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后感1
一百五十篇随笔,更像是一百五十篇日记,一百五十次忏悔。
“我就这样给逼着用老人无力的叫喊,用病人间断的叹息,然后用受难者的血泪建立起我的‘文革博物馆’来。”老人的晚年并不幸福,十年**的梦魇折磨着他,得不到一丝安宁。“我不曾灭亡,却几乎被折磨成一个废物,多少发光的才华在我眼前毁灭,多少亲爱的生命在我身边死亡。”
老人是孤独的,那从前的老友,那一生的挚爱,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在这无尽的黑暗中悄然陨落,留下的,也在重创之后渐渐衰老、凋谢,而他,拖着病态的身体,破碎的心,遍体鳞伤地残喘着。也许,如果不是那一颗伟大的艺术良心,如果不是为了能站出来讲几句真话,他也会抵不住“伤口”的溃烂,早早收场。——“到了我不能保护自己的时候,我就像高尔基所描绘的鹰那样带着伤‘滚下海去’。”
老人反反复复絮叨着那些个可怕的字眼,那些个恍如昨日的画面,那些个音容笑貌从不曾模糊的面孔,他恨自己没有勇气站出来为朋友说一句公道话,他恨自己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他恨自己浪费了十年光阴没能更多地为他所爱的国家和人民留下点什么,他要赎罪,于是,他用千斤重的笔划开历史的裂缝,扒开自己仍然在化脓流血的伤口,他惟一的心愿就是“化做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不少人受屈含冤痛苦死去,不少人身心伤残饮恨终身,更多的.人怀着余悸活到现在。”老人像一只受惊的小动物,一边舔舐着伤口,一边怀疑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一点点动响都会吓得瑟瑟发抖。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吞噬着老人的健康,20xx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老人安详地去了,他说了想说的话,他说了真话——“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
20xx年老人九十九岁之时获选《感动中国》人物——“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愿老人安息!
随想录读后感2
正所谓文如其人,巴金的《随想录》处处透着他耿直与善良的好意,即使是说理,也十分本份诚恳。
七十五岁的老人,经历了劫难,历尽沧桑。这份善良与诚恳,应是早年性格使然。
文章大都写于文革后的七九年,如今又二十八载。今天读来,言辞不免有些老套,绝不能与新生代如韩寒者来比现代感。
惟有真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这正是巴金最善于表达的。
《怀念萧珊》中“看来,我们要分别了。”是七二年巴金夫妇永别的声音。文章配了萧珊的两张照片,分别摄于1936年与1970年。前后巨大的对比是夫妇在那个特殊年代遭遇劫难的最好注脚。
《沙多——吉里》描述了作者重返二十年代留学法国是住过的小镇,校舍依旧,而当年好心的看门人早已作古。旧地重游是很能带来感慨的,何况一隔就是五十年,其间法国人经历了战争,而作者由二十余岁的青年变成劫后余生的老人了。
书中不少的照片显然增添了阅读的趣味。除了萧珊的,值得一提的还有他早年与大哥的合影(1929年)。照片中的大哥袖着手,带着警觉防范的面色,看上去满心不快乐。这种情绪在书中扉页巴金在上海寓所的照片(摄于1979年)表现得尤其突出,这一点即使是善良的巴金也藏不住。
也许这“不快乐”无意中给本书的定了基调。
随想录读后感3
其实我经常会想这个问题,如果再回到那个年代,人们会如何呢?或者说再来一次文革,人们会如何呢?
有人说巴金先生身上有金子般的品质,也有人说絮絮叨叨不过是在说谁迫害了他。我想人们大可不必轻易做出评价。不妨试想下,如果你身在那个年代,你会如何?巴金先生起码有一颗坦率的心,说的白些,那就是为了保命,为了活下去,为了家人活下去,这难道不是人最基本的本能吗!巴金先生没有错,跟那些昧着良心的,丧心病狂的人相比,巴金先生只是为了活着而委曲求全,难道这也算有错吗!
有时候在想,那些“猛将”们,他们的内心是否曾受到过煎熬,是否良心上遭到自己的谴责?他们是否仅仅是因为受到了蒙蔽才如此疯狂?如果再回到那个年代,有些人还会那样做吗?如果现在再来一次文革,我们现在的人也会出现当年的那些“猛将”吗?
巴金先生在不断的探索,巴金先生也坚定的表达了如果再回到那个年代,他肯定不会如此了。但是我唯一不敢同意的就是这一点,我想如果再一次回到那个年代,巴金先生还会如此的,不为别的,因为我们要活着。难道不是吗!
随想录读后感4
《随想录》是些很沉重的文字,朴实的像冬天里北方的乔木,没有一丁点绚丽,甚至绿色都没有一片。浮躁时读他,听到的只是些絮絮叨叨,不着边际,决不会有丝毫美的感觉。这本书,只适合在,夜深人静大家都睡下时、清晨世界尚未完全醒来时。静静的读,听到的是他低低诉说,诉说着过去的一个个春夏秋冬、一场场暴风骤雨、一片片风和日丽。我深深的被它吸引,惊异于我这只二十几岁的灵魂居然不时的和他产生共鸣,我知道为什么。其实我也是一个习惯了反省的人,行李箱里累集的那一大堆日记,就是最好的见证。呵呵,想想我的所谓日记是不适宜称之为“日记”的,或许称之为“随想”更为妥当,它们都是随感而发,时断时续,并没有每日的特征。
《随想录》在几年前就读到了它的单行本,记不清是那一集,只记得封面好像是一个雕塑的头像,枯槁茫然的那种。震惊于一个年过古昔的老人,却在解剖自己的灵魂,深刻而残忍,很难过,没敢买。当时我也正处在一个很无助的阶段,反省是那段时间里的主要内容,我恶狠狠的剖析自己,现在还记得那种苦楚,很痛。那段时间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写完后就封存了,直到现在都没敢重读,想着也许要到几十年后才敢去读它。但我记住了巴金和他的《随想录》,想着哪天肯定要买它读它。
转眼几年过去了,又发生了好多事情,但生活主旋律还是越来越主动的,虽经历了些个悲欢离合、好聚好散,但我对自己的满意度还是有所上升的。说实话,巴金的名号,和很多人一样,很小就晓得,但他的作品,确实没有读过多少,《随想录》是我第一次真正读巴金,我感受的到他伟大的人格,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赞美(我的文字一向藐视任何华丽辞藻的堆砌,这几个字出自真情实感)。
【随想录读后感】相关文章:
《曾国藩日记》读后感 【读后感】08-14
珍珠读后感04-06
钱学森读后感04-06
甜酸读后感01-19
《口哨》读后感10-11
《化身》读后感10-09
酒店读后感09-16
武器读后感09-16
《变量》读后感09-13
《乌托邦》读后感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