自己融入高山,融入大川,融入人民。

  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

  杜甫虽有“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远大抱负,但大唐的土地上却没有留给杜甫施展抱负的那一片空间。于是,杜甫就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云,一片写满了诗的云。

  仰视这片云,它偶尔也能与别的云相遇,使他暂时丢掉了孤独寂寞,但这短暂相遇之后呢?当然几片志同道合的云消散了,永远离他而去之后呢?此时,充斥着杜甫的内心,映入了我的眼帘的却又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独和悲凉。

  你想做一只鸟,却没有高天任你来飞;你想做一条鱼,却没有阔海凭你来跃。

  你只能做一片云,飘在满是忧愁,满是痛苦的天空中,默默地看着战火纷飞的大唐土地,看着浮华衰败的大唐朝廷,看着痛苦不堪的大唐百姓,转头然后默默地掉着眼泪,慢慢地消散。

  可是你的灵魂却化成了一部诗集,记录了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部诗集落在了人间,被无数人看到,又被无数人传播;让无数人落泪,又让无数人崇敬。

  我也有幸拜读了它。

【《杜甫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冯至杜甫传读后感06-10

《杜甫传》读后感3篇03-30

《杜甫传》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06-16

杜甫传读后感(通用10篇)06-16

《李白与杜甫》读后感05-05

名人传《托尔斯泰传》读后感08-06

名人传读后感贝多芬传12-08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03-29

《杜甫传记》读后感三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