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杜甫传》读后感

时间:2024-10-29 13:29:13 赛赛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杜甫传》读后感范文(精选32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传》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传》读后感范文(精选32篇)

  《杜甫传》读后感 1

  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

  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

  “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

  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杜甫传》读后感 2

  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穷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得阴暗,因而忧心忡忡,割声凄苦。

  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由于影响大,保存下来的有关他的古迹也就特别多。

  他出生在河南巩县,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期,于是这里有杜甫的故里纪念馆。三十五岁左右他到过长安谋求官职,曾“朝叩富儿门,幕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出潜杯心”(《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而一无所获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几年,陕西长安县于是有纪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乱中,他逃往四川避难,路过甘肃成县时,曾停留一段时间,于是这里也有一座纪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将进四年,这里纪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规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岁时他离开四川,经湖北转入湖南,两年后死在这里,于是湖南平江县这里有纪念他的杜甫墓。

  杜甫在唐代诗名并不大,跟无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时韦编选的《才调集》,选唐诗一千首,里面连杜甫的名字都没有。可见在当时,杜甫还谈不上什么知名度。到封建秩序开始强化的宋代他才变的诗名赫赫,到明、清时期,他才被尊为是圣。

  《杜甫传》读后感 3

  羡慕和向往李白的谪仙风度、洒脱赤诚,但更敬佩杜甫的忧国忧民、大气博爱。

  杜甫的一生是一个悲剧,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我曾想过,倘若杜甫不是出生于一个官僚家族,倘若他没有熟读诗书,而是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市井之家,那么凭着双手辛勤劳动,或许杜甫一生还能多吃上几顿饱饭,晚年也或许不至于那么凄凉吧。可我又想,在那样一个乱世,像杜甫这样的官僚世家子弟,可以免除赋税、徭役,他又是一个有名气的诗人,尚且落魄至此,若是做个普通老百姓,恐怕多半也就是他笔下“三吏三别”中人物的下场,甚至更凄惨吧。

  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无法改变;杜甫就是杜甫,家世、才华和当时的社会共同造就了一个诗圣,一个独一无二的杜子美。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读杜甫的晚年,耳畔仿佛响起了这熟悉的歌词,歌声凄婉,闻之动容。

  流亡天涯,衣食无着,举目无亲,故交不断丧亡。天下之大,竟找不到自己的亲友故交;放眼望去,身在他乡,尽是陌路,我不识你,你不知我。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

  人生在世,无论多么艰难的日子,也会因为有亲人和朋友的存在而变得容易坚持一些。相反,即使富可敌国,却举目无亲,没有一个知心朋友,那再富足,又有何意义呢?当岁月流逝,年华老去,最害怕听到的消息恐怕就是亲朋故旧的死讯了吧。

  56岁的'杜甫,一身是病。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不断地缠绕着他,牙齿落了一半,耳朵也聋了,眼也花了,花白的头发也快掉光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

  57岁的杜甫,耳聋了。客人和他谈话时需要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右臂偏枯了,写信需儿子代书。丑陋而衰老的容颜受尽幕府中官僚的冷淡。他有时去拜访他们,扶杖步行,传达不肯通报,想乘轿子,又没钱去雇。

  他人生最后一年半的岁月大部分是在一只小船上度过的,因为陆地上再没有了他的安身之所。最糟的时候,他整整五天没有吃到一点点东西。公元770年的冬天,这个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死在了湘江上的一只小舟中。他死后,家人无力安葬,把他的灵柩厝在岳州。

  读完了杜甫悲剧的一生,心情无比的沉重,眼前仿佛浮现了诗人病卧孤舟的凄凉景象。

  然而就是这个凄惨可怜的人,却留下了珍贵的史诗“三吏三别”,留下来《春望》《赴奉先县咏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名篇。就是这样一个凄惨可怜的人,临死之前仍不忘忧心百姓的疾苦,担心国家的命运。

  杜甫,始终是值得我们景仰的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伟大的灵魂!

  《杜甫传》读后感 4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杜甫传》读后感 5

  杜甫,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当代称为“史诗”《杜甫传》的作者冯至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

  《杜甫传》读后感 6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与诗仙李白齐名李杜。可他却和李白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世人的印象中,他的诗词主调大多是哀愁,他仿佛也从未年轻过。他在那个时代也许只是个诗人,在现在回望,他却是个圣人。他出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却成功蜕变,从爱家到爱国,从爱己到爱民,从小爱到大爱。

  可他并不是一出生就这样的,他出生在鼎盛的唐朝,见证了这个时代的衰落,他是名仕之后,他也曾年少轻狂过。是那个时代迫使他成长,迫使他蜕变。他少时爱好剑舞,九岁便惯于书写大字。他也曾写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他也曾觉得自己不可一世,将屈原,贾谊,曹植等古人都不放在眼里。青年时代的杜甫就像当代的年轻人一样,有裘有马,能用放荡与轻狂来鄙视人间的庸俗,只因未受过人间疾苦,有理有据却只得纸上谈兵,空有一腔大志,却无真才实学。往往高估自己,认为天下不过如此。那时的杜甫还配不上“诗圣”的名号。

  杜甫始终是一个出生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的人,受到家庭的熏陶,与大多数人一样,执着于功名利禄,也有着自己的政治诉求。但杜甫可能并没有什么官运,在最纵横的年,遇上了一个从精明到糊涂的帝王——唐玄宗。在长安的十年里,他用尽全身力气,却也做不出任何改变,只得孤寂寥落,离开长安。他看见宫室里的华美,不禁想起长安街头的.饿殍只得叹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终于开始蜕变,经历过安史之乱,国家破败不堪,再不能享受朱门里的生活,杜甫的生活,落魄了。再失去了李白,那个他一生向往崇拜的男人,他身心俱疲。他从此颠沛流离,于天下游走,见识世间疾苦。

  应他家族的观念,他无可厚非的追逐着功名利禄,而他只剩偏偏与官无缘。皇帝身边尽是奸佞小人,侍奉皇帝也变得如此艰难。国家遍是胡人的侵略,人民饱受胡人的摧残,大地满目疮痍。想要救国家,救人民,杜甫只有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李氏朝廷上,在他的时代,不可能对于帝王制度有任何怀疑,他所拥护的朝廷平时是剥削人民的,到了困难的时候,也不能发动人民抵抗。想救国家,只能征兵役,而人民在兵役在家破人亡。在这当中,一个正直的诗人自然要感到极大的矛盾,若是强调人民的痛苦,反对兵役就无法抵御胡人,但是在人民在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当中,到了难已忍受的地步,他又不能闭上眼睛不看、堵住嘴不说。他所站在人民的立场反对侵略战争,这时他除去替人民诉苦外,还不得不考虑到国家与民族所面临巨大的危机。在这时,杜甫把他今生听到的、经历的作出了这三吏三别,他一生成就中的一所高峰。他的诗已然能成为“诗史”。

  杜甫对这世间的疾苦却又无能为力,他终于是放弃了做官,对当前的政治表示无望。国家不兴诗家行,在任何时候,杜甫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杜甫依然还有满腔的热情,又投入到了诗歌的创作当中,才有了今天所看到的诗圣与诗史。

  杜甫离开了长安,去到了成都。那个谈杜甫都不会忘掉的——杜甫草堂。就是在四川这个地方,杜甫在深山中曾经常说怕死,在途中永远只能被“高人”小视。杜甫说这样的话未免太过忠厚,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小视杜甫,反而是杜甫的肩膀与实际的精神,使一切所谓“高人”都会自惭形秽。杜甫觉得他的一生免于荷役,已经享有特权,也就不辞路途的艰苦吧。杜甫去到了他成都的草堂,结束了他十载长安、四年流徙的生活,在世外桃源中得一栖身之所,清苦但快活。难道杜甫沉醉于自己的生活中,忘记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并没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天下,他从未忘记,他依旧心系天下。他二度出川,无奈这天下实在苦难,最后只落得个悲剧的结局。一生最后,仍不忘北归,终了在湘江一漂浮的小舟中逝去。那年冬天,他五十九岁。

  他是个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是个悲剧。一个正直的诗人,在封建社会里必然的悲剧。他对着社会抱着无限的希望,最后落得极大的失望。他这一生中不乏政治热情与创作热情,他的诗才,也不曾因为生活上的阻碍而枯竭,因为取之不绝的源泉就是生活。

  可能每一个初出江湖的年轻人都曾年少轻狂过,都认为清华北大不在话下,都认为自己定能在这世间闯出一片天地。到真正面临生活的一座座大山,无数人不得翻越时,才有人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无力。杜甫也曾真真正正奋斗过,遭受过无数的打击,最终也放弃了他的政治抱负,但他从未放弃过的,是手中的笔,他抒发内心的武器。一支笔杆撑住他腐朽的身躯,不朽的灵魂。杜甫是站在人民一边的,杜甫仍是符合当今社会主义的诗圣。

  我们现在正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有裘有马,但我们不得猖狂,唯有经历过,才知世间疾苦。也许我们也会不断的经受打击,但请记得,握住了笔,也要握住初心。

  《杜甫传》读后感 7

  《杜甫传》,显而易见,记述的就是一代诗圣杜甫的生平。“杜甫”这一名字,如雷贯耳,我们都不陌生。想必大家从小都学了不少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石壕吏》、《卖炭翁》……但我们熟悉的,都只是杜甫的诗歌,对他的生平也并不是很了解。在冯至先生笔下,我看到了一个独立于诗歌之外的杜甫,一个虽然自己尚在苦难中挣扎仍关心民间疾苦的杜甫。

  追溯1000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于是在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圣”的大名。“诗圣”的名号家喻户晓,“诗圣”的诗歌更是被千千万万的后世人诵读和传承。而这一巨大影响的背后是杜甫那坎坷、颠簸的一生。就像屈原纵身一跃汩罗江,让后人记住了那坚毅断绝的身影。杜甫也相类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混乱的时代给予杜甫以痛苦,也以动力,使他创造出众多名流千古的诗文,让后人记住了这么一位心系百姓,博学多才的大文豪。

  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曾为名利谋划、奔波。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他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然对那些权贵极尽奉承之词。在这黑暗混乱的'时代,杜甫也不得不随波逐流。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么一个后来的杜甫。逐渐步入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连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依然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中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旰”。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这时的杜甫已经完全融入到百姓中,成为了后世人敬仰的杜甫。

  杜甫在《江汉》中说自己是“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自嘲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但在我心里,杜甫当是身陷泥淖却心系苍生的伟人形象。

  《杜甫传》读后感 8

  去成都时特意去了杜甫草堂,可惜我们选的时间不太好,当天大雨倾盆。

  本想着,也许雨天游人会少一些,其实不然。走到草堂遗址处时,游人密密地挤在草屋之中,我有些惊讶于人们的热情,同时也忧虑扰了“诗圣”的清修,只好略带遗憾地远离了草屋。

  759年,48岁的杜甫到达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

  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写杜甫初到成都时的情形:“杜甫在庙里没住多久,便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先开辟了一亩大的地方,在一棵相传二百年的高大的柟树下建起一座并不十分坚固的茅屋。”

  顺带说一句,浣花溪这个名字个人非常喜欢,离开了草屋之后,顺着小溪走了好长一段路。

  几乎每一位国人都是从小就开始接触杜甫诗作的,从《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到《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都时常被后人吟诵。

  李龟年是大唐开元时期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遇李龟年,是在724(开元十二年),这时的杜甫是十几岁的少年郎。几十年后,晚年的杜甫在潭州(长沙)再次偶遇李龟年时,写下了这首《江南逢李龟年》。

  平日里,我们对诗圣杜甫的了解多是因为一首诗作,或者是因为一个传说,非常的片面。读《杜甫传》,可以让我们对杜甫的生平有更加立体的了解。

  2019年,冯远征导演并领衔主演的话剧《杜甫》在首都剧场首演,得知消息之后,人提前一个月就在网上预定了演出票。

  整部话剧从李白、高适、杜甫三人把酒言欢开始,到三个人各奔东西,再到杜甫流亡途中写下“三吏三别”。最后,话剧落幕在杜甫高声吟诵《春望》,童声背景音让观众们听得潸然泪下。

  《杜甫传》中写,游侠与求仙,在李白的一生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对杜甫来说,这两种生活于他非常遥远。然而,当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因酒后傲慢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离开长安来到洛阳之时,杜甫因倾慕李白,被李白的文采吸引,欣然与李白一同渡黄河来到王屋山道家圣地。

  冯至先生说,这在杜甫的.一生里是一段插曲。这段插曲书写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相遇的伟大时刻。

  在这里,杜甫李白与高适相遇,三个朋友度过了一段呼鹰逐鹿的田园生活。

  杜甫与李白、高适两人虽然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之间纯挚的友谊、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令人羡慕,在我看来,李白和高适是杜甫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冯至先生在前记中写:这部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根据,不违背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

  这段话让我由衷钦佩冯至先生,他坚守文人操守,为我们讲述了杜甫真实的人生故事,让我们在吟诵诗圣留下诗篇的同时,也可以走近诗圣杜甫的世界、品读杜甫的人生。

  《杜甫传》读后感 9

  杜甫是大家都知道的大诗人,都说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那同样杜甫也是一个特别传奇的人物。

  其实对于历史上的帝王,都有正史记载,而文学家记载的相当少,但是他们留下的作品已经足以证明他们在历史上的成就。我今天看了冯至的《杜甫传》通过部作品我重新认识了杜甫。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几个伟大诗人里面的一个,由于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写出了许多反映与批判现实的、不朽的诗篇。在过去无论多么黑暗的通知下,那些诗都不曾停止放射它们的光芒;杜甫出生在一个属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他是晋代名将杜预的第十三代孙。

  杜甫年轻时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自高自大,夸张甚于实质。当时就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傲慢的言行。他自己常说,他的文章超过屈原、宋玉、他的书法胜过王羲之。在政治上自比稷契,想致君尧舜,在文学上把屈原贾谊、曹植、刘祯都不看在眼里。从这里我能看出来一个放荡不羁,心高气傲的年轻人的张狂。这一点和李白也非常像,李白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而杜甫也有“会当云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杜甫早年成长在唐朝发达的“开元盛世”。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母亲在他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杜甫小时候经常生病,由于身体不好活下来也算是一个奇迹。杜甫七岁开始学诗,九岁开始学书法,他不断地作诗、写字、学习。杜甫出生的地方在洛阳附近,杜甫身受洛阳文化的.熏陶,在他常常上树折取梨枣的年龄,已经由于他的诗文在洛阳显露头脚了。

  年轻的杜甫喜欢出门远行,他喜欢结交好友,欣赏祖国的好山好水。杜甫漫游了十年,经历了不少秀丽和雄伟的山川,认识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后来“安史之乱”他看到民不聊生,官吏欺负百姓。这一段时间他改变了自己的风格,他开始关心平民百姓。于是他写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杜甫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他的诗句豪迈洒脱。尽管他一生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他慢慢变得成熟。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不得不说杜甫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得来不易,我们要做一个内心豁达的人。

  《杜甫传》读后感 10

  在泱泱中华光辉灿烂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你不得发出赞叹;在泱泱中华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绿树,高耸入云,你不得不需要仰视;在古往今来异彩纷呈的文化史节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诗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诚拜读!

  带一份崇敬,怀一丝心酸,品读杜甫,就如品读一部诗集,一部写满悲愤,同时也蓬勃着英雄豪情的诗集。

  举世不第,壮志难酬的杜甫,也效仿了李白,云似地飘来飘去,将自己融入高山,融入大川,融入人民。

  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

  杜甫虽有“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远大抱负,但大唐的土地上却没有留给杜甫施展抱负的那一片空间。于是,杜甫就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云,一片写满了诗的云。

  仰视这片云,它偶尔也能与别的云相遇,使他暂时丢掉了孤独寂寞,但这短暂相遇之后呢?当然几片志同道合的云消散了,永远离他而去之后呢?此时,充斥着杜甫的.内心,映入了我的眼帘的却又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独和悲凉。

  你想做一只鸟,却没有高天任你来飞;你想做一条鱼,却没有阔海凭你来跃。

  你只能做一片云,飘在满是忧愁,满是痛苦的天空中,默默地看着战火纷飞的大唐土地,看着浮华衰败的大唐朝廷,看着痛苦不堪的大唐百姓,转头然后默默地掉着眼泪,慢慢地消散。

  可是你的灵魂却化成了一部诗集,记录了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部诗集落在了人间,被无数人看到,又被无数人传播;让无数人落泪,又让无数人崇敬。

  我也有幸拜读了它。

  《杜甫传》读后感 11

  近日,拜读了冯至教授的代表作《杜甫传》,一个被后世誉为“诗圣”的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我眼前逐渐立体丰满起来。我感受到了他的浪漫质朴,沉郁悲哀,忧国忧民。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流传至今仍璀璨夺目。

  杜甫出身于官僚家庭,衣食无忧的童年与少年时期,接受了完整的儒家传统教育,他的聪慧和好学让他在小小年纪就崭露头角,“读万卷书”为他积累了更多的学识与底蕴。出入上流社会一些社交场合,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对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见识不同的艺术形式也开阔了他的眼界。

  青年时期的杜甫,曾用十年在吴越与齐赵间长期漫游,通过“行万里路”饱览了大好河山的壮丽美景。丰富了生活,增长了阅历,用身体力行感受这个时代背景下,人民的生活与社会的变迁,裘马在身的他是浪漫而轻狂的(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也正是这些真实的生活经历让他对这个国家和人民充满了热爱,也为他今后的伟大奠定了萌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健壮雄浑的诗句便是以此为发端,不断出现在他的笔下。

  结束漫游回归科举的杜甫考试落榜后,为求取一官半职周旋于达官贵人之间,得不到赏识且处处受到排挤与压迫,随着父亲的去世,生活愈发窘迫,这个时期,国家正处于乱世之初,奸臣弄权,穷兵黩武,人民的生活也困苦不堪。杜甫遏制不住内心的痛苦,写出了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自此,一系列质疑战争,讽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作屡现笔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划时代的杰作,反映出安史之乱前社会的实况,也反映出杜甫内心的矛盾与他伟大的人格,这是他对自己在长安辗转九年求官生活的总结,使他在思想的进步上和艺术的造诣上都更进一步。

  安史之乱,长安沦陷,杜甫开始了流亡,颠沛流离,亲友相隔。他长期置身于下层,有一颗悲天悯人的爱民之心,有着包容乾坤的博大胸怀,也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切身感受到了安史之乱的民不聊生、官吏的残暴以及至亲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了诗中,描述民间疾苦的“三吏”、“三别”,正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有着他对百姓穷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兴亡的深深思虑。在此期间,他曾担任过不同地方的长官。那次,他担任一个管理军械的小官,处理完公务回到家,却发现最疼爱小儿子已经饿死了。丧子之痛不禁让他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慨。吃饱穿暖,有个固定的居所,这些在我们眼中看来不过是些轻而易举的小事,可在当时却是难上加难,身处茅屋却忧国忧民的杜甫发出了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正是当时的社会造就了他淳朴厚重的诗风;正是他个人的遭遇使他不由得生发了“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虽破受冻死亦足!”的仰天长叹;正是从他的诗中,我们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明白了处于幸福之中的我们更应加倍珍惜。

  读完《杜甫传》,我被深深地感动着。杜甫忧国忧民,欲报效国家而得不到赏识与重用,替黎民百姓呼号却无力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晚年生活困窘,颠沛流离,但他的作品却能使读者精神焕发,意气高昂。这是因为杜甫的诗作充满了乐观的精神,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在字里行间感染着我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读书人的理想。杜甫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他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我们记录了一个蘸满血泪的时代。杜甫是不幸的,所处的时代让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社会的动乱让他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而我们是幸运的,大唐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员,造就出一个伟大的诗人,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瑰宝。

  在新时代的我们亦应如杜甫一般胸怀天下,以复兴为己责,以强国为己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何为“心系苍生,兼济天下。”现在的我需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合上书,默默吟诵着杜甫名篇佳作,这时的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杜甫的一吟一诵,一笑一叹,生动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们此刻心灵相通,我告诉他,现在您的愿望早已实现,人民生活安定富足,国家强盛。此时,杜甫点着头,一手捻着胡须微笑着对我说,他看到了,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奋斗下,一切都越来越好·······

  《杜甫传》读后感 12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是洪先生引用杜甫给李白的诗,用来说明杜甫的一生。

  在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时,我有点小小的疑问,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诗人何止成百上千,杜甫是最伟大的诗人,是不是有点过誉?

  很惭愧,我了解的杜甫只在于以前读过的零零散散的诗:比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读过这几首诗,感觉那未必是李太白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豪迈可比的。而杜甫那幅有名的愁容满面的画像更加增加了我对杜甫是个失败的印象。

  我在看洪先生的这本书之前,查阅过新唐书文艺传内的杜甫传记:什么少贫不自振,困,流落等等词不断,可见诗人的一生是坎坷的,然而短短的几百字的传记,却显得杜甫毫无建树,除了忠君和诗歌为人称道。

  看过洪先生的这本书,我却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杜甫,洪先生以时间为横轴,杜甫的足迹为纵轴,以杜诗为Z轴,给我呈现了一个立体化的杜甫,他已经不再是那个画里愁容满面,营养不良的诗人,而是一个忧国忧民,内心充满对普罗大众的怜爱之心的圣人,诗人只是这个圣人的一个外在的形式。

  杜甫的诗,不像李白的诗,给人浪漫的想象,而是对社会的反映极尽写实,举个例子:早在安史之乱前的盛唐时期,杜甫并不是去歌颂盛唐的辉煌,他已经看到,唐朝的`对外战争造成的悲剧,比如兵车行这首诗:边廷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诗人不是看到朝廷开疆拓土的胜利,而是关注着民生的艰难。又比如,在贫病交加的时刻,他由自己的困苦而推己及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不是仁者爱人的嘛。

  诚然,在中国的编纂史书的人眼中,唯一值得记载的是明君和贤相,这也就意味着新唐书里那些肤浅的记载不足以表明诗人的伟大。

  叔本华曾经说过:一个人越属于他的后世,亦即属于整个人类大众,那他就越不为自己的时代所了解,因为他的贡献对象不仅是他的时代,他为之奉献的是整个人类。

  《杜甫传》读后感 13

  这篇传记展现的杜甫生命中的一个片段,如同一首苦难而又壮美的歌。

  这篇传记是诗人写诗人,作者冯至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这本书创作追求忠于史实,所有描写都有史实作为根据。但又不作烦琐考据。作品所展现的杜甫形象生动,性格心理发掘很深入,作品达到了艺术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是一部传记文学的佳作。长安十年杜甫35岁时(746)也到了长安,但他的眼光并没有局限在这些耀人眼目的事物上;他在这些事物外看到统治集团腐朽和人民的疾苦。在长安一住十年,他得到的并不是显耀的官职,而是对现实的认识,由此他给唐代的诗歌开辟了一片新的国土。

  他的眼光是那样的特殊。他对国家和人民倍加关心,统治集团的腐化是锝不到官职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民的疾苦是杜甫作诗的思想源头之一。最后达到忧国忧民的上一层次。李隆基将政权交给里李林甫,使得贤才,有能力的人,几乎没有一不遭受他的.暗算与迫害,除李林甫外,政府里的人不是像杨国忠那样的贪,就是像陈希烈那样的庸懦。

  杜甫的心情已大为改变,不得不放弃那种豪放的生活,等到752年李林甫死后,他放胆的述说出他几年来心中的悲愤,对于自己的生活的描写更体现其受迫害之深。他生活贫苦,曾做过别人的宾客,但目的还是为了谋取一个官职。他被贫穷所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达到为了得到一个官职不择手段的地步,另一方面他又是那样的抑郁,无奈。“丽人行”是描绘了杨氏姊妹丑恶的行为,在这政风糜烂,边疆失利,民生渐趋凋敝的时代,玄宗奢侈的生活却有加无减。这是杜甫在长安的真实收获?他步履从贫乏的街巷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名阁,到互竟豪奢的曲江再到征人出发毕经的咸阳桥,他由于进士要求的失败,认识了这个政治集团的糜烂,由于自身的饥寒触到了人民的疾苦。若是没有进士的失败,想必他也不会体会到这种社会的现实。

  流亡在安史之乱,及以后的战乱中他困居长安,从秋到冬再从冬到春,除去为国家忧愁外,自然他也时常思念他的家人;远在钟离的韦氏妹,滞留平阳的弟弟,鹿州的妻子,在长久的不到家中的消息,并听说胡人到处残杀,一直东到鸡犬。后来恢复了,他才得一令他称心的官职。短短三个多月,杜甫念及两京沦陷,人民疾苦,他忠于他的职责。似乎没有这些经历杜甫也不会坚守他的岗位,他也有一些野心。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杜甫仍做皇帝的供奉官左拾遗。是风翔的一段经历给他的教训太大了呢,还是这平静的官僚生活把他的视野仅限制在皇帝周围,而看不见广大的人民呢。这为杜甫再一次回到群众中作了一个铺垫。

  杜甫经历了有关征兵役等事件,在那段日子里他写了“三吏”“三别”等佳作。这风云多变,忧患重重的现实社会,导致了杜甫一生无穷的苦难杜甫诗感人的力量由此产生:诗人无论“慨世”还是“慨身”,他的感情总是和国家危机,人民疾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部分诗篇都充满着个人的与时代的血泪。“杜甫传”让人们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而杜甫又是这个现实的受害者与申述者。

  《杜甫传》读后感 14

  从“稻米流脂粟米白”的“开元全盛日”,到“路衢唯见哭”,伟大的诗人杜甫一生浸满着血与泪。再次感受杜甫留下的杰作,领悟杜甫的领悟,方能品味出杜诗的味道。心中之味亦是杜甫的人生之味。

  杜甫希望得到一个官职,胸有成竹地赴京赶考。他相信自己的抱负能够得以施展,他自信自己的才华能够被赏识,却不曾料李林甫摆布阴谋,使得无人及第,最终杜甫在长安一带流浪,充作贵族府邸中的“宾客”。“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考试落第,遭受打击,低声下气,怀才不遇的心酸只言片语怎能表达得透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狂风暴雨,漫漫无眠之夜,杜甫因自己的不幸而想到流离失所、无处安身的难民。不禁在草堂里唱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中的无奈排山倒海地倾泻出来;时值今日,你我了解了杜甫的这段经历,虽未曾亲身经历,却也为杜甫悲伤、酸楚。

  在传记中所写“百草凋零,寒风凛冽,手指冻僵,连衣带断了都不能结上”的十一月,又遭自然灾害和统治集团的剥削,百姓生活得苦不堪言,长安饿殍满街。杜甫,关爱人民的诗人,想到唐玄宗,寄托着他全部希望的皇帝,正在华清宫避寒享乐,不顾民生,不禁长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何等辛辣尖锐?他是当时百姓的喉舌,他的诗中,有百姓的声音。他看尽战争的残酷,听尽民间的悲声,诉尽民愤、民怨,“辣手著文章”。今天的我们,回溯历史的浪潮,仍然不平、悲愤,当时的杜甫定是一样,心中辛辣,一生如此。

  杜甫身在梓州,听闻河南河北被收复,百喜交加,狂欢不止,把心中喜悦与积压多年的悲哀一同发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惊喜可见一斑。

  忧,为国;乐,为国;只因杜甫心系天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长安凄凉衰败,这又激起杜甫的哀思。人,已年老;国,已沦陷。他苦人民,苦社稷;他孤苦伶仃,长期压抑而不得施展,流落异乡,吃尽苦头。这一生的不得志,让杜诗浸满了苦味,让杜甫的心浸满了苦味,也让如今的'我们,在读罢全书后,深叹一口气。

  人生百味,本来自酸辛甘苦;杜甫,深感四种滋味,心胸却不忧郁,反而永远是开阔豁达的。他写下“百年多病独登台”,又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写下“官应老病休”,又写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他写下“野哭千家闻战伐”,又写下“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他的经历,足以感染你我,而我们却不感消沉,反而感受到杜甫豪迈开阔的胸襟。联系到自身,我们都是幸福的,出生成长于当今安定清明的时代中。也许生活中有挫折、有苦难、有失意,但请想想我们伟大的“诗圣”杜甫,一生不幸、饱受磨难,尚能乐观坚强,那么你我面对的困难又有什么不可逾越的呢?《杜甫传》,不仅仅是一部让我们深刻了解诗人杜甫的传记,更是能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蓬勃生长的甘醴!

  合上书,仿佛沧海间,一位老叟乘着一叶扁舟,任凭船随着水流飘荡,时而地,仰起头,望向远方即将大亮的天光,浅浅地露出一丝微笑。

  他,是一位诗人,一位心若磐石、目如古井、俯视世俗、写尽疾苦的诗人!

  《杜甫传》读后感 15

  “所有流浪,皆是归程。”这本《杜甫传》作者是随园散人。整体来说这本书写的很美,妙语连珠。

  以前以为自己读过很多首杜甫的诗,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我读的杜甫的诗非常少。书里有很多诗我都没听说过。

  读这本书顺便了解了一些唐朝的历史,读到了开元盛世,读到了杜甫年轻时的意气风发。

  也读到了开元盛世后大部分时间内的兵荒马乱,岁月如冰的生活,读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的伤感。

  杜甫一直有辅佐君王,匡扶社稷的理想,现实却是他一直漂泊流浪,偶尔做个芝麻小官,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背杜甫的《石壕吏》,能够真切体会到民不聊生的生活景况。那么长时期的兵荒马乱以牺牲底层百姓的性命和生活为代价的。而这只是为了满足某个人的权利欲。

  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能够看到杜甫自己的贫穷生活状态。也佩服杜甫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胸襟。

  背白居易的《长恨歌》,理解了一些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

  杜甫和他妻子的.爱情是这样的。杜甫的诗中多次提到了妻子,红尘辗转,历尽风雨,妻子一直在他的身边。她是他的妻子,更是他的知己。

  爱情的美丽,不是缠绵悱恻,不是惊天动地。而是,相濡以沫的温情,高山流水的默契。是悲喜交错的日子里,始终有你。

  杜甫写了很多诗,才有机会被人尊称为“诗圣。”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多留下一些文字的记录,对这个世界说:这个世界我来过!

  杜甫大部分时间都很穷,很多时候是靠朋友接济度日,去过很多地方。只有在夔城时候日子过的比较富裕,柏茂琳对他的照顾接济,还赠他四十亩柑林。当时的杜甫有房有院子,还有一些仆人,是杜甫少有的富裕时刻。

  如果杜甫善于理财,好好经营家业,也许老年不至于那么落魄。他老年时想回故乡,终究因为资费不足和老来多病,在岳州萧索离世,这年杜甫五十九岁。

  杜甫去世后家人无力将他的灵柩送回故里,只好安放在岳州。四十三年后他的孙子,才将他的遗骨迁回家乡。

  这本书挺好的,推荐给大家。

  《杜甫传》读后感 16

  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也曾放荡漫游,清狂潇洒,追寻着盛唐时“诗圣”的那一席白衣,跟随着“少陵野老“的足迹,我翻开《杜甫传》,回到那时的盛唐,品味杜甫的传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年幼时,就已经熟读不少杜甫的诗句,可对其印象却只停留在书本上望向天际忧国忧民的插画,亦或是“字子美,号….”的注释。只是粗浅的觉得杜甫是一个担忧国家的无力老人,却无更深的见解。

  直到前些日子,翻开《杜甫传》品读其文字,沉浸于杜甫的诗意,这是我少有读不厌,读不倦的人物传记。可以说,读杜甫的一生,不仅是读一个书生的故事,更是读一段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相比垂垂老人之态,这已令人惊讶,但思考后也恍然,就算是这忧国忧民的老人也曾是少年。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他长期沉沦于底层的生活,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他用诗歌表达其思想,更用诗歌反应社会真实“三吏”、“三别”就是其中代表。讲到杜甫,总要同时想起李白。古人云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欣赏青莲的飘逸豪放,亦感慨少陵的沉郁顿挫。

  杜甫其诗精辟真实,其人那颗悲天悯人的善心更是令人动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感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学习!

  杜甫身处唐朝由盛转衰之时,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但这朝不保夕的惨淡生活,却没有销毁其身负的使命感与诗歌创作力,反而使他更真切地认识到现实的黑暗和民生的疾苦。在这样的战乱中,又有多少人能像杜甫一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以庇护天下?又有谁能有杜甫这般会当凌绝顶的远大志向与抱负?

  如今,正处新时代的浪潮,我们更应该品味历史,感受历史,而杜甫作为那滚滚历史长河间的那一股清流,那伟大又独特的“诗圣”,更应被铭记。卓绝的才华,悲天悯人的情怀,我既倾佩年少时那位远游山水的潇洒子美,也尊崇身处战乱仍不忘忧国的圣人少陵,哪怕是在病榻上,在破旧的茅屋里

  他仍以手中的笔,刻画着那艰难的世道,抒发着他宏伟的抱负,远大的心胸!

  称之为诗圣,实至名归。

  合上这《杜甫传》,我在古人的风韵中回味历史,也感受那一份份爱国的情怀……

  《杜甫传》读后感 17

  进入暑假第一件快乐的事情,就是妻子帮我购得一套“四川历史名人丛书”。《李白传》《杜甫传》《苏轼传》《诸葛亮传》都是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写出这样千古流传的诗句的杜甫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带着满满的期待,我仔细拆开包裹在书籍上的保护膜。这本由孙微、张学芬编著的《杜甫传》便以优美流畅的文字带着我去追寻找杜甫一生的行迹。

  书中,作者以含蓄典雅,文采斐然的写作手法安排了14个章节,叙述了杜甫的家庭出身、青年时期漫游经历、困居长安的穷困潦倒等生命历程。杜甫有着显赫的家庭。他亲身经历了大唐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他自幼好学,7岁已经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志向。从19岁到中年的十几年的时间里,杜甫五次漫游,途经齐赵、梁宋。他经过泰山脚下时,目睹了东岳的雄伟壮丽,激情澎湃地写下来那首千古绝唱——《望岳》。这首诗境界高远,寓意深刻,既生动地描绘了泰山的雄姿,更突出了青年杜甫的远大抱负。而立之年,他在结婚后西去长安,渴望求得一个官职。他积极参加科举考试,采用投赠干谒的方法向势利的权贵们进献诗赋,以求他们援引,然而现实却是大失所望。

  困居长安多年,杜甫在政治上一直找不到出路,生活上日益困顿,这种生活地位的急剧转变是他从感情上逐渐贴近下层群众的根本原因。贫困交加的生活让他接触到人民的痛苦,他开始把目光投到了普通百姓的身上。他对唐玄宗连年的开边战争深恶痛绝,亲眼看到那些被迫应征的士兵出征的惨状,遂作一首替百姓说话的诗——《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几经波折,他由求仕的失败认识到了政治集团的腐败,从此,他的心里装着的是天下百姓,他的诗里也都是国与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因安史之乱,他四处流亡。他亲眼看到老翁、老妪、征夫、老兵、孩子被抓的悲惨景象,感到十分震惊,于是把沿途所见所闻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分别写下《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六首诗,这也是我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挑战答题”题库中常遇见的'“三吏”“三别”。

  与李白浪漫主义的飘飘欲仙、自由洒脱不同,杜甫每一首诗作都是现实主义的。他在自己衣食无着的时候,心里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

  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深情地写道,杜甫强烈而深沉的爱国赤诚、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众生平等的和谐思想都永远感动着后人。杜甫用他颠沛流离的一生,鲜活地进行了一次崇高人性的诗意展示,其必将超越时空而永恒存在。

  感谢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使我通过阅读《杜甫传》再次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乳汁;感谢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你用滚烫的文字叙写了一个时代不朽的传奇,让我更多地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之钙”。见贤思齐,我必将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同频共振,勇毅前行。

  《杜甫传》读后感 18

  杜甫,唐代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唐朝有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

  翻开《杜甫传》,随着杜甫的视角看看那由盛转衰的大唐,看看那世道的昏庸与无常,人心的诡秘莫测。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的一生是苦难的的,又是漂泊不定的,但并不否认杜甫的乐观与坚强。开元时,杜甫二十多岁正年轻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渴望名利,多次应试,在长安考了十年,却又无功而返。

  这时已经是盛唐之末,爆发了安史之乱,诗人也被卷入其中,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

  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的苦难并无结束,反倒是更加痛苦,这时正值唐肃宗期间,杜甫是给唐肃宗进谏的官员,杜甫因语言气势过盛惹得肃宗勃然大怒,将杜甫贬至四川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在四川的这段时间,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包含着他一身的苦难与期盼。

  终于,历经世上事事,在公元770年,杜甫在一叶孤独的扁舟上逝世,59岁的杜甫就这样孤独的飘离人间。

  《杜甫传》读后感 19

  杜甫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将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实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因此杜甫的诗歌在当代被称为“史诗”。《杜甫传》的作者冯志从小就热爱杜甫。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没有停止思考杜甫的生活。这是他在思考中的选择。

  刚到长安的时候,杜甫漫游时代的英雄情怀还没有消失,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越来越多,英雄情怀也逐渐被一种心理矛盾所取代。由于政治日益腐败,杜甫的矛盾心理更加强烈,心中的无奈也越来越严重。经过十年的磨练,他的诗风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近年来的流亡生活也使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杜甫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不可磨灭的地位,像凤凰涅盘一样重生!从官家的儿子到在长安找工作的`小官员;从四面八方的游客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忧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走向“诗圣”,一步步走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的困境,转向民生。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千方百计难以成就的诗圣!

  《杜甫传》读后感 20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才子,他的前半生放荡不羁,后半生孤苦伶仃。他的文采举世闻名,他的一生也像极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他就是杜甫。

  杜甫生于官儒世家,只不过到他这一代已经落没了。不过官儒的血统犹存他骨,像历史上许多文人一样,他的志向也是考取进士,报效祖国。青年时期的他,游走于山河之间,也是这样的经历使他结识了一生的挚友——李白。他的成名诗作《望岳》就是这时候所写的。他的人生也正如当时的大唐,贞观开元,皇帝英明,一幅盛世好景象。不过这样的生活并不长久,杜甫与大唐迎来了共同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唐长安城内盛世繁华,但实则暗流涌动。关隘之外的西部地区,节度使们蠢蠢欲动。而这个群体中的其中之一安禄山,带着部将史思明开始造反了,史称安史之乱。杜甫的家庭在这一瞬支离破碎。安史之乱后,昔日大唐繁华的景象转眼化成灰烬,长安城内外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杜甫的诗作也因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他的诗作大多由青年时期的山水游玩转变成对民生疾苦的思考。也就是这样变更层迭的社会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也许杜甫的一生相较于李白运气差了点,李白一生大多在唐盛世时期,杜甫的一生有一半在安史之乱之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性格成就了两位诗作风格迥然不同的大诗人。李白的诗歌风格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大多以山水美景为主,诗中有着浓郁的道家主义色彩,所以他被后世称为“诗仙”。杜甫则不同,他的诗中更具有儒家色彩,他的诗最不同于李白的一点是他更关注民生,诗中饱含了对人民的关心。

  文有孔圣,武有关圣,而杜甫被称为“诗圣”,可见他在诗歌方面的造诣之高。

  但是,杜甫的一生是不幸的。科举未中进士,中年是又因为权贵暗中操作,让他的仕途断送了一半。当官还可以被举荐,不过杜甫并没有被提拔。他的仕途从此结束。同样,他自己没有工作,经济来源的`荒芜以及他的家人的离去狠狠地给了他一个巴掌。安史之乱后,他的生活更为艰苦。

  杜甫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是他在古代文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他离开人世后,他的名气以及作品都不为人知。直到后来元稹和白居易的发现,才让他的的作品永远流传下去。

  杜甫,他的诗歌,他的精神,永存。

  《杜甫传》读后感 21

  前段时间觉得自己的古文功底需要恶补一下,于是饥不择食,一股脑在亚马逊买了好多诗歌类型的书,什么最美唐诗,最美宋词,名诗人传记,不辩好坏,买了一大堆,也是买过即忘。

  最近终于想起来该消化他们了,于是首先拿起了这本薄薄的《杜甫传》,居然是老熟人还珠楼主的作品。

  我看诗人传记,目的很简单,普及基础常识,了解诗人的生平,解读每首畅销诗的写作背景,这样方便我记忆他们的名作,增加我的文化修养。然而《杜甫传》却和一般的传记不太一样。

  它没有完成普及工作,楼主笔下的杜甫,不鲜活,也不立体,平庸和贫乏。杜甫的高才雅量没有正面描写,全是平铺直叙。

  这本书读下来的第一反应是,还珠楼主写错了人,他可能应该写一本《李白传》,如果李白是他的主角,这本书的故事结构大概就不会这么无聊。

  杜甫的生活就只有每天吃吃喝喝,和他的穷朋友们你接济我我帮扶你,很绝望。

  即使这样还珠楼主还在强调杜甫身上的一股子侠气,锄强扶弱,体恤百姓,蔑视权贵,然而从描写中我看到的却是满目的烟火气。这种强加的侠气,窃以为李白会合适。

  《杜甫传》的故事每章以诗歌开头,而第一章的“夕阳残照,汉家陵阙”也正是来自李白。

  首先不得不说《杜甫传》确似还珠楼主的文笔,看过《蜀山剑侠传》的大概都知道,还珠楼主的叙事沿袭的是真正的古风,讲究的是一个散字,就像《儒林外史》一样,一个人接着一个人的写,上个人还没写完遇到了下一个人,新的故事跟着第二个人就展开了,故事随着人物而走,属于人物中心论,而非故事中心论。

  当然读者也别想的.太高级,这种中国古代的人物中心论和西方文学中的人物中心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简单的说,中国的故事是一个人套一个人,像链条一样,依次发生,故事虽然零散,却仍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西方的故事,比如文艺复兴的作家,讲究的是人的绝对中心,因为人被解放了,到司汤达的《红与黑》,故事完全随于连的心理活动而变化走向,又是更高级的写作手法了。

  如果不是题目醒目的写着杜甫,作者很可能,写着写着就从杜甫这到李白,高适,岑参……像那长江水,滚滚不回头了。

  《杜甫传》也有它的优点,前文提到的侠气,算一个,虽然吃喝真心无聊,但是困苦时期文人间的不妒忌,相互扶持,已然难能可贵。

  其次是用词,书中好些词已经不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了,可是读起来怎一个美字了得。

  《杜甫传》读后感 22

  冯至的《杜甫传》一书,是在准备开课时偶然寻得。开课的课题是杜甫的《石壕吏》,诗中的杜甫犹豫、徘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了石壕村中发生的抓壮丁一事。不了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读懂“三吏”中的这一首,又何以走进杜甫的情感深处呢?于是,这本《杜甫传》便成了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讲到杜甫,总要同时想起李白。李杜二位大诗人之间的区别,《沧浪诗话》中已一言以蔽之--“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从我的主观角度看来:于人,更认同青莲的飘逸豪放,于诗,则更欣赏少陵的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这四字评语,正是杜甫一生的艰难苦恨在诗句上的投影。从外部环境来看,杜甫生不逢时,中国正从历史的最高潮滑向低谷。但国家不幸诗人幸,乱世中的颠沛流离,让杜甫吃尽了苦头,却给中国文学史献出一位诗圣。

  然而从更深层次可以看到,杜甫的人生悲剧和艺术成就来自于文人生存的依附性与诗人思想的独立性之间的互相挤压。这不仅是杜甫,也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苦苦挣扎的根源。

  长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羡慕自由,又渴望官职。在唐代政治日渐走下坡路,人民不断被剥削的时候,杜甫开始关注民生。安史之乱让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让他拥有了接触民众的`机会。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边时,他的诗变得“充满了初唐以来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但事实上,杜甫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后来杜甫被派到华州,他才“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从此,他开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过,杜甫终究是“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人民因为国家连绵不断的兵役而痛苦不堪,但为了保卫国家却不得不这样,杜甫此时的矛盾已经不是关于个人,而是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无限忧虑。《石壕吏》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杜甫传》的作者冯至既是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研究德语文学的学者。因此,从《杜甫传》中,不难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深情和严谨。全书篇幅不长,就十几万字,却是高度浓缩,决不掺水。据说《杜甫传》在《新观察》上连载时,毛泽东是每期必看,连载完毕后,毛泽东说:“《新观察》现在将《杜甫传》登完了,我《新观察》也不要看了。”

  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幸好没有做上大官,没有做久官,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雄壮的诗篇。这从他秉持的理想来说也算是得其所哉吧?

  《杜甫传》读后感 23

  记起清江南织造曹氏四代宦海浮沉,没于曹雪芹。他过着从“粪土金银,弃掷珍馐”到“举家吃粥酒常赊”的生活,于是十年功成《红楼梦》。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开元盛世和中唐乱世,于是在“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圣”的大名。曹雪芹和杜甫,二者同样以文学作品填充了命运的落差,创作出至今仍领风骚的文学作品。

  杜甫的一生,有两个主要的矛盾推动着他文学与生活的进程,一是他早年入仕和归隐之间的矛盾,二是他中年应顺应本性爱民还是帮助统治者削民之间的矛盾。

  在作者冯至笔下的唐长安城是整饬、庄严的,然而家家户户红墙映着的已是夕阳。被国家富强之景翳眼的玄宗不知桑门害政,将社稷国运交托于佞臣,便与贵妃纵情声色,讽谏受阻,忠者见谪,信者被害,而当时蒙在“盛唐”政治上的便是阴霾。在后来驱使着杜甫诗载民间疾苦的一腔爱国热情、忧国思情在这时只被买买官职前为官之一次又一次的名不副实的选官考试和越来越窘迫的生活打击着,这说明唐朝在没有破落得要买卖官职前谋官之路就如老鼠洞――见则堵之,也使得他与李白相处时亲睹的其豪放生活与现时入仕无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他一边想念着李白,又一边不断予权贵以求官之诗,贫困与事业心注定杜甫无法潇洒。而此时杜甫的诗正如原文所说,“不外乎个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丽与雄壮”。

  杜甫诗风的变化与他人生矛盾乃至唐朝国运的转折在时间上是有重叠的,但是最前者首先起了变化。孔语“四十而不惑”,从杜甫的诗歌之路的选择上看来的确如此。40岁写下的兵车行一诗开始,他诗的国土扩大了,他的现实主义诗歌由受苦受难的百姓填充而越来越入木三分,导致这个变化的是“他由于进仕要求的失败认识了这个政治集团的腐败,由于自身的`饥饿接触到人民的痛苦”。因为“君子不仕无义”而在入世与出世间拣出前者,又因为这个选择而悟得上述道理进而发生后来文学创作上的改变,看来杜甫本人虽然佛缘不深但他一生的经历总是规规矩矩的循了因果论。

  “拜应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这是杜甫朋友高适临官场有感,但对于杜甫以往历历在目的何止是这冰山一角,对百姓的怜悯之词又岂止这三言两语?那时他44岁,身无一职,在县尉的乌纱帽前,却又不愿步高适后尘,然而当时唐朝的山河也即将要破碎在安史之乱中。后来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流亡时期他又获得左拾遗一职,这个职位低得可怜得官职是皇帝身边负责上柬与荐良的。这样他人生的第二个矛盾(中年应顺应本性爱民还是帮助统治者削民之间的矛盾)出现了,像撞石钻土、喧豗不止的滂沱雨,虽然来势汹汹,但却为杜甫诗风改变这早已播下的种子得茁壮生长提供了机会。

  对水深火热人民的无法割舍将杜甫从皇帝身边拉向群众,即使这并不是杜甫乐意的。一组诗篇杰作――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的出现已可说明矛盾哪方占优势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终于,杜甫无边落木与不尽长江的磅礴之气没有化成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浪漫与不羁,他点石成金的文采也不会化成近代作家们的刀枪笔杆,他的那条诗路就像农人咬牙忍着烈日,渔夫挺腰顶着风浪后最真实却有力的诉说。杜甫的诗撼人心扉,是因用笔的力度重似写史。

  世界上许多文学家认为沙翁不是属于某个年代的而是像他自己的作品一样的永恒,但是即使这个信念再坚固,人们在研究和欣赏的时候也无法轻易的跨过时代与文字运用不一的坎儿,我们在研究杜甫的时候也是遭遇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这篇传记终于让我停在以往一贯奔走着的驿道旁,稍将重点从分析《蜀相》中“自”和“空”是否可以换掉、《登高》的首联到底可以数出多少个对仗结构,移向真实具体的蓬乱的长安之春是如何让杜甫惊心、溅泪,移向拥洞庭胜状的岳阳楼上杜甫是如何因目睹战火而愁思不断,而这些都是走马无暇目及的花。

  《杜甫传》读后感 24

  《杜甫传》的作者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本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

  《杜甫传》读后感 25

  旁人写诗,大都描写风花雪月,只有杜甫,声声呜咽,字字泣血描写这人世间的疾苦哀怨。旁人的诗大多深奥精妙,只有杜甫以诗写史,心忧天下。

  在我看来,杜甫的一生可以用传奇来概括。他前期与后期的生活境况与唐王朝息息相关。他出身士族,家境优渥,足以支撑他游历江南的经历,当时的他有裘马颇清狂的豪迈不羁,他用放荡和轻狂鄙视人世的庸俗。也正是因为家族的影响,杜甫与所有的文人一样,有求取功名的上进心,于是他来到长安渴望凭借诗情与宏图伟志在官场上大展身手。但当时,官场的争斗让他无官可做,他却仍然不死心,困居长安十年之久。十年间政治显露腐败,百姓生活日益艰苦,他心中的矛盾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愈加严重,十年的磨砺让诗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开启了杜甫的流亡生活,他见证了繁华的衰败,经历了百姓的疾苦,他长期处在社会的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士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把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亲人的悲欢离合都写进诗中,把自己的'哀叹与对国家的期待融进骨血。晚年的杜甫疾病缠身,穷困潦倒甚至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但他仍然为天下的寒士发声,为贫穷的老妇送去食物,他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担忧,念念不忘国家的危机和民族的命运。公元770年,杜甫在一叶孤独的扁舟上逝世,一颗明星就此陨落。

  杜甫一生拥有数之不尽的朋友,有些引荐他,有些接济他,有些担忧他,却只有一个人杜甫受他影响,仰慕其风采,那人就是李白。这是何等的友情能让后人评价李白与杜甫之间犹如云霓和繁花的相遇,这是何等的友情能让杜甫在听到李白,世人皆欲杀的言论写下不见李久生,佯狂真可哀的诗句。杜甫一生写了15首关于李白的诗,他们的友情像大鹏与鸿雁的相遇,山川共仰,鸿雁不断的为相遇吟鸣,而大鹏已经怀着热情的心翱翔。

  杜甫从世家公子到官场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心系天下的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人民,他没有李白的潇洒,没有陶潜的避世之心,有着屈原式的坚忍却比屈原更坚韧。杜甫的一生虽是不可避免的悲剧,但却可歌可泣令人敬佩。

  《杜甫传》读后感 26

  看完冯志先生写的《杜甫传》后,我才渐渐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杜甫一个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灵魂的的真正的杜甫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打着自己的算盘,想着自己的利益,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是杜甫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杜甫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旧无比夸赞那些势利的权贵们。对于汝阳王李琎和驸马郑潜,杜甫一方面在赠给他们的诗中说他们对待自己“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难”,私下里却说自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看到这,我不禁觉得“虚伪”、“趋炎附势”这些词用在此时的杜甫身上也毫不为过,杜甫似乎与小人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后来的杜甫,接近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肝”。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这时杜甫已完全融入百姓之中,他已将自己的生命与百姓紧紧相连,这一刻的杜甫,绝不再是虚伪的渴望谋求一官半职的杜甫,也不再是盲目侍奉皇帝、安于享乐的杜甫,这一刻的杜甫,才是我们一直敬仰的伟大的诗圣杜甫!

  从平凡甚至庸俗的普通诗人到伟大的圣人,杜甫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转变,而在这转变之后,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或许有人会毫不犹豫回答说是经历,是杜甫一生遭遇的无数的坎坷和磨难。对,这个回答自然是正确的。十年长安的仕途之路让杜甫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官场黑暗,四处流浪的痛苦经历让杜甫深深体会到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仅仅靠此就能造就我们的一代诗圣?试问,难道像杜甫这样仕途不顺的人很少?难道像杜甫这样被迫流亡的人很少?难道像杜甫这样目睹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中的人很少?但是,诗圣又有几个?不也仅仅只有杜甫一个。经历固然会对杜甫的转变起一定作用,但是我想,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自身,而是一颗他一直深深埋在自己内心的种子,一颗叫做“同情百姓”的种子!

  假如杜甫没有在内心埋下这颗“关心百姓”的种子,那么无论他经历多么多的人生坎坷,目睹多么多的百姓不幸,也只会变得更加麻木,对自己的人生更加麻木,对百姓的遭遇更加麻木。但是从刚来到长安开始,杜甫除了与别人一样惊叹长安耀眼的事物外,还比别人多一样东西,那便是对百姓痛苦的同情,也就是那颗种子。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当官,或是流浪、逃命,杜甫始终带着这颗同情百姓的种子,尽管有时虚伪,尽管有时趋炎附势,尽管有时自身难保,但那颗种子却一直在他的心中,并悄悄地生根、发芽、生长。而杜甫的自身经历,无论是因被统治者搁置而壮志难酬,还是因四处流亡而目睹百姓的种种痛苦,全都成为那颗种子的养料。最终,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那颗种子变成了参天大树,而杜甫,也成为了为百姓的灾难而忧,为百姓的疾苦而吟的诗圣!

  从平凡甚至虚伪的人到最后让人敬仰的圣,看似天大的转变,或许,从杜甫在心中埋下“同情百姓”的那颗种子起,便已成为一个必然!

  《杜甫传》读后感 27

  唐代诗人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

  打开《杜甫传》,从杜甫的角度看从盛到衰的大唐,看看那个世界的昏庸与无常,人心的神秘莫测。他是一位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中晚唐以来,唐朝由安史之乱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原因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读杜甫的一生,就是读伟人的传记,读一段令人心碎的历史,读一段文化之旅。

  杜甫的生活是痛苦和流浪的,但他并不否认杜甫的乐观和坚强。开元时,杜甫二十多岁的时候,几乎游遍了祖国的大山大河。在泰山的顶端,他发出了“当山顶,看小山”的雄心壮志。当他年轻的时候,他也是唐朝的文人。他通常试图获得名利,渴望名利。他多次参加考试。他在长安考了十年,但没有成功。

  这时已经是盛唐末期,安史之乱爆发,诗人也卷入其中。不幸的是,担心国家和人民的杜甫被叛军俘虏,因为他拒绝为叛军努力工作,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监狱里逃了出来。他几乎经历了所有的艰辛才逃到凤翔。

  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的苦难并没有结束,反而更加痛苦。此时,在唐肃宗期间,杜甫是对唐肃宗进行建议的官员。杜甫因语言气势过盛而勃然大怒,将杜甫贬至四川。他去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住在成都西郊一个破旧的草堂里。他曾在严武幕下担任参谋,检查学校工作人员外郎,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在四川的这段时间里,他长期沉沦于下层阶级,包括普通人的忠诚和善良,以及以世界为己任的`崇高抱负。他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时人民的不和谐、官员的残忍和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著名的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是“三官”、“三别”,包含着他的苦难和期待。

  最后,公元770年,杜甫在一艘孤独的船上去世,59岁的杜甫独自飘离世界。

  《杜甫传》读后感 28

  读完《杜甫传》,百感交集。备受后世推崇、我们尊称为“诗圣”的大诗人,晚景如此凄凉。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他孤独地死在湘江上的一个舟中,享年五十九岁。

  更令人痛心的是,杜甫死后,家人无力安葬,只能把他的灵柩厝在岳州。直到四十三年后,他的孙子杜嗣业经过很大努力才从岳州把杜甫的遗体搬运到偃师,移葬在首阳山下,在杜预墓的附近,杜审言墓的旁边。

  《杜甫传》是冯至先生融合自身的人生经验、创作体会和研究心得创作的一部人物传记,他通过“以杜解杜”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杜甫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的一生。

  杜甫出身于一个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他是晋代名将杜预的第十三代孙。杜预多才善战,被人称作“杜武库”。他也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少有才华。年轻时即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世人称为:“崔、李、苏、杜。”晚年,杜审言与宋之问、沈佺期齐名,他们是五言律诗形式的奠定者。

  杜甫在他的诗里常常推崇杜预和杜审言,前者由于他的事业,后者由于他的诗。杜甫一生热衷仕进,即使身处低谷,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拥有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大概是受杜预影响。杜甫一生锻炼诗篇,他声称“诗是吾家事”,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应该是传承杜审言的精神。

  从早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到晚年“欲倾东海洗乾坤”的理想;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热忱,到逝世前一年“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的雄心,尽管是心情起伏,变化多端,但杜甫忧国忧民的政治热情是始终不渝的。

  杜甫很早就把自己比作葵藿,他说“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这俨然是一句终身的誓词,他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处境,都没有改变这个关心朝政的倾太阳的`物性,他的心始终眷恋朝廷、牵挂百姓。

  在成都,他住草堂,勉强度日。某天,秋风怒号,把草堂顶上三重的茅草都给卷走,茅草有的挂在林梢,有的沉入塘坳;黄昏时,风定了,墨云又聚集起来,雨不住地下了一夜,“床头屋漏无干处”。他长夜无眠,处境艰难,但仍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宁愿牺牲自己,为了天下的寒士免于饥寒。

  在夔州,生活短暂获得安定。家里有一棵枣树,任凭西邻一个无食无儿的妇人过来打枣儿吃,不加防止。后来,草屋让给外地来的朋友住,新主人要插篱防盗,杜甫还特意写诗劝阻,“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晚年在湖南,他“右臂偏枯半耳聋”,感到“年年非故物,处处是穷途”,但他仍然是痛苦越深,毅力越强,“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青少年时,杜甫也曾有过英雄主义的风采,也曾充满浪漫奔放的气质。他漫游吴越,“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潇洒不羁。他满怀豪情地呐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颇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狂傲自信。

  奈何,杜甫的时代是唐代封建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杜甫的个人生活也同样发生显著的变化,他从一个官僚家庭的子弟转变为一个常常衣食无着、贪病交迫的“众人”。由于个人的贫困,他逐渐接近贫困的人民,深切地体会到人民的哀乐和愿望,同时他念念不忘国家的危机和民族的命运,因此他写的诗便成为这个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时代的一面镜子。

  杜甫一生关怀国运,虽然自己贫病交加、颠沛流离,但“穷年忧黎元”的热忱丝毫没有退减过。即使身处低谷,他仍心怀希望,那种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始终感染着后世读者。

  《杜甫传》读后感 29

  读《杜甫传》我总会读着读着会情不自禁笑起来,在动荡的生命里,他没有凄凄切切,总能够不断的去感受生活。世人总说杜甫悲,但我却一点不怜悯他,悲的是时代,杜甫用演绎的一生都很生动。读了李白,追寻了他五万多公里的足迹,才懂得他潇洒背后的舍弃;读了杜甫,了解了唐朝的历史,才知它为何一生愁苦;读了苏轼,感叹任途虽艰,但依然要通达乐观。

  这本书通过写杜甫生活的社会背景,总结杜甫各个生活阶段的作品,大概看到了这位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人生历史,明白了他的作品为什么被世人称之为诗史?他把一切自然美好,都写了诗篇中,其中不乏有许多小知识,比如杜甫为什么写了很多缅怀李白的诗,而李白却只写了孤零零的一二首!也许,杜甫不是怀念李白,而是怀念他年轻时候和李白一起潇洒的旅行,那种畅意人生的友谊,以及李白在杜甫心中所象征的自由。

  杜甫在中年时,他所生活的国家已非常落魄,到处人饥饿不已,民不聊生,由此激发了杜甫内心的呼喊,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国家强盛,人民安生。由此才写出了那么多千古绝唱,但是你那个时候思想的杜甫,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于封建王朝,因为他想不到怎么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杜甫一路辗转,饱经风霞,到了老年也心系国家,也是他的老年时期留下了更多深刻的史诗,他的诗集描写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也描写出了百姓的悲惨遭遇,也包括自己的惨淡。杜甫这样的大诗,生不逢时,并没有在任途上有明显的作为,但是他的诗集却成为了我们心中的经典。

  杜甫的一生也是从唐朝的灭亡的真实写照,从杜甫的诗句中就可以看到,也许从那样的乱世中,决定了结局的悲哀,最后,杜甫在百病缠身,饥寒交迫中死去……杜甫传是一本好书,值得我们去读看,也让我们更深一步了解了杜甫。

  《杜甫传》读后感 30

  品书之蕴味,得理之教诲—读《杜甫传》有感曾欣柔

  闻过“肯与领翁相对饮”的诚朴,感过“艰难苦恨繁霜鬓”的困顿,叹过“凭轩涕泗流”的沉雄悲壮,我打开手中的《杜甫传》,欲能品其书中蕴味,得其理的教诲。

  一个人成功与否,往往在于自己。杜甫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降生不久母亲便离开人世。他常常寄住于亲戚家中,甚至染上了严重的瘟疫。但杜甫并无因出身平凡而平凡,获得了许多成就,根本原因便在于他自己。他没有归咎于家世与出身,而是选择跟随时代发展,接受文化的洗礼,“读书破万卷”才有了他流传千古的名作。外在因素的确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但人生是自己的,如何掌舵前行是由自己决定的。

  人要在“正道”中追求理想。四十四岁仍未求得官职的杜甫,毅然选择了拒绝担任“县尉”这一职务。他认为,县尉这一职位是整日逢迎官长,鞭打人民的,这与他的理念,与正道的追求是相违背的。即使忍受贫困之苦,也不去触碰道的红线。我们在对自己有利的事物面前,也要思考对他人是否有害,从而正确判断是否可以去做。

  失去也意味着将要得到。杜甫离开长安时,心情是很凄凉的。他走出了皇宫,离开了皇帝周围的氤氲香气,要到华州去做司功参军。这似乎是杜甫从高位往下跌的极大不幸,但他的'诗也同时得到了发展。“他由此得到机会,又接近战乱中的人民,认清时代的苦难,因此而恢复并扩充了他的广大诗的国土。”有时,一个人失去什么,不是只意味着损失,也许在失去的同时被给予了更好的东西。我们要正确看待得失,不因得失而大喜大悲,用自己平常心去看待。

  国盛民才兴,国强民才安。文中有一个崇高的比喻:上边恐怕有无母的凤雏,在严寒中缺乏饮食,杜甫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把心当作“竹实”,把血当作“醴泉”,来饲养这个瑞鸟。杜甫深知,只有国家强大,才能有安居乐业,他宁愿牺牲自己来换一个复兴的征兆。一个人的伟大,不仅是自己吃饱喝足,还是将自己与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与人民永远相互依存,生死与共。

  翻过末页,书的蕴味充斥于空中。我被书的魅力深深吸引,为能从书中得到教诲而感到荣幸,也为伟大诗人杜甫表示敬佩。颂其诗篇,践其真理,从而提升自我,这便是书的意义所在。

  《杜甫传》读后感 31

  我一直觉得人间如荆棘草莽,拥挤犹充满了伤人的刺,让人不敢轻举妄动,也找不到一片开阔的天空。在夹缝中,人生何处是前方?

  但读完由冯至所著的《杜甫传》后,我似与那名垂千古的诗人杜甫邂逅一场,心中疑惑,渐渐了然。

  杜甫的一生,命运多舛,幼时丧母,“少小多病”,他的人生从一开始便是辛酸坎坷。他也有春风得意,曾“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与李白为友,神往仙人之逸邈。他踌躇满志,心系国家百姓。当末唐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杜甫便找到了自己的本心——一颗为天下黎明发声的心。

  从那时起,他再也无法与李白般仙逸,因为他的心,已经紧系于百姓。即使因战乱而流亡,即使处境窘迫不堪,杜甫也要冒权贵之忌讳,道尽朱门酒臭,道出“盗贼本王臣”的真理。就算在生命临终之时,穷困潦倒,重病煎熬,杜甫仍要写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诗毕,人终。杜甫的一生,如同在荆棘丛中奔波打滚,仕途不得意,一生皆清贫,当时的人眼中的`他也不是一个成功的人,他似乎除了一身伤痕,什么也没得到。

  但杜甫却能被岁月所铭记,为何?是因为他的有血有肉,因为他的忧国忧民。当他选择顺应本心,不畏刺痛地迈步在人间的荆棘草莽中,他的一生的目的便已明确——要追逐着自己的心,不去执着于荆棘丛中的开阔天地,满目狰狞里,藏尽菁华,那是在辛酸中绽放的美好,是看尽人间冷暖后,发酸又欣然的笑。他以世间尘杂,化作笔下红泥。他以茫茫烟火,探得艰苦下的菁华。这烟火中孕育的美好,让他成为一个真切的人,一个岁月也不曾忘却的人。

  杜甫也曾身不由己,人生总要走不愿走的路。成都事变,杜甫流亡,为了生计,他只能做“边头公卿”的陪酒客,写了许多应酬的作品。生活的逼迫让杜甫深感无力,他自称为“贼子”,似有一腔悲愤与无奈。但他初心不改,没有成为取宠于权贵间的小丑,而是在艰苦中,成为我们熟悉的杜甫,那有着“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之坚决,有着“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之博大的千古诗圣。

  即使荆棘蔽目,遍体鳞伤,他仍坚定而去,于草莽间觅见菁华。这就是杜甫,他是一个实在的人,他的一生就像无数平凡人的人生缩影。人生,便是在疲惫中露出动人的笑。

  草莽凌人,犹探菁华。这,就是艰难又美好的人间,是那不曾存在却又独属我心的远方。

  《杜甫传》读后感 32

  杜甫的诗从小学过不少,对他的了解停留在“忧国忧民”“沉郁顿挫”上。提及杜甫,脑海中自然浮现蒋兆和所画的那副图:杜甫抬头远眺,眉间似攒万缕愁思,眼中忧虑尽显——他忧的是大唐,忧的是百姓。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诗人传记。杜甫的形象在其中渐渐鲜活,打破了我对他的狭隘认知,甚至是对所有诗人的刻板印象。

  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个光环之下,原来,他也是封建家族的信奉者、维护者。这令我惊讶,可一想到他的出身就很好理解了。杜甫出身名门,先祖杜预是晋朝名将,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杜甫对他的祖父十分崇拜,这更让我深深意识到古代社会是何其重视宗族关系与声名,难怪杜甫会吟出那句“诗是吾家事”。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杜甫不仅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受到儒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他也曾年少轻狂,吟唱过“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长安十年,私以为这是杜甫迷失的十年。他急于在官场上立足,四处投师,四处赠诗投赋,甚至曾为此歌颂过杨国忠。原来杜甫也会献诗求官,古代士人对封侯拜相、光宗耀祖的渴望多么强烈,李白如此,杜甫亦如此。

  直到一次次科举落榜,直到安史之乱的到来,杜甫渐渐有了变化,那个伟大的杜甫正在向我们走来。当杜甫看清了这个污浊的上层社会后,越发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现实。李白选择洒脱离去,而杜甫选择开始不再以俯视者的.身份同情怜悯百姓。他让自己的眼睛直视那些卑微的人民,一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撕裂天地。杜甫是愤怒的,目睹社会乱象,经历战争,他用“三吏”“三别”道尽百姓的苦难。他看到的是死亡,是不公,是战争,是血淋淋的现实,是自己的无力和无奈,是欲得而不可……他是痛苦的。杜甫的光芒始终闪耀,在于他心怀天地,包罗万象,视众生皆平等。只要一想到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他就不愿像蝼蚁一样苟且偷生。杜甫即使穷困潦倒,也从不迷茫。山河破碎之际,妻离子散之时,他也要徒步北上,寻找新的希望。有人称杜甫,“是那个时代的良心。”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若李白代表了太平盛世的烈日,象征了浪漫与奔放,杜甫就是兵荒马乱里的白月光,代表了质朴和善良”。

  杜甫,杜甫,我曾膜拜你的光环,浮于表面,这一次,我终于走近了你,读懂了一些你。

【《杜甫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杜甫传》读后感03-16

(合集)《杜甫传》读后感09-08

《杜甫传》读后感[合集]11-16

读《杜甫传》有感12-25

冯至杜甫传读后感(精选8篇)05-27

杜甫《对雪》10-31

经典杜甫诗句01-26

杜甫的名句06-21

杜甫的诗句05-31

杜甫的古诗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