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

时间:2024-08-08 13:30:10 飞宇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 1

  欲望的大树啊,你以快乐作为肥料,随着你树皮的增厚加硬,你的树梢希望与太阳接近。

  ——波德莱尔《恶之花》

  起初了解到《恶之花》是通过一部名为《恶之华》的动画作品得知的。《恶之花》是法国作家夏·皮埃尔·波德莱尔的一部诗集。按照内容分类为了六个部分是一部表现西方精神病态和社会病态的是个艺术作品。这作品名中的“恶”并不仅仅代表邪恶,还有忧郁、痛苦和病态。在常人看来,病态并不美,但波德莱尔却能在恶的世界中发现美,在美中体会到恶。说实话,刚开始读他的诗,会觉得很枯燥、很深奥,但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才会发现那些印在纸上的文字的内涵,才真正看到恶之花的魅力。

  有人说:“善始终是人为的产物”,所以要得到真正的善,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从“恶”中去挖掘。采撷恶之花就是在恶中挖掘希望,从恶中引出道德的教训来。因此,我们要找到我们的“恶”,再从“恶”中找到对人生有益的经验,从缺点中成功。

  有一个孩子,夫妇在其中学时为他选择了文学这条路,但是老师觉得这个学生做事过于用功和死板,在文学上无造诣。然而化学老师却觉得他的缺点能在化学上有所发挥。因为化学的实验需要一丝不苟的认真和“死板”。后来,他的化学成绩在同学在遥遥领先。最后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就是奥拓·瓦拉赫。他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缺点,并且还让他自身的缺点成为了向上的阶梯,最终还攀上了化学大师的高峰。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也许他们会在我们未来的发展之路上成为我们的阻碍,有可能你觉得他们的存在并无大碍。但是如果能够给自己的缺点找到一个属于他们的地方,促进我们的成功,又何乐而不为呢?把我们的缺点,变为优点,从“恶”中发现“美”。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恶之花,他在我们的心中萌芽,我们要正视他,正确处理他,给他找个最适合他生长的地方,让他健康茁壮地成长。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 2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文学界也是文学历史上都很重要的一部作品,谈论诗歌,谈论现代派文学,这是绕不开的一块里程碑。《恶之花》被誉为法国“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新的传统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里开放出来的一丛奇异的花。作品兼具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征。

  正如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一样,《恶之花》也具有多方面的文学和文化意义。《恶之花》中的诗不是按照写作年代先后来排列,而是根据内容和主题分属六个诗组,各有标题:《忧郁和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其中《忧郁和理想》分量最重。六个部分的排列顺序,实际上画出了忧郁和理想冲突交战的轨迹。

  我曾经读过郭宏安的《恶之花》译本,有一些民国时代的诗人气息,读过了让人生出很多感慨。这是一种面对异域文化和如此描写城市的黑暗背景的震惊。这种震惊可以看出波德莱尔的伟大,一部表现西方精神病态和社会病态的诗歌艺术作品,赤裸裸地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某些阴暗。

  然而揭露病态,未必不是一种美。波德莱尔的天才,恰恰表现在他能在恶的世界中发现美,也能在美的体验中感受到恶的存在,并通过诗歌化腐朽为神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恶之花》是“恶”的`艺术,而不是恶的颂歌。以诗歌表现现代都市的丑恶、现代文明的虚伪以及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贫乏空虚,是《恶之花》对诗坛的独特的贡献,也是波德莱尔给日后的现代主义提供的有益启示。诗人以罕见的胆识,陈列出种种丑行与败德,也倾诉了深藏于心中的郁闷与苦恼。

  引述了如上的现成的一些评论,抛开文学的深层次意义不说,只以一个诗人的普通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确实让人眼前一惊,可谓振聋发聩。要知道这些作品如果放在今天,基本上意义不大。人们已经见多识广,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乱花飞扬,基本上没有什么能让人震惊的东西了,更多的是一种熟视无睹。花样太多了,也就没有了新意。

  可是我们要知道的是,这是一部200多年前的作品,如果把一切文学经验和例证都祛除掉,你再看看这部作品,会产生什么感慨呢?我们简直要佩服的五体投地,无论你从诗学、诗艺还是作品本身精神和前瞻性来说,你都要不由自己地竖起大指。所以,人们不是胡乱地夸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的文学成就,实在是因为这个成就太过巨大,成了经典中的经典。

  对于经典,对于那些经受住了时间的淘洗和岁月打磨的东西,我们只能抱以欣赏的态度、借鉴的态度去看。这部郑克鲁的译本和郭宏安的译本稍有不同,主要是人文气质的不同。大概这是不同时代的人,翻译的结果也不同吧。在对原作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自身的东西势必要融合进被翻译的作品中。我们领略到了原作的精髓,也感受到了译者的人文素养和内涵。

  对于译者来说,翻译不啻于一种新的创作,不过这种创作还是受到原作的约束,不能天马行空,肆意进行罢了。我们不能忘记翻译的功劳,他们不是窃取者,是创造者。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 3

  我听来耳熟的作者,一般都应是鼎鼎大名的著名作家,本作者定当如是!看到其他评论人对本书所作的评,佩服之至,能够写得如此,定是对诗人及其作品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并个人文学素养也较高,否则怎会如此下笔?!从诗人的生活环境,到诗人的类型诗作,分析得内容还真不少。到了本人这里,不能做此深刻,也就只能就个人观感来谈个人感受,有不足之处当请各位批评指教,或者就直接略过了吧!

  个人也读过一些外国诗人的诗歌,惠特曼,叶赛宁,纪伯伦,日本诗人高银,其他不太记得了,读波德莱尔的作品,大部分感觉像惠特曼,那种长度和隐含意,可能因着文化差异和水平差异,其中很多意象属于历史性、地域性和典故性,就有些难以理解,即使对写作背景和作者背景进行了一些了解,也有些力所不逮,当然作者亦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方面,一些独特的意象,肮脏、丑恶的,这要跟作者追求的风格有关系了。其他诗人所写的作品,叶芝更清新自然,纪伯伦属于散文诗,词句表达方面更美,日本诗人则跳跃性较大,不似一些讲述的感觉,所以读起来或许很轻松,只是诗毕竟有它的高浓缩的特点,想要读懂,非得仔细研究,若只参详意境,则只要感觉到了就好,若想从中学习些什么,那么笔法形式类则更需加工。

  作者所作用的一些写作手法,通感,象征等,只有能了解内在意义的能体会吧。介绍讲作者主要为突出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悲惨命运,讲真,如果不是看到这里我是绝对体会不出这一层的,没准会认为是某愣头青的社会不忿小青年。但有一点特别认可,即作者所谓“现代性”,就是要从现实生活中抽取具有历史性的内容,抽取反映现代本质的具有诗意的东西,也就是从现时事物中抽取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

  这是作者得以成名的方法,个人觉得这就是一种创造个人风格的方法,很有必要一试。

  读诗、品诗,其实是非常庄重的事,因为只有情到浓处才会凝炼出诗的语言,对于一个人如此的表达,含蓄又浓烈,他既希望你能够读出他的感情,又不想让你清楚的知道,于是我读诗时,多只体味意境,研究词句,而不刨根问底的找出最终含义,这才是诗的感觉。

  差点忘记了译者,外文诗来到本国,太需要感谢译者,更需要感谢那些创造经典的译者,无论直译或加工,他们都竭尽全力,对读者是满腔的肺腑!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 4

  《恶之花》是法国十九世纪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夏尔·波德莱尔的一部诗集,这本诗集收录了作者将近百篇诗歌,这些诗歌自成一体,构筑了作者创作风格,这是当时最前沿时尚的作品形式,作品兼具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征。当然忧郁和丑恶还是在本书中占了大部分的比例。

  夏尔·波德莱尔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开创象征派诗歌体系先河。作者的创作态度和他的生活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小就失去父亲的作者,缺少了正常家庭的温暖。由于思考问题的方式差异,导致作者和继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的环境使得作者内心充满忧郁苦闷,作者把一腔愤怒都注入到诗歌之中,通过诗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作者除了家庭的矛盾之外,当时的社会现状也是造成作者极端的一个原因,社会冲突中作者时刻挑战着社会制度,动荡不安的生活环境终于让作者失去对于世界美好的向往,内心的苦痛和沉闷压抑的透不过气,作品自然而然的流露出心声。

  这本诗歌集已经是再版过多次,每次也有不同程度的删减,但是作品的精华却是更加浓缩。书中主的诗歌并不是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来编排,要是采用内容和主题来划分,分为六个主题和一个增补诗。这六个主题分别是,忧郁与理想,巴黎风光,酒,恶之花,叛逆还有死亡。其中以忧郁和理想最为突出,诗歌的选取也是数量最多的,这么重的分量,也能看出作者的创作思绪与社会现实的冲突点,忧郁的心情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矛盾,也是作品的核心内容,但是任何人对于寻找光明的理想还是有所期待的,长期的寻找却不断的失望,内心的苦闷,现实的不如意,寻找渺茫的理想贯穿于本章。巴黎这座城市是世界公认的漂亮的都市,也是最浪漫的都市,可是在作者的诗歌中,却有着太多的'丑恶面目,这样的描写和作者的心境有所关联,可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酒是很多诗人笔下常有的作品,可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欢快却没有在作者的诗歌中发现,看到的都是借酒浇愁的忧郁。恶之花也是充分体现了主题。叛逆也是对于社会无奈的反抗,而死亡到成了最后的解脱。

  通书的诗歌都是近乎悲凉的气氛,让人心情压抑,而每个章节首页通体黑色的带有一朵诡异盛开的花更是充满了悲凉。这些诗歌的主题围绕人们的的忧郁和理想展开,表达了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内心焦灼、不安的状态是当时人们的真实写照,人们也在痛苦之中徘徊,挣扎,寻找着光明。作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了这些诗歌,他的笔触不同于古典美学者对美的定义,而是在现实的生活的丑与恶之中发掘别样的美。这也是现实主义特征最直接的表达。

  《恶之花》是一本经久不衰的诗歌作品,它的作者是法国的诗人夏尔·波德莱尔,由于作者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这样的风格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它的影响力也是比较深远,成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之作。而后世诗人也是对于诗歌的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发掘不同的美。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 5

  诗意盎然,这个成语的初衷是用来形容气氛、趣味等十分浓厚的样子。虽然并没有提及是什么样的气氛和趣味,但是形容的对象基本上都是美好的事物,充满诗意这样的形容一般给人们的联想都是花香鸟语等。

  中国古代的唐诗宋词里面相当数量描写风景的诗句可以说都是非常美好的,所谓的睹物思人在很多诗句中都能体现。这些美好的印象给无数后来人无尽的遐想。如《诗经》中《关雎》中脍炙人口的语句:“关关之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信即使不怎么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对此都比较熟悉,看到这首诗的时候相信如果自己有心上人的话,也会身临其境地产生思念之情。

  以上还仅仅只是列举了中国诗词中的一个经典例子罢了,读者可以从很多诗词歌赋中看到这些诗人词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刻画以及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即使诗人郁郁不得志,但是对其描写的事物和景色的'选取还是主要以正面为主。但是当你看到这本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法国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夏尔·波德莱尔编著,郑克鲁翻译的《恶之花》一书中收录的诗歌则可能就颠覆了你对诗歌的通常认知。

  在介绍本书正文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原著作者的背景,本阿里可能读者需要自行百度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去搜索,而本书译者郑克鲁在“序言”部分就将作者夏尔·波德莱尔在诗歌创作上的理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介绍。读者在正文开始之前很有必要阅读这个部分。

  作者波德莱尔的诗歌作品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笔下的描写对象往往是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或者比较讨厌的事物,例如尸体,而且是腐尸。这一类代表了“恶”的事物居然在作者的眼中有着非同寻常的美,这对于不了解的读者而言可能是重口味的象征。

  不过当你耐心品味的时候,你会惊讶佩服作者高超的想象力。还是以《腐尸》为例,里面开头就这样写道:“心上人,曾记否,我们见到的景象,在夏日明媚的早晨:在小路拐角,铺着石子的床上,一句腐尸臭不可闻”,所谓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作者在一开始的叙述对象竟然是心上人,与自己的心上人居然谈论的是腐尸。可以说这足以让我们感到震惊了,怎么要将视线瞄向普通人避而远之的可怕事物呢?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对这句“臭不可闻的腐尸”的细节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可以说与“心上人”相比起来这句腐尸的分量已经排在了第一位,而且在诗歌结束之际对心上人的直白对话可以说让这首诗歌充满了黑色气息。

  究竟作者为什么如此关注这些“恶”的事物,究竟这些事物中有着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喜欢挑战自己极限的读者可以在本书中寻找答案。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 6

  《恶之花》 是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的一部诗集,是波德莱尔心绪的结晶,是诗人身世与心路历程的反映。自身的经历加上波德莱尔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社会转型早期,生产关系正在调整,社会阶层在重新分化,变革思潮此起彼伏,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急剧转变,自由平等的呼声高涨,波德莱尔也感受到了这种时代的情绪和大众的情意。

  《恶之花》是波德莱尔身世和性格的注解,他孤独无援而渴求救赎。1821年4月9日波德莱尔生于巴黎,父亲弗朗索瓦-约瑟夫·波德莱尔曾在帝国时期任参议院大法官办公室主任,母亲卡罗琳·阿尔尚波·杜费斯在英国出生,其父亲是王室官员,波德莱尔出生高贵,年少时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都是比较优越的,而这种不凡的出身也影响了他的一部分个性,总体上来说幼年的时光对于波德莱尔是无限欢乐的。

  但是父亲的去世却使他失去了唯一可能理解他的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让波德莱尔有了被亲人抛弃的感觉,与世界有了隔膜,波德莱尔的性格中也生出了孤独感。

  波德莱尔的继父欧皮克上校是当时当权者中的上流人士,但他不理解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和复杂心情,同样波德莱尔也不能接受继父的专制作风和高压手段,于是欧皮克成为波德莱尔最憎恨的人,但波德莱尔对母亲却感情深厚。而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诗人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

  《恶之花》是孤独、忧郁、贫困、颓废的波德莱尔追求光明、幸福以及理想失败的记录。在《恶之花》第一部分忧郁与理想中,波德莱尔就表达了自己的出生和存在的罪感,诗人出生在这世上,就遭到了母亲、妻子和众人的诅咒,他像信天翁从天空跌到船上,成为船员嬉笑玩弄的对象,他经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不被理解。

  但是最初的波德莱尔还是渴望上帝的救赎的。他想摆脱苦难,他对自己的心灵说:“远远地飞离这致病的疫气吧,/到高高的天空中去变得纯净,/将充满澄澈空间的光辉畅饮,/就当作纯粹的神酒一样吞下。”但遗憾的是诗人的忧郁在“头脑和感官的热狂”中也只是暂时得到缓解而已。

  所以在诗集的第二部分《巴黎风光》中,诗人离开了精神世界,走向现实,但现实却是丑恶的、黑暗的。十九世纪中期的法国,破败的街区、肮脏的工厂、人民悲惨的生活、整日烟雾弥漫的天空让他内心沉重不已,整个社会弥漫在丑恶的雾霭之中。

  当诗人进入这个社会,看到的.是一个“红发白肤的姑娘”,但她“衣衫百孔千疮,显露出她的贫困,却长得俊。” 女乞丐的美丽和她的苦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深切的同情她所受的苦难。被生活折断了脊梁的老人对世界不是冷漠而是仇恨,瘦小的老妇人“在古都像褶皱的弯曲街巷中”龋龋独行,诗人对他们有“不可抑制的同情”,他在心中呼喊“请爱这些怪物,她们心地善良。”

  于是诗人沉入了梦境,看到光明的世界:“睡梦中充满了奇迹,/ ……我在这画幅中赏玩,/由金属、大理石和水/ 组成的迷人的呆板。/楼梯、拱廊之塔通天,/是一座无尽王宫,/布满水池,瀑布成帘,/ 落在灰暗的金盆中;/那些沉甸甸的瀑布,/仿佛水晶帘子一样,/熠熠闪光,令人目眩,/挂在金属的墙壁上。/…… 像妇女在照镜梳洗。/红绿相间的堤岸间,/碧波平展,汩汩流泻,/几百万里,奔腾向前,/ 一直流到天涯海角。

  但是当诗人梦醒,看到的却又是麻木的世界:“我睁开火热的眼睛,/看到陋室不堪入目,/感觉可诅咒的愁情/深深刺入心灵深处;/挂钟敲响阴郁声音,/ 乱糟糟地报告正午,/上天把黑暗的阴影/向麻木的浊世倾注。”

  黎明到来,形形色色的人又开始新的一天,而这座劳动城市——巴黎,却犹如一座人间的地狱,压迫着人民。

  至此波德莱尔向读者展示了他的精神世界和所处的外部世界,而对这个受资本主义压迫的世界,诗人试图通过自我麻醉,诅咒上帝,甚至是死亡来与之抗衡。

  第三部分《酒》中诗人乞灵于酒,拾荒者喝了酒滔滔不绝倾吐心中的郁闷;情人喝了酒,在醉意中去往梦想的乐园。但酒的迷醉始终不能让诗人得到解脱,醉意中的幻境只是一座“人造的天堂”,所以诗人深入到罪恶中去体验,到那盛开着“恶之花”的地方去探索。

  而这盛开“恶之花”的并不是其它地方,正是人的灵魂深处,“恶魔”时时在身边蠢蠢欲动。在罪恶的深渊中,诗人感到血液奔腾而出,在身上触摸,却遍寻不到伤口。诗人在罪恶中漫游,得到的是变态的爱,绝望、死亡,于是诗人开始反抗。

  诗人曾经也希望得到救赎,对天主发出反抗的叫喊,希望能够重回上帝的怀抱,但是上帝却无动于衷。他指责上帝像一个塞满酒肉的暴君,而殉道者和死囚的呜咽哭泣是上帝的交响曲。所以诗人将希望寄于撒旦,这个上层阶级口中的恶魔,如今是下层民众心中幸福和光明的解救者,他是失败也不服输的反叛者,所以现实中的诗人将救赎寄于撒旦。

  作为全诗的总结,波德莱尔最后将希望寄予死亡,想要在另一个世界进行新的探索,以寻求安慰与救赎。情侣在死亡中得到了纯洁的爱;穷人将死亡看作死神给人的安慰,当作苦难的终结,人生的唯一希望;艺术家期盼死亡“因为死神像新的太阳在翱翔,/ 使他们的头脑里面百花争妍!”

  但是诗人又深恐这一切终成泡影,死亡依旧不能让诗人解脱,“冷酷无情的真相终于大白:我死了,毫不足怪,可怕的朝阳/把我包裹。——怎么!结果是这样坏?/幕布已经拉开,我仍然在期望。”

  最后诗人以一首《旅行》回顾了自己的人生探险,挣扎了一生,但依旧深处泥淖,只留下一丝微弱的希望寄予“未来世界”

  回顾波德莱尔的一生都呈现出一种悲剧色彩,一生都拼命的抗拒孤独,而一生却又不得不行路在孤独之中。他的《恶之花》是一个惨淡的花园,是作者一次冷静的自我解剖,是一面照出资产阶级社会人民面貌与心灵的镜子。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 7

  我敢打赌,此版本的《恶之花》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而言,其魅力不亚于拉杜蕾饼屋的杏仁小圆饼对一个好吃嘴儿的吸引力。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那些被我一再遗忘的诗句又一再地把我的泪水毫无留情地催下来,以至于每到动情之处,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书看看窗外的远山在春风的吹拂下,有没有变得更绿一点。确实,诗人那纯净醇静的灵魂总会让我坐立难安。我羞愧于自己的灵魂已经被染上了太多世俗的污秽,我的双眼已被空中肮脏的阴云遮的严严实实,看不见这世间纯粹的美了。读波德莱尔的诗,就像是朝圣者一路磕长头到圣城,在痛苦中以期得到灵魂的净化。21岁的我,也和21岁时的波德莱尔一样感受到死亡的气息,为生和死的问题而缠绕、呻吟。我真的是希望,当我的生命终要走向死亡之时,我能够带着一颗清澈的灵魂,为心无愧地面对命运的审判者。

  喜欢里面第14首诗《人与海》,我会把它抄写到自己新的'日记本《星空》里面,作为该日记本的卷首语。在这里,我想借用第116首《天鹅》里面的几句来结束读后感:

  我想起那些一去难归的人们

  想起那些泡在泪水里

  以慈狼的乳汁活命的痛苦的人们!

  我想起那些孤儿如花一般枯萎!

  在我精神漂泊的森林里

  又有一桩古老的回忆如号角般响起!

  我想起被遗忘在孤岛上的水手,想起那些囚徒,战败者!······想起许多人!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 8

  波德莱尔曾经是个神话,而《恶之花》则是这个神话的主要来源。在法国,这个神话早已被打破了,波德莱尔成为无可争议的大诗人,《恶之花》成为法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并得到了世界文坛的承认。波德莱尔一夜之间得到的恶名,终于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洗刷干净了。然而,在法国以外的有些地方,波德莱尔的神话仍然不同程度人地存在着。不过这终归要被打破的,因为在法国之外的地方(其实法国之内也有许多地),这种神话多半是“曾参杀人”式的传说。

  波德莱尔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看做是一个颓废的诗人,他的《恶之花》被看作是对丑恶的美化、迷恋、欣赏和崇拜。然而当我们读过《恶之花》之后,我们明自了,这并不是事实。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个颓废的诗人,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个颓废时代的诗人,一个对这个时代充满了愤怒、鄙夷、反抗和讽刺的诗人,他以雄浑有力而非纤弱柔媚的笔触揭露了他那个时代的丑恶和黑暗,而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并且描绘了一个虽然虚无缥缈、却毕竟是针锋相对的理想世界。

  在《恶之花》中,我们看到,那些“丑恶的画面”总是作为波德莱尔的理想的对立面出现的,它们是诗人厌恶、鄙视、否定和抛弃的对象。有时候他因无力反抗而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这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作家不能真正摆脱他所痛恨的'阶级的精神痛苦,而有时则是他的某种病态心理的反映,波德莱尔是一个对资产阶级、他们的社会、他们的道德标准深恶痛绝的作家,又是一个极其敏感、精神上受过栽害的知识分子。他一生中处处碰壁而又不知回头,事业上屡遭挫折而又不肯随波逐流,在愤激之余,写出一些故意骇世惊俗的东西,“恐吓安分守己的资产者”。其实,在一个病态的社会里,这倒毋宁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其中有正当的反抗,也有由于偏激而造成的错误,也有因抵制不住诱惑而染上的恶习。

  对于全部《恶之花》,我们同意巴尔贝·多尔维利的话:“波德莱尔先生采撷了《恶之花》,但是他没有说这些花是美的,是香的,应该戴在头上,拿在手里,他没有说这样做是明智的。相反,当他说出它们的名字的时候,他践踏了它们。”是的,波德莱尔践踏了它们,而没有连根铲除它们,他不知道它们的根在哪里。他在人性中寻找,他在基督教的原罪说中寻找,而不知道在社会制度中寻找,这是他的局限。

  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值得仿效的人物和行动,而在于它能否为人生开拓出新的天地,或者它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以及它所蕴涵着的洞察、启迪和教育的力量。事实证明,波德莱尔的诗在七月王朝时到处碰壁,受到冷遇,在第二帝国时受到法律追究,被视为洪水猛兽,它更不能为资产阶级所容。《恶之花》的意义恰恰在于:它以一把锋利的解剖刀,打开了一个在资本主义制度的重压下,在丑恶事物的包围中,渴盼和追求着美、健康、光明和理想但终未能摆脱痛苦和沉沦的人的内心世界,那里面既有着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立的东西,又有着悲观的结论,从而暴露出这个社会的黑暗、腐朽和不合理,反映出正直善良的人们在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念的范围内寻求出路是不可能的。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 9

  我必须先承认,我读不懂波德莱尔。

  这个读不懂不是字面上意思不明白,而是无法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也许有我太过肤浅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因为我的时代局限,就好比我同样读不懂《瓦尔登湖》。

  我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首先肯定是快,不论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只能用“瞬息万变”来形容。快就容易急,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有“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的心境了。

  其次是碎,今天的我们每天都在应对着巨量信息的轰炸,我们每天都在区分选择,哪些重要,哪些紧急,哪些优先,我们惯用的时间单位是秒、分、时、天,至于月和年,早已移出我们的时间观。在这么碎的时间下,写个几百字的粗浅的书评也许还可以,要进入沉浸式的长久思考,是万万做不到的。

  最后是浅,今天的我们,若论发散思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是古人望尘莫及的`,但论注意力的持久性,那我们可就差远了。虽说,我们今天的整体认知比古代高出了一大截,但若去除掉时代赋予我们的优势,就个人而言,我们在很多单个的点上,尤其是那些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点,在思考的持续性和深入程度,是远不如古人的。

  所以,有时候我在想,像写诗这样美好的事,之所以会远离我们这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是因为,这个选择太昂贵了,它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承受的贵了。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 10

  对一些只是爱读小说的读者来说,认识波德莱尔可能有一点困难,这位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的先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1821年4月9日生于巴黎,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用《恶之花》这部作品奠定了这一文学分支的基调:摒弃传统,独辟蹊径。

  《恶之花》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忧郁与理想”分量最重,在这一部分里,波德莱尔耐心而无情地描写和剖析了自己的双重灵魂,表现出自己为摆脱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所做的努力。他追求美和纯洁,试图在美的世界里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美就像一座冰冷的雕像,可望而不可及;他寻求爱,但一再受到爱情的欺骗;他向天使祈求欢乐、青春和幸福,企图从烟草和音乐中得到安慰,但阴森丑恶的幻象和纠缠人心的愁苦始终笼罩着他,使他的痛苦有增无减。

  ……

  《恶之花》出版后不久,因为“有伤风化”的罪名,法庭处以波德莱尔三百法郎的罚款,并勒令从诗集中删除六首主要的诗,当时法国文坛只有少部分人站在波德莱尔一边,伟大文豪雨果写信给波德莱尔赞扬《恶之花》。1861年,《恶之花》再版,除去那6首诗外,并加入新诗35首。同年12月,波德莱尔被提名为法兰西院士候选人,波德莱尔于次年2月拒绝,可以看出,波德莱尔是个非常有傲骨的诗人,坚持自己对诗歌的诠释,通过在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中改变文学的功能和艺术的世界,从而在现代艺术的奠基者中占有一席之地。

  尊崇理性是波德莱尔思想最大的特点。如果你相信理性本就应该用来改变自己的环境,那么这种理性却改变的是你的人生状态——你生活的环境不断变得更宽敞更热闹,但随之而来的是消失了就无法挽回的蹉跎岁月。波德莱尔认为理性带给人的都不应是权利、职位和光荣,而是最大化了的快乐和自我欣赏;不是难以完成的人生变革,而是容易得到的对美的领悟、沉醉、沉醉中的觉醒和觉醒之后的留恋之情。

  从波德莱尔这里,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即艺术中的理性也并非总要损害艺术的美和趣味,因为理性的所能做到的恰是让人站得更高,看到更多,获得更多乐趣。如果一个人能把世间的一切都尽收眼底,把一切真理都拥有,那他/她就将拥有了上帝的视角,拥有的.快乐将是进入了天堂的人也不可能拥有的,让你确信,思考必有所获,艺术并非全靠情感的热烈既可。在波德莱尔之后,诗人的形象再不仅仅是绘声绘色讲故事的浪漫抒情高手,而是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和先知。

  其实美不应该受到束缚,它同样存在于恶与丑之中,正如真理并不仅存在于科学,而艺术也并不仅来自于激情。

  下附本人最喜欢的一首诗,这首诗平淡温馨并充满的画面感。

  我不会忘记……

  我不会忘记,离城不远,

  我们的白房子,虽小却很安宁;

  波摩娜的石膏像与古老的维纳斯,

  在疏林枝叶间裸露,

  流光溢彩的夕阳,

  在薄暮的玻璃窗上闪烁,

  仿佛好奇的上苍睁开双眼,

  长久地注视着我们无语的甜蜜晚餐,

  在粗台布和细窗帘间,

  把美丽的光尽情地抛洒。

【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相关文章:

恶之花现代诗歌09-29

寒假读后感_读后感01-10

鲁迅《彷徨》读后感 读后感03-04

亡羊补牢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03-05

读后感获奖_获奖读后感03-31

秘密花园的读后感 读后感03-04

《柳林风声》读后感 读后感03-05

在人间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03-05

读后感言:《活着》读后感大纲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