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的孩子》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1
作为一个育龄四年半的新手妈妈,这几年也看了不少的育儿书,发现大部分育儿书籍都有一个好的共性,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当初成长中的缺憾,进而在自己的养育过程中,尽量去避免产生重复的缺憾,给孩子一个美好幸福的童年。
《我们的孩子》是拥有着45年临床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佐佐木正美先生的全新力作,他将看见、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全然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作为重中之重来阐述。
全书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与改变”。
0—12岁是养育孩子的关键时期,教育就和建筑一样,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打地基阶段,孩童时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本上全部在这个时期。童年时期孩子的成长将会影响将来一生的性格。
在我们曾经的孩童时代,最大的期望就是父母能够听见我们的想法,哪怕想法很幼稚很不成熟,但是大部分父母都很难放下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更别说能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小时候的我们在父母那里总是不被理解的,大人们总是希望还能按照他们的想法和要求来成长。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长期的得不到理解和回应,长大后总是会暗暗想着,等我们养育子女的时候一定要改变。
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才发现孩子在我们面前其实天生属于弱者,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按照大人自己的意愿来帮助他们决定一些事情或
者说要求孩子做到一些事情,这种时候父母和孩子其实不是一种平等的姿态。孩子的要求和述求不被听见和理解,似乎又在重复着我们当初成长的轨迹。佐佐木正美认为,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能够看见孩子行为,要能够听孩子行为背后内心的述求,最后才是改变。改变自己的姿态,改变自己的行为。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乖巧听话,但其实每个宝宝性格都不同,他们的成长轨迹也不同,但是相同的就是孩子的成长是有它自己的过程的,我们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维护孩子们的童心,给孩子们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们的童真尽可能的保持的长一些。这个阶段,能看见孩子们的行为,能听懂孩子内心的述求,能平等的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才是我们做父母所需要努力的地方。
第二部分:正念养育
等孩子们跨过童年时期,进入青春成长期,这个时候孩子们开始接触的更多,也是自身习惯和观点培养的重要阶段。他们开始更多的和这个社会接触,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这个时期,其实父母的陪伴反而退居二线,孩子们开始勇敢的探索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也会有着自己的优缺点。
父母们在旁边更多的应该是用引导孩子们树立一些正确的观点,放手让他们勇敢的去探索,孩子的优点我们需要用放大镜去看,而孩子的缺点我们要不动声色的去引导。
第三部分: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青春期养育
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甚至会伴随一生。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的孩子,成年后性格会更稳定,更能温和的去爱这个世界。
作为父母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尽力给孩子完整的爱,而不是某一方缺席的爱,家庭的氛围和对彼此,对孩子的爱意才是孩子肆意成长的充足的养料。我很喜欢佐佐木正美老师在书里提出的一些观点,好像自己成长中的缺憾,我现在发现了并且很努力的去改正了,那么在自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成长的缺憾也是一种弥补。
养育孩子并不仅仅是关心衣食住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内心的沟通,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满满的爱意,像呵护一朵花儿一样去呵护着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能滋养着自己的内心,这也是养育孩子的需求和意趣所在。
从现在开始,去认真的看见,倾听和改变,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2
今天看的是《我们的.孩子》这本书,它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例证写出的一本畅销书,它展现了美国教育的现状,以及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日益加大的阶级鸿沟。
虽然说的是美国的教育现状,但是从中可以窥见我国教育的模式和走向。
他向我传达的第一个观点:穷人已经无法翻身。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读者》中,有一篇爆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农家子弟,通过辛苦奋斗18年,才取得和大都会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这是上世纪末一代人的真实写照,这篇文章在当年引发很多共鸣。
来自农村的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学,只有通过这种方法,他们才能走出大山,开眼见世界。当时确实有这样的寒门子弟,通过刻苦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未来。
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以及教育区域的不同都给这些农村的孩子造成不可逾越的鸿沟。之所以说高考相对公平,只是因为高考给了这些学生一个希望,一个机会。他们得知,可以通过好的成绩得到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哪怕这种机会是城里的孩子所不屑的。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在地区限制下高考分数线有天差地别。北京、上海户口的学生在考清华、北大、交大、同济大学的时候分数线可能比湖北、山东、江苏的学生分数线要低得多得多。同样的考试小地方的孩子付出的努力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付出的辛苦也要多得多。
其实,有更多的人会发现,他们辛辛苦苦奋斗了18年,还是不能和大城市的孩起喝咖啡。高额的房价已经逼着他们朝不保夕,哪有喝咖啡的奢望了?
最近导演郑琼用六年时间,记录了三个孩子的《出·路》。这部纪录片从20xx年的三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的生活轨迹,来说明中国目前青年的现状,记录了三个青年的梦想和当代中国现实的碰撞。来自甘肃贫困地区的马百娟、湖北咸宁的徐佳以及和北京富二代袁晗涵。
六年后,马百娟还是过着跟村里们的女孩同样的生活,嫁人、生子;徐佳经过复读,考上了大学,但是,毕业后却发现找工作不像他想的那么容易;而袁晗涵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所有的人说,这就是他们一成不变的出路。
这也反映了作者说的第二个观点:思维方式限制了穷人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中国有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美国有富人区,有穷人区,哪怕这只有一墙之隔,富人区的都是来自上流社会的,他们享受的是富人所能提供的所有的资源。他们见识广,眼界宽。而穷人从小就没有接触高新科技带给他们生活上的便利,他们自然也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中国和当年的美国一样。富人家庭精心栽培孩子,他们为了孩子,不惜买天价的,学区房。只是为了让孩子争取到好的教学资源,好的学习环境。
富人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了科学设计和发明创造,英语口语,也能和外国人无障碍交流。
而农村孩子连电脑是什么都没见过,更不用提那些科学实验。英语朗读更是蹩脚。
有很多乡下孩子再转入城市,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语言障碍。
就像纪录片中马百娟的梦想就是考大学,一个月挣1000元,买她们那里不够吃的面……其实,她不知道的是,1000元还不够我们这个四线城市有的孩子一个月的零花钱。
果然是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富人的后代和穷乡僻壤的孩子自然是都不在一个起点,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家一出生就在罗马了。
作为家长,我们只能不断发展自己,提高收入,尽自己最大可能为孩子创造条件,不要相信那种所谓佛系的说法“孩子就要平平淡淡,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长大”。
此非鱼,焉知鱼之乐?过程虽苦,但有朝一日,当他站在领奖台的时候,再回首这一路走来的汗水。你知道他不快乐吗?他不充实吗?他不满足吗?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3
我想说说两个情节。
第一个是,老师们因为学生的某些表现感到沮丧。
我从纪录片里看到中国老师感到沮丧多半是因为学生不听话,不服从老师的要求。英国学生上课不守课堂纪律,或者是不遵守教室的严肃性(比如喝茶之类的),或者是老师们觉得自己在为同学们好但是同学们不理解不接受的时候。
我从纪录片里看到英国老师感到沮丧是因为英国学生觉得自己比不过别人难过、伤心、流泪的时候(比如体育课上,那位英国老师说他们的体育是让学生挑战自己,而不是和别人比较,所以她看到自己的学生那么难过,她也哭了),或者是一堂特别失败的课(比如老师只是在给自己上了一堂课罢了,课程超级无聊)。
第二个是,有一位中国老师反复并且自信地强调(对着纪录片的摄像机,对着学生们的家长,对着她的同事)自己的一个观点:因为英国有很好的福利制度,没有中国那种“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压力,所以这些学生才会不好好上课。本来觉得好像还挺有道理的样子,后来一想这个观点不太好。
首先他们只是一群初中生。我想了一下,当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虽然我爸爸会给我上很多政治课来宣扬“知识就是力量”之类的话,但我并不觉得我是因为这些大道理而学的。当时成绩还不差,学习新的知识也总会得到挺正面的反馈,一来二并没有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而不想学。倒是后来要准备中考,每次大考都要排名,并且总是被期待着考上一所好的高中,那个时候觉得未来怎么这么不确定。回忆之后才发现,我性格中某些因素,其实那会儿就有一点点体现出来,只是那时我还小并且思想比较简单没有思考过一些比较严肃的事情,而一直没有发现。忽略过程,最终还是进了一所公认的最好的高中,这不像糊里糊涂连自己所在城市有哪几所高中都不知道的时期了(事实上我都现在都还不知道),而是清清楚楚地知道从小到大周围环境提到的高考在三年后就会发生。在一所好的高中意味着我有特别好的同学,但这也意味着在我看来我的同学比我厉害很多很多,他们有更好的成绩,有更好的表达能力,有更深刻的思想等等。好在到了高三终于看到了些高考的本质,但有些时间浪费了,有些事情过了,就是来不及了,最后考得不是太差了一所大学。接着在大学又稀里糊涂待到现在,听着各种名词——“通识教育”、“考研保研出国工作创业”、“绩点科研”,却还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度过大学。
因为未来空空如也,什么都等着自己创造,而人生又只有一次,难免只能选择经过大多数人检验的“知识改变命运”这条路了。但如果未来比较光明,我觉得人们会更勇敢的选择挑战一些难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再一点是,不应该要求每个人都爱读书吧,可以鼓励年轻人爱学习,但强制是没有用的。还有一点是,中国老师和英国老师上课的方式本来就不太一样,刚开始同学纪律还好可能是因为不清楚中国老师是怎么上课的,当他们上了几节课之后就知道中国老师上课不会有什么变化了(除了对着书或者对着ppt讲,除了反复重复还能有什么呢),自然就容易开小差啊。老师们如果开无聊的会也会不认真吧(只是不会和旁边的同事说话聊天或者做一些不合适的事情),你要说那些无聊的会有没有讲内容,肯定是有讲,但就是无聊喽。
所以,综上所述,我觉得中国老师和英国老师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并且中国的教育方式特别的地方可能反应在表面能看到的是:大课堂,老师一味地复述,同学一味地记录,反复做题反复操练,老师是权威的,课堂实践的内容不太多。但我觉得吧,“应试”才是最大的特点,前述的那些不过是应试的手段而已。令人唏嘘的是,纪录片最后正是以考试来检验教学水平的。“考试”真是一个矛盾的发明,它的考核方式对谁来讲都相对公平,却又因这人为的发明驱赶了一些天性上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