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皮格马利翁效应》内容简介:就像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亲手雕塑的加拉泰亚,每个人也在“创造”着生活中自我和他人的角色。虽然,他人在我们看来就是他们本来的样子,是我们“发现”了他们,但是关系中包含着无意识的复杂心理过程,引导我们用自己构建的方式去感受他人。心理分析理论使得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人们如何无意识地创造其需要和恐惧,但大多数治疗师对此没有深刻的理解。治疗师经常变得和病人一样,忽略了在人际关系中创造他人时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使得病人好像只是不幸“有”个冷漠的母亲,或者“找了”一个缺乏爱心的伴侣。其实,每个人都像一位导演,在舞台上将其他人塑造成某一个角色,而其他人也会将我们塑造成他们剧本当中的`角色。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在《战争与和平》中,想要挣脱消沉的安德烈爱上了在他眼中象征着愉悦和重生的娜塔莎。娜塔莎并不知道自己对于安德烈的意义。两人相爱了。但安德烈从一开始爱的就不是娜塔莎,而是被自己赋予了无限美好之情的娜塔莎,当安德烈看待娜塔莎的眼光改变后,他感到娜塔莎失去了光润,变成了一个柔弱又痴情的孩子。而对于娜塔莎来说,她还是自己,她先被奉为新生的使者,然后又被遗弃了。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是什么导致了娜塔莎的角色改变?人们之间的心理互动是件微妙又神奇的事情。我们是如何在无意之中扮演了别人的良师益友,充当了他人的保护者或者出气筒的呢?我们为什么有时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呢?在本书中你会发现答案。本书的作者朱瑟琳·乔塞尔森博士是著名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的得意门生,是一名资深的心理治疗师。本书运用心理学理论,通过四个案例,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人们是如何创造了对他人的幻想以及安排了他人在自己生活中的角色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本书中关于人际关系中的无意识过程给予了清晰有力的描述,非常有价值,无论对于治疗师、来访者,还是任何热衷于探究人类思维是怎样在人际互动中彼此创造的心理学爱好者,都是这样。作者向我们指出:我们的原生家庭、当前的人际关系、他人留给自己的印象、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是怎样复杂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反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相关文章:
希腊神话丢卡利翁和皮拉的故事05-13
第三章-丢卡利翁和皮拉01-19
希腊神话第三章:丢卡利翁和皮拉10-17
希腊神话故事第三章:丢卡利翁和皮拉03-15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读后感01-20
2022格林童话读后感03-02
千皮兽01-26
驴皮公主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