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天问》有感

时间:2023-10-11 11:42:07 志升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天问》有感(通用6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天问》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天问》有感 1

  说来惭愧,想起来要读天问,是因为偶然看到“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而想起歌词“羲和的金车走了多长,望舒御月去了何方”。于是就查寻起来,自然而然找上了《天问》。

  粗看不明所以,全篇的问句让人把握不住屈原的心思。用词也让人觉得生疏,但时常出现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中的人物,屈原一贯的博学体现淋漓尽致,各种神话传说的运用又富于想象,出现了不少山海经里熟悉的“异兽”。充满神话与幻想风格的天问或许有些难懂,但无疑也富有吸引力。如此华丽的句子,就算读来完全无法理解,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吸引。

  全文都是问句,取名天问不知是老天借屈原之口问人间,还是屈原问苍天,抑或是借天来问君王,问时政。全篇问句森罗万象,从天问到地,从史诗问到神话传说,如此多元而充满想象的文字无疑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蚀龙到羲和,从女娲到伊尹,天问所包含的信息量让我觉得更像是屈原凭借自身才华与博学一连串咆哮而出的质疑与谴责。前面大都还是对自然物象的疑问,中间就转向历史人物,最后变到了君臣。联系屈原的境遇来看,他确实有资格发出这般质问,但这是《天问》,上苍的寄托并不会对当时的.境遇有所改变,我相信这般多而纷繁的问题里住着屈原的无奈与出离愤怒。

  本篇中很多问题受制于时代,并无答案或无法得出答案,而另一些问题则是有着明显的答案与结论。但这些问题依旧被问了出来,我相信这是屈原的咆哮和质问。尤其是最后一句,‘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这哪里是问问题,这分明是文化人的“他凭什么能这样”的委屈与无奈。‘悟过改更,我又何言?‘这也是问句,但这是直指楚王的反问,或许当时他义愤填膺,或许当时他悲愤交加,但他已然失去了机会,只能以此排解自满腔澎湃的情绪。

  我一直觉得屈原是一个情绪很强烈的人,若非如此,写不出如此包含情感的句子。《离骚》如此,《天问》也是如此。最初吸引我的,是华美的语言和丰富的神话典故,最后吸引我的,是那个向天发问满心疮痍燃烧着的人。

  写完才了解到,《天问》是楚人所整理的屈原写在墙上的句子,可能真的是心中不平所发出的咆哮吧。

  读《天问》有感 2

  灯灭了。黑暗如潮水一般湮没了我的视觉。在漆黑的空间,唯有心绪如一只滑过草丛间的飞舞的荧火虫,把黑暗的世界一闪一闪的照亮。有了这一丝光亮的我,把心翅舒展开来,沿着如梦境般的、亦真亦幻的乡间小路飞行。路旁,不时有诗意的灵动的火花闪烁,让我似一个幼年的'孩童一般,不时拾拣着这些转眼即逝的文学的精灵之魂。

  透过窗户,天空依然繁星点点。那是神仙们的一双双慧眼吗?看着表面好似寂静,实则却是俗意翻滚的红尘世间,他们在寻找什么?是寻找人世间美好的情惑,还是其他需要找寻的东西?可他们的眼神却为何总带着一丝失望的光呢?

  一片云飘过来,恰好遮挡住我与星星互视的目光,在这时刻,星星――那一颗星星的心里又是怎样想呢?是感慨红尘俗气,找不到亘古就已存在的人类的博爱?还是已经放弃了希望,不再苦苦找寻而无奈地闭上了双眼,并且把内心的悲伤化作了近日连绵的细雨?是否是想用泪水冲洗蒙在人类良知上的污垢,用之浇灌养育他心中那如似雪域之颠的天山雪莲般的沌洁之爱呢?

  风渐渐大了,是不是天神那急切的呼吸?他找到了人世间的爱了吗?星星又露出来了,目光依旧寻视着茫茫红尘。我怎看到目光中那依旧的困惑。难道这么久的无望找寻,依旧不能使他放弃心中的希望。是否千万年前,他与人间真爱有了前世的不散约定?那么,他们留下了怎样的言语和对语,才能相互看清对方,就是自己前世的知音呢?

  难道有时候的雷电轰鸣,暴雨狂啸,就是上天对世间蒙尘的愤怒,抑或是警告吗?可是,又有谁能够听懂上天的告诫和规劝呢?既便听懂,又有谁能改变这个无助的世界呢?失去爱的世界,注定是一片荒芜吗?看看那无边的、滚滚风沙的荒漠,那种失去生命的土地是何等的可怕,爱心做为滋养人类生命的精神,不就是那绿色的植物吗?没有爱心的人类世界,心灵怎不会变成一片沙海呢?这是必然,但不是人类所期望的,不知看到人类自己毁灭自己的行为,人类是该笑自己愚蠢,还是笑自然界愚蠢呢?

  每个人,自己都有自己的答案。可是,谁为我们人类来阅卷,做出判决呢?

  我心中的老师就是时间。你们呢……

  读《天问》有感 3

  青天一顾谓何求——《天问》

  初读《天问》便联想到了《诗经》中的句子:“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屈原一生恪守道德,“举世皆浊我独醒,众人皆醉我独清”,他把他的生命和精力献给了他热爱的土地。《天问》可分为三部分,就自然问了六十九个问题,社会与历史部分共计九十六个问题,最后他从幻想与神话中醒来,心中感慨万分,并就此提出了八个问题。这里就不详细分析了。

  这些问题没有主线,零散却又天马行空的想象勾勒出瑰丽的画卷,像是一个被打碎的花瓶落下一片片灵动的碎瓷。在一个星空浩瀚的夜晚,一位少年仰望天空,把身躯融入那浓浓苍穹。他像伊甸园内的亚当,却不知道夏娃的'踪迹,他在追随爱的步伐,却不知道爱的代价,于是他对天发问,倾诉心中忧郁。

  屈原的《天问》是一部探求的字典,无法解答的问题像是伤口无法愈合的痕迹。

  曾几何时,另一个少年也向往着同一个梦想。他在天空拥有最亮的一颗,“存亡一知己,生死两妇人”,他月夜逃去却中了吕后的诡计,从此星空坠落。他仰天大笑,一如少年时初遇星象的豪迈,那苍天一问竟成了绝响。

  千年后,柳宗元写出了《天对》以应屈原的《天问》,文明无意中找到了最鲜活的传承方式,一问一答,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日记

  屈原的问正是他精神之所困,纵然江水漫漫,又何尝不是他自身的悲剧?他太孤洁,又太孤绝,精神的枷锁击溃了他最后的防线。他沉水而死,空气中飘着若有若无的幽香,和着他的遗愿和悲伤。

  后记:魂归来兮,诗言三千行,一人独饮一江愁,屈子的背影在临江的斜阳中拉得很长很长……

  读《天问》有感 4

  格律诗词是最难创作的,既要用简短的语言去表达,还要符合格律、韵律、对仗的要求,即便是各方面都符合了,很多时候读起来还是比较难于理解,甚至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在古代,人们的文化生活是比较贫乏的。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文化层面的最普遍的就是长辈们的故事,能听一出大戏或者诗词,应该算是比较高端的文化享受了,像“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情景应该还是比较少的。

  在当今,不光是物质丰富的时代,也是文化繁荣的时代。电影、音乐、书籍等各类电子文化制品,通过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就能信手拈来。作为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戏剧和诗歌,欣赏者已经很少了,创作者更是寥寥。

  有一个青年诗人,痴迷格律诗词创作,大学时期遍已拿到了诗词创作的全国奖项,三十多岁已经出版了好几本诗集,在河北诗词界有一定的影响力。近一段时间,收到他新出版的诗集《问天酹月》集,读来还是很感动。

  说实在话,我对古诗词的认识,还是一个门外汉,但是喜欢读。特别喜欢诗词作家们用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描述出一幅美丽的景象、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时不时的就会有一些古诗词在脑海浮现,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

  可是,我们现在能欣赏的,都是古人创作的诗词,现代人创作格律诗的很少,能够被人们所熟知、吟诵、引用的更少。而且,相对于小说创作、新诗创作来说,格律诗创作很难为作者带来经济效益。所以,现在能够坚持格律诗创作的,内心追求的一定不浮华。这是让我感动的第一点。

  文学创作,总的来说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用“码字工”形容还是有几分贴切。对于多数人来说,大部分时间都在为生活打拼,只有在夜深人静别人都已睡去的时候,挑灯夜战。他们所用的努力仅仅是源于自己的爱好,或者是一个单纯的梦想,能在这方面走出一片天地的可以说是万里挑一。《问天酹月》的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并且成为格律诗方面的'行家,这是让我感动的第二点。

  语言和文字是什么?是传播情感与思想的载体。我认为,在能够完成的表达语言与情感的情况下,语言和文字越短越好。在古代,在竹签上撰写文字的时候,语言和文字要尽可能的精简。当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也需要语言和文字尽可能的简练。在这方面,格律诗词是最短小精悍的,但是,格律诗词是最难创作的,既要用简短的语言去表达,还要符合格律、韵律、对仗的要求,即便是各方面都符合了,很多时候读起来还是比较难于理解,甚至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张雷创作的格律诗词,格律很严谨,表达也很完美,这是让我感动的第三点。

  更为难得的是,这本诗集出版后,著名词作家陈小奇、著名评论家刘绍本、省诗词学会会长王学新都曾撰文赞扬,我想这本诗集正像她的名字——“把酒问天,对江酹月”,满满的都是厚重与豪情。

  读《天问》有感 5

  《天问》问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生死问题。

  面对死亡,科学家探求对策,哲学家追问意义,宗教寻求安慰。但是,不能不承认,探求是徒劳的,追问是无解的。宗教的安慰也难免虚妄。

  但是,人生并非一个自然流向结果的过程,结果关乎过程的意义,就不可能不追问结果。因而,当人的思索面对死亡时,其实也是在面对人生。

  余光中先生的追问自然是无解的追问。明知无解而依然追问,体现了人类知性的局限却更透露着人类思考探求的执著。须知,正是这种知其无解而求之的精神,产生了多少有意义的人生哲学。余光中先生是诗人,当然用诗的方式去思考,去表达,于是,生命与死亡便都具有了诗的意味。

  在诗中,他把人生比作了霞光、灯光和星光,把死比作了暮色、夜色和曙色。生与死不再作为一种对立,而成为一种融合。既是融合,就没有突然之感,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你看作者用的两个动词“没入”与“归于”,多么宁静,多么浑然一体。那么,生就追求霞的绚丽、灯的.温情、星的璀璨吧,一旦激情燃尽,美丽耗竭,暮色与夜色便是最好的休憩。尤其当曙色已印上天边,那一颗颗隐去的小星星又有什么遗憾与怨恨呢?我们会感觉到,那种融化并非消失,那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而且是我们需要的形式。

  全诗意境浑然,霞光、灯光与星光从色彩、温度、亮度上带给人丰富的感受渠道。诗中既没有眩目的明亮也没有绝望的黑暗,一切都笼在一层朦胧的光线中,与那思考的氛围、略带迷惘的探询心情构成了一种完美的和谐。

  读《天问》有感 6

  余光中的《天问》,由光的自然变化,融入生命永恒的向往,从而浮现出人生前死后的种种联想。在他向创造主发出的提问中,显示出人在时空中的生命,面临着一波波的.递嬗与蜕变。在晨昏光影的推移中,人无可避免地要被「接走」;但离去时的「天色」,却能标示出人生终极的趋向。

  这首《天问》,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是复杂的,我们一定要要慎思明辨。

  这首诗借用了屈原《天问》的诗题,是抒写人生哲理之作。人生是短暂的,时间是永恒的。个体生命终将走向灭亡,在永恒的时间面前,生命显得多么渺小啊。一直,我都只肯谈生活,而刻意回避生命的话题,大概是因为心底的那一丝恐惧吧。

  拥有时永远无法知晓失去后的感受;而失去之后就再也无法找回曾经的拥有。

【读《天问》有感】相关文章:

问天寻梦07-04

屈原《天问》原文01-15

屈原《天问》的详细译文03-08

屈原天问原文是什么?11-10

天问文言文翻译08-05

读《百问百答》有感(精选14篇)09-20

问月06-25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初中作文12-18

读杨澜《一问一世界》有感04-06

读《七天》有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