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论语》有感

时间:2021-01-23 14:37:1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论语》有感(集合10篇)

读《论语》有感1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莫属《论语》最为经典了。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一生的言行。

读《论语》有感(集合10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在《论语》中分24个章节,分别是子路、颜渊等,在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学而篇》。这篇讲述了为人如何学习与做人的道理。这篇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使我颇受启发。它告诉了我们学习要有无时不学、无处不学的态度,才能使内心充满着掌握真理的愉快;远方的朋友来了,应该因可以一起切磋知识而感到快乐;人为人处事不能因小事而自寻烦恼。如果做到这些,就可以更好地成为有作为的人了。

  确实,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人的记忆有遗忘性,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就象我在复习阶段遇到以前学过的知识,因为平时也没有很好地巩固,有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竞一直想不起来。平时有什么疑问我也很喜欢与同学一起讨论,虽然有时候会争论起来,但与同学的相处会让我获得很多一个人思考不能获得的快乐。以后,在生活中,与周围的同学相处,我一定不能因为一点点小事情而与同学争吵起来,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友情。

  《论语》这本书确实无愧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俗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将始终是我人生中的好老师。

读《论语》有感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题记

  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表面上这是说:我(孔子)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处身立世,四十岁时有自己的主见,五十岁时懂得且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时对耳闻的东西能融合贯通,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而且不会超越礼教的准则。若再引申则可为修德进学阶段:

  (1)要有志向学,这个我们大多数人能做到,

  (2)为建立自己的基础思想,以确所立,就是要认定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个也有人能做到。而这中间你可能会对人生、志向、道德等产生疑问,无妨。

  (3)四十而不惑,但当你到达中年,又经过十年的学习与砺炼,这时你对人生你选择的人生之路就没有什么可顾虑和疑问了。而这种不惑正源于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四十不惑的人都是能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的人。四十不惑的人也不会因外界的干扰而对自己固有的精神家园所疑惑,所以能达到“四十而不惑”“这个境界的人就不简单了。

  (4)则知天命,初读到这句话,我感到很可笑,”五十“就知道“天命”?那认为这只不过是孔子的一种自我吹嘘罢了!但细下一品,又发觉了一些道理。所谓“天命”,不过是上天给你这辈子能做的事,自己的目标,若按现在的六十岁退休,那你五十岁才开始奋斗,这不是晚了吗?这时,我们或许该抱着一种“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心态,当然这不是消极,而是一种人生观,如果我在五十岁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或是离理想的实现已经不远了,那五十岁的自然就可知天命。

  (5)为耳顺,入耳之事有顺,有不顺,因为知道哪些不顺亦有其道理(由不惑而来),甚至也属天命(由知天命而来),故能修养到一切入耳为顺。

  (6)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前六十九年里,因为做什么都不会违背礼教,当七十岁时,你就是随心所欲的生活,你的行为也合乎礼仪,因为心习惯了一切由心而发,就好比习惯成自然,这也是为学修德的最高境界,即思想与道德的融合。

  由此也可看出,为什么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因为他做到了这些,他的思考、行为、修养已达到了一种境界,反观历史上又有多少人能这样,现今,又存有多少,在我心里,这样的人只有两位:孔子和陶潜。

  总而言之,今天,我要谈到的《论语》也是孔子在他生命中这73年里通过一些亲身实践和长期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中和弟子一起总结出的哲理和修养。涉及的范围广,内容丰富,堪称儒家经典。

  “百善孝为先”,在历史文明渊渊长河之中,中国这个具有古老文明的国度更放在了第一位。而讲究人的道德修养的孔子更是在《论语》里多次提到了孝顺之道。

  在孔子主张孝顺之道里,我个人比较喜欢这几句:

  孔子曰:“其为人也孝娣,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奇也。君子务本,本立道而生,孝娣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来仁。行有余力,由以学之。“《学而》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所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这是孔子眼中的孝。

  如今,我们已远离了产生敬孝道的宗法社会,在现代生活中,父子关系已经不存在和君臣关系的对立,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孝“已经过时了,其实不是。当初,孔子与颜回、子路一起聊天,孔子说了自己的志向,很简单的三句话: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志向就是让老人安顿,朋友信任,年青人怀念。而在这里面,摆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

  这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敬!

  老者安之,可如今这个时代“安“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吗?让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内在得安其心,可能人人都想过,可要做到却并不容易。

  现如今,对于老人的安顿,我们或许有着种种标准,买多大的房子,买各样的高级补品,买多贵的衣服,报无数的旅游团……,但这样,老人的心“安“了吗?这些看似高级富裕的生活,在老人心中,只不过是传递着一种信息,儿子(女儿)生活很好!这一点能让他们稍安,除此之外,便也没什么用处了。

  孝顺父母,就是将父母养着就好了吗?

  孔子对此也做出过回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所乎?”如果孝顺就是交替父母养着,那狗和马这些动物也是得到了饲养,如果你只是让父母衣食无忧,而没有从心里去敬重他,那这和养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人说孝,常是“孝敬”,“孝敬”这样说,由此可见孝与敬是密不可分的,孝为行,敬为心,关键是心中的那份“敬”!可如今人们尽孝最不容易做的就是心中的那份敬,孔子说过:色难,对父母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和颜悦色了,比如,有时,夏天里,天气热,你不让父母吃上一顿的剩菜,父母却认为倒掉可惜,非要吃,这里,双方往往就起了争执,在我们心里可能就会想,这明明是为了父母好,预防他们生病,他们却要给我发火,觉得很委屈,让自己心中也窜起一股无名火!这时,自然“色难”,其实,反过来想一想,父母也是为我们好呀!他们怕养成浪费的习惯,让以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事父母都是对的,这时,怎么办呢?

  孔子提出过一个观点“事父母几谏,见忘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在与父母的观点不同时(或是父母错了),那就应该很轻微的告诉父母,加以劝阻,如父母不同意自己的观点,仍然要孝敬父母而不违背他们,这样,自己有可能须担忧操劳,但却不能怨恨他们。

  我们常把孝说成孝顺,意思就是孝敬父母,就要顺从他们的意愿,让他们内心高兴,也就是让父母安于心。

  现在常常有儿女在大城市打拼,忙于事业,把父母接到身边,父母又不愿意离开故土,故两地分隔,中国有句老话叫:“儿行千里母担忧”,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就很难安于心了,故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时,做为子女,最好能不出远门,如果非要出远门,那一定要有目标,这并不是说,父母在时,子女就必须守在父母身边,为父母尽孝道,平平庸庸地生活,等到父母离世了才开始创业、打拼。不是这样,因为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人中龙凤,孔子的意思只是说,儿女在外,无论去哪,都要有个定点且要第一时间告知父母,比如:今天你因为工作要暂时从上海到成都,那你就应该立即给父母打电话,说你要几点到成都,途中若有变化,也应该将新的计划告知父母,好让父母不要太担心,这也是一种孝!

  孔子所提之孝,大多数还是能值得我们当今社会去运用遵守,但也有少数受到了当时社会的限制,而在如今不提倡,如:“父为子隐,子为你隐。”这个的意思是,父母做错了事,儿子要替父亲隐瞒,在当时,这属于礼的一种,但现在,我们却不提倡。

  孔子十五岁时开始致立于学习,那我想他前十五年一定是在学习品质、修养,由此可见:想成才,先成人,而现如今,我们从三岁弄好上幼儿园,七岁读小学,在十五岁时知识应该很多了!可为什么从十五岁开始学习的孔子却能成为后人推崇的大家。由此可见:想成才,先成人。人的品质德行对他一生的影响有着多大。当然,在这期间,学习的韧劲与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为我们一套独特的学习之道!

  首先,不要成为一个空想家,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天不吃饭,晚上不睡觉,就在那苦苦空想,那是没有多大的益处的,还不如去学习,是啊,现如今,学生们整天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进老师所授知识的人不多,空想的倒不少,总是想着,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晚上看什么电视,如何出风头……,那学习又怎能好起来呢?大人们有时也常常抱怨,想看书,但看个几页就会觉得没兴致,不是不想看,是看书时想的东西太多,也常常懊恼,便叫自己的小孩,抓紧机会读书,觉得到了以后,也想看也看不进去。

  而很多概念也只有一字之差,人可以有雄心,却不要有野心,可以有理想,但不要空想,你可以把空想转变成理想,但勿把理想变成空想。比如有些小女孩会天天空想。可以每天穿不一样漂亮的衣服,那可以把这个变为理想啊!这样,你再想起这件事时,就可以不再是毫无边界的乱想,而是你努力的动力与方向了。

  那有了理想,又如何转化为现实呢?唯有不断努力地学习。

  学习,注重一种方法,为什么有人读的越多却越愚?孔子早已做过解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光学习不思考会疑惑,但如果光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危险!前一句很多人都明白,可后一句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这个意思:如果一个人光思考,但又不知道这样对不对,就这样漫无目的地想,对他的成长是不是就存在了危险?就好比一群羊在广袤的草原上奔跑,但少了头羊的带领,那这群羊在危机四伏的草原上就存在了危险。由此说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与思并重,只有勤学多思的人才能不误入歧途。

  但有时,向书本学习,不如向人世学习,如果一但有这样的悟性,那他则处处可学,不愁无学。

  子贡曾问孔子:孔圉这个人为什么能得到“文“的谥号?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这文也。”孔子说:“这个人聪明勤勉而又好学,不以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文”。

  其实孔圉的表现体现的是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在孔子的学生颜回身上也体现过。曾子赞过:“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从事于斯矣。”这里的昔者吾友便是指颜回。

  在一个学习过程中,我们能够学到太多的知识和感悟,可是,人的一生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这样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变奚以为?”《诗经》过去是在当作教科书的,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之于鸟兽草木之名。“人们能从《诗经》里学到很多东西,可以增强你的联想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劝谏能力。这些道理近处可以侍奉父母,远处可以为君主解忧,还能认识许多花草植物的名称,这其实就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态度。宋朝的张载在后来也提过这样的观点:“为天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讲的是这种态度,所以,在孔子所提倡的学习之道中,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做一个行者。

  温习,也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中最要紧的一点。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更深的知识,那你就可为人师了。在温习后能发现新的知识的人,在历史上大多都富有盛名,就拿“颠张醉素”中的醉素来说吧!醉素也就是书法大家怀素,他与草圣张旭并肩,怀素曾一日九醉,时人呼之醉僧。怀素能有这样的成就完全源自于坚持不懈的苦练,他每天一遍一遍的温习重复,因为买不起纸,后来就在芭蕉上练字,也成就了一段佳话。而这也可说明,温故知新的重要。

  但现在,学生们在学习中也常温故,但却忽略了同样重要的知新,假如只是一遍一遍的看,却不思考,那也不行,因此,学习积累与钻研应结合在一起,还能偏废。

  所谓学习之道,讲了这么多,但关键还是在于个人的领悟,若只一味死学,那你就会不灵动,像一潭死水,也就没什么乐趣可谈。

  对论语之心得,个人而有不同,或浅或深,取之于各人之精神之领悟,惟千从心,而盖此唯余所得。

  简言之,借孔子一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最简单的,也许是最难做到的。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以用行动告诉我们“想成才,先成人”这个质朴的道理。知识对一个人来说固然重要,但人的本身修养与本质却更珍贵。这或许就是论语的真谛了吧,孔子为师授学的准则了吧!

  如今,再翻开这本敦厚历史的几千年前智慧的结晶,透过尘埃,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智者睿智的目光,突然觉得这本书不再枯燥呆板,而是在质朴里透出一缕缕人性的光芒。

读《论语》有感3

  大千世界,在纷繁的社会中穿梭、在喧嚣的世界里,忙碌的人们都在为“幸福、快乐”而奋斗,都希望拥有一份幸福快乐,可为何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交往却日趋“利益化”,快乐幸福指数并未等比上升?每天在川流不息的日子里穿梭,在沸沸扬扬的生活中忙碌,“幸福、快乐”究竟在哪里?细读《论语》,用心感悟,也许我们会豁然开朗。

  《论语》中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认为,这很不错了,但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快乐。这种快乐,不会被贫困而剥夺,不会因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的君子。其实,幸福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论语》教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耶稣曾说过:“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而一颗清明宁静的灵魂却能使我们即使在最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也能拥有一块心中的乐土。有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超然物外,不被物质生活所累,始终保持一种心境的淡定和安宁的好心态,无论我们处于什么人生状态,幸福都会象花儿一样绽放。

  有一首诗说得好,“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心,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样貌,但你可以展观笑容。”让我们用开阔的心胸去面对生活的缺憾,多一点宽容,保持一份淡定和平静,在享受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关爱时,去传递一份自己的爱。那么即使是缺憾、失意的生活,心灵同样也可拥有一片海阔天空,“仁者,爱人”,给予别人,将使我们心中收获比拥有更多的幸福。

  有了内心的安宁,寻找快乐就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用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如孔夫子教导我们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这就是快乐地生活的秘诀。清晨醒来,沐浴着清晨第一缕阳光,聆听着鸟儿清脆的歌唱,迈着轻松而欢快的脚步去上班,任凭长发飞扬,笑容在脸上绽放;与朋友邂逅,用友好的问候还有真诚的目光迎接对方;工作上积极努力,宽容,谅解放心中,友好地与同事相处,彼此成为彼此的榜样;生活中恬淡自然,加上爱人的关怀,儿女的欢畅。谁说自己不是世上最为快乐的一个分子呢?其实,我们每个人无一不在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只是有时我们的眼睛被可恶的迷雾所遮障,暂时地遗失了分辨的方向。朋友,请擦亮自己的眼睛,定会惊奇地发现,等待迷雾散去,快乐幸福时光就在身旁荡漾,它象一颗晶莹的宝石,在眼前熠熠闪亮!

  让我们用《论语》给心灵以阳光!用快乐心灵过滤纷繁,生活会变得纯净;用快乐心灵煅烧平淡,生活变得鲜明。快乐的心灵,会让我们从逆境走上坦途,从失败走向成功,从苦难走进幸福。

读《论语》有感4

  一、孔子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

  对同学进行仁、义、礼、智、信、直、勇等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培养同学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将人格培养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传授知识。

  二、 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善于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孔子把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事而教,因教启事,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孔子深知,人的个性和资智有着很大区别。他曾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智力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习;假如智力在中等以下,那就不必了。同是问“孝”,孔子给子游、子夏、孟武伯和孟懿子的答案就各不相同;同是问“仁”,孔子对子贡、子张颜渊与樊迟的回答也不一样。他的不同,是解释的方式、举例的深浅因人而异,最终目的是要使每个同学循序渐进,直达中心。

  孔子善于巧妙地启发同学,随时随地都能把死教材灵活应用。他强调必需重视同学的求知欲望,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他主张激发同学求知的主动性,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也。至于如何启发,在于老师的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三、 孔子是“言传身教”的第一个倡议者和实践者

  孔子认为自身的行为能够成为他人的典范,这比说多少道理都有用,也更有意义,因此他时刻提倡“身正”。孔子一生中,几乎天天都有弟子跟随左右,处处以行动和人格感召,使同学不知不觉中受到他的感染。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应该记住“身教重于言教吗”?

  四、 对于学习态度和方法,孔子也有明确的论述。

  他教同学学问,一要学思并重,二要下学上达,三要由博而约。学就是读书,单读书而不用思想,就成了死读书;单用思想而不读书,就是胡思乱想。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要一面读书一面想,一面想一面读书,这样功夫与灵感并到,才干获得真实的学问,才不会盲从或想入非非,才不会对事理妄加揣度,乱下判断或一味主观、固执己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毋意、毋必、毋故、毋我”。做学问要从基础着手,一步步往高处走。做学问没有捷径,最高明的道理也是从最低浅处得来,每个人都要从事事物物的日常生活了解宇宙之大道。这就叫“下学而上达”。学问通达到一个广大的范围,就要选择其中一点,作高深的研究,这就叫“由博而约”。能由博而约,才干获得学问上独到的造诣。

  孔子还是坚持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典范。他与同学平等相处,亲密和谐。子路对他拜见南子很不满,他一边解释一边发誓,而不摆老师的架子。他的同学经常与他争辩,他也不认为是对师长不敬,反而认为同学这样做可以使道理越辩越明。同学们仰慕他的博学多闻,崇敬他的完美人格,眷恋他的和蔼可亲,所以有些弟子在孔子一生不得志的情况下始终追随着他。

  孔子晚年,许多同学奔赴各国去从事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学术研究、商业贸易等各种活动其中有许多人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教育家、学者、富商,有的甚至成为王者之师。这自然与孔子科学的教育思想有直接的关系。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啊!

  在施教的过程中,孔子为后人留下不少至理名言,诸如“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些指导人生的格言警句,将永远流传后世。

  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的贡献在于他打破了保守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他的教育方针、教学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同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学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等新课程理念不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吗?与孔子相比,我是那么渺小,但我愿把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运用到自身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读《论语》有感5

  这个寒假我利用空闲时间读了一本名叫《论语》的书,这本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这本书讲的是君子行为和为人处事的原则。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三思而后行”,遇到什么事,先冷静,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创造奇迹。

  这让我想到了一件事。一次表演中,因为下雨,两个表演者不能来了大家都慌了,“怎么办呢?马上就上场了,又少了两个人”。这时老师走过来说:“大家别慌,一起想想还有没有办法。”于是,大家又开始想办法了。有人说:“我们不要他们了,自己演吧!”“不行,我们演的是话剧又不是舞蹈。”又有人说。突然,我想到了我两个闺蜜。我在家时,也让她们陪我练过,只能让他们上了。我给大家说了一遍,大家都说只能这样了。我拿起了三把伞,向外跑去,还好她们家离学校很近,不一会儿,我带着她们回来了。我们换上了服装,让她们两个练了几遍。

  上台了,大家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虽然没有原来的好,但是掌声依然热烈。表演结束了,大家都说我真聪明呢!

  所以说,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只要冷静想办法,一定能战胜困难,创造奇迹。

读《论语》有感6

  大家应该听说过论语吧!论语是孔子写的一本名著,分别有二十篇,第一篇是学而第一、第二篇是为政第二、第三篇是八佾第三……今天我读了第一篇学而第一,心里有很多感受。其中有一段使我觉得很有道理,这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孔子说:“学了后,时时去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者从远方来共学,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却不抱怨,不也算得上君子吗?”最让我深刻感受的句子,就是第这一句。我觉得这句话正好指明了我的缺点,我也要感谢这句话,让我知道了如何改正。以前我总是学了的东西就扔在一边不管了,而如今知道了学完的东西要时时去温习才行。

  而且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才让我几次考试没得满分。记得有一次,我们班正在为一次期中考试做准备,我一个人却在漫不经心的读课外书,我心想:上课时我那么认真,这一次考试我一定大获全胜,我越来越得意,慢慢就放松了对考试的警惕,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直到考试那天,我胸有成竹地走向考场,我拿着试卷,就在这一刻,我目瞪口呆,只见那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我心里一急,连题目都没看清楚,就毫不犹豫的写起来,我写一题错一题,心里好像有一群兔子在跳跃,到了最后我还有几道题没写,头上像炸开了锅。结果大家可想而知了。我经过这次失败加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我一定会改正缺点的。读《论语》—学而第一有感作文550字

读《论语》有感7

  《论语》这本书是关于孔子还有许多名人在有生之日说的各种对我们一生有益的哲理。【应改为:“《论语》这本书主要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对我们的人生很有启示的作用。”】于是【把“于是”删去也很通顺。】我很快就把这本书给浏览了一遍,【“其中”的前面应有一个全面的概括,不然,前后联系不紧密。可以加上:“真的,这本书尽管是古文,但很是通俗易懂,况且书中还有注释及补充故事,我一下就明白了很多,”】其中,有一篇令我深有感触。他是这样说到的:【应删去,免得与下文重复。】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释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行不通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这句哲理,具体【话的意思】就是讲人的一生要讲信用,如果不讲信用,那么他就等于没有了人最重要的品质。我听了【读到】这句哲理,隐隐约约想到了一件和这一句话相照应的一件事。

  那一次,我的兄弟黄子航在和我玩弹橡皮。他拿着一块很大的橡皮拍着桌子,说道:“黄汉阳,你有本事就用橡皮把我的橡皮震飞。要是你能把我的橡皮真的震飞的话,我就给你十块钱!”我听了,灵光一闪,便站起来冷静地【心头一震,“蹭”地站了起来,】对他说:“真的吗?”“真的!”他点了点头,态度还十分坚决。顿时,我心中对黄子航和我开玩笑的戒心降低了。我伸出双手,用眼睛瞄了瞄敌人,便神速般地用手震了过去。“啪!”一声巨响带动着黄子航的橡皮一起飞了出去,这一场面使黄子航变得一脸的不可思议。过后,我将左手伸到黄子航肩膀边,“钱!不许赖账。”黄子航回过神来,便说:“兄弟,但是我们没拉钩啊?”【这里写得非常细致,好,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听了,简直【有一种被戏弄被污辱的感觉,这个人还是我兄弟吗?……要揉进想法,将当时内心的感受写出来。】就是欺骗我,搞得我满脑子都是。

  “兄弟,再练练吧。”他拍了拍我的肩膀,遗憾地说。“好你个黄子航,竟然敢坑我。”我抓住他生气地说道。他挣脱【这个词用得好,写出他想耍赖的态度。】出我的手,并说:“为什么你当初要这么急,我本来是要和你拉钩的,可你……哎!”说完,他便走了,我听了这一番话,这时出现了两个我。一个说:“喂!你应该跑过去继续去跟黄子航说清楚,直到他给你钱为止。”另一个说:“哎,你还是算了吧,同学之间没事赌什么钱呢?真是吃饱了没事干啊。”我想着想着,觉得应该把这事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好了。但是,黄子航欺骗我的这件事,是让我终生难忘的。【过于夸张,可改为:“我怎么也难以忘记。”】

  通过了这一件事,我感悟到人不讲信用是不会受到别人的关心的,欺骗人家有什么好处呢,就像黄子航一样,让人看着就很不舒服。【这一段进行总结,是不错的。但是你这篇文章是读后感,要与你读的内容相挂钩起来。可改为:“是啊,这和孔子说得多么地相像,一个人不讲诚信,会导致多么可怕的后果。我原来还和黄子航是好兄弟呢,现在,这样的‘兄弟’我还会继续交往吗?”】

  但说到不诚信,我也干过一个近期发生的一件事,不过我也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也觉得不应该这样做。

  那天,我在忙着输入作文,妈妈过来说道:“儿子,你输入完之后到二楼来找我,我连忙点点头,便继续输入作文了。过了一个小时,我输入得不耐烦了,况且我的草稿写了四面多,而且还修改得密密麻麻,完全让人眼花缭乱。我想着想,我的脑海里便出现了抄袭作文的念头,这时,我的两个“小心魔”又出现了,有一个说:“哎,想抄就抄呗!这是你的抉择,总而言之,你想轻松点就试一次吧。”另一个争论说:“你这明明是在自投罗网、自寻死路啊,万一老师查了出来,你的面子就被毁了,而且那么少的同学抄袭都被发现了,所以三十二计,走为上计。”我听了,最终选择了“邪恶”的一方,因为我很快就要回家了,没多少时间了,况且才打到第二面,只好尝试一下了……..

  到了快上学的时候,我抄袭的事情被发现了,结果被妈妈大骂了一场,我也觉得这样做不对,便按照妈妈的指令把真正的'作文输入了上去。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把这个作文完整地打了出来,妈妈也说:“你有那么多时间玩,为什么没时间做作业呢?”我明白了,这样对我没有好处,这么做,那么那个作文也不是自己写的,老师夸赞我也没有意义,这样欺骗了老师、同学、家人,也欺骗了自己,根本就没有意思,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才是最有意义的。【这里写了想法,写了对这件事的认识,从思想的角度来说,很好;从文章的角度来说,是又打开了另一个通道,“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论语》这本书果然是有许多人生哲理,不仅这些,还教了我们遇到困难时怎么做、客人来访时怎么做、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怎么做………但对比一下,我从小到大的行为都几乎没有《论语》里面的哲理相同过,所以,我要继续看《论语》,把里面的知识都引用到生活中去,并用《论语》的哲理改正自己所做的事情和自己本身。我多么希望,要是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像《论语》里的哲理一样该多好啊,这样的话我们就有了个“文明社会”!【这一段的总结很好,进行深入地对比与抒发感想,使文章提升了一个层次。】

  总评:你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从读《论语》中领悟到道理,再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在写事情中,写得非常详细,将人物的动作及语言、神态都写了出来,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的结尾又进行总结,使文章的层次上升了一个台阶。要是在事例与《论语》的内容在语言上多加联系,就会更好了。

读《论语》有感8

  在参加神木市幼儿教师"523"工程培训时,发现同行桌子上放着一本于丹《论语》心得的书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于丹两个字,一直对她很敬佩,她的学识很广,口才颇好。也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观看过于丹录制的节目,大受好评。再次看到的是《论语》两个字心想这肯定是一本很深奥的书籍难于理解,不妨挑战一下自我。

  其实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论语》难懂,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而于丹教授却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对我们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说实话,看《于丹论语心得》之前,我是怀着走形式应付的心情。没想到却深深的吸引着我,越看越想看,这本书仿佛有一种魔力引人入胜,所以我也就下决心要读好这本书。读后虽不能大彻大悟,但感触颇深,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心中顿生一份感悟。

  感悟之一:比如:"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这是于丹给我们讲述《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

  感悟之二: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你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你的整个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可以看到他内心的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这是一本十分好的书。其实从小我们就开始学《论语》,虽然在填鸭式的教育中我们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朗朗上口的句子,但是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甚至于觉得《论语》是很深奥的东西。但是看完于丹的这本《论语》心得,我才明白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这天,仍然能够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

读《论语》有感9

  关于国学,当今社会上掀起的"国学热"似乎正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来参加此次国学讲习班是抱着一个求学的目的,幼时听母亲念《论语》中的句子时只觉得拗口难懂,逐渐长大后发现幼时所听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么美妙,含义又是那么丰富,《论语·学而篇》读后感。但尽管如此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却仍然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讲习班开班第一天,老师结合朱子的《读论语孟子法》讲读经之道,当时我情不自禁记了很多笔记,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来没有老师讲过如何去读我们的国学经典,先晓其文义然后知其意,"切己",熟读玩味,这些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东西,眼前开朗觉得这确实值得一试,于是便带着我很浅的文字功底和刚听来的方法开始了我读《论语》的道路。

  自小学开始就会在课堂上学习《论语》,里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认真研读之后才发现,虽然每句都是那么简短,但是意义丰富,认真体会之后觉得以前根本就没有读过《论语》。程子曰:"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经典之所以经受时间考验千古不衰,是因为其蕴含了先贤的为人之道、成德之道,后世者难以达到其境界,故需一丝不苟认真研读,将这种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昼诵夜读常常思考才能有所得。

  《学而篇》为《论语》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为《论语》首篇,所记多务本之意。"此篇由"学而时习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讲一个"学"字,此处之"学"并非通常所讲学问学习,而是说为人之学,强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我在听老师讲解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儒家所讲为人、成德意义丰富,虽然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窥得其中一二趣处。从古至今,看似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社会,但是若从思想精神上来看,我们并没有超越古人,关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古圣人看得十分明白与透彻,而我作为一个所谓现代文明社会的大学生却很少思考或者说从未有过清晰的认识,如此说来,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这个问题无法有所思考,那么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机械重复人类社会的运转,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没对自己的存在有过相关的思考,那么我们所做的,对这个社会将无法产生真正的作用。这样一种无知的状态无法改变,我们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论语·学而》首字为"学",即讲为人之学。人生之为人,生来与飞禽走兽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来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种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这种善经常被外物所蒙蔽导致我们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认识到自己人性中本来存在的真善美,于是便出现了社会中或"善"或"恶"的人。读圣贤书的目的就在于让我们的灵魂和古圣先贤对话交流,从而清除蒙蔽我们内心的尘埃杂质,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读经典,洁净我们的灵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纯净。

  明确"学"的内容后,此篇还谈到"怎么学"以及"为什么学",此处就《学而篇》中印象最深的两个句子谈谈我的感慨和收获。

  《学而篇》第二章中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为仁之本,读后感《《论语·学而篇》读后感》。自古以来我们都在谈孝道,都在倡导,但是当今却有很多人没有做到孝甚至完全背离了孝的要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记得我们在讨论这一句话的时候,大家发言十分踊跃,同学们谈到"当父母的要求不是我们想要做的的时候我们还应该遵从吗?"、"父母在生我之前也没问过我愿不愿意啊?"、"那些*待自己孩子的父母依然值得去孝吗?"、"孝为什么是仁的本?"等等,徐老师最后谈的话让我深有感触,大致意思如下:我们不应该去问我们为什么要对父母尽孝,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种天性,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无论如何我们都找不到原因,就算找到了也是外在的末的东西,孝这种情感是天生的,小孩子生下来离不开父母的怀抱,这难道需要理由吗?对父母的爱是没有理由的,这一点可以举一个爱情的例子,热恋时期的两个人恨不得随时随地待在一起,无时无刻心都在对方身上,这其实就是一种情感而已,没有理由的。对父母的爱体现为孝,这是我们人性中最真最根本的东西,所以是"为仁之本"。关于孝悌的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的,我记得我在上大学之前内心从没有认识到要去爱父母,也很少觉得父母是爱我的,但是上大学离家后,也许是由于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开始意识到这种爱,开始由心底而发去爱他们。老师说得很明白,孝这种东西是没有理由的,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它就是一个隐藏于我们人内心的一个本来的东西,就是人作为人本来具有的一种情感。

  《学而篇》第八章中有"过则勿惮改",文意虽浅显易懂,但细下思量却很有触动。从小到大,我们无数次地说过"我错了",可说过"我错了"之后却不一定会改正,朱子注"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我们认为自己错了却不改,真正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其一,我们并不真正的认为自己错了,也就是说我们并未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多时候我们认错只是有口无心,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是不会去改正的;其二,我们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出于畏难的心理我们并未有勇气去改正,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时候个人的抉择是受利益驱使的,当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选择违背道义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利益的追求而放弃正确的抉择,或者有时候我们认为这种错误的结果或者危害是可以忍受的,而改正错误要花费的精力或许更多。在这几种情况下,缺乏勇气往往是最常见的,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为利益比道义更加重要,这也许正是当代对法律、制度更加急迫地需要的原因。比起法律,道义对人的约束在当下似乎显得微不足道,我们缺乏了一种文化、一种道德约束,这当然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但是,对经典的阅读匮乏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故,研习圣贤之书是我们现在应该做好的事情,不论我们学习的什么专业,不论我们的年龄。

  一个"学"字贯穿《学而篇》始终,学为人之道,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是我们作为人首先应该做的,尽管在生命中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我们有此机缘真正接触到了国学经典圣贤之书,应当熟读玩味涵养甚生气质,透过岁月回望真正的纯粹的人性,志于学而努力,虽然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读《论语》有感10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一本书记录了他与他弟子的言行——《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撰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这本书涉及政治、文学、哲学、道德以及教育的道理等多方面,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句子都能告诉我一个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我知道了如何才能保持君子风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明白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我了解了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知道了要向一切人学习,要随时随地注意学习······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这句话阐述了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恕”。宽恕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宽恕是一种镇定剂,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格守平静;宽恕是一缕阳光,可以消融彼此之间的猜疑积雪;宽恕是一座桥梁,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宽恕是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种因素。如果没有宽恕,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无比沉重,身后的包袱就会越来越重。总有一天,它会把我们压垮。

  《论语》中的句子不长,但是每一个句子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这本书。

【读《论语》有感(集合10篇)】相关文章:

读论语有感300字10-15

读《论语》有感(精选15篇)12-17

读论语有感范文700字5篇07-31

《论语集注》读论语孟子法06-14

读《父亲》有感08-31

读逃离有感07-29

读《基地》有感04-12

读《蝶恋花》有感04-06

读《寒号鸟》有感04-06

读《争论》有感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