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灿烂千阳读后感

时间:2020-10-21 10:03: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灿烂千阳读后感500字(精选8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灿烂千阳读后感500字(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灿烂千阳读后感500字(精选8篇)

  灿烂千阳读后感1

  去年有看过原著,看完后心情是一种闷闷的,仿佛夏日的暴雨来之前的午后,给人难受又沉闷的悲苦,想打开窗,但没有风。现在重读了一遍,再读的过程中这种感觉依旧不减。

  真的很佩服作者的文笔,描述的人物,风景能给人一幕幕强烈画面感。描述的心理活动是那么细致入微,直接撞击心口又在某些点上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对mariam和laila的命运只能悲悯,而我最感到伤心的是娜娜。父亲,和自己爱的人的软弱饱受摧残硬生生练就了她的尖酸刻薄,对世界充满敌意,看清了当时男人的本质就是把罪恶推给女人,普通指南针总是指向南一样。形成了她自己的一套女性在当时的生存哲理就是两个字忍耐。可是她有着爱,有着这个世界对她的来说是唯一温情的mariam,她的唯一,生怕她离去,所以使用了她女儿不太理解的方法,想要让女儿安稳度过,她告诉她女儿生存的不二法则,告诉女儿从她人生当中所总结出了人生道理。但是,像她自己小时候也会对父亲存着无尽的信任和爱一样,她的mariam也是如此。当一切已来不及,她唯一的希望破灭,她所说的生活哲学一忍耐,也没有办法挽留她。她带着无爱,无望的心情结束自己的生命,哀莫大于心死。在那样一个活不下去的地方,也许早早的眼不见为净的死也是另一种活法。

  灿烂千阳读后感2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它叫《灿烂千阳》。《灿烂千阳》由美籍阿富汗人卡勒德。胡赛尼继他的第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之后创作的。

  《灿烂千阳》主要讲了私生女玛利亚姆的童年生活在她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生日时因定期探访的父亲没有来接她,她便乘出租车来到她父亲家前,谁知父亲却不给她开门,无奈之下,玛利亚姆只好再坐车回家。没想到她妈妈娜娜在自家门前——一座破破烂烂的小泥屋前的大树旁上吊自杀,灵魂归天。

  安葬好她母亲之后,她就被她父亲接到他的宅邸住下。没过几天,她就被迫嫁给喀布尔市中年鞋匠拉希德。以后数年玛利亚姆一共怀了6,7胎,但每次都以流产告终。与此同时,玛利亚姆受到的待遇日益俱下,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在她的生活中出现。

  十八年后,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和恋人,因形势所迫她亦被迫嫁给了拉希德。

  两名阿富汗女性带着各自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一起经受着战乱的侵蚀,贫困和严重的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的悲痛与忍耐交织,曾经让她们相处得水火不容。后来又因为几件事让她们互相感动,重归于好,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相濡以泣。隐藏多年的骗局终于被揭穿,她们将做出如何的选择?她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他们又将归宿何方?

  《灿烂千阳》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它,让我感动。

  灿烂千阳读后感3

  《灿烂千阳》让人有一种永远读不完的感觉。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并不久远,莱拉生于70年代末,故事讲述延续至2003年,可是总是让人恍惚的产生距离感,生存在同样的世界,仿佛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战争,爆炸,袭击冲突,政权更迭,难民营,对妇女的压迫制度,饥饿,颠沛流离。这些让人想到抗战时期的充满历史创伤感的字眼,怎么会频繁出现在我们现处时代的某一个地方。在这个各国争相发展的蓬勃时代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时刻受到毁灭的威胁,那么多女人困于古老落后的制度。这让我惊愕,在阅读中感受到从电视新闻里远远体会不到的真实的残酷。

  当我们谈论阿富汗的时候一般会谈论什么…政权的更迭只是让悲剧无限循环,暴力就象一个无底洞,根本无法想象那里的家庭、孩子、妇女他们究竟在经历什么,古老的阿富汗早已在无数新闻里幻化成一个有关恐怖主义和战争的符号,你无法想像那里生活着有心、有思想、有感情的真实的人!小说就让你看到了这些人,而苦痛与折磨那样延绵不绝,血泪斑驳,你如鲠在喉,无法下咽。但她们渴望的真情和追求的自由同样如此真实,她们迸发的最后的光芒一如灿烂千阳,令人无法直视。

  今天偶然看新闻,又是阿富汗某处遭恐怖袭击的镜头,伤者奄奄于病床,哀伤的神情,一千个太阳的灿烂何时才能洒落到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灿烂千阳读后感4

  《灿烂千阳》是我最近阅读过的一本书,由于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富汗籍美国人,因此他描写了在阿富汗发生的故事,以两个妇女为主角揭示在战争和社会矛盾的背景下,阿富汗人民生活的艰难,而当全球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安定和谐的国度里时,谁又会在意阿富汗人民的生活?作为一个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家,胡赛尼为了展示了阿富汗的社会面貌和国家现状,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两个少女的童年经历了战争的阴影,因此也没有机会去上学,即便她们都非常渴望获得知识,但这对她们来说实在太奢侈了。在15岁那年,母亲的自杀可谓雪上加霜,让少女玛丽雅姆不得不选择嫁人求得生计,而另一个莱拉也因为战争失去了家人和恋人,被迫嫁人。

  两个少女属于不同时代的人,但她们都经历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家庭面临着生计问题,到处都遭受着压迫,她们的悲痛经历让全世界的读者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贵。读后感。而让她们得以生存下来的力量就是忍耐,国家因为强国的武装力量打击而妥协和忍耐,人民为了苟延残喘的生存而忍耐。

  这本书一经上市就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赏和喜爱,看似仅仅描写了两个少女的童年记忆,但实际上是通过她们来回忆两个时代的阿富汗社会面貌,国家个人民遭受的创伤,老百姓为了生计苦苦的煎熬,这些惨痛的回忆更加让我们珍惜和平,为了正义而站出来,变得更加勇敢。

  灿烂千阳不仅仅是对阿富汗人民遭受的一切感到同情和怜悯,更是引起我们对“珍爱和平”四个字的思考!

  灿烂千阳读后感5

  记得很清楚,这本书是任哥推荐的,用了差不多两周的时间看完。感触颇多…

  首先是玛丽雅姆,一个哈拉米,从她和娜娜幸福简单的生活和对扎里勒的期盼到对他的绝望与痛心,再到她嫁给拉希德之后被毒打以及自己的隐忍,之后为了莱拉的新生活,她最终杀死了自己的丈夫。

  对于莱拉,作者描述了她童年的美好时光,尤其是有个开明的父亲以及她的玩伴塔里克,再到战争爆发,父母被炸死,还有拉希德找人骗她说塔里克已经死亡,在得知自己已怀有塔里克的孩子时,她无奈嫁给拉希德,这期间经历了很多残暴与磨难。幸运的是,莱拉最终得到了幸福,她和塔里克以及孩子们终于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得不说,这种幸福是玛丽雅姆带来的,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玛丽雅姆从莱拉和孩子们那儿才得到一些温暖,一些爱,最后她帮助了她们,她认为那是值得的。

  这本书最让我痛恨的是扎里勒留给玛丽雅姆的那封信,表达了他多年的内疚与忏悔。如果不是他碍于自己的颜面与名誉,我想,玛丽雅姆也不会遭受那么多的痛苦。

  这本书是对阿富汗女性的赞扬,赞扬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虽然玛丽雅姆最终死亡,但是她保护了莱拉和她的女儿,面对拉希德的死亡,她很淡然,她第一次维护了自己的权利,反抗男权,所以,她也是伟大的。还有就是莱拉,有父亲的教育,从小就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即使面对拉希德的毒打,她也从不退缩,坚持维护自己的权利。

  灿烂千阳读后感6

  不敢轻易去写任何评价,怕自己的言语太过浅薄,战争是罪恶的根源,感谢祖国带来的平和安定,看到书中时间写着1987的时候,那时候的我刚刚出生,我的出生并没有给家庭带来愉快,毕竟那时是计划生育加上重男轻女的时期,回忆中整个小学时期都是美好的,记不得什么糟心的事情。

  2001年,我已经上了初中,2003年出现了非典,想到了那时候的同学,老师,虽然可能是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在我的脑海中出现的就是那会在教室里上课,和同学玩着跳房子的游戏,早上排到值日的时候去整理学校广场上的自行车,直到现在我也会偶尔做梦梦到高中晚自修下课的时候担心错过了最后一班公交车,梦中焦急的在学校的停车场寻找自己的自行车,现在我的印象已经彻底模糊,不记得我到底是真的有过赶不上最后的公交车还是在黑暗中找不到自己的自行车,2007年,我在上大学,那时候的每天都是简单而美好的,可以任性的看着自己喜欢看的小说,管它白天黑夜,再长的电视剧也有足够的时间追下去,兼职做过几份工作,和室友围着操场散步,洒脱的促心交谈,这应该是很多80后的正常的生活轨迹,同样的年代,阿富汗人民的生活经历简直无法想象,所以常常我会想,应该感恩现在的生活。

  即使生活中遇到很多磨难与波折,可生活并没有压迫到你无法呼吸,没有束缚你的双手和大脑,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生活会双倍的回赠你。

  灿烂千阳读后感7

  我的心里萦绕着淡淡的忧伤。

  我知道这是看了《灿烂千阳》后的影响。

  很久没有这么迫不及待看书的感觉了。在书店看到简单的书评和介绍我就买了卡勒德·胡赛尼的这两本《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我很想了解阿富汗或者说伊拉克也行他们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女人们,那些可怜的女人。

  昨晚早早洗了澡就坐在床上看了。我只看了两章。在刚看来两页时我就深深地牵挂着那个叫玛利亚姆的小女孩的命运,看到她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时的天真、单纯和极度的幸福,我在想象那童话般的场景时心里却是隐隐地痛,为她将来可能的悲惨命运。

  果然,她的美丽的肥皂泡破裂了,她最最最崇敬的父亲是个胆小鬼、伪君子,她自己并不是父亲心里的小宝贝而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她勇敢地独自寻找父亲的行为导致视她为唯一支柱的母亲的自杀身亡;她在父亲家里短短地寄人篱下的生活没多久就被父亲和他的妻子们许配给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当妻子们张罗着说服她答应婚事时她还那么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她伟大的父亲会挺身而出保护她反对婚事,可是坐在旁边的父亲除了痛苦的沉默没有任何表示,甚至最后面对眼泪汪汪的女儿的祈求,他只说了一句“你别逼我,亲爱的玛利亚姆”,高大的泰山轰然倒下,美丽的肥皂泡彻底破裂。

  我舍不得往下看,就像拥有一件珍贵的宝贝一样想慢慢地欣赏;又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忍不住往后翻了两页后又赶紧回来,生怕知道了结果会影响自己看书的情绪。

  灿烂千阳读后感8

  我依然选择“救赎”。也确实不输《追风筝的人》。

  第一层救赎:杀死拉希德。这是玛丽雅姆用生的希望救赎了莱拉,用死的无惧救赎了自己。她让莱拉逃生,自己承受所有后果。摆脱了暴君式的丈夫拉希德,玛丽雅姆相信莱拉在未来会过上更好的日子;她也感谢莱拉以及莱拉的两个孩子,给予她幸福与温暖,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还对别人有着意义。

  第二层救赎:扎里勒的遗信。这是父亲扎里勒对私生女玛丽雅姆童年的忏悔与救赎,他曾经抛弃了她,这也是他乞求女儿的原谅与救赎。在战乱中,他失去妻子儿女、财富被掠夺、身体被病痛折磨,最终幡然悔悟。他用自己最后的绵薄之力,给女儿留下信、钱、录影带,祈求赎罪。可惜最终也没有等来玛丽雅姆,稍许欣慰的是玛丽雅姆后来理解了父亲1987年的造访。

  第三层救赎:重返阿富汗。这是莱拉携家人放弃在巴基斯坦的美好生活,重回阿富汗对国家的不弃与救赎。

  (1)她回到玛丽雅姆的故乡,通过哈姆萨拿到玛丽雅姆父亲的遗物,让玛丽雅姆的故事画下完美结局。

  (2)她重建恤孤院成为老师,见证这个城市的复苏,成为父亲当年口中的“等到这场战争结束了,阿富汗将会需要你”。

  (3)她再次怀孕,期待新的生命。这是玛丽雅姆的重生,是逝去故人的寄托,是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希望。

  最后,张昕宇大哥说过: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很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灿烂千阳读后感500字(精选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灿烂千阳读后感500字(精选8篇)】相关文章:

灿烂千阳读后感600字04-16

灿烂的近义词是什么01-15

那些灿烂的细节作文800字(精选30篇)03-14

星光依旧灿烂作文(通用35篇)03-30

今夜星光灿烂随感日记03-07

灿烂夺目的同义词有哪些04-12

电视剧《灿烂的遗产》经典台词02-03

电视剧《灿烂的遗产》的经典台词01-22

那一片灿烂的一串红作文03-01

阳光灿烂的日子-记叙文作文800字02-22

在线咨询

灿烂千阳读后感500字(精选8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灿烂千阳读后感500字(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灿烂千阳读后感500字(精选8篇)

  灿烂千阳读后感1

  去年有看过原著,看完后心情是一种闷闷的,仿佛夏日的暴雨来之前的午后,给人难受又沉闷的悲苦,想打开窗,但没有风。现在重读了一遍,再读的过程中这种感觉依旧不减。

  真的很佩服作者的文笔,描述的人物,风景能给人一幕幕强烈画面感。描述的心理活动是那么细致入微,直接撞击心口又在某些点上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对mariam和laila的命运只能悲悯,而我最感到伤心的是娜娜。父亲,和自己爱的人的软弱饱受摧残硬生生练就了她的尖酸刻薄,对世界充满敌意,看清了当时男人的本质就是把罪恶推给女人,普通指南针总是指向南一样。形成了她自己的一套女性在当时的生存哲理就是两个字忍耐。可是她有着爱,有着这个世界对她的来说是唯一温情的mariam,她的唯一,生怕她离去,所以使用了她女儿不太理解的方法,想要让女儿安稳度过,她告诉她女儿生存的不二法则,告诉女儿从她人生当中所总结出了人生道理。但是,像她自己小时候也会对父亲存着无尽的信任和爱一样,她的mariam也是如此。当一切已来不及,她唯一的希望破灭,她所说的生活哲学一忍耐,也没有办法挽留她。她带着无爱,无望的心情结束自己的生命,哀莫大于心死。在那样一个活不下去的地方,也许早早的眼不见为净的死也是另一种活法。

  灿烂千阳读后感2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它叫《灿烂千阳》。《灿烂千阳》由美籍阿富汗人卡勒德。胡赛尼继他的第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之后创作的。

  《灿烂千阳》主要讲了私生女玛利亚姆的童年生活在她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生日时因定期探访的父亲没有来接她,她便乘出租车来到她父亲家前,谁知父亲却不给她开门,无奈之下,玛利亚姆只好再坐车回家。没想到她妈妈娜娜在自家门前——一座破破烂烂的小泥屋前的大树旁上吊自杀,灵魂归天。

  安葬好她母亲之后,她就被她父亲接到他的宅邸住下。没过几天,她就被迫嫁给喀布尔市中年鞋匠拉希德。以后数年玛利亚姆一共怀了6,7胎,但每次都以流产告终。与此同时,玛利亚姆受到的待遇日益俱下,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在她的生活中出现。

  十八年后,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和恋人,因形势所迫她亦被迫嫁给了拉希德。

  两名阿富汗女性带着各自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一起经受着战乱的侵蚀,贫困和严重的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的悲痛与忍耐交织,曾经让她们相处得水火不容。后来又因为几件事让她们互相感动,重归于好,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相濡以泣。隐藏多年的骗局终于被揭穿,她们将做出如何的选择?她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他们又将归宿何方?

  《灿烂千阳》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它,让我感动。

  灿烂千阳读后感3

  《灿烂千阳》让人有一种永远读不完的感觉。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并不久远,莱拉生于70年代末,故事讲述延续至2003年,可是总是让人恍惚的产生距离感,生存在同样的世界,仿佛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战争,爆炸,袭击冲突,政权更迭,难民营,对妇女的压迫制度,饥饿,颠沛流离。这些让人想到抗战时期的充满历史创伤感的字眼,怎么会频繁出现在我们现处时代的某一个地方。在这个各国争相发展的蓬勃时代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时刻受到毁灭的威胁,那么多女人困于古老落后的制度。这让我惊愕,在阅读中感受到从电视新闻里远远体会不到的真实的残酷。

  当我们谈论阿富汗的时候一般会谈论什么…政权的更迭只是让悲剧无限循环,暴力就象一个无底洞,根本无法想象那里的家庭、孩子、妇女他们究竟在经历什么,古老的阿富汗早已在无数新闻里幻化成一个有关恐怖主义和战争的符号,你无法想像那里生活着有心、有思想、有感情的真实的人!小说就让你看到了这些人,而苦痛与折磨那样延绵不绝,血泪斑驳,你如鲠在喉,无法下咽。但她们渴望的真情和追求的自由同样如此真实,她们迸发的最后的光芒一如灿烂千阳,令人无法直视。

  今天偶然看新闻,又是阿富汗某处遭恐怖袭击的镜头,伤者奄奄于病床,哀伤的神情,一千个太阳的灿烂何时才能洒落到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灿烂千阳读后感4

  《灿烂千阳》是我最近阅读过的一本书,由于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富汗籍美国人,因此他描写了在阿富汗发生的故事,以两个妇女为主角揭示在战争和社会矛盾的背景下,阿富汗人民生活的艰难,而当全球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安定和谐的国度里时,谁又会在意阿富汗人民的生活?作为一个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家,胡赛尼为了展示了阿富汗的社会面貌和国家现状,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两个少女的童年经历了战争的阴影,因此也没有机会去上学,即便她们都非常渴望获得知识,但这对她们来说实在太奢侈了。在15岁那年,母亲的自杀可谓雪上加霜,让少女玛丽雅姆不得不选择嫁人求得生计,而另一个莱拉也因为战争失去了家人和恋人,被迫嫁人。

  两个少女属于不同时代的人,但她们都经历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家庭面临着生计问题,到处都遭受着压迫,她们的悲痛经历让全世界的读者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贵。读后感。而让她们得以生存下来的力量就是忍耐,国家因为强国的武装力量打击而妥协和忍耐,人民为了苟延残喘的生存而忍耐。

  这本书一经上市就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赏和喜爱,看似仅仅描写了两个少女的童年记忆,但实际上是通过她们来回忆两个时代的阿富汗社会面貌,国家个人民遭受的创伤,老百姓为了生计苦苦的煎熬,这些惨痛的回忆更加让我们珍惜和平,为了正义而站出来,变得更加勇敢。

  灿烂千阳不仅仅是对阿富汗人民遭受的一切感到同情和怜悯,更是引起我们对“珍爱和平”四个字的思考!

  灿烂千阳读后感5

  记得很清楚,这本书是任哥推荐的,用了差不多两周的时间看完。感触颇多…

  首先是玛丽雅姆,一个哈拉米,从她和娜娜幸福简单的生活和对扎里勒的期盼到对他的绝望与痛心,再到她嫁给拉希德之后被毒打以及自己的隐忍,之后为了莱拉的新生活,她最终杀死了自己的丈夫。

  对于莱拉,作者描述了她童年的美好时光,尤其是有个开明的父亲以及她的玩伴塔里克,再到战争爆发,父母被炸死,还有拉希德找人骗她说塔里克已经死亡,在得知自己已怀有塔里克的孩子时,她无奈嫁给拉希德,这期间经历了很多残暴与磨难。幸运的是,莱拉最终得到了幸福,她和塔里克以及孩子们终于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得不说,这种幸福是玛丽雅姆带来的,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玛丽雅姆从莱拉和孩子们那儿才得到一些温暖,一些爱,最后她帮助了她们,她认为那是值得的。

  这本书最让我痛恨的是扎里勒留给玛丽雅姆的那封信,表达了他多年的内疚与忏悔。如果不是他碍于自己的颜面与名誉,我想,玛丽雅姆也不会遭受那么多的痛苦。

  这本书是对阿富汗女性的赞扬,赞扬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虽然玛丽雅姆最终死亡,但是她保护了莱拉和她的女儿,面对拉希德的死亡,她很淡然,她第一次维护了自己的权利,反抗男权,所以,她也是伟大的。还有就是莱拉,有父亲的教育,从小就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即使面对拉希德的毒打,她也从不退缩,坚持维护自己的权利。

  灿烂千阳读后感6

  不敢轻易去写任何评价,怕自己的言语太过浅薄,战争是罪恶的根源,感谢祖国带来的平和安定,看到书中时间写着1987的时候,那时候的我刚刚出生,我的出生并没有给家庭带来愉快,毕竟那时是计划生育加上重男轻女的时期,回忆中整个小学时期都是美好的,记不得什么糟心的事情。

  2001年,我已经上了初中,2003年出现了非典,想到了那时候的同学,老师,虽然可能是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在我的脑海中出现的就是那会在教室里上课,和同学玩着跳房子的游戏,早上排到值日的时候去整理学校广场上的自行车,直到现在我也会偶尔做梦梦到高中晚自修下课的时候担心错过了最后一班公交车,梦中焦急的在学校的停车场寻找自己的自行车,现在我的印象已经彻底模糊,不记得我到底是真的有过赶不上最后的公交车还是在黑暗中找不到自己的自行车,2007年,我在上大学,那时候的每天都是简单而美好的,可以任性的看着自己喜欢看的小说,管它白天黑夜,再长的电视剧也有足够的时间追下去,兼职做过几份工作,和室友围着操场散步,洒脱的促心交谈,这应该是很多80后的正常的生活轨迹,同样的年代,阿富汗人民的生活经历简直无法想象,所以常常我会想,应该感恩现在的生活。

  即使生活中遇到很多磨难与波折,可生活并没有压迫到你无法呼吸,没有束缚你的双手和大脑,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生活会双倍的回赠你。

  灿烂千阳读后感7

  我的心里萦绕着淡淡的忧伤。

  我知道这是看了《灿烂千阳》后的影响。

  很久没有这么迫不及待看书的感觉了。在书店看到简单的书评和介绍我就买了卡勒德·胡赛尼的这两本《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我很想了解阿富汗或者说伊拉克也行他们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女人们,那些可怜的女人。

  昨晚早早洗了澡就坐在床上看了。我只看了两章。在刚看来两页时我就深深地牵挂着那个叫玛利亚姆的小女孩的命运,看到她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时的天真、单纯和极度的幸福,我在想象那童话般的场景时心里却是隐隐地痛,为她将来可能的悲惨命运。

  果然,她的美丽的肥皂泡破裂了,她最最最崇敬的父亲是个胆小鬼、伪君子,她自己并不是父亲心里的小宝贝而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她勇敢地独自寻找父亲的行为导致视她为唯一支柱的母亲的自杀身亡;她在父亲家里短短地寄人篱下的生活没多久就被父亲和他的妻子们许配给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当妻子们张罗着说服她答应婚事时她还那么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她伟大的父亲会挺身而出保护她反对婚事,可是坐在旁边的父亲除了痛苦的沉默没有任何表示,甚至最后面对眼泪汪汪的女儿的祈求,他只说了一句“你别逼我,亲爱的玛利亚姆”,高大的泰山轰然倒下,美丽的肥皂泡彻底破裂。

  我舍不得往下看,就像拥有一件珍贵的宝贝一样想慢慢地欣赏;又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忍不住往后翻了两页后又赶紧回来,生怕知道了结果会影响自己看书的情绪。

  灿烂千阳读后感8

  我依然选择“救赎”。也确实不输《追风筝的人》。

  第一层救赎:杀死拉希德。这是玛丽雅姆用生的希望救赎了莱拉,用死的无惧救赎了自己。她让莱拉逃生,自己承受所有后果。摆脱了暴君式的丈夫拉希德,玛丽雅姆相信莱拉在未来会过上更好的日子;她也感谢莱拉以及莱拉的两个孩子,给予她幸福与温暖,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还对别人有着意义。

  第二层救赎:扎里勒的遗信。这是父亲扎里勒对私生女玛丽雅姆童年的忏悔与救赎,他曾经抛弃了她,这也是他乞求女儿的原谅与救赎。在战乱中,他失去妻子儿女、财富被掠夺、身体被病痛折磨,最终幡然悔悟。他用自己最后的绵薄之力,给女儿留下信、钱、录影带,祈求赎罪。可惜最终也没有等来玛丽雅姆,稍许欣慰的是玛丽雅姆后来理解了父亲1987年的造访。

  第三层救赎:重返阿富汗。这是莱拉携家人放弃在巴基斯坦的美好生活,重回阿富汗对国家的不弃与救赎。

  (1)她回到玛丽雅姆的故乡,通过哈姆萨拿到玛丽雅姆父亲的遗物,让玛丽雅姆的故事画下完美结局。

  (2)她重建恤孤院成为老师,见证这个城市的复苏,成为父亲当年口中的“等到这场战争结束了,阿富汗将会需要你”。

  (3)她再次怀孕,期待新的生命。这是玛丽雅姆的重生,是逝去故人的寄托,是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希望。

  最后,张昕宇大哥说过: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很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