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 篇1
今天,我学了《文成公主进藏》这篇课文,非常有趣。
西藏当时叫吐蕃,当时有个年轻的首领,叫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有个皇帝的女儿叫文成公主,既聪明又能干,松赞干布十分喜欢她,就派了个使臣去求婚。
唐朝皇帝接见了使臣,要考考他的智慧。可无论唐朝皇帝怎么刁难他,他也能克服,皇帝心甘情愿的把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公主带了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植物的种子,并带了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一起进藏。
公主在路途中,碰到了很多困难:
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一条河,于是公主便用一根树干横在河上面。所以,当地人就把这座桥叫“内地桥”。
走了不久,公主又遇到了沼泽地,一只小鸟飞过来:“公主,公主,这是一片沼泽地,不好走。”公主听了,剪了一片羊毛铺在上面,走了过去。
公主到达尤龙真这个地方时,碰到了可恶的乌鸦,它说:“松赞干布已经死了。公主还去干嘛?”公主听了非常伤心,头发散了也不管。
后来,文成公主又碰到了神鸟天鹅,天鹅说松赞干布没有死,让公主快去,公主去了之后,松赞干布隆重地迎接了她。于是她们就结了婚。
文成公主进藏后,密切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把内地的先进文化知识带到了西藏地区,作用好大哦。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 篇2
最近,我们学习《文成公主进藏》这篇课文,里面的文成公主让我非常的佩服。
《文成公主进藏》,这篇文章讲的是松赞干布派人去向文成公主求婚,文成公主千里迢迢去西藏和亲的故事。松赞干布派使者去提亲,唐朝皇帝为了考验使者的智力,出了两道难题,都被使者聪明的解答了。所以皇帝就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在路上她遇到了一条河‘沼泽地’乌鸦的阴谋‘乃巴山等一系列的难题,都被文成公主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朋友的帮助一一化解。最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结为夫妻了。就是在这个时候,西藏和内地的来往更加密切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能。
所以说文成公主起到了很大作用。这篇文章我很喜欢,这里面有文成公主的机智,使者的聪明,神鸟天鹅的帮助。文成公主的善良’智慧;聪明,勇敢,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为中国有这样的公主而骄傲。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 篇3
藏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其中一个传说故事是这么说的: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
但是,皇帝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
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籽、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
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 篇4
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有个地方叫做吐蕃,吐蕃有个首领,叫松赞干布,他派大人去像唐朝求婚。
唐朝皇帝想试一试吐蕃使臣的智力。出了两道难题都难不住吐蕃的使臣。皇帝很高兴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她从京城带去了很多的汉族的文化,使西藏地区从此幸福和平。
文成公主进藏,给藏族人民带去了幸福生活,吐蕃人民都十分爱护文成公主。当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还在吐蕃生活了三十年,距续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往来。到现在吐蕃人民流传着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
狮子进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大平原,
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
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藏族歌谣
文成公主对西藏的人们很友好,我们要向她学习。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 篇5
我们班有个男孩,他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红红的嘴巴,头发乌黑发亮。他就是我所说的“文成公主”。
大家肯定会感到奇怪,文成公主是个女的,而我口中所说的文成公主却是个男的。你们不用感到大吃一惊,还是听我慢慢道来吧!
其时,他并不叫文成公主,只因为他的名字叫周文成,这只是我给他取的外号罢了。这个“文成公主”在我们班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有一次,我们在学一篇课文,老师叫我们一起读题目。大家看了看题目,都哈哈大笑起来,因为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老师严肃地说:“安静!安静!这是教室,不是菜市场!”霎时,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到发言阶段了,老师看见“文成公主”举了手,便叫到:“周文成!你来把文成公主没有心情梳头发那段读一读!”顿时,鸦雀无声的教室又响起了欢快的笑声。
下课了,大家都在讨论“文成公主”的事,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教师。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 篇6
每一次民族的交流带来的总是人类的和谐。——题记
公元641年,你——文成公主,一个伟大的壮举,一次吐蕃之行,便赢来下大唐与吐蕃几十年的和平与友爱,带来了两族人民的无比安定与繁荣。于是,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你匆匆的身影,碾出了一条连通两族的深深的车轮印。
那天,你在城墙下停留,不舍。你不曾离开过它,而今你即将离它而去,也许将一去不复返。于是你怅然地环视这陌生而又熟悉的一切,也就是此刻,你才发现眼前这坚厚的城墙如此亲切,又如此可望而不可即。你知道墙的那面有泪眼婆娑、无可奈何的亲人。风起了,马脖子上的铃叮当响,头顶上崭新的皇旗在呼啦啦地飞。于是你转身走向马车,留给长安最后一个回望,最后一滴泪,马走了,车子走了,你义无反顾……
风在吼,马在嘶,车在颠簸,你在车中垂泪,此刻只有悲伤寂寞与你相伴,只有天边那数点明星与你相依。就这样,你任由风把思绪吹回故土:曾经你是那么快乐无忧地度过每时每刻;曾经你在那热闹非凡、莺歌燕舞的'大唐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然而这切都已烟消云散,无影无踪。除了孤独,你只有哭泣。这并不能阻止飞跑的马车,它要把你带到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一个完全陌生的民族。你开始恐惧。一阵疾而冷的风从窗子的帘下钻入,直扑你苍白而美丽的面颊。你不禁颤抖了一下,你不敢想象那位大唐驸马——松赞干布是什么样子。英俊还是丑陋?强健还是体弱?你也不敢想象那里的人民与生活,但你隐约觉得那里是贫穷的、艰苦的。你害怕,你不知道将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你不知道……也许你想得太多了,你也太累了,于是你轻轻掀起窗帘:天边依然零星点点,远处也有几点在闪耀,然而正是这零星之光把黑暗照演了,把你的忧愁驱做了。你感到从未有过的舒畅,于是你把头深深埋人双臂,渐渐睡去……
雄鸡啼破了黑暗,迎来了拂晓,惊醒了梦中佳人。你揉揉惺忪睡眼,再次掀起窗帘,你惊呆了:辽阔的草原,一望无垠,小草绿得逼你的眼。你从未看见过这样的世界,于是你知道:从此你将弃轿从骑,你将成为吐蕃一员。一只鹰划过天空,一声呼啸划破宁静,你欣慰地笑了。也许,你并没有想到,你,一个民族的代表,一次义无反顾的交流,将两个民族的血液融为了一体。
历史已将你的前行记人厚重的史册。
文成公主和亲是历史上的大事件,作者巧妙地从文成公主一个女儿家的心理入手,采用第二人称娓娓道来,想象了文成公主一路前行的所见所思,写出了和亲的意义,具有别样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 篇7
距今1300年前的唐朝,常与边疆民族产生争战,为了消弭战争问题,于是和亲政策就此出现,唐代文成公主身负所谓和亲重任,从此离乡背景,扎根于异域,未曾再返回中原的家。一生扮演了和平大使与汉文化传播代言人。
文成公主从小冰雪聪明:长相清秀,当唐太宗选和亲的适婚人选时,气质与智能兼具的她,担任了重任。当踏上长约三千公里远途时,她望着山头看到大大小小的村落;听着宛转的鸟叫声,想到将无法轻易见到家乡景色,汨汨流下眼泪。文成公主和夫婿松赞干布鹣鲽情深,促使大唐与吐番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她带着佛经三百六十卷与书籍,让西藏变成佛教文化兴盛圣地,她带去的纺织和刺绣工匠,改变了人民穿衣方式,以牧立国的吐番因唐朝蓄牧人员教导下学会新的农业技术,整个吐番出现不同文化融合。如今现在西藏有文成公主庙、公主柳、小昭寺等象征性纪念,也让世人了解文成公主在藏人心中的景仰与怀念。
知书达礼的文成公主不避艰险;远嫁吐番,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早已将自己融入异域文化且甘之如饴的安身立命,也为促进唐番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的亲密友好做出历史性贡献。她的伟大无私的贡献和那坚忍不拔的精神,令我深深敬佩与学习。从文成公主故事中发现原来人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只要勇敢面对困境;接受变化万千的挑战;应用智慧与包容处理逆境;相信任何事物将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 篇8
唐朝的时候,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听说唐朝皇帝有个既漂亮又聪明的女儿文成公主,就派大臣去求婚。
唐朝皇帝想考考这位使臣的智慧。他让使臣辨认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使臣先把它们分开过夜,第二天早上让母马逐匹认出自己的小马。
第二天,唐朝皇帝又让五百个穿着同样服装的姑娘,让使臣辨认哪一个是文成公主。使臣仔细一看,只有一个姑娘的头上戴着鲜花,断定这个姑娘就是文成公主。
唐皇见这些都难不住使臣,想使臣也这么能干,就更何况首领了,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了,她带上了五谷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能工巧匠。路上,文成公主遇到了一条河,就用树干横在上面,搭成了一座桥。老百姓把这桥叫做“内地桥”。走着走着,树上的小鸟对公主说,“前面是沼泽地”,公主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所以这地方牛羊长得肥又壮。
不久,文成公主到了尤龙镇,乌鸦来说坏话了,它问公主要去哪里,公主说要去找松赞干布。乌鸦说:“哎呀,松赞干布已经死了,你还去干什么?”公主很难过,就在那里修了一座石屋,住了下来,并在石壁上写下了血书。她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也散了一地。因此,这个地方北岸的树木稀疏,南岸的树木茂密。
文成公主想去看看松赞干布,神鸟天鹅对公主说:“松赞干布在拉萨,身体很健康。”于是公主又上路了。可是乃巴山把路挡住了,公主就把它背到了旁边。现在,乃巴山上还留着那公主的脚印。就这样,文成公主和随从们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了夫妻。
从此,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也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 篇9
唐王李世民为了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两族文化交流,将美丽貌美的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与随从们在长安整顿整顿就出发了。
走到半路,文成公主遇到了一座日月山,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只留下一片辽阔无边的大山,天灰蒙蒙的,看起来十分恐怖。突然一股黑烟席卷而来,刮走了随从,黑烟一直飞驰而上,直到一个黑洞。文成公主见此状,吓得手足无措,就似晴天霹雳当头一击又好像被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凉水,全身麻木。紧接着,文成公主二话不说就把上嚎啕大哭,哭声震动了整个日月山,震惊了当地的土地神。“这是谁呢,在此地大声喧哗。”土地神拄着拐杖生气地从土里钻出来。“实在对不起,我......”文成公主跟土地神解释。土地神和公主诉说了整治山贼的办法,他给了公主一件精致的玉笛,说只要吹响玉笛,就能唤来神器,制服妖怪。
公主照着土地神的方法所做,果真就出了大家。又走了七天七夜,大部队在一片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停下脚步,原来在小路中间出现了一条小河,盈盈一水.柔情依依,清波碧浪,婉转萦回,他就像一条漂亮的带子飘绕在间。说来也奇怪,这条河的河水一路向东奔腾而去,可一般的溪流都是自西向东流水,这是正常的地理知识。水流渐渐急起来了,小河要发怒了一搬,想要跟老天比高低,水面上掀起了波浪。
这可让公主犯了难,就在大家烦恼之际,睡眠突然出现了一只巨大的象龟,他亲切地说:“公主,我是南海的象龟,知道公主途经此地,特来送你们过这倒淌河的。”大部队上了龟背顺利地过了河。
到离吐蕃还有五百里的地方,有一个山庄,这里的大地上都是残枝断叶、一片狼藉,连房顶都被弄坍塌了。这种景象,就好似被洪水洗劫似了,当时村民们都上山避难去了公主不忍看到村民们这么可怜,就吩咐手下,拿来了一把金剪刀,剪下了一部分的头发。头发落在地下就变成了,一片绿地,花花草草纷纷绽放自己的身姿,长出了一棵棵健壮、翠绿的柳树,这里顿时恢复了勃勃生机。走了不久,公主终于到了吐蕃,与松赞干布和了亲,八大唐代的丝绸、水利、耕田技术都传播给了吐蕃,给吐蕃带来了繁荣与富贵!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 篇10
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在今天的西藏一带。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叫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就派大臣到唐朝去求婚。
唐朝皇帝接见了吐蕃的使臣,想试一试他的智慧。他派人牵来一百匹小马和一百匹母马,让使臣认出哪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使臣一点儿也不着急。他先把小马和母马分开,分别拴在两个地方过夜。第二天早上,他把一匹母马放到小马群里,小马一见自己的妈妈来了,立刻就跑过去吃奶。这样一匹一匹地放母马,每匹小马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接着又来了五百个姑娘,她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头上戴着一样的花。皇帝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使臣看过每一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唐朝皇帝见这些都难不住吐蕃的使臣,心里很高兴。他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不用说,他们的首领就更聪明能干了,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了。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
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说:“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撤在地上,就走过去了。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
文成公主到了达尤龙真这个地方的时候,可恶的乌鸦飞来说了坏话。它问:“公主,你要到哪儿去呀?”
文成公主说:“我要去找松赞干布。”
“哎呀,松赞干布已经死了,你还去干什么?”
公主听说松赞干布死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她就在达尤龙真修了一座石屋子住了下来,还咬破了指头,在石壁上写了血书来纪念松赞干布。公主心里难过,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理会。因此,这个地方北岸的树木稀,南岸的树木密,两边长得不一样。
过了一些日子,文成公主想:即使松赞干布真的去世了,我也要去看看!碰巧这个时候,神鸟天鹅从远方飞来,说:“公主,公主,不要难过,快到拉萨去吧,松赞干布的身体很健康!公主,公主,快到拉萨去吧,一切都会吉祥如意!”文成公主听了,十分感激神鸟天鹅,马上就动身前往拉萨。
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路挡住了,大家走起来很不方便。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直到现在,乃巴山下还有公主的脚印。
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西藏。年轻的松赞干布在拉萨隆重地迎接这位美丽的公主,和她结成了夫妻。
从此,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04-10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04-23
文成公主进藏的教学设计01-15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反思03-30
读《文成公主进藏》有感12-27
探秘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03-24
《文成公主进藏》阅读心得04-25
《文成公主进藏》课文原文03-26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模板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