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之上读后感范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活着之上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着之上读后感1
很久就仰慕阎真的《活着之上》,上次去附中在书店又看到了它,作者阎真是湖南人,北大毕业,这就更加勾起了我读这本书的欲望,于是我在百度阅读中买来,不歇气地读完了它。
聂致远和蒙天书他们两是同学,聂致远在大学时孜孜以求,老老实实做学问,而蒙天书却在大学期间靠着同学聂致远的“把试卷偏一点点”才能混到毕业,然后靠耍小聪明在聂致远的面前软磨硬泡要求换研究生导师,聂致远就此善良了一回,因此纠结痛苦的人生开了头,而蒙天书呢,却靠着他天生的情商一路青云直上。每当聂致远遭遇生活的磨难时就拷问自己,拷问良心,拷问圣人,拷问社会,他做有良心的坚守是否值得?
本书为聂致远同时也是为读者树立了一个道德的楷模即曹雪芹先生,他不仅淡泊富贵,更淡泊名利。也正是有这样的道德楷模指引着聂致远在这个人情社会、官本位社会、金钱社会中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最终恪守了做一个好人的底线。作者在本文中很细致地也许很有切身之痛地描摹了一些没有任何背景的小老百姓在强大的丛林社会中的生存之艰难,当我看到那些小人物为了一生中的一个极渺小的梦想走投无路痛哭流涕时,于我心有戚戚焉,因为我和聂致远一样,生长在农村,身处社会最底层,且还没有他的显赫的博士文凭,因此对文中所写的以权谋私恃强凌弱深有同感。
我的青春时代就这样在权势中被碾压了,人到中年也被磨平了,如今我的孩子也已长大成人,本科已经毕业,我在想一年以后等她硕士毕业,当她去找工作时,她用什么去冲破中国的铜墙铁壁的人情网呢?她是不是也会像书中描写的那些弱势群体一样被碰得头破血流呢?对此我忧心忡忡,女儿无爹可拼,无钱权可依,未来的路得靠她自己去打拼,这将是何等的艰难啊!虽然书中有一教授说了一句很励志的话,只要你比别人优秀一大截,就不怕不公平,话是这么说,可那一大截也要有人看得到啊,就正如聂致远一样,他也优秀,可也有被踩踏的时候啊,作者也正是按照这个标准最终让主人公凭着自己的优秀站到了他人生的目标上,这是让读者在繁杂的社会中看到曙光,感到欣慰。
我认为《活着之上》不是一部小说,而就是对现实社会的描摹和对活在这个社会的人生的感想,书中就是告诉我们曹雪芹先生这类人是用来仰慕的,而不是用来模仿的,你如果想在现实生活中去模仿这样清高的圣人,我们终将走入生活的死胡同。活着的意义就是在于活着。作者高度评价了曹先生,高度赞扬了屈原,他们这些先贤,是我们生活在这芜杂社会中感到屈辱时的一剂精神的疗药,暂时医治现实之痛。
活着之上读后感2
看完阎真的《活着之上》已经有一小段时间了,感触良多,只是前些日子有点忙,加上有些心浮气躁,无心谈谈读后感想,直到现在才有那么一种分享感想的欲望。
阎真的书,总觉得封面就与常人不同,用简简单单的物体体现出非同寻常的.寓意。从《沧浪之水》一块沉入水中的石头到《活着之上》一朵干枯的莲蓬,体现出主角一生心境的转变。
我从初中开始就喜欢看各类小说,到现在为止看的数量也还算可以,但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说不多,阎真的《沧浪之水》和《活着之上》算其中两本。从内容上说,这两本书讲的都是和我们“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准确地讲是大学毕业后一个人的心路历程。
《沧浪之水》主角池大为是一个农村出身的医学生,从小受到父亲和古代圣贤思想的熏陶,梦想成为一个像屈原、陶渊明那样清白、正直的“好人”。然而天不遂人愿,研究生毕业后池大为进入省卫生厅,在此工作二十余年期间亲历各种“官场乱象”,仍然兢兢业业恪守本心,可他的这种“良心”在官场中却处处碰壁,气运不佳加上来自生活上的巨大压力,最终使他放弃了内心坚守十几年的的原则,和其他人一样迎合官场“规则”,并最终当上了省卫生厅长。可是,即使当上了卫生厅长,他发现自己的力量还是太弱小,完全无法与整个社会趋势相抗衡。最终他还是没有守住自己坚守了二十几年的原则,亲手在父亲坟前烧掉了那本《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
与《沧浪之水》到最后的那种“绝望”相比,阎真在《活着之上》中写得更“仁慈”了一些。主角聂致远是一名历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勉强考上名校博士,然后留在本科学校任教,后逐步评上副教授、教授。大学里“竞争”虽然也很激烈,但是毕竟生态环境还是要好过官场,且聂致远在生活上没有池大为那么大压力,还有时不时来自同门的帮助,气运上也要比池大为强,所以在小说最后他也得以守住了“初心”。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封面用一朵干枯的莲蓬而不用其他东西的原因:莲蓬脱胎于莲花,虽然干枯了,但它本质仍是莲而不是其他。
为什么这两本书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呢?大概是它里面的内容真有种“拷问良知”的感觉。高中时看《沧浪之水》还没有那么大感触,那时主要心思还是放在高考上,虽然有很多想法但也不会深入去想,到大三时看《活着之上》才有更深层次的体会。过不了多久,自己也就会像这两本书中主角一样,从大学踏入社会,免不了要进入职场、官场或者像高校之类的半职场,那时候的自己该如何抉择?
我会有这种想法,想想还是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读书人”,要有一定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一个大学生,从小到大读了那么多书,如果还是和社会上大多数人一样,只顾自己,自私自利,为了自身利益的达成可以不择手段,那读了那么多(圣贤)书意义何在?我不相信那些“圣人只生活在书本中”之类的话,至少目前我的想法是这样。一个社会,总不能人人都想着自私自利。如果从古至今就没有这些“圣贤”“善人”存在,人人都是官(职)场中自私自利的小人,那人类社会估计早已灭亡了罢。这世上有很多教育程度不足的人目光短浅自私自利,这无可厚非,因为我们不能要求其他所有人都有这种“为善”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公共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我觉得当代大学生应当有这种“担当”。
我曾经有意观察过我认识的同学们,看看别人的想法、做法是如何。发现有的同学已经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这种蜕变,逐渐往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方向发展;也有很少部分的同学仍然在持续坚守“初心”;更多的还是像我这种有点摇摆不定的,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空有这种“抱负”,却又无时无刻受到现实的“压迫”导致有时不得不做出一些“违心”的事。虽然也不是经常都做违心的事情,可以的时候还是会尽量“向善”,但是即使是偶尔不得不违心做一些事情,心里还是会有愧疚感,总觉得内心不好受。我挺羡慕另外两种人的,第一种人他早已适应了社会运行的“规则”,他没有任何理想信念,在当世获得“成功”、过得舒坦就是他最大的目标,“任我生前荣华富贵,哪管死后洪水滔天”,他独自往“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方向越走越远,他只做对自己利益实现有帮助的事情,而且为自己利益的实现而不择手段,内心没有任何愧疚感,这种人活得是最舒服的,无论是物质上或者是精神上都没有任何压力;另一种人活着则一直在坚守着自己内心的想法,自己认为是对的、善的,他就会去做,而不管他人的想法和作这个事对自己会有什么害处,这种人在物质生活上可能不如第一种人,但他内心有着坚定的想法,精神上的满足胜过了物质上的贫乏,他活得也比较舒坦。最痛苦的是像我这种中间地带的人,既没有第二种人那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又没有第一种人那种厚黑精神,内心渴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却又为现实所逼而不能那样;既无法抛弃良心追求荣华富贵,又无法在任何时刻都坚持本心不动摇。
有时我会想:人活着为什么就会有那么多烦恼呢?要是人类进化之初进化出了一种可以消除烦恼的能力该有多好。(虽然明知道那不可能)
有时我又会思考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这世上的所有生命、所有物体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就人类而言,大多数人生命不过数十年,人类社会不过数千年的历史,这段时间在浩瀚的时间长河里简直不值一提。而且,就大多数人而言,他一生中的“痛苦”是要远远多于“快乐”的,既然这样,他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为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吗?既然他生存的社会赋予他的痛苦远多于快乐,那他又有何必要为了社会的发展而存在呢?人尚且如此,那些动物、植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如沙石,甚至是星辰大海、浩瀚宇宙,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有点扯远了,还是回到书上来吧。聂致远的结局还算是好的,至少能让人在这个自私自利的社会中感受到一丝希望,让那些有志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们仍然有些可以“参考”的对象。不过,就整个社会而言,能有这种类似境遇的人还是太少了,大多数人最后还是会放弃自己坚守的原则。毕竟,人要怎么活呢?人只有一辈子啊。
本来还有挺多想说的,感觉扯太开了也不好,所以就不说了。
最后以两句话结尾吧:
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② 学为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