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1-02-12 09:09:4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

  寒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读完《傅雷家书》后,有人感叹傅雷先生对儿子深沉而细腻的父爱,有人则细心钻研傅雷先生教给儿子的人生哲理,而我更加关注的是先生的“教法”。

  《傅雷家书》记录了傅雷夫妇给儿子的书信,信中既有谈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如何正确对待艺术,又写到了学习方法与生活的琐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父亲对远在国外的儿子深深的思念与谆谆教诲。

  傅雷先生在音乐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知识,而儿子傅聪更在音乐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其中离不开父亲与他的交流。傅雷并不因自己是“父亲”而忽略儿子的想法,他与儿子平等地交换意见,有时因为儿子的意见产生新的想法还会记录下来。在告诉儿子应该怎样做时,他总用提醒的语气,而不是命令。教给儿子道理时,他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儿子,而是潜移默化般的教育。当儿子获得荣誉时,他给予足够的赞扬,同时还提醒儿子不要被过分的赞赏冲乱了阵脚。

  他以更温和的方式去教育儿子,却也不失一个父亲的威严。

  父母与孩子之间隔了相当长的一段岁月,正因为有了这段岁月的沉淀,父母会更有能力、更有经验去面对生活,而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孩子也是人生的课题之一,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环。

  “教法”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太过温和,便会宠坏了孩子,若是太过严厉,便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在这个点上失去分寸后,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傅聪年纪小时,傅雷就因太过严厉使儿子一度匮乏自信。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在听孩子的建议时常说:“你还小,什么不懂。”却从不解释“不懂”在哪里。失去了交流后,父母与孩子在思想上便成为两条平行线,各自延伸却从不相交……

  所谓“教法”,就是教育的方法,好教法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与孩子的配合。我们都在羡慕着傅雷先生的儿子成绩斐然、家庭教育成功,羡慕着所谓的“隔壁家的小孩”,不妨自己学习他的教法,学会用心地、正确地传达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2

  傅雷的个人修养极高,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真理上,重要的是他做了一个好榜样给儿子。

  他告诫儿子:“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事都不和西洋的礼貌。围巾和大衣必须一同脱在衣帽间里,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礼仪能够体现对别人的尊敬,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父亲教育儿子要注意个人礼仪,可想而知,傅雷也是一个非常谨慎,注意细节的人。一个人只有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了基本的礼仪素养,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爱戴,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成功。

  傅雷在写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国内的大水灾害,迄今仍极严重.......灾难的损失,初步非正式估计已达十万亿。人民的生命财产更不知道损失了多少。”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一位爱国知识分子的忧国忧命之情。体现出了作者是一个具有高尚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的知识分子。

  傅雷生活经验丰富,在信中,他写了一段内涵的话;"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会淹死庄稼。”这是一段富含哲理的话,主要是想告诉自己的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理性看待荣辱成败。

  为了不让儿子走弯路,以免重蹈覆辙,他对儿子说:“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这句话让我明白:只有敢于正视现实的人,才是能够面对错误和失败,并且有望改正错误,走向胜利的人。傅雷写这封信,主要是想给情绪低沉的儿子加油鼓劲,希望他能够正视现实、正视成败,最终让自己成熟起来。

  傅雷帮远在波兰的儿子排忧解难,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的生活经验丰富,对儿子起模范带头作用,他个人也有极高的修养。

《傅雷家书》读后感3

  俗话说的好:“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读完了《傅雷家书》本书后,我充分感受到了父母对儿女的爱。信中的傅雷流露出对儿子的深情,同时也不乏有着不可抗拒的威严。信中的父子,似乎已成了朋友。他们谈论着艺术,生活,学习,做人修养等。一封封的书信,一次次的爱,作为父亲的傅雷用父爱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以后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会了他如何在这世上生存。

  其实,傅雷只是这千千万万的父母之一而已,同时他也是这千千万万的父母的代表之一。他拥有着这世上最普通,最平常的爱,同时这也是这世上最伟大,最圣洁的爱,但其实我们的父母也和傅雷一样拥有着如此伟大的父母爱。

  父爱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孕育了我们,而父亲为我们撑起了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母亲就像避风港,外面再风大雨大,母亲也会为我们遮风挡雨。父亲就像是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把我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

  你不要说你没有感受到父母带给你的`爱,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它们等着你去发现它们。

  从我们儿时的呀呀学语,到姗姗学步,到现在,父爱母爱就包围着我们。当我们生病时,母亲在旁细心照顾我们,父亲为我们担心。当我们尝遍喜怒哀乐时,父母可能比我们所尝的却比我们多得更多。虽然有时候父母会责骂我们的不是,甚至会动手打我们,但请记住,父母打骂我们时,其实心里比我们更痛。也请记住,父母永远都是为我们好,永远都是爱我们的。

  父母之爱,应没齿难忘。我们应当知恩图报,做一位孝顺的儿女。

《傅雷家书》读后感4

  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书,却觉得沉沉的。

  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里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这些家书,有三层资料,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怀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他自己的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他自己儿子的爱国情、民族情。

  《傅雷家书》能够使我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透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爱子之情本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第二。读了《傅雷家书》,能够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艺术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又如益友、知己般与儿子平等探讨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他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可能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颗期盼之心,期望我们成人成才,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留的爱。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我们就会发奋学习、成人成才。

  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们能够像傅雷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习的道理。

  认真品味这本好书,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亲情世界,明白不懂得的人情世态。

《傅雷家书》读后感5

  著名文学家塞万提斯曾说过:“父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没错,父亲就像深沉而含蓄却又宽广的海,就像稳重厚实而威严的山,又好像舒缓平静而绵长的河,他的爱如母爱一样无私,不求回报,默默无闻又寓于无形之中,就像傅雷对傅聪的爱正是他的生命支点一样。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父之严厉,子女良教。许多父亲同傅雷一样严厉。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在发现儿子有排兵布阵的天赋后,十分高兴,决定培养儿子。他从来不放松要求,每天教儿子读名人故事,读兵法,以免戚继光受到不同方面的不良影响。在戚景通的影响教育下,戚继光养成了不慕虚荣,奋发向上的品质,后来创建了“戚家军”,南征北战,终于消灭了屡屡侵犯的倭寇。

  戚景通作为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对儿子的严厉,这跟傅雷教子无二,但结果是令人振奋的。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也有许多父亲与傅雷爱的不同,对孩子十分放松。

  达·芬奇的父亲彼得罗对孩子的爱好十分关心。他培养孩子的信条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达·芬奇上学后,对绘画十分感兴趣,甚至旷课画画,父亲知道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儿子画的很好,后来他把儿子带到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掌握了许多绘画技巧,终于成为了一代大画家。

  在教育孩子上,我想,每一个父亲都有自己的方法,哪怕有的会被孩子记恨,他们也会坚持自己的选择,直到看见自己的孩子登上成功的巅峰。

  父爱,虽不如母爱那般温柔,但深沉而厚重,如果说,母爱是一泓清泉,那父爱则深沉如磐石,默默地给予孩子们以硬核。

  《傅雷家书》给我的触动远不止这些,然而,我的拙笔却只能写出它最浅薄的一层。在此,我要感谢《傅雷家书》,让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父亲,看见了那如山的背影,看见了我们生命的支点。

《傅雷家书》读后感6

  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之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该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

  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其中,母亲的温柔体贴,父亲的严肃慈爱,都与生活环环相扣。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

  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伤害,傅雷却在其中显出了他不变的本色。

  都说家风,家教贯穿一生,每个家庭的独特家风家教都创造了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父母亲的一言一语都在影响着自己。所有人的身上都影影淡淡的存在父母的影子。那是家风的传承啊!优秀的父母,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7

  老师力荐《傅雷家书》,谁都说它是关于教育,父子情的著作,果然名不虚传.傅雷,傅聪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话充满着父爱,蕴涵着真理.《傅雷家书》用词十分朴素,平平的语言何以使人读出这么多东西?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时时感受着父辈的爱,也付出自己的爱,对傅雷的家书自然有同感. 同学***是开夜车一口气读完《傅雷家书》的.第二天,生性好动的他第一次认真地与我交谈.从他仍陶醉在书中的神态可以看出,他是深有同感的.难怪,他的父亲也不在上海,也许那位父亲不会像翻译家傅雷般写下洋洋家书,但他必定会不断地把爱送到儿子身边.傅雷那来自远方的父爱与此多么相似. 我的经历有一段与傅聪更为相似.我的抽屉里也珍藏着几封家书,不同的是那是我儿时写给出差在外的爸爸的.打开信纸,你会看到刚入小学的我图文并茂的书信. 在这些家书中,一切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没落下.即使是在校被老师表扬一句,我也在信中写明六要素,生怕缺什么似的.制作爸爸送给我的模型的过程,更是"无微不至",只差没把所用工具的价格写上了.而某天早晨我掉下一颗牙,不仅详细叙述,还画出"退伍者"的"个人照"及嘴里"残余部队"的"集体照",自己看了都乐个不停.这些小事成为感情交流的载体,我哪能少写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家书不会再有;***与父亲团聚后,不必远隔千里;《傅雷家书》不知何时会再次光顾我的书桌,但两代人间的感情永远那么深厚,永远是享用不尽的财富.

《傅雷家书》读后感8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的著名诗句。《傅雷家书》使我感受到那充斥在字里行间中的浓浓的亲情。

  《傅雷家书》主要是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间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的实录。一封封家书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在傅聪成长过程中记录的点滴小事。但就是透过这一件件小事却显示出了傅雷与傅聪之间最伟大、最真挚的爱。傅聪在二十岁时出国深造,而二十年后傅聪再一次回到故乡时,却没有看到父母的笑容,而是墓园里多出的那两座新坟。

  当你在一万尺的高空时,爱的力量能够感受到你的微笑;当你在一百尺的深海时,爱的力量能够感受的到你的心每一次有规律的跳动!在儿子傅聪出国深造时,傅雷写给儿子一封又一封的家书,而更为难得更为可贵的是,那一封又一封的家书被儿子傅聪保存的完好无损。通过读书我了解到,傅雷在文革中不幸被打成了右派。尽管如此,傅雷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儿子写信,并不断的激励儿子,做儿子的精神支柱。花儿因为有小草的衬托而美丽,大树因为有雨水的滋润而高大,傅聪也因为父母的鼓励而成功。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与孩子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傅雷也曾对傅聪说过:“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乃至世界上也不多。”不过在孩子心里,并不认可傅雷这种苛刻的爱,他喜欢的是那种所谓的“溺爱”。傅雷为了教育傅聪,苦心孤诣,呕心沥血,这种爱虽不被认可,但是却不能否认。

  大爱无疆,爱不是空空的支票。傅雷就将自己的爱付诸于行动之中,如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而傅聪也在父亲这种特别的爱中逐渐成为一个人才。用大爱无声这四个字来形容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间的感情,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希望这种爱会感染、感动更多的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9

  终于,我用了一个月的零碎时间看完了这本《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当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

  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

《傅雷家书》读后感10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它给予我许多启发,引发我对生活的无限思考。

  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培养着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这本书,不是普通的家书,而是浓浓父爱的倾注。父亲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亲昵的做作。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父亲,在我眼里,父亲的爱,是沉沉甸甸的,不会直接表达,有时倒觉得是在惩罚。读了《傅雷家书》,我才渐渐领悟,父爱如山,他的严厉,他的恨铁不成钢,都是源于对我们浓浓的爱,只是换了一种需要我们慢慢感受的方式。

  另外,傅雷与他们孩子的相处方式也是让我极其羡慕的。有一个女儿对她的妈妈说考试失利打了六十分。母亲扬手便要打她。这时女儿拿出考试试卷,上面的一百分很醒目。母亲转怒为笑,各种奖励。女儿这时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只是想知道你是爱我多一点,还是爱我的成绩多一点。是啊,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我们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开始萌芽,因为某些原因,母亲对我的误会、斥责,我会理解为她的无理取闹,莫名其妙,我会眼角泛酸,甚至某一天会生恨。难道这些是家长想要的吗?为什么不能坐下来以平等的方式,从朋友的角度与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为什么不像傅雷那样,用浓浓的爱搭建起与儿子之间稳固的桥梁?“棒槌底下出孝子”,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他们可曾想,我们在郁闷烦恼的时候,能向谁倾诉?又有谁可以倾诉?我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和父母成为最贴心的朋友。

《《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相关文章:

傅雷《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07-25

《傅雷家书》读后感(15篇)02-01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01-20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10-09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09-15

傅雷家书读后感初二08-19

初一《傅雷家书》精彩读后感04-08

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大全04-08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高中02-08

《傅雷家书》中学生读后感01-04

在线咨询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

  寒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读完《傅雷家书》后,有人感叹傅雷先生对儿子深沉而细腻的父爱,有人则细心钻研傅雷先生教给儿子的人生哲理,而我更加关注的是先生的“教法”。

  《傅雷家书》记录了傅雷夫妇给儿子的书信,信中既有谈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如何正确对待艺术,又写到了学习方法与生活的琐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父亲对远在国外的儿子深深的思念与谆谆教诲。

  傅雷先生在音乐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知识,而儿子傅聪更在音乐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其中离不开父亲与他的交流。傅雷并不因自己是“父亲”而忽略儿子的想法,他与儿子平等地交换意见,有时因为儿子的意见产生新的想法还会记录下来。在告诉儿子应该怎样做时,他总用提醒的语气,而不是命令。教给儿子道理时,他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儿子,而是潜移默化般的教育。当儿子获得荣誉时,他给予足够的赞扬,同时还提醒儿子不要被过分的赞赏冲乱了阵脚。

  他以更温和的方式去教育儿子,却也不失一个父亲的威严。

  父母与孩子之间隔了相当长的一段岁月,正因为有了这段岁月的沉淀,父母会更有能力、更有经验去面对生活,而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孩子也是人生的课题之一,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环。

  “教法”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太过温和,便会宠坏了孩子,若是太过严厉,便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在这个点上失去分寸后,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傅聪年纪小时,傅雷就因太过严厉使儿子一度匮乏自信。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在听孩子的建议时常说:“你还小,什么不懂。”却从不解释“不懂”在哪里。失去了交流后,父母与孩子在思想上便成为两条平行线,各自延伸却从不相交……

  所谓“教法”,就是教育的方法,好教法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与孩子的配合。我们都在羡慕着傅雷先生的儿子成绩斐然、家庭教育成功,羡慕着所谓的“隔壁家的小孩”,不妨自己学习他的教法,学会用心地、正确地传达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2

  傅雷的个人修养极高,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真理上,重要的是他做了一个好榜样给儿子。

  他告诫儿子:“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事都不和西洋的礼貌。围巾和大衣必须一同脱在衣帽间里,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礼仪能够体现对别人的尊敬,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父亲教育儿子要注意个人礼仪,可想而知,傅雷也是一个非常谨慎,注意细节的人。一个人只有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了基本的礼仪素养,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爱戴,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成功。

  傅雷在写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国内的大水灾害,迄今仍极严重.......灾难的损失,初步非正式估计已达十万亿。人民的生命财产更不知道损失了多少。”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一位爱国知识分子的忧国忧命之情。体现出了作者是一个具有高尚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的知识分子。

  傅雷生活经验丰富,在信中,他写了一段内涵的话;"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会淹死庄稼。”这是一段富含哲理的话,主要是想告诉自己的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理性看待荣辱成败。

  为了不让儿子走弯路,以免重蹈覆辙,他对儿子说:“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这句话让我明白:只有敢于正视现实的人,才是能够面对错误和失败,并且有望改正错误,走向胜利的人。傅雷写这封信,主要是想给情绪低沉的儿子加油鼓劲,希望他能够正视现实、正视成败,最终让自己成熟起来。

  傅雷帮远在波兰的儿子排忧解难,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的生活经验丰富,对儿子起模范带头作用,他个人也有极高的修养。

《傅雷家书》读后感3

  俗话说的好:“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读完了《傅雷家书》本书后,我充分感受到了父母对儿女的爱。信中的傅雷流露出对儿子的深情,同时也不乏有着不可抗拒的威严。信中的父子,似乎已成了朋友。他们谈论着艺术,生活,学习,做人修养等。一封封的书信,一次次的爱,作为父亲的傅雷用父爱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以后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会了他如何在这世上生存。

  其实,傅雷只是这千千万万的父母之一而已,同时他也是这千千万万的父母的代表之一。他拥有着这世上最普通,最平常的爱,同时这也是这世上最伟大,最圣洁的爱,但其实我们的父母也和傅雷一样拥有着如此伟大的父母爱。

  父爱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孕育了我们,而父亲为我们撑起了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母亲就像避风港,外面再风大雨大,母亲也会为我们遮风挡雨。父亲就像是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把我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

  你不要说你没有感受到父母带给你的`爱,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它们等着你去发现它们。

  从我们儿时的呀呀学语,到姗姗学步,到现在,父爱母爱就包围着我们。当我们生病时,母亲在旁细心照顾我们,父亲为我们担心。当我们尝遍喜怒哀乐时,父母可能比我们所尝的却比我们多得更多。虽然有时候父母会责骂我们的不是,甚至会动手打我们,但请记住,父母打骂我们时,其实心里比我们更痛。也请记住,父母永远都是为我们好,永远都是爱我们的。

  父母之爱,应没齿难忘。我们应当知恩图报,做一位孝顺的儿女。

《傅雷家书》读后感4

  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书,却觉得沉沉的。

  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里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这些家书,有三层资料,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怀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他自己的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他自己儿子的爱国情、民族情。

  《傅雷家书》能够使我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透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爱子之情本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第二。读了《傅雷家书》,能够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艺术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又如益友、知己般与儿子平等探讨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他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可能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颗期盼之心,期望我们成人成才,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留的爱。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我们就会发奋学习、成人成才。

  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们能够像傅雷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习的道理。

  认真品味这本好书,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亲情世界,明白不懂得的人情世态。

《傅雷家书》读后感5

  著名文学家塞万提斯曾说过:“父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没错,父亲就像深沉而含蓄却又宽广的海,就像稳重厚实而威严的山,又好像舒缓平静而绵长的河,他的爱如母爱一样无私,不求回报,默默无闻又寓于无形之中,就像傅雷对傅聪的爱正是他的生命支点一样。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父之严厉,子女良教。许多父亲同傅雷一样严厉。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在发现儿子有排兵布阵的天赋后,十分高兴,决定培养儿子。他从来不放松要求,每天教儿子读名人故事,读兵法,以免戚继光受到不同方面的不良影响。在戚景通的影响教育下,戚继光养成了不慕虚荣,奋发向上的品质,后来创建了“戚家军”,南征北战,终于消灭了屡屡侵犯的倭寇。

  戚景通作为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对儿子的严厉,这跟傅雷教子无二,但结果是令人振奋的。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也有许多父亲与傅雷爱的不同,对孩子十分放松。

  达·芬奇的父亲彼得罗对孩子的爱好十分关心。他培养孩子的信条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达·芬奇上学后,对绘画十分感兴趣,甚至旷课画画,父亲知道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儿子画的很好,后来他把儿子带到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掌握了许多绘画技巧,终于成为了一代大画家。

  在教育孩子上,我想,每一个父亲都有自己的方法,哪怕有的会被孩子记恨,他们也会坚持自己的选择,直到看见自己的孩子登上成功的巅峰。

  父爱,虽不如母爱那般温柔,但深沉而厚重,如果说,母爱是一泓清泉,那父爱则深沉如磐石,默默地给予孩子们以硬核。

  《傅雷家书》给我的触动远不止这些,然而,我的拙笔却只能写出它最浅薄的一层。在此,我要感谢《傅雷家书》,让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父亲,看见了那如山的背影,看见了我们生命的支点。

《傅雷家书》读后感6

  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之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该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

  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其中,母亲的温柔体贴,父亲的严肃慈爱,都与生活环环相扣。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

  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伤害,傅雷却在其中显出了他不变的本色。

  都说家风,家教贯穿一生,每个家庭的独特家风家教都创造了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父母亲的一言一语都在影响着自己。所有人的身上都影影淡淡的存在父母的影子。那是家风的传承啊!优秀的父母,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7

  老师力荐《傅雷家书》,谁都说它是关于教育,父子情的著作,果然名不虚传.傅雷,傅聪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话充满着父爱,蕴涵着真理.《傅雷家书》用词十分朴素,平平的语言何以使人读出这么多东西?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时时感受着父辈的爱,也付出自己的爱,对傅雷的家书自然有同感. 同学***是开夜车一口气读完《傅雷家书》的.第二天,生性好动的他第一次认真地与我交谈.从他仍陶醉在书中的神态可以看出,他是深有同感的.难怪,他的父亲也不在上海,也许那位父亲不会像翻译家傅雷般写下洋洋家书,但他必定会不断地把爱送到儿子身边.傅雷那来自远方的父爱与此多么相似. 我的经历有一段与傅聪更为相似.我的抽屉里也珍藏着几封家书,不同的是那是我儿时写给出差在外的爸爸的.打开信纸,你会看到刚入小学的我图文并茂的书信. 在这些家书中,一切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没落下.即使是在校被老师表扬一句,我也在信中写明六要素,生怕缺什么似的.制作爸爸送给我的模型的过程,更是"无微不至",只差没把所用工具的价格写上了.而某天早晨我掉下一颗牙,不仅详细叙述,还画出"退伍者"的"个人照"及嘴里"残余部队"的"集体照",自己看了都乐个不停.这些小事成为感情交流的载体,我哪能少写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家书不会再有;***与父亲团聚后,不必远隔千里;《傅雷家书》不知何时会再次光顾我的书桌,但两代人间的感情永远那么深厚,永远是享用不尽的财富.

《傅雷家书》读后感8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的著名诗句。《傅雷家书》使我感受到那充斥在字里行间中的浓浓的亲情。

  《傅雷家书》主要是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间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的实录。一封封家书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在傅聪成长过程中记录的点滴小事。但就是透过这一件件小事却显示出了傅雷与傅聪之间最伟大、最真挚的爱。傅聪在二十岁时出国深造,而二十年后傅聪再一次回到故乡时,却没有看到父母的笑容,而是墓园里多出的那两座新坟。

  当你在一万尺的高空时,爱的力量能够感受到你的微笑;当你在一百尺的深海时,爱的力量能够感受的到你的心每一次有规律的跳动!在儿子傅聪出国深造时,傅雷写给儿子一封又一封的家书,而更为难得更为可贵的是,那一封又一封的家书被儿子傅聪保存的完好无损。通过读书我了解到,傅雷在文革中不幸被打成了右派。尽管如此,傅雷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儿子写信,并不断的激励儿子,做儿子的精神支柱。花儿因为有小草的衬托而美丽,大树因为有雨水的滋润而高大,傅聪也因为父母的鼓励而成功。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与孩子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傅雷也曾对傅聪说过:“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乃至世界上也不多。”不过在孩子心里,并不认可傅雷这种苛刻的爱,他喜欢的是那种所谓的“溺爱”。傅雷为了教育傅聪,苦心孤诣,呕心沥血,这种爱虽不被认可,但是却不能否认。

  大爱无疆,爱不是空空的支票。傅雷就将自己的爱付诸于行动之中,如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而傅聪也在父亲这种特别的爱中逐渐成为一个人才。用大爱无声这四个字来形容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间的感情,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希望这种爱会感染、感动更多的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9

  终于,我用了一个月的零碎时间看完了这本《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当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

  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

《傅雷家书》读后感10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它给予我许多启发,引发我对生活的无限思考。

  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培养着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这本书,不是普通的家书,而是浓浓父爱的倾注。父亲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亲昵的做作。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父亲,在我眼里,父亲的爱,是沉沉甸甸的,不会直接表达,有时倒觉得是在惩罚。读了《傅雷家书》,我才渐渐领悟,父爱如山,他的严厉,他的恨铁不成钢,都是源于对我们浓浓的爱,只是换了一种需要我们慢慢感受的方式。

  另外,傅雷与他们孩子的相处方式也是让我极其羡慕的。有一个女儿对她的妈妈说考试失利打了六十分。母亲扬手便要打她。这时女儿拿出考试试卷,上面的一百分很醒目。母亲转怒为笑,各种奖励。女儿这时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只是想知道你是爱我多一点,还是爱我的成绩多一点。是啊,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我们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开始萌芽,因为某些原因,母亲对我的误会、斥责,我会理解为她的无理取闹,莫名其妙,我会眼角泛酸,甚至某一天会生恨。难道这些是家长想要的吗?为什么不能坐下来以平等的方式,从朋友的角度与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为什么不像傅雷那样,用浓浓的爱搭建起与儿子之间稳固的桥梁?“棒槌底下出孝子”,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他们可曾想,我们在郁闷烦恼的时候,能向谁倾诉?又有谁可以倾诉?我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和父母成为最贴心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