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麻雀不唱》有感

时间:2020-12-28 11:32:3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麻雀不唱》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麻雀不唱》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麻雀不唱》有感

  青春期,一个满怀憧憬与快乐的花季,绽放着我们对未知的渴望;然而,青春期还包含着雨季,充满遐想和迷茫。《麻雀不唱》描绘了一个个还未完全走向成熟的心灵在苦难中的成长。

  《麻雀不唱》是这本书中的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平常到会被忽略的少年牟平,在被无情地冤枉时的无助和委屈中,看淡了一切;再无力辩解,无法反驳的无奈和怨恨中,学会了隐忍;在无人知晓更无人安慰的悲伤中,默默坚强地爬起;在一颗纯洁的心过早地感知世态炎凉时,选择了包容。

  实际上,牟平并不高尚,他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少年。是那些冷漠的人,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他没有为自己澄清的能力,只能选择沉默,习惯隐忍。而牟平就像从天空掠过的麻雀,谁都不知道他飞了多久,飞了多远,人们只能听见它们“扑棱棱”的拍翅声,却听不见它们的鸣叫。我们身边的“麻雀”,看似胆怯,不善表达,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包容了多少,付出了多少。此外,“麻雀精神”中不仅有甘于平凡和沉默淡然,还有在冬天依旧飞翔――对平凡自我的执着追求,因为在这世上,比麻雀飞得高、飞得远的鸟类,不知有多少,但大多数都是候鸟,他们都没有麻雀的“人格”和“思想”:怀着平常心,忍受寒风刺骨,只为了坚持做最平常的事;更没有麻雀面对严寒的勇气和坦然心态。

  青春期的心灵是敏感脆弱的。《鱼一样的生活》就用女孩儿雪儿的经历反映了千万少年的心。雪儿的爸爸离开了,雪儿的妈妈辛苦养家。雪儿经历了一年缺失爱的生活:从起初倔强地不愿承认悲伤,强装淡然;到满心怨恨,放任自我;随着时间的流逝,雪儿渐渐平静,重拾自我。这次心灵的成长是痛苦的,文章中很多隐含深意的片段使我记忆犹新:一次雪儿去买鱼,他的自己都说不清的举动,引起我的深思。他不买那些光鲜亮丽的鱼,而是买又丑又廉价的娃娃鱼。我想那是因为雪儿看到自己落魄的样子,并觉得只有不被爱护的娃娃鱼才能跟自己感同身受,雪儿养娃娃鱼也是为了使自己的内心平衡;雪儿一开始买了三条娃娃鱼,后来又退了一条。看似平常的举动,却表现了雪儿心中父亲的缺失。那是因为雪儿自己的家里只有两个人,三条娃娃鱼,就像一家三口,有一条代表着父亲。雪儿应该是看了娃娃鱼幸福的家庭,才退了一条。不想让自己以后看到了他们会心酸、失落………后来妈妈为了挣钱,越来越忙,雪儿的心灵缺失了更多的爱。与此同时,两条娃娃鱼中的一条爬走了。那就像跟雪儿渐行渐远的.妈妈――唯一一个关心雪儿的人也走了。雪儿大哭起来:为自己倾注了爱养的一条娃娃鱼,也为唯一一个能爱的妈妈。从此,雪儿独来独往,像那条没有同伴的娃娃鱼。

  其实每一个心灵都需耍爱的滋润。雪儿其实一直都需要父爱,他不表达,只是出于对父亲抛弃她的怨恨和年少的懵懂。他看似坚强,是因为无人保护,所以必须坚强。雪儿之所以那么爱他的娃娃鱼,是因为他没人可以爱,也没人爱他。虽然我们可以习惯孤独,但是心中的伤痕,却久久都不能抚平。父母之爱的缺失,对一个孩子来说是莫大的伤害,它会一直潜伏在孩子的心灵中,在某一瞬间被突然唤醒,再一次撕裂脆弱的心灵。

  《麻雀不唱》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让我了解到了青春的酸涩和惆怅。心灵所经历的苦难是蜕变的关键,成长中的必经之路。

【读《麻雀不唱》有感】相关文章:

读《父亲》有感08-31

读《基地》有感04-12

读《蝶恋花》有感04-06

读《寒号鸟》有感04-06

读《争论》有感12-24

读逃离有感07-29

读《杜甫传记》有感10-15

【精】读《匆匆》有感10-04

读《孔乙己》有感(转载)09-22

读《笨小孩》有感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