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

时间:2022-09-22 14:37:0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 篇1

  我阅读了王总推荐的《德鲁克管理思想》一书,发现瑞洁公司领军人王总在公司推行的正是德鲁克管理思想。这个发现让我兴奋不已,我看到一个物业私企能从上至下学习推动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能从下至上认真践行公司各项管理策略,为打造“有温度的百年企业”不断努力。

  德鲁克认为,一味地追求高利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时不该出现的极端行为。我们瑞洁公司不是以追求高额利润为目的的,而是以公平的价格向顾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光荣地服务于社会。德鲁克认为,要认清自己的长板和短板。王总也提倡发挥自己的小能力(即长板),通过资源整合,补足短板。

  德鲁克在《管理:使命、责任、实践》中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存在的价值,只有当社会认为某个企业能有所贡献,而且是必要、有价值的企业时,这个企业才能存在。我们瑞洁公司吸纳社会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大学生等,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回首瑞洁发展十四年的道路,正是因为主动承担了社会责任,得到政府扶持、百姓认可、社会各界好评,才得以从七人发展为如今一万多人的巨型航母。

  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认为,创新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还有战略、观念、组织、市场、经营模式的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瑞洁公司的企业精神,提倡运营各环节实现创新,大到战略思路、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小到工具改造、小发明,无不体现着瑞洁人勇于创新的精神。

  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认为,要热爱工作,享受工作。无论对于员工,还是对于管理层,工作都是为了谋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享受工作也就相当于享受生活。我们瑞洁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对外为甲方提供高品质的后勤保障服务,替代甲方繁重的后勤工作,使得甲方能快乐的工作、幸福的生活;对内公司提倡“家文化”,全体瑞洁家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快乐的工作,受到甲方的尊重,用稳定的收入维持家庭生活,过着踏实幸福的生活。

  《德鲁克管理思想》书中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领悟、实践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努力,做美丽中国的践行者!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 篇2

  在读德鲁克的著作的时候,对其管理思想的哲学内涵不好,经常性的会陷入矛盾和困惑的境地。其实困惑与解惑仅仅在于对事物的角度认知。与许多朋友谈论时,大家的问题主要3个,我谈谈的一点拙见。

  来管理能力的提升,对高昂的MBA的学习费用也在所不惜,德鲁克管理能力是可以系统训练的思想,MBA教育的教育应该是条捷径,但德鲁克MBA教育几乎完全抛弃了他所理解的管理学精髓,沦为一门综合技能培训。创新精神、长远的前瞻能力、难以应付突发事件、历史感淡漠,这是70%左右的MBA学生通病。MBA仅仅是个品牌效应,名声在外。

  经常性的会陷入迷惑之中,管理知识的可知论将会把人看作理性的动物,是可以一系列的训练来的管理者,但人性是非理性的话,将会把管理试为神秘的,靠个人之所的灵感的产物,的不同的假设将会对企业界在理解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的时候的。这所有悖论的最基础的问题。人都相信管理:任何于企业管理中唯一不变的法则,一切都在的过程中以现实环境的需求。

  管理的本质是实践,思想在企业界有很深的市场,企业奉为至理名言的,也对企业界的实践产生了性的,是在华人地区,管理的认识的肤浅,又加上财富的来源与管理的脱节,使得企业界对的经验性的东西深信不疑,在说服性的理论之前,大多数的老板们会信奉的那一套,而所谓的管理学问真正的在企业家们的眼中并无实质性的市场。

  不可知论,是无视管理规律的,那么在德鲁克的实践论之后,就看到的企业家在对管理规律和理论的轻视。但事实上,德鲁克本人对的理解是不认同的,在他的《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一书中,德鲁克就做了的有价值的分析,并有的管理者是可以一系列的训练来管理能力的。

  能够看到的是,50年中的世界最大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在现下的环境中遇到了麻烦,而麻烦的根源就在于以为在的经验中总结的管理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真正的真理却是:要地在竞争中,就策略而进步。

  德鲁克六十年的管理工作经历,从精心挑选的10部作品中取其精华编写成此书。它是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总结,也了关于管理学连贯易懂的入门介绍。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彼得德鲁克,他用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 篇3

  在读德鲁克管理思想之前,我对管理的认识一直都很模糊,没有一个固定的,清晰的概念。

  管理,在我眼里,一直都是权力的象征,荣耀的象征。我只知道,管理的职位能带给我无穷的快乐和满足感,让我有一种高人一筹的感觉。直到我读了德鲁克管理思想以后,我对管理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看看我们身边大大小小的企业里,有多少管理者,因为对管理的误解,而造成组织信誉低下,臭名远扬,导致人员流失,工人工作没有激情,对公司没有信心。

  我们都知道,人性,都是不喜欢被管的。只要有人管,就会不舒服,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那么我们作为管理者,如果看到下属犯错,又不得不去纠正,因为这是管理者的职责。所以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既能维护公司的形象,又能保证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

  比如,从前我一直执着于纠正下属的言行及工作方式。成天去挑他们的毛病,试图使他们变得更加优秀,虽然我的目的是好的,可是难于让人接受,并不益于公司的发展。这样只会使他们和我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下,越来越不罢了。

  自从读了德鲁克以后,我意识到我的管理方式大错特错。我需要给他们的是空间,给他们树立目标,让他们自主、自觉的去改善自己,在工作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再站出来,问他们是否需要我的帮助,而不是一味的去强求。

  通过反反复复地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管理,也有了清晰的概念和认知。尤其是在管理的目的和责任方面。我觉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动力,使他们有工作激情,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自信,找到自我,让他们爱上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为组织作出贡献,这就是管理者对大的目的和责任。

  我认为管理者不仅要为自己、为组织负责,更要为我们所处的社会以及我们身边的社会人负责。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到外圆内方。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 篇4

  按照徐董事长在《谈新时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要求,要学习借鉴优秀企业经营思路,更要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经营管理模式,在经营思想、理念和模式上,要积极向优秀企业学习。太阳雨净水市场部组织了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学习分享会,会上每个人都简单谈了自己在阅读《21世纪的管理挑战》和《巨变时代的管理》两本书后的感受,并结合现阶段企业发展的情况,结合自身具体工作开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总体来说,经过分享会的讨论剖析,大家都能很清晰的认识到徐董事长做出学习要求的原因,对徐董事长及公司高层对企业发展及管理的焦虑及危机感也慢慢的感同身受。基于企业快速转型的新形态下,所有人都要考虑,怎么样调整工作的思想和心态,做好自身的工作定位,继而有效的开展工作,并在部门工作中不断学习创新,是总结大家学习心得后得出的一致想法。

  创造未来,忘记昨天从企业发展方向来讲,我们公司明确了“核心再造,再造核心”的经营战略,并且倡议企业员工要放下原来辉煌的包袱,以创业的心态再出发。要想变革,首先是需要对变革的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需要一种敢于变革的魄力,找准方向,一往无前。

  而对于原有的已经付出很多努力的事情,如果证明是不明智的,就需要考虑到机会成本,尽早做出决断。在我们非理性的决策中,有很多是因为,我们无法放下昨天导致的。

  找准定位,组织创新

  找准自己在企业、工作中的定位。企业转型中,更应该找准自己在企业发展中的位置,明白自己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什么帮助,在企业给予自己的岗位上,能做出那些对企业发展有收益的工作。作为领导者,要认清工作的方向重点,把握管理的公平,而没必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执行者,作为自己的管理者,则需要了解工作的目的,找到工作的方法,完成具体的工作要求。

  《巨变时代的管理》中有《组织的新社会》一章,重点对组织的行为进行了探讨。中间提出了组织的法则:善创新、重效益。对组织的奥义进行了具体阐述:组织的活力在于创新成为习惯,组织的未来在于跟上时代发展,组织的责任在于效益持续增长。

  企业能够创新就能不断改进组织在做的每件事,就能充分利用组织掌握的新知识。普通的管理者,随时针对每个流程、每种产品、每套程序、每项政策提出改进措施,这就是创新,并且是最基础的创新。伟大的领导者,要跳出日常的、表面的变化影响,而从长期性的、结构性的视野,来思考根本性变革。只要上下结合、默契配合,必能让创新成为习惯。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能力,每个人在四五年内必须要更新自己的知识,企业必须要把握发展的大形势,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沉溺于过去成功的人是可悲的,最终将会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沉溺于过去成功的企业是可恨的,众多的优秀员工都一起随着企业沉沦。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自我更新的能力,变革的巨大能量就会积累起来,有朝一日可能爆发为剧烈的动荡,让大船快速沉没。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 篇5

  领导者都应该需要熟知这十个管理法则,既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管理精华!

  现代管理学之父,管理中的大师德鲁克提出了很多管理学的理念,这12个是精华中的精华,任正非说,要把这些背下来,先僵化,后活化。

  第一,90%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如果每一次出现问题,你都手忙脚乱,都觉得是一个新问题,那说明是你的总结能力出了问题,因为我们遇到了90%的问题,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有10%。

  第二,管理的目的,就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如果团队中每个人都是一顶一的棒,这样的团队反而各自为政,做不成事情,而如果团队里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可能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所以不要去抱怨,为什么团队里的人很普通,这是因为普通才好管理。

  第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要记住,方法总是比困难多,如果一个问题你觉得很难,那可以把它想得细一点,再细一点,讨论一次,讨论两次,讨论三次,最后就会发现总有解决的办法。

  第四,老板也需要管理。作为一个领导,除了管理好手下,向上管理相当重要,向上管理的好,可以全身心的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上级管理的好,手上拿着尚方宝剑,工作会安排非常顺畅。

  第五,管理就是决策。领导开会,开会的重点是决策,做出正当的决策,不仅要确定干还是不干,还要确定用什么干。

  第六,没有执行,一切都是零。一流的公司一定都有一个一流的执行团队,只有聪明的大脑是什么都做不了的。有执行团队,才能把什么都做得出来

  第七,先做最重要的事。作中有一个二八定理,说的是80%的效益,都是有20%的最重要的事情做出来的,所以我们的工作策略应该是,先顾那20%重要的事,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第八,省下的钱,才是赚到的。经营管理,一手抓收入,一手抓成本,成本越低,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赚到的。

  第九,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时间是无价的,用金钱换时间其实是非常合适的一笔交易。

  第十,让员工跑起来。命令只能让员工动起来,信任,才能让员工跑起来。领导不要事事躬亲,该授权的授权,该信任的信任,用人所长。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 篇6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中的价值观和基本原则不胜枚举,每一个原则都可以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联想。但是诚如德鲁克所言:“因为管理涉及人们在共同事业中的整合问题,所以它是被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管理者所做的工作内容在联邦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或巴西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工作方式却是千差万别。”因此,本文只结合自身工作且最触及个人思想的几个点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必须要做到卓有成效。智力、想象力,还有知识,是知识工作者个体最重要的资源。但是在企业中,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组织是能使个人才干得以增值的工具。知识工作者本身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他的产出是知识、创意和信息,这样的产品本身并无用途,它必须转化为有形的产品才具有实际意义。再伟大的智慧,如果不能应用的行动上,也只是毫无意义的资源。有的很有才华的人终其一生碌碌无为,是因为他把追求才华的本身作为目的,只重视知道什么,而忽视了把他的才华用于社会实践。对企业而言,“效”就是产品,它看得见、摸得着、能说明一切。做好产品,应该作为我们的宗教信仰。好产品是修炼出来的,容不得半点忽悠。

  二、管理必须根据需要与机会的变化而变化,以此促使企业及其成员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一成不变的管理是不存在的,在企业管理的不同阶段,管理的重点是不同的。在管理的某个阶段,管理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如同孙子云“良将用兵若良医用药,病万变,药亦万变”。管理应根据具体的运行而调整,管理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我理解目前凝华的主要矛盾在于:高涨的销售势头和滞后的生产效率;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快速交付的要求与落后的质量保证(含设计、生产、材料等)。那么,针对当前的主要矛盾,凝华就需要及时调整管理工作,调配资源,使其能够“根据需要与机会的变化而变化,以此促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人事决策)真正的重点是完成任务的能力。如果具备这种能力,公司可以弥补其他欠缺的方面,反之,如果不具备这一能力,其他方面就毫无价值。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凝华各个岗位的管理者们,在过去的一年或者是某个时间段里,他完成任务的能力到底怎么样。在述职中我们进行过若干设定、评分、权重,按本原则来看,最重要的只有一个原则,就是完成任务的能力。在战争中,忠诚和打胜仗是衡量指挥员的基本准则,如果准则很多,却不管打仗,能否存活也是问题了。另外为专业组织甄选管理者,必须要“内行管理”。因为专业人士难以接受一个不尊重其业务能力的人做自己的领导。因此选择工程经理时,选择范围就应该仅限于本部门技术最高的工程师。

  四、企业家精神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创造性的”,它其实就应该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工作。我们可以高谈阔论愿景、创新、竞争优势、团队实力,但是在鼓舞完员工的士气之后,我们必须要时刻牢记我们的产品现实,我们要老老实实地把精力投入到我们的产品上,离开产品,离开满足客户需求,凝华将什么也不是。企业家精神代表着创新。为使企业具备创新能力,公司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机制,进而使得员工具有企业家精神。必须以企业家精神为中心设计各层关系,必须确保其奖励和激励措施、薪酬待遇、人事决策等所有政策,都能够鼓励创新行为而不是惩罚这种行为。

  五、体现工作有效性的关键是重视贡献。所有人都重视贡献,注意对成果负责,其注意力就不会为自身的专长或技术沾沾自喜,而更看重自身专长或技术对全局的贡献;不会为其自身所属的部门所局限,而会看到公司的整体绩效;就会更重视外部世界重视客户,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公司内部和别人的议论。所谓专长,不论是管理、销售还是技术,本身就是片面、孤立的。即便是技术,也是局限于某个技术局部,也必须与其他的专长或技术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成果。强调贡献,首先是有利于上下沟通,上下级都以贡献为准则,由下级自行设定的贡献(目标),其完成情况往往超乎上级的想象;其次有助于横向沟通,能够促进团队合作,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和以便与其他人结合而产生成果;第三是有助于自我发展,因为你要做出贡献就会想办法提升自己,越想做出大贡献就会越提高自己;第四有助于培养他人,因为焦点在于贡献和成果,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将更为远大,也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奋斗。---那么,我们还应研究每个员工对公司的贡献,他是否胜任岗位,他的贡献的价值所在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论述十分精辟,但是本书蹩脚的翻译实在是不敢恭维。不过瑕不掩瑜,我硬着头皮反复读过几遍后,把不理想的翻译忽略过去,慢慢地越读越顺利,越觉得其精深的思想还是很值得我们继续反复研读的。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 篇7

  这学期拜读了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收获颇多,同时也感触良多。这本书是根据德鲁克六十年的管理工作经历,从精心挑选的10部作品中取其精华编写成的。它是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全面总结,也提供了一种关于管理学连贯易懂的入门介绍。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彼得.德鲁克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关于管理是什么的问题,我的结论是:管理是管理者为了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实现最大的集体效益而实施的.活动。对于这本书的读书心得具体有如下几点:

  一、管理是面对人的社会活动。

  现代企业或组织是一种人际组织,也是一种社会组织。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作为一种实践,涉及人与社会的价值观。组织不是为自己的存在而存在,它是有自己的最终目标的。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最终目标是经济效益;对于公立医院而言,最终目标是治病救人;对于高校而言,最终目标是教书育人。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管理,这一独特的现代发明,把人们组织起来协同工作,并建立起社会组织。但是,只有当管理成功地使组织内的人力资源发挥生产效用时,它才可能实现外部目标,并获得相应的成果。我们经常性的会陷入一个迷惑之中,认为管理知识的可知论将会把人看作一种理性的动物,是可以

  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来成为伟大的管理者,但如果人性是非理性的话,将会把管理试为一种神秘的,完成靠个人之创造所获得的灵感的产物,这样的不同的假设将会对企业界在理解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的时候造成很大的困惑。很多人都相信没有任何一种存在于企业管理中唯一不变的法则,一切都必须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调整自己以适应现实环境的需求。一切都应该从对人的关注和管理出发。

  严格来说,管理学称不上是一门科学,要说管理是科学,也至多是像医学那样的科学:这两者都是实践,一种从众多科学门类中汲取养料的实践。就像医学是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其他许多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一样,管理学则从经济学、心理学、数学、政治理论、历史和哲学中获取养料。和医学一样,管理学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假设、目标、工具、绩效目标和评价标准。

  二、管理的任务是充分发挥组织的资源效率。

  简单得说,好的管理就是投资放大器,就是企业的财富源泉,通俗一点说,好的企业管理应该有好的利润。当然好管理不等于高利润,管理者还应该平衡组织的短期和长期利益,还应该关注组织的社会责任,毕竟经济效益不是企业存在的唯一价值体现。德鲁克说过: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成功的管理者知道他们必须每天高效地处理很多事务,为此,他们必须专注。专注的第一法则就是要抛弃“行将就木”的过去,要立刻把组织内部最有价值的资源,尤其是弥足珍贵的人力资源从无效的领域中释放出来,并投入到充满机遇的未来中去。如果管理者不能摆脱过去的羁绊,抛弃过去,也就不可能创造未来。

  如果不能学会在系统中有条理地,有目的的抛弃,一个组织就会疲于应付各种突发事件。该组织内最宝贵的资源也会浪费在本不应该,或不再应该投入的事情上。德鲁克说过:“专心”是一种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围棋泰斗吴清源经常说的话是“勿搏二兔”,同时追逐两只兔子,最大的可能是两手空空。认准一只兔子追下去,还可能有所收获。人的精力、组织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专注于一件事情,才能想得更深、做得更到位。专注不等于坚持,有时更是意味着放弃。道理再简单不过,但是在具体的选择面前,是坚持,还是放弃,永远都是一个难题。

  德鲁克认为管理者有两大具体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平衡组织当前的和长期的利益”。管理者都会关注未来,但是投资未来会有成本和风险。如果为了未来的利益,要损害或者放弃当前的既得利益,这时候选择就变得艰难。

  成功的个人,专注意味着收心。成功的组织,专注更意味着放弃。放弃需要有对未来的远见卓识,以及挑战自身的勇气。为了明天,每个管理者都应该严肃认真地考虑,我该放弃些什么。

  三、知识型员工必须对自身的发展和定位负责。

  在当今社会和组织中,人们日渐依赖知识进行工作,而不是依赖技术。知识有一个不同于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的变化相当缓慢;而知识则不同,它可以自我更新。新知识可以取代旧知识,使旧知识变得陈腐,而且这种更新的速度极快。假如一个知识型员工3到4年没有回学校继续深造的话,他就会被时代淘汰。

  这一方面表明:我们过去学习得来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储备,对于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已经不敷所需。另一方面表明:在漫长的人生周期内,人也会改变。我们会有不同的需求、能力和远景目标。因此,人们也需要“自我改造”。目前看来,我们的工作周期会有变长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我改造。我们必须不断改进,而不仅仅只是寻找一种新动力。知识总在更新,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是身处高科技行业之中,这种“新人笑旧人哭”的感觉会更加强烈。解决方法也很容易想到,就是不断升级知识,通过持续学习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不难,难的是选择要获取什么知识。

  员工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定位,来选择获取什么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企业根据企业的目标,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指导员工更有效地“自我改造”。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者应该督促员工严格定位准确。只要方法得当,我们每个人就像南巡的大雁,总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如果率性而为,就是一群无头苍蝇,累得精疲力竭,还是找不到方向。德鲁克的思想精髓不仅仅教会了企业的管理者如何管理和教育员工,同时也教会了员工如何自我改造,自我发展。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 篇8

  德鲁克一生以“旁观者”自居,以“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作为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法则,运用其睿智的才思及远见卓识,带着一双“热眼”去观察和感知世事运行的规则和规律。作为“一个走在信息时代前面的人”,“他集丰富的知识、广泛的实践经验、深邃的洞察力、精辟的分析和拨云见雾般的常识于一身”,在政治、法律、社会、管理、历史等多个学科领域都留下了精辟的见解和耐人寻味的启示,成为“当代最经久不衰的管理思想家”。德鲁克凭其扎根于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奠定了他在现代管理学上的开创者地位,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

  本书摘录于德鲁克业已出版的十本经典著作,集德鲁克毕生著作的精华于一身,浓缩了德鲁克几十年来关于管理、个人和社会的思考。

  德鲁克从回答管理的内涵入手,在对管理的维度、企业的宗旨和使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非盈利组织给企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存在的社会问题、管理的新范式、管理人员需要获得的信息、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选拔人才的原则等问题。同时,针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企业家企业”和“新企业”等概念,指出了关注市场、建立高层管理团队和企业家战略的必要性。在论述企业的宗旨时,德鲁克认为,营利性不是企业的和商业活动的最终目的,它只是其中的一个限制性因素。利润并不是企业的行为和决策的解释、原因或其合理性的依据,而是对其有效性的一种考察。我们必须从企业的宗旨入手来理解“企业是什么”。企业的宗旨必须是存在于企业自身之外的。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所以企业的宗旨必须存在于社会之中。

  企业的宗旨只有一种适当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企业是什么”是由顾客决定的。顾客所购买的,并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绝不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产品,而始终是“效用”。顾客是企业的基础,是使其持续存在、发展的动力源泉。这样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传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教材往往这样定义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的,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这样的定义很容易让人将企业存在的宗旨着重于盈利上,从而忽视了企业作为这个社会的组织,它需要为社会创造价值,提供服务。社会需要能够为其创造价值的企业,同时社会会给予这样的企业必要的回报,而这才是企业利润的根源。汽车制造企业不只是一个生产汽车的组织。他们所做的不是将生产汽车的成本加上企业期望的利润率作为价格向社会销售。他们应该是为了向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人提供方便、舒适、快捷的交通解决方案而存在的。当他们为顾客创造了效用以后,顾客愿意为这样的效用付出多少,这才是企业的利润源泉。

  因此,虽然我们一个劲的强调“顾客即是上帝”,但是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我们不自觉的会提高自己的地位,将目光放在自己为这个产品投入了多少成本上,而忽视了客户得到了效用。即使是经典的经济学教材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每一本经济学教材都指出顾客购买的不是一件产品,而是购买该产品后能为他们带来的价值或者效用。但是,每一本经济学书籍同时又马上将这一切抛诸脑后,花费大量的篇幅研究成本、价格,他们把价格定义为顾客为取得某一种东西或服务的所有权而要支付的金额,而产品为顾客所带来的东西却不再被提及了。现实中有很多案例正是企业仅仅在很小的一个方面满足了顾客的需要就取得了成功。

  以“余额宝”为例。阿里巴巴仅仅是让顾客将在淘宝网中放置的余款转换一个地方,就可以让顾客得到远高于活期利率利息。这极大地满足了顾客关于小额闲散资金的理财需求,让其在短短的几个月就能够募集超过4000亿的资金,发展到后来,很多顾客甚至将银行卡中的大额闲散资金也放置在“余额宝”,使得其不仅仅是余额的宝了。很显然,在这项满足顾客需求的业务中,阿里巴巴收益颇丰。但是,我们知道,货币基金的运作模式其实早就存在了,然而是“余额宝”真正地让顾客们开始了解货币基金,是阿里巴巴为顾客提供一个非常方便可靠的购买货币基金的方式。

  就像德鲁克关于管理的几条基本原则的论述,无论是产品的数量还是净收益或净损失本身,都不足以衡量管理与企业的工作业绩。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讲,结果只存在于企业的外部,而在企业的内部,只有成本。

  从这也联想到管理的三个维度中,提到“管理组织机构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管理的维度中包括了社会责任的内容,正是因为管理是帮助组织实现其效用的工具,而组织作为社会的一种器官,其效用中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商业企业之所以会存在,就是为了要向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不是为了给员工和管理者提供工作机会,甚至也不是为了给股东赚取利益和发放股息。为了履行义务、实现工作目标以及向顾客提供商品和服务,商业企业必然会对人、社区和社会产生影响。作为邻居与提供工作和税收收入的来源,同时也是废物和污染物的来源,企业必然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值得欣慰的是在中国的大型企业中,企业的管理者已经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些管理规范的上市公司已经开始通过每年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来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在上市公司“中国远洋”的官方网站上,我们可以很轻松的查阅企业在近十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然而对于中国很多公司乃至整个社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很可能和德鲁克先生关于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理论不相符,他们往往忽视的社会责任的限度。组织的首要社会责任就是执行其职能,如果它不能认真负责地执行其职能,它就无法提及做到任何其他的事情。一家破产的企业不会是一个令人向往的雇主,也不太可能成为社区的好邻居,它也不能为未来的工人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所需要的资本。不管在任何时候,只要商业企业忽略了经济绩效这一限制条件,并承担了它没有经济支持的社会责任,那么它很快就会陷入困境。同时责任和职权是相对的,判断是否承担了过度的社会责任的依据就是是否拥有相应的职权,能够承担得起这样的社会责任。在任何时候,当要求企业承担这项或那项责任时,人们应该问一下:“企业享有这种职权吗?它应该有这项职权吗?”如果企业没有而且不应该有这项职权,那么由企业来承担责任就大可怀疑了。

  在很多自然灾害后,人们往往热衷于关注很多知名企业的捐款数额,我也是这样的,认为这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只要捐款数额稍微有一点不符合他们的预期,他们就会口诛笔伐。很多人会关注,麦当劳捐了多少,中石油又捐了多少。然后得出结论,中石油捐的多,麦当劳几乎一毛不拔,还是咱们的国企好。但事实上中石油和麦当劳有这个社会责任吗,他们承担了这项社会责任对应应该拥有哪些职权呢?他们没有赈灾的责任,很显然,因为他们没有吸收救灾款,组织救灾的职权。这个责任是政府的责任。然而在社会舆论的引导下变成了对企业的道德绑架,很多知名企业只有认捐。例如万科,当时只是由王石发起在公司范围内职工的捐款,以公司名义的捐款很少,于是万科承受了很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对其品牌形象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万科只能追加捐款。事实上,像万科和麦当劳这样的企业,只要守法经营,依法纳税,向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努力减少由于生产活动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即可。像中石油这样的国企,比起捐款,提供清洁的能源,减少作业污染似乎更符合他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但是在这方面“两桶油”做得都很差。油品质量低下,含硫量高,造成汽车尾气都能成为雾霾的主要原因,这时,社会舆论在引导提倡车主少开车的同时,应该监督这样的能源供应商提高油品质量,这就是他们的社会责任。相反,车主作为消费者一方,其实是没有责任的,他已经为这样的汽车和油品付出了相应的价格。

  感谢这本书,能够让我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来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让我在看待事情时更理性,更全面。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 篇9

  10文秘2班 姓名 学号 《管理的实践》是一本关于管理性质、原则和企业管理理论的框架性著作。是“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广泛涉猎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哲学和文学, 对企业运行中的实际现象进行剖析, 从而为管理学提供方法论的一本著作。他从时代、社会和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来透视管理, 强调管理的人性和实践性, 即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从而使得该书呈现出强大的实用性和人文化的关怀。

  一般的书籍如果论及管理都是比较笼统的起个名字“管理学”或者“某某论管理”,但大师却把自己智慧的结晶叫做《管理的实践》,多了实践两个字,意义便全然不同。第一,本书不是空洞的讲述管理那些无法落地生根的理论,第二,本书的概况和总结是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是经得起管理实践检验的,该书自1954年首版以来,风靡全球,成为管理学的奠基和经典之作。德鲁克也因其在这本书中所表现的的真知灼见和高瞻远瞩, 使他成为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和导师, 被管理学界尊称为“现代管理之父”。

  《管理的实践》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研究管理原则、责任和实践,来探索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的方法。德鲁克在书中指出, 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企业本身之外, 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 创造顾客。那么企业的基本功能只能有两项: 创新和市场营销。企业是为了企业以外的那些需要它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上的人群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 并不是为了照顾投资人和在企业中工作的人们的愿望或利益而存在的。德鲁克认为: “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组织的目标, 是对个人和社会做某种贡献。德鲁克最富洞见的看法是: 公司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 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

  在书中贯穿全书的三条主线是: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企业以组织的形式存在,管理企业需要由管理者来执行,企业的生命线是创造顾客,创造顾客要由工作来体现,而工作又是员工完成的。因此三条主线不但勾勒了该书的清晰框架,也点明了管理是系统的工作,更加指明管理的范围。

  《管理的实践》这本书突出了“人”,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的光辉。企业是什么?是盈利能力?还是利润最大化?盈利不是企业和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的一种约束因素。利润是对企业活动的检验。企业的主要职能一是营销,创造顾客;二是创新。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从客户那里寻找。要满足客户的要求,简单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只有依靠企业的创新。如何实现创新,只有依靠管理者的管理和员工主动性的发挥。管理不是一件由许多体力劳动者从事的工作,而是一件需要由具有想象力和受过教育的人员进行理性分析和概念思考的工作。我们习惯上将管理者和员工看成根据指示行事、没有责任、不作出决策的人,这只能消除企业的精神和创新。如何检验管理和创新的成果?不是知识,而只能是业绩和成就。那种试图向管理人员颁发许可证,没有专门学历的人员不能从事管理工作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和专业。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或专业化的尝试,试图消除所有的波动、风险和不可知的措施也就是在消除自由、创新和成长。管理本质上是依据目标、业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授权,而是来自所承担的责任。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唯一纬度在于时间。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管理者需要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因为管理能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因而越是高层管理者越是应该集中与组织长远目标。管理者必须在多种目标、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一个有着多重目的机制,即管理企业、有管理人员,同时也管理工人和目的。 在《管理的实践》的结语中,德鲁克说:“公司不能自称(绝对不可自称)是员工的家、归宿、信仰、生命或命运。公司也不可以干预员工个人的私生活或者员工的公民权。将员工与公司联在一起的,只是一份自愿的、随时可以被取消的聘用合同,那可并不是一条神秘的、不可撤销的纽带。”正确地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可以为组织和个人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那么,个人与组织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德鲁克用清晰和简单的语言帮助我们理清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

  我们在学习大师思想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和学习大师的品德和思想境界、处世态度,特别是他们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我们要记得德鲁克先生的深邃智慧、学术勇气和正直人格,他是我们的榜样,号召着我们像他那样思考。不仅学习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同时还应该学着做社会生态学家去关注社会健康,学会如何利用伦理领导力、有效管理和社会责任感得力量让世界成为一个更美好、更宜人、更能持续发展的地方,让世界拥有更多的公正、美丽和机会。这就是我们学习管理学的重要原因,因为管理学,我们学会了自我管理和经济管理,因为德鲁克,我们知道了管理学的艺术魅力和社会精髓。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 篇10

  有幸来到上海徐汇区跟岗学习,有幸接受了教院高晖老师关于?怎样读书?的指导,有幸读到了他推荐的当代国际上管理零余额?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关于读书我一直没有很认真地对待,总是喜欢凭自己的喜好来看一些供平时消遣的书,不喜欢读名著,不喜欢读专著,但凡有点复杂和高深的书从来都不喜涉猎。在高辉老师虽短暂却令人震撼的熏陶下,才开始一步一步学着怎样读书:从读作者开始——读文章的背景——读对同一作品的不同书评——解读标题——粗读细读文本——读后总结三点(一主要内容;二点评优点与缺点;三谈生发感想)。尽管像一套固有的模式一样,可是却强烈地促使我反思自身:有没有这样细细地思考过究竟该怎样读书?究竟该选择多读什么样的书?通过高晖老师的初步指导,我开始读德鲁克的这本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著作。

  奈何时间有限,水平有限,这本书啃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现撷取其中一章感触颇深的地方,谈谈自己或不成熟的看法。

  在读第二章? 掌握自己的时间?中,一说到时间管理,我过去所听到的课程基本上比较雷同,就是告诉我们四个象限:重要不紧急,重要又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然后告诉我们要优先处理重要不紧急的事物,并且告诉我们,如果不妥善安排这四项事物,这四类事物有可能相互转化。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到或听到这理论的时候,是我在看《水煮三国》一书。另,在接受《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培训的时候,还看过视频——往盆里放大小不等的石块。

  而德鲁克谈时间管理的时候,所不同的是,深刻阐述了?为什么?

  我概括一下德鲁克谈这个问题的一个逻辑思路:

  1、时间首先是种资源,并且是种极其特殊的资源,不可再生,无法替代,有 限并且无法存储。

  2、管理者的时间需要满足那些需求 。

  3、如何减少低效、或者说是无效的时间安排——先从分析管理者通常会如何 浪费时间开始——在德鲁克的理论里,浪费时间的表现及原因并不仅仅是管理者做了大量不紧急不重要的事物。

  再展开谈谈我的收获:

  (一)组织的需求:

  1、管理者需要做大量沟通的工作,上级下属同事,并且沟通的时间往往不能零散,否则无法达到效果。

  2、管理者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做?人际关系?的工作。这种工作往往需要一定次数的重复,并且有时看起来并不像是在工作。

  (二)做人事决策、关注组织的外部环境及其他重要决策的时间需求——而这样的需求往往是需要大量的、完整的、不能被拆散的时间

  (三)创新和变革的时间需求——?一件工作,用‘脚’(体力劳动)的时间越少,用‘脑’(脑力劳动)的时间就越多即要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式,工作进行创新等等,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思考。

  综上,对管理者的时间需求概括来说就是:足够的有效时间,相对完整的时间。而核心的措施——减少无效的时间,或即减少被浪费掉的时间。而德鲁克将时间管理的问题放在减少被浪费的时间这个点上,是因为德鲁克认为,作为一个管理者,他的时间必然是不够的,特别是他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很少的,即使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的时间也必然是被组织、他人大量占用的。 非生产性的、被浪费掉的、无效或者说是低效的时间安排主要有:

  1、可做可不做的事务——砍掉对于管理者的目标导向没有太大影响的事务。

  2、应该授权而未授权的事务——授权不等于放权,授权之后职责还在,仍然是要对结果负责的。

  3、浪费别人的时间——有时候在浪费别人的时间的同时也加大了一些工作的时间消耗

  4、由于缺乏远见或制度缺失而导致的危机——缺乏远见,即没有优先处理?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务而导致危机;制度缺失而导致的管理不善,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拖沓一个平静无波的工厂,必是管理上了轨道。如果一个工厂常常是高潮迭现,在参观者看来大家忙得不可开交,就必是管理不善。管理好的工厂,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刺激动人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都早已预见,且已将解决办法变成例行工作了——将预先解决危机变成?例行工作?,我觉得有些理性化,因为预见危机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同时,这也是条标准,可以用来衡量自己的工作。

  5、人数过多——当一个管理者花过多的时间去处理内部的?人际关系?上的时候,说明了该组织人数过多了。这一点,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理解的。而实际上,一个组织想要变成?精兵?组织总是不太容易的,在业绩的压力下,总免不了思路要向?队伍扩张?上去靠——我觉得作为一个管理者,每当涉及到团队建设的问题上时,总是最难的人才?这个资源总是最难处理到最好的。

  6、组织不健全而导致的时间浪费,主要表现为会议过多——从我工作的单位情况来看,我对德鲁克的这一观点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还存有一定的疑虑。这种疑虑不是因为我不理解或者是不同意,我觉得还是因为我的经历不够丰富,未能引发共鸣造成的。

  7、信息功能不健全——这一点德鲁克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在组织内部之间(或者也包含了组织内外部之间)沟通存在翻译问题,而造成时间浪费,还有各部门表达、收集、整理信息数据时,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够重视对其他部门的贡献——这种贡献其实只是需要一些主动性和利他性。

  在谈到统一安排比较自由的时间里,德鲁克认为管理者无论减少了多少被浪费掉的时间,他能自由安排的时间仍然不多,除了极少数极特殊的例子以外,绝大多数的管理者需要努力争取到一定的自由时间,来进行思考、规划、做决策等等——这样的时间必须相对完整且没有被打扰。

  我认为这涉及到了一个德鲁克没有说出来但是很明显的一个前提: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应该是敬业的,勤奋的,怠职及没有奉献精神的人,是没有资格做管理者的。

  德鲁克的这本书,我还只是走马观花,并没有真正沉下心去品读,但是我已决心:继续读通、读懂、读透这本书,把自己生命的宽度,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得宽一些,再宽一些!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 篇11

  管理,在我眼里,过去一直认为都是权力的象征,是领导的事。直到我读了德鲁克管理思想以后,我对管理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管理是一种方法论,可活用于我们各项工作中来提高工作效率取得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看看我们身边大大小小的企业里,有多少管理者,因为对管理的误解,而造成组织信誉低下,人员涣散,工人工作没有激情,对公司没有信心,最后导致人员流失,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退化破产。

  我们都知道,人性都是不喜欢被管。只要有人管,就会不舒服,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那么我们作为管理者,如果看到下属犯错,又不得不去纠正,因为这是管理者的职责。所以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既能维护公司的形象,又能保证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

  比如,从前我一直视管理的主要内容为督促和纠正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进程和纠正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成天去挑他们的毛病,试图使他们变得更加优秀,虽然我的目的是好的,可是让人难于接受,并不益于单位组织的发展。这样只会使他们和我的关系对立紧张,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下,越来越不自信罢了。读了德鲁克以后,我意识到我的管理方式大错特错。我需要给他们的是空间,给他们树立目标,让他们自主、自觉的去改善自己,在工作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再站出来,问他们是否需要我的帮助,如何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效率,而不是一味的去高压强求。

  德鲁克告诉我们: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做不了的事情上,更不会大把时间用在对付自己的短处上,他们往往善于把握有利的形势,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我们说,一个高水平的管理者往往是用人的高手。在管理实践中,我们要做到求贤若渴善用人才。管理者很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识人、用人,在使用人才上不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现人的长处,用人之长。一个管理者水平的高低完全可以通过用人的能力来衡量,如果一个管理者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将有限的人力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合力和战斗力,他就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反之,他就不是一名合格优秀的管理者。

  当前受用人机制制约,多数多元公司不能按工作需要引进人员的条件下,就更需要管理人员根据现有工作人员情况知人善用,因材施教,用人之长,避其之短。我认为可以将现有工作人员按四类划分进行有效管理使用:第一类是才能卓越又愿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应给予发挥平台予以重用,大力支持并给予肯定和奖励;第二类是愿为企业贡献但才能不足的,应提供专业培训和不断的鼓励,逐步提高他们为组织工作的能力;第三类是有一定才能但不愿为企业贡献的,应制定合理的规章和 激励制度将工作人员自身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能动性为组织工作;第四类是不愿为组织贡献才能又有限的,应安排一些与组织发展关联不大的工作,并适当采取分配机制进行约束和激励。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中,与众不同地提出了“管理自我”这一理念,并进一步提出: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其他的一切。

  我们说,管理并不只是管理别人,最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因为自我管理是管理其他一切的基础,只有管理好了自己才能管理好别人、管理好工作事宜。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在要求别人做到前,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要常常怀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律己之心,在生活和工作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廉洁自律的表率,鼓励下属立足本职岗位奋发有为、改革创新、努力工作。

  时间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最稀缺的资源。我们可以筹集到人力和物资,只有时间是我们租不到、借不到,也买不到的。有效的管理者与他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时间管理是德鲁克管理学中的精髓之一。在管理实践中,我们要集中时间和精力突围,要抓大事、抓难事、抓关键环节,面对工作中的难点,应选择一个突破点,然后以点带面,才能获得全面胜利。

  德鲁克有一个很特点的论调,他说,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整日埋头苦干,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他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相反,一个重视贡献的人,即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把这个理论联系到我的工作生活中,只要我管理好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合理安排时间,工作高效,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取得实效,哪怕只是为部门和组织的一方面做出了微小有限的贡献,那也可算是优秀的高层管理者。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不断学习改进,持续发展,我必将成为高效管理的终身受益者。

【德鲁克管理思想优秀读后感】相关文章:

德鲁克管理思想读后感04-10

德鲁克管理思想读后感范文05-11

《德鲁克管理理论》读后感04-16

德鲁克管理理论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01-08

德鲁克管理理论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03-01

德鲁克读书日志04-14

德鲁克日志读后感1000字04-17

关于德鲁克管理学心得体会03-01

德鲁克管理的本质心得体会(精选6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