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中学生读后感
城南旧事中学生读后感1
冬阳之下,仿佛看见了骆驼队伴着驼铃声声缓缓走来,也看见那些熟悉的背影随着《骊歌》越走越远,渐渐模糊。那些童年里的快乐忧伤在那些深深浅浅的回忆里化作了世间最单纯的快乐和最美丽的忧伤。
看完《城南旧事》,合上书本的那一刻,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虽然时代不一样了,虽然我没有真切见过那样美丽的城南,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样彻底的离别和那样伤感的花落,可是,我分明可以听见《骊歌》中明媚的忧伤。
每一个故事,最后都是一次无奈的离别。童年里的很多事情,似乎都那么难以左右,大人的世界似乎都那么难懂,对与错,好人与坏人总是那么难以分辨,不过,这样的迷惑在她的眼里却是海天相接的美丽。
明明是相聚却终成离别
惠安馆门外的“疯子”,在英子眼里却是她喜欢的秀贞。听着秀贞说思康叔和小桂子的故事,听者秀贞的思念,心心念念地记得要叫她的小桂子回家。井窝子的妞儿,曾在西厢房里和英子一起玩小油鸡,对英子诉说着自己的不幸,信誓旦旦的说着要找到亲生父母……英子快乐着她们的快乐,难过着她们的难过。当然,她们拥有的更多是不幸的,才刚开始的美好爱情,却夭折在无边的等待;刚降临的生命,却失去了最真切的牵挂。而命运让这样两个不幸的人相遇,当幸福眼看着就要来临的时刻,却是一次悲凄的离别。而英子,却只能在那些模糊而又清晰的点点滴滴中无力地开始所谓的新的生活。“从前的事都过去了,没有意思了,英子都会慢慢忘记的。”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略去了英子多少的忧伤,只有那些哭过笑过的人自己知道吧。“一切都算过去了吗?我将来会忘记吗?”又有谁能给出答案?
宋妈的眼泪
宋妈抛下了她的小栓子和丫头子,成了英子家的宋妈。可是,当黄板儿牙沉默的时候,宋妈的眼泪从心里开始流。宋妈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众多农村妇女的一个典型。善良,淳朴,同时又间染着农村妇女的共同缺点。英子当然不喜欢她的那些爱嚼舌根之类的习性,但是宋妈却是她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人。英子和她的弟妹都在宋妈的身上找到了又一份母爱,而小栓子和丫头子却分别夭折了,离散了。宋妈的支柱没了,她被命运无情的欺骗了,就在她日日夜夜的想着她的孩子的时候,传来的.却是接二连三的噩耗。有太多的歉疚,太多的遗憾,无果的寻女之后连笑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化做无力的叹息。那只在爸爸花圃里打滚的驴,伴着清脆的驼铃,载着宋妈在雪后清新的空气里渐行渐远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一晃六年过去了,再次听见这首歌的时候,歌词不再那么难懂了,英子实现了对爸爸的承诺——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致谢词。可是,那年的石榴不那么红了,夹竹桃也垂落了,那么喜欢花的爸爸的花儿落了。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这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英子已经不是那个学着骆驼咀嚼的英子了,只是眼睛仍然清澈,还多了几分坚定。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这一次离别,将不是再见。
不曾说再见,却已是再也不见。那些离开的人,都随着英子的长大没了影子。“是跟随着我失去的童年失去了吗?”为了给那逝去的童年划下美丽得忧伤的记号,便有了《城南旧事》那一段段伴着《骊歌》的感伤离别。
城南旧事中学生读后感2
如果有一本书,我愿意一读再读,那一定就是《城南旧事》,它的作者是林海音。还记得刚拿到时,我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几乎整天捧着不舍得放下。
这本书讲了20年代末,有一个叫林英子的六岁小女孩,她搬家搬到了北京城南,而她的童年就在那里度过了。在惠安馆里,英子认识了一个疯女人秀贞,看到这里,我真觉得英子的胆子真大,我可不敢跟疯女人去讲话。读着读着,我又觉得疯女人其实也不那么可怕,而是有些可怜。她是英子认识的第一个朋友。英子还结交了一个好朋友,叫妞儿,她爸爸常常动不动就打妞儿,英子告诉妈妈,妈妈怀疑妞儿不是他们亲生的,又得知妞儿脖子后面有一块青记和秀贞的小桂子一样,就这样促成了她们母女相认。
后来英子迁居到了新帘子胡同,在一个荒园的草丛中认识了一个年轻人,可他居然是一个小偷。不过当了解了那个年轻人的身世后,英子又觉得非常同情他,觉得他很善良,他是为了供自己的弟弟上学,不得已才去偷东西,可最后还是被警察抓走了……
眼间,英子已经九岁了,她的宋妈也被她的丈夫带走了。而英子的爸爸因为感染肺病去世了,爸爸最喜爱的花儿也落了,我想英子该是非常伤心的,我的心也随着英子已经千疮百孔了。最后,英子带着种种疑惑踏上了远行的马车,告别了自己的童年。
看完这本书,已经是深夜了,但我辗难眠,脑海中一直浮现缓缓的骆驼队、惠安馆、胡同的井、闹市僻巷、草垛子,井边的小伙伴妞儿、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躲在草垛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我们”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那些景物好像电影画面般出现在我的梦中……
英子所经历的童年是对于我而言非常的陌生,我的童年简单而又快乐。但是平时有空时,总是有学不完的功课,做不完的作业;周末也报了舞蹈培训班,虽然这也我喜欢的,可能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间却少之又少。回忆我的童年,是这样的简单而苍白,根本不可能经历英子的故事,所以,英子的童年深深吸引着我。
城南旧事中学生读后感3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叽叽喳喳写个不停……”每当唱响《童年》这一首歌,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我多姿多彩的童年,也会想起林海音编著的《城南旧事》一书。
这本书作者以孩子的角度回忆了她在北京度过的丰富多彩的童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一篇篇故事,字里行间,处处展现出主人公英子的天真、质朴。读着读着,因为想念丈夫和孩子而疯癫的秀贞,被父亲打的遍体鳞伤的朋友妞儿,蹲在草丛里的小偷,敢于反对封建社会的兰姨娘与当时的进步青年德先叔,重男轻女、与英子家朝夕相处的乳母宋妈……一个个面孔好像都出现在我眼前了,我似乎也进入了英子的童真世界。和英子分不清好人和坏人、蓝天和大海一样,我好像也分不清我的童年与英子的童年了,也开始讨厌大人们的认真严肃,向往起小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了。
合上书,英子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英子站在静静吃草的骆驼前,仔细地看着骆驼嘴巴的运动,认真地学着它们动着嘴唇,磨着牙齿;不怕人们口所中说的“惠安馆的疯子”,背着父母和宋妈与那个疯子——秀贞做了好朋友,最后还帮她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小桂子;在草丛中帮同学找皮球时与小偷相遇,不仅不害怕,还相信他讲的故事,笑着给他背课文:“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发现父亲偷偷喜欢上了兰姨娘,机智的英子当了一回“媒人”,把也来寄宿的德先叔和兰姨娘撮合在了一起,再偷偷跑回妈妈房间,笑着把这几天做的事给妈妈一一道来……活泼可爱、善良机智的英子跃然纸上。
在最后一节故事《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她在小学毕业典礼上说:“自己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但又是多么怕呢!”当她回到家后,她又得知父亲病逝,但她既没有慌,也没有哭,而是越发地镇定和安静了,因为她想起了所有曾经的朋友对她说的话,想起了父亲生前告诉过她,要“闯练,闯练!”还记得书中有这样的两句话:“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是啊,英子的童年因此而逝去,她的童年一去不还了!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叽叽喳喳写个停……”我的童年也一去不还了,所以,我更应该坚强、乐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好文化课知识,长大为祖国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的一份力!
城南旧事中学生读后感4
《城南旧事》这部长篇小说,有人说这是一部成长小说,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回忆童年的小说,主题的多义性是这部作品成为经典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艺术方面,不论是形式结构、语言文字,还是叙事角度都独具一格。
它透过主人公小女孩英子的童眼看世界。五个短片情节相互连缀,主题前后呼应,既可独立也可连缀。但是,它们都是以小英子自己的经历来展开叙述。
《惠安馆》中,英子的小朋友妞儿是不是她的一个大朋友“疯子”所失去的女儿。但英子却没有说明,只是通过妞儿和“疯子”的模样来产生了怀疑。妞儿是不是“疯子“的女儿。
英子在《我们看海去》新认识的小偷,在英子和他的几次交谈中了解,他并不是坏人,而是在社会与生活的压力下迫于他这样做的。
“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们在门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抱起弟弟,经过自来水龙头,拿起灌满了水的喷水壶,唱着歌儿走到后院来。他回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下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这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一章回忆爸爸的一段。从这段话小英子体会出了“爸爸”的爱花之心,爱子之意。夕阳西下,单手抱着弟弟的爸爸、为瘦鸡妹妹插茉莉花的爸爸、浇花的爸爸、唱着歌的爸爸,在凉爽的风的吹拂下,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有情有味、温柔慈祥的爸爸。
【城南旧事中学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初二有关城南旧事的中学生读后感03-26
最新《城南旧事》读后感范文02-08
最新初二城南旧事读后感03-26
初二《城南旧事》满分读后感03-26
学生初二的城南旧事名著读后感03-26
初二有关城南旧事的精彩读后感03-26
城南旧事读后感800字(通用53篇)03-28
城南旧事电影观后感03-24
高中语文《城南旧事》ppt06-01
城南旧事读书心得600字04-25