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金阁寺》读后感(精选9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这次阅读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阁寺》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阁寺》读后感 1
从文字本身来说,这确实是一本读起来不太顺畅的书。我认为原因有二。其一,日本文学、语言本身,经翻译之后难免与我们习惯的阅读思维、理解能力不太一样。其二:大量的修辞,尤其是比喻的使用。例如在开篇不久关于金阁寺的一段描写:“金阁犹如夜空中的明月,也是作为黑暗时代的象征而建造的。因此我梦幻的金阁以涌现在其四周的暗黑为背景。在黑暗中,美丽而细长的柱子结构,从里面发出了微光,稳固而寂静地坐落在那里。不管人们对这幢建筑物做什么评语,美丽的金阁都是默默无言地裸露出它的纤细的结构,必须忍受着四周的黑暗。”这一段我足足看了三遍才看顺畅。也因此没留下好印象,再读有些排斥。又如“这么一想,我似乎可以把金阁藏在我的肉体里,藏在我的组织里,然后潜逃,就像潜逃的盗贼吧昂贵的宝石咽下,然后隐匿起来似的。”着实拗口。
但也并非所有的比喻都是“坏印象”。如“同班同学那种少年期特有的残酷的笑声,犹如洒满阳光的叶丛那样璀璨夺目。”一句就将嘲笑写的异常刺耳。又如写到脖颈根上长的一个红肿的大疙瘩“不料这疙瘩竟扎下了根,以灼热的沉重的力量,从我的脖颈后面压迫着我,害得我经常不能安眠。”一个疙瘩的力量写的很生动。
从思想上思考,读此书一直很压抑。一个结巴的十六岁的少年——沟口,他天生结巴,严重自卑,自幼养成孤僻的性格,总是在与别人的对话中保持沉默,而内心思想极为丰富。与这个生活着的'世界始终保持游离的关系,生活在这个世界,又不属于这个世界。他的思想复杂,见到了真正的金阁寺,却仍然将她想象成印象中那个华丽的金阁寺,深刻认同亡故父亲所说“世上没有什么比金阁更美的了”;不认同自己的母亲本身,却认同她的野心,并将野心付诸行动,送烟给主持希望获得大学预科的机会;喜欢有为子,但一次又一次地将她想得肮脏、龌龊。印证了书中的一句话“人这东西,一旦钻在美里不出来,势必不知不觉撞进世间最为黑暗的思路”。“金阁处处皆是,而在现实里却看不见”,也是沟口内心世界的吐露吧。
《金阁寺》读后感 2
也许名著第一遍就是读不懂的,是我的问题,不是它的问题。
故事非常简单,男主从小听父亲对金阁各种夸赞,对父亲口中的金阁十分向往,后来他父亲去世,母亲把他托付给父亲的同门,他因此恰好可以去到金阁寺出家。
男主的爸爸是当地寺庙里的僧人,日本的僧人好像是一种职业,他们可以结婚生子,甚至可以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家业”,挺神奇。后来男主还专门去上了一个教你如何更好当和尚的大学,学佛典这类课程。
因为男主口吃,性格孤僻,没什么朋友,所以他越来越沉迷金阁寺的美,觉得金阁和人类的美不一样,金阁的'美是永恒的。一个人白天也看金阁,晚上也看金阁,做梦也想金阁,看不见金阁的时候也仿佛看见了金阁(已经魔怔了)。
书中有很多次他可以接触女性的机会,他都没反应,因为他觉得金阁比她们都美。我很费解。
后来住持亲口告诉他,不打算选他当金阁的新住持,他拥有金阁的梦想破灭了。然后他就打算烧掉金阁,和金阁一同毁灭。
一切准备好之后,他放了火,可因为金阁三楼他最喜欢的“究竟顶”锁了门他进不去,他就丢下金阁自己跑了。他原本是打算在究竟顶里和金阁一同被烧掉的。
跑到了寺庙对面的山上,他看着金阁冒出滚滚浓烟,闪着火星子,然后他又想活着了。全书到这里就结束了。
我读完感觉十分莫名其妙,然后重新看了书的简介,“毁灭与重生的代表作品”……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他的重生要建立在金阁的毁灭之上?以一个偏执的怪人为主角的故事居然写了16万字,他的内心有什么可看的?孤僻又奇怪。
在读完《青之炎》、《罪与罚》这一类犯罪小说之后,我倒是发现了一个人一旦打算犯罪,并且在犯了第一次罪之后,他就很难再回到正常的生活。
第二次犯罪会变得轻易很多,他无疑成了一个移动的炸弹,一个无法控制的危险人物。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将他人的善意都解读为恶意,心灵已经扭曲,没救了。
无论是因为什么犯罪,哪怕一开始是为了亲人,为了“惩恶扬善”。之后为了掩盖罪行肯定需要撒很多慌,犯更多罪。
我们是没有权利随意剥夺他人生命的,为了避免让自己成为罪人,避免让自己承受心灵折磨,最好别自己亲手沾血。我的意思当然是建议你拿起法律。
《金阁寺》读后感 3
《金阁寺》这部长篇小说,1956年10月由新潮社出版单行本。当时,作者31岁,同年他还创作发表了大量短篇小说、剧本和评论。金阁寺是京都临济宗鹿苑寺的一部分,因为建筑里外饰以金箔,俗称“金阁寺”,这座楼阁建筑初创于1397年(日本应永四年,明洪武三十年),是足利家族第三代将军的别墅,后来改为菩提寺,缘起1950年发生的真实事件,一个在京都附近的金阁寺修行的年轻僧人林养贤,在这座拥有500年历史的优美建筑中自焚。1955年修复,殿堂重新敷金箔,焕然一新。三岛由纪夫根据当年轻僧人的一句独白“我妒忌金阁的美丽”展开了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写出这部作品。
《金阁寺》这篇小说的主题贯彻着作者的“两极对峙”的创作思想,一方面是金阁的美丽与崇高,另一方面是人世的污浊与丑恶。美与丑的互相作用,互相对立,由混合走向裂变。同时,三岛笔下要极力表达的是“美达到极致就要遭到毁灭”。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不得不说人类总是向往美好,呼吸美,创造美,然而美是脆弱的。这让我想起川端康成的《雪国》……
《金阁寺》主人公来源于纵火焚烧金阁寺的僧徒林养贤。现实中的林养贤,作为庙里和尚的儿子,具有不同寻常的身份,却因“口吃”(结巴),产生自卑心理,幻想着将平素藐视他的老师和同学通通处死。自卑一旦与叛逆相逢,内向一旦与孤僻相遇,其积蓄后爆发出来的冲击力,损毁的一定不是一个个身、一个家庭,还要有他生存的社会。
读完这部小说,从“附录”中了解到三岛由纪夫1970年8月写完长篇巨著《丰饶之海》、第四卷《天人五哀》,11月25日剖腹自杀。对日本作家的“自杀热”,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评点。我只记得川端康成说过,“自杀并不可怕,比自杀更可怕的是失望和厌世”。
《金阁寺》读后感 4
《金阁寺》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根据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而创造的长篇小说。该作讲述了天性孤僻的青年沟口在金阁寺出家以后,面对种种善与恶的冲突而陷入精神世界的绝望,最终他毅然将心中象征着无与伦比之美的金阁付诸一炬,以美的毁灭控诉丑
在年少时,沟口不止一次地听到父亲提及金阁,“这世间再无比金阁更美之物。”在沟口的心中,“金阁”已经成为“美”的代名词。
“犹如夜空明月,金阁是作为黑暗时代的象征诞生的。因此我幻想着的金阁,离不开纠缠在其四周的阴暗背景。在一片阴暗中,优美而纤细的木柱构造从内部发出微光,沉静的安坐。无论人们向这座建筑发出怎样的言语,美丽的金阁只能是无言的,它必须将精致的构造敞露,以此对抗周围的黑暗。”
当父亲带着沟口真正地来到金阁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他开始时感到失望,然而,在回到安冈后,金阁之美又一次在他的心中唤醒。
“我无法说出它究竟美在哪一方面,只能认为是在梦想中孕育成长的东西经过现实的修正后,反而更突显了其在梦想中的美好。”
进入金阁寺成为僧徒的沟口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自己心中的拥有无与伦比之美的金阁。金阁与美,已经成为他的信仰。
“我仰起这样的头颅眺望金阁。金阁仿佛不光从我眼中,而是透过我的头渗入了身体。我的头因日照而温热,又因晚风而顿生凉意。金阁啊,我终于来到你身边……不必是现在,有朝一日定要向我示以亲近,向我倾吐你所有秘密,我想不用多久,我就能清楚地看见你的美。”
与金阁一样美得纯粹的,还有沟口结识的少年鹤川。干净而透明的美,让沟口短暂地摆脱了从前人生的'阴霾。然而,好景不长,金阁寺里发生的一些事故以及不良少年柏木的误导,使沟口走上了一条罪与丑的不归路。沟口清晰地看见,身边世界的丑恶现象,也看清楚自己正在以消极的方式对抗着它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加深了自己的罪。
以罪还击罪,以丑还击丑,让沟口越走越偏,美丽的金阁,成为他内心中照见自我丑态的镜子,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在无可救药的路上,却难以停下。对金阁的情感也日益复杂化。金阁的美从人生中遮隔着他与世俗,又从混乱与无序的人生中保护着他。
当沟口已经阴差阳错地身负种种罪恶时,他萌生了毁灭自我以回归最初的美与纯净的想法。于是他选择了与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金阁同归于尽,选择用火焚烧自己的罪恶之躯,向人间宣告美与光明的再度降临。
金阁的美,就在火中燃烧而尽,而关于美的答案还未有定论。书中写道:“如果人只过度思虑美的问题,就会在这个上不知不觉与最黑暗的思想碰撞。”
你认为沟口与金阁的悲剧是因为对美的极端追求而引发的吗?
《金阁寺》读后感 5
读之前只大略知道讲的是一个青年烧了金阁寺的事情,特地没有深入的了解,做好了读一本阴暗晦涩作品的准备,结果完全不是。
文笔简直太好了,是刚读上几页就让人不由得感叹“真是个天才”的那种好。对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我很喜欢,他的海水,他的'森林,他的森林间的石阶,还有台风来前的月光,月光下枝蔓虫鸣,和风吹过的池里破碎的月影,单凭一支笔勾勒出的氛围,实在太妙了。
让我有种“我要是过目不忘能把这本书背下来就好了”的冲动。其实人物写的甚至更好,但我到最后也没理解他为什么会走到这般地步为什么要烧了金阁,或者其中有某些更深层的隐喻,我也没明白。被印在腰封上的那句“不被人理解就是我唯一的骄傲”可能是本书的金句吧,我也不甚赞同,不被理解是太正常的事情了,不能理解本是常态,这让我大概感到他应该是太渴望被理解了吧。读完又了解了些作者的生平,只能说天才果然是异于常人的。
对日本文学涉猎不多,之前只读过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东野圭吾个人风格比较强,虽然不应该这样去比较,但读完了金阁寺我只想,“之前读那么多村上春树干嘛”。
总之,是一部天才作家的个人愿意一读再读的作品。
《金阁寺》读后感 6
美学与文学向来是相辅相成的概念,分界并不那么明显。而日本文学倾向于对美的辩证更是毋庸置疑的。最初接触日本美学是通过川端康成的作品。川端康成笔下的美是透明纯粹的,是升华的虚无的事物,甚至能听见雪在枝头融化时冰晶细小的破碎声,嗅到松针在纷纷扬大雪里流淌的气息。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美就应该是这样的。
直到我读了三岛由纪夫,读了《金阁寺》。我开始重新思考关于美的一切。从小父亲向他描绘的金阁就让主角沟口魂牵梦萦。在他的意识里,金阁太美了,美到成为了美的标志。他自知貌丑与口吃,极端迫切地需要用美来横贯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丑”与金阁的“美”形成绝对的对立。
长大后他去到金阁,这使他迷惑,他觉得金阁的美不应当是这样。此后他仍在虚无的夜里,寻找他精神里曾对金阁之美的阐述。在大学,沟口遇到了柏木和鹤川。柏木跛腿,阴暗执拗。沟口在柏木的教导下,逐渐感受到了世界的无力和颓丧。而鹤川作为美的化身,在阳光下通透明朗地照亮了沟口的一切。
后来鹤川的猝然逝去,更代表了他对美最后一丝希望的粉碎。在扭曲的欲望和对人世的'不解下,他放火烧毁了金阁。弗洛伊德和荣格结合古希腊神话,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即弑父。看似与现代伦理相悖,实际上有着复杂的心理成因。金阁的美是充满侵略和控制的,它在沟口的世界里恶狠狠地昭示着自己的存在。金阁对沟口来说象征着父权,他烧掉金阁,就是意识的觉醒和反叛。
《金阁寺》也是暴力美学的独特诠释。但与传统意义上的感官角度不同,它虽然也有沟口对残酷肌体之美的思索,更多的却是精神上的挣扎与约束。三岛由纪夫通过绝对的善恶美丑筑成自己特殊的精神美学。是绝望之美颓丧之美,是意志与抽象性的反抗。就像他在《仲夏之死》里写到的,晚夏明丽的霞光,也含着糜烂的火红。
沟口与柏木讨论《南泉斩猫》这个故事的时候,柏木提到眼下自己是南泉,沟口是赵州。但沟口早已在慢慢变成南泉。他没有宽恕过美,他的美是绝对的。
如果有一天他的美不绝对了,他就有义务去将其毁灭。我的书桌上常年放着一瓶玫瑰,现在开得非常漂亮,望去是刺目的艳和红。盛极,却已带上了衰败的气息。太过圆满,接踵而至的就是遗憾。金阁永恒的美就成了一种苦难。它没有在战火中毁灭,让沟口饱受内心侵蚀的折磨。他已渐渐无法分清金阁的美来源于什么。是金阁本身吗,抑或是笼罩金阁的虚无之夜?金阁的美阻隔了他的生命,把他分割成了破碎的躯体。他开始畏惧,逃离,导致了他最终的毁灭。
三岛由纪夫和川端康成两人都因自杀离世。对他们而言,死亡是他们选择的最崇高的美。沟口在说出“我要活下去”的时候,就代表着过去的沟口已经不复存在了。留下来的沟口,是向黑暗世俗妥协的沟口,不再是那个在晚夏凝视金阁的沟口了。
那个晚上,通明的火光夹杂着木头断裂的噼啪声。对沟口而言,黑夜不再是捆绳。请相信人在清醒时也要眯起一半眼睛,一半眼睑足以遮住漫延奇诡的万象,他们用一半剩余的目光去窥见黑暗的光线。
光线无处不在,像牢笼。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聪明地将牢笼当作救赎,以欺骗的痛苦转化为极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建在荒原上的金阁。是绮丽梦幻的荒原吗,荒原究竟在哪呢?作者:刘晨曦
《金阁寺》读后感 7
每个人都对我说三岛很好,却都说不出哪里好。“总之,你去读就是了。”没错,就像食物,不尝一口,你又何尝能品出各中的滋味。于是,我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读了这位“日本的海明威”的《金阁寺》。这一读,我也就深深地折服于他的悲情美学之中了。
该书以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纵火烧毁金阁的真实事件为原型,据犯人交代,他作案的动机是因为对金阁之美的怨恨。同样的,本书也以此展开了讨论。
作为一位三度获得诺奖提名的作家,他的书中自然体现了相当的厚度。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尽管他被称作“日本的海明威”,全书的文风却足够柔滑细腻。可是细腻中又不乏一种洒脱。他对于景色与内心的描写,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写景衬心,由心观景,不过如此。书中随处可见的暗喻,象征,使人初读此书时感觉十分晦涩难懂。没有足够吸引人的故事,用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支撑全文,像极了《人间失格》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可是精彩就精彩在这里,主人公沟口的`从头至尾的天人交战的搏斗过程;一边羡慕着金阁的无与伦比的美,一边又因自己的口吃而嫉妒着、憎恨着世间的一切的复杂情感,就像一场无声的风暴,在静谧中摧枯拉朽,摧毁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衔枚疾走,杀声震天,一切都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发生。如同电影《三块广告牌》中展现的那样,在最平常的活动中,把世上最残酷激烈的战争呈现在世人面前。我犹记得沟口的那句内心独白:“不被人理解已经成为我唯一的自豪。所以,那种想要让外界理解我的表现的冲动一次也没有。我觉得命运不赋予我任何能醒人耳目的东西。孤独愈发膨胀。”可是在我看来,所谓的“孤独愈发膨胀”也不过是沟口赌气的自嘲罢了。他也渴望金阁对他能有所回应,他希望被人接纳,他不喜欢被拒绝,可是他无时无刻不在被人拒绝,被人无视,也被金阁排挤——他又何尝能与金阁相提并论呢?
沟口将自己与世界隔。金阁也将他与世界隔绝。他以为自己能够欣赏金阁的美就与金阁合为一体,实则是被自己囚禁于金阁之内。
在全书进行到中部时,沟口渴望自己和金阁在战争中共同毁灭的愿望落空了,用自己的卑微留住永恒的金阁的美的愿望落空了,此时的内心该是何等的凄凉?三岛没有直接写出。当然,若是他直接写出,那也就不是一位大作家的水准了。他绕开了。他通过沟口自我堕落的过程暗示了金阁必随之堕落;我追求不到的美,必亲手毁掉。在这里,我再次想到《人间失格》中的主人公,在悬崖边舞蹈,最终毁灭。沟口经历了许多,终于下定决心要亲手毁掉金阁。
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金阁之于每个人也必然是不同的象征。我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卑微的人、一个个卑微的人对于内心渴求之物的执着与怨念。美也好,物也好,当以何等之心去追求对待自不必我多说,可是在读罢此书之后,我才会正视自己的无力。
《金阁寺》读后感 8
三岛由纪夫在日本文坛拥有高度声誉,艺术上崇尚唯美主义,但在45岁时由于煽动军队组织武装政变失败,剖腹自杀。
毁灭是植根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在日本的文艺作品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这与其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日本一样,被如此之多的自然灾害频频袭击——火山,地震,雪灾......美稍纵即逝,倾刻化为乌有,因此,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无常的.观念。佛教的输入更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禅宗认为人世无常,人生苦短,生与死只不过是一种状态之下的两种形式,只有死亡才能达到永生的境界。这成为日本人根深蒂固的一种审美意识,即,将死亡当作生命的延续。这种美学与死亡,毁灭紧密相连。因此,在日本文学中,“三日即亡”的樱花,飘零无寄的红叶,转瞬即逝的晨露等物成为反复吟咏和赞美的对象,而武士道精神也与此有关。这种生存变化之美和毁灭之美寄托了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和感受。三岛由纪夫深受日本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才会以那么惨烈的方式结束一生。
《金阁寺》读后感 9
今年4月份我读完《金阁寺》,对于这部小说想要表达什么并不清楚,6月份我读《齐泽克精神分析学文论》时,接触到精神分析的概念和方法,我很容易地联想起《金阁寺》来,想到了男主沟口、金阁寺、毁灭、实在界、象征界、对象a等等存在着一种联系……
1950年,日本京都的名胜古迹金阁寺被一名年轻僧人付之一炬,这一度成为震惊日本的大事件,也成为了三岛由纪夫写作本书的原型。
小说男主沟口天生身板儿弱,又加上生来的口吃,愈发觉得低人一等,但他心中从小就被父亲种下“美如金阁”的种子。在我看来听父亲讲述的金阁寺的美,远比教科书和照片上的更胜一筹。若干年后病重父亲带我去访问金阁寺,他的目的是想趁活着的时候将我托付给金阁寺的住持。在我即将见到金阁寺时,心里却犯了踌躇(颇有一种近乡情更怯之感)。“无论如何,金阁都应该是美丽的,因而,较之金阁本身的美来,我把这一切全都寄予我内心对于金阁的美好想象之上了。”
尽管美术书中描写的金阁寺我已经十分通晓,但真正美的金阁寺存在于我的想象中。甚至这样美的金阁寺已经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是成为一个实体,成为一个当我遇到美的事物时,头脑里就会联想起的东西,小巧玲珑的工艺品,浥满朝露、放出迷离光彩的野花,浓云攒聚,雷声滚滚,晦暗的边缘金色闪亮的云层,面容姣好的美人儿……
三岛天才般的写作能力将如此细微而复杂的'精神状态描写地如此生动。美如金阁,金阁俨然已成为美的代名词,不仅是沟口的精神状态,也将它带给了读者。
“我的人生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美这个东西,这样说一点儿也不过分。父亲是乡间一位朴素的僧侣,缺乏词汇,只是教给我“这个世界没有比金阁更美的了”。在我未知的地方已经存在着美,这一思想不能不使我感到焦躁与不满。如果那里确实存在美,那么我就是疏离于美之外而存在的了。”
“然而,金阁对于我绝非一种观念,而是一个实体。尽管群山阻隔着它的远景,但只要想看,走到那里就能看见。美,是一种伸手可及、举目可望的东西。我知道并确信,即使在各种纷乱的变化过程中,不变的金阁依旧端然而在。”
【《金阁寺》读后感】相关文章:
宿江边阁 / 后西阁原文及赏析04-09
石渠阁奏议03-08
阁夜诗词鉴赏12-30
蓬莱阁作文03-22
滕王阁作文12-23
寺开头的诗句12-27
描写寺诗句11-28
描写滕王阁的诗句11-28
天一阁作文12-11
《滕王阁》古诗的赏析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