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时间:2021-01-11 10:49: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1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

  一次去新华书店,看到了书架上的一本书,作者的名字吸引了我龙应台,那是我们期末考试时课外阅读的作者啊,我对她的了解不过在于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安德烈,一个叫菲利普,而这两个儿子都十分会做菜。怀着对她的兴趣,我从书架上取下这本书。

  刚回到家,耐不住的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页。封面上有一行字“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原来,这里面是家书啊。我暗自想到。一本好书,就像一种迷香,吸引你,不断诱惑你看下去。我就抱着这本书,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看了许久。

  平常看书的习惯让我一气呵成读完了这本几百页的书。读完了书,似乎还意犹未尽。书中的安德烈18岁,与母亲在报纸的专栏上写家书,并一直坚持了3年。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小心翼翼地从书信中那些只言片语内和孩子交流,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而安德烈,与母亲讨论天南地北的事,在有不同见解时与母亲有理有据地争执。看到一些政治上的事我也很好奇地询问爸爸是怎么一回事,仿佛这样就更能读懂他们在讨论什么一样。他们谈论是事情在我眼中都是那么有意思,比如在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独立宣言》,我看到了一个好笑的场面。一位母亲询问自己二十几岁的女儿上不上厕所,龙应台正好也要去上厕所,也顺便问了一句菲利普,没想到菲利普非常质疑为什么自己的母亲要问他这个问题。这在我眼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当我想上厕所时,如果妈妈在我身边,我一定会问一句,你上不上厕所?可是在菲利普眼中,他却难以理解。他认为这种问题是对三岁小孩问的,并且这是一件很个人的事。也许是我还小吧,并不能体会,如果我的同学在我旁边,我仍然会这样问一句。当然,这同学一定要是女同学。也许这是因为东西方国家的差距吧,在西方国家的孩子更独立一些。在他们那里,只要满14岁,老师便要用“您”称呼自己的学生。而我如今也满14了,想想我的老师要是称呼我为“您”,不禁打了个冷战,真是想都不敢想。也许在中国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一个“孩子”,不管他们的年龄是否能算得上“孩子”。那么我想西方国家的孩子等成年之后,父母对待他们,应该就像对待一个与自己同辈的大人一样了吧。这就是他们的独立宣言。

  看完一本书,我像是洗了一个热水澡一样舒服。36封家书,里面无不透露着孩子的自主以及母亲的尊重。也许我还未真正读懂这本书,毕竟有些事我仍然不是十分明白,不过,一本好书,是可以不断去翻阅,去品味的。爱就像流水一样柔柔地流进你的心房,即使书中并没有那么明显的流露,我但仍是能品味出那份亲人间的爱。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2

  很高兴认识你们——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花了三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地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不敢看快了,即使这本书对只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来往信函的收录。这本书里的信件所谈内容设计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艺术,价值取向等等,有许多是我现在这个年纪所不能了解和体会的,但也有我所能领会的——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开那些深奥的东西,还有母子间的爱与坦诚。

  从开头的两篇文章,《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连接的“份”》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四五十岁的龙应台,还是她那二十多岁的儿子安德烈,他们都在感叹时光飞逝,并表示了他们都想重新认识对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来往都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相差三十多岁的两个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对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再去重新认识一遍我的父母呢?

  龙应台试着忘记那个原来的安德烈——“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岁的安德烈——“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而我,想试着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的父母。

  那么爸爸就不是所谓的“严父”。他很少沉下脸来,他也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脸,那只能说他可能是网上所说的“面瘫”。爸爸其实很喜欢在网上看职业游戏选手的比赛,但我总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跑来跑去有什么战术可言,但爸爸总是看得不亦乐乎;爸爸也在网上看时事和新闻,但除了什么怪事奇事,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兴趣。当然,我和爸爸也有谈论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饭桌上,由一碗竹笋鸡联想到《红楼梦》,爸爸就会开始讲述“红学”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看电视时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实不喜欢作文书里的“慈父”,“严父”,那些都太虚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生气了就吵,满意了就夸,会笑会哭,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一般,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实,不对就是不对,厌恶就是厌恶。

  如果真实,那么妈妈也就不是会半夜起来特意到你房间给你盖被子的母亲,她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关心我,但不会跑来盖被子,除非我发烧。我的父母一律认为我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妈妈很新潮,微博,微信,YY(标志为一只可爱小浣熊的语音软件),眼下最流行的游戏……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机上找到。爸爸一直说我和我妈是十足的“手机控”,那么我和我妈妈的聊天内容自然要丰富一些。妈妈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然后两人一起捧腹大笑;我们俩也会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朦胧的剪影,路灯洒下一团昏黄的光,边谈着今晚某某频道的歌会,一边慢慢走回家;也会在逛书店时,看见《飘》妈妈就想起斯佳丽,再想起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和她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总之看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就像看一对姐妹,聊游戏,聊好歌,聊小说,有时也会聊聊学习。我总觉得,和父母相处,做到父(母)慈子孝并不是最高境界,正如与老师是亦师亦友,和父母也应该如朋友一般,可以严肃地探讨学习,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几乎是无话不谈,也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

  时间白驹过隙,“安安”不见了,我也在长大。以后我和父母会怎样?二十岁时,三十岁时,四十岁时……没人知道,或许那是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告诉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去重新认识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在成长,每一次认识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离。摒弃如提线木偶一般僵硬的“严父慈母”,直面最真实的父母,这样,我才可能真真正正体会到龙应台和安德烈在写信时的那份感受——很高兴认识你。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一次重新认识对方,都有一种快乐,都是一种蜕变。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3

  放假这几天在家一直在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提起龙应台,大家应该都会想起这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渐行渐远。”这段话说出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疼点,我们这一生中,被父母目送着,我们又目送着我们的孩子!

  选择看这本书的理由可能是出于好奇。因为在当今社会,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的时候,为什么还会有人用信来交流?也许就是带着这样的疑惑我选择了先阅读龙应台的这一本《亲爱的安德烈》,为什么他们母子会写信,而一写就是36封?

  原来因为工作关系,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十四岁时离开欧洲到台北,等龙应台再次回到儿子身边时他已十八岁,四年没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们之间有了一堵无形的墙,她发现儿子爱她却并不喜欢她,所以她决定用写信来了解她的儿子。

  从这么多封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是个幸运的,自由的人。书中的他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她不像其他母亲那样给他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许。相反的她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母亲她也无权干涉。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来了解儿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这正是我们学习之处。

  希望天下的父母和孩子们之间都能多一些沟通和了解,少一些责备和批判。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4

  十一假期归来,但心情还是停留在假期前的期盼和假期中的快乐。恍惚间竟又一周溜走,也许是闲下来的时光过得快。

  今天终于把计划中要读的龙应台先生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完了,也终于明白这本书为何如此经典。36封来往家书,她与大儿子安德烈推心置腹的诉说与质问,一桩桩,一件件,哪件不是我和我们所经历或在经历的日常。

  论个人,他们聊个人的信仰、自由和理想,这些字眼像是穿越千年来到我眼前。从打算留在这个城市的那天起,我们要开始奋斗,为房子,为谋生,为立足,而渐渐与故乡等这些字眼好像断了联系。家里人以我为荣,但褪去看似光鲜的外衣,内里的煎熬只有自己知道。日渐麻木的内心,对这些字眼不再敏感。忽然读起18岁的人信中这些字眼,唯忆起少年不更事之时。

  论家庭,可能书中的安德烈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不知现在的他会跟母亲聊家庭的事情吗。想想我们二人之家成立半年以来,和以前的二人生活并没有任何改变。张先森每天都在窗外的楼灯快灭完的时候回到家,比之前更辛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而能替他做的只有准备好水果倒一杯水。想起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想象自己以后的样子,一定像电视里那些厉害的人,为身边的人撑起一片天,能够让父母不再操劳,能够和自己爱的人一起享受生活……原来,生活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论社会乃至这个国家,我理解龙应台先生的经历让她没有那种强烈的爱国感,我也羡慕安德烈生在一个和平美好的年代。我也算是,我见证了这个国家的昌盛,我爱这个国家,但出身草根,也见过底层的穷苦人,也庆幸我对他们保持着一种清醒的同情心。现在的工作,让我进入一个新的圈子,看到不一样的事情,也对这个社会运行有了更多认识,最深刻的感受是,很多事情不是靠一句话的浪漫情怀就能改变的,只凭一个人,力量太有限。

  我也相信龙先生所说的,"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愿你出走一生,归来仍是少年。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5

  20xx年我经常想给我的爸爸写信,很早就买了邮票和信封, 可无从下笔,他从不上网,拒绝电脑,拒绝手机,每天的工作是煮早饭买菜看报煮中饭睡午觉看报看电视煮晚饭看报看电视,周末雷打不动的麻将。虽然1980年我就在他的办公室学习用电脑玩吃豆子游戏,虽然儿时每个周末爸爸都带家人去云峰剧院看电影,虽然记得他喜欢教我写毛笔字画工笔画,虽然爸爸经常带我去上海动物园看熊猫,去外滩看和平饭店,他会说:看到那个绿色的金字塔顶吗?里面有我们设的监视系统。虽然爸爸对我的同学和蔼可亲让高中同学至今记得四个菜的早餐。可最近这15年,我们似乎已经没有交集,包括整个现代社会都和他没有交集。这些年,爸爸和我们唯一的交集是报纸杂志,买南方周末一期未落,看三联也很认真。 印象中他唯一和现代社会搭界的是他居然尝试过跳舞毯。然后,他生存于上海,放佛他是个局外人。他生存于地球,放佛是来自火星。于我和弟弟的思想,他从无过问,甚至无从流露任何一丁点儿关心,他封锁了自己的思想,也不原意了解我们的。

  我努力回忆是怎么样的事件使以往那个年青的,虽然忠厚但快乐的父亲,变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顽固。我甚至用公公60岁学驾驶,练刻章,爱钓鱼等等来刺激爸爸,虽然事实上爸爸过得比公公更自在,可我骨子里不甘心失去和他的共同语言。

  从大学毕业后自己选择工作开始,似乎我的家里,我拥有了话语权,这大概也是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的表现。无论我换什么工作,换哪个城市生活,爸爸都没有意见,唯有一次我因逃避而离开上海去南方时,爸爸给我写过一封信,信已经遗落在无数次搬迁中,可内容一直记得,他说他这么多年没尽过父亲的责任,所以也无权对我的生活发表意见,只是任何时候,我想回家的时候,他和妈妈都在家等我。

  因为这封信,我坚持认为我和爸爸,是有种默契的,即使他不承认,我还是这么意念着,不同于和妈妈可以家长里短谈东论西的默契,就是心底头觉得我这个女儿,在他心底固执地占了个坑。现在因为我也为人母了,所以有种迫不及待地催促感,推动我想在坑里种出花儿来。

  读《亲爱的安德烈》,无疑是个促进器。为什么当年我没有回信呢?我似乎错过了一次,现在更局促了。我反思自己,感到惭愧。我也同样为道德的积极消极困惑过,为处理自己的摔跤躲避过家人甚至整个城市。也为认识自己已经平庸而不忿。看到嘉绘,有时也会思虑,将来我和她的.沟通会变成怎样。她日后的选择,包括对我的选择的质疑,我能否全盘接受呢?

  我希望,能够一直学习, 做女儿,做母亲。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6

  我很惭愧,自从离开学校上班后,很少这样安静的看完整本书了,感谢老师安排了这次亲子阅读,有幸读完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同为母亲感触颇多。这本书是龙应台和读大学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书信集,为了了解安德烈,龙应台决定和安德烈互通书信,在征得安德烈的同意下,两人一坚持,就是三年。在36封来来回回的信件中,母亲慢慢走近了儿子的世界;在36次来来回回的争论中,儿子逐渐了解了母亲,而作为读者,也在这36封你问我答、我争你论的信件中,逐渐澄清了两代人的人生观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区别、思维区别,因为这不仅是两代人在对话,更是两种文化在对话,很能引起共鸣的一本书。

  不过很可惜,据我观察,儿子你并没有认真去看这书本,只为完成作业——摘抄。龙应台与儿子之间存在的问题其实也存在我俩之间。全书最触动我的是"独自宣言"那章,其中安德烈的一段话印象深刻:"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与方式,还是把我当成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与’。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你并不明白,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是的,我相信这是大多数像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的心声,你们渴望独立,你们也知道父母爱你,可是,却并不喜欢父母"太爱"你,你们觉得这种"爱"令你们透不过气来。14-18岁是快速成长期,这时成长的不仅是个头,更重要的是思想。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这个时候的任何关心和关怀,在你们来说都是唠叨,烦不胜烦。我自认为在养育你的过程中,还是采取的"放养"态度。像平时QQ空间你对也我们加密;跟同学网上聊的火热,满脸讨好地问你聊些什么,即使你别有深意的瞄我一眼一笑置之,搞的我像《小红帽》中的狼外婆似的,很尴尬,我也从来不深问,也不会去想方设法地探询,因为想想当年,妈妈我何尝不是对大人们敬而远之,和同伴儿却有说不完的小秘密。妈妈对你是开放的、尊重的,但是我又无法除去自身血液里中国传统的部分,希望你最好听我的,最好永远依赖着我。

  还记得儿子你进入初中住校后,第一次不在妈妈身边了,回家后特别不习惯,跟你通完电话会哭,那个整天腻在我身边的孩子不见了,心情极度失落!我知道长大后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独创世界,这来得太快了!初中、高中、大学,你真正陪在妈妈身边的时间少之又少了,所以你只放假在家我很少独自出去玩,每年暑假我们也会抽时间全家出游,那些将是我回忆的最好时光!

  龙应台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她说:"父母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就是在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母亲读到这里是多么感伤呀!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时给他以守护,长大后给他以守望,并且,这守护和守望,还都是一厢情愿、自愿付出,仅此而已,你未必会领情。

  但作为东方人母亲,我不可能做到像西方人母亲那样放任孩子你自由发展。你现在对很多问题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对妈妈的话会有诸多反驳,甚至是不削、对抗。你常说我们之有代沟,可是我自认是讲理的,我不会将自已的价值观强加于你,你也不用觉得我们之间有多么格格不入,平心静气总是可以相互沟通的。有时父母对你一些不当行为的指出未必就是一种管束,青春期总是叛逆的,当你真正成熟时回看自己会觉得当时自己是多么幼稚,所以作为过来人的我们的提醒总是有收益的,至少会让你少走弯路。

  读完《亲爱的安德烈》,我认真地审视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之于孩子是爱,但爱不是占有,是希望,我们希望你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安分地做个拉拉队员,欣赏、鼓励、支持,而不是跳下去干预、指挥,让你去自由飞翔。我们永远爱你!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7

  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幸福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或许,它就会容易一点点。

  ——安德烈

  老师说,先天下之忧而忧,本应要使我们争取、抗争,但是我早已失去了大声表达的勇气。

  我们是90后,年轻的一代人。政治书上这样说:“青少年是未来国家的主人。”我们从小就接受着高等教育,是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试验品,却还是听到不少此起彼伏的抱怨声。

  所有人的目光在我们身上聚焦。或许有人说,年轻才是资本。于是我们整日忙碌,为了成绩单上能有一个好的分数——成才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不懈追求。面临着中考高考,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坚信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目光瞄准了市实验、五中、十一中、博中等各大普通高中,因为我们知道,不管政治课本上讲得多么“天花乱坠”,一旦失足掉进了职业中学,去接受所谓的职业教育,就会成为没有前途的人。

  我们叛逆,我们会问:“后进者会有多么无能为力呢?”长辈形容我们“不见棺材不落泪”。父母口中的“美好生活”,我们当然会羡慕,尽管不愿意用自由换取。但深知将来自己也会陷入消费主义的泥潭之中,自私被放在平等之上,但是没有太多的选择,又将“美好”告诉下一代……所以只能努力,努力,努力。控制住自己内心的各种欲望,埋头于书本之中。也为了不让别人把“叛逆”安在我们头上。

  我们被各种爱包围,手机、电脑、电子书……父母当然会尽量满足我们的愿望,而自己却把烦恼隐藏起来,希望我们无忧无虑地成长。没错,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教育成就辉煌。我们就这样被牵着手走路。父母说哪条路不好走,我们就不去尝试,父母说哪条路好走,我们就纷纷效颦……总是生怕我们这一代人吃苦。渐渐的,在长辈们的庇护下,成为养尊处优的一代。我们学过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艰苦奋斗精神”此刻也消失地无影无踪。

  是不是真的应该“放手”?哪怕只是一会儿功夫。我们不是平庸,不是失败,而是看不到现实的出路。

  我们不害怕错误。我们敢于尝试。我们更应该是顶天立地的一代人。请松开手,有些路必须要自己走。不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更像是午夜的梦话。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8

  这个假期,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这本书是由她与儿子安德烈在三年间每月一次写给对方的书信组成的。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属于龙应台孩子们的独立宣言,它带给了我许多启发与感悟。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独立宣言”——这是这本书中第三十五封信的标题。在这封信中,菲利普的一个结论引发了我的深思:”妈,我觉得,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你只要满十四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爸妈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所以,他才会用眼睛盯着你的爸或妈发问,由‘大人’代你回答。”看完这段话,我仔细想了想,好像每次见到爸妈的朋友,有关于我的问题,他们从来都是向爸妈发问,主语基本都是“她”或者“你家可丞”。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对我们小孩的不尊重呢?是不是造成中国小孩不独立,或者说大多数独立的比西方的孩子晚的原因呢?

  但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前文我对自己,甚至是这一代人的称呼是“我们小孩”。没错,按照辈分看待人的方式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根深蒂固。或者说,这是我们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传承的“长幼尊卑有别”的理念。

  现在有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在呼吁将孩子尽早独立,学习西方对待孩子成长的方式与教育理念。可已经在心中扎了根的理念,又如何能被轻易改变呢?我并不认为两种教育方式和理念哪一个全对,或者哪一个全错。在我看来,两种教育方式与理念其实是与两个地方的社会,及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我们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生活环境以及个人意愿的教育方式。

  二、关于母亲

  在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一个面对孩子追求独立而手足无措的母亲。在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对安德烈的关怀经常被安德烈吐槽,或者生硬地接受。我在龙应台的文字间,读出了一丝伤感与失落。我不禁深思:我们在追究独立的过程中,是否也伤害了自己的母亲呢?

  正尝试着追求独立的我,有时对于妈妈的关怀,也是这般不理解与不耐烦。叛逆期的到来也让我有了反对父母意见的冲动。争吵已不可避免。

  从龙应台的书中,我看见了一位母亲,面对自己孩子的反对与指责竟是这样无法应付。试着从妈妈的角度考虑,如果有一天原本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说话干脆,脾气暴躁,尝试追求独立,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自己,还不愿与自己沟通,心里应该很难过吧。可能她们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让我们在独立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少摔跤碰壁,而我们却对这些建议拒之不听,是否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好意的母亲呢?

  合上书本,我对妈妈又多了一份理解。

  这本书给教会了正在尝试独立的我许多,我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渐感悟出属于自己的独立宣言。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9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么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面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来作为母亲的她们,面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己,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面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一个愿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亲,一个做这一切,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亲。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0

  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难找出一条路来。

  ——题记

  《亲爱的安德烈》作为龙应台与其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集结,共收录36封书信,从安德烈的18岁一直写到了21岁,而那个时候,正是他的心理最矛盾的时候。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不确定,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有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人生没有彩排,一切要你自己决定。在第7封书信里,菲力普的iPod被老师没收,要存两个星期,他认为校规不合理,于是他回家一次次想找老师的辩论,可最终平静下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与犹豫?因为——革命是需要时间的。

  的确,有时候妥协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看着书,我的思绪来到了公元前99年。监狱最深处,黑不见五指臭气熏天的死刑牢房里,坐着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司马迁。对他来说,反抗就是死,宫刑才能活。死,好歹能给后世留个好名声,而活,活着的意义何在?他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大有作为的人:胯下之辱的韩信,卧薪尝胆的勾践,被亲人虐待的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站起来,在那张同意宫刑的纸上签下了他的名字。正是他的隐忍,《史记》才有了面世的那天,而它的面世注定让司马迁流芳百世。

  我想菲力普一定也知道这个,他才会咽下这口气,不与老师争辩。

  想到这里,不禁想到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记得期末考地理卷发下来时,我发现比我的估分少了1分。翻了一遍卷子我才发现,有一个题,我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基本一致,只是顺序不一样,被扣了一分。当时的我很气愤,也有些失落:要知道这1分可是我能不能上90分的关键啊!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申述,可分值太小没法申述。我懊恼了一会平静了下来,仔细思量,因为自己写反了,就给了老师扣分的机会。这次是没法改变了,下次注意就可以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啊!“吃一堑,长一智”,嘿嘿,吃点亏长记性。

  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得改变自己。龙应台说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他们母子俩通过写信这种相互努力的方式,相互有了最深的连接。所以在任何时候,妥协尽管看起来一件略微丢脸的事,但他却能成为最好的解决办法。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1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它讲述了一位中年女子与她的儿子之间三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让我感受到一种痛切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也随着三年的通信不断变化着。其中我看到了一位想深入儿子内心,想打开儿子内心中那扇无形的大门的一位伟大的母亲。然而与这位母亲相对的是一位对母亲所做的一切不屑的儿子。但是伴随着母亲的不断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最后纯属想跟母亲谈心。

  在书中有一个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许多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流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的那些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却永远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做唠叨。我只顾着自己,却不顾父母的逐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背后,有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渴望着你回头看看她们。

  龙应台用她那优美并带有色彩的语言向我讲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你……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给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间的亲密家书,原本儿时的情深,却成了现在的冷冷淡淡。让我们来看看这位传奇母亲——“龙应台”,是则样和儿子“安德烈”恢复原本的纯真、幸福的亲情吧!

  三年的不断通信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本书的语言文字让人感到一种痛切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一个是帅气、年轻的儿子,一个是在渐渐衰老,想与儿子一起找回往日亲情的母亲。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断的变化。让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亲情这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反的是一个青年对母亲的不屑。可随着母亲努力的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只为了稿费而写的单纯,到想要和母亲真的交谈而改变。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内心,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新年、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流着,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会嫌饭菜难吃,水烫或太冷……再想想母亲的付出,又会有一丝抹不去的痛楚。

  虽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亲、懂事、担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却永远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关心问候,会被我当成成年人的唠叨,拒之入耳。我只顾着我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背后,有着一双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待着渴望你回头看着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辈子!

  其实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边一辈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辈子,可能他们会在某一时刻忽然的离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顺放在嘴上,多多陪着他们。你所能给予的,不是挂在嘴上的孝顺,让他们快乐一时,伤悲的无底深渊,是因为你不是为了孝顺而孝顺,来让自己心安;其实不久之后你会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坦诚相对。。所以趁现在不要把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减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为父母永远都在你的身边。龙应台温文尔雅、亲情流动的优美色彩文字与父母的辛酸与无奈;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人在家等着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尽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极限,他也会努力着不放弃的去做,记住他的好只为你,他,不曾后悔!不要嫌他对你冷,只是他暖的时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让你去锻炼,学会照顾她,暖他一辈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远是你!——爸,妈,我爱你们!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1篇】相关文章:

最新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02-15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范文01-21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16篇)07-25

读《父亲》有感08-31

读《基地》有感04-12

读《蝶恋花》有感04-06

读《寒号鸟》有感04-06

读《争论》有感12-24

读逃离有感07-29

读《杜甫传记》有感10-15

在线咨询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1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

  一次去新华书店,看到了书架上的一本书,作者的名字吸引了我龙应台,那是我们期末考试时课外阅读的作者啊,我对她的了解不过在于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安德烈,一个叫菲利普,而这两个儿子都十分会做菜。怀着对她的兴趣,我从书架上取下这本书。

  刚回到家,耐不住的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页。封面上有一行字“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原来,这里面是家书啊。我暗自想到。一本好书,就像一种迷香,吸引你,不断诱惑你看下去。我就抱着这本书,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看了许久。

  平常看书的习惯让我一气呵成读完了这本几百页的书。读完了书,似乎还意犹未尽。书中的安德烈18岁,与母亲在报纸的专栏上写家书,并一直坚持了3年。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小心翼翼地从书信中那些只言片语内和孩子交流,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而安德烈,与母亲讨论天南地北的事,在有不同见解时与母亲有理有据地争执。看到一些政治上的事我也很好奇地询问爸爸是怎么一回事,仿佛这样就更能读懂他们在讨论什么一样。他们谈论是事情在我眼中都是那么有意思,比如在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独立宣言》,我看到了一个好笑的场面。一位母亲询问自己二十几岁的女儿上不上厕所,龙应台正好也要去上厕所,也顺便问了一句菲利普,没想到菲利普非常质疑为什么自己的母亲要问他这个问题。这在我眼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当我想上厕所时,如果妈妈在我身边,我一定会问一句,你上不上厕所?可是在菲利普眼中,他却难以理解。他认为这种问题是对三岁小孩问的,并且这是一件很个人的事。也许是我还小吧,并不能体会,如果我的同学在我旁边,我仍然会这样问一句。当然,这同学一定要是女同学。也许这是因为东西方国家的差距吧,在西方国家的孩子更独立一些。在他们那里,只要满14岁,老师便要用“您”称呼自己的学生。而我如今也满14了,想想我的老师要是称呼我为“您”,不禁打了个冷战,真是想都不敢想。也许在中国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一个“孩子”,不管他们的年龄是否能算得上“孩子”。那么我想西方国家的孩子等成年之后,父母对待他们,应该就像对待一个与自己同辈的大人一样了吧。这就是他们的独立宣言。

  看完一本书,我像是洗了一个热水澡一样舒服。36封家书,里面无不透露着孩子的自主以及母亲的尊重。也许我还未真正读懂这本书,毕竟有些事我仍然不是十分明白,不过,一本好书,是可以不断去翻阅,去品味的。爱就像流水一样柔柔地流进你的心房,即使书中并没有那么明显的流露,我但仍是能品味出那份亲人间的爱。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2

  很高兴认识你们——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花了三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地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不敢看快了,即使这本书对只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来往信函的收录。这本书里的信件所谈内容设计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艺术,价值取向等等,有许多是我现在这个年纪所不能了解和体会的,但也有我所能领会的——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开那些深奥的东西,还有母子间的爱与坦诚。

  从开头的两篇文章,《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连接的“份”》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四五十岁的龙应台,还是她那二十多岁的儿子安德烈,他们都在感叹时光飞逝,并表示了他们都想重新认识对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来往都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相差三十多岁的两个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对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再去重新认识一遍我的父母呢?

  龙应台试着忘记那个原来的安德烈——“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岁的安德烈——“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而我,想试着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的父母。

  那么爸爸就不是所谓的“严父”。他很少沉下脸来,他也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脸,那只能说他可能是网上所说的“面瘫”。爸爸其实很喜欢在网上看职业游戏选手的比赛,但我总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跑来跑去有什么战术可言,但爸爸总是看得不亦乐乎;爸爸也在网上看时事和新闻,但除了什么怪事奇事,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兴趣。当然,我和爸爸也有谈论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饭桌上,由一碗竹笋鸡联想到《红楼梦》,爸爸就会开始讲述“红学”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看电视时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实不喜欢作文书里的“慈父”,“严父”,那些都太虚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生气了就吵,满意了就夸,会笑会哭,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一般,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实,不对就是不对,厌恶就是厌恶。

  如果真实,那么妈妈也就不是会半夜起来特意到你房间给你盖被子的母亲,她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关心我,但不会跑来盖被子,除非我发烧。我的父母一律认为我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妈妈很新潮,微博,微信,YY(标志为一只可爱小浣熊的语音软件),眼下最流行的游戏……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机上找到。爸爸一直说我和我妈是十足的“手机控”,那么我和我妈妈的聊天内容自然要丰富一些。妈妈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然后两人一起捧腹大笑;我们俩也会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朦胧的剪影,路灯洒下一团昏黄的光,边谈着今晚某某频道的歌会,一边慢慢走回家;也会在逛书店时,看见《飘》妈妈就想起斯佳丽,再想起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和她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总之看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就像看一对姐妹,聊游戏,聊好歌,聊小说,有时也会聊聊学习。我总觉得,和父母相处,做到父(母)慈子孝并不是最高境界,正如与老师是亦师亦友,和父母也应该如朋友一般,可以严肃地探讨学习,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几乎是无话不谈,也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

  时间白驹过隙,“安安”不见了,我也在长大。以后我和父母会怎样?二十岁时,三十岁时,四十岁时……没人知道,或许那是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告诉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去重新认识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在成长,每一次认识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离。摒弃如提线木偶一般僵硬的“严父慈母”,直面最真实的父母,这样,我才可能真真正正体会到龙应台和安德烈在写信时的那份感受——很高兴认识你。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一次重新认识对方,都有一种快乐,都是一种蜕变。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3

  放假这几天在家一直在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提起龙应台,大家应该都会想起这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渐行渐远。”这段话说出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疼点,我们这一生中,被父母目送着,我们又目送着我们的孩子!

  选择看这本书的理由可能是出于好奇。因为在当今社会,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的时候,为什么还会有人用信来交流?也许就是带着这样的疑惑我选择了先阅读龙应台的这一本《亲爱的安德烈》,为什么他们母子会写信,而一写就是36封?

  原来因为工作关系,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十四岁时离开欧洲到台北,等龙应台再次回到儿子身边时他已十八岁,四年没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们之间有了一堵无形的墙,她发现儿子爱她却并不喜欢她,所以她决定用写信来了解她的儿子。

  从这么多封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是个幸运的,自由的人。书中的他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她不像其他母亲那样给他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许。相反的她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母亲她也无权干涉。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来了解儿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这正是我们学习之处。

  希望天下的父母和孩子们之间都能多一些沟通和了解,少一些责备和批判。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4

  十一假期归来,但心情还是停留在假期前的期盼和假期中的快乐。恍惚间竟又一周溜走,也许是闲下来的时光过得快。

  今天终于把计划中要读的龙应台先生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完了,也终于明白这本书为何如此经典。36封来往家书,她与大儿子安德烈推心置腹的诉说与质问,一桩桩,一件件,哪件不是我和我们所经历或在经历的日常。

  论个人,他们聊个人的信仰、自由和理想,这些字眼像是穿越千年来到我眼前。从打算留在这个城市的那天起,我们要开始奋斗,为房子,为谋生,为立足,而渐渐与故乡等这些字眼好像断了联系。家里人以我为荣,但褪去看似光鲜的外衣,内里的煎熬只有自己知道。日渐麻木的内心,对这些字眼不再敏感。忽然读起18岁的人信中这些字眼,唯忆起少年不更事之时。

  论家庭,可能书中的安德烈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不知现在的他会跟母亲聊家庭的事情吗。想想我们二人之家成立半年以来,和以前的二人生活并没有任何改变。张先森每天都在窗外的楼灯快灭完的时候回到家,比之前更辛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而能替他做的只有准备好水果倒一杯水。想起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想象自己以后的样子,一定像电视里那些厉害的人,为身边的人撑起一片天,能够让父母不再操劳,能够和自己爱的人一起享受生活……原来,生活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论社会乃至这个国家,我理解龙应台先生的经历让她没有那种强烈的爱国感,我也羡慕安德烈生在一个和平美好的年代。我也算是,我见证了这个国家的昌盛,我爱这个国家,但出身草根,也见过底层的穷苦人,也庆幸我对他们保持着一种清醒的同情心。现在的工作,让我进入一个新的圈子,看到不一样的事情,也对这个社会运行有了更多认识,最深刻的感受是,很多事情不是靠一句话的浪漫情怀就能改变的,只凭一个人,力量太有限。

  我也相信龙先生所说的,"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愿你出走一生,归来仍是少年。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5

  20xx年我经常想给我的爸爸写信,很早就买了邮票和信封, 可无从下笔,他从不上网,拒绝电脑,拒绝手机,每天的工作是煮早饭买菜看报煮中饭睡午觉看报看电视煮晚饭看报看电视,周末雷打不动的麻将。虽然1980年我就在他的办公室学习用电脑玩吃豆子游戏,虽然儿时每个周末爸爸都带家人去云峰剧院看电影,虽然记得他喜欢教我写毛笔字画工笔画,虽然爸爸经常带我去上海动物园看熊猫,去外滩看和平饭店,他会说:看到那个绿色的金字塔顶吗?里面有我们设的监视系统。虽然爸爸对我的同学和蔼可亲让高中同学至今记得四个菜的早餐。可最近这15年,我们似乎已经没有交集,包括整个现代社会都和他没有交集。这些年,爸爸和我们唯一的交集是报纸杂志,买南方周末一期未落,看三联也很认真。 印象中他唯一和现代社会搭界的是他居然尝试过跳舞毯。然后,他生存于上海,放佛他是个局外人。他生存于地球,放佛是来自火星。于我和弟弟的思想,他从无过问,甚至无从流露任何一丁点儿关心,他封锁了自己的思想,也不原意了解我们的。

  我努力回忆是怎么样的事件使以往那个年青的,虽然忠厚但快乐的父亲,变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顽固。我甚至用公公60岁学驾驶,练刻章,爱钓鱼等等来刺激爸爸,虽然事实上爸爸过得比公公更自在,可我骨子里不甘心失去和他的共同语言。

  从大学毕业后自己选择工作开始,似乎我的家里,我拥有了话语权,这大概也是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的表现。无论我换什么工作,换哪个城市生活,爸爸都没有意见,唯有一次我因逃避而离开上海去南方时,爸爸给我写过一封信,信已经遗落在无数次搬迁中,可内容一直记得,他说他这么多年没尽过父亲的责任,所以也无权对我的生活发表意见,只是任何时候,我想回家的时候,他和妈妈都在家等我。

  因为这封信,我坚持认为我和爸爸,是有种默契的,即使他不承认,我还是这么意念着,不同于和妈妈可以家长里短谈东论西的默契,就是心底头觉得我这个女儿,在他心底固执地占了个坑。现在因为我也为人母了,所以有种迫不及待地催促感,推动我想在坑里种出花儿来。

  读《亲爱的安德烈》,无疑是个促进器。为什么当年我没有回信呢?我似乎错过了一次,现在更局促了。我反思自己,感到惭愧。我也同样为道德的积极消极困惑过,为处理自己的摔跤躲避过家人甚至整个城市。也为认识自己已经平庸而不忿。看到嘉绘,有时也会思虑,将来我和她的.沟通会变成怎样。她日后的选择,包括对我的选择的质疑,我能否全盘接受呢?

  我希望,能够一直学习, 做女儿,做母亲。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6

  我很惭愧,自从离开学校上班后,很少这样安静的看完整本书了,感谢老师安排了这次亲子阅读,有幸读完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同为母亲感触颇多。这本书是龙应台和读大学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书信集,为了了解安德烈,龙应台决定和安德烈互通书信,在征得安德烈的同意下,两人一坚持,就是三年。在36封来来回回的信件中,母亲慢慢走近了儿子的世界;在36次来来回回的争论中,儿子逐渐了解了母亲,而作为读者,也在这36封你问我答、我争你论的信件中,逐渐澄清了两代人的人生观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区别、思维区别,因为这不仅是两代人在对话,更是两种文化在对话,很能引起共鸣的一本书。

  不过很可惜,据我观察,儿子你并没有认真去看这书本,只为完成作业——摘抄。龙应台与儿子之间存在的问题其实也存在我俩之间。全书最触动我的是"独自宣言"那章,其中安德烈的一段话印象深刻:"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与方式,还是把我当成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与’。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你并不明白,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是的,我相信这是大多数像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的心声,你们渴望独立,你们也知道父母爱你,可是,却并不喜欢父母"太爱"你,你们觉得这种"爱"令你们透不过气来。14-18岁是快速成长期,这时成长的不仅是个头,更重要的是思想。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这个时候的任何关心和关怀,在你们来说都是唠叨,烦不胜烦。我自认为在养育你的过程中,还是采取的"放养"态度。像平时QQ空间你对也我们加密;跟同学网上聊的火热,满脸讨好地问你聊些什么,即使你别有深意的瞄我一眼一笑置之,搞的我像《小红帽》中的狼外婆似的,很尴尬,我也从来不深问,也不会去想方设法地探询,因为想想当年,妈妈我何尝不是对大人们敬而远之,和同伴儿却有说不完的小秘密。妈妈对你是开放的、尊重的,但是我又无法除去自身血液里中国传统的部分,希望你最好听我的,最好永远依赖着我。

  还记得儿子你进入初中住校后,第一次不在妈妈身边了,回家后特别不习惯,跟你通完电话会哭,那个整天腻在我身边的孩子不见了,心情极度失落!我知道长大后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独创世界,这来得太快了!初中、高中、大学,你真正陪在妈妈身边的时间少之又少了,所以你只放假在家我很少独自出去玩,每年暑假我们也会抽时间全家出游,那些将是我回忆的最好时光!

  龙应台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她说:"父母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就是在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母亲读到这里是多么感伤呀!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时给他以守护,长大后给他以守望,并且,这守护和守望,还都是一厢情愿、自愿付出,仅此而已,你未必会领情。

  但作为东方人母亲,我不可能做到像西方人母亲那样放任孩子你自由发展。你现在对很多问题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对妈妈的话会有诸多反驳,甚至是不削、对抗。你常说我们之有代沟,可是我自认是讲理的,我不会将自已的价值观强加于你,你也不用觉得我们之间有多么格格不入,平心静气总是可以相互沟通的。有时父母对你一些不当行为的指出未必就是一种管束,青春期总是叛逆的,当你真正成熟时回看自己会觉得当时自己是多么幼稚,所以作为过来人的我们的提醒总是有收益的,至少会让你少走弯路。

  读完《亲爱的安德烈》,我认真地审视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之于孩子是爱,但爱不是占有,是希望,我们希望你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安分地做个拉拉队员,欣赏、鼓励、支持,而不是跳下去干预、指挥,让你去自由飞翔。我们永远爱你!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7

  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幸福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或许,它就会容易一点点。

  ——安德烈

  老师说,先天下之忧而忧,本应要使我们争取、抗争,但是我早已失去了大声表达的勇气。

  我们是90后,年轻的一代人。政治书上这样说:“青少年是未来国家的主人。”我们从小就接受着高等教育,是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试验品,却还是听到不少此起彼伏的抱怨声。

  所有人的目光在我们身上聚焦。或许有人说,年轻才是资本。于是我们整日忙碌,为了成绩单上能有一个好的分数——成才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不懈追求。面临着中考高考,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坚信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目光瞄准了市实验、五中、十一中、博中等各大普通高中,因为我们知道,不管政治课本上讲得多么“天花乱坠”,一旦失足掉进了职业中学,去接受所谓的职业教育,就会成为没有前途的人。

  我们叛逆,我们会问:“后进者会有多么无能为力呢?”长辈形容我们“不见棺材不落泪”。父母口中的“美好生活”,我们当然会羡慕,尽管不愿意用自由换取。但深知将来自己也会陷入消费主义的泥潭之中,自私被放在平等之上,但是没有太多的选择,又将“美好”告诉下一代……所以只能努力,努力,努力。控制住自己内心的各种欲望,埋头于书本之中。也为了不让别人把“叛逆”安在我们头上。

  我们被各种爱包围,手机、电脑、电子书……父母当然会尽量满足我们的愿望,而自己却把烦恼隐藏起来,希望我们无忧无虑地成长。没错,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教育成就辉煌。我们就这样被牵着手走路。父母说哪条路不好走,我们就不去尝试,父母说哪条路好走,我们就纷纷效颦……总是生怕我们这一代人吃苦。渐渐的,在长辈们的庇护下,成为养尊处优的一代。我们学过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艰苦奋斗精神”此刻也消失地无影无踪。

  是不是真的应该“放手”?哪怕只是一会儿功夫。我们不是平庸,不是失败,而是看不到现实的出路。

  我们不害怕错误。我们敢于尝试。我们更应该是顶天立地的一代人。请松开手,有些路必须要自己走。不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更像是午夜的梦话。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8

  这个假期,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这本书是由她与儿子安德烈在三年间每月一次写给对方的书信组成的。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属于龙应台孩子们的独立宣言,它带给了我许多启发与感悟。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独立宣言”——这是这本书中第三十五封信的标题。在这封信中,菲利普的一个结论引发了我的深思:”妈,我觉得,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你只要满十四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爸妈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所以,他才会用眼睛盯着你的爸或妈发问,由‘大人’代你回答。”看完这段话,我仔细想了想,好像每次见到爸妈的朋友,有关于我的问题,他们从来都是向爸妈发问,主语基本都是“她”或者“你家可丞”。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对我们小孩的不尊重呢?是不是造成中国小孩不独立,或者说大多数独立的比西方的孩子晚的原因呢?

  但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前文我对自己,甚至是这一代人的称呼是“我们小孩”。没错,按照辈分看待人的方式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根深蒂固。或者说,这是我们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传承的“长幼尊卑有别”的理念。

  现在有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在呼吁将孩子尽早独立,学习西方对待孩子成长的方式与教育理念。可已经在心中扎了根的理念,又如何能被轻易改变呢?我并不认为两种教育方式和理念哪一个全对,或者哪一个全错。在我看来,两种教育方式与理念其实是与两个地方的社会,及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我们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生活环境以及个人意愿的教育方式。

  二、关于母亲

  在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一个面对孩子追求独立而手足无措的母亲。在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对安德烈的关怀经常被安德烈吐槽,或者生硬地接受。我在龙应台的文字间,读出了一丝伤感与失落。我不禁深思:我们在追究独立的过程中,是否也伤害了自己的母亲呢?

  正尝试着追求独立的我,有时对于妈妈的关怀,也是这般不理解与不耐烦。叛逆期的到来也让我有了反对父母意见的冲动。争吵已不可避免。

  从龙应台的书中,我看见了一位母亲,面对自己孩子的反对与指责竟是这样无法应付。试着从妈妈的角度考虑,如果有一天原本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说话干脆,脾气暴躁,尝试追求独立,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自己,还不愿与自己沟通,心里应该很难过吧。可能她们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让我们在独立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少摔跤碰壁,而我们却对这些建议拒之不听,是否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好意的母亲呢?

  合上书本,我对妈妈又多了一份理解。

  这本书给教会了正在尝试独立的我许多,我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渐感悟出属于自己的独立宣言。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9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么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面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来作为母亲的她们,面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己,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面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一个愿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亲,一个做这一切,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亲。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0

  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难找出一条路来。

  ——题记

  《亲爱的安德烈》作为龙应台与其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集结,共收录36封书信,从安德烈的18岁一直写到了21岁,而那个时候,正是他的心理最矛盾的时候。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不确定,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有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人生没有彩排,一切要你自己决定。在第7封书信里,菲力普的iPod被老师没收,要存两个星期,他认为校规不合理,于是他回家一次次想找老师的辩论,可最终平静下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与犹豫?因为——革命是需要时间的。

  的确,有时候妥协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看着书,我的思绪来到了公元前99年。监狱最深处,黑不见五指臭气熏天的死刑牢房里,坐着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司马迁。对他来说,反抗就是死,宫刑才能活。死,好歹能给后世留个好名声,而活,活着的意义何在?他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大有作为的人:胯下之辱的韩信,卧薪尝胆的勾践,被亲人虐待的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站起来,在那张同意宫刑的纸上签下了他的名字。正是他的隐忍,《史记》才有了面世的那天,而它的面世注定让司马迁流芳百世。

  我想菲力普一定也知道这个,他才会咽下这口气,不与老师争辩。

  想到这里,不禁想到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记得期末考地理卷发下来时,我发现比我的估分少了1分。翻了一遍卷子我才发现,有一个题,我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基本一致,只是顺序不一样,被扣了一分。当时的我很气愤,也有些失落:要知道这1分可是我能不能上90分的关键啊!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申述,可分值太小没法申述。我懊恼了一会平静了下来,仔细思量,因为自己写反了,就给了老师扣分的机会。这次是没法改变了,下次注意就可以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啊!“吃一堑,长一智”,嘿嘿,吃点亏长记性。

  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得改变自己。龙应台说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他们母子俩通过写信这种相互努力的方式,相互有了最深的连接。所以在任何时候,妥协尽管看起来一件略微丢脸的事,但他却能成为最好的解决办法。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1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它讲述了一位中年女子与她的儿子之间三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让我感受到一种痛切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也随着三年的通信不断变化着。其中我看到了一位想深入儿子内心,想打开儿子内心中那扇无形的大门的一位伟大的母亲。然而与这位母亲相对的是一位对母亲所做的一切不屑的儿子。但是伴随着母亲的不断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最后纯属想跟母亲谈心。

  在书中有一个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许多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流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的那些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却永远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做唠叨。我只顾着自己,却不顾父母的逐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背后,有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渴望着你回头看看她们。

  龙应台用她那优美并带有色彩的语言向我讲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你……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给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间的亲密家书,原本儿时的情深,却成了现在的冷冷淡淡。让我们来看看这位传奇母亲——“龙应台”,是则样和儿子“安德烈”恢复原本的纯真、幸福的亲情吧!

  三年的不断通信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本书的语言文字让人感到一种痛切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一个是帅气、年轻的儿子,一个是在渐渐衰老,想与儿子一起找回往日亲情的母亲。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断的变化。让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亲情这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反的是一个青年对母亲的不屑。可随着母亲努力的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只为了稿费而写的单纯,到想要和母亲真的交谈而改变。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内心,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新年、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流着,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会嫌饭菜难吃,水烫或太冷……再想想母亲的付出,又会有一丝抹不去的痛楚。

  虽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亲、懂事、担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却永远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关心问候,会被我当成成年人的唠叨,拒之入耳。我只顾着我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背后,有着一双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待着渴望你回头看着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辈子!

  其实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边一辈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辈子,可能他们会在某一时刻忽然的离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顺放在嘴上,多多陪着他们。你所能给予的,不是挂在嘴上的孝顺,让他们快乐一时,伤悲的无底深渊,是因为你不是为了孝顺而孝顺,来让自己心安;其实不久之后你会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坦诚相对。。所以趁现在不要把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减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为父母永远都在你的身边。龙应台温文尔雅、亲情流动的优美色彩文字与父母的辛酸与无奈;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人在家等着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尽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极限,他也会努力着不放弃的去做,记住他的好只为你,他,不曾后悔!不要嫌他对你冷,只是他暖的时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让你去锻炼,学会照顾她,暖他一辈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远是你!——爸,妈,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