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天下人同亲:我的父亲南怀瑾》有感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存在不满,……没有一个人没有软肋,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没有一个人懂得自己”。“这让我看到人的平等”。作者南一鹏在书中如是写道。
曾经我会用这样的字句来安慰自己,因而宽恕自己,苛求外界,以至于一度生活在患得患失中,不可自拔。“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四句偈语,道尽了生活的最大意义。有一份力量的人,贡献一份,倘贡献了两份,一份可以算作福报。即便如此,如果人在谋事时存有私心,计得量出,这份福报就变成了业报。造业容易消业难,人人都有一个良知,能预知到下一步的进退取舍。如果量入为出,良知就被私心蒙蔽了,如乌云遮月,昏霞蔽日, 虽进亦退。拜佛的人多,而被成全的却很少。人不是因为财富地位而受人尊敬,而是能苦乐顺遂、乐善助人、不计私利而形象高大。
据说,以前华智仁波切游化藏地时,常以乞丐形象度化众生,一次尊者超度亡人后,施主供养他三匹马,他说:“我不需要任何供养,有三匹马就会有三匹马的'烦恼。”
作为在家人,我们不能像僧人一样放下外缘,专心修持。总是抱有痴心,希望额外得到好处。不论是幼年考试还是成年工作,人人都希望得到好成绩、好名声,而名实之分,少有人去探究。贪小便宜吃大亏,即便吃亏了,也不愿意放弃第二次尝试。
父亲患重病住院时,他因为手术后的用药反应明显,我曾目睹他的痛苦,也感同身受。每日临睡前,母亲都侍奉左右,以按摩来减少他的痛苦。待父亲睡后,她才入睡。而天明之后,不论怎样,父亲都会呕吐一番,有时在饭前,多半是饭后。而一日三餐加上日常护理,几乎使母亲少有时间好好休息。即便如此,父亲也常因情绪不稳,而寻衅发火,母亲不与之争,依旧尽心照料。如此将近两载,直至父亲痊愈。可以说,母亲很好地修正了自身,也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从我记事起,父亲与母亲曾长期不和,时有恶语争吵。又因工作原因,父亲曾长年外出,归省后也多浸身酒局牌局之间,夜半方归。善恶到头终有报,不论是恶语还是应酬,都免不了积少成多,福祸轮转。所以父病而牵连母亲,可谓前缘往世,自有了断。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在世上,又常被烦忧困扰,进退两难。所以与其求全责备,不如勤勉自修。
赵翼诗云: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功夫半为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人生所求,全在自心。正心诚意地面对世事,虽无功亦无过。
【读《与天下人同亲:我的父亲南怀瑾》有感】相关文章:
读《父亲》有感08-31
读《再见了,父亲》有感09-22
读《我要精彩》有感04-12
读《老人与海》有感【热】11-06
读与美同行有感1000字10-26
读《沁园春雪》与《沁园春长沙》有感04-06
【精】读《老人与海》有感12-28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15篇)03-22
读《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有感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