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心灵的灯盏》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灵的灯盏》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灵的灯盏》读后感1
贝多芬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屈服。“看完作家王庭德的《心灵的灯盏》一书后,我深有感触,觉得这句话用在王先生身上也十分合适。
王庭德先生的人生是与困境周旋的。他是一名身高1.16米的侏儒青年,父亲早逝,母亲智力低下且视力不清,身体的残疾和贫寒的`家境使上学成为王庭德遥不可及的奢望。然而因为他9至11岁两年如一日,在窗旁听课的举动感动了校方,从而获得了免费上学的机会。我无法想象,一个小孩无论严寒酷暑在窗旁听课的场景,对比起我们现在这良好的环境,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
王庭德先生的文字就像一束阳光温暖了读者的心灵,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王庭德先生的坚强不屈,乐观坦然。“我太矮,我矮得出奇/矮得你很少察觉到我的真实存在/我只是女娲用她残剩的湿泥/和余下的力气在最后捏成/这让我感动万分/我想我也必定有这分超凡精神”,不难看出,王庭德先生面对磨难时,没有一味地怨天尤人,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十分乐观的心态去对待,与命运抗争,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书中收录的150多首诗中,《不辜负人生》这首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诗的开头“人生是一场精致的雕琢/要努力拼搏/总会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你不一定年少有为/但一定可以大器晚成”说得很好,人生的确是一场雕琢,成品的好与坏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只有日复一日的努力,才能使人生精致多彩。王庭德先生虽然身有残疾,但他意志坚定,自强不息,那我们呢?我们有正常的身体,就更要努力,更要不辜负人生。
王庭德先生的人生如树一般,不依不靠,坚强向上;他的文字如一束阳光,照亮我们心灵的灯盏,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们要学习王庭德先生的精神,写好文,做好人,让心灵绽放光芒!
《心灵的灯盏》读后感2
这个周末,我粗略地阅读了《心灵的灯盏》后,发现里面的诗美,人更美,受益匪浅。
《心灵的灯盏》是侏儒先生王庭德著,其中对生活对人生的乐观与豁达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分七部分,可“情”犹如一根线,将首尾连在一起,令人感叹人生苦短,生活不易。王庭德以他生命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咬紧牙关,一路拼搏到这里,不喊苦、不喊累、不叫冤、不埋怨。
这部书犹如大海一般,蕴含深刻的道理。“我在泥土中蚁行,我在草丛中嘶鸣,这让我心绪难定,我不停地喊出自己的名字。”社会的歧视并未让王庭德失去生活信心,反倒促使他从侏儒的角度来看巨人的世界,将嘲笑与讥讽吞进肚中,转为前进的动力,最终促使他一炮而红,写出了《这个世界无须仰视》,一声声嘲笑成为王庭德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打造了他别具一格的文风。他的书告诉了我们写作并不讲究目的,而是有感而发,无感时你再冥思苦想也没有有感时的败笔有韵味。写作不讲究一味追求经典,就像王庭德可以写给一个炊饼、一只狗、木门口……只要印象深刻,触及心灵,便可写下。
人字只有两笔却无比复杂,王庭德一直在通过行动与热情影响环境,做到自尊、自强、自信,他外表是个侏儒,内心却早已是个巨人。早年的经历,使他早已有一颗与外表极不相符的强大的心。你可以将一个人摔倒,但你没有办法阻止他站起来。即使身处低谷,但仍在仰望阳光,生活的一道道坎,将他撂倒,但并没有撂倒他的心,摔倒,爬起,摔倒,爬起……直到越过去。父亲早逝,初中学历,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他依旧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王庭德的精神犹如黑暗的明灯,带我领悟生活的真谛;犹如黑夜中倔强发亮的明星,令我驻足凝望;犹如黎明的太阳,引领我走向光明……
即使王庭德身为残疾人,但他一心向阳,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