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

时间:2021-01-26 18:10: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1

  最近读了北京十一学校魏勇老师编写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这本书,内心感触很深刻。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是每天守望的地方,每天都有不同的风景。“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也是我常常追问的一个话题。此书中,魏勇老师从“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好教师擅于提出好问题”……等五个专辑中,给一线教师作了很好的解读。怎么让教室充满魅力?怎么彰显课堂的力量?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我觉得魏勇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下面,我简单地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感想:

  一、自己也曾是学生

  魏老师在书中说到了作为一名老师千万别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魏老师的课堂设计总能别出心裁,这些都来源于魏老师从学生的经验来上课,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时刻记住:自己也曾是学生,这样才能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惊喜,这样的惊喜才会有“侵略性”,才会有有“颠覆性”。作为教师,我们无需总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甚至不可侵犯的位置,这无形中让自己与学生有了距离感,我们要懂得以最真实的自我去面对学生,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思考,对他们施加教育的同时,我们也从学生的身上受到一定的教育及影响。新时期的教育更要求教师要学会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不要过于低估学生的能力,过于霸道和专制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师我们有各项规定需要遵守,但不代表我们没有自己的主权,所以我们要像魏勇老师说的那样,守住教育的一厘米主权,用良性的变革去促进教育的发展。努力做一个幽默智慧放松孩子气的老师,这样更受学生的欢迎。

  二、一堂好课的标准

  究竟怎样的一节课才能称得上是好课?相信这是所有老师都会思考的问题。魏老师认为好课应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一定模糊性,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又有一定的边界性。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课堂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一切为顺应学生的成长而设置。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时,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和见解。但课堂上自然生成的一些话题以及各种突发状况并不是老师所能预料到的,而老师如何处理这一系列的状况是这节好课的重点。在我们的课堂上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一学科的教学,学科间是融会贯通的,这样的课堂学生受益良多。开放性的课堂要求我们吸纳更多不一样的观点和内容,但是并不代表没有边界,对于那些远离事实及逻辑的言论,我们要坚决抵制,要给学生们构建一节美好的课堂。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为学生服务,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不能为了预先设定的教学步骤,而忽略最真实的学生个体,抛弃课堂中突发的错误以及个性提问,应以主持人的身份轻松灵动地主持、调节一切可能,不避免冲突,不无视错误,以这样的目标为出发点,一堂好课就离我们不远了。

  三、善于提出好问题

  魏老师认为好的问题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好问题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好问题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饥渴感的关键。好问题应该具有挑战性,自然地包含基础知识,具有延伸性。我们在课堂上要擅于抓住有价值的信息提出问题,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多多追问,引向深入,让学生有了自我展示的舞台,更让其的思维在课堂上得到拓展。但在我们提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方式,引发的效果也是不一样,这就取决于怎么铺垫。而这取决于老师自身,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身,与时俱进,找到适合自己天性的教学方式,要关注学术前沿,切不可闭门造车。我们可像魏勇老师那样通过假设讨论,正反对照,发现矛盾,挑战自我等方法来提出问题,学生才会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思考的欲望和能力,才会让他们喜欢上我们的课堂。

  总之,魏老师所做的一切都以学生为中心,他的教学经验让我受益匪浅,他的教学精神给人以启迪,这对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向魏勇老师那样学会创新思考,学会总结积累,学会逆向辩证,学会挑战奉献,那么这样的课堂才会洋溢着自信、活力、智慧、独特与创新,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得遇见魏勇老师,能够品读他的教育心得,我觉得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2

  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上课习惯好,学习成绩好。上课是老师传道受业的重要途径,老师只有上好了课,才能守住讲台这块阵地,才能博得学生的信赖,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敬仰,能喜欢自己这个老师,喜欢自己所教的.科目。并且多年以后学生回忆起来仍然兴趣盎然。怎样做,才能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呢?魏勇老师在书中《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为我们指明方向。

  翻开这本书,里面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和理论,而是魏勇老师作为一线老师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是教学随想,真真切切地从课堂、学生、如何上课、如何提问、教师学习等方面娓娓道来。他以粗犷,明晰,大将之风的文笔,向人们揭示出教育的本质,给老师点亮心中的迷惑:别忘了!自己曾经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上一节好课,才是尊重孩子!

  “别忘了,我们都是当过学生的人,我们最喜欢听哪种老师的课呢?第一,风趣幽默;第二,他在课堂上总能给我们一种新的东西,让我们感觉意外,让我们感觉脑袋被拍了一下。”书中这段文字给我感触最深,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就喜欢有趣的老师上课。现在我也是一位老师了,应该回想一下当学生时对老师的期许,我们可以成为我们学生时喜欢的老师,那应该能给现在的孩子们惊喜。

  魏勇认为课堂其实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精神旅行或者精神探险,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惊喜中享受发现的乐趣。在这种探险中,教师的角色接近于导游,始终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引领游客有计划地领略未知的湖光山色,去探寻茂林修竹中的某一处幽静。教师要善于从教师这个高冷的角色转换为平和的共同学习者,时刻提醒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学生,以学生的视角拨开横亘在师生之间的雾霾。

  一节好课,才是尊重孩子!魏勇老师说,如果一节课平庸的上下来,没有给学生以惊喜,没有给学生带来礼物,对学生就是不尊重。因为学生是多么渴望老师能给他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啊!我感觉,就是在组织教学上,也要经常变花样,学生注意力才集中。经常一种方法下来,学生没了新鲜感,课堂就没有了活力。上好一节课,是需要老师多学习,多思考,多讨论,多用心的。

  认真学习,不断思考,是老师在教学上不断成长的前提!继续读魏勇老师的书《怎样上课,学生才喜欢》,让我们不断进步!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3

  对于我来说老师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应该是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能对英语学习持续保持着兴趣、乐学、学得好。选择暑期看看哪一本书的时候,跟随着感觉走,选择了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看完突然觉得自己的课可以提高的空间还很大。从教12年,我也一直努力地备课、上课,想着法子让自己的课堂有趣点,所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所以我的英语课基本上孩子们还是喜欢的,但是我却没有更深入的总结去思考,孩子们喜欢是喜欢在哪个地方了。12年来,有过不少自我感觉还不错的课堂设计,上过不少公开课,每每上课前总是一番思考,备课时更多的是为了要把这一节课上好而去备这一节课。只有学会总结,路走得才能更远更宽。

  书中总结说"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教师要以真实的自我跟学生相处,选择与自己天性一致的教学方式,需要跨界,要设计好的问题"这让我回想起刚毕业为师的那两年,因为实习是在高中进行,所以出来工作时到小学任教,小学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简单到让我觉得一节课40分钟实在太长了,我不知道要怎么在教室里面对着小猴们打发这漫长的时间。还记得开学的第二个星期学校英语科组的同事们就来听我的课,好紧张,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上,硬着头皮在课堂上带着孩子一个单词读了快5分钟,一篇课文好几个单词,我带着孩子就一直在那念,终于等到下课了,感觉科组同事们都要吐了。也正是因为这节课,学校开始安排我去观摩学校其它英语老师的课,通过观课我开始学习英语教学的5步骤,了解到原来小学英语是应该这样教的,应千方百计的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跟随老师的思路动脑、动嘴、动手。孩子们喜欢游戏、喜欢表演,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特点,适时的创作表演的机会。不同老师上课的风格就很不一样,我开始思考我自己可以怎么上。一开始还是无从下手,于是就从模仿开始,模范自己喜欢的某个老师的上课风格,方式,慢慢地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方式,真正开始了小学英语的教学生涯。选择与自己天性一致的教学方式,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上教态更加自然,教学可以更游刃有余,同时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课堂是拆围墙、开窗户的工程。好课要让学生满腹狐疑,要给学生惊喜!"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它当成一个工具,用来交流在情境中进行英语学习是最有效的,但英语是我们的第二语言,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应该更多给学生创设与真实生活相关的语言情境,课堂上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去练习英语,学习英语。语言的学习很枯燥,培养学生们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需要英语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涉及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给同学们带来新鲜感,带领这学生们走入英语阅读的世界,探索不一样的领域。

  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需要我们从认识上去改变,从行动上去磨练,从实践中去总结,从反思中不断去完善。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自己的课,因为自己爱上讲英语,喜欢上学英语,这是我的一个愿望,我也将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不断地努力,与学生们共同成长。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4

  暑期告别校园的最后一晚,去图书馆走走,在卷帙浩繁的书籍前,不曾想会留意到一本书——《用思想点燃课堂》,匆忙翻阅也留下极深印象,回来后网上竟然无货,冲着著者就买了另一本——《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单看书名,似乎是课堂教学技巧的汇集,有点浅薄了。不过开卷以来,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著者魏勇老师是一名历史老师,阅读这本书,能看到许多历史学科资料和大家身影,钱穆、茅海建、黄仁宇、哈耶克、托克维尔,但竟然也活跃着许多其他学科的影子,如窦桂梅老师所讲的《晏子使楚》,《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司汤达,孔子和《论语》,甚至是词人谢榛,诗人海子,对《南方周末》的评价,以及康德、波普尔等人浓厚的哲学思辨。著者汲取丰富的学科养料,有着广博的视野,植入自身思考,传递出的对教育的认知和做法,是真正有生命力的。

  一

  一位历史系教授在报上说,"一个好的历史老师讲故事,一位差的历史老师抄黑板"。那么,这位历史老师采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穿插讲述了许多案例和故事。

  比如,教育的本质。动物世界的狮子攻击牛群却败于看似弱小而懂得合作并传授道理给后代的人类,教育就是分享前人和总结自身的智慧,通过一定的计划,有组织的传递给后人,"教育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能够活下去,活得好,还能够再进一步发展",那么,教育首先就不是填塞,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垄断者,知识的控制者。

  又如,教师应该教什么,应该是将教育的本质和学科的目的结合起来思考。曾经我们接受的模式相当于信息复制,然后拷贝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了储备硬盘,而今天的教学要着重强调"去帮助学生发展这种处理复杂的学科信息的能力,从而产生创见"。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故事"传递的可读性极强,因为它们绝不仅仅是原生态的事件本身,更承载着对教育真挚的思考。

  二

  出于自身理解能力和择书偏向,我向来是对正襟危坐的专业名词,盛气凌人的学术概念,掷地有声的教学理念是内心景仰但近乡情更怯,可远观却难亲近焉。所以,对生发的出来的教学经验,就别有一种亲近感。

  那么著者基于长期的深耕细作,讲出许多虽朴素然掷地有声的独到见解。

  "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曾是学生",当初我希望老师怎么做,今天作为教师的我就怎样做。此外,"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把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打通,既激发兴趣又能真正把教育教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养"。

  我们曾经都是学生,而学生的世界,和老师认为理所当然的,并不一样,只是我们都在变成老师的过程中,忘记了原来的样子。这种从学生经验的视角进入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与现实的分裂,与教育的本质更为贴近。可现实是当我们想到学生的经验世界时,仅是为了激趣,当我们传授知识时,就在遗忘经验世界。

  文中著者几次都引用到杰克·伦敦的话:如果一篇文章不能使我感到额头被猛击了一掌,我还读它干什么!所以著者也一再追求课程的"侵略性",如果学生上课的时候,感受不到惊喜,上课还有什么意义?"课堂中要有一些出乎学生意料、又能够让学生感觉很有收获的东西(他可能在课前想到了一些,但是没有老师在课堂上讲得那么深刻),或者学生压根就没想到,结果老师给了他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观念,或者挖掘除了学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一种深深隐藏在心底的想法和观念,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上课要给学生惊喜,"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应该是在课堂上给他惊喜;对学生最大的轻视,就是在课堂上表现平庸"。

  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生命力,课堂就是和师生一起做一次精神上的旅游,若无法带领学生领略到旅途中的"奇",只是让学生蒙了眼睛牵着绳索走一圈回到原地,他什么也没看到,所有的路都是一样的走,甚至觉得没有风景,有一天即便解开了蒙眼布,他已经错失了最佳欣赏的时光和心情,所有的美丽在他眼中都是空白,或者黑暗,他不曾领略过美,又如何让他寻找和发现出什么是美。

  三

  和同为历史名师的袁老师相比,临时生成的机智和幽默,著者认为自己更为迟钝。不过,广泛涉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书籍,他提出的观点和说出的道理都有知识背景和思维逻辑的支撑,能让人感觉到他的论辩话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深度和创见可见一斑。

  针对目前几近完美而称上是"优秀"的公开课,著者独树一帜,"不精确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当今的课堂仍然是教师主掌的课堂霸权,这样的声音发人生省。面对着教育中的一些相当机械和教条的改革,忽视了人的复杂性和学科或课程内容的差异,著者喊出"有时,讲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的确,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普世化,更没有唯一正确的教学方式,只有向最合适的教学方式的不断切近。

  著者也随波逐流地教了十几年毕业班,也曾乏味和沮丧过,如果仅仅是帮助学生考取好的学校,教书也只是谋生的手段,必须自己去赋予教师工作的意义,这个意义,实际是在探寻教育的本质。

  因而,书中尤其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本身,面对新的信息时,既不轻易的肯定它,也不要轻易否定它。教师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开放的系统,能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后作出自己的判断。

  这样一位历史老师,会鼓励学生不断发现教科书中自相矛盾的地方,教学生面对陌生信息时,即便是教科书,"下意识的悬置批判",在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之前,习惯性地去寻找足够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看法,也许不一定正确,但一定是合理的。

  读罢此书,我也在思考——"为什么我要教这些给学生",我们过分注重学科具体知识的传授,经常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为何而教,忘记教育有更加深远的目标,这个一定是书本上搜索不到的,是不能复制给学生的,正如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所言: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你应该做的是,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5

  近来读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这本书,感触颇深。魏勇老师在书中以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教育经历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浅出的分享好课的秘密。例如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教师要以真实的自我与相处;教师要发掘自己的独特优势,选择与自己天性一致的教学方式;课堂是发现的工程,也就是魏勇老师说的“拆围墙,开窗户”。这些心得源于作者独特的思考和实践,尤其是作者作为一名历史特级教师,关于历史方面的思考和感触更使我茅塞顿开,引人深思,给了我很多现有教学模式下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

  对于新手老师来说,读这本书的最大指导意义不在于怎么教你上课,不在于掌握教学的技术,而是教你怎样思考教学,在于思考教学的意义,使新老师确定教育的思想高度,即便现在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也要使自己在教学中充满人文关怀。比如作者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新人,以使其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这样教师才能将自己从追求考试成绩的困苦中解放出来。

  关于怎样的课程是好课,怎么教学学生才喜欢,魏老师通过多个精彩的教学案例来阐释,教学中的技巧固然很重要,但思维的突破与不同,才是教学的精华。魏老师也从自身的经历说到重新回归教育本质的成长过程和经验,让人感觉非常亲切。一切的教师与教学都是从理想跌入现实,在现实的泥沼中苦苦挣扎,再渐渐找到突破口并不断升华的过程。这给予我这个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很大的信心,而增强这一信心的途径便是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阅读、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的习惯,还有必不可少的对现实社会与社会人的真切关怀。而魏老师对待读书的态度也使人敬佩,他要求我们在读书时要正襟危坐,必须集中全部的注意力,这样的读书叫“啃”,而我们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啃一些好书,也会使我们上课的状态不一样。我想魏老师之所以出众的根源便是有这样读书的态度,而这也使我坚定了以后读书的信念,以书温养身体,以书塑造灵魂!

  而最道出我的心声的便是你在学生时代希望教师怎样做,今天你就怎样做。想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就必须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使教师自己成为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一座桥梁。而课堂也就成为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的一次精神上的旅游,而对于旅游的感触学生与教师也许并不相同。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认为的好课并非是学生认识的好课,而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你的心意,认同你的付出呢?作者认为只有搭建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使其唤起师生共同的情绪体验,而这样才能使老师的每句话学生都会容易有认同感,学生的每个感受也会使教师能够倾心体会,也就是教师要先有代入感才能成就认同感。

  魏老师的书给人以启迪,也对我平时的教学过程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得遇魏勇老师,能够品读他的教育心得,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怎么样的大学才算白读12-27

怎么从小培养孩子喜欢阅读09-18

中学生梦想读后感怎么写10-09

大学励志:大学怎么样才算没有白读12-27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读后感(通用5篇)08-04

学生读后感优秀范文03-25

《活着》学生读后感范文02-04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4篇)01-23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怎么办?08-04

张晓风《我喜欢》读后感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