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时间:2021-06-17 09:05:0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精选13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问一世界》读后感(精选1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精选13篇)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1

  《一问一世界》今天看完了,放下书,我感受到了一个与我印象里有些不同的杨澜。合上书后的感想如下:

  1、这本书中多处看到人文历史与人性,秉承探求事实真相,留下一段记录,这是杨澜制作《杨澜访谈录》的所注重的。

  2、一个人做一件事,其注重的品质与做事风格会被人们知晓后形成其个人品牌,并会吸引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事情。杨澜就是这样吸引了优秀的专业人士加入。

  3、一起做事情的人会因为个人的原因离开;也会因为发展变动有一些人离开。变动是难免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只要坚持仍然会继续前行。

  4、支持爱妻事业的丈夫是多么难能可贵。

  5、完整的女人有家、有事业、有孩子。杨澜并不因事业上需要而使一起干事业的女人放弃做妈妈,还会鼓励催促她们生小孩。

  6、做电视以收视率为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得杨澜面对现实做出了多种选择。

  7、作为母亲在理解与包容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2

  她,一个在美女如云的媒体群中,不是最美可却拥有一种特有的知性与优雅的女人。她,在众多世界重量级的大腕面前,淡定且睿智。她,在一本叫做《一问一世界》的书中全方位地展现自己20年的媒体生涯。

  她,就是杨澜。对于杨澜来说,某种意义上,世界是用来问的。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类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似乎一直都在发问。也正是由于这种种的疑问,人类开始探索世界,从而有机会更好地认识自己。如果说杨澜是通过问来悟出生活的哲理,认识真实的世界,寻找真正的成功,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是否也要问问自己,怎么才能让我的学生能够学会提问呢?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仿佛总是老师提了问,学生记住了答案,然后再在考试时还给老师。尽管学生在学习时也有诸多疑问,可真正能主动提问的,又有多少?书中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杨澜在读大学时,按时上学按时交作业,可期末成绩却是B,教授说,你上课从没提过问题,证明你上课参与度不够高。看到这儿,我惊了一下,回想下自己对学生的评价,竟全然没有顾及到这个方面。可是,要怎样才能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呢?我想,最基本的,要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提问题的兴趣。而我,要转变角色,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思考如何提高学生问的质量。

  杨澜,问出了一个世界,也许我们并不能像她那样的优秀,但至少,我们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问来探索,来提升自己。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3

  半个月前买的《一问一世界》,当时我同时在看三本书,分别是在办公室、厕所、卧室里抽空看的,因为白天上班一直比较忙,所以看得速度比较慢。再多翻看几页《一问一世界》的时候,我已被她深深的吸引了,撇开其它的两本书,专注于杨澜对电视新闻的这份执着,勇于选择,为了理想而奋斗到永远的书。

  看完这本书,才了解了60后杨澜接触主持人,选择深造,创造精彩的栏目,开办电视台,申办奥运,做慈善等等。她的事业是如此的成功,不仅如此,她的家庭也异常和睦,吴征一直都尊重、支持杨澜的事业,作为两个儿女的母亲,她是孩子钢琴课上出席次数最多的母亲。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家庭和事业必须二选一,,杨澜做到了,得到了。其中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杨澜访谈录》10年,杨澜把一个二人访谈节目做到如此高端,采访的嘉宾500多位,背后有一个旁大的团队,说其旁大,是因为他们的精神,每个人都有共同的理想、奋斗的目标、对电视新闻的热爱、创新精神,他们就是个旁大的搜索引擎,为了能提出更优质的问题、带着问题找寻真相,坚持不懈的努力。团结可以将力量最大化,杨澜就是组织者。

  正是因为杨澜的对专业的执着,对祖国的热爱,怀有一颗善良的心,通过她自称记者的身份,转播给大家,也把她的成功分享给了我们,身受感染。我想赞美,却显得词穷。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4

  这几天在看杨澜的《一问一世界》,杨澜这个名字听说很早,也一直很喜欢她,觉得她是女性的一种典范,睿智,大方,优雅,很多形容完美女性的词汇都可以用在她身上。

  但是看这本书最让我佩服她的是女性身上的勇敢与勇气。我最近常常在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到底在探寻怎样的职业规划,感觉到未知世界的无限可能性,但却不知道这么多路我该朝哪个方向走。人是贪婪的,怕走这条路,却失去其他道路的美好风景。

  杨澜就很有勇气,敢于改变自己,哪怕是在自己最顶峰的时候。好比当年在最风光的时候,离开央视的《正大综艺》,前往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好比在毕业拥有美国多个优秀媒体伸出的橄榄枝时,卖掉纽约的房子回到中国;好比之后开办阳光卫视。这也突然让我明白了,无论怎样都不要先去畏惧,更要在适时的时候做出改变。

  书里引用了美国前财政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一句名言:“当我们回首历史,我们要问‘为什么’,当我们面向未来,我们要问‘为什么不’。”生命有无数的可能性,你的梦想还在沉睡,为什么不把它唤醒?

  有时候有的问题一直去想是想不出来因果的,可是慢慢的就发现思想的脉络与轨迹越来越清晰了。继续在路上慢慢探寻吧,世界不是一问一答就有答案的。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5

  《一问一世界》是杨澜的一本书,虽说是名人传记,但是这本书并不是和一般的名人传记一样,仅讲名人的生平,他更多的是给我心灵上的启迪。书中的杨澜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是一个有着新思想的年轻人,她为我们中国的电视节目带来了新的趋势,她的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原来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不是很难。

  她是个奇女子,这是世所共知的事情,但她的成功下免不了她的汗水,她用她的成功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只要坚持就会取得成功,也许道路不是怎么平坦,但是只有通过布满荆棘的道路,才可以看到最美好的花园。就仿佛传说中的天之庭院一样,只有真正相信他存才,并且肯为之努力的人,才可以看到她的面貌。

  《一问一世界》这本书是由许多个小故事构成的,但其中却包含着她的感悟和感受,随着书页的一页页地翻看,好像我们也随着她一起领略了她心灵的成长路程。她的感悟也许只是寥寥几句话就被带过,但是其中的情感却被我深深地记住了,虽然没经历过,但是我依旧能感觉到她的心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就好像原石,被慢慢雕琢,最终散发着迷人的光晕。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6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想更加了解下杨澜这个成功者。我们平时见到的,是杨澜出现的电视上面风光的形象,而对于我来说,更想知道她背后的故事。果然,这本书写到了她成功背后的点点滴滴。看完本书之后,觉得有必要写下她给我的几个启示。

  生命有无数的可能性,你的梦想还在沉睡,为什么不把它唤醒?这句话,我看了很多遍,每次都让我充满着力量,兴许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但是我没有行动的动力。正是因为梦想,让杨澜在1994年毅然离开了让她成为的央视睁大综艺节目,而飞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正是因为梦想,让杨澜放弃在美国电视机构做主播的机会,而是毅然决定回国建立传播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平台;正是因为梦想,让杨澜不顾怀孕带来的不便和危险而跑遍港澳办、文化部、广电总局等相关部门,游说每位审批者,所以才有了中国第一个定位于历史文化的专业化电视频道——阳光卫视;正是因为梦想,杨澜才具备各方面的素质而得以与全世界的各式各样的大人物斗智斗勇,因而有了了解世界的《杨澜访谈录》。无论如何,一个人没有了梦想,正如航海中没有了指南针而变得目无方向,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想法,只要有一丝实现的可能,就请你坚持到底,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团队的力量。如果把杨澜的所取得的成就归于一个人的功劳的话,那是不太现实的。其实在杨澜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无名英雄,但是他们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无论是在上海的团队,还是在北京的团队。每一个对嘉宾的问题,都是这些人物,如复旦大学教授蒋昌建,不断收集嘉宾资料,然后经过整理,细细挑选才整出来的,所以每一个问题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当然在电视机前我们只看到了睿智的杨澜,却忽略了背后的英雄。

  背后的人。还有让杨澜幸运之处就是她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吴征,从最初的一个小小的想法,到阳光卫视,阳光基金会的创立,这些都离不开吴征的支持,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从物质上,吴征的出力都是至关重要的。阳光卫视创办之初,启动资金缺乏,卫视的运作困难,从商的吴征就拿出3500万港币与友利电讯联手收购了香港良记公司,并更名为“阳关卫视网络电视有限公司”,并且还负责与海外供片商进行谈判,除此之外他还请来了他担任香港亚视营运总裁时的老部下徐小明担任阳光卫视总裁,这才让阳光卫视得以运行下去。

  在阳光卫视收视群和收视率提不上去的时候,电视运作的资金越来越多而收益却远远不够,阳光卫视的发展步履维艰,关键时刻,吴征建议把阳光卫视的控制权转让出去,虽然就这个问题他们俩曾发生过激烈争吵,但最后为了阳光卫视的生存,杨澜还是服从了丈夫的决定,如果当初杨澜坚持只做纪录片的话,阳光卫视只会被商业市场淘汰出局的。所以,每个成功者的背后总是有个为他/她默默付出,时时刻刻支持他/她的人,杨澜也不例外。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7

  彼得·巴菲特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好奇心。杨澜说“我的好奇心无可救药。”这本《一问一世界》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围绕杨澜主持的《杨澜访谈录》而展开叙述,中间穿插着杨澜自己的工作变动、生活感悟以及一系列的见闻。

  在所有的主持人中,当然杨澜更愿意自己定位为一个记者。杨澜是我最喜欢的女性之一,淡定大气,知性广博。杨澜说“睿智,有时不在于为别人指点了多少选择,而在于能否在恰当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正确的选择。”诚如当年她辞去央视《正大综艺》栏目主持人,奔赴哥伦比亚大学重新就读,结束回来与东方卫视的合作,继而是阳光传媒创建、转手卖给更好的人,选择公益,坚持做高端的访谈,这样的选择也许是早先注定,也许就是杨澜睿智的体现。

  “生活大致平静,心中总有波澜。”一问一世界,让我想到自己作为一个教师,我们的课堂也是由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或者学生提问,老师回答而组成。这个问的技巧,问的主角,问的时间控制,问之前的设计,是不是需要自己在今后更加关注?现在充斥于我们的课堂上的无效问题实在是太多,简单的那种白痴似的提问,是不是在无端消耗课堂时间?不尊重学生先前的经验呢?

  《杨澜访谈录》中的被采访者大多数是政界、商界等精英,时间特别宝贵,而且时间也是机密,不允许你随便乱问,因此整个团队的前期工作中对于问题的设计是相当精到。如果在我们预设课堂教学的时候,也能够把有限的40分钟看得相当宝贵,站在学生的角度和教材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而展开提问,那么课堂有效度会更高,学生也会真正是主人。

  忽然想到上学期期末试卷中最后让学生提问的事。现在我们的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提问的质量真的让人大跌眼镜。也许是学生对于试卷中提问的考试类型还不适应,但主要还是一个意识能力的问题。学生会这样,那主要的问题当然应该落在整个教育导向上。“好奇”是保持学习的兴趣源泉,因为好奇,所以会提问。一问一世界,对于一个普通的教学者来说,一问一课堂,好好问,好好答。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8

  对于名人出书,一直不屑,这世道认个字都能出书,当个主持人都能写书,唱个歌都能卖书,反正自己不求上进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从粉丝时代到了现在的务实时期,但真是开卷有益,而且再用一次肤浅形容自己。

  读杨澜的纯属等孩子练球时的无聊翻翻,无心看看。(这是西关学校办公室的书架上放的,随手翻看,感觉很好。)这一翻一看间,却又肤浅了N次。甚至感受到杨澜对女儿读书的建议和女性优雅的气质再次折服。崇拜时,抽着下巴想:要是我也理个这样的短发,是显气质呢还是显大妈呢?这就是力量!

  那一句“你沉睡的梦想,你准备何时唤醒?”梦想?沉睡?唤醒?梦想?有吗?梦想中过的生活年年叹息。灯下读书是梦想的一件事,香薰入室,静静品茗是梦想中的事,为孩子整理成长故事的梦想的事,为学生整理相处点滴是梦想的事,用高超的厨艺,爱心小粥是梦想中的事,洗着泡泡浴,玩着插花,练着瑜伽也是梦想的事,可是这些都是梦罢了,偶然想一想。

  而梦早已被对生活的炮灰打得灰土一脸,没有勇气和信心去深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过自己的生活,想做自己的本性是越来越强烈的事情。《做你自己》杨澜在书中提到这本书,也是在无数次采访成功人士后人们所幸福的不是荣誉而自己的感受。文中有这一小段文字:张海迪在人民大会堂做报告,当时的年代,上台前领导交待把一头大波浪剪短,以保持政治敏感度。而她却在上台的一刹那,把头发一把放下来,让美丽的大波浪瞬间华丽呈现。那咱勇气是我们所没有的,所羡慕的。为何委屈,因为烦恼逢迎;为何憋屈,因为不懂争功。可是天高云淡,扪心自问后告诉自己,就做你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问一世界,极像一生一世界,这一字之差,折射了杨澜留学时的“耻辱”:她努力勤奋,认真刻苦,极具中国特色的好学生,却有一门课得了B,她和老师理论,老师说:印象中你好像没有提过问题。这就是差别。而真正的耻辱,是当老师面对中国学生,冷场无人提问时,老师拿出一美元,只要提问,哪怕是白痴的问题也可以把它拿走。这件事杨澜受到了冲击,而作为老师的我也同样震撼。我们今天还在重复着打击学生热情而举手越来越少,培养学习机器的事情。那个90年代的悲剧还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发生。

  一问一世界,刚刚开始,而梦想怎样唤醒,怎样做好自己?今天认真地在儿子的小书桌旁,总结了放假以来每天发生的事情,而粗略地提出新的计划。读书是梦想,但静下心来读书,不浮躁地去读书还不是一件易事。一件件地做,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性格的孩子。今天认真地剪贴了电视报,觉得很有收获,也重温了喜欢的故事、哲理、人生。

  深度阅读从静心开始!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9

  《一问一世界》是一本名人传记,立体地展现了杨澜30年非凡的媒体生涯,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它又是一本散文集,描述了杨澜30载收获的人生智慧与职场风雨,展示出一个女人的成长历程。3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与成功人物的交往秘史;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地转换;她对“赢”“远见”“事业与家庭”的重新理解和体悟;她30年的媒体生涯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一问一世界》是杨澜数百次访问后的思考结晶,是她无私分享的内心独白—关于输赢、竞争、艰难时候的选择,梦想和现实的差距,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平衡。一问一世界,每一次提问中,都暗含着一个隐秘的世界;每一个回答中,都透露着耐人寻味的见识。

  通过阅读《一问一世界》这本书后,你会发现杨澜和别的采访者不同:她不仅仅探寻成功人士成功的奥秘,更多的在于展现成功人士背后的故事和体会他们的百味人生。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敬佩的。她在采访每一位成功人士时,都会阅读大量的.书籍,做好笔记。目的就是为了提出一个富有深度的问题,能够和采访者打开话匣子。从她的故事当中,你会感悟到:

  1、提出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你所听到的,你所看到的,你所触摸到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

  2、提问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是一个人独自思考的体现,它是人类智能的重要标志。它能让人处于主动地位,打开话匣子。在提问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知道的越多,未知越大,你的认知和好奇心就会越来越强,这个世界的轮廓也会越来越清晰。

  3、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挖掘真相,不断的提问永远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事情。

  4、生命有无数的可能,如果你的梦想还在沉睡,为什么不把它唤醒呢?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10

  看节目,我最容易忽视的,往往便是主持人。很期待下一个精彩的节目,偏偏主持人要出来拖延一下时间,卖一下关子。然而,还是会有主持人成功的摆脱了花瓶的位置,向世人展示了出自己的才华以及睿智,杨澜便是其中一位。

  以前只是知道她是一名非常棒的主持人,通过着本书我看到了她在这些光环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明白了没有任何一种成功是无缘无故的,没有一种成功是不需要努力的。

  在这本书书中,杨澜讲述了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重要事迹:和电视偶然结缘、离开央视、出国留学、创办阳光卫视的失败与艰辛、十年《杨澜访谈录》的台前幕后、担任申奥形象大使等,以及她眼中的传媒江湖。“当你为了一个理想去努力奋斗,而经历过挫折的时候,我以为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一步……这是人生非常宝贵的财富,你经历很大的欢喜,也经历很大的挫折,但是你还是能够站起来,重新回到你要做的事情上来,我觉得这是一个人很大的考验,我很高兴我经历这样一次考验。”这是杨澜对她20年媒体生涯的总结,这也代表着她的一种生活态度吧。

  看到《杨澜访谈录》中的她,永远那么智慧、优雅、自信。总以为这就是上天赋予她的,天生的才能。其实,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呢。她的背后不仅有着强大的智囊团队,还有她追求完美的努力。她的助理说她每次采访之前,即使智囊团已经给她做好了详细的采访策划,她还是经常通宵达旦的努力,把采访对象的相关资料都了解一遍。她在采访著名音乐人李宗盛时,她提到李宗盛卖车支持某位年轻音乐人发唱片,李宗盛惊住了,他惊奇她对他了解深而细致。所以说,努力最多的事情,尽量保证其完备这总是没错的。

  为了让阳光卫视在卫星上占据好的宽带位置,杨澜亲自与卫星公司谈判。这个时候的她还处于强烈的妊娠反应阶段。尽管她在谈判会议期间会尽量克制,但是有时候实在忍不住,只好跑进厕所呕吐。吐完以后,用胭脂粉遮盖满面苍白,涂上口红,嚼上两块口香糖,回来继续谈判。由于要忙卫视里的很多事,并且会经常熬夜准备专访稿,灯光师会专门给她多打一盏灯,让节目中的她精神奕奕。在她看来,人生有许多道理是相通的,她用她的心血去孕育未知,然后在希冀中等待幸福时刻的悄然降临。

  而我曾有很多的梦想,一个个被我一边希望,一边毁灭。不是我没有主见,而是没有要努力的决心。幸福不是需要靠运气,需要的是努力;梦想的能力。所以不要只想象,请付之于实践吧。

  一旦有了梦想,我们就要不懈的努力,不管环境是否美好,或是太恶劣。当一个人决定离开床的舒适,去石头上睡觉,他就已经摆脱了某种惰性,而带来许多种可能。有一天,顽石也会留下他的温度。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11

  对于杨澜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是用来问的。

  《一问一世界》汇聚了杨澜和上千位名人的思想精华,每个问题都能让人洞开视野,解决困惑。书中摘录了很多杨澜采访成功人士后的真实感触,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杨澜对真实人性的探求。书中还有很多对传媒行业的回顾和对前景的展望,浅读几章就感慨颇深,我想这本书是值得去品读的。

  “生命有无数的可能性,你的梦想还在沉睡,为什么不把它唤醒?”杨澜有种独特的气质与魅力,她充满智慧,敢于挑战一切。她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性,她对待工作的敬业,她的才学,她的睿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她对理想永不懈怠的追求精神让我感触最深。梦想这个字眼虽然令人神往,但它却总是和现实大相径庭。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始终坚守自己的梦想,并把它付诸现实。

  少年时有梦,这不足为奇。承载梦想还需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困难,承受失败。假如有了梦想而不去坚持,那是悲哀的。不管岁月如何流转,杨澜心中一直珍藏着这个梦。为了实现自己的梦,她一直努力着。一路走来,她承受更多的是艰辛,失败和忐忑。她所获得的一切不是靠运气,而是她朝着坚定目标,不懈地发奋获得的。她积极应对人生的态度,还有应对各种问题的灵活应变,在适当的时候懂得选取,是她一步步实现梦想的基石。因为有梦想,所以坚守,所以执着。

  不要被现实消磨掉梦想的光辉,要让梦想的光芒一直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坚持不懈的发奋是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豁达的心态是享受追梦的静心剂。别整天把自己搞的很忙,每天无论多忙也要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杨澜问出了一个世界,也许我们并不能像她那样的优秀,但至少,我们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问来探索,来提升自己,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只要敢于尝试和坚持,不放弃,即便梦想再遥远,也总会有到达的一天。

  问遍世界,看到自己。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12

  接触《一问一世界》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那天,陪老公报名参加面试培训,地点就在一家书店。无意中看到店主推荐书目中就有这么一本书。看到书名还有封面上的杨澜的第一感觉是好清新。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一问一世界》,一个问题里就蕴含着一个大世界,这本书里蕴含着多少大的世界呢?苦于书本包装严谨,买下之前又不允许拆开浏览书本的内容,就直接买下了。

  结果,拿回家一看,傻了,都是关于杨澜从业20年以来的经历,无论记者的工作也好,采访提问的内容也好还是那些高端人物的事迹,似乎都提不起我多大的兴趣。但是本着花了钱就不能浪费的原则,我还是拿起了这本书。虽然,我会时不时地放下,甚至有一段时间直接把他压在了其他书底,但断断续续地,直到今天还是坚持把它看完了。

  如果说,之前我是为了实现书本的价值强迫自己去看;那么,一段时间之后,我是发自内心地,心甘情愿地喜欢上了书中的杨澜,她的节目制作团队,那些被采访的嘉宾,喜欢上了《杨澜访谈录》这一高端的节目。虽然,有的时候,由于知识的局限性,我很难很好地理解杨澜的提问和嘉宾的回答,但我还是饶有兴致地甚至有时候是迫不及待地去看书中的内容,能看懂一个大概,能理解到我个人所能理解到的东西,不是也挺不错的吗?后来,我就把《一问一世界》和电视节目《杨澜访谈录》结合起来看,理解起来就轻松容易地多了,这就越发引起了我对这本书和这个节目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每天看一点书,再看一两个前几个月的访谈节目。到今天为止,终于狼吞虎咽地把该书看完了。

  不曾想过,要做何等伟大和出众的人物;也不曾想要刻意去追求何等的成功。但是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我想我可以追求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而不随波逐流,被淹没在世俗的大潮之中,就如同杨澜和她的团队竭尽所能向我们展示的社会,历史和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尽管有时不尽如人意,不够绝对深入、全面和彻底坦诚;没有杨澜身后那个精英团队的支持,就不会有杨澜和这个节目制作的成功,在浩瀚的世界中,我们显得如此地渺小,一个人真要发挥自己的才能,团队的合作,家人亲戚朋友的适时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也是我高二时候作为备课组长的深切体会,失去了组员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就谈不上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成功;没有家人的支持和帮助,我就无法安心地坐在这里工作,所以真心地感谢身边的朋友同事和亲人,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现在的舒适安逸的工作和生活。但真要发挥一个团队的优势,就必须能够敏锐地发现每一个团队成员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把每个人的才能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不是相互地揭短、不停地抱怨和刻意的逃避。原本一直以为,一个女人选择了穿高跟鞋,就无法顺利地在泥土地中自由地行走;选择了事业就意味着放弃了家庭。而像我这样,已经选择了工作,却又在无法顾及到家人和孩子的痛苦中苦苦挣扎的女人尤其显得可怜又可悲,我时常自怨自艾,结果是于事无补,没能切切实实地照顾到家人,又荒废了自己的工作。杨澜告诉我们,一个女人如果能够做到统筹兼顾,方法得当,可以拥有幸福的家庭和美好的事业,只要我有足够的幸福力——发现幸福的能力。

  对,每个人小小的心灵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大的世界,而如何让我们内心的大大的世界绚烂多姿,五彩缤纷,主动权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千万不要停下我们探索他人,探索世界和探索我们自己的脚步。地止与此,而海始与斯,让我们以凭海临风的激情,来期待美好的将来!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13

  《一问一世界》是有杨澜和朱冰著作的,但其中收录的多是杨澜的经历与成长。我关注杨澜时她已经离开凤凰台,在上海台工作。但是从几年前的“杨澜访谈录”,到现在的“天下女人”,她用人文观看待世界,发掘人性的真善美,无时无刻不散发出一名成熟女性的魅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更加了解了杨澜传奇的一生,更从中学习到了一名成功女性背后所要付出的努力。

  一、懂得选择,懂得放弃,选择了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

  1994年,杨澜放弃了红极一时“正大综艺”,选择了远渡重洋去哥伦比亚大学进修。而正是这一次再度学习的经历,为她之后的主持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她在面对希拉里、克林顿这些站在世界之巅的人时能够从容应对。现在的我们,何尝不是常常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我们要做的就是即使再难也要自己做出选择,学会放弃;否则,拖沓到要别人帮我们抉择时,不管结果是什么都是痛苦的。只有做出自己的选择,然后尽力去做好当下的事,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稳当。

  二、一切都不会是偶然发生,功课很重要。

  一个好的主持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要有话题,有问题。细心挖掘被采访者的每一个故事,用共鸣感烘托气氛,在遇到尴尬问题时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耐心回答。同样我们需要真诚对人,在言语对话之间就能增加情感交流。杨澜在访问世界级名人时,时常放弃手稿,顺着对方的思路问下去。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不用自己的条条框框约束别人,发展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三、团队的力量十分重要。

  在“杨澜访谈录”上海工作室成立之初,正因为有曹景行等一行人,先进的思想,优良的策划,才能让结合了东西方知性美的杨澜在浦江之边尽情绽放。在一个团队之总,可能抛头露面受尽鲜花与掌声的只有一小部分人,然而荣誉并不是第一位的,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用自己的能力去成就事业,才是最值得我们思考和努力的。承认别人的贡献,接受别人的监督,“1+1>2”的效应是在和谐的合作氛围下才能达到的。谨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轻松。

  杨澜是一位值得每一个想成为睿智优雅的女性的人学习的榜样,《一问一世界》更是一本值得我再三阅读与学习的书。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精选13篇)】相关文章:

一问一世界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08-03

《书房一世界》读后感800字12-24

《悲惨世界》读后感范文(精选16篇)07-31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07-18

《悲惨世界》的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08-29

《悲惨世界》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6篇)08-17

《世界是平的》优秀读后感(精选16篇)08-16

《世界和平饮食》读后感09-13

不抱怨的世界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07-31

《不抱怨的世界》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