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1
余秋雨先生《君子之道》一书向国人诉说读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塑造良好的集体人格,这一点实属可贵,因为他强调出中国文化的重要;这一点又实属可悲,因为国人谋利而不谋义。此书中余先生认为的中国人应该有的人格九要素:君子怀德,君子之得风,君子坦荡荡,君子有礼,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中庸,君子不器,君子知耻。
余先生认为这种理性化的君子人格设计应该成为每个国人追求的标准,唯此才可佑保我中华文化不绝,既寿永昌。
读完后有两个问题闪烁在我的脑海中?
其一,中国文化有无沦丧的和君子未死,人格未溃是否有必然关系呢?
其二,非君子人格就排斥吗?
先说说第一个问题吧。
中国的文化果真没有沦丧吗?其实我们看看自己及周围人所用,所吃,所穿,所学……就知道了。所以自上个世纪以来,国人一直呐喊民族复兴。国人因文化沦丧就完全丧失了余先生所说的君子人格了吗?显然不是,在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仍有一批怀德之士步履维艰地前行。
第二个问题:非君子人格就要排斥吗?我们可以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谁是历史进步的第一个推手呢?
中国有句俗话: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那些野蛮人,非君子往往承担历史推手的第一重担。纵览中国历史的沿革,每一次王朝更迭的首发者(秦始皇、刘邦、赵匡胤、朱元璋等)是非君子,因为他们怀土不必怀德,因为他们敢于走极端不必谋划中庸……这往往能迸发出新的创造活力。我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下达两次无限制的移民令,结果大量在国内混不下去的人蜂拥涌向了美国迈阿密,正是这批移民造就了今天迈阿密在美国的重要地位。(迈阿密是仅次于纽约、华盛顿的国际性大都市,是许多公司、银行和电视台的总部所在,是文化的大熔炉,被称为美洲的首都)
所以非君子这种第一推手的作用不可否认,绝对不能忽视。
总之,余先生的君子人格标准固然很重要,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国人人格的正向发展,但我更希望我们也要为非君子的生活开辟一定的空间,他们的生活同样精彩。
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2
《君子之道》全书,旨在追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人格世界。因为君子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只有君子之道长存,中国文化就会生生不息,代代相承。全书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从童年的小人书谈到李清照,从文革伪君子到造谣者,从“诈捐门”到与舆论的恩怨情仇,俯拾今昔,辨析真伪,让“君子”清晰的轮廓跃然纸上。
君子,是中国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集体人格作为文化标识。比如“圣徒人格”和“绅士人格”,以及“骑士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这些标识性的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很难通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对中国文化而言,《君子之道》明确揭示,就是要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追求君子之道,中国人的灵魂便找到了故乡,也是建立现代社会和谐的文明秩序、重塑国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条件。
君子和小人的划分,使君子这一人格理想更坚硬了。余秋雨说,孔子没有对君子下定义,却划出了一道道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让我们知道君子是什么,以及作为对立面的小人是什么。例如我们熟悉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划分君子和小人的界线,具有极高的实践意义。这里的“人”,并不仅仅是指家人、友人、认识的人,而是范围极大,广阔无边。例如救穷、赈灾、治病、抢险,只能说是“与人为善”,而不便说是“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促成良缘、介绍益友、消解误会、帮助合作等等。总之,“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锦上添花的正面建设,而且具有一定的形式享受。这样的判别标准,也可谓“君子之道”。
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如果说,文化的最初踪影,是人的痕迹,那么,文化的最后结晶,是人的归属。而这本《君子之道》,就是余秋雨十几年探索,阅遍文化,行尽千里的成果。这些研究,都是为了研究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做准备,因为只要是中国人,都会对自己的集体人格极为敏感。
中国人自古崇拜君子,向往君子。故此,孔子也多有论述,比如,“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在物欲横流而重塑道德的今天,做一个君子,与社会、与企业、与个人何尝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必然能促进社会文明、家庭幸福、个人发展,必然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必然能独善其身、遵章守纪、自重自省,做好本职工作,磨砺人格魅力,关爱每个个体,营造和谐氛围,赢得彼此敬重,如此,我们何乐而不为?但愿,每个人都能以君子标准对照自己,做一个合格的、纯粹的、高尚的、有梦想的人。
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3
本期先来聊“君子之道”九项里的第一项。老余这人,除了姿态上有些矫情,学问做的还是蛮扎实的,而且文采飞扬,他的《文化苦旅》,俺通读过至少两遍,大学时期在图书馆草读过一次,后来工作了就娶了正本回家,夜夜淫乐,受益匪浅。
闲言少叙,老余说第一道,就是“君子怀德”。德是君子的品行,是“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然后请出说这句话的原创天尊孔子,“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德”和“土”为什么成了一个并列的概念?老余考究《礼记大学》说,君子心中的轻重关系分五个等级:第一是德,第二是人,第三是土,第四是财,第五是用。
然后老余生怕古文浅薄的平某看不懂,直接翻译说:“作为君子,放在最前面的必须是道德。有了道德,才会有真正的人呢;有了人,才会有脚下的土地;有了土地,才会产生财物;有了财物,才能有所享用。因此,道德是本,财物是末。”他这么一通解释,平某才若有所悟,原来孔子还是注重递进的伦理关系的,原来,“土”是作为“物”的滋生者而出现的。现在流行的把我们周边那些只重物,不重德的有钱人称之为“土豪”,原来最早的出处也是这么来的。
又谈常见的,老子也说过的“厚德载物”一词,有了老余的白话,突然间也就更加明朗起来:培植德性,才能承载万物;只有以厚重稳固的道德为基座,才能承载万物。可见人的“德性”是起点,原点,出发点。我也经常听到一句话,说是在单位上班做事,忠诚要比能力重要,那忠诚的背后呢?其实就是“德”,当然这里的忠不是愚忠,不是忠诚于个人,成为谁谁谁的人,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而是忠诚于集体,忠诚于价值,忠诚于道义。德性,就是自己的靠山和后台老板。
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4
余秋雨在《何谓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那便是:“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与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而中华民族在集体人格方面的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便是君子。把君子作为人格理想,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而做个君子,通俗意义上讲,就是做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君子之道》结合儒家与诸子百家的理解,在人格模式上,作者阐述了君子之道。儒家用一种划界确定法,将君子与小人定义出来。小人作为君子的对立面,如影相随。它们既可以存在于不同人群之间,也存在于同一人群,用可以存在于同一人身上。每个人身上既有君子的一面,又有小人的一面。每时每刻,这两个“我”都在斗争。西方的弗洛伊德说,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自我、本我与超我。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哲学家阿德勒说过,“人生就是自卑与自我超越的博弈。”这种博弈的直接体现便是我们所倡导的修身养性。比如,“三人行,必有吾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以及“一日三省其身”等。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最终让君子接近中庸之道,在人格上尽善尽美。
首先,在君子之道中君子怀德处于首位。因为君子怀德是君子之道的起点,是公民社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在价值取向上也是“利人利他利天下”。德是一个宏大的范畴,仁义礼智信可以作为其临近概念。君子怀德,君子弘道,君子以厚德载物,只有德才可以行天下。就教师而言,首先要有公德,其次要有师德。
其次,君子中庸让君子之道与中庸之道合流,中庸成了最高的道德。中庸避免了极端,允执其中,从而远离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困局。因此,中庸不仅仅成为生活中的方法论,而且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就教师而言,教育的中庸之道就是回归教育原点,关注人的发展。人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人是教育的目的而非手段。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属性,符合教育规律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设置多样化的课程,鼓励个性化的选择,搭建育人平台,最终帮助学生,成就学生。这样的教师,我们才可以称为真君子。
最后,君子不器时刻提醒君子不要跑偏。君子不器简言之,君子不是器具。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尽量不要变成器物的奴隶,自己也不要变成器物。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说道,“很多老师都是“年年岁岁人相同”,他们用完全一样地语句和口气复述着同一本陈旧的教材。虽毅力称道,但未免太“器”了。因为他们让多彩的生命变成了复制之器。”教书到最终成了教书匠,匠气十足。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那些鲜活的生命最终在教学生产线上变成了考试机器。而课堂模式化,更是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万玮在《向美国学教育》一书中写道,通过自己对西方教育的感性认知,会像大学时期的教育课是多么的可怕。教育学老师用最不符合教育学的原理完成了教育学的授课,那便是照本宣科。那种课本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情感诉求,把学生看做一个个冷冰冰的客体。照本宣科越多,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损耗就更厉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恢复其儿童的天性,就要从课堂变革。
总之,君子之道向我们展现了作为社会人的我们追寻的最高人格规范。它不仅是独处的文化,也是群处的文化。它不仅是个人的修养,也是团队的历练。君子之道如同水利万物而不争,自然流畅,道法自然。君子用一个理想的人格形象来引领着我们的前行,不断给我们传递这正能量。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践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想的信念,怀揣君子弘道的理想一路走下去,那么我们的教育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5
我读余秋雨这篇文章,心中很佩服作者的读书功力及记忆力,笔触所到,思随文至,传统经典信手拈来;层次、段落,似无刻意打造,却自成体系,可能是一种读书的高境界罢。我的`疑虑主要是就作者为文的总立意来的。君子之道,就是剖析君子,歌颂君子,褒奖传统,拜服经典吧。然则,君子、传统、经典就真的这么重要么?联系到20多年来社会上掀起的一股股崇古覆儒的思潮,我总在忧虑它们到底要将中国引向何处。于是,我开始认真阅读此文,并将自己的思索追问逐一记下。
首先,余秋雨谈到了西方学者荣格,讲到他关于文化的作用在于培养集体无意识的人格。这个观点说得玄乎,其实从思想灌输的角度看则很清晰:无非一个民族的观念文化熏陶其后代所致的思想思维特点,并且由此而发的特定行为方式和文明类型罢了。余秋雨关注的可能在于荣格看重中国文化的态度,及中国不要跟着西方走的希冀,特别还推出了道家物极必反法则远超西方思想。余的这段文字很值得质疑。现代化是不是跟西方走?物极必反的道理究竟有多深,中西于此(具体)所受益损究竟何在?
余秋雨对于中西文化的总体属性有一个简赅的概括,即西方是霸道文化,中国是王道文化。霸道文化者,可能着意于其侵略性破坏性,王道文化者则是强调其自修德行圆满。问题是这种概括似乎只是存在于作者心中美好想象中的概念。读者只要稍微回到几千年中西历史的无穷事实中去想,从中西各自在其基本思想理念引导的发展趋势下去想,就根本得不到这样的结论的。简单的诘问可这样下,请余秋雨思考回答:其霸道文化建基于平等意识,王道文化建基于等级意识,何谈后者之优?
当然,余秋雨看重的王道文化自修功德也不全是无稽之谈。实质上所谓内圣外王说到底还就是儒家的修齐之道。人们通过各自的道德修养来提升自身素质很有必要。但这种修养未必仅只中国人独有。事实上,基督教的繁复诵读经书、牧徒忏悔赎罪和现代心理学讲究的自省自究,未必就不是另一种修齐之道。从儒家一些基本思想理念所具有的落后性去分析,王道文化也注定了存有许多破漏。比如上面提到的等级意识就是一个牺牲多数的渊薮。由其执鞭,个体修养之域尚可,社会群体却是压抑性的、无知性的、被动性的。
上述可见,余秋雨的君子之道实质是一种脱离实际的书生空议。要命的是像这种脱离实际的思考常常普遍地存在于儒家及崇拜者中。他们脱离的实际不是别的,就是中西文明发展不同类型及其趋势下无穷对比鲜明的事实而已。在这个视角下,更可看清儒家君子(学说)之难:在信仰之弱,在神督之缺,在思维之浅。儒家最终追求没有上升到纯粹崇高的精神层面,停留在低下的器物利益中而意志不坚。崇拜凡人偶像,行为缺乏神只监督的巨力。缺信仰,求器物,势必思维肤浅;进一步看,思维肤浅则造成了君子不力。
【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相关文章: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09-02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700字02-17
余秋雨《信客》教学设计11-26
余秋雨《山居笔记》的读后感(通用6篇)07-25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900字12-24
宋朝君子馆之战04-08
夫妻之道散文02-08
求君子好逑拼音06-27
《全宋词》王之道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